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韩国学生使用“了”的偏误问题研究.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韩国学生使用“了”的偏误问题研究.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韩国学生使用“了”的偏误问题研究.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韩国学生使用“了”的偏误问题研究.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韩国学生使用“了”的偏误问题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中韩两国很久以来就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文化交流方面有着友好的伙伴关 系。尤其是1 9 9 2 年8 月2 4 日中韩两国建交以后,两国之间的物品、人员交流也以此为 契机有了更快更大的发展。因此,韩国人对中国的关心度也逐渐在提高。尤其是在学 习汉语的热情高涨的情况下,汉语成了继英语以后的占第二位的重要外语。据2 0 0 5 年 k o t r a 的统计韩国国内先后开设了1 2 0 个中文系,汉语学习者达到1 0 0 万名。随着汉语 学习者需求的增加,跟汉语学习有关的很多教材和项目也正在开发中。但是目前还没 有建立适合韩国人的专门的汉语教学体系。 本论文调查了韩国人学习助词“了 的情况。调查对象是学习三要素学生、 教师和教材。调查范围是韩国首尔的高中。首先学生是3 0 0 名高中生。他们是以韩国 语为母语的1 7 1 9 岁的人。教师是在高中教学的3 0 位老师。3 0 个人当中,包括教被调 查的学生的老师。教材是韩国教育部承认的5 种共1 0 本教材( 各由1 ,2 两册构成) , 本论文从教育的3 个要素学生、教师、教材三方面来分析“了的教育学习情况, 提出了韩国高中生在学“了 方面的问题及教育方案。 从调查高中生学习“了”的情况来看,我们可能会摸索出有效的学习方案。同时, 调查“了”的学习情况,对韩国人的汉语语法教育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本论文的研究 过程和结果虽然基于韩国的公共教育,但希望本论文会对以汉语为学习对象的学生、 教师及跟教材编写者们有所帮助。 关键词:韩国学生;学习汉语;语法偏误;助词“了 韩文摘要 营号卫 否号罟仝趔7 l 孙召天i ,召列i ,人 刻,正- - i 斟召旦呈彗世茴丑异暑吾巷 吾世灭 纠刽詈吾寻舌 叛 号吉i1 9 9 2 q8 42 4 型巷,吾 丑召咎斟暑爿1 7 i 呈 旱l 己 人 o i 旦l詈到,掣到丑异1 7 吾舍亏 刭l吾【h ,瞥型亏 强 o io t i匝 己 营寻刨旦i 吾号叫i 咎营世创王召天 卫至纠卫烈亡 鲁弓i 吾 叫封合叫i 咎茴 世创卫 粤咎o i 告o 天i 卫烈告7 罟e - i l 。吾寻0 4 7 鲁叫亡 罟o i 吾旦茴旦i 暑叫呈 x f a - i 旮卫烈亡 2 0 0 5 目k o t r a 吾爿i0 4 i 亡 呈目,封寻q to t i1 2 0 7 ho i 吾匹r - n 卫 7 笆大i 刊0 4 烈卫吾 叫斟合灭 7 1 0 0 时目o t io i 罢 卫营亡 吾暑叫封合x o i 牟0 1 7 吾7 亏 芒灭i 吾,吾号叫封含丑 世刮封时鲁丑列斟封舍三呈 刊o i 7 1 譬刊卫烈 亏 灭i 世, 营号刨0 1 i 爿i癸告吾号叫丑牟封合纠i咎茴刹是召掣 刘i 爿l 告o 到x - i if - h 呈型卒叫列烈灭i 甜罟咎封o i 是芒昱鲁茴 刨封合x t o i 至人 “了”詈封合0 4 i 世茴u l t 暑鲁 旱卫灭 巷亡 至人 叫咎罟封舍旦l 州i _ 7 灭i旦仝创 封合天 ,丑牟天 , 封合天 孟呈l 与:叫 至人 亏 强旦叫,至人 目旱| 告封号人1 暑o t i + x l t 亏 卫烈告卫吾封丑呈舌 缀 型刘 封舍灭 告卫吾封丑叫i 灭8 封吾剑3 0 0 目o i 封刽旦呈封寻叫詈呈 叫呈亏 芒1 7 1 9 , g l 刨天 呈召亏 暇【 丑伞天 告至人 f - h 咎詈7 曼天i 卫烈告丑人 詈至营营魁到 卫吾茸丑丑人 2 0 鬯旦呈召舌 啜 封合灭 昱告封寻丑号刭o i 刨召茴创召丑卫 人1 5 吾旦呈( 对对刈l ,2 赳旦呈干刽剧) 吾1 0 趔旦i 到詈7 i 歪旦呈甘默 芒 卫叫i 叫告丑号o j3 y 灭lo 仝创封含灭 ,丑人 ,封合王干( 丑列) 鲁型叫i 叫“了”旦l 丑牟封合咎君詈 岳q 亏 卫营卫吾封赳纠 “了”封舍旦l 罡列i 召卫叫寸詈 列1 人i 亏 卫天 封亡 卫吾封丑封创旦i 叫崮旦仝“了”剑封合咎君詈召召营旦呈卅至人 “了”旦| 直卫 刮刨封合世世鲁呈凹营牟烈爿i 笔裂o i o f 詈己1 叫目旦仝“了”旦i 封合咎封詈吾营苷旦呈叫,茴寻剑吾 叫叫冒丑号型卧叫l 王刭灭i 管罟掣咎詈 n i 型裂旦呈0 1 l 咎剧 鲁芒罟纠g 干卫 召卫 召- - v - f 7 日i 号封寻吾丑号o ie i i 旱己i 世叫i 烈灭i 世,芒芒昱罟吾刮吾寻叫暑7 i 导罟捌旦呈亏 告封合天 ,丑人 , 封合世刮丑干列i 耐x t o t l 刁i 呈罟o i 纠召i z l 封 罂型纠:封号刨封合灭 ,吾号叫封合,叫管仝异,至人 “了” 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 得的成果。