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2016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2016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2016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2016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泊(b) 飘泊 停泊 水泊梁山 淡泊明志 B.载(zi) 载体 装载 风雪载途 载歌载舞 C.应(yng)应该 应届 应接不暇 应有尽有 D.模(m) 模型 模具 模棱两可 大模大样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诀择 披星带月 凭心而论 融会贯通B肖像 卷帙浩繁 以老卖老 纵横捭阖C拖沓 以逸待劳 优柔寡断 准备就绪D寒暄 不径而走 英雄辈出 闲情逸志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听爸爸说,那个烟斗是祖上( )下来的,至今已经两百多年了。(2)现代化城市需要高雅艺术,而高雅艺术更需要现代化城市的扶持,这已是无可( ) 的事实。(3)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许多人常常以啃树皮( )充饥。 A、留传 置疑 权且 B、流传 置疑 暂且 C、留传 质疑 暂且 D、流传 质疑 权且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有力量,在民间流传颇广。 B、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C、几年来厂长和书记相敬如宾,配合默契,在全厂形成了巨大的凝聚力。 D、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如果被一些人利用,那就如虎添翼, 防 不胜防了。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近些年来,国内一些企业家不仅开始投资民办教育,而且国外教育机构也纷纷抢占我国教育市场。 B学习成绩的好坏,学习效率的高低,这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取决于智力水平,而是取决于学习时的专注程度。 C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变成五天开一炉,时间缩短了一倍。 D我国约近百分之六十左右的青年认为“诚实可信”、“助人为乐”是优秀的传统美德。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你利用花,花也利用你 我们为何给人送花?赠人以花可表达抚慰之情或柔情蜜意,也可用于恭喜庆贺或请求宽恕。我们天生就知道送花有一种强大的心理效应,然而在接受鲜花的心理效应方面还没有进行过多少科学研究,尽管花卉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可观的国际产业。 进化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花卉能够激发我们积极的情感和其他深层心理变化,在这一点上人类与其他任何物种几乎都不一样;更让人好奇的是,花卉可能利用了它对人类的这种独特影响来不断进化。进化生物学认为,植物往往为了吸引众多不同物种而进化,从而使其不断传播开来。但是这种理论提出,植物人类共同进化的根据是花儿带来的感情奖赏。 拉特格拉斯大学的一个心理学家和遗传学家小组的研究表明,我们人类就是花卉进行繁衍战略的一部分。他们认为,人类至少5000年来一直在广泛种植花卉,与其他植物相比,它们拥有非常大的进化优势。他们还指出,花卉的形状和香味能够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巧合。 为了验证其论点,这个研究小组给150位妇女带去不同的礼物,其中包括鲜花、水果和糖果等。结果发现,得到鲜花的妇女比得到其他礼物的妇女要兴奋得多,而且这种效应持续了数日。再者,得到鲜花的妇女比之前更积极地回答问题。他们通过另外的实验发现,鲜花不仅能够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能使人露出笑容、开口交谈,而且还能促进认知功能,比如提高记忆力等。有些人得到鲜花后的情感表现甚至完全出乎研究人员的意料。 科学家们提出了各种进化理论来解释鲜花带来的这种非同寻常的心理效应。有一种理论认为,人类对风景和植物的欣赏跟人类原始时期的生存条件有关,当时人们要根据环境线索来寻找食物。由于花儿这种美丽的东西跟食物采集息息相关,人类变得“从感情上”欣赏这种美,所以会喜欢花。在鲜花盛开的地方就意味着将来会结出果实供人食用,这样的地方也可能比较适合人类繁衍生息。然而拉特格拉斯大学的心理学家们认为,鲜花各种不同的感觉因素在共同影响人的情绪,因此鲜花是“超级刺激物”,通过多通道感觉相互作用,直接影响人的情绪,而这些引起感觉注意的因素多数会造成我们的心理状态出现深度变化。 对人类基本没有食用或其他生存价值的开花植物,利用对人的情感作用实现了与人类的共同进化,这跟狗的进化情况很相像。开花植物就相当于作为人类伙伴的动物。所以,下次你给别人送花就知道,你利用花的时候,花也在利用你。 6下列各句中,不属于“花也在利用你”的一项是 A花卉可能利用了其能激发人积极的情感和其他深层心理变化这一影响来不断进化。 