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专业论文)镀金与进步时代美国大企业主的财富之源与归向——安德鲁卡内基的个案研究.pdf_第1页
(世界史专业论文)镀金与进步时代美国大企业主的财富之源与归向——安德鲁卡内基的个案研究.pdf_第2页
(世界史专业论文)镀金与进步时代美国大企业主的财富之源与归向——安德鲁卡内基的个案研究.pdf_第3页
(世界史专业论文)镀金与进步时代美国大企业主的财富之源与归向——安德鲁卡内基的个案研究.pdf_第4页
(世界史专业论文)镀金与进步时代美国大企业主的财富之源与归向——安德鲁卡内基的个案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摘 要 镀金与进步时代,许多大企业主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时代提供的机遇,创造了巨大的 财富,在创造财富的同时, 他们也在实践着自己对财富的认识。 在这些大企业家中卡内基 则是一个很典型的人物。他移民出身,从童工做起,靠着到处充满机会的时代背景,凭 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 由一个穷小子变成了执掌美国钢铁帝国的主人, 创造了巨额财富。 而他又是一个见好就收的人,在上了年龄和合适的时机出售了自己的企业,全身心地投 入到了慈善的事业当中去,在慈善事业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美国现代化慈善事业 制度化和传承化起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对卡内基的个人成长历程和财富来源做了 一下梳理,并对卡内基的财富思想和慈善理念进行了探讨,同时本文还对卡内基退出商 业和慈善实践进行了研究。 本文除引言和结语以外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卡内基个人财富的来源。这部分主要介绍卡内基的早期的奋斗和创业资 本的积累,以及创办钢铁公司的过程。 第二部分; 卡内基对财富的认识。 这部分先介绍了一下当时美国社会对财富的认识, 接着探讨了卡内基对财富的认识和慈善的理念。 第三部分;卡内基对财富的处理。这部分主要论述了卡内基退出商业以及在实践中 如何分配财富。 关键词:镀金与进步时代,卡内基,财富之源与归向 iii abstract abstract in the gilded and progressive era many big business owners against their own efforts and the era offer opportunity, they create vast wealth , they also in practice their wealth cognition. among them, andrew carnegie is a typical one. he starts from child labor migration background, full of opportunity, by the times background and relied on her own intelligence, and consists of a poor boy became holds united states steel empire master, created a vast wealth. and he know when best to leave off, in years and the right time to sell their own enterprise, devote yourself to charity career in charity, also in also has been a huge success, for the american modern charity institutionalized and inheritance change played a profound and far-reaching effects. in this paper the personal growth process and carnegie wealth source made a comb, and the wealth of carnegie thoughts and charitable conception, and this paper discusses of carnegie exit business and charity practice is studied. this article except preface and ending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part 1: carnegie personal wealth source. this part of the early mainly introduced the carnegie endeavors and venture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started the process of steel company. part 2: carnegie to wealth knowledge. this part of the first introduction about when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wealth of understanding, then discusses