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唐代私盐研究.pdf_第1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唐代私盐研究.pdf_第2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唐代私盐研究.pdf_第3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唐代私盐研究.pdf_第4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唐代私盐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唐代私盐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代私盐研究 中国古代史专业 研究生周劲指导老师谢元鲁教授 摘要私盐是唐中后期盐专卖法实施之后产生的特殊现象。私盐的广泛影 响在于,首先减少了唐代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其次损害了社会的政治稳 定,再次满足了普通百姓的生活需要。本文把唐代私盐作为研究对象,以 基本的史实和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出发点,在概述唐代盐业的发展概况后, 分析唐代私盐的形式、产生的原因及政府对唐代私盐的治理。 首先,概述唐代盐业发展的概况。唐代盐业在前代的基础上获得了巨 大的发展。盐业产地更多、产量大大提高,生产技术稳步向前发展。盐业 管理形成一个比较完备的系统。其次,从走私食盐主体的角度,把私盐形 式分为生产者贩私、销售者贩私、盐枭贩私、政府官员贩私,分析了唐代 私盐产生的原因在于盐业制度的不合理、经济利益的驱动及政治环境的恶 化等。最后,政府为了维护高额盐利,防范私盐的破坏,从各个方面来治 理私盐,包括改善官盐的经营环境、以法律措施来打击私盐、调整盐业经 济政策及给予盐专卖商以优惠,虽然这些措施均在当时取得成效,但最终 没有改变唐朝灭亡的命运。 关键词:唐代私盐专卖 t a n gd y n a s t yi l l e g a ls a l tr e s e a r c h a b s t r a c tt h ei l l e g a ls a l ti st h es p e c i a lp e r f o r m a n c ea f t e rt h et a n gm i da n d l a t ep a r ts a l t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s p e c i a l i z e si ns e l l i n gt h el a w t h ei l l e g a ls a l t w i d e s p r e a di n f l u e n c ei st h a tf i r s t , i tr e d u c e dt h et a n gd y n a s t yc e n t r a l a u t h o r i t i e s f i n a n c i a lr e v e n u e ;s e c o n d ,i th a sh a r m e ds o c i e t y s p o l i t i c a l s t a b i l i t y ;f i n a l l y , i th a sm e tc o m m o np e o p l e sl i f en e e d s t h i sa r t i c l et a k e st h e t a n gd y n a s t yi l l e g a ls a l tt h eo b j e c to fs t u d y , t a k et h eb a s i ch i s t o r i c a le v i d e n c e a n dp r e d e c e s s o r sr e s e a r c hr e s u l t sa st h es t a r t i n gp o i n t ,a f t e ro u t l i n i n gt h et a n g d y n a s t ys a l ti n d u s t r y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s u r v e y , a n a l y z e st h et a n gd y n a s t yt h e f o r mo fi l l e g a ls a l t , w h yc a np r o d u c ea n dh o wd o e st h eg o v e r n m e n ts o l v et h e t a n gd y n a s t yi l l e g a ls a l tp r o b l e m f i r s t , o u t l i n e st h es u r v e yo ft h et a n gd y n a s t ys a l ti n d u s t r y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t a n gd y n a s t ys a l ti n d u s t r yh a so b t a i n e dt h eh u g ed e v e l o p m e n ti na g e n e r a t i o no ff o u n d a t i o n t h es a l ti n d u s t r yh a b i t a ta r em o r e ,t h eo u t p u tt o e n h a n c eg r e a t l y ,t h ep r o d u c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d