据我所知,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 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人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 中作了明确的说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塑盗墓r 期: 川o f of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 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意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 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 、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 库(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等数据库中,并以电子出版物形式出版发行和提 供信息服务。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室熊 日期:竺! ! ! :! ,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电话: 邮编: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己i吉 丁l 口 助词“了 是使用频率高的虚词之一。根据现代汉语使用者频度统计, “了 在所有的词汇当中,使用频率居第2 位。“了 的使用频率高,用法和意义也 很多。“了 没有固定的意义,而是根据周围语言环境的变化而不同,其用法相当复 杂。因此也可以说“了”在汉语学习中是难点。韩国人在学习汉语的时候,受母语的 影响这一问题更加严重。韩国学生经常把“了 误以为成韩语的过去时态标记“一 议( 暇) ”,这是因为对助词“了 的正确用法不够理解及受母语干扰的原因。 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学习助词“了 是个复杂而又艰难的过程。然而,中国入 因为母语就是汉语,所以大多数人即使没受过专门语法教育,也都知道“了”的使用 方法,这是因为有了在长期的语言环境中自然习得的语感。可是,对把汉语作为外语 来学习的外国人( 韩国人) 来说,经过长时间学习自然获得汉语语感也是很难的。 作为外语来学习汉语和以汉语为母语并在自然语言环境下学习汉语是不同的。有 效的学习是在具备恰当条件的语言环境里才可以实现的。因此,本论文要以韩国公共 教育机构高中里学习汉语“了的情况为调查对象,分析“了 的学习情况,提 出有效的学习方案。 学习由学生、老师、教材三要素构成。本论文从学生、老师、教材方面来调查 “了”的用法的情况,并试图在各领域提出有效的学习方案。 虽然关于“了”的研究不少,但目前在教学现场还没有提出有效的、统一的方 案。本论文的目的是从学习者、老师、教材的角度把握“了的学习情况,并进一步 把握韩国的汉语学习环境。通过分析学生们错误使用“了”的情况提出有效的学习战 略。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汉语“了 的研究情况概述 现代汉语语法上把“了 称为“动态助词 、“时态助词”、“情态助词”、 “完成貌 、“动貌助词”、“动相词、“词尾 和“语气助词 、“词尾助 词 、“语尾助词 、“语尾语气词 、“语气词 等等。各个学者的名称都不一 样。但是语法上的意义差不多。其中吕叔湘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中说: “了 有两个。“了1 用在动词后,主要表示动作的完成。如动词有宾语,“了 1 用在宾前。“了2 用在句末,主要肯定事态出现了变化或将出现变化,有成句的 作用。动词有宾语,“了2 用在宾语后。 