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专业论文)先秦易学中的推类思想研究.pdf_第1页
(逻辑学专业论文)先秦易学中的推类思想研究.pdf_第2页
(逻辑学专业论文)先秦易学中的推类思想研究.pdf_第3页
(逻辑学专业论文)先秦易学中的推类思想研究.pdf_第4页
(逻辑学专业论文)先秦易学中的推类思想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几千年来,易学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直居于重要地位,尤其是到了唐代,周易正 义成为科举考试时代的最具权威的“统编教材 。在同西方哲学接触以前,中国古人 的理论思维水平主要是通过对易学的研究得到锻炼和提高的。因此,在中国古代逻辑学 的研究中是不可能跨越易学的。先秦易学典籍周易作为中国古代最早具有抽象思维 水平的典籍,比西方的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典籍早了5 个世纪。先秦易学中的逻辑思想是 中国逻辑史的起点,也是世界逻辑史的起点。 本文首先介绍了推类以及推类与西方逻辑中类比推理的异同,分析了先秦易学中的 推类思想形成的原因,即中国的古代文字的发展历程映射易学推类思维形成的必然;中 国哲学思想影响下的特有思维方式。其次本文根据左传、国语中记载的二十二个 占卜的筮例,重点讨论先秦易学中推类的三种基本方法,l 、根据卦象、爻象进行推类; 2 、根据卦辞、爻辞进行推类:3 、卦象、卦辞、爻辞和卦名相互结合进行推类。文章最 后分析了影响易学推类结论可靠性的因素,涉及推断者的知识储备和推断者的理解程 度。 关键词:周易;推类方法;可靠性 a b s t r a c t “y i - o l o g y h a sd o m i n a t e dt h ec h i n e s ea n c i e n tc u l t u r ef o rt h o u s a n d so fy e a r s ,e s p e c i a l l yt ot h e t a n gd y n a s t y ,z h o uy iz h e n gy i ”h a sb e c o m et h em o s ta u t h o r i t a t i v es t a t e - c o m p i l e dt e x t b o o ki nt h e i m p 甜a le x a m i n a t i o n s b e f o r et h ee x p o s u r eo fw e s t e r np h i l o s o p h y ,t h el e v e lo ft h e o r e t i c a lt h i n k i n go ft h e c h i n e s ep e o p l ei sm a i n l ye x e r c i s e da n di m p r o v e db yl e a r n i n g t i o l o g y t h e r e f o r e “y i - o l o g y i s i m p o s s i b l et os u r p a s s e di nt h es t u d yo fa n c i e n tc h i n e s el o g i c p r e - q i n “y i o l o g y ,a st h ef i r s tc h i n e s e a n c i e n tb o o kw i t ha b s t r a c tt h i n k i n gl e v e l ,i sf i v ec e n t u r i e se a r l i e rt h a nw e s t e r na r i s t o t l e sd e d u c t i o nl o g i c t h el o g i ct h i n k i n gi np r e - q i ny i - o l o g yi st h es t a r t i n gp o i n to ft h eh i s t o r yo fc h i n e s el o g i c ,w h i c hi sa l s o t h e s t a r t i n gp o i n to f t h eh i s t o r yo f w o r l dl o g i c f i r s t l y ,t h ea r t i c l ea n a l y z e st h eh i s t o r i c a lb a c k g r o u n do ft h ef o r m a t i o no ft h er e a s o n i n gt h o u g h ti n p r e - q i ny i o l o g y : i n t r o d u c e st h es i m i l a r i t i e sa n dd i f f e r e n c e sb e t w e e nr e a s o n i n ga n d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 a n a l o g i c a lr e a s o n i n ga n da l s op o i n t so u tt h en e c e s s i t yo ft h ef o r m a t i o no fr e a s o n i n gt h o u g h to fp r e q i n y i o l o g y ,w h i c hi sm a p p e db y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p