e v e l o p sf o r w a r d 、析t 1 1s t e a d y s t e p s t h es a l ti n d u s t r ym a n a g e m e n tf o r m saq u i t ec o m p l e t es y s t e m n e x t , f r o mt h es m u g g l i n gt a b l es a l tm a i nb o d y sa n g l e ,d i v i d e di n t ot h ei l l e g a ls a l t f o r mt h ep r o d u c e rt os e l ls m u g g l e dg o o d s ,t h ed i s t r i b u t o rt os e l ls m u g g l e d g o o d s ,t h es a l ts m u g g l e rt os e l ls m u g g l e dg o o d s ,t h eg o v e r n m e n to f f i c i a l st o s e l ls m u g g l e dg o o d s ,h a sa n a l y z e dt h er e a s o nw h i c ht h et a n gd y n a s t yi l l e g a l s a l tp r o d u c e di nt h es a l ti n d u s t r ys y s t e mu n r e a s o n a b l e ,t h ee c o n o m i ci n t e r e s t a c t u a t i o na n dt h e p o l i t i c a l c o n t e x tw o r s e n i n ga n ds o o n f i n a l l y , t h e g o v e r n m e n tt om a i n t a i nt h eh i g hq u o t as a l ti n d u s t r yp r o f i t ,t h eg u a r di l l e g a l s a l t d e s t r u c t i o n , g o v e r n st h ei l l e g a l s a l tf r o me a c ha s p e c t , i n c l u d i n gt h e i m p r o v e m e n tg o v e r n m e n ts a l t sc o n d i t i o no fb u s i n e s s ,a t t a c k st h ei l l e g a ls a l t , t h ea d j u s t m e n ts a l ti n d u s t r ye c o n o m i cp o l i c yb yt h el e g a lm e a s u r ea n dg i v e s t h es a l tt os p e c i a l i z ei ns e l l i n gb u s i n e s st og i v ep r e f e r e n t i a lb e n e f i t , a l t h o u g h t h e s em e a s u r e sa tt h a tt i m ew e r em a k i n gt h ep r o g r e s s ,b u th a sn o tc h a n g e dt h e d e s t i n yw h i c hf i n a l l yt h et a n gd y n a s t yp e r i s h e s k e yw o r d s :t h et a n gd y n a s t yi l l e g a ls a l ts p e c i a l i z e si ns e l l i n g 四川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及 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谢元鲁教授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 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 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 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人承诺:已提交的学位论文电子版与论文纸本的内容一致。如因不 符而引起的学术声誉上的损失由本人自负。 本人同意所撰写学位论文的使用授权遵照学校的管理规定: 学校作为申请学位的条件之一,学位论文著作权拥有者须授权所在大 学拥有学位论文的部分使用权,即:1 ) 已获学位的研究生必须按学校规 定提交印刷版和电子版学位论文,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 有关数据库供检索;2 ) 为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目的,学校可以将公开 的学位论文或解密后的学位论文作为资料在图书馆、资料室等场所或在有 关网络上供阅读、浏览。 本人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 论文全文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一签纠司锄 签季日期川年f 月5 日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麦一、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现状 ( 一) 选题缘起 盐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不可缺少的食物,在一定条件下还有治 疗疾病的作用。