the understanding and for wealth carnegie charity concept. part 3: carnegie to wealth processing. this section discusses mainly the carnegie exit business and in practice how to allocate wealth. key words: the gilded and progressive era, carnegie, the resource and distribution of wealth iii 引 言 1 引 言 引 言 镀金与进步时代是一个大变革、大发展、大动荡的时代,然而“时势造英雄” ,就 在这时期一批企业家、实业家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活跃在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掌握 与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创造了美国经济飞跃的惊人奇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钢 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他出身卑微、自学成才、白手起家,凭借着“精明的头脑、过人 的胆识、铁石的心肠”巧取豪夺,聚敛财富,最后富可敌国。但他又与同时代的大亨们 在有些方面与众不同,他提出“作为一个有钱人离开人世是一种耻辱” , “有钱人完全是 充当其穷兄弟的资金受托人和管理者,依靠他超人的智慧、经验和管理能力服务他们。 而他所提供的服务比他们自己所能做到的好许多” 。在这一理念的影响下,卡内基开创 美国慈善事业的基金会模式,使慈善事业更具可操作性与有效性,同时代的洛克菲勒、 20 世纪中期的福特以至比尔盖茨都遵循这一“发了财就捐赠”的理念。卡内基不仅是一 个企业家、慈善家,同时还是社会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兴趣广泛,勤于写作,写作 题材多样,并积极参与世界和平主义运动,是美国当时极有影响力的人物。 国外对卡内基的研究笔者见到的彼得克拉斯的卡内基是一部全面描述卡内 基人生之路的传记。 该书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希望与荣耀介绍了卡内基早年的人生经历, 第二部分战斗与新生介绍了卡内基在竞争中怎样战胜对手和自己独特的社会观, 第三部 悲剧与财富介绍了卡内基的钢铁帝国在美国的建立, 第四部分慈善与和平介绍了卡内基 的慈善之路。他认为卡内基是即可鄙又可敬的时代巨人,但卡内基拥有如此巨额的财富 自有其中的道理,洛克菲勒、摩根、以及其他“镀金时代”的大亨们聚敛财富的行为也 同样具有合理性。戴维.纳沙的安德鲁卡内基传是一部严谨、全面的史学传记。该书 一共四十二章,其中披露了大量的新发掘的第一手资料,作者通过讲述卡内基这位最具 代表性的商业巨擘白手起家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展示了一个空前变革的大时代。作者的 观点是卡内基在一个充满裙带关系和腐败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取得成功。 他投入发展钢 铁业的相当一部分资金来自当时尚不违法,但现在属于不道德或非法的商业交易。他与 同期镀金时代工业巨子的不同之处并不在于积累资本的方式, 而是在于他获得的成功以 及他最终处理成功的方式。 国内对卡内基的研究分析多体现在相关历史著作中,如美国经济史、企业史的研 镀金与进步时代美国大企业主的财富之源与归向安德鲁卡内基的个案研究 2 究,或散见于企业家传、企业家成功经验之类综合性、普及性读物里。少有学者从学术 的角度,较为完整、全面地评述其一生的实践与思想。目前中国学者编写有关卡内基的 著作比较全面的要数陆月娟博士的安德鲁.卡内基思想与实践述评一书。该书分为四 章。第一章追寻美国梦讲述了卡内基的成功之路。第二章美国现代大企业的先驱评述了 卡内基企业经营思想与实践。第三章美国民主的忠实信徒评述了卡内基政治思想与实 践。第四章慈善家的理想追求评述了卡内基哲学思想与实践。作者认为卡内基以“强盗 大王”般的无情手段和工业领袖式的杰出才能引领着美国钢铁工业的飞跃发展;在理想 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的矛盾之中, 探索着在他过去那激进的邓弗姆林和目前这种卡内基 大半生所过着的富豪阶层的生活这两者之间进行着一种调和,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环 境中,他的理想主义情怀,最终归于符合美国现实的发展趋势;他在利己主义思想的驱 动下赚取金钱,最终又将大部分的财富以慈善的形式返还社会,完成他人生最后阶段的 和谐统一, 并为美国社会乃至世界带来深远影响。 另一部学术作品是唐君的 安德鲁 卡 内基的慈善之路研究论文。该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卡内基慈善事业的财富 来源,包括生活来源和事业来源。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卡内基开展慈善事业的原因。第 三部分分析了卡内基慈善事业的思想理念及具体运作情况。 第四部分论述了卡内基慈善 事业的重要意义。作者从慈善的角度对卡内基进行了分析,探究卡内基由“强盗大王” 到美国当时最大的慈善家的背景及原因,阐释了卡内基的财富思想和慈善理念。 卡内基本人著有著作十二部,文章达七十余篇,内容涉及各个方面,包含政治、经 济、财富和劳工关系等。