r o c e s so fc h i n e s ea n c i e n ts c r i p t s t h e n ,a c c o r d i n gt o2 2 d i v i n a t o r yc a s e sr e c o r d e di n “z u oz h u a n a n d “g u oy u ”t h i sa r t i c l ef o c u s e so nd i s c u s s i n g4b a s i cw a y s o fr e a s o n i n gi np r eq i ny i o l o g y 1 ,r e a s o n i n ga c c o r d i n gt h ei m a g e s ;2 ,r e a s o n i n g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q i a n d i a g r a m ;3 , r e a s o n i n g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l i n es t a t e m e n t s :4 ,r e a s o n i n gb yc o m b i n i n gi m a g e s ,q i a nd i a g r a m , l i n es t a t e m e n t sa n dd i v i n a t o r yn a m e s 。f i n a l l y ,t h i sa r t i c l ea n a l y z e st h ef a c t o r st h a ta f r e c tt h ev a l i d i t yo f r e a s o n i n gc o n c l u s i o no fy i - o l o g y , w h i c ha r et h es t o c kk n o w l e d g ea n dt h e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l e v e lo ft h e i n f e r e n c e k e yw o r d s :z h o uy i ;r e a s o n i n gm e t h o d s ;v a l i d i t y 一、绪论 ( 一) 研究对象 1 、先秦易学的界定 一、绪论 按照传统的观点,先秦易学包括易经和易传,统称周易,这是先秦易学 的主体。易经相传为周文王所作,成书于殷末周初。易传是对易经的解释和 说明,共七种十篇,包括: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传、系辞上下 篇、说卦传、序卦传与杂卦传。自汉代起,它们又被称为“十翼”。本文按照 周易的传统划分方法探讨周易中所体现的“推类思想。 2 、“推类”及其与类比的关系 推类是建立在对事物类的性质极其相互关系把握基础上的中国古代的推理方法。崔 清田先生曾指出“推类是以两个或两种事物共同具有某些类同属性为依据,推出它们共 有其他属性的推理;推类是由个别或特殊进到个别或特殊的推理:推类没有也无法确证 前提中类同属性和结论中推出属性之间有必然性联系,前提与结论的联系只具有或然 性,属或然性推理。”这种推类是由此物选取彼物,然后以类推之,体现了从个别到个 别、特殊到特殊的认识过程。 推类的思想与类比缘出一辄,即起源于象形文字到会意文字的转变过程,但推类作 为国人典型的推理方式却是由中国文化的源头周易所确立的。中国古代真正的具有 逻辑意义的比喻推论,也就是广义的类比推论或通常所说的推类,是从周易开始的, 如易传所谓的观象于天、地和鸟兽之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正是运用了比喻推 论或推类。恰恰说明了推类思想的源泉所属。 推类与类比的相同点表现如下:首先,推类和类比都源于中国古代文化,即从象形 文字发展到会意文字的过程。象形文字是直观的,形声字、会意和指事相对象形文字来 说是较为抽象的,具有触类旁通的特征,比如说“暮”字,其古体字为“莫”,意思是 太阳落在草莽中也就是说傍晚的意思,一天的“暮”与人生命的“晚年光景”有相似之 崔清田墨家逻辑与亚里士多德逻辑比较研究【m 】j t 京人民出版社2 0 0 4 第1 0 9 1 1 0 页 先秦易学中的推类思想研究 处,据此可以推出“暮年这个引申义。这种由本义通过联想而类推出引申义的方法, 可以说是类比思维运用的过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推类。其次,从逻辑性质上看,推类 与类比均是由此物选取彼物,然后以类推之,体现了从个别到个别、特殊到特殊的认识 过程,具有传统逻辑类比推理的逻辑性质。第三,推类与类比都属于类比逻辑的范畴, 类和类比思维是推类和类比推理存在的前提条件,只有在类这一框架内,遵守类比思维 的规律,推类和类比才可以融入到一个推理的进程。 推类与类比的不同点表现在:第一,从思想的依据上来说,推类依据的是对客观事 物或现象的主观认识上的相似点,即事理的一致性或相似的合理性;而类比推理所依据 的是客观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客观属性的相似点,相比较而言,推类的应用范围更广泛一 点。第二,从二者分析的对象上来说,两个事物之间的属性的类比,通常情况下,可 以分为性质类比和关系类比。推类不但确定了事物、现象的性质,而且确定了事物、现 象的关系。例如:“小取中记载:白马,马也;乘白马也。表达一种关系的类比, 强调白马与马的关系,犹如骑白马与骑马的关系。而传统类比推理注重的是事物、现象 之间的性质方面的类比,并不关注事物之间的关系类比。 