(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关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研究.pdf_第1页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关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研究.pdf_第2页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关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研究.pdf_第3页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关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研究.pdf_第4页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关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要 摘要 随着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教育技术能力已成为衡量教师专业水平的一个重要 方面,2 0 0 1 4 年1 2 月,随着国家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试行) ( 以下 简称标准) 的发表,使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界定也有了一个可依据的标准。本 文以 标准中对教学人员的要求为依据设计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对目前 在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对出现的问题作了分析,并对师 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提出了系统的策略。 论文共分七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现状、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阐述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主要包括:教师专业化的含义,国外教 师专业化的发展概况,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概况。 第三部分为教育技术能力的全面理解,包括: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概念的辨 别;以2 0 0 4 年颁布的标准为基础,提出了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衡量标准。 第四部分是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情况调查,首先师范院校在学生教育技 术能力培养方面的现状调查;其次是学生对于教育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调 查,以实际数据反应了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实际掌握的情况。 第五部分提出了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分析及思 考。 第六部分是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 策。 第七部分是结语部分,主要包括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及研究局限。 关键字:教育技术能力;师范生;培养;策略 a b s t r a c t w d h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e - e d u c a t i o n ,t h ea u l h yo fu s i n ge d u c a t i o n a lt e c h n o l o g yh a s b e c o m ea ni m p o r t a n ta s p e c ti nj u d g i n gat e a c h e r sp r o f e s s i o n a lp r o f i c i e n c y s t a n d a r d so f e d u c a t i o n a lt e c h n o l o g yo fc h i n a ( s e t c ) i s s u e do nd e c e m b e r , 2 0 0 4p r o v i d e sa r e a s o n a b l ec r i t e r i o ni na s s e s s i n gt e a c h e r s a “l 脚o fu s i n ge d u c a t i o n a lt e c h n o l o g y o nt h e b a s i so fs e t c 。t h er e s e a r c h e rd e s i g n sa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w h i c ha i m sa ti n v e s t i g a t i n gt h e c u r r e n ts i t u a l j o ni nc u n i 删n gn o r m a ls c h o o ls t u d e n t s a b i l i t yo fe d u c a t i o n 甜t e c h n o l o g y , a n dm a k e s 钔a n a l y s i so nt h ep r o b l e m s a n dt h e np u t sf o r w a r ds o m es y s t e m a t i c s t r a t e g i e sa b o u t t h e m 1 1 1 i sd i s s e r t a t i o ni sc o m p o s e do fe 电h tp a n s p m t1i st h ei n t r o d u c t i o no ft h e 雕l p e lw h i c hi n c l u d e st h er e s e a r c hb a c k g r o u n d ,t h e r e s e a r c hs j t u 枷,t h er e s e a r c hp u r p o s e ,t h er e s e a r c hs i g n i f i c a n c ea n dt h er e s e a r c h m e t h o d p a r t2i n t m d u c e s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e a c h e rs p e c i a l i z a t i o n i nw h i c ht h ed e f i n i t i o no f t e a c h e rs p e c i a l i z a t i o na n dt h eg e n e r a ls t u a t j o no ft e a c h e rs p e c i a l i z a t i o nb o t hi na n do u to f c h i n aa r ei n v o l v e d p a r t3i sa b o u tat h o r o u g h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a b i l 时o fe d u c a t i o n a lt e c h n o l o g y , i nw h i c h t h ed i f f e r e n c e sb e t w e e ne d u c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a n di n f o r m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a r es t a t e da n d o nt h eb a s i so fs e t c 。