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汲古创新+传承精神——中国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pdf_第1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汲古创新+传承精神——中国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pdf_第2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汲古创新+传承精神——中国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pdf_第3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汲古创新+传承精神——中国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pdf_第4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汲古创新+传承精神——中国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被誉为“衣冠之国”,是世界服饰文化的典 范。中国作为一个服装生产大国,以传统设计元素体现中国特色的时尚服装来参 与竞争已是迫在眉睫。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再创造空 间,是设计师取之不尽的创意源泉。本文通过深入研究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及其文 化内涵,探索中国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主要对传统造型元素的相关概念、内涵,及艺术特征几个方面进行 全面详细阐述。 第二部分:阐述现代服装设计理念向个性化趋势、民族文化性趋势及传统性 与创新性相统一的发展趋势,建立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的理论基础 与现实要求。 第三部分:分析传统审美与现代审美的差别,及分析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服 装的设计美学通则的基础上,探索中国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应用的设 计手法、应用手段,并提出应当遵循装饰性与实用性相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相 统一的原则。 第四部分:分析比较国内外设计师对传统造型元素的应用差异,了解在其形 式运用与设计思维上的差异。 第五部分:举例说明中国时装设计师对传统造型元素的应用。 第六部分: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应用的市场分析。 第七部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元素对西方服装设计界的渗透。 总之,如何使中国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中散发活力,并使之与现代服装 设计完美融合是本文探索和旨在解决的问题所在。我们略信如能将传统造型元素 完美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中国的服装业一定能更加稳步发展走向世界。 关键词: 中国传统造型元素:现代服装设计;应用;审美 v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t h ec h i n e s en a t i o n ,p r a i s e da s ”ak i n g d o mo fc l o t h e sa n do r n a m e n t s ”,h a sa l o n g h i s t o r ya n ds p l e n d i dc u l t u r e ,w h i c hi sa l s oa na p o t h e o s i so ft h ew o r l d sc l o t h i n gc u l t u r e a sab i gc l o t h e sm a n u f a c t u r ec o u n t r y ,c h i n as h o u l dt a k ep a r ti nt h ei m m i n e n t c o m p e t i o nb yd e s i g n i n gf a s h i o n a b l ec l o t h e su s i n gt r a d i t i o n a lm o d e l i n ge l e m e n t st h a t r e f l e c t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c h i n a st r a d i t i o n a lm o d e l i n ga r th a sap r o f o u n dc u l t u r a l b a c k g r o u n da n dv a s ts p a c ef o rr e c r e a t i o n b o t ho fw h i c ha r et h ee x h a u s t i b l ei n n o v a t i v e s o u r c e sf o rd e s i g n e r s t h r o u g hi n d e p t hs t u d yo ft r a d i t i o n a lc h i n e s em o d e l i n ga r t sa n d t h ec u l t u r a lc o n n o t a t i o n ,t h i st h e s i se x p l o r e s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o ft r a d i t i o n a lc h i n e s e e l e m e n t si nt h ef a s h i o nd e s i g nt o d a y t h i st h e s i se l a b o r a t e st h i si s s u ef r o mt h ef o l l o w i n ga s p e c t s : p a r ti : i l l u s t r a t i n g i nd e t a i l st h er e l a t e d c o n c e p t s ,c o n n o t a t i o na n da r t i s t i c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m o d e l i n ge