到近代以后,盐更成为重要的化工原料。盐,一直是我们生活、 生产必不可少的重要物品。战国时,管子开创盐专卖法,之后历代大多数统治 者逐渐认识到盐的特殊价值,纷纷实行各有特色的榷盐法获得大量盐利以充实 国家财政,盐利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来源之一,甚至在特定时期支撑着国家的 正常运转。盐专卖史不仅是中国经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中国古代史 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研究盐专卖史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中国古代王朝的经 济状况,由于盐专卖与普通百姓休戚相关,对其的研究也会有利于我们理解当 时百姓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 唐代前期对盐实行无税制,到唐代中期第五琦时开始实行盐专卖法,之后 唐代著名理财家不断改进第五琦的盐专卖法。从此,盐专卖法在古代社会历经 一千二百年不废,成为统治者一直沿用的重要理财手段。唐代后期,盐利收入 占国家财政的比重很大,一度达到总收入的一半,成为国家财政重要的支柱。 盐专卖法使唐代中央政府在均田制遭到破坏的大背景下,渡过了安史之乱以来 的财政危机,起到增加政府收入、巩固统治的作用。唐代的盐专卖法,核心就 是把盐低价收购后再加价后卖给普通百姓,盐利收入则巧妙的隐藏在盐的收购 价格和出售价格的差价当中。政府为保证巨额的盐利收入,在盐专卖法实施伊 始,盐价就从十文增加了十倍达到一百一十文,政府靠超经济强制财源广进的 同时百姓负担加重、生活质量下降。私盐贩则是洞悉了盐业流通的奥秘,把盐 业生产者生产的食盐直接出售给普通百姓,攫取了本属于政府的盐利,他们成 为政府严厉打击的对象。 私盐问题是唐代盐业史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但它要么被治史者忽略要么被 一笔带过,学界缺乏对唐代私盐问题全面系统的研究。长期以来,历史研究集 中于中国社会性质、历史发展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筑间的关系等一系列宏大问题的探讨和中国历史发展框架的建构等1 。具体到唐 代盐业史研究上,关注的重点历来在于唐代的盐法和盐政,这类研究的主体一 般为唐代政府的盐业政策或是在唐代官方盐业政策之下的盐商、盐户。再加之 唐代私盐问题的史料与宋及之后的材料相比是比较少的,所以私盐问题长期难 以进入盐业史研究者的视野。 研究唐代私盐问题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私盐问题是唐代盐业史的组成部分, 对其的研究可以使唐代盐业史的研究更加全面、充实。唐代政府设置食盐销界、 巡院,对生产盐场实行封闭管理等盐业政策与私盐问题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以 私盐的角度反观这些政策,会使唐代盐业政策的研究更加深入。私盐贩的主体 及销售对象一般是普通百姓,对他们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普通百姓的 生活状态。因此,有必要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全面系统的研究私盐问题。 ( 二) 研究现状 二十世纪以来的唐代盐业经济史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二十世纪以来,学界中对唐代盐业经济史的研究,当首推傅安华1 9 3 5 年发表的 唐代盐法考略2 。在此之后,唐代盐业的史的研究得到了不断的发展。日本 学者在此的贡献值得重视。1 9 3 8 年,日本学者金井之忠发表唐的盐法3 论 述了唐代实行榷盐法前后的盐法。近代以来,对盐业经济的研究,最初总是比 较概要性的研究,虽比较的笼统,但均是极为有价值的开创性成果。在专著方 面,学者们从整个中国盐业史着眼,而唐代盐业史的研究往往是该专著的一个 组成部分。如1 9 3 6 年曾仰丰的中国盐政史4 ,1 9 6 6 年何维凝的中国盐政 史591 9 7 9 年田秋野、周维亮的中华盐业史6 均涉及唐代之盐业,其中中 华盐业史对唐代前后期盐业政策转变,盐产分布,第五琦和刘晏盐业改革的 论述是后世盐业研究的基础。随着研究的深入,出现了两部唐代盐业史研究的 1 杨念群概括为“宏大叙事”模式,并批评说:“目前许多历史著作行文叙事总是宏阔而不细致,概论式的 判断比比皆是,本质主义式的断语草草形成,里边惟独看不到日常生活状态下人的踪迹,人变成了冷冰 冰的趋势与规律的符号表征。”( 杨念群著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自序”,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2 0 0 1 年版,第5 页) 2 傅安华唐代盐法考略北平华北h 报史学周刊,1 9 3 5 年,第4 3 、“期 3 金井之忠唐的盐法,文化,1 9 3 8 年版 4 曾仰丰中国盐政史上海:上海书店,1 9 8 4 年版 5 何维凝中国盐政史台湾大中国图书公司,1 9 6 6 年版 6 田秋野、周维亮中华盐业史,台湾商务印书馆1 9 7 9 年版 2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力作。一部是1 9 9 0 年陈衍德、杨权合著的唐代盐政,此书内容涉及唐代盐 业生产、唐代前后期的盐业政策、唐后期盐业管理机构、唐后期盐政与社会矛 盾。