第三,从类比的前提上来说, 古代的推类要求事物a 和a7 必须是同类,这里所说的“类 与西方科学分类意义上所 讲的类不同,是在某种意义上相通的类。古人认为如果不是同类事物而强行进行推断, 会出现“异形殊类,易事而悖 的错误,所以说只有在类同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推断。 而传统类比推理认为这一前提并不具有必然性,即对于a 和a7 是否同类并没有要求, 类比推理也可以在两个类之间进行。 ( 二) 文献综述 综述逻辑学界对周易的研究成果可知,逻辑学界对周易的研究与关注,主 要在我们国内,1 9 世纪以来,在“西学东渐 的大背景下,我国的一些文化先驱们在向 国人引进西方逻辑的同时,也逐渐把研究范围转向我国自身固有的逻辑思想。他们把重 点放在了先秦的名辩学上,相对而言涉及周易及易学的理论研究是少之又少。 严复最早论述了周易中的逻辑思想。严复向国人介绍西方逻辑的同时,也注意 到了 周易中所蕴含的逻辑思想,严复在天演论自序中指出:“西方逻辑学的功 用在于见其于格物致知,即逻辑学是作为普遍的方法论而起作用的,这样的方法论 周山中国传统思维方法研究【m 】上海学林出版社2 0 1 0 第1 1 0 页 周山中国传统思维方法研究【m 】上海学林出版社2 0 1 0 第1 1 0 页 2 一、绪论 存在于周易、春秋中。 此外,严复将周易逻辑比之为演绎推理,严复开 启了周易逻辑研究的先河。胡适同样对周易中的逻辑思想进行了研究,在其著 作先秦名学史中有专章论述,他说:“我认为那本包含着孔子逻辑的基本学说的书 以易或易经的名字著称,是很有意义的。 有学者认为胡适在研究周易中 的逻辑思想过程中,很明显的受到实证主义的影响,将周易中的逻辑思想与孔子逻 辑思想混为一谈,因而没有明确地阐明周易逻辑对于研究整个中国逻辑史发生、形 成、发展的意义。这种观点引起很大的反响,但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汪奠基于1 9 7 9 年 出版的中国逻辑思想史也涉及了周易逻辑相关的内容,指出:“易经卦 爻系辞,注意研究古代演绎推论的抽象系统及理论形式。鬯这与严复的观点有相同之处, 但汪奠基并没有把这一工作继续下去。1 9 9 0 年以来,中国逻辑史的研究开始重视周易 及其易学的逻辑问题。1 9 9 0 年在上海召开了“中国逻辑史及易学逻辑方法研讨会 。与 会学者们多数认为:“易经逻辑是中国逻辑史的起点,易学文献中包含着大量的逻辑 史资料,易学逻辑完全可以理解为是构成中国逻辑学传统整体系统的基干之一。” 这次 大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逻辑史研究中的周易逻辑研究的进展。周山教授于1 9 9 1 年出版了易经新论,易经新论在中国逻辑史领域,是第一部关于周易逻辑的 专著。本书对周易中的逻辑规律和推理规则作了深入的研究,此外对周易的逻 辑方法在传统哲学、传统自然科学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影响作了剖析。该书还认真分析了 周易的推理方式。李廉于1 9 9 4 年出版了 的思维与逻辑,该书从思维科学、 逻辑学、认识论、哲学的角度探讨了周易中的逻辑问题和思维方法问题,在研究周 易推理的形式逻辑特征的同时,比较注重周易中的一些辩证思维方法的研究。该 书至今都有颇大的影响。由温公颐、崔清田主编的中国逻辑史教程( 修订本) 于2 0 0 1 年出版,该书认为“推类 是中国古代逻辑的主导推理类型,从新梳理了中国古代逻辑 的发展史,明确指出:“中国逻辑史的起点,自应从这部神秘的古经开始。” 南开 大学吴克峰博士于2 0 0 5 年出版易学逻辑研究一书,在本书中可以看出深受其导师 崔清田教授的“历史的分析与文化的阐释”、“逻辑研究的共同性与特殊性”、“求同与求 异”逻辑观的影响,充分尊重和吸收了中国逻辑史界研究的理论成果。可以说本书是一 吴克峰周易中的逻辑理论分析 j 】中州学刊2 0 0 6 ( 2 ) 胡适先秦名学史,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m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 9 9 1 第7 6 9 页 吴克峰易学逻辑研究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5 第3 7 页 汪奠基中国逻辑思想史【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7 9 第4 2 7 页 吴克峰易学逻辑研究 m 】一e 京人民出版社2 0 0 5 第3 8 页 温公颐、崔清田中国逻辑思想史教程【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 0 0 1 第1 1 页 3 先秦易学中的推类思想研究 部从中国逻辑史的角度研究易学中的逻辑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学术专著。2 0 1 1 年4 月以周山为主编的中国传统类比推理系统研究出版,该书以新的视角展示了周 易类比推理系统特有的面貌,并明确指出:“周易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以类比为 特征的符号推理系统,其逻辑价值居于首要地位,它不仅是中国逻辑史的起点,也是世 界逻辑史的起点。 ,“周易类比推理系统对华夏子孙思维实践的规范与影响,形成 了中国人注重类比的思维定势。 回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影响较大的关于周易中逻辑思想的文章,如马佩教授在其 文章中国古代( 先秦) 已经有了辩证逻辑( 科学) 吗充分肯定了周易是一部具 有丰富的辩证思维、辩证思想的光辉著作,但是“辩证思维绝对不等同于辩证逻辑” , “周易中的八卦、六十四卦的符号系统根本不是辩证形式演绎系统。”