l e m e n t s p a r ti i :e l a b o r a t i n gt h ed e v e l o p i n gt r e n do fu n i t i n gi n d i v i d u a l i s ma n dh u m a n i s m , t r a d i t i o na n di n n o v a t i o ni nm o d e mc l o t h e sd e s i g nn o t i o n s ;f o r w a r d i n gn e wi d e a sa n d b u i l d i n gu pt h et h e o r e t i c a lb a s i sa n dp r a c t i c a lr e q u i r e m e n t so ft r a d i t i o n a lm o d e l i n g e l e m e n t si nm o d e mc l o t h e sd e s i g nb yc o m p a r i n gt h ed e s i g no fa n c i e n ta n dm o d e m c l o t h e s p a r ti i i :e x p l o r i n g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o ft h ed e s i g nm e a n s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m e t h o d so f c h i n a st r a d i t i o n a lm o d e l i n ge l e m e n t si nm o d e mc l o t h e sd e s i g no nt h eb a s i so ft h e a n a l y s i so ft r a d i t i o n a la n dm o d e ma e s t h e t i c sa n da n a l y s i so ft h eg e n e r a lc l a u s e s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m o d e l i n ge l e m e n t si nm o d e mc l o t h e s d e s i g n ;f o r w a r d i n gt h ei d e ao f f o l l o w i n gt h ep r i n c i p l eo fd e c o r a t i v ea n dp r a c t i c a lu n i t ya n di n h e r i t a n c ea n di n n o v a t i o n u n i t y p a r ti v :a n a l y z i n ga n dc o m p a r i n gt h ed i f f e r e n c e so fd e s i g n e r sa th o m ea n da b r o a d i na p p l y i n gt r a d i t i o n a lm o d e l i n ge l e m e n t s ,t h u s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t h ed i f f e r e n c e si nt h e i r a p p l i c a t i o nf o r m sa n dd e s i g nt h i n k i n g p a r tv :c i t i n ge x a m p l e st oe x p l a i n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o ft r a d i t i o n a lm o d e l i n ge l e m e n t s o ft r a d i t i o n a lc h i n e s ef a s h i o nd e s i g n e r s p a r tv i :a n a l y z i n gt h em a r k e to fa p p l y i n g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 m o d e l i n ge l e m e n t si n m o d e mf a s h i o nd e s i g n v i 山东轻t 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 ns h o r t ,h o wt om a k et r a d i t i o n a lc h i n e s em o d e l i n gr e v i v ea n dp e r f e c t l yc o m b i n e w i t hm o d e mf a s h i o nd e s i g ni st h ei s s u et h a tt h i st h e s i si sd e d i c a t e dt oe x p l o r e w e f i r m l yb e l i e v et h a tt h ep e r f e c ta p p l i c a t i o no ft r a d i t i o n a lm o d e l i n ge l e m e n t si nm o d e m f a s h i o nd e s i g nw i l l c e r t a i n l ye n a b l e c h i n a s g a r m e n ti n d u s t r yd e v e l o ps t e a d i l y g l o b e w i d e l y k e yw o r d s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m o d e l i n ge l e m e n t sm o d e mf a s h i o nd e s i g n ; a p p l i c a t i o n a e s t h e t i c s v i i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系在导师指导下本人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文 中引用他人的成果,均已做出明确标注或得到许可。论文内容未包含法律意义上 已属于他人的任何形式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己用于其他学位申请的论文或 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 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山东轻工 业学院。