另一部是郭正忠主编的中国盐业史古代编其中中由吴丽娱撰写的第 二章“隋唐五代盐业,论述唐的盐业生产、唐前期的盐业政策与税制变迁、唐 中后期的盐的专卖制度及其运销流通,吴先生的考证严谨、论述有力,多有创 见。1 9 9 4 年齐涛撰写的汉唐盐政史综合论述了唐盐业生产、盐政j 盐法、 盐与社会变迁,也提出很有价值的观点。总体来看,学界对唐代盐业经济史的 研究主要集中于第五琦改革盐法之后的盐专卖制度。 l 、盐法与盐政 盐法与盐政,即指盐的税收或专卖制度,历来是学者研究唐代盐业的重点。 对唐代盐法与盐政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唐前期的盐税,盐专卖法实行的原因、内 容、变化及影响,盐政管理的机构。中国盐业通史性著作和唐代盐业专著均对 唐代盐法与盐政有所论述。大致以安史之乱特别是以第五琦改革盐法为分界点, 把唐朝社会分为前期和后期。大多数学者认为唐前期实行无税制,后期为征税 制。鲍晓娜从唐代盐法的改革论禁榷制度的发展规律1 认为唐初至开元年间 实行无税制。郭正忠宋代盐业经济史2 、吴慧唐代的盐法和盐政3 也持 这种观点。与以上观点不同,陈衍德、杨权唐代盐政认为海盐税自唐初即 存在,井盐、池盐自武周发来就实行税盐之制。吉成名唐代前期的盐业政策 4 、唐代盐业经营方式5 通过具体分析不同时期的海盐、池盐、井盐的经营方 式细微变化,认为唐代初期也是存在盐税的。盐专卖法实行的原因,傅举有唐 代盐和茶的专卖6 和齐涛论唐代榷盐制度7 认为主要是应对安史之乱后的 财政危机,实质根源是土地所有权的变化、均田制受到破坏。鲍晓娜从唐代 盐法的改革论禁榷制度的发展规律s 认为盐专卖的目的是抑商。吉成名论唐 1 鲍晓娜从唐代盐法的改革论禁榷制度的发展规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 9 8 2 年,第2 期:第1 6 页到2 3 页 2 郭正忠宋代盐业经济史秦皇岛:人民出版社,1 9 9 0 年版第4 6 页 3 吴慧唐代的盐法和盐政盐业史研究,1 9 9 2 年,第3 期:第3 页到第1 2 页 4 吉成名唐代前期的盐业政策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 9 9 0 年,第l 期:第6 4 页到第6 9 页 5 吉成名唐代盐业经营方式盐业史研究,2 0 0 1 年,第3 期:第1 8 页到第2 0 页 6 傅举有中国历史暨文物考古研究长沙:岳麓书社,1 9 9 9 年版第3 6 3 页到第3 7 0 页 7 齐涛论唐代榷盐制度山东大学学报,1 9 8 9 年,第4 期:第3 8 到第4 4 页 8 鲍晓娜从唐代盐法的改革论禁榷制度的发展规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 9 8 2 年,第2 期:第1 6 页到2 3 页 3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代盐业政策与王朝兴衰1 认为榷盐制是对除陌钱的继承和发展。曾仰丰中国 盐政史总结唐代专卖形式的是从民制、官收、官运、官销发展到民制、官收、 商运、商销。陈衍德试论唐代食盐专卖法的演变2 从海盐、池盐、井盐三个 方面讨论了唐代食盐专卖方式的发展。吉成名唐代盐业政策演变三阶段论, 以时间为序对唐代食盐专卖方式的发展进行了讨论。在唐代中央政府,长期履 行管理盐政职责的是度支使和盐铁使,地方的管理机构为巡院、场、监。国内 对盐业管理机构的研究比较早的是贾宪宝的唐代巡院初探3 探讨了巡院的发 展、职能及其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陈衍德唐代专卖机构论略4 在盐专卖机构 的职能演进和与赋税系统各级机构关系的问题展开研究。何汝泉唐代度支、 盐运二使关系试析5 以三个不同阶段剖析了唐代度支、盐运使的关系。吴丽娱、 李锦绣6 探讨了监、场、巡院的职能相互关系。 2 、盐的生产 中国学者吴天颖同日本学者古贺登对唐代盐井的数量展开了争论7 ,证明了 新唐书食货志对盐井记载数量的可信。陈衍德、杨权唐代盐政一书, 对唐代盐业的分布、产量、生产技术进行了探讨。吴丽娱中国盐业史( 古代编) 第二章“隋唐五代盐业 详细考证和落实了海盐、池盐、井盐详细产地,讨论 了盐业生产者的组成和发展。吉成名8 分别对海盐、池盐、井盐研究,考证盐产 地的数量、分布、变化及其原因。陈国灿唐代的盐户9 ,讨论了海盐、池盐、 井盐生产者的地位、生产状况和产品分配。 3 、盐商、盐价和盐利 在刘晏改盐法之后,盐商是盐业运输和销售的主体,是政府实现盐利的重 1 吉成名论唐代盐业政策与千朝兴衰,河北学刊1 9 9 6 年,第3 期:第8 5 页到第8 9 页 2 陈衍德试论唐代食盐专卖法的演变,历史教学,1 9 8 8 年,第2 期:第3 页到第7 页 3 贾宪保唐代巡院初探,人文杂志,1 9 8 4 年第3 期:第9 3 页到第9 7 页 4 陈衍德唐代专卖机构论略中国唐史学会论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1 9 8 9 年版,第7 2 页到第9 l 页 5 何汝泉唐代度支、盐运二使关系试析中围唐史学会论文集两安:三秦出版社,1 9 9 3 年版 6 郭正忠主编中同盐政史( 古代编) 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9 7 年版。其中第二章“隋唐五代的盐业”由吴丽 娱主笔撰写;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 下卷)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1 年版 7 吴天颖 有关井盐记载释疑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 9 8 8 年,第4 期:第1 2 页到2 3 页; 古贺登唐代井盐考井盐史通讯,1 9 8 0 年,第l 期 8 吉成名论唐代池盐产地株洲上学院学报,2 0 0 5 r 年,第2 期:第1 0 页到1 3 页;吉成名唐代海盐产地研究 盐业史研究,2 0 0 7 年,第3 期:第4 l 页到4 5 页;吉成名唐代井盐产地研究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 学版) ,2 0 0 7 年,第6 期:第1 2 页到1 8 页 9 陈国灿唐代的盐户中国古代史论丛第三辑福建人民出版社,1 9 8 2 年版第2 3 6 页到2 5 3 页 4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要环节。