t h er e s e a r c h e rp u t sf o r w a r dt h ec d t e d o nf o rj u d g i n gn o r m a ls c h o o l s t u d e n t s a b i l i t yo fe d u c a t i o n a lt e c h n o l o g y p a r t4ba b o u tt h ep r o c e s sa n dt h er e s u l to f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t h ec u r r e n ts i t u a t i o na b o u t c u l t i v a t i n gn o r m a ls c h o o ls t u d e n t s a b i l i t yo fe d u c a t i o n a lt e c h n o l o g ya n da b o u ts t u d e n t s m a s t e r i n ga n da p p l i c a t i o nf o re d u c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h a v eb e e ni n v a s t i g a t e d p a r t5i sa na n a l y s i so nt h em a i np r o b l e m si nc u l t i v a t i n gn o r m a is c h o o ls t u d e n t s a b i l i t yo fe d u c a t i o n a lt e c h n o l o g ya n dt h er e s e a r c h e r sr e f l e c t i o nu p o n 也 p a r t6d i s c u s s e st h es t r a t e g i e si nc u l t i v a i i n gn o r m a ls c h o o ls t u d e n t s a u m yo f e d u c a t i o n a lt e c h n o l e g 望 p a r t7i st h ec o n c l u s i o no ft h ep a p o r t h eo r i g i n a l i t ya n dt h el i m i t a t i o n so ft h ep r e s e n t s t u d ya r e s t a t e d k e y w o r ( m :a b i l i t y o f e d u c a t i o n a l t e c h n o l o g y ;, n o r m a l s c h o o l s t u d e n t s ;c u l t i v a t e ;s t r a t e g i e s 哪 独雠声明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 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 获得西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 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 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j 坠日期:塑i 斗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西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 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 存论文。 (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拯 趔2 :竺:罗 扈玲关于师范生敖育技术奠力培莽的研究 一、研究背景 第一部分、绪论 ( 一) 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也 是当下教育改革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课题。 1 9 6 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就强 调教师的专业性质,认为“教学应被视为专业”。 美国2 0 世纪7 0 年代中期提出教师专业化的口号,以提高公共教育质量,推 动教学成为真正的专业。 我国有关法律也为推进教师专业化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 1 9 9 4 年我国开始实施的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 人员”,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 1 9 9 5 年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2 0 0 0 年教育部颁布教师资格条例实 施办法,教师资格制度在全国开始全面实施。2 0 0 0 年,我国出版的第一部对职 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首次将我国职 业归并为八大类,教师属于“专业技术人员”一类。 2 0 0 1 年4 月1 日起,国家首次开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进入实际 操作阶段。 2 0 0 4 年1 2 月2 5 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这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第一个专业能力标准。 ( 二) 教育技术在提高教师专业化中的地位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 养制度和管理制度。要使教师掌握较高的专门( 所教学科) 的知识和技能体 系。回 由此可以看出,教师既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也要具备相应的教育知识、 教育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等。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 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在专业技能中很重要的 。顾明远教师的职业特点与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研究,2 0 0 4 ( e ) :5 戚玲关于疖箍生麓育技术麓力培井的研究 方面就是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信息时代的教师需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 恰当地应用到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教学,善于在汹涌而来的信息面前指 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学会处理信息。o 所以说,教育技术能 力在提高教师专业化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体现教师专业水平的一个重要 指标。2 0 0 4 年1 2 月2 5 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标准,正是我国紧跟世界教育发展的形式,是提高和规范我国教育技术能力培 训体系的一个重要举措。 ( 三)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 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和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 中的运用,是信息时代教育同传统教育区别的一个主要方面,而信息化教育是实 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教师教育信息化提出了严峻挑战,教师教育必须加快信 息化的发展步伐。教师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 业技能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教育技术学也是教师教育的主要学科内容教师 是从事教育实践的专业人才,需要掌握实践知识与技能,教师教育作为一门“实 践教育学”,它的成熟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条件。o 注重教师职前教育技术培养, 对加快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对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扎实推进高校教学改革,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所以说,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不容忽视,应该形成系统的培养体系,理 论和实践相结合,以理论学习为基础,以应用为目标,才能切实提高师范生的教 学技能。 ( 四) 目前在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近来年,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从国家到地方采取了各种形式的教育技 术或信息技术的培训。师范院校主要以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作为主要途径, 除此之外,学校开设的计算机应用类课程在某种程度上也使学生掌握了一定信息 技术能力。 可是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并不十分尽如人意,学生有了一定计算机能力, 4 恢明远教师的职业特点与教师专业化【j l 教师教育研究,2 0 0 4 ( 6 ) :4 。杨跃关于教师教育学科构建的理性思考【j l 教师教育研究。2 0 0 7 0 ) :4 2 成玲关于师范生教青拄木力培井的研究 也学到一些教育技术理论和各学科教学论课程,但总感觉是两张皮,各是各,到 了实际中,还是不会整合课程,不理解课程整合的真正内含,有的学生认为只要 在课堂中会用多媒体计算机就是课程整合,虽然学过一些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和 技能,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不知如何结合。就是用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来授课, 实际效果也是将黑板搬到了电脑屏幕上,采取的还是“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大 多数学生不会做基本的教学课件;开设的教育技术学课也多以理论为主,缺 乏实践练习和操作训练;在教育实习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对课堂教学的组织 不尽人意,教学设计能力还有等提高。笔者认为,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在应用方 面的主要体现就是学会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做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效 整合,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显然是很缺乏。总的说来。师 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 、主要以理论学习为主,缺乏实践操作,应用能力差。高师培养出来的师 范生没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深层次的课件开发能力还有待提高,不 懂得课程整合,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2 、缺乏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环境氛围。大多老师在上课时不能很好的运用 现代教学媒体,即使是 现代教育技术课,学生在这方面缺乏切身体会:再者, 校园整体缺乏有关教育技术方面的研讨和交流。 3 、学生教学设计能力较差。 这些问题在目前师范生培养中是十分普遍的,是教育技术课程急需改革的一 些方面。如何改进教育技术课程,理论认识和实践操作如何结合,如何切实地提 高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应是师范生教育中亟等考虑的问题。 二、研究现状 自上世纪年代初以来,我国几乎所有师范院校都面向非教育技术专业学 生开设了电化教育课程,现更名为现代教育技术,多年来这门课程一直 成为师范院校培养学生教育技术的主渠道,沿至今日。上世纪年代至年 代初期,人们的研究主要关注如何让师范生学会一些电教设备的使用,如使用幻 灯、投影等方面。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创新,在师范生信息技术 能力的培养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国内著名的教育技术专家们都提出了不但要 培养师范生的动手能力学会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更要学会如何把信息技术 3 戚玲关于柙花生教青技术蠢力培养的研究 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所以到了上世纪9 0 年代末期,人们开始关注如何教会师 范生把信息技术整合与课堂的研究。许多院校在这一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比 如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都建立了旨在 培养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中心,进行了大量了实践。但总的来说,都来处 于探索阶段,还未形成完成的培养体系。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深化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在充分调研与论证的基础上,教 育部于2 0 0 3 年4 月正式启动“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研制”项目, 并将该项目列入教育部的重大研究课题,委托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组 织实施。 2 0 0 4 年1 2 月2 5 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 准( 试行) 。这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第一个专业能力标准。它的颁布与实施是我 国教师教育领域一件里程碑性的大事,使以后我国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 训有了规范化的要求,同样,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也提出了统一的目标 和标准,它的颁布将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通过查阅中国期刊网,目前,对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文章不是很多, 从研究的内容看,这些文章主要谈如何设置课程内容、如何改进教学手段、教学 模式的多元化等,从标准颁布之后,也出现了一些针对标准的内容作的调研 论文,总的来讲,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国外也有很多高校进行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研究,他们主要注重的是师 范生的计算机基本技能和把技术有效地整合到课堂教学的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 为此,美国教育技术国际协会( i n t e m a t i o n a l s o c i e t y f o r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e d u c a t i o n 。 i s t e ) 专门制定了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自我评估问卷,通过持续不断的调查, 逐步改进原有的培养方案。美国威斯康星州大学的梁国立教授这些年来一直致力 于这方面的研究,最近还专门针对中美师范生做了中美高校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 比较研究。 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s o c i e t yf o rt e c h n o l o g yi n e d u c a t i o n ) 在1 9 9 3 年就制定了 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经过两次修改,于 2 0 0 0 年6 月推出了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 ( n a t i o n a le d u c a t i o n a l t e c h n o l o g ys t a n d a r d sf o rt e a c h e r sn e t s * t ) o m 胡根林中美教师教育技术标准之比较( j ) 中国电化教育。2 0 ( 6 ) ;9 2 4 成玲关于师范生薮霄控术奠力培彝的研究 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1 、本研究以师范院校为对象,通过调查,了解师范院校在目前培养学生教 育技术能力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就,存在哪些闯题,并对问题进 行分析,找出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2 、在理论探讨和实践调查中,有针对性提出符合当前实际的建议,为决策 者提供参考。 ( 二) 研究的意义 通过对师范院校在培养学生教育技术能力方面的调查,找出目前师范生教育 技术能力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 对策和建议,为进一步提高师范生专业能力教育提供可行性参考,完善师范教育 功能,提升我国基础教育水平,使我国的基础教育水平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 四、调查对象 本研究以兰州城市学院、陇东学院非教育技术专业的本科生为对象,在样本 的选取上除了考虑文、理和性别的分配外,还注意了调查对象是已经参加了教育 实习的学生。研究以问卷的形式,主要从四个方面,对目前师范生对于教育技术 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做了一些调查。问卷的设计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 试行) 为参考,因为本文主要是研究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也就是以日后教 师的教学能力的培养为目的,所以,我们此主要以 标准中教学人员教育技术 能力为依据。本次共发问卷3 0 0 份,有效试卷为2 8 0 份,有效率为9 3 。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首先,通过查阅文献,对教育技术和教育、教师发展的相关概 念和问题进行理论研究,以形成对教育技术能力更深入的认识和把握,以及教育 技术发展和教育、教师发展之问的关联,在此基础上,形成对所研究的课题内 容上的界定,为问卷调查做好基础。 二、调查法和访谈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以及网上查阅调查,获得学校 5 成玲关于师范生教育技术奠力培葬的研究 在师范生教育能力培养方面的措旌和情况,及教师和学生对此方面的看法和需 求,通过归纳和演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 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8 成玲关于师范生敖霄境拳蠢力培井的研究 第二部分教师专业化发展概况 一、教师专业化的含义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专门职业,从事教师这项职业,也象律师和医生一样, 并不是谁想干就能干得了的。教师也需要特殊的资格和条件。”o “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纪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 尊重。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可以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教师如果没 有社会地位,教师的职业不被社会尊重,那么这个社会的教育大厦就会倒塌,这 个社会也不会进步。”o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 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 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 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 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所以说,教师既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也要具备相应的教育知识、教育专 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等。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 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师的职业道德也是衡量教师 专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教师专业化的进程中,从追求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和权利到重心转向教师 的专业发展,却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 教师职业所依据的专业知识具有双重的学科基础,即教师任教科目的学科知 成为教师教育识和教育的学科知识,这长期争论的问题,即“学术性与师范性” 之争,任教专业学科的学术水平与教育学科的专业素养孰轻孰重? 教师教育在与 其他专业教育相同的时间内,很难既达到同等的学术水平又掌握必备的教育学科 知识,而在现实中,师范性往往更容易成为强调学术性的牺牲品,原因是不少人 认为,只要掌握学科知识就可以做教师,甚至可以做一个好教师,是否具备教育 。李秉德我对教师专业的一些思考【j 】教育科学研究。2 0 0 2 ( 7 ) :5 。顾明远教师的职业特点与教师专业化【j l 教师教育研究,2 0 0 4 ( 6 ) :6 7 威玲关于师稼生敦霄技术麓力培彝静研究 学科知识则无关紧要。就教育学科本身来说,“教育是一门科学”仍受到人们的 质疑,一个主要原因是,尽管教育学科借助其他学科已建立起一套有一定学术水 平和学术地位的理论系统,但从理论到可实践的原贝 卜专业技术,并能用来解 决教育教学活动的实际问题还差强人意,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存在着严重 的鸿沟。其实,目前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也是面临着同样的尴尬局面。 随着世界范围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的加剧,各国把教育摆到了社会发展的 战略位置,美国政府在日本和德国经济腾飞的压力下,重新审视本国的教育状况, 提出国家处于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在此过程中,人们认识到,教师的专 业化水平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年代以后,人们一改对往日只注重任教专 业的片面追求,开始注重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二、国外教师专业化发展概况 如果从现代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的建立、教师开始成为一种专门职业算 起,教师专业化已经走过了3 0 0 多年的历史。二战以后,特别是2 0 世纪年代 以后,教师专业化成为一种强劲的思想浪潮,并极大地推动了许多国家教师教育 新理念和新制度的建立。 2 0 世纪以后,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师教育,先后经历了从中等教育水 平的师范学校教育到高等教育程度的师范学院教育,从师范学院的独立培养到综 合大学的本科教育,加大学后专门的教育课程训练的转变,并逐步形成了教育学 士、教育硕士、教育博士的教师教育体制。这一转变的实质,既是教师教育的质 量升级,也是教师专业水平的规格提升。 1 9 6 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 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了明确说明,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 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 特别的技术。” 1 9 8 6 年,美国的卡内基工作小组、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国家为培养2 1 世 纪的教师作准备明天的教师两个重要报告,同时提出以教师的专业性作为 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职业发展的目标。这两个报告对美国教师教育的发展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日本早在1 9 7 1 年就在中央教育审议会通过的 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 充与调整的基本措旌中指出,“教师职业本来就需要极高的专门性”,强调应 8 虞玲关于师茌生教育技术簟力培莽的研究 当确认、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在英国,随着教师聘任制和教师证书制度的实施, 教师专业化进程不断加快,8 0 年末建立了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校本培训模式, 1 9 9 8 年教育与就业部颁布了新的教师教育专业性认可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求。 