因此得出结 论:“我国古代( 先秦) 只有辩证思维( 萌芽) 但无辩证逻辑( 科学) 劳。 马佩教授从辩 证逻辑的角度分析了周易中的思维方法;李廉发表的 的符号与形象思维对 应的机制及其启示( 江苏社会科学,1 9 9 5 年第1 期) ;周山先后发表的 与中 国的类比推理( 哲学研究,1 9 9 3 年增刊) 、 诠释若干问题思考( 安徽师范 大学学报,2 0 0 3 年第4 期) 、 与类比推理( 周易研究,2 0 0 7 年第6 期) 、 人类最早的类比推理系统( 社会科学,2 0 0 9 年第7 期) 等;吴克峰先后发表的 的推类逻辑( 周易研究,2 0 0 2 年第6 期) 、逻辑与伦理思想 逻 辑思想对古代伦理观念的影响( 中州学刊,2 0 0 3 年第2 期) 、 中的逻辑理论 分析( 中州学刊,2 0 0 6 年第2 期) 、 推类逻辑的类型分析( 南开学报,2 0 0 6 年第6 期) 等;张晓芒发表的中国古代逻辑方法论的源头周易逻辑方法论探 析( 周易研究2 0 0 6 年第5 期) 等。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周易及易学逻辑进行 了分析,指出了中国古代逻辑自身所具有的特征。 ( 三) 选题价值 不同的文化造就了西方注重演绎东方注重推类的思维方式,最早介绍西方逻辑于中 周山中国传统类比推理系统研究 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 0 1 1 第2 页 周山中国传统类比推理系统研究 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 0 1 1 第2 页 中国逻辑学会中国逻辑史专业委员会回顾与前瞻- 中国逻辑史研究3 0 年【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1 1 第4 6 页 中国逻辑学会中国逻辑史专业委员会回顾与前瞻一中国逻辑史研究3 0 年【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1 l 第4 7 页 中国逻辑学会中国逻辑史专业委员会回顾与前瞻- 中国逻辑史研究3 0 年【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1 1 第5 2 页 4 一、绪论 国的是明朝末年的李之藻,把名理探引入我们国内,清朝末年由严复译著的穆勒 名学,名学浅说传入中国。受“西学东渐”的影响,一种“比附”的研究方法在中 国逻辑史学界逐步占领半壁江山,这种研究方法一直延续了几十年,最终造成的恶果是 主张逻辑一元论即注重演绎的学者得出中国古代没有逻辑的奇谈怪论,这无非是对中国 逻辑史学界研究几十年成果的彻底否定。用西方传统逻辑的思维模式解读注重推类的中 国文化难免会发生冲突。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会选择推类思维方式,从这 一原则出发去解读周易,可得出周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包含推类的著作,周 山教授在其著作中国传统类比推理系统研究中明确提出:“周易是中国历史上第 一个类比推理系统 ,“周易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以类比为特征的符号推理系统, 它不仅是中国逻辑史的起点,也是世界逻辑史的起点。 周易在汉代被确立为“群经之首 ,历史上对它的研究从没有停止过,本文作 者坚持逻辑研究的共同性与特殊性这一基本原则,分析了周易中推类思想形成的原 因,对类比推理与推类进行了比较研究,主要探讨了周易中的推类的三种基本方法, 同时分析了周易中推类结论的可靠性问题。当然,本文中不可避免有商榷之处,总 之,研究周易中的逻辑思想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周山中国传统类比推理系统研究 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 0 1 1 第2 页 周山中国传统类比推理系统研究【m 】上海一e 海辞书出版社2 0 1 1 第2 页 5 二、先秦易学中推类思想形成的原因 二、先秦易学中推类思想形成的原因 用逻辑学的视角去看,先秦易学中所包含着推类思想,也就是说把推出的结论与前 提看成是同类。例如,前提a 与结论b 是同类,a 具有性质a 、b 、c 、d ,如果b 具有a 、 b 、c 的性质,那么可以推类出b 也会具有d 的性质。 从周易中具体的卦象来分析,易经上经的讼卦,上乾下坎,象征“争 讼”。乾代表天,坎代表水泽。周易说卦传说:“乾为天,坎为水。”可以看出在周 易成书以前人们就区分了天与地的不同,指出天上的星宿与地上的山泽是不同的。通 过周易我们可以发现,当时人们已经对万事万物进行了分类,形成了不同的类的概 念,在周易中比较直观的体现就是八卦和六十四卦。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上天和水 泽是两种不同的运动事物,其运动方向是相违背而行的,这种在自然界中运动方向相反 的事实,就如同在社会生活中,因为意见不一致必然导致争讼一样,因此卦名叫讼, 象征着“争讼 。 易经下经的恒卦,上震下巽,代表恒久以至恒通。在周易中,风归 类为巽,雷归类为震,并且认为风雷是世界最基本要素。说卦传中存在“雷风相薄 一说,体现了把风雷看成世界最基本要素的世界观。可以说风雷是产生万物的基础,是 恒久不变的。此外恒卦中上下卦体阴阳爻相互对应,如同风雷相须相助,可以说是 自然界中恒常不变的现象。