横山裕男唐代的盐商1 在早期就已比较全面探讨盐商阶层的状况。 妹尾达彦唐代盐专卖法规定内容及其效力2 论述地方州县机关实现的盐商种 种包括免除通过税在内的特权。王林善论唐代后期的榷盐与榷盐商对唐代 专卖制与商分利、并非是抑商措施进行了探讨。陈衍德试论唐政府与专卖商 的关系3 分析了盐商与政府争利的方式,认为政府与盐商是一种合作与斗争的 关系。郑海峰、王力平唐后期盐政的演变与盐商势力的消长4 探讨了唐后期 不同阶段盐政与盐商势力的对应关系,即大体从兴盛到衰落的过程。王志胜论 唐代的榷盐商5 阐述了榷盐商的构成、获利方式、历史影响。 唐代专卖法实施之后,盐价呈上涨的趋势。国家对盐利的计算中存在虚估 的情形。吴丽娱6 认为虚估的产生是政府不顾实际情况硬性提高盐价的结果,客 观上也限制了唐后期盐价的增长。陈衍德唐五代专卖收入初探7 讨论了唐代 海盐、池盐及井盐的年收入情况。吉成名唐代盐产量考8 对唐代海盐、池盐、 井盐的产量进行了探讨。李锦绣9 研究唐代盐利的同时把虚实估的因素考虑进 来,使盐利更加贴近实际情况。李菁试析杜甫( 盐井) 诗中的井盐价格利 用杜甫诗作讨论了肃宗时期的井盐价格,认为杜甫盐井诗的井盐价格是可 信的。 4 、私盐。 私盐自唐代盐专卖法实施之后即产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尖锐问题,但取 得的研究成果并不多。陈衍德、杨权合著的唐代盐政1 0 对走私食盐的情况、 盐禁、私盐贩与政府矛盾的性质时行了讨论。史继刚中国古代私盐的产生和 1 横山裕男唐代的盐商,史林1 9 6 0 年第4 期。 2 妹尾达彦唐代盐专卖法规定内容及其效力立命馆文学,1 9 8 0 年,第4 1 8 - - 4 2 1 期 3 陈衍德试论唐政府与专卖商的关系学术月刊,1 9 8 8 年,第6 期:第6 8 页到7 2 页。 4 郑海峰、王力平唐后期盐政的演变与盐商势力的消长盐业史研究,1 9 8 4 年,第四期:第4 页到l o 页 5 王志胜论唐代的榷盐商学术论坛,2 0 0 3 年,第6 期:第“6 页到1 1 8 页 6 郭正忠中国盐业史( 古代编) 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9 7 年版;吴丽娱浅谈大历高物价与虚实估起源 9 8 法门寺唐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 0 0 0 年版;吴丽娱试论唐后期物价中 的省估中国经济史研究,2 0 0 0 年,第3 期;吴丽娱从张平叔的官销之议试论唐五代盐专卖方式的变迁 中国史研究,1 9 9 6 年,第1 期; 7 陈衍德唐五代专卖收入初探中国经济史研究,1 9 8 8 年,第1 期 8 吉成名唐代盐产量考盐业史研究,1 9 9 2 年,第2 期:第3 9 页到4 0 页 9 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 下卷) 第二编第一章第三节、第二编第二章第一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1 年版 1 0 陈衍德、杨权唐代盐政西安:三秦出版社,1 9 9 0 年版 5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发展1 讨论了私盐在中唐之后成为一个普遍社会问题的原因是政府对盐利控制 的加强、制盐技术的进步和制私成本的降低,最终到唐后期私盐成为破坏政府 稳定的力量。马新榷盐与私盐贩的盛行2 论述唐代榷盐制与私盐的关系、私 盐形成的条件:私盐的表现形式、私盐同唐王朝灭亡的因果关系。陈学英浅 谈唐后期私盐问题出现的根源和影响3 探讨了私盐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和对社 会产生的影响。 二、资料来源与研究架构 对于唐代私盐问题的探讨,目前还缺乏较为深入的综合性研究,大多数论 著在资料的利用上也往往以原始资料为主,再加上有关唐代私盐的资料比较分 散,所以在此有必要对资料的载体和利用状况做一说明。 1 、正史。第一,纪传体正史旧新书、新唐书,关于盐业的资料主要 集中于两书的食货志,实行盐专卖时的盐业官员传记及当时在位的皇帝纪也 同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第二,编年体正史资治通鉴关于唐代盐业的相关 部分。 2 、政书,唐会要、通典、文献通考记载了盐业管理的相关情况。 3 、地理志,元和郡县志、岭表录异、太平寰宇记大体记载了盐业 产地分布、产量、制盐方式。 4 、诗文,全唐诗、全唐文中包含了不少唐人关于盐的文学著作,其 内容丰富,涉及了盐业的很多方面,如元稹相和歌辞估客乐描述了盐商 获利丰厚,不受地方约束的情况,杜甫盐井描述了井盐的生产及盐价,梁 肃盐池记记载了池盐生产制作及生产盛况。 4 、类书,册府元龟、太平御览。 本文以唐代私盐为研究对象,在理清唐代盐业制度下的诸问题后,对唐代 私盐问题进行分类、论析私盐产生的原因及政府治理私盐的措施。 绪论部分主要交代本文的选题缘起,回顾了学界对于唐代盐业问题的研究 概况,说明本文研究主要凭借的资料来源,以及本文的研究架构。 