一般看法是把吕叔湘说的“了1 看作“动态助词 ,“了2 ”看作“语气助 词”。 一、动态助词“了1 ” 动态助词的“了1 可以翻译成韩语的“一默一叛 。因为“- 戥一 鳅”是韩语的过去时,所以很多韩国人把“了1 当作过去时后缀。但是例子“b 中 的“了l 翻译成韩语却是“一舌 卫l 人1 。 a 他住了三个月。( 工芒3 7 l 型丢世叫詈豉 ) b 他想了一会儿,就对他们说 ( 告旮人i 创对斟卫n 詈o l i 刁i 譬亏 7 i 詈) “了1 的使用跟过去、现在、未来没关系。即使“了1 表示动作的完成、实现, 但也不是在所有的动词后都能加“了1 。而且“了l ”受到使用环境、说话人的主观 意志的影响的话,不能加“了1 ”。对韩国人来说“了l ”的语法意义、用法很复杂。 如果韩国学生不能正确掌握“了1 ”的话,继续学习汉语会很难。圆 ( 一) 动态助词“了1 的语法意义及特点 动态助词“了 表示动作行为的发生和状态的出现,用在动词和形容词后。 一般来说,动作行为的进行有一个过程从开始到完成。状态也有由开始出现 到结束这样一个过程。只要动作一发生,状态一出现,就可以用动态助词“了”。但 由于动词的意义不同,“动词+ 了 可能表示动作发生,也可能表示动作已经结束。为 此,需要把动词进行分类。把动词分为动作动词、状态动词和结束性动词。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次 m 商务出版社1 9 8 0 ,第3 5 l 页 召昱捌现代汉语“了”纠语法技能丑 语法意味 d 公州大学校人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 0 0 4 ,第1 2 ,1 3 页 2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动词分为动作或者行为的进行状态时,有停止状态、活动状态、继续状态、完了 状态、实现状态等比较复杂的情况。原来的动词“了1 现在则是虚词。但“了1 还 跟动词有很密切的关系。各种各样性质的动词和“了1 结合后,整个句子的情况才能 被决定。 ( 二) 动态助词“了1 一的用法 动态助词“了1 的用法按照句型分成为6 种形式。 1 动词+ “了1 不能单独成句,后面有后续句。完成这个动作后,出现不同的动作或者状态。另 外,还表示情况的假设。 a 已经决定了1 ,咱们就应当坚持执行。 b 你来了1 ,我就回家。 2 动词+ “了1 ”+ 宾语 动词后加“了1 ”后面再加简单的宾语的时候,语气不太稳定。要组成完整的句子 的话,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有完成句子的意思的语气助词“了2 用在宾语后面结束句子。为了使句子语气 完整,附加语气助词“了2 以完结句子。 a 他写了l 信了2 。 b 他照了1 相了2 。 解释前面的动作完成后后面连着不同情况的后续句。 c 我下了1 课就去打球。 d 你吃了1 饭再去吧。 句子中有表示地点、原因和方式的副词成分。以特定的地点、某种的原因、方式 来表示完成的动作。 e 上星期我就到了1 上海。 f 在马路上他撞了1 车。 在句子中使用结果补语,表示动作完成的结果。( 结果、方向、时量、动量补语等) g 妈妈洗完了1 衣服了2 。 h 汽车停了1 下来。 3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他休息了1 三天。 j 我们参加了l 两次。 在宾语前面有说明的成分。 ( 定语) 表示特定的对象或动作的完成。 k 我买了1 三本词典。 1 她看了1 一班和二班的足球比赛。 3 动词+ “了l + 数量词 数量词包括时量、物量、动量词。其中,为了补充句子的语气,带数量词的动词 前后必须附加相关的条件。这些条件如下。 在句子的后面加语气助词“了2 ”。 a 我去了1 两趟了。 b 他等了1 十分钟。 在动词前面用解释具体情况的单词。 c 他少吃了l 一碗。 d 我在马路上整整走了l 三天。 添加宾语。 e 他喝了1 两杯白酒。 f 我去了1 两趟北京。 在句子中使用表示过去的时间词。 g 他去年工作了1 八个月。 h 我上个月来了1 几趟。 在句子后面有表示动作是否继续进行的短语或句子。 i 他学了1 三年,还要再学一年。 j 我去了1 三趟也没找到那个地方。 4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动词+ “了l ”+ 方向补语 单纯方向补语和宾语同时出现的时候,宾语是抽象名词或表示存现时,把“了2 放在补语和宾语中间。 略。 a 我给他送去了1 一些水果。 b 忽然从海上转来了l 一阵歌声。 动词后面有复合方向补语和宾语时,“了1 ”的位置有以下三种 动词+ 上类字+ “了1 + 宾语( 一般事物名词) + 来去 动词+ 复合方向补语+ “了1 ”+ 宾语( 一般事物名词) 动词+ “了1 + 宾语( 一般事物名词) + 复合方向补语 c 他从书包里拿出了1 一本书来。 