山东轻工业学院享有以任何方式发表、复制、公开阅览、借阅以及申请 专利等权利,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署名 单位仍然为山东轻工业学院。 论文作者签名:弓拇 导师签名: 山东轻t 业学院硕上学位论文 第1 章绪论 1 1 本课题提出的背景 1 1 1 大文化背景 首先,在世界经济、技术、文化大融合的今天,多元的文化观己为绝大多数 人所认同,世界各地具有传统代表性的服饰不仅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全人类共享的文化财富。“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似乎有些老套,但其 中却包含着真理的内涵。发展具有传统民族特色的服饰不仅是服装业的大事,也 是文化发展的大事。 其次,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推进,交通传播工具的快捷,人们正在走向一个崭 新的时代:文化差异性逐渐缩小,人们的价值观更趋于一致,时尚也以极快的反 应迅速传遍世界各地。然而在这种大一统的格局下,也有相反的动力,也可以说 正是由于工业文明的发展,使人们开始厌倦机械加工服饰的倾销和雷同,重新去 寻找能够营造自身特色的个性世界。于是,人们清晰地看到文化的差异性j 并尊 重珍惜这种差异性。这是新时代人类的共识,也是重新研究服饰本土化的新起点。 实际上,无论是文化的多元性还是差异性,都集中反映了人类在飞速发展的 高科技时代,文化观念和心理上返璞归真的一种共识。这种大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方面为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中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文化氛围。另一方面, 新的大文化背景也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并由此决定 了这一服饰社会效应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水准。 在上述大文化背景下,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中国传统造型元素这一具体的形式, 它存在和发展的原动力是什么,以及如何适应这种大的文化背景来发展它,基于 这一系列问题,本文提出“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这一课题是 有必要的。 1 1 2 服饰国际化时代背景 在以上大的文化背景下,具体到服饰文化领域就表现为服饰的国际化时代环 境。在2 0 世纪以前,世界各地的服装基本上是在各自封闭的环境下发展、自成体 系的,期间也有相互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带来的变化是缓慢的,也是局部的。从 2 0 世纪中叶开始,人类服饰史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即全球出现国际化的时代。 其主要特征是以法国的巴黎、美国的纽约、英国的伦敦、意大利的米兰等国家的 时装中心为服饰潮流的发源地和集散地,也就是说在当今是西方服饰文化体系占 主导地位的国际时尚潮流。 第l 章绪论 一方面,服饰国际化的趋势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人类自然和 社会科学的总体形势的驱动和诸多文化领域的变异,构成了服饰国际化的基础。 虽然人类服饰文化专家对此褒贬不一,但是事实上确立的地位证明了它的存在及 其必然性。以巴黎为首的时装中心,在不同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穿着,与此同时, 各个国家、民族传统的服饰开始出现蜕变。事实如此,中国传统服装在服饰国际 化的大潮下,总显得力不从心,甚至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另一方面,进入2 1 世纪,服饰国际化趋于个性化方向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 服饰上的个性化,这是在服饰风格化、完善化时代之后的一个新的起点也是人类 文明朝着更高方向发展的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个性化的趋势对中国传统 造型元素的发展利大于弊,它为传统造型元素在服装上的应用发展提供了新的机 遇。传统造型元素有其自身的特色,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挖掘和突出这种特色, 将会为现在以及未来的服装设计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 1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加强,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正被越 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传统元素中所蕴含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情民俗给现代服装 设计带来了丰富的启示和有益的借鉴,引起国际服装设计师的重视,中国传统造 型元素己成为他们设计灵感的源泉。国外知名设计师对中国传统造型元素的出色 运用,向国内服装设计师提出挑战。素有服装设计鬼j 之称的英国青年设计师麦 克奎恩就曾连续四年在其设计中大量运用中国传统造型元素,乔治阿玛尼、汤 姆福特、加利亚诺、高田贤三等著名设计师也越来越频繁地将中国传统造型元 素融入到设计中。中国传统的造型元素经过他们的理解与诊释融入新的款式,焕 发出崭新的令人目眩的光彩。 对照那些服装设计较成功的国家不难发现,他们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很好地 继承了本国的文化传统,充分挖掘出了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内蕴。在此我们不妨参 照一下他们的成功经验:法国服装业的成功足众人皆知的,法国服装的最大特点 是它的民族性。法国服装表现了法兰西民族的历史传统和精神内涵,保持着法国 宫廷的贵族气息又融入了现代生活的简洁大方,法国服装体现出的是传统和时尚 的结合。法国在各方面都保持和发展了过去的传统,包括法国的建筑,法国的城 镇风貌甚至法国的语言文学等莫不如此。服装是最能代表其民族文化精髓的东西。 所谓的民族文化的精髓,就是某一文化独特的视角和规则。法国人保持和发扬了 西方社会的视角和规则,他们就成了西方现代服装的中心。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服装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犹如宝贵的矿藏, 有待于开发和利用,因此只有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是中国服装业发展 的有效途径之一。 