因此取名为恒。雷风相助为恒常原本是对自然现象的认 识,而周易将“雷风相助 与社会生活中的人的立身之道视为同类,那么同类之间 可以相推,从而推类出人处世要持之以恒的道理。这同样也是推类。 再如:晋卦,上坤下离,卦辞:“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圆晋卦象征 进长,在卦辞中使用了一个故事作为进长的推类的例子。“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意思是将周王所赐的马作为种马,使其日夜交接三次,从而不断增加马的数量,政权进 长。该例所包含的推类可以表示为:“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象征进长,晋 卦与其同类,所以,晋卦象征进长。 上述例子反映了周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析问题的方式,也就是易学的思维方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 m 】吉林齐鲁书社1 9 7 9 第6 0 7 页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m 】吉林齐鲁节社1 9 7 9 第3 1 6 页 先秦易学中的推类思想研究 式。这种思维方式将自然界事物的运动特征和社会生活中的事情,看成是同类,既然是 同类就可以由此及彼的推类。因此可以说周易中包含着丰富的的推类思想。吴克峰 说:“推类就是易经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是易经逻辑的主导推理类型。 先秦易学中之所以包含着丰富的推类思想,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中国古代文字的发展历程映射了易学推类思维形成的必然 在文字创造出来的同时,我们的祖先也选择了一定的思维方式。我们所认为的“鸟 兽之文”的象形文字的创造过程,可以说是我们的祖先对思维方式进行选择和探索的开 始。我们的祖先最早是用一幅幅的图画来记载事情,当时他们需要把这些图画用刀刻画 在竹板、龟甲等载体上以达到记事的目的,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步发现这种图画文字 的方法极其不方便,于是便孕育了线条式的象形文字。文字学专家唐兰先生认为:“中 国的象形文字,至少有一万年以上的历史。”从旧石器时期的“鸟兽之文发展到一万 年前的线条式的象形文字,经历长达一万多年的历史。 例如“山 、“火、“羊一、“象 、“鹿 、“龙 、“水 、“鸟 、“刀”等象形文字,一 般都是独体字,他们所反映的对象一般都是特定的事物,也就是说除本名之外没有其它 含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的不断进步,这些独体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思维实践 的需求,于是,在象形独体字的基础上,演化出了更为复杂的即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象 形独体字组合起来的文字,我们称之为会意文字。会意文字反映的对象不再是单个的事 物,而是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象形独体字作为会意文字的组成部分,所具有的内涵也 超出了其本身。如果把象形文字看做具体事物的拟象,那么会意文字则具有“比类合谊, 以见指播( 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的意义比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一个新的意义, 比如止戈为武、人言为信,武、信二字就是会意字) 的性质,可以说我们的祖先人实 现了一次思维方式上的飞跃,从而使具有中国传统思维特点的推类思维方式逐步显露。 会意文字出现以后,人们可以根据会意文字的结构进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联想。由 于推类联想,同一个会意文字通常可以表现出多种涵义来。 唐兰先生指出:“会意文字的完备,至迟也在五、六千年以前,亦即孔子诞生前三 千五百年至两千五百年之间。 这说明从象形文字发展到会意文字大约经历了五千年左 右的时间,相比较从“鸟兽之文发展到线条式象形文字的演进过程而言,快了五千年 吴克峰易学逻辑研究 m | e 京人民出版社2 0 0 5 第“页 唐兰古文字学导论【m 】山东齐鲁出版社1 9 8 7 第7 9 页 王梦华说文解字释要【m 】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 9 9 0 第7 5 页 王梦华说文解字释要【m 】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 9 9 0 第7 6 页 唐兰古文字学导论【m 】山东齐鲁出版社1 9 8 7 第8 0 页 二、先秦易学中推类思想形成的原因 左右的时间,体现出人类文明发展趋势呈加速度发展。从唐兰先生的分析当中可以看出, 会意文字的完备,恰巧在夏代之前,“上古三易 之首连山诞生之前。 从上述文化历史进程大致可以做出以下推断,由三个爻组成的八卦符号,并由此而 衍生的六十四卦符号,应当是受由独体象形字组合而成会意文字的影响,是推类思维方 法新的体现,因此可以得出文字与卦象从简到繁的发展历程有着明显的一致性,再一次 证明了我国古人注重推类的思维方法。