1 史继刚中国古代私盐的产生和发展盐业史研究,2 0 0 3 年缸第4 期:第8 页到1 3 页 2 马新榷盐与私盐贩的盛行盐业史研究,1 9 9 9 年,第4 期:第1 9 页到2 l 页 慨学英浅谈唐后期私盐问题出现的根源和影响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 0 0 5 年,第5 期: 第5 8 页到6 0 页 - 6 -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概述唐代的盐业体系。包括唐代食盐的产地概况、产量、生产技 术,中央、地方盐业管理机构及其制度。这是唐代私盐产生、变化的大背景。 第二章:论述了唐代私盐的各种表现形式及产生私盐的原因。贩卖私盐同 合法的商业行为一样,生产、运输、销售环环相扣,本文即从私盐流通环节不 同的主体作为私盐分类的依据。私盐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政治和经济 方面的原因。 第三章:主要论述唐代政府为应对私盐带来的财政收入减少及社会不稳定, 通过一系列措施治理私盐。 三、概念及相关问题界说 私盐的含义所谓私盐,学术界有多种看法。景学钤先生认为:“私者何? 对 官而言,何谓官,何谓私,无人不知,有税为官,无税为私 1 ;于光远先生主 编的经济大辞典的解释是:所谓私盐,是“在实行食盐专卖时,未经政府批 准私自生产、运输、销售的食盐 2 ;宋良曦先生则认为:“历代依当时的盐法生 产、运销并纳税的食盐为官盐,反之,则视为私盐3 ;吕一群先生认为:私盐, 是“由商贩偷运,没有缴纳盐税的盐4 ;王小荷5 则认为,私盐有两种含义,一 种是不纳任何饷课,逃避所有掣查的盐斤;另一种即所谓越界私盐。张小也先生 的解释是:“所谓私盐就是没有按国家法律规定进行生产和运销,特别是没有纳 税,从而不能为国家提供法定财税收入的盐 。6 史继刚先生认为:“所谓私盐, 是指违反官府有关禁令而私自生产、运输、销售的食盐。7 本文认为,就唐代 私盐而言,所谓私盐是指未入盐籍而从事生产、运输、销售食盐或者有盐籍的 生产者把食盐出卖给除政府外的他人抑或有盐籍的盐商运输、销售未经政府统 一加价的食盐,有的则违反国家的销界政策运输、销售食盐。 本文认为唐代私盐的产生伴随着盐专卖法的实施,即从乾元元年( 7 5 8 年) 至到唐朝灭亡,这是本文论述的时间范围。 1 景学钤盐政问题商榷书之七盐政丛刊,1 9 2 1 年 2 于光远经济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 9 9 2 年:第l1 2 8 页到第1 1 2 9 页 3 宋良曦川盐缉私略论中国盐业史论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8 7 年版第3 8 2 页 4 吕一群清代湖广盐区私盐初探饯印师大学报,1 9 9 1 年。第4 期 5 王小荷清代两广盐区私盐初探历史档案,1 9 8 6 年第4 期:第9 5 页到1 0 0 页 6 张小也清代私盐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1 年版第1 页 7 史继刚中国古代私盐的产生和发展盐业史研究,2 0 0 3 年,第4 期:第8 页 7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唐代食盐的生产与管理 关于唐代盐业的产地、生产方式和管理,前人多有涉及,成果卓著,专著 主要有陈衍德、杨权先生的唐代盐政,郭正忠先生主编、吴丽娱先生撰写的 中国盐业史( 古代编) 第二章;论文主要有吉成名先生的系列文章:论唐 代池盐产地、唐代海盐产地研究唐代井盐产地研究。为交待清楚私盐产 生盐业背景,现在兹综合借鉴前人成果概述之,时间段主要侧重于乾元元年( 7 5 8 年) 第五琦盐专卖法实施之后至唐朝灭亡。 第一节唐代食盐的产地概述 正史对唐代盐业的记载主要是盐的产地和生产方式不同分为海盐、池盐、 井盐三种。概述盐业,海盐主要分布在唐朝东部沿海一线,池盐分布在北方和 西北地区,井盐主要分布在剑南东川和剑南西川。 一、海盐 海盐主要分布在唐朝东部沿海一线,产量最高。郭正忠先生主编的中国 盐业史( 古代编) 中唐代主要盐产地分布图可以看出,沿海各道均有海盐 产地,从制取海盐的原料海水来看,沿海各道也均有条件生产海盐, 这也是海盐易于被私盐贩利用的原因。唐代海盐产地是河北道、河南道、江南 道、淮南道、岭南道这沿海五道。据吉成名先生研究,唐代海盐的产地以县为 单位计算,至少有3 8 处,这是魏晋1 8 处海盐产地的两倍多。在海盐产地分布 的特点上,以长江为界;2 3 个南面海盐产地远多于1 5 个北面海盐产地,与前 代海盐产地的分布相反。反映了安史之乱后整个国家经济重心的南移的趋势。 唐代海盐产量大大超过池盐和井盐居于首位,也是唐代中央政府长期依靠 的重要财源。在盐专卖法实施之后,政府大获其盐利,刘晏任理财大臣改革盐 法开始时“江淮盐利不过四十万缗,季年乃六百余万缗”,占整个国家财政收入 约一半。按照此时盐专卖价格每斗1 1 0 文计算,当时江淮的海盐产量大约为5 4 5 万石,整个海盐的产量更在此之上。 海盐产区一方面远离唐中央政府所在地长安,中央对其控制不易;另一方 面,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中央政府在海盐产区大量管理盐业的机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构。在刘晏掌天下财富时期设有十监、十三巡院、四场。十监中,盐城、海陵、 嘉兴、新亭、临平、兰亭、富都、永嘉、候官共九监位于海盐产区;四场中, 涟水场、越州场、湖州场、杭州场四场均位于海盐产区;十三巡院中,汴州、 陈许、宋州、泗州、郑滑、兖郓、甬桥、淮西、白沙、庐寿、扬州、浙西、岭 南亦是所有巡院均位于海盐产区之内。足见中央控制海盐的决心。 但海盐产区的盐利在时局的恶化下,不断受到侵吞。唐朝后期政治的一个 特点就是藩镇割据,有的俨然成为国中之国。各个时期均有藩镇破坏专卖制度 把本镇盐利拒为已有,这壮大了藩镇势力,严重损害了中央的利益。如元和后 期,河南道淄表节度使李师道废除当地兖郓巡院自己收取盐利。河北道“白天 宝末兵兴以来,河北盐法,羁縻而已。 1 ,广明元年后,淮南节度使高骈利用 黄巢起义,政局动荡之机侵占了江淮地区大部分盐利。 