2 山东轻t 业学院硕十学位论文 中国传统造型元素是中华民间、民族艺术和民俗文化千百年来沉淀的传统文 化的有形成果,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体现了中国人文哲思精神。从艺术学 角度讲,中国传统造型元素属母体艺术,本原艺术,是服装设计民族化之根源, 也是后人创新的可视依据。 如何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保留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和美学个性,在世界服装之 争中保持独树一帜的自我形象? 服装设计是视觉艺术,主要借助有形文化元素来 体现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现代服装设计即不是崇洋媚外,也不是盲目跟风。只 有将服装设计中的各种不同理念、资源进行整合,继承中创新,才能创造成具有 当代中国气质的服装,此途径才是新形势下实现我国民族文化振兴和繁荣的出路。 现代服装设计中以我国传统造型元素为设计源泉进行现代设计,是对民族艺 术的升华和开拓,不仅增强民族自信心,加强民族自豪感,而且对提高设计产品 附加值、满足时尚消费需求、缔造品牌以及开拓国际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服 装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1 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思路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再创造空间,是设计师取之 不尽的创意源泉。在全球“中国风”时尚风潮愈演愈烈的今天,设计师应更多地挖掘 民族的艺术宝藏,学习中华民族内在的艺术创作精神,吸收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 艺术表现方法,学会融会贯通,结合现代设计手法和时尚特色加以提炼加工,就 能够创作出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服装设计作品。本研究以 对中国传统造型元素的运用为切入点,通过深入研究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及其文化 内涵,探索中国传统造型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的契合,针对我国服装现代设计提 出自己的见解。 1 4 本文的研究方法 对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的应用探究,是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社会政 治,经济,历史,文化,科技等背景影响下,从美学,哲学,艺术学,心理学及服 装相关的角度展开研究的综合边缘性课题,是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题,具 体研究方法如下。 1 4 1 理论与调查相结合 通过参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各种理论研究,对于相关研究词条形成准确理解, 对现代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相关学科的实态调查,了解现代服装设计 现状及潮流动向,为下一步展开对传统设计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的研究提供充分 的依据。 第l 章绪论 1 4 2 比较与分析相结合 通过实态调查及理论分析总结,以及新时期设计的变化趋势,结合相关文献 和研究成果,探索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综合各学科、各种理论研究,通过得到的理论资料和统计 的数据,归纳传统设计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的方法,并用将理论应用于 实践。鉴于本研究课题应用性较强,决定将概念与案例,理论与图片相结合,最 后形成对传统服装设计元素与现代服装没计的探究,完成此研究。 1 5 本文的技术路线 本文通过深入研究中国传统造型元素及其文化内涵,对服装设计中运用中国 传统造型元素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找传统造型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的契合点。 从这一角度探寻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发展的出路。 首先重申对相关词条的准确理解,主要对传统造型元素的相关概念、内涵,及 艺术特征几个方面全面详细阐述。确定现代服装设计的基础理论。 接着阐述现代服装设计理念向个性化、民族文化及传统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 发展趋势,建立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的理论基础与现实要求。这是 本文的根基。 然后重点深度探究如何将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运用包括服装设计中 应用的设计手法、应用手段的应用研究,并提出应当遵循装饰性与实用性相统一, 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原则。这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也足本文的主体,一 切都是通过它来展开的,为之服务的,需要重点掌握的。 最后分析比较国内外设计师对传统造型元素的应用差异,了解在其形式运用 与设计思维的差异。举例说明中国传统时装设计师对传统造型元素的应用,及传 统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的市场分析。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元素对西方 服装设计界的渗透的发展趋势。 以上述理论为基础进行远景展望。将中国传统造型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相结 合,走出一条将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道路来。 1 6 本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中国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符合当前的市场需求。