三、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概况 1 9 9 4 年我国开始实施的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 人员”,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 1 9 9 5 年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2 0 0 0 年教育部颁布教师资格条例 实施办法,教师资格制度在全国开始全面实施。2 0 0 0 年,我国出版的第一部 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首次将我 国职业归并为八大类,教师属于“专业技术人员”一类。 这是我国从法律上为推动教师专业化所做的制度上的保证。 2 0 0 1 年4 月1 日起,国家首次开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进入实际操 作阶段。 2 0 0 4 年1 2 月2 5 日,我国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试行) , 这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和教育 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 训的意见的有关要求,为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专业 能力的发展而研究制定的,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是指导中小 学教学人员、中小学管理人员、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教育技术培训与考核的基本 依据。它的颁布和实施对开展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推进教育信 息化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早在2 0 世纪3 0 年代就对教师职业展开过讨论,但至今,对教师的职业 性认识仍未达到共识。我国现有一千多万中小学教师,是国内最大的一个专业团 体,承担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小学教育,就实际情况而言,教师专业化的确存 在有不少差距。我国小学和初中教师的合格学历起点偏低,部分教师职业道德意 识淡漠,广大教师中教育观念陈旧落后,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不强,教学方法和 手段落后,知识面狭窄等都是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随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师质量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 的差距明显表现出来。改革与发展教师教育,推进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势在必行。 9 成玲关于师范生教育技术t 力培井的研究 教师教育一体化、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改革教师教育课程和走向专业 发展的教师继续教育,是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在这些方面,我们存在明显 的不足,因而,也是我国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1 0 成玲关于师蕊生教育技术麓力培井的研究 第三部分教育技术能力的全面理解 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区别 自1 9 7 8 年我国电化教育重新起步以来,已经过去了2 5 年。这2 5 年,大致 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视听教育阶段和信息化教育阶段。回 在视听教育阶段,主流技术是投影、幻灯、电视技术。信息化教育阶段的重 要标志则是教育信息高速公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网络教育系统的建设 并投入使用。因此,视听教育发展到信息化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 作用显得越来越突出,于是,人们就有了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信息技术就是教 育技术的全部,所谓教育技术能力的高低,就是看你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其 实,这种观点也不是在信息化教育阶段才显现出来的,早在电化教育发展的初期, 就出现过“媒体决定论”的观点。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的确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仅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形 式的改变,甚至影响了教育思想、观念、内容和方法等各个方面,但绝不能认为 信息技术就是教育技术。这两者是有区别的。 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属于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信息 技术属于技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与信息相关的技术,研究范畴是对信息的获取、 存储、加工、传输与呈现。教育技术则属于教育学科,关注教育中的技术。其研 究对象是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研究范畴是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 利用、管理与评价,既教育技术关注的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或作为教学资源的 技术。具体来说,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 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信 息技术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其中, 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响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 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 由此可见,教育技术中包含在信息技术的成份,但信息技术不是教育技术的 全部。 明确这一点十分重要,我国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发 展学生的创造力,而教育技术正是改变教学和学习方法的有效途径。正是因此这 。南目农从视听教育到信息化教育【j l 中圈电化教育,2 0 0 3 ( 9 ) :2 2 成玲关于师范生蓑青技拳奠力培彝的研究 个原因,2 0 0 4 年1 2 月2 5 日,教育部正式颁布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 准( 试行) ,这是建国以来我国颁布的第一个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它的颁布与实 施是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一件大事,将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 响。