卡内基在财富的福音中指出,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大环境下, 财富集中与少数人手中不但合理而且有益于社会文明的进步;富人的财富来源于社会, 死后应返还社会,他提出科学运用富人的剩余财富,并认为富人仅仅是穷人的托管人。 1886 年出版的胜利的民主 ,全书 509 页,分为二十章内容,根据 1880 年美国人口调 查统计资料以及其他统计资料,列举了大量有关美国工业发展和物质进步的数据,充分 说明了美国工业化的显著成就。作者通过对世人宣传美国民主的优越性,希望他的祖国 英国有朝一日能追寻美国的发展道路。虽然卡内基的民主思想有着极大的片面性、矛盾 性,然而他的胜利的民主 “仍然是美国镀金时代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卡内基的 著作为我们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翔实的资料。 安德鲁卡内基的一生是美国工业化时代的生动写照,是那一时期美国大企业家 群体兴起、发展、演变的缩影。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给美国社会留下了深远的 引 言 3 影响。对这一典型人物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美国的工业变革,有助于深入了解美国 的社会经济生活,有助于深入了解美国的时代精神。中国正处在一个社会变革、转型时 期,中国的企业家正在茁壮成长,这与卡内基所处的时代颇为相似, “他山之石,可以 攻玉” ,这一课题研究可以使我们吸取美国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经济、呼唤中国的企业家的社会责任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体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卡内基个人财富的来源。主要内容 包括卡内基成长的经历,创业资本的积累和创办钢铁公司的过程。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 卡内基对财富的认识以及他认为正确、科学的分配财富的方式。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卡 内基退出钢铁业的过程以及他在实际中如何处理自己的亿万财富。 第一章 卡内基个人财富的来源 5 第一章 卡内基个人财富的来源 第一章 卡内基个人财富的来源 卡内基出身于一个苏格兰贫困家庭,他的童年是在贫困生活中度过的。卡内基后来 成为美国社会中声名显赫的大富翁,不是从家庭继承而来,而是在 19 世纪后期美国经 济现代化浪潮中兴办实业,创业成功成为美国的钢铁大王,从而获得了亿万财富。 一、早期的奋斗 19 世纪上半叶的英国无论是经济领域还是政治领域都发生着重大的变革。英国首 先于 19 世纪三十年代完成了工业革命,开始建立起了强大的近代机器制造工业,开辟 了用机器制造机器的时代。英国工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在七十年代之前其工业生产 能力比全世界的总和还要大,它的对外贸易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 伴随着经济领 域的变化,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显著地变化,形成了两个基本对抗的阶级工业资产阶 级和工业无产阶级。爆发了工人阶级为了争取自己权利的宪章运动,宪章运动是英国工 人第一次单独的政治活动, 它单独要求议会改革, 它的骨干力量是正在消失的手工工人。 1835年11月25日,卡内基出生在苏格兰邓弗姆林的一个手工工人的小屋的底层, 他的母亲玛格丽特是镇上著名政治激进分子汤姆莫里森的女儿,父亲威廉卡内基是一 名亚麻制品的手工织布工。卡内基的祖父安德鲁卡内基是当地的激进分子,可以说天 生就是一名领导者,被称为“疯子安德鲁” 。他喜欢结交村民,鼓动人们参加有关社会 和政治的讨论,被人称为教授。他的“乐观的天性、克服困难的能力和笑对人生的特质” 对卡内基个性发展以及人生观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卡内基的外祖父托马斯 莫里森同样不是一位安分守己、 循规蹈矩的普通苏格兰人, 托马斯莫里森是一位天生的演讲家,一位热心的政治家,也是地区激进派里的激进分 子。同样,卡内基的舅舅小托马斯莫里森继承了他父亲的性格。特别是小托马斯莫 里森因为一次贸然违禁召开集会被投入监狱,最后因为公众宣称要去营救他,在大伙的 努力下,当局被迫妥协,释放了小托马斯莫里森。卡内基在舅舅身上看到了家族领导 者的风范,永不妥协的精神,充满了道德力量榜样,蔑视权贵的傲骨。而卡内基的父亲 威廉卡内基在其妻舅小托马斯莫里森的影响下,也积极投入到承担宪章派的任务中 钱乘旦: 英国通史 ,上海社会科学学院出版社,第 269 页。 镀金与进步时代美国大企业主的财富之源与归向安德鲁卡内基的个案研究 6 去。 卡内基就这样出生在一个手工工业者的世家,同样还是一个有着激进传统的家族。 虽然那时卡内基还很幼小,无法理解自己的周围的世界,然而,在这种环境的耳濡目染 下,他的灵魂深处会磨上一些痕迹。可以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卡内基有着对特权 贵族的蔑视;有着对共和政体的赞赏;有着对民主的向往;有着领导者的风范。