随着周易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 要,到后来成为“众经之首”,以至于“以象尽意”、“取象比类”的推理方法逐渐成为 华夏民族预测、说理的重要工具。 其次,中国哲学思想影响下的特有思维方式 学术界的专家们通常认同西方注重“求真 的哲学精神,认为西方人对事物总要刨 根问底弄明白“是什么”。西方人在思维活动中追求的是知识的确定性,因此演绎思维 便成为他们的选择。在长期的“求真实践过程中,对演绎思维的规律以及形式结构的 反思,最终形成一个演绎推理系统,并逐步完善为“传统逻辑”。 然而中国古人对事物总要追问“为什么 。例如,春秋时期的老子,首先发问天、 地来自何处,在天地之先为何存在着“道”。战国时期的惠施在楚国时,经常有人问他 天、地为何不坠不陷,为何会有风雨雷霆;战国中期的庄子授予弟子哲理时,往往是从 “为什么”入手。 子日:“朝闻道,夕死可矣。 ( 论语里仁) 这句话大概有以下几种意思,其一, 现在知道了道理,那么就让过去做错的事情就过去吧,从现在开始就按照“道”来做; 其二,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其三,如果早上明白 了人生的意义,那么,就算晚上会死去,也是可以的。从以上解释当中可以看出我们古 人就注重“为什么,周山说:“在古人看来,人活着就应该明白道,道存在于每一 事物当中。一阴一阳之谓道,万物负阴而抱阳。依据庄子的观点,道无处不在。靠 近道并且最终实现闻道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的追问为什么。在解答为什么 最有效的方法便是推类,如惠施所言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 中国哲学精神注重“求道”。“求道”是为了体悟自然,求道即追问“为什么”的过 程,在追问的过程中也得到了智慧,因此可以说得道者必然是一位智者。几千年来,我 们的前辈们一以贯之地追求道,视智慧的获得高于一切。很显然演绎思维是满足不了对 智慧的追求的。于是,中国古人对推类思维予以高度重视。孔子告诫弟子:“举一隅不 周山周易与类比推理【j 】周易研究2 0 0 7 ( 6 ) 9 先秦易学中的推类思想研究 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论语述而) 周易便成为学者进一步提高推类思维能 力的统编教材。中国人的推类思维活动,也便在易学推类思维模式的规范影响下展开。 l o 三、先秦易学中推类的基本方法 先秦易学中推类的基本方法 ( 一) 根据卦象、爻象进行推类 这是通过对卦象的分析,推类事情吉凶祸福的一种基本方法。系辞上传说:“圣 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卦象、爻象及其意义是周易 中逻辑推类的基本的根据。 例如:鼎卦,上离下巽,象征“鼎器”,推类君王法象尊位,执掌天下。周易 本义说:“鼎,烹饪之器,为卦下阴为足,二、三、四阳为腹,五阴为耳,上阳为铉, 有鼎之象。这完全是根据卦、爻象进行的推类。“象日: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 凝命。圆鼎下卦巽为木,上卦离为火,是“木上有火,呈“鼎 之象;“鼎”又为 法器,是执政权利的象征,所以“君子以正位凝命 ,这也是根据卦象得出的推类结论。 又如:需卦,上坎下乾中的九三爻的推类“九三旁近坎险,与需于泥,致寇 至同类 ,可以看成是根据需卦中的卦象、爻象的关系得出的。九三爻据下卦最 上,又临上卦坎险之象最近,如同处于水旁泥泽中待需,必然招致匪寇到来一样。 先秦典籍左传和国语中记载有二十二个占b 案例,其中有五例是根据卦象 进行的推类。 案例0 1 :乾:“元亨,利贞。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回 国语周语:单襄公日:“成公之归也,吾闻晋之筮之也,遇乾之否, 曰:配而不终,君三出焉。 晋成公原客于周。晋赵穿杀于晋灵公,迎成公为晋君,当成公由周归晋的时候,晋 人曾为此占了一卦,遇到乾卦( 圣) ,初、二、三爻皆由阳变阴,便成否卦( 嚣) 。 晋人只讲乾、否两卦的卦象,说卦:“乾为天为君。 天在上,君在下,所以 乾上卦的乾为天,下卦的乾为君,有国君配天之象。但是乾的下卦由乾变为坤, 朱熹周易本义【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7 第4 3 页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m 】吉林齐鲁书社1 9 7 9 第4 1 4 页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i m 吉林齐鲁书社1 9 7 9 第5 3 页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m 】吉林齐鲁书社1 9 7 9 第1 5 4 页 高亨周易杂论【m 】吉林齐鲁书社1 9 7 9 第7 3 页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m 】吉林齐鲁书社1 9 7 9 第6 0 7 页 先秦易学中的推类思想研究 说卦:“坤为臣。就是君子变为臣了。所以说:“配而不终。 乾的下卦三爻都由 阳变为阴,所以又说:“君三出焉。 这仅仅根据本卦与之卦的卦象来论断人事的吉凶。 ( 古人称初得的卦为“本卦 ,称所变的卦为“之卦。) 案例0 2 :师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左传宣公十二年:晋师救郑及河,闻郑既及楚平,桓子欲还彘子日: “不可。”以中军佐济。知庄子日:“此师殆哉! 周易有之,在师垂之临 = ! ! 