二、池盐 池盐分布在北方和西北地区,产量较海盐低比井盐高。唐代池盐的主要产 地是关内道、陇右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共五道2 ,吉成名先生认为,唐 代至少有4 9 所盐池,至少2 9 个县产盐,之前,魏晋南北朝时期池盐按县计算 大约1 8 处,隋代大约5 处。 、 池盐的开采历史悠久,在唐代前后是最重要的产盐区。其中最著名、最重 要的就是两池盐。它位于河东道解县及安邑县,所谓两池分别叫做安邑池和解 池,两池实际上连在一起。两池的产量是所有盐池中最高的,政府也获利不少, 元和初两池“第岁收利纳一百六十万贯 。吴丽娱先生估算,两池产量大概在五 十万石左右。 一 池盐的地位重要,池盐的产地距离唐朝国都最近,池盐直接涉及着京师百 姓、官员的食盐问题,进而关系京师的政治安定。中央政府对池盐的管理最为 严格,各个时期处理与池盐有关的私盐贩时,死刑往往是常设不废。当藩镇问 题凸显时,部分偏远盐池的盐利也被侵占。西北的温池“大中四年三月,因收 复河陇,敕令度支收管,至六年三月,敕令割属威州。白池的命运也是“属 河东节度使 。3 到唐代末期,中央政府眼皮下的两池盐利也被节度使侵占了。 1 【后晋】刘晌旧唐书1 9 7 5 年版北京:中华书局,2 0 0 2 年第2 1 0 8 页 2 吉成名论唐代池盐产地株洲工学院学报,2 0 0 5 年,第2 期:第1 0 页到1 3 页 3 【后晋】刘昀旧唐书1 9 7 5 年版北京:中华书局,2 0 0 2 年第2 11 0 页 9 -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僖宗时“兵遍天下,诸镇擅利,两池为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所有,岁贡盐三千车, 中官田令孜募新军五十四都鳟转不足,乃倡议两池复归盐铁使,而重荣不奉诏, 至举兵反僖宗,为再出然而卒不能夺。王重荣盐利在手,再也不肯放手了。 三、井盐 在唐朝以前即有井盐的生产,盐井在唐朝时分布得更广、数量大大增加。 井盐主要分布于山南道、陇右道、江南道和剑南道即唐朝版图的西南部。吉成 名先生以县统计,唐代井盐的产地为8 7 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2 4 8 倍。1 与海盐,甚至是与池盐相比,井盐的产量相当低。以当时产量较高的泸州 富义县( 今四川富顺县) 富世盐井“月出盐三千六百六十石 2 来看,此井年产 量不过4 3 9 2 0 石。因为此时盐井发掘技术落后,主要采用大口浅井用于食盐生 产,使得挖掘工作量大,浅井的卤水少,盐井从能开采使用的生命周期短,结 果导致井盐的成本高但产量很低。 同时井盐产地地形复杂、交通不便,转运困难,中央政府并不重视井盐, 与海盐、池盐相比,其史料寥寥可数。有的节度使还有意截留本地井盐,剑南 两川节度使就曾截留转运到中央的井盐。私盐贩则利用政府对井盐的监管不力, 大肆走私私盐。 总体来看,海盐产地广泛分面于唐朝东部沿海一线,一般说来此线周围均 可以生产产盐,实际上海盐产地在此线上数量较大,分布很广,加上食盐生产 工艺简便,技术门槛低,普通民众也能生产,政府很难对这些海盐生产地有效 监管,因此,海盐应该是私盐的最重要来源。刘晏时创设的具有缉私职能的十 三巡院以沿海地区居多,巡院的这种分布特点也能说明海盐走私是比较严重的。 池盐和井盐产地固定,某一产地生产食盐的周期较长,政府有条件严格监视控 制它们的生产。在这种条件下,政府对池盐控制最为严格,私盐也较难产生。 井盐的产量低,产地一般比较边远且与外界的交通不便,因此政府对井盐的监 管力度弱,私盐也易于产生,但总的来说,井盐走私的绝对量较少,对整个国 家的破坏作用不会很大。 1 吉成名唐代井盐产地研究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i ! - i - 会科学版) ,2 0 0 7 年,第6 期:第1 2 页到1 8 页 2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北京:中华书局,1 9 8 3 年版第8 6 5 页 - 1 0 -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丈 第二节食盐的生产技术 唐朝的海盐、池盐、井盐原料来源的不同,地理条件各异,生产方式也各 有特点。海盐分布最广,作为原料的海水含盐量最少,往往要采用先把海水制 成含盐量高的卤水后再煮制食盐,其产量最大、制作成本最低。池盐分布集中, 易于开采,原料为盐池水,含盐量大,要加兑淡水通过日晒风吹来制作食盐, 产量比海盐少比井盐多、制作成本比海盐高比井盐低。井盐分布于西南地区, 在唐朝落后的技术背景下用大口浅井的落后方式开采,以煮制的方式制造食盐, 值得肯定的是有些盐井已经开始用与井盐伴生的燃气作为煮制食盐的燃料,使 制盐成本略有下降,这代表了当时先进的技术。最后,井盐的产量最低,制作 成本最高。 一、海盐 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约7 1 ,海盐资源可以说是取之不竭。唐朝时从 版图上看,我国即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在这条海岸线上存在着唐朝盐利的最主 要来源。 到唐代,海盐的加工方式是煮海水为盐。我国古代煮制海盐的历史悠久, 春秋战国时赵国的史书世本记载:“夙沙氏煮海为盐。1 唐朝时,李吉甫在 元和郡县志中说:“( 潮州海阳县) 盐亭泽,近海。百姓煮海水为盐,远近 取给。 2 这说明当时的百姓利于近海的便利“煮海水为盐 ,制作方式简便:海 水作为海盐的原料分布广泛,唐朝东部沿海一线均能产盐,从郭正忠先生主编 的中国盐业史( 古代编) 中的唐代主要盐产地分布图来看,中国沿海, 从北向南沿线广泛分布着生产着海盐。 。 制作海盐的原料是由海水加工成的卤水。海水本身的含盐量不高,仅约3 , 利用卤水制盐可以节约煮盐的燃料提高煮盐的效率。据史书记载唐朝制卤有两 种方法。