B花可用来表达抚慰之情或柔情蜜意,也可用于恭喜庆贺或请求宽恕。 C开花植物利用花儿给人带来的感情奖赏不断进化。 D我们人类就是花卉进行繁衍战略的一部分 7根据文意,下列各句中不属于鲜花带来的“心理效应”的一项是 A得到鲜花比得到其他礼物更能让人兴奋。 B得到鲜花后人更愿意与他人交谈、沟通。 C鲜花能够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 D鲜花通过多通道感觉相互作用引起人的心理变化。8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对接受鲜花的心理效应问题,心理学界已经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 B无论是鲜花的形状还是鲜花的香味,都能引发人强烈的情感反应。 C原始人类对花儿的喜爱,与原始人类的生存条件密切相关。 D包括鲜花在内的植物,往往为了吸引众多不同的物种而进化。9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进化心理学与进化生物学对开花植物进化的认识是一致的。 B科学研究证实,鲜花跟食物采集息息相关,所以人类“从感情上”喜欢花。 C鲜花不仅能使人露出笑容,而且还能提高记忆力,促进思维功能发展。 D对人类来说,开花植物既没有食用价值,也没有其他基本生存价值。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壁,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后负,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使人微感张仪曰:“子始与苏秦善,今秦已当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愿?”张仪于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已而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苏秦已而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今吾秦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独张仪可耳。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苏秦之舍人乃辞去。张仪曰:“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今君已用,请归报。”张仪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张仪既相秦,为文檄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 (史记张仪列传节选)10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已而楚相亡璧 亡:丢失 B因而数让之曰 让:谦让C始吾从若饮 若:你 D我顾且盗而城 而:你的11下列各项加点字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始速祸焉 B 以子之材能/举以与人C此在吾术中而不悟/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D张仪之来也/句读之不知1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A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 B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C因而数让之曰 D子毋读书游说1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指代正确的一项是 ( ) A安得此辱乎 此,掠笞数百。B赖子得显 子,苏秦。C子为我阴奉之 之,秦王 D今君已用 君,秦王。14下列各项中对原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相怀疑张仪并拷打他,张仪并没有怀恨在心,反而提醒他应该注意防范秦国进攻他的国家。B苏秦和张仪是老同学,最初苏秦帮助张仪求得秦国的职位,是为了让他帮助自己保住“合从”的结果。C对于苏秦的帮助,张仪表示理解,并且同意在苏秦在世的时候不取赵。D张仪为人能屈能伸,明晓形势,其才能并不象他自己谦虚的那样在苏秦之下。四、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6题 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若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寡人闻命矣。” 15将下面文言文部分,用斜线断句(2分) 寡 人 闻 先 生 若 闻 古 人 今 先 生 乃 不 远 千 里 而 临 寡 人 曾 不 肯 留 愿 闻 其 说 对 曰 楚 国 之 食 贵 于 玉 薪 贵 于 桂 谒 者 难 得 见 如 鬼 王 难 得 见 若 天 帝。 16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_ _ 17.阅读下面的诗,完成 题(6分) (甲)凉州词(乙)从军行王翰王昌龄葡萄美酒夜光杯,琵琶起舞换新声,欲饮琵琶马上催。