因此,必须明确教育技术能力的含义,不能只看重信息技术,用信息技术取 代教育技术,而忽视其他技能,如教学设计、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开发等;忽视能 够优化教学过程的理论;忽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诚然,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新课改成功实施的必要条件,而有关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模式与方法( 即如何在各学科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整 合) 则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内容,信息技术在教育技术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但 信息技术只是作为用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手段,教育技术则是对有 信息技术及其它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 理与评价的能力,不能等同看待。 二、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衡量标准 我国师范院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为中小学培养教师,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 培养直接决定以后教师专业技能的水平,那么,对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我们 是如何衡量的,又有一个什么标准呢? 2 0 0 4 年1 2 月2 5 日,教育部正式式颁 布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试行) ,既为衡量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确定 了一个标准,也为我们确定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提供了一个参考。因为本文主要 是以研究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也就是以后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培养为目 的,所以,我们此次调查问卷的设计主要以 标准中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为 依据。 从该 标准来看,教育技术能力是从四个维度来确定的:应用教育技术的 意识与态度( 包括信息需求意识、信息应用与创新意识、对信息的敏感性与洞察 力以及对信息的兴趣与态度等) ;教育技术的知识与技能( 包括教育技术的基本理 论与方法、基本操作技能、信息的检索加工与表达、信息安全与评价等) ;教育 技术的应用与创新( 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自主学习 与协作学习等) ;应用教育技术的社会责任( 包括信息利用及传播有关的道德、法 律、人文关怀等) 。 其中“意识”是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前提;“知识”是教师应用的基础; “能力”是教师具体应用教育技术的内容与方面;而“道德”则是教师应用教育 1 2 成玲关于师范生敖育技木奠力培彝的研究 技术所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 o o 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试行) 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教师专业能 力标准。在九十年代以前,衡量教育技术能力,主要是看技能的掌握,甚至更简 单,只要在教学中运用了现代媒体,那就是信息化教学了,至于效果怎样,运用 地是否恰当,则很少被考虑。其实,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程度,直接决定他的兴 趣、行为和责任。如果认识不到教育技术在教育改革和培养创新人才中的作用, 教师怎么会主动去学习新的技术,怎么会主动去应用、去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 整合的教学策略,就更谈不上创新了。同样,在运用新的技术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教师会更进一步地体会到信息技术的优势,激发教师学习、探讨技术与课程的整 合,开发、创新教学方式。所以,这四个维度是一个整体,是相辅相承的。 参照标准,也为我们提供了衡量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准则。教育技术 公共课在师范院校开设了好多年,但到目前为止,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和 公认的教学大纲,也就是说,没有一个统一的教学目标,教材也是五花八门。高 等师范院校作为中小学教师的主要培养基地,深入中小学一线教学将是绝大部 分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因此我们在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培 养中,必须以标准为依据,标准中对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的规范, 就是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应以标准的规定为 依据,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内容设置以标准中所规定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为 基准,实验课的内容也以标准中对教学技能与实践的要求为目标。总之,师 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教育,应以“意识与态度”为动力,以“知识和技能” 为基础,以“应用和创新”为目标,以“社会责任”为价值导向,才能切实提高 师范生的教育技术素质。 ( 一) 意识与态度 作为师范生,不仅应意识到教育技术是教师专业素质的一部分,更应理解教 育技术对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从宏观到微观,从国家 到个体,对教育技术的价值有一个全面的理解。这是师范生在教育技术的学习掌 握中所不可缺少的。 有了重要性的认识,还应培养师范生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从满足现有教学 需求到促进教学改革,从关注教学到关注学习,从现有技术到技术发展,就具有 多维度、多层次应用意识。 师范生应具有对各类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中教育技术的应用过程及应用实 成玲关于师蕊生教育技术奠力培养的研究 效有反思的习惯,在实践的基础上反思,通过反思提高实效。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学习的终身发展过程,教育技术既是教师专业持 续发展过程中的“学习对象”,也是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有力工具,具有双重价 值,因此,终身学习的意识与态度是师范生所应具备的态度。 ( 二) 知识与技能 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是教育技术能力的主要部分,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应掌 握教育技术的相关理论和知识,掌握相关技能,才能更好地探索教学、创新教学。 ( 三) 应用与创新 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主干课程,也是教育技术中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师范 生应具备在教学中有意识运用教育技术,掌握教学设计,并能运用于教学实际, 积极开展和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教学是探索性、创新性很强的工作, 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是对信息化教育时代教师的要求。 ( 四) 社会责任 作为教师,必须面向每个学生公平有效地应用教育技术,引导学生健康、合 法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在为教育、教学和学习带 来诸多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各种各样的负面影响,需要教 师应用教育技术时面向每个学生公平应用,并以身垂范,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健康、 合法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习惯。