而他后 来的这种个性和世界观正是卡内基激进的家族给他打下了基础, 对他后来所作所为起着 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9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美国对亚麻制品需求量增大并且关税的取消,邓弗姆林的 纺织业兴盛起来,19世纪30年代中期邓弗姆林的纺织业达到了顶峰。卡内基一岁时,卡 内基的父亲威廉卡内基扩大了自己的作坊,添加了几台新织布机,并搬到了一间更大 的屋子。可是好景不长,正当一家人憧憬着未来时,灾难降临。工厂生产应用机器,结 果给予手工业工人以极大的打击。马克思写道“世界历史上再没有比英国手工织布工人 缓慢的毁灭过程更为可怕的景象了, 在这些织布工人中, 许多人饿死了, 许多人长期地 每天靠2.5便士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而以手工纺织为唯一收入来源的卡内基家同样没 有幸免。当多年之后卡内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深有感触的说“我记得,在搬家之后, 我开始认识到“贫穷”意味着什么。可怕的日子到来了,父亲把最后一批纺织品给大生 产商送去的时候,我看见母亲焦急地等他回来,她想知道究竟是得到了新的纺织订单, 还是将要面对失业的日子。 ” 威廉 卡内基加入到了失业的大潮, 卡内基家陷入了困顿。 正是这儿时的贫困磨练了卡内基的心智,激起了卡内基的斗志,他下定决心要努力改变 这样的一种贫穷的状况。多年之后卡内基看待这段历史时,他认为正是他儿时的贫困磨 练和激励了他,贫穷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财富,只有经历过贫穷和苦难的人才能创造出真 正的幸福和财富。 正当卡内基一家面对危机不知该怎么办时,大洋彼岸的美国给他们带来了希望,卡 内基的姨妈安妮给这个看不到出路的家庭伸来了橄榄枝,美国的状况要好过老家,有足 够的生存空间。就这样,卡内基一家拿着变卖家产和借来的钱踏上了美国之旅。 当时的美国和欧洲相比,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新兴的国家。英美战争爆发后,两国 的贸易大大受到限制,英国对美国的商品输入几乎断绝,美国工业品全靠自己制造。从 此,美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工业的道路,开始了工业革命。到南北战争前夕,美国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72页。. carnegie, the autobiography of andrew carnegie and his essay the gospel of wealth,p.16. 第一章 卡内基个人财富的来源 7 在棉纺、毛织、制铁、面粉、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等主要工业部门建立起使用机器的近 代化工厂。它还有着无与伦比的政治制度共和制。这里的一切吸引着全世界的人们 踏向美国的土地。1815年以后的一个世纪里,约有三千万人从欧洲移居美国。1855年以 前的五百万移民,几乎全部来自欧洲西北部,其中二百万来自爱尔兰,一百五十多万来 自德国,七十五万来自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 卡内基一家经过 50 多天的海上之行,又经过 10 多天的运河之旅,终于到达了卡内 基姨妈安妮在美国的住地阿勒格尼市,那时阿勒格尼市是独立于匹茨堡的城市。初 来咋到,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威廉卡内基在他们居住的阿勒格尼市的布莱克斯托克棉 厂找到了一份照看纺纱机筒管的工作,玛格丽特帮邻居缝鞋子贴补家用,而这时的卡内 基已满 13 岁,他的父亲在这家厂子里给他找到了一份绕线的工作。一家人开始了美国 的生活。13 岁的卡内基开始尝到了生活的艰辛,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从绕线的工作开始 的,每周的工资是 1.2 美元。那是一种艰苦的生活。冬天,我和父亲不得不在黑暗中起 床和吃早饭, 在天亮以前赶到工厂, 然后一直赶到天黑以后, 只有午餐期间能稍事休息。 工作是紧张的,我无法从工作中得到一点儿乐趣。 ” 面对残酷的现实,为了自己不成为 负担,他别无选择,但这也表明 13 岁的卡内基不再是个孩子,而是一名真正的男子汉, 担负起了养家糊口的责任。钱虽然不多但也给卡内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乐,他在自传 中也提到了当时的心情“这份工作让我感到,我正在为我的家庭做一些事,在此以后, 我挣了几百万美元,但是,它们给我的快乐还不及第一个星期的工资给我的快乐多。 ” 不久卡内基获得了一份周薪 2 美元的工作,工作的内容是看管一台小型蒸汽机,还 要在地下室里烧锅炉。工作对他来说即繁重又充满危险。他夜以继日地坐在机架上调整 气压表,唯恐什么时候蒸汽气压太低会使上面的工人抱怨动力不足,而如果气压太高, 锅炉就可能爆裂。在几十年后的卡内基的工厂里有着同样的甚至更加危险地工作,钢厂 的死亡率远远高于铁厂,工人们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危险:高炉爆炸,铸模爆炸等。有时 在极度疲劳中工作的工人会一头栽倒在融化的钢水里,有些则被坠落的钢坯砸断腿,有 的则因为飞溅的钢花而失去眼睛。 (卡内基的工人如果有时间能够读读他们老板的传记, 他们的老板在刚踏入社会时也经受着同样的危险,他们不知作何感想。 )而在这期间, 卡内基抽出时间不断充电,在夜校学习了当时流行的复式记账法。 