总是关山旧别情。醉卧沙场君莫笑,撩乱边愁弹不尽,古来征战几人回!高高秋月下长城。 从题材上看,这两首诗都是_诗。但是,它们的感情基调不同,甲诗_,乙诗_。(3分) “一切景语皆情语”。结合乙诗“高高秋月下长城”一句,谈谈你的认识。(3分) 18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万里悲秋常作客, 。艰难苦恨繁霜鬓,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 ,无以至千里 , ,无以成江海。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2题。一个人在山上 邓皓我现在的家在岳麓山下。我所住的房子背后,不知什么时候被人探出一条路来。每天一早会有很多人从这里爬上岳麓山进行晨练,这等热闹要到上午10点以后才告平息。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假日,紧靠我家的岳麓山,每天上午10点以后便是孤独的。我曾陪同我外地的朋友登过好几次岳麓山(当然是花了10元门票从正门进去的)。去赏玩的都是大家必去的熟悉的景点,像爱晚亭、麓山寺、蔡锷墓、云麓宫、鸟语林等。我觉得那没意思极了。我讨厌任何预见性很强的像履行任务似的行动,包括以开心为目的的旅游。我决定去看看孤独的岳麓山。一个非假日的秋日的下午,我一个人登上了岳麓山。这时候无忧无虑的孩子大多在上课,为衣食之忧的成人在劳作。一边爬山的时候,我就为自己能有这么一份悠闲而惬意比已;待登上山顶,我更是惊异于呈现在我眼前的岳麓山:它有了我以前未见的大气、厚重、静穆、空旷、辽远。岳麓山陌生了。我一下子喜欢极了这种熟悉的陌生。随便找了一处地方坐下来,俯瞰山下棋盘似的城市,再看看头顶离得近了的天空,山不说话,巍峨却在我的心里形成了。我眼前的山石、树木静静地立着,孤独中却有一股凛然的傲气,只有这秋日里渐渐走向衰败的小草还在使着性子调皮,随风轻轻摇曳着。其实,它也是傲然的呢,它不惧怕生命的凋零。我突然对它们心生崇敬起来,人说高处不胜寒,可是山可以。山上的泥石、树木、花草可以。我有种冲动,想走近任何的一块石头,一棵树,跟它们说说话,想俯下身子亲近每一株草,跟它们交心。谁说沉默意味着没有申明呢,或许,它们比我的祖辈都年长呢。令人钦敬的是,岁月似剑,风雨如磐,它们按照自己的信念活成了自己的模样,一座山其实就是一幅经年不变的画,我看到的其实就是我父辈看到的那幅或许,我眼下站的这块地方,在若干年前就是一位衣袂飘飘的诗人或豪气干云的武士所亲临过的。可是,这山上的一切,不论遭遇自然无情的侵袭还是人类亲切的探访,都呈现出宿命似的接纳,没有悲喜的跌宕。这种神闲气定的大气魄,人哪里会有!我想起小时侯在乡下的时候,看到那农田的稻谷,在沉默和朴素里任由时光的安排,抽穗、扬花、结谷,然后回到农人的仓储里,我以为那是懦弱的没有生命的,今天,一个人在山上,突然感觉到一座山、一棵稻谷那样不加雕饰地完成过程,不加挑剔地归依结果。真正的强大有时就是不奢求,不抗拒。人或者总无法摆脱奢望,归顺自然,所以人别说比自然活着的万物渺小,比自然本身都渺小。譬如登山,你很少看到一个人孤独地登山,而只是成群结队地开心赏玩,你把山看成了景点,你就无法领略到山的生命。有人说见了黄河你得跪下去面对、解读,面对杀也应该是至少我门的灵魂应该是。你不妨一个人登一次山,你会发现:一个人在山上,面对沉默不语的山,用不着比较,你就渺小了。我感觉我登上了山,人却站在了山脚下。 19作者写到“岳麓山陌生了”。“我一下子喜欢极了这种熟悉的陌生”。(6分)“熟悉”是因为: 。“陌生”是因为: 。20作者写到“我突然对它们心生崇敬起来,人说高处不胜寒,可是山可以。山上的泥石、树木、花草可以”。(4分)联系上下文,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 21作者写山的同时,想起小时侯家乡的稻谷,这样写有什么用?(4分)答: 22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是(4分)A作者借助衬托手法,以喧闹的晨练和讨厌的旅游突出对孤独的山的领悟。B对于自然无情的侵袭和人类亲切的探访,山的一切都会欣喜的接纳,这种“大气”令人类感慨和崇敬。C作者领悟到真实强大的生命是不加雕饰,不加挑剔,不奢求,不抗拒。D人只要摆脱了奢望,就会和自然活着的万物一样伟大,和自然本身一样伟大。E作者着力抒写自己登山时的感受,当你用心去面对、解读山上的泥石、树木和花草时,便可以领略到山在沉默中蕴藏的真正强大的生命力。六、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23下列各句组成一段表意完整的文字,最合理的排列为(填序号) 当然,“好记忆不如烂笔头”。 有的书必须多读,特别是学习文言文,那些范文最好能够熟读到可以背诵的程度。这样就可以记得牢,成为自己的东西。“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样的“两多”,在语文学习中是应该也必须要得到保证的。这话是有道理的。除了多读以外,还要多抄,把重点的、关键的词语抄写下来时时翻阅。 最合理的排列为 。 2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4分) ?有时,我觉得正是无数冒险的元素组成了人生。冒险多了,人生经验丰富了,人就变得成熟、睿智。你有了在暴风雨中行路的经历,你才能知道动人心魄的暴风雨看似吓人,其实并不可怕。再说,如果暴风雨骤然而来,怕与不怕都是一样的,那么,你怕又有什么用呢?在开头横线上写一个设问句: 把画横线的句子改写成一个反问句: 25印度洋海啸在我国学术界引发了一场有关“人类是否要敬畏大自然”的大讨论。