首先,我 国服装业人士已经认识到:参与市场竞争需要创造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时尚服装。 其次,我国消费者也感受n - 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时尚服装逐渐成为他们的需求。 第三,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中国服装时尚名牌的经济基础正在建立。以中 国传统造型元素缔造服装时尚,要求我国设计师既要从新视角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内涵,又要把握现代服装设计的方向。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 4 山东轻t 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精神内涵,将传统造型元素运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使传统造型元素既能传递传统 文化内涵,又能传递时尚信息。服装设计师在充分了解现代服装设计理念、现代 审美倾向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脱离传统意义上的设计模式进行的中国传统造型元 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的研究是设计可行的。另外本人在读研以来以收集的 大量的相关的数字资料和文字资料,阅读为数不少的专业知识文献为研究奠定了 基础,学校的学术研究环境及学科实验室的配备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的条件, 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意见是是研究探索的重要保证。以上因素都表明本研究课 题的可行性。 5 第2 章中困传统文化及传统造型兀素的相关阐述 第2 章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造型元素的相关阐述 本章主要就“文化 、“传统 、“元素”、“传统造型元素”的概念及内 涵等进行详细地阐述和界定,并指出文章所要论述对象的范围,以便后面章节顺 利地展丌论述。 2 1 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中国文字中“文 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其本意为“纹理”,可引申为“文字、 语言等各种象征符号。“化在古代也是一个独立的概念,其本意为“生长、 变化、演化”。汉代以后“文 与“化”,逐渐合用,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一般 是指文治和教化的总和,与“自然”、“武功 或“武力强制”相对。所谓文治, 用今天的话讲就是治理人民、管理国家要讲究艺术,不能用机械的、生硬的和简 单化的方法,而是要充分利用美感形式,以激发人们的一种内在兴趣和需求;所 谓教化,就是要用感化的力量使人们愿意接受社会的共同目的,自觉地遵循人群 秩序和道德规范。 西文中“文化源于拉丁文“c o l e r e ,含有培植、耕耘的意思,1 8 7 1 年英国 历史学家、人类学家泰勒提出了文化的经典性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 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 任何能力和习惯。” 文化一词在词海中是“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所创造的物质财富 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这罩引入了冯天瑜等人的著作中华文化史中的广义文化概念。“广义的文化 包括众多领域,诸如认知的( 语言、哲学、科学思想、教育) 、规范的( 道德、信仰、 法律) 、艺术的( 文学、工具和器具的技术) 、社会的( 美术、音乐、戏剧、建筑的美 学部分) 、器用的( 生产工具、衣食住行的器具,以及制造这些制度、机构、风俗习 惯) 等等方面。它们都是人的创造性活动驰骋的天地,人类自身也正是在这一天地 里成长并受其制约。”无论是中国“文化”的概念,还是现代西方的“文化 概 念,其含义早已超越了物质生产的功利实践活动范围,而成为一种精神活动,甚 至成为一种审美活动。 文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广度、深度随科技、时代的发展将不断的变 化,而且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其文化的概念和内涵各不相同。不同的民族 会传递出特有的文化观,世界上有许多不同民族文化,如希伯莱人的犹太文化, 西方人的基督文化等。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内部各成员在其世代延续建立起来的 6 山东轻t 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相稳定、完整的社会规范总和,是一个民族思想、情感和深层心理结构的体现, 也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和从中汲取营养的根。地域的、民族的 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国际性文化,国际性文化也可以被吸收、融合为新 的地域与民族文化。因此,文化的包容性是非常强的,地区间、民族问的文化是 可以相互促进、影响与转化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不能独立于世界文化 之外,应当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使传统文化现代化,形成自己的现代文化特色。 文化的多元性意味着设计风格的多元性,这在当今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设计师的共 识。因此许多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国家的设计师不再满足于现代设计的单一文化 模式而希望有所创新,人们不断的提出要对本地区文化的重新认识。 2 2 传统的概念和内涵 “所谓传统,就是指被历史所选择、确认的人类文化活动方式、过程、产品 及其价值的客观存在,是被认可的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把握和对主客观关系的处理, 它表现为既定的物质存在、精神存在以及物质、精神因素相交融的艺术存在。