美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等著: 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 ,南开大学历史系美国史研究室译,中译本,天津 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586-587 页。 carnegie, the autobiography of andrew carnegie and his essay the gospel of wealth,p.35. ibid.,p.35. 镀金与进步时代美国大企业主的财富之源与归向安德鲁卡内基的个案研究 8 命运有时会在不经意时给你一个惊喜,卡内基的命运就在这时发生了转变。一次偶 然的机会,卡内基成为了一名电报公司的信使,而这份工作则是卡内基一生的转折点。 “而现在,我就像上了天堂,是的,在我看来就是天堂,因为我身边还有报纸、钢笔、 铅笔和阳光。每时每刻,我都能学到知识,或者发现自己的知识是多么贫乏、还有多少 知识要去学。我感到脚下有一台梯子,而我必然要往上爬。 ” 卡内基凭着自己的勤奋、 聪明、机灵,很快适应了电报公司的工作,并在同伴中间脱颖而出。幸运之神又降临到 他的头上,由于他的机灵、聪明受到宾夕法尼亚铁路总督办的托马斯斯科特的关注。 他需要一名私人秘书,同时兼作自己的电报员。而卡内基完全符合斯科特的要求。卡内 基成为了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的一员。 进入铁路公司之后,卡内基成长很快,从 1853 年至 1859 年短短的六年,卡内基从 斯科特的私人秘书成为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匹茨堡分部督办,单独掌管一个部门。这其 中的原因既有被卡内基视为良师益友的斯科特的提携,也有卡内基自身的努力。 “铁路 公司是当时最早出现的现代工商企业,他首先建立起大规模内部组织机构,并严格划分 总办公室,各部门和基层单位的责任、权利及联系的工商业,它们也首创财务和统计报 表制度用以监督、评估经理们的工作。 ” 卡内基在到任之后马上投入到了工作当中,什 么事都是冲在第一线,全身心的投入当中。就在他到任的那个冬天,由于铁路建设质量 差和工作效率底下,有一天晚上坏了 47 个轨,为了避免和杜绝发生事故,卡内基一连 八天在铁路线上,夜以继日地处理一个又一个故障和问题,困了就小睡一会儿。卡内基 也更受到了斯科特的赏识,随着斯科特升迁,卡内基也要升迁这已成定局。但是在 1865 年,在铁路公司干了 12 年的卡内基也就是将要升迁更高一级的卡内基决定辞职了。因 为,公司对他的提拔要他付出很大的精力,但他要精心照管自己的投资。更深一层的原 因是他已经不满足在铁路公司的工作,在这十几年里他不仅知道了如何运营公司,更重 要的是他知晓了如何在铁路建设开工之前就进行投资;如何创造相互关联的投资;如何 通过债券买卖资助一项计划;如何控制成本。卡内基已经深入了解了一个有着复杂的组 织结构等级并依赖精确信息的工业领域,他展望未来,准备开创自己的天地。 二、创业资本的积累 自己创业需要资金的支持, 那卡内基是怎么获得第一桶金呢?在这里做一个简要的 carnegie, the autobiography of andrew carnegie and his essay the gospel of wealth,p.39. 美小艾尔弗雷德.d 钱德勒: 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 ,重五译,商务印书馆 1987 年版,第 133 页。 第一章 卡内基个人财富的来源 9 介绍。卡内基启动资金的积累通过两个方面: 一方面,通过投资股票。卡内基的首笔投资是在 1865 年,卡内基购买了一家依靠 宾夕法尼亚铁路经营的包裹投递公司价值 500 美元的股票。 值得一提的是卡内基本身没 有这些钱,由于刚支付了 500 美元房款,他的资产只有 500 美分左右,于是卡内基和他 的母亲玛格丽特决定抵押房子来贷款, 说明卡内基在面临风险时, 敢于出手, 敢于承担。 这种性格和经历也为将来进行更复杂更大的投资奠定了基础。 这笔投资不仅为卡内基带 来了美元,而且使他看到了通向财富的道路。后来他是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的, “我打 开信封,里面只有一张纽约黄金交易所的 10 美元支票。这给了我第一笔投资收益,一 种我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的收益。我找到了!我大叫: “我找到了一只会下金蛋的鹅。 ” 卡内基敲开了财富的大门。卡内基在伍德拉夫公司的投资是卡内基所赚到的第一笔数 目较大的钱。伍德拉夫是一名铁路卧车的成功投资者,他成立了 t.t.伍德拉夫公司成功 造出第一辆样车。数家铁路公司的订单纷至沓来。面对大量的订单,伍德拉夫需要更多 的资金以提高生产能力。而这时他找到了宾夕法尼亚铁路高管汤姆森和斯科特,他们一 致认为这是一个发财的机会,但他们的名字不适合在书面协议中,这时卡内基成为了书 面协议的名字。作为褒奖,他获得了公司的 1/8 的控股权。 “在情况最好的 1863 年,这 支股票一年可以产生 5050 美元的红利。 ” 另一笔重要的投资是对石油的投资。他的第 一个1千美元的回报就是来源于石油投资, 他用其他股票的股息支付了石油公司的股票, 而这个石油公司买下了石油界很出名的斯托里农场,那时用了 4 万美元,而在 1905 年 它的市场价值已经是 500 万美元了, 仅一年的股息的收入已是最初买农场所用的钱的好 几倍。 从此卡内基像一只充满活力的蝴蝶,不断着从事商业投资。1862 年,卡内基成 立了帕博希夫勒桥梁公司,他成功地使汤姆森(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的总裁) ,斯科 特(副总裁) ,和一小部分铁路公司的职员加入进来,四年的时间公司就收回了成本。 