淮南一带用含盐分的土制作卤水。“凡取卤煮盐,以雨晴为度。亭地干 爽,先用人牵牛挟刀取土;经宿,铺草籍( 席) 地,复牵爬车聚所刺土于草上 成溜,大者高二尺,方一丈以上,锹作卤井于溜侧。多以妇人、小丁打芦苈, 名为黄头,欧水浇灌,盖从其轻便。食顷,则卤流入井。 3 简单说来就是在 l 【汉】宋衷注【清】秦嘉谟等辑世本八种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5 7 年版第3 7 页 2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 9 8 3 年版第8 9 5 页 3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 3 0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4 7 0 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 9 8 6 年版第2 7 5 页 1 r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天气晴好时用牛把含盐土用专用的刀犁成小块,再把这些含盐土以一定形状堆 到能过滤泥土的草上,用人力通过水把含盐土中的盐浇灌出并用旁边的卤井把 卤水收集起来以便加工。在此,用含盐分泥土制作卤水的特点是受天气影响大; 规模小;对体力的要求不高,可使用“妇人、小丁 这类轻体力劳动者。私盐 生产者也能用此种制卤方法容易的制作私盐。 岭南亭户则用咸池沙制作卤水。“将人力收聚咸池沙,掘地为坑,坑口稀布 竹木,铺蓬簟于其上,堆沙,潮来投沙,咸卤淋在坑内 1 。与之前介绍的用含 盐土制作卤水大体相似,不同的是这里巧妙的利于潮水把咸池沙中的盐分离出 来。 为了保证制成的卤水易于煮成食盐,还要对卤水的质量进行检验。方法有 三个。运用含盐量越大浮力越大的原理,检验方法按有两个,其一是:“江淮试 卤浓淡,即饭粒于卤中,粒浮者,即是纯卤也 ;其二是:“取石莲十枚,尝其 厚薄,全浮者全收盐,半浮者半心收盐,三莲以下浮者,则卤末堪,须另剌开 而别聚溜。 2 另外还有用火炬来测试的,“伺候潮退,以火炬照之,气冲火灭, 则取卤汁 3 。这种方式利用了一定浓度的卤水挥发出的气体不可燃烧的特点。 制取海盐的最后一步是煎煮。有用铁盘的,“卤可用者,始贮于卤漕,载入 灶屋,旋以石灰封盘角,散皂角于盘内,起火煮卤。一溜之卤,分三盆至 五盆,冒热收取,稍迟则不及。收迄,接续添卤,一昼夜可成五盘,往火而别 户继之。4 有用竹盘的“取卤汁,用竹盘煎之,顷刻而就。竹盘者,以篾 细织竹镬,表里以牡砺灰泥之。自收水煎盐之,谓之野盐 。5 在这个工序之后, 盐就作为产品可以直接供普通人购买食用了。 二、池盐 池盐的生产方式主要为利用风力和阳光晒制。这种方式步骤是:先在平整 田岸畦底,准备好晒制池盐场所,在有关管理机构的命令下把地面修治平整, 具体就是“五夫为塍,塍有渠;十井为沟,沟有路”。再把过滤后盐池水引入, 1 【唐】刘恂岭表录异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 9 8 3 年版第8 7 页 2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 3 0 影印文渊阁p n q 库全书4 7 0 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 9 8 6 年版第2 7 5 页 3 【唐】刘恂岭表录异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 9 8 3 年版第8 7 页 4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 3 0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4 7 0 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 9 8 6 年版第2 7 5 页到 2 7 6 页 5 f 唐】刘恂蛉表录异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 9 8 3 年版第8 7 页 】2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臬之为畦,酾之为门,渍以浑流,灌以殊源。柳宗元不无惊叹的描述盐卤入 畦的景象:“但至其所,则见沟、螳、畦、畹之交错轮园,若稼若圃,敝兮匀匀, 涣兮鳞鳞,逦弭纷属,不知其根。俄然决源酾流,交灌互澍,若枝若股,委屈 延布。脉泻膏浸,澡湿滑汩,弥高掩庳,墁垅冒块。决决没没,远近混会,抵 值堤防,漫瀛霈涉。偃然成渊,漭然成川,观之者徒见浩浩之水,而莫知其以 及。 1 最后,依托风力和阳光晒制池盐,“暴以烈日,鼓以南风 2 ,“阴阳相 蒸,清濯相孚。动物潜角,蠢为陶工。乎而凝,莫见其朕。雪野霜地,积如 连山。 3 池盐对含有盐分的水进行加工的方式与海盐、池盐的煮制方式不同, 是巧妙的运用天然的阳光、风力来蒸发水分析出食盐。池盐这种方式的优点是 节约了大量煮制食盐的燃料和人力,缺点是受天气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制 作池盐的时间比较长。 池盐在生产时盛况空前,梁肃生动的描述当时的景象时说:“观乎北浴陵阜, 南濒山麓,湛湛烟碧,浩无春冬;蒸腾云霓,出入日月,亦云广矣。虽吞喻垌 隧,代增淳卤,而利倍农穑,有殷家邦。留惟从山,涌不加海,交两都之轨逵, 延万贾之资货,是人不厌也。大命日下,巡功岁移,广岸砥平而可砺,修 畦绮分以如织。是时也,春光夺,炎气兴,洪沟浚,白波腾,或溶或泪,以i 平 以溯。状云泄而雨骇,或花明而雪凝。京坻蕴崇,豆区嘉量。4 古代中国被公 认是以农业经济为主业,由于生产池盐获利倍于农业,虽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