在 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偶然的、特殊的、个别的事变,经过筛选、浓缩、凝聚、沉 淀所得到而传之于后世的必然的、普遍的、一般的部分,变化层下相对恒常的不 变层,便是传统。 著名民艺家张授一先生解释传统时认为“传即传布和流传, “统 即一脉相承的系统。总的说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由历史沿传来的思想、道德、 人伦、风格、艺术、制度等,概括起来主要是表现在文化方面。传统除了文化、 风俗、艺术等等,还包括一切可以继承的东西,已经发生过的事情经过一定时间 的积淀,就成为传统。传统是文化的伴生物,是历史对文化的认可。既然在设计 领域内文化的作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那么传统的影子同样是难以抹去的。传 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传统是发展的,具有其动态本质。格罗佩斯说“真正的传 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 前进”。他认为现代设计是“从根上长出来新株”。另一位现代建筑运动的重要 人物日本建筑师丹下健三也曾说过:“据我想来,传统是可以通过对自身的缺点 进行挑战和对其内在的连续统一性进行追踪而发展起来的。 有的设计学者清楚 地表明白己对传统的看法:“继承发展一切优秀的传统,不是溶于在古物之中, 而在于继承保全作为传统精神的创作者的理念,即创造。” 2 3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内容与内涵 造型艺术是一个涉及面极其广泛的范畴。“造型艺术是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 以及形、光、色、点、线、面、体等造型手段占用空间,创造可视的平面、浮雕 或立体形象,显示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诱使与视觉发生密切关系的一种艺术。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是传统文化的有形成果,直观地呈现着历史并体现出中国传统 7 第2 章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造型元素的相关阐述 文化的精神内涵,是后人创新的可视依据。服装是视觉艺术,创新设计主要借助 有形文化元素来体现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内容丰富,青铜器、 陶瓷、丝绸、书法、绘画、古建筑等都是服装时尚设计的创意源泉。中国传统造 型艺术内容丰富,在此列举具有典型意义的几大类。 绚丽多彩的文物殿堂玉:中国古代玉器应用于祭祀、礼仪、丧葬和装饰,以 其质坚、润泽、美观大方而久享盛名。它被赋予“廉而不岁”、“玉不掩瑕”、 “气如长虹 等多种品格而成为道德的象征,具有广博而深邃的文化内涵。在原始 的的玉器,历经7 0 0 0 多年的曲折发展,从简单的装饰品发展为古代宗教祭祀和礼 仪用品,又发展为标志高尚道德品质的佩戴品,最后上升为内容丰富的艺术欣赏 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特别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人们 把玉的自然特性加以道德化,使它在政治、宗教、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中,扮演 了特殊的角色,发挥了其他艺术品不能取代的作用。这是在世界的文化史上,其 他国家和地区都未曾有过的文化现象,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青铜器的文化内涵:青铜器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其纹饰、造型、 铭文体现着当时人们对美的执著追求而且给后来的雕刻艺术、书法艺术很大影响, 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瓷器的文化内涵:瓷器是中国人的独特创造,中国闻名于世界,瓷器起了极 其重要的作用“中国”一词的英文c h i n a 原意即瓷器。瓷器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特 色代表着中国悠久的文明。瓷器的造型和装饰比较完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面貌: 它精致地表现了中国自古以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文思想,体现出中国人对历 史的尊重。瓷器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反映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和美好事物的艺术 化追求,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 书法:在我国丰富多彩的造型艺术中,书法艺术的形式最为独特。它是借助 汉字的书写,充分发挥毛笔的特殊性能通过点、线的变化运动,来表达作者的审 美观念、学问修养、思想情感、性格气质等精神因素的美的艺术。中国书法独具 妙不可言的艺术魅力,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艺术“笼天地 于形内,挫万般于毫端”,是集音乐、舞蹈、绘画诸种艺术的美学特性于一身的 艺术,它有音乐的韵律,舞蹈的姿势和绘画的形式感,属高品位的文化。 国画: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画种,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独立体系。 与西洋画相比,国画具有鲜明的民族形式和艺术特色。国画表现物象的美学法则 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不对物象作纯客观的描摹,而是把客观物象与作者 的艺术思维融合在一起,即作者思想进入他所描绘的对象,把自然形象变为“艺 术的形象 ,也就是赋予物象以感情,渗入作者的气质与品格,以达到“以形写 神”、“形神兼备”的最高境界。国画的画面不是把一切都画出来,而是给欣赏 者留有展丌想象翅膀的宽阔空间。 山东轻t 业学院顾十学位论文 古代建筑:建筑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建筑本身是造型艺术的综合体。中国传 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首先,中国传 统建筑体现着传统的伦理观念。