1863 年卡内基把企业改命名为吉斯通桥梁公司, 吉斯通桥梁公司还建立了美国历史上第 一座铁桥,十分有力的支持了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成为当时最成功的桥梁公司。下面 是卡内基投资的一些企业: “伍德拉夫卧车制造厂、哥伦比亚石油公司、鸭溪石油公司、 杜登石油公司、匹茨堡升降机制造公司、旅行者铁路公司、伯明翰铁路公司、第三国家 银行匹茨堡分部等。 ” 可见卡内基这时是把鸡蛋放在了不同的篮子里。 carnegie, the autobiography of andrew carnegie and his essay the gospel of wealth,p.73. 美彼得.克拉克: 卡内基传 ,王鹏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第 61 页。 herbert n. casson , the romance of steel: a. s. barnes company, new york,1907, p-73. ibid., p-72. 镀金与进步时代美国大企业主的财富之源与归向安德鲁卡内基的个案研究 10 另一方面,通过兜售债券。1870 年,卡内基为圣路易-伊利诺伊桥梁公司出售了价 值 400 万美元的抵押债券。 1872 年为达文波特-圣保罗铁路公司售出 600 万美元的债券。 卡内基共向欧洲推销了 3000 万的债券。如果拿 5%的佣金来算,光就债券来说,卡内基 就有 45 万美元的收入。在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卡内基在利用关系网投机房地产或股 票的过程中没有做在当时看来任何出格或违法的事情。实际上,在 1934 年证券交易 法通过前,证券交易中通过内部信息进行交易并不属于违法的行为。那时没有任何法 律阻止这种行为,也没有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来规范这种交易。历史上这一段时期,企 业主们按照自己的规则行事。这些大亨们享受着以后再也不曾享受的兴旺发达。这些交 易给卡内基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卡内基已经不满足在铁路公司做一名听人摆布的经理, 他需要有自己的事业。 三、创办钢铁企业 南北战争后,美国的铁路进入了扩展期,铁路铺设逐渐遍布全国,18651871 年修 建了 25000 英里铁路、18711881 年又新建铁路 50000 英里,铁路的大规模建设也推动 了相关的钢铁、发动机、车轮和桥梁等基础产业的快速发展。直到 19 世纪 60 年代,全 国半数的铸铁被铁路公司购买;到了 1880 年,全国 3/4 的钢材用于修建铁路。19 世纪 60 年代远远落后于欧洲的美国钢铁制造行业,开始腾飞。 而当时,控制着议会和总统 席位的共和党人宣布对进口钢材实行每吨 28 美元的进口关税。这一举动彻底改变了商 业环境,驱散了准备进入钢铁行业的卡内基的对其未来的担忧,关税一旦开始实施,英 国炼钢厂便失去优势。此后的 30 年钢铁关税以不同的形式保留存在。因为国会的保护, 人们对制造业的投资不再犹豫,而是充满自信。对于擅长抓住机会的卡内基来说,面对 着钢铁业迅速发展和进口关税的提高,他毫不犹豫的进入了钢铁业,从此翻开了生活新 的篇章。 实际在卡内基未离开铁路公司时就参与到了钢铁业, 1863 年投资了一家叫作 “铁城 铸造厂”的工厂,这家工厂是生产炮架和车轴, “内战期间由于政府对炮架和车轴的订 单源源不断,生意极为火爆,利润一路攀升” 。 1864 年,卡内基和他的朋友米勒成立了 一家独眼巨人钢铁公司。1865 年,两家公司合并成为一家公司。新公司的名字为联合铸 铁厂,卡内基为董事长,副董事长为汤姆卡内基,科罗曼被任命为总经理。此时卡内 美戴维纳沙: 安德鲁卡内基传 ,赖希倩译,中信出版社, 第 66 页。 美彼得.克拉克: 卡内基传 ,王鹏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第 77 页。 第一章 卡内基个人财富的来源 11 基已经从铁路公司辞职,一方面经营着自己的钢铁厂,另一方面继续把资金散播到各种 附带投资中去。 钢铁业是首先实行现代化工厂管理方式的部门。在钢铁生产中,此种管理方式的发生 是因为要将原先分处各地的几个主要的生产过程结合于一家工厂内。 而在钢铁加工工业中, 现代工厂管理之所以发生,乃是因为整个工厂的生产已被再分为几个生产过程并在专业化 的车间中进行看,因而有必要协调并监督该工厂的原材料流动。资本密集化和大量耗用能 源。但是,由于它们使用的原材料比机械化工业和提炼工业所使用的原材料更难处理和加 工,所以大量生产也就以一种更为缓慢、更渐进的方式出现。在钢铁生产中,向大量生产 的发展需要远为复杂和昂贵的机器,更为集约地对能源的使用,更多注意工厂的设备的设 计,以及首次出现的要求:几种全力发展一套工厂管理的制度和程序。 在老式的炼铁工厂里,设备简单,技术也粗糙,不需要、也无法经由周密的工厂设 计和改良的程序管理,来完成内部的时序安排和监督,进行大规模的生产。这所有的一 切在酸性转炉炼钢法引进美国之后,都发生质的改变。在 1865 年至 1876 年间,有 11 家钢铁公司装置了酸性转炉。 在有些钢厂还在犹豫是不是要把现有的设备换掉时,卡 内基设在匹茨堡的埃德加汤姆森工厂全部使用新的酸性转炉。1873 年,卡内基建立了 在钢铁业非常著名的露西钢铁厂,露西钢铁厂创造了惊人的产量,也使全国钢铁业第一 次注意到了匹茨堡,也注意到了卡内基。