以下是著名科学家何祚庥的观点: 这次海啸给人类另外一个启示,就是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要有所作为,而不能无所作为。我要严厉批评一个口号,即所谓“人要敬畏大自然”这是一种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无所作为的观点。我认为,该防御要防御,该制止就制止。我们要尽可能减少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但并不意味着要敬,要畏。提倡“敬与畏”,就在实际上走向了“反科学”。 请你作为何祚庥观点的反方代表,写出反方的观点并加以简要阐述。(50字左右) 七、(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现代汉语里,“和”是一个多音字,有“和平、和谐”之意,也可理解为“应和”“搀和”。人与人之间相处融洽,称之为“和”,社会没有战争、配合适当称之为“和”,两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也是“和”不同的场合,它的含义不尽相同。中国人历来十分注重“和”: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一个“和”字可引发我们许许多多的联想。请以“和”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参考答案第 卷一、语言知识:1、B(A、水泊p C、应接不暇yng D、模具、大模大样m)2、C(A“诀择”应为“抉择”,“披星带月”应为“披星戴月”,凭心而论应为“平心而论”;B“以老卖老”应为“倚老卖老”; D“不径而走”应为“不胫而走”,“闲情逸志”应为“闲情逸致”)3、A 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代(如秘方、技艺等),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如消息、事迹、故事等) 置疑:用于否定,质疑:提出疑问 权且:强调不得已,暂且:强调时间短4、D(A、“漠不关心”不能带宾语,语法功能误 B、“危言危行” 正直言行,感情色彩误C“相敬如宾”对象错)5. B二、现代文小阅读:6. B(A项从第2段“花卉能够激发我们积极的情感和其他深层心理变化花卉可能利用了它对人类的这种独特影响来不断进化”推知是正确的,C项从第2段和第7段推知正确,D项在第3段中,这三个选项都是从花卉对人类的作用来考查的。B项“花可用来”表达的是被动之意,是从人对花的利用角度解说的,因而应该排除。)7. D(ABC 三项都在第4段中,是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明“这种非同寻常的心理效应”,而D项在第5段中,是从理论上解释“心理效应”。抓住“这种”这个指代词就找到了解题的关键。) 8. A(该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从第1段“在接受鲜花的心理效应方面还没有进行过多少科学研究”可知,A项“心理学界已经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的判断是错误的。) 9. C(该题重点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A项说法太绝对,从第2段中可以看出,进化心理学和进化生物学有认识一致的地方,“但是”一句则告诉我们进化生物学另有新认识。 B项“证实”说法武断,从第5段中可知B项说法只是“各种进化理论”中的一种解释,一种推断。 D项说法片面,可以从第6段“对人类基本没有食用活其他生存价值的开花植物”推知错误。C项从第4段中可以推知正确。三、文言文阅读: 15文言句读: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若天帝。16文句翻译:苏秦出使到楚国,到了几天才被楚王接见。谈话结束之后,苏秦就向楚王辞行。 如今让我吃宝玉一样贵重的东西,烧桂木一样的柴草,通过鬼一样的诣者,见天帝一样的大王。17.诗歌鉴赏:(3分)边塞 昂扬悲壮(意气昂扬) 沉郁哀愁(情结沉郁)(3分)作者描写的是“月照长城”的壮阔而悲凉的景象,表达了无限的乡愁与对现实的忧怨。(意近即可) 18.背诵默写(略)五、现代文大阅读19(6分)A、家住此山下;(1分)B、曾陪同朋友登过几此山。(2分) 它有以前未见的大气、厚重、静默、空旷、辽远。(3分)20山在孤独中有一股凛然的傲气,他按照自己的信念活成了自己的模样。(4分)21通过写稻谷不加雕饰,不加挑剔,不奢求,不抗拒的特点,衬托了孤独的岳麓山的特点:大气、厚重等。(4分)22C E(A晨练和旅游是起了引出独自看山的作用,“领悟”看不出来 B非“欣喜的”,而是“宿命”的接纳 D非是“只要就”,而应是“只有才”,绝对了)(共4分,答对一项得2分。)六、语言表达:23.略24.人生是由什么组成的?(2分)你如果没有在暴风雨中行路的经历,你怎能知道它看似吓人,其实并不可怕呢?(2分)25. 人类要尊重大自然。不尊重大自然必然会导致严重后果,在自然灾害面前有所作为的前提是敬畏大自然,肆意“改造”大自然必然会受到冲动的惩罚。附参考译文:张仪是魏国人。起初曾经和苏秦一起侍奉鬼谷先生,学习谋略,苏秦自己认为比不上张仪。张仪学习完了之后,在诸侯间进行游说。曾经跟随楚国的相国赴宴,后来楚国的相国丢失玉璧,门下的人猜疑是张仪,说:“张仪贫穷没有德行,一定是这人偷盗相公的玉璧。”一起抓住张仪,打了几百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