其次,中国传统建筑很重视传统文化中“天人合 一 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建筑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在建筑中揉入人的 思想感情和精神。再次,中国传统建筑还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多样统一的特 点,即所谓“和而不同”、“奇偶结合。第四,中国传统建筑中还体现着中国 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即“会通,精神。 2 4 中国传统造型元素的艺术特征 中国传统造型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形成了许多经典的传统造型元 素,综观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造型元素,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2 4 1 传统造型元素题材丰富多样 题材一部分涉及自然界动、植物、器物等客观形象,一部分涉及意象变形创 造的主观形象。我们大致把它们分为四大类:植物( 花卉) 类:如松、柏、桂、 槐、竹、合欢、红豆、桃、石榴、荔枝、佛手、葫芦、灵芝、荷花、菊花、牡 丹、兰花、梅花等;动物类:如龙、凤、虎、豹、狮、象、马、鹿、猴、兔、羊、 蝙蝠、鱼、蝴蝶、蜜蜂、鹤、孔雀、鸳鸯、喜鹊等;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中华民 族的标志和象征的龙,这种最为中国人崇拜的神异动物是蛇身、鱼鳞、狮头尾、 鹿角、鹰爪、象牙等的复合体,还有盘龙、坐龙、降龙、飞龙等多种形态,并有 龙生九子之说。类似的艺术形象还有麒麟、怪兽、辟邪等;器物类:如花瓶、镜、 如意、鼎、古钱、祥云、灯笼、升官印、磬等;人物( 神仙) 类:如仕女、猎人、 儿童、孔子、姜太公、佛祖、玉皇大帝、菩萨、八仙、财神、灶神、门神、麻姑、 飞天、月下老人等。 2 4 2 传统造型元素具有写意性 世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历史文化,也都有独具特色的表现方式。古 代中国传统造型元素就是建立在中国文化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基础上的。与中 国艺术最具直接关系的老子庄子哲学提出了一系列既具哲学性又具艺术性的范 畴,如道、有、无、虚、实、自然等等,这些都成为中国古典艺术和美学中关于 艺术创造、艺术表现和艺术生命、审美客体、审美观照以及“气韵生动”、“境 生象外”等观点的哲学根源。因而也形成东西方不同的审美文化差异。中国的艺 术表现形式大都偏重“写意 ,追求“传神写照”,着重于抓住形和神的表现, 简练的手法获得气韵的情调和感人的联想,追求形式美的表现,进行夸张、变 化和组合。有文字记载的是商代,主要的表现形式是规则的几何纹,如回龟纹、 菱形纹、云雷纹等。“天人对应,应象制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及思维方式的 一个重要特色。易经系辞下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之乾坤 。 9 第2 章中围传统文化及传统造型元素的相关i 嘲述 完备于周朝的冕服制度就是一种天人感应、浑然一体的象征。冕服玄衣而裳,上 衣像天故服色用玄色下裳像地故服色用黄色。而施于冕服上的十二章花纹,成为 “别贵贱,分尊卑 的礼仪制度工具之一,是封建宗法制度的物化表现。虞书一益 稷中记“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 即绘) ,并以 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其中每章花纹都有它的象征含义。绣日月星辰,取 其照临光明,如三光之耀;绣山形,取其能云雨或稳重的性格,象征王者镇重安 静四方;绣龙形,能变化而取其神之意,象征人君应机布教而善于变化;绣华虫 ( 雉鸟) 取其文丽,象征王者有文字之德,绣宗彝,其中绘一虎一蛇,以示王者有 深浅之知、威猛之德( 也有说取其忠孝) ;绣藻,取其洁净;绣火,取其光明, 火焰向上有率士群黎向上归命之意;绣白米,取其洁白能养人之意,若聚米形, 象征有济养之德。十二章纹是帝王隆重场合采用的纹饰,诸侯则依次为九章、七 章、五章而相次递减,士服藻、火,大夫加粉米。十二章纹逐渐成为中国历代帝 王的专用纹饰,是中国古代王权的标志,十二章纹中的龙和风,也逐渐为帝王专 用,龙成为天子的象征,凤则成为至尊女性的代表。 2 4 3 传统造型元素构成具有寓意化特征 中国古代服饰讲究形象与精神的并重性的特色同样也贯穿与图案的装饰艺术 中。“寓情于物 是中国人委婉表达情感的方式,装饰图案选择的纹样办多是吉 祥之物,如鱼纹,葫芦、牡丹,蝙蝠,如意,莲花,石榴,万字,佛手等,通常 运用比喻、借喻、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来表达人们对于平安、和谐、幸福生 活的向往。 表现最多的是明清服饰中的“吉祥图案”、“谐音图案”。清朝服饰的吉祥 图案中以牡月纹样居多。牡丹是富贵的象征。牡丹配瓶子,意为“富贵和平”; 牡丹配缠枝连选,寓传递佛手等,通常运用比喻、借喻、双关、谐音、象征等手 法柬表达人们对于平安、和谐、幸福生活的向往。表现最多的是明清服饰中的“吉 祥图案”、“谐音图案”。清朝服饰的吉祥图案中以牡丹纹样居多。 中国传统造型元素种类繁多,造型变化丰富,寓意广泛在此不做细究,本文 所提到的传统造型元素,既以中国传统造型元素为研究对象。 1 0 山东轻t 业学院硕十学位论文 第3 章现代服装设计理念 现代社会己从机械时代进入到电子时代,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服装行业自 然也经历了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现代服装设计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服装设计在人们的思维和穿着上,在服装的功能和形式上发生许多变化,现代服 装设计冲破定式,试图通过同时兼顾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来传达服装的功能目的 和文化含义寻求功能和形式之问的交叉融合,协调好人、服装和环境的关系,满 足人们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全面需求。 现代服装设计理念扩展和深化了现代服装设计的发展趋势,而这些新的设计 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 1 个性化趋势 世间万物是千姿百态的,人类的创作只能是高于自然界原生态。而不应对这 诸般美好的事物视而不见。人类是热爱生活的,也许正因为如此,才使人类历史 延续了几百万年。人类服饰史同样是这样,当服饰个性化更加趋于成熟时,世界 上的服饰将出现万紫干红、瞬息万变的壮观场面,此时服饰变化的流速一定会加 强,而变得日新月异的着装心理,由从众趋同变得更为喜新厌旧。