当时每个炉的平均产量是 50 吨一天,1874 年, 卡内基的露西厂创造历史的一天生产了 100 吨钢,欢呼声充满了卡内基公司,当消息传 到英格兰,英格兰人不敢相信,因为他们认为一个钢厂一星期能产出 2 万 2 千美元的价 值的钢就够多了,匹茨堡在哪,谁是卡内基,是他声称造出这么多钢,业内人士对这个 吹牛家伙的名字不屑一提,都认为报纸创造了这个神话,编辑捏造的。直到欧洲那些钢 铁制造商亲自去了匹茨堡,亲眼看到了那些铸红的钢流才相信,那些是真的。 露西高 炉的产量也超出了卡内基的估计, 因为一座高炉每天生产 100 吨的产量是世人闻所未闻 的,让许多人啧啧称奇的第二个露西钢铁厂在 1877 年建立,而运行直到钢铁托拉斯建 起来,大约 30 年的时间,两个厂产出了超过 300 万吨的钢铁,这些够给全世界的人每 人 4 磅,够铺一条从纽约到圣路易用 1 英寸高 70 英寸宽的铁块。卡内基公司靠这些产 品收获了 5700 万美元,大约 5 分之一是他的纯利润。 美小艾尔弗雷德.d 钱德勒: 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 ,重五译,商务印书馆 1987 年版,第 298 页。 peter temin, iron and steel in nineteenth century america: an economic inquiry(cambridge, mass.,1964), p. 171 herbert n. casson, the romance of steel: a.s. barnes company, new york,1907, p-88. 镀金与进步时代美国大企业主的财富之源与归向安德鲁卡内基的个案研究 12 钢铁厂平稳运行也需要一支干劲十足的劳动队伍。 卡内基的生产总监琼斯把工人分 为几种。第一种是西部的人,他们往往要很高的工资;第二种英格兰人,他们总是要求 高工资、少干活,动不动就进行罢工;第三种人是德国人、爱尔兰人、瑞典人以及被称 为“荞麦”的年轻美国乡下人的混合体,他们是最适合的选择;第四种人是苏格兰人, 他们老实、忠诚、干活也不错是第二选择;第五种人是威尔士人,他们可供使用的人数 有限。 钢铁业的繁荣、贝西默炼钢法的成熟以及对未来钢的时代的憧憬,促使卡内基要建 一座用贝西默炼钢厂。修建炼钢厂,首先是选址,卡内基的新厂则选择在孟农加希拉河 畔,三条铁路宾夕法尼亚铁路、巴尔的摩和俄亥俄铁路,以及匹茨堡和伊利湖铁路 交会点,铁路运输便利,确保了从原料的供应者经由生产过程直至把制成品向顾客发运 这样一条尽可能连续的流动线。 这家工厂在开始时利用的就是卡内基在附近的露西厂和伊莎贝拉厂的高炉来生产 其所需的生铁。接着于 1879 年在自己的工厂内建立了几座大高炉。工厂的设计使得该 工厂成为美国,事实上也是全世界效率最高的钢铁厂。此外,卡内基的露西钢铁厂、伊 莎贝拉钢铁厂和埃德加汤姆森钢铁厂成为世界上最大、消耗能量最多的高炉。通过使 用更强化的热能和改良过的,更有力的鼓风机、露西钢铁厂高炉的产量,由 1872 年的 1.3 万吨提高到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晚期的 10 万吨。 同样的提高也发生在生铁制造过程随 后各阶段的产量上, 以及在加快从高炉到最终产品的装运这一流动上。 在卡内基的工厂, 酸性转炉变得更大了,托马斯吉尔克里斯的作业方式,又使平炉的产量得以大增,而 琼斯搅拌机则加快了原材料由高炉到转炉的流动速度。轧机也得到了改进,可以更快地 轧制钢材,而且也使机器的应变减到了最低程度,同时工人也从轧机旁消失了。到 19 世纪和 20 世纪交替之际,一台轧机一天可轧制钢材 3000 吨,相当于 1850 年时匹茨堡 一年的产量,而所需工人还不到 12 名。 1975 年 9 月 1 日,第一条钢轨从埃德加汤姆 森钢铁厂下线。这家工厂比当时世界上任何一家钢铁厂都更集成、更大规模,也使匹茨 堡周边地区第一家使用贝西默炼钢法的钢铁厂。 使通过能力不断加快的技术创新和改良 的工厂设计,促使生产过程更为资本密集化并消耗更多的能源。这不仅发生在一些最大 和效率最高的工厂,整个钢铁工业也出现了这一趋势。在 1869 年至 1899 年之间,高炉 的平均年产量由 5000 吨增加到 65000 吨, 而炼钢炉和轧机的平均年产量则从 3000 吨增 peter temin, iron and steel in nineteenth century america: an economic inquiry(cambridge, mass.,1964), pp. 159.164.165. 第一章 卡内基个人财富的来源 13 加到了 23000 吨。同一时期,一座高炉的平均所需投资增加了 3.5 倍,从 14.5 万美元提 高到 64.3 万美元; 而一个轧钢车间则提高了 5 倍多, 由 15.6 万美元增加到 96.7 万美元。 工人的增加则较为缓慢,以一座高炉为例,平均人数从 71 人增至 176 人,或增加了 1.5 倍;而一个轧钢车间则从 119 人增至 412 人,或增加了 2.5 倍。炼钢厂和轧钢厂维持在 400 家左右。生产量和生产速度如此巨大的增长,必须有大量的燃料供应。在十九世纪 五十年代才开始在美国作为燃料使用的焦炭, 在 1885 年就消耗了 810 万吨煤炭, 在 1905 年则消耗了 4950 万吨。 卡内基从不是个投机者,也很少当先驱,他用几百万美元用作改进技术,但决不赌 一分钱,他说过: “投机不是真正的生意,它是利益的寄生虫,没有创造任何东西。 ”他 在商业上的胆量表面多于实际。一般来说,他等到一项新发明完全被他人实验完毕,那 时,如果他认为有用,他会充满精力地投入当中去,而使外界以为他是最初的投入者, 以至于铁桥、贝西默炼钢法、平炉炼钢法等等最先引进的英明果断都安在了他的名下。 其他人探索和开发新的路,而卡内基要做的则是把这条路拓宽,弄平整。从前没有一个 商人会集中全部精力投入到一个事业中去, 当时几乎所有的美国的有钱人把他们的财产 分别投入到铁路、银行、房地产,这样会降低投资风险,这个事业不赚钱,还有别的事 业。