薹日:师出以律,否臧凶。执事顺成为臧,逆为否,众散为弱,门l 壅为泽。有律以如 己也,故日律。否臧且律竭也。盈而以竭,天且不整,所以凶也。不行之谓临。有帅而 不从,临孰甚焉? 此之谓矣。果遇必败,彘子尸之,虽免而归,必有大咎。” 晋国知庄子引用周易说明彘子违反军队纪律必然失败招祸,他举出师卦初 六的爻辞,而加以解释。他说:“执事顺成为臧,逆为否。 那么,否臧就是不顺,不 顺就是不服从纪律。又说:“否臧且律竭也。 是讲不服从纪律,纪律就破坏了。其次, 他认为这条爻辞就根据师、临二卦卦象提出的。师卦( 彗) 是上坤下坎。临 卦( 彗) 是上坤下兑。师的初爻由阴变阳,师的下卦才由坎变兑。坎为众,兑为 少女,少女是弱者,因此,坎变为兑是众变为弱之象。所以说:“众散为弱。 坎为水, 又为大川,兑为泽,因此,坎变为兑又是川变为泽之象。所以说:“川壅为泽。 大川的 水是满的,变为泽,就将枯竭。大川的流是整的,被壅塞,就将散漫。所以说:“盈而 以竭,夭且不整。军队没有纪律,势必众散为弱,正如川壅为泽,他认为初六爻 辞所以写上“师出以律,否臧凶 ,就是由于有这样卦象。临是上坤下兑,即上地下 泽。泽在地下,其水不流,所以说:“不行之谓临。 那么,临的卦象就是行不通。由此 可见,知庄子是根据师、临两卦的卦象来解释师卦初六的爻辞。 案例0 3 :大有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固 左传闵公二年:成季之将生也,桓公使卜楚丘之父卜之,日:“男也,其名日 友,在公之右,间于两社,为公室辅。季氏亡则鲁不昌。又筮之,遇大有薹之乾 耋,日:“同复于父,敬如君所。 及生有文在其手日友,遂以命之。固 鲁桓公的d , j b 子( 友) 将要出生的时候,卜楚丘之父用易书占了一卦,遇到大有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m 】吉林齐鲁书社1 9 7 9 第1 2 1 页 高亨周易杂论【m 】吉林齐鲁书社1 9 7 9 第8 3 8 4 页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m 吉林齐鲁书社1 9 7 9 第1 7 4 页 高亨周易杂论 m 】吉林齐鲁书社1 9 7 9 第8 8 页 1 2 三、先秦易学中推类的基本方法 卦( 薹) ,第五爻由阴变阳,便成乾卦( 蚕) 。“同复于父,敬如君所”是根据卦象 所作的论断,不是爻辞,所以这也可能是用周易。大有卦是上离下乾,乾卦 是上乾下乾,乾为父,离为子,那么,大有上卦的离变为乾,是象征子与其父同德, “无改于其父之道 ,所以说:“同复于父。 乾又为君,离又为臣,那么,大有上卦 的离变为乾,又象征着臣与其君同心,常在君的左右,所以又说:“敬如君所。”这条是 根据卦象来论断吉凶。 案例0 4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左传昭公元年:晋侯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日:“疾不可为也,是谓 近女室,疾如蛊。”赵孟日:“何为蛊? 对日:“淫溺惑乱之所生。于文皿虫为 蛊;谷之飞亦为蛊;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蛊冀,皆同物也。 圆 这是医和引用周易蛊卦来解释蛊疾。所谓蛊疾是精神错乱昏迷的病。医和 先解释蛊字的含义,食器里生虫子的叫做蛊,庄稼生虫子也叫蛊,他又解释蛊卦的 卦象,蛊卦( 董) 是上艮下巽,艮为山,巽为风,蛊卦是风吹落山木之象。同时, 艮为少男,巽为长女,蛊卦又是女惑男之象,所以说:“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 谓之蛊。医和通过对蛊卦卦象上、下卦之间关系的分析,推类出晋侯所患的淫 溺惑乱之症非药力可以救治。 案例0 5 :大壮:“利贞。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公薨于乾侯,赵简子问于史墨日:“季氏出其君,而 民服焉,诸侯与之,君死于外,而莫之或罪也。对日:“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 自古以然。故诗日: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三后之姓于今为庶。主所知也。在易 卦,雷乘乾日大壮董,天之道也。” 鲁昭公被季孙氏赶出,住在乾侯,结果死在那里。史墨引用周易来评论这件事。 他只是讲卦象。大壮卦( 薹) 是震在乾上,震是雷,乾是天,所以他说:“在易 卦雷乘乾日大壮。”雷应是在天下,而竟在天上,这样雷太强壮了。高亨引用杜 预的解释,即“乾为天子,震为诸侯,那么,震在乾上又象征着臣在君上,臣的势力 大,欺凌其君了。 鲁昭公与季孙氏之间的关系,就如同大壮卦卦象的震上乾下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 m 】吉林齐鲁书社1 9 7 9 第2 0 0 页 高亨周易杂论【m 】吉林齐鲁书社1 9 7 9 第9 0 9 l 页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m 】吉林齐鲁书社1 9 7 9 第3 1 0 页 高亨周易杂论【m 吉林齐鲁书社1 9 7 9 第9 6 9 7 页 高亨周易杂论【m 】吉林齐鲁书社1 9 7 9 第9 7 页 先秦易学中的推类思想研究 一样,所以鲁昭公之被逐并客死他乡成为必然。 ( 二) 根据卦辞、爻辞进行推类 这是根据卦爻、辞推类出事情吉凶祸福的一种基本方法。 1 、根据卦辞进行推类 例如: 和国语中记载有三例。 案例0 1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固 初九:“盘恒,利居贞,利建侯。” 