物质的丰富加 速了这个进程。但这种变化,既是不断更新,也是循环往复的,即螺旋形上升状 态的。如果把服饰的发展,凝缩为一个简单公式,那就是:各民族服饰国际化 服饰( 各民族共同服饰) 一个性服饰( 现代化的民族的个人服饰) 。 人们越来越追求服饰上的个性化,这是在服饰风格化、完善化之后的一个新 的起点,也是人类精神文明向更高发展的一个标志。因为只有成熟的人才可能寻 求服饰上的个性,而处于原始生活状态下的着装者以及生产力低下国家的着装者, 才会表现出人云亦云、人穿我穿,服装亦步亦趋的着装心理。人的价值的不断提 高,着装者个性意识的不断强化,促使服饰形象塑造发展,个性意识也不断得到 强化。所谓个性也不仅仅是指一个单独的着装者,有时候也可能是一个着装者群, 如职业装、礼服,这些都是对民族、部落服饰完全同一的反正,又是在大机械时 代成批量生产的标准服饰上的提高。很有可能,以后在相当一部分着装者中,又 必然重新依赖于单件设计、单件制做,而最后部分的取代大流水线的工厂生产的 状态。当然,这些都是难以在今日准确地做出将来服饰穿着的预想的。但是至少, 是人类文化高度发展的座标与象征,也将预示着未来不太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的 服饰个性化的趋向。 第3 章现代服装设计理念 3 2 民族文化趋势 服装设计对地域文化特色的尊重,表现在其设计风格应能反映出不同地区的 风土、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异质的文化内涵和不同的民族个性、即保留服 装区域性的文化特色、充分体现该地区的“文化感”。与此同时,服装设计还要 对传统文化加以挖掘、创新、对外来文化进行兼收并蓄,把不同民族、地区乃至 东西方传统文化改造并发展成为多元的、具有地域性、个性特征的现代型文化, 这是现代服装设计文化理念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当前东西方文化互相渗透 的服装设计领域,如何使这两种文化交汇相融,许多设计师都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创新和提炼。在这方面,兼具民族特色与现代感的同本服装设计尤其令人瞩目, 取得了较高的成就。森英惠、君岛一郎、三宅一生、川久保玲等设计师通过对传 统文化的反思、对本土精神的追求、对外来文化和技法的融合吸收,使服装设计 不仅具有流畅线条的国际造型语言特征,而且以东方文化传统为设计理念,融合同 本民族气质,在设计风格的地域性、个性化和传统与现代结合方面展丌有益的探 求实践,努力用饱含民族化的处理与改造方式,寻求自己的服装设计创意和文化 理念来与世界接轨,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3 3 创新性与传统性相统一的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服装产业竞争激烈的时代,现代服装设计理念即重追求突出 本土传统文化,又与现代流行趋势相结合,实现创新性与传统性的统一。只有实现创 新性与传统性相统一,才是从表面符号式的运用提升到文化内涵的设计表现。目 前中国服装设计整体上还存在着设计理念立意不高,创意不新,没有把我国传统 文化的精髓融入服装设计中去。从历史的角度来讲,传统文化是人们生活在历史 里的沉淀物。传统文化与今天创新的文化像一条河流,本质上是割不断的。服装 设计作为实用艺术,同绘画、音乐等一样是文化的一个领域,是作为精神的存在, 以一定的理念为指导原理的精神、价值创造的一种形式。服装设计是对我们穿着 的创作和革新,是一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作。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文化都 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服装设计也同样如此,它能够体现了当代文化的演进和发 展。服装的发展趋势是螺旋上升的,因此就意味着必须创新,要注意理论研究, 在文化精神的层面上把握东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牢牢抓住中国传统文化的精 神理念,防止符号化、表面化地组合传统元素,图解式、猎奇式的展览中国元素。 思考和感受中国文化的精神理念。 总之,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迎合了现代服装设计理念个体 区别性,民族文化性化及创新性与传统性相统一的要求,是现代设计作品能否获 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1 2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4 章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4 1 传统造型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共用的美学通则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先哲们创造了大量的深邃而精彩的造型元素, 虽然属传统范畴但其独特的线条、色彩、构图与现代服装设计在美学通则上却足 相通的。 4 1 1 简洁与夸张 现代服装设计追求设计手段简练化,设计元素单纯化。简洁不是简单,它要 求设计者手法更精简,表达更准确。现代人似乎不需要也不愿意借助过分雕琢的 服饰来衬托自己,反而更钟情于“寥寥几笔”、“漫不经意 的衣饰、简约的款 式、练达的色彩和天然的面料,从容中更突出个性。传统造型元素纹样在形成过 程中也经过了对自然形态的删繁就简,提炼了万物之神韵,概括了民族情感与智 慧、简洁中表达着丰富。夸张在现代设计中最为常用,往往能够恰当地表达人体 的美感,强调点睛之笔,突出设计主题。传统造型元素纹样为了求得进一步的真 实,往往抓住便于装饰的因素加以夸张变形,强烈地表现对象的形式美,更概括、 更典型、更本质、更感人地体现内在精神,这种具有强烈视觉效果、带有原发性 的艺术不拘泥于对象的客观性,强调出自内心的主观性,与现代艺术造型中“少 就是多 、“纯化造型”的追求,如出一辙。 4 1 2 对比与形式 传统造型元素追求内容的对比、形象的对比、线的对比、色的对比,从对比 中求统一、求协调、求联系。由点、线、面等各种要素按一定的形式法则进行排 列、组合,实际上也就构成了几种不同的几何纹样这些纹样常常出现在领口、袖 口、摆围、胸口、背部等能较好展示人体美的重要部位,服装造型所强调的节奏 感、韵律感即被创造。传统造型元素注重形式美,注重点、线、面等形式要素的 处理,讲究条理、次序,求得韵律和节奏这种异色相间、线面结合、松紧有度的 形式与当今西方平面构成的美学要求异常相似。 4 1 3 抽象与象征 传统造型元素的象征符号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包含有科学合理的部分,是古 人对自然规律的归纳与总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