而对于卡内基来说这条无疑是例外的,1873 年之后,在他的世界里除了钢铁没有其 他东西,他把钱全投到钢铁上了,孤注一掷。随着企业的壮大,高额的利润流到了他的 腰包,他没有把利润用来投资其他事业或是自己消费,而是把它用来扩大生产或者是行 善,他不仅仅自己这样做而且还影响着他的伙伴,公司的利润大部都用到了再投资。他 的心目中只有两样花钱不心疼的东西,一样就是企业,另一样就是慈善。卡内基的这种 坚定不移的政策滋润着他的企业,他的财富也不断增大,在不景气的时候他用好光景挣 得钱修理机器、改进技术,扩大他的工厂,在不景气的 1876 年,他命令在埃德加汤 姆森钢铁厂新建一个高炉,使整个匹茨堡都在震惊,卡内基对未来时刻充满信心。每年 的会议中, 卡内基总要问一个问题今年我们淘汰什么呢?他是钢铁业淘汰东西的第 一人,遗弃刚过了一点期的机器。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如果我能一吨减少 10 分钱, 我宁愿花一百万换一台新机器” 。1899 年 1 月 7 日,在星期六中午的会议上,不到 30 分钟 200 多万美元被用作改进机器设备。在随后的两年了,光用于改进机器设备,提高 效率的费用达到了 2000 万美元。 “我给汤姆 25 万美元来买他的专利,在合同里有不清 镀金与进步时代美国大企业主的财富之源与归向安德鲁卡内基的个案研究 14 楚的地方我多给了他 5 万。 ” 从这可见卡内基对改进技术要花的钱从不吝啬。 钢铁来自铁矿石,但铁矿石有很高的磷,如何把铁矿石中的磷去掉,卡内基请来托 马斯和斯特两个英国籍化学家,他们是铁矿石去磷基本流程的发明者。那两个年轻人对 英国的贡献远大于他们的国王和王后,摩西敲开石头从中取来水,他们则把没有用的含 磷的铁矿石转变成了钢铁,这是一个奇迹。当人们证明化学在钢铁制造中的价值,卡内 基把弗里克从德国带来作为公司的化学家药剂师, 刚开始钢铁公司的其他人说我们不能 付起德国人的薪水,但卡内基回答,我们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将真付不起,而正是那两位 化学家药剂师使公司利用了以前不可利用的铁矿石,从节省了大量成本。 卡内基是第一个把铁路公司的管理方法和成本监督创造性地引入到了钢铁业的企 业家。铁路公司是当时最早出现的现代工商企业。它们首先雇佣大批支薪经理,首先设 有由中层经理管理、高层经理指挥的总办公室,高层经理直属董事会。它们是首先建立 起大规模内部组织机构,并严格划分总办公室,各部门和基层单位的责任、权利及联系 的美国工商企业;它们也首创财务和统计报表制度用以监督、评估经理们的工作。中层 与高层经理的新阶层负有规定公司与公司间的新型关系的责任。兼任的董事们没有时 间、没有经验、也缺乏技术上的知识及能力来解决有关联营及竞争的复杂问题。处于最 低一级、也就是区段一级的经理们,则将全部精力投入安全和高效率的行车及交通调度 上,于是达成全国铁路网所不可少的组织程序的设计及技术的标准化的开展,这些工作 便落到中层经理身上,经常商量并协力应付各种复杂问题,使得这些经理具有一种从事 专门职业的意识,这在美国企业史上是不曾有过的。 卡内基在组织其钢铁公司时,建 立了一套和他在宾夕法尼亚铁路工作时相似的机构。 他委任全国最有成就的钢铁制造 专家,威廉琼斯上尉担任总主管,监督高炉车间、酸性转炉车间、钢轨轧制车间、钢 桥梁轧制车间及其它车间各主管的日常工作。至于总经理人选,卡内基挑上了希恩,这 是一位非常能干的铁路主管。当宾夕法尼亚控股公司于 1871 年成立时,他曾被任命为 该公司的总代理人。希恩使各部门协调起来并为卡内基建立起了一个高效的企业。当希 恩加入董事会时,他继续加强汤姆卡内基和菲普斯建立的成本追踪系统。他引入了阿 勒格尼铁路公司的“凭单制度” 。该制度要求工人在领取任何材料时都要填写凭单,然 后,由公司办事员将其记录下来。这样管理层就很清楚耗费材料的数量、用途、成本。 herbert n. casson, the romance of steel: a.s.barnes company, new york,1907,p-126. ibid.,126. 美小艾尔弗雷德.d 钱德勒: 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 ,重五译,商务印书馆 1987 年版,第133、137 页。 joseph frazier wall,andrew carnegie,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1989,pp.314-316. 第一章 卡内基个人财富的来源 15 如果哪一部门的成本上升, 工头就会被管理层叱责。 很快每一名工人都树立了成本意识。 任何时候当展开一项工程时, 他要求精确地成本预算, 甚至要报出所用砖块的类型。 1874 年 11 月,各位合伙人决定修建一座高炉冶炼生铁,他亲自参加了工程建设。 “没有一个 美元会花费在装饰上, ”他给负责这项工程的科罗曼写信, “所有这些都是低级趣味的, 不适合我们这儿的情况。这里的每一件东西都应当是至纯至扑的” 。有一次,埃德加汤 姆森钢铁公司兴建了一间全新的、更高效的转炉炼钢分厂,只是为了把每吨钢轨的成本 降低 50 美分,当心情迫切的卡内基知道一个稍加变动的设计能够将每吨产品的成本再 降低 50 美分时,他不询问别人的意见,便命令拆毁并重建这间工厂。因为卡内基不想 知道利润。他只想知道成本。 希恩的主要成就是发展了一套实行协调和监督所不缺少 的在铁路公司一样的成本会计系统, 该系统虽然在铁路公司已行之有年但从未在制 造企业被广泛使用过。采用这个方法时,每个车间在完成每一订单后,要在上面填明所 消耗的材料和人工的费用。而希恩也就可以利用这些资料,把月报表,甚至日报表送给 卡内基,报表上载明生产每吨钢轨所需的矿石、石灰石、煤炭、焦炭、生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