师范院校的学生,必须意识到这个问题。 标准为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水平提供了一个衡量的尺度,师范院校教育 技术公共课的教学大纲程教学内容,都要以标准为依据,这也为师范院校统 一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参考依据。 1 4 成玲关于师范生囊膏技术雏力培养的研究 第四部分、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情况的调查 一、师范院校在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方面所采取措施的调查 通过网络查询了国内一些师范院校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以及和教师座谈, 对本省一些师范院校课程设置进行实地的了解。目前师范院校对学生教育技术 能力培养的措施主要是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开设,实验课开设很少或没有,课时大 约为4 8 学时。 ( 一) 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性 1 、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开设缺乏实验课的补充 世纪年代以来,我国师范院校逐步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课程, 并且基本都已成为必修课,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主要依靠这一门课来完成。 但由于课程所需的条件仍不能完全实现( 例如实验条件j 设备等) ,使得这门课 程的开设远没有达到它预期的目的。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基本的概念和基本原 理,让学生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知识,而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 实验教学有的院校虽然开设了,但所占谍时的比重不大,有的学校则根本没有 教育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缺乏实验的支撑,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现代教育技术一般只开设一学期,大约4 8 学时,时间短,实验缺乏,理论 讲授枯燥、空洞,使这门课程的开设流于形式,教学效果不理想。 2 、计算机类的公共课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缺乏有利的技术支撑 信息化教育时代,主流技术是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和智能技术,师范院校 都开设有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这对于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有一定 的作用,但存在的问题却很多: ( 1 ) 这些课程同教育技术的教学脱节很大,学生们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技 术,具备了一些信息技术能力,但不会或不懂得如何应用到教学中,理论和实践 是“两张皮”,没有充分“整合”。 ( 2 )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主要由电教中心( 教育技术中心) 或教育技术系 担任,而计算机应用基础则由计算机中心或计算机系开设,由于种种原因, 二者互不相扰,在教学上互不关联,各行其道,这对教学资源也是一个极大的浪 费。 ( 3 )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这些年来主要以计算机等级考试为目标,追求的 1 5 赢玲 关于师箍生敖育技术簟力培莽的研究 是考试的高通过率,对学生课件制作方面的知识内容安排太少,缺乏对师范生教 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有利支持。 3 、教育学、心理学及各学科的教学论也缺乏对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支撑 信息化教育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的,教育学、心 理学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理论是很有帮助的,可是,这些 0 内容在教育类课程中却论述很少,或几乎没有。例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信 息化教育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现代教学和学习方式的主要指导理论,但在教育学 的课程中却体现很少,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内容也很少。我国正处在基础教育 改革的过程中,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笔者认为,无论 是从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方面,还是从教育技术培养的角度,学校都应在教育学类 课程中多体现这方面的内容。 各学科教学论( 中教法) 是将各种教学方法同本学科内容结合起来的教学方 法,培养学生对本专业学科教的能力。但教学论中多以传统的讲授方法为主,对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方法论述很少,其实,教学论课程应成为培养学生教育 技术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例如,运用教育技术,结合本学科内容,展示优秀的 案例,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养的良好途径。但目前的情况却远不是 如此,教学论的讲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结合太少,丧失了培养学生教育技术能力 的有利机会。 从目前的情况看,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论课程都缺乏对教育技术公共课的 有利支撑。因此,调整与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有关的课程结构,探索出符合现代教 育发展需要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是切实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的重要 方面。 ( 二) 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学校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体现在几个方面: 1 、提供的硬件条件差 这使得教育技术公共课给学生开设实验课没有先决条件,教育技术是一门实 践性很强的学科,教育技术公共课不开设实验课,让学生没有动手实践的机会, 仅凭教师的讲授,那只会使课程的开设流于形式。就是开设了实验课的学校,实 验课的课时也是很少,很难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技能的目的。 近年来由于持续扩招,生均实验设备数量有所下降,使得原本就很不足的实 验设施更显紧张,使学生能力培训很难得到有效保障,从客观上影响了师范生教 成玲关予师范生载撇蠢力培莽的研究 育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 2 、学校疏于对授课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 虽然近些年来,许多学校在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计算机室等现代化教学 设施方面增加不少,但许多教师,特别是老年教师,仍然习惯于传统的课堂讲授 方式,不仅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不强,而且缺乏足够的认识,教学资源得不 到很好的运用,就是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师在教学中也不注意结合自身学科的 特点,这些问题从主观上影响了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另外,教师自身 教育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