比:“吉,原筮:元亨,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左传昭公七年:卫襄公夫人姜氏无子。嬖人娴始生孟絷。孔成子梦康叔谓已: “立元余使羁之孙圉与史苟相之。”史朝亦梦康叔谓已g “余将命而子苟与孔熏钼之曾孙 圉相元。 史朝见成子,告之梦,梦协。晋韩宣子为政聘于诸侯之岁,娴始生子,名之 日元。孟絷之足不良,能行。孔成子以周易筮之,日:“元尚享卫国,主其社稷。 遇屯垂,又日:“余尚立絷,尚克嘉之! 遇屯蚕之比翼,以示史朝。史 朝日:“元亨,又何疑焉? 一成子日:“非长之谓乎? 一对日:“康叔名之,可谓长矣。 孟非人也,将不列于宗,不可谓长。且其繇日:利建侯。嗣吉何健? 建非嗣也。二卦 皆云,子其建之康叔命之,二卦告之,筮袭于梦,武王所用也,弗从何为? 弱足者居。 侯主社稷,临祭祀,奉民人,事鬼神,从会朝,又焉得居? 各以所利,不亦可乎? 故 孔成子立灵公。田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m 吉林齐鲁书社1 9 7 9 第3 1 6 页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m 吉林齐鲁书社1 9 7 9 第1 6 3 页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m 吉林齐鲁书社1 9 7 9 第9 0 页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m 吉林齐鲁书社1 9 7 9 第9 3 页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m 吉林齐鲁书社】9 7 9 第1 2 5 1 2 6 页 高亨周易杂论【m 】吉林齐鲁书社1 9 7 9 第7 8 页 1 4 三、先秦易学中推类的基本方法 卫襄公死了,卫大夫孔成子对立元或立絷为卫君一事不能自决,因而用周易占 了一卦,遇到屯卦要,初爻由阳变阴,便成比卦嚣。史朝看到卦辞有“元亨 二字,元字和元的名偶合,把亨读为享有的享,于是肯定元应该立为卫君,享有卫国。 而孔成子却认为卦辞“元亨”的元是长的意思,应该立卫侯的长子孟絷,所以提出疑问。 史朝进一步解释,康叔在梦中提出元的名,才能叫做长,孟絷有足疾,不能叫做长;又 举出屯卦卦辞“利建侯 证明他的主张不错;又举屯比“二卦皆云元亨”, 强调应该立元。于是,孔成子听从史朝的推断,立元为卫灵公。 案例0 2 :泰:“小往大来,吉,亨。 国语晋语:十月,惠公卒。十二月,秦伯纳公子。董因迎公于河,公问 焉,日:“吾其济乎? 对日:“臣筮之。”得泰之八,曰:“是谓天地配,亨, 小往大来。今及之矣,可不济之有! 圆 泰是上坤下乾。坤为地。乾为天。古人认为地在天上,天在下,是天气下降, 地气上升,天地交通之象。周易泰卦彖传说:“天地交,泰。 这和董因的说 法一致。董因又引泰的卦辞“亨,小往大来。来说明重耳将走亨通之运,卑微时 代已经过去,伟大的时代已经到来。 案例0 3 :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左传成公十六年:晋楚遇鄢陵,甲午晦,楚晨压晋军而陈,苗责皇 言于晋侯日:“楚之良在其中军王族而已,请分良以击其左右,而三军萃于王卒,必大 败之。”公筮之。史日:“吉。其卦遇复琶,日:南国蹴,射其元王,中厥目。 国 蹴、王伤,不败何待? 公从之。固 这是晋楚鄢陵之战的一小段记载。晋国伐郑,楚国救郑,临战前,晋侯占筮胜败, 遇到复卦。晋国史官只是引用复卦卦辞来论证出国必败。卦辞不见于今本周易, 当是用与周易同类的别种筮书来占的。先秦易学包括易经和易传,统称周 易,这是先秦易学的主体。此外,先秦易学还包括和周易同类的其他筮书。 2 、根据爻辞进行推类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 m 吉林齐鲁书社1 9 7 9 第1 4 6 页 高亨周易杂论【m 】吉林齐鲁书社1 9 7 9 第8 5 页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m 】吉林齐鲁书社1 9 7 9 第2 4 0 页 高亨周易杂论【m 】吉林齐鲁书社1 9 7 9 第9 5 页 先秦易学中的推类思想研究 例如需卦初九爻辞:“需于郊,利于恒,无咎。意思是处于初九爻,就像置 身郊外,远离城内危险,因此要保持恒心,不可妄动,必无害处。初九爻在需卦最 下,远离上体坎险,犹如“身处郊外,故可推类保持恒心、不可妄动。 又如需卦九二爻辞:“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意思是处于需九二,就 像处在近水沙滩,容易被水所侵,但只要保持中正立场、站稳不移,终究会获得吉祥, 由此推类当人处于危险面前,易被言语伤害,但只要心宽不躁,必获吉祥。 左传和国语中记载的通过爻辞进行推类的案例有五。 案例0 1 :乾卦爻辞初九:“潜龙,勿用。圆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回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坤,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秋,龙见于绛郊,魏献子问于蔡墨,对日:“龙 水物也,水官弃矣,故龙不生得。不然周易有之,在乾量之骺妻日:潜 龙勿用。其同人妻日;见龙在田。其大有蚕日:飞龙在天。其央垂日: 亢龙有悔。其坤薹日:见群龙无首,吉。坤之剥堇日:龙战于野。 若不朝夕见,谁能物之。回 这是史墨引用周易中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