d 他从书包里拿出来了1 一本书。 e 他从书包里拿了1 一本书出来。 5 连动句的“了1 连动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无论有几个动词谓语,“了1 只出现一次。 a 母亲倒了l 一杯茶给张老师。 b 大家看了1 这两个人都非常失望。 c 他们来问了l 几道数学问题。 6 动态助词“了1 的疑问及否定 动态助词“了1 ”的疑问句式是添加疑问语气助词“吗”及正反疑问句两种。 a 你看了1 今天的报纸吗? b 你看没看今天的报纸? c 你看了1 今天的报纸没有? 否定形式是在谓语动词前面加副词“没( 有) 。句子的时态助词“了1 一般省 d 吃了1 饭就去。一没( 有) 吃饭就去了2 。 “上类字”指“上、下、近、出、回、过、起 5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e 我看完了那本书。一我还没看完那本书。 二、语气助词“了2 位于句术的助词“了2 ,从意义和用法来说,也比较复杂。 ( 一) 语气助词“了2 的语法意义及特点 语气助词“了2 ”的语法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了2 与动态助词“了1 ”具有同样的语法意义,即表示动作状态的实现。 所谓“实现”,意义就是“成为现实 ,也就是“发生、“出现 。 语气助词“了2 也不直接表示时间。但使用“了2 的句子通常也表示发生在过 去的动作、状态。但是句中没有时间词,那就意味着动作状态发生在说话的时间罩, 巨口“现在 。 2 “了2 表示肯定的语气,有成句、篇章的功能。“了2 ”可以表示一个句 子、语段的结束,具有划分开句子和语段的作用。例如当主语、话题不变时,即使一 个分句或句子完结了,分句或句末也不宜用语气词“了 ,如果用了语气助词“了 2 ,一个句子或语段将被断开,句子与句子之间将连接不起来。 ( - - ) 语气助词“了2 乃的用法 语气助词“了2 ”的用法按照句型分成为6 种形式。 1 形容词+ “了2 “形容词+ “了2 ” 表示状态的变化。 a 昨天冷,今天暖和了2 。 b 她漂亮了2 。 表示程度更深。按照说话人的主观意志,程度不同。 c 这个东西贵了2 。 d 太过分了2 。 只肯定已经出现的情况,不表示有什么样的变化。 e 这个办法最好了2 。 他的态度变了2 。 2 动词+ “了2 只表示情况的变化而已,不表示动作的完成。( 与未完成或完成无关) 6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他又哭了2 。 b 这道题我会做了2 。 一般与“将( 要) 、快( 要) 、就要”等副词或“要、该、可以 等能源动词一 起使用。 c 水快开了2 。 d 就要到了2 。 “动词+ “了1 + 2 不仅表示动作的完成,而且表示情况已经变化,常常跟副 词“已经”一起使用。 e 我已经吃了1 + 2 ,别给我做饭了。 他已经来了1 + 2 ,不用打电话了。 3 动词+ 宾语+ “了2 ” “动词+ 宾语+ “了2 ” 表示情况肯定发生了变化。名词、动词、短语都可以 作宾语。 a 刮风了1 + 2 。 b 他去学校了2 。 在“动词+ 宾语+ “了2 形式的前面可加“能源动词 。 c 我们能够买汽车了2 。 d 我愿意结婚了2 。 4 名词数量词+ “了2 “名词+ “了2 表示已经或以后要出现的新情况。“名词+ “了2 ”有变 异性。 a 大姑娘了2 。 b 大学生了2 。 “数量词+ “了2 ” 表示达到有的数量。包含动词“有 的意义。 c 半个月了2 ,还没来回信。 7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d 已经一百个了2 。 5 动词+ “了1 + 宾语+ “了2 在一句话里“了1 、“了2 同时使用,表示完成的意义和状态变化的意义。 a 我还忘了1 告诉他了2 。 b 妈妈写了1 三部小说了2 。 比较下面的两个句子。 c 这本书我看了1 三天。 d 这本书我看了1 三天了2 。 第一个例子不包括“现在的意思,所以“看了 就是“看完。第二个例子表 示从过去到现在的过程。“了l 、“了2 同时使用的句子一般有后续句子。 6 语气助词“了2 的疑问及否定 动态助词“了1 的疑问句式是添加疑问语气助词“吗和正反疑问句两种。 a 你买收音机了2 吗? b 你买没买收音机? c 你买收音机了2 没有? 要否定已经发生的变化或者情况, “不“了2 ”否定将来出现的情况, 用“没”、“没呢 ,省略“了。 表示原来的计划、希望、性质的变化。 d 外边下雪了2 吗? 没下雪。 e 今天天气真冷,我不打算去买东西了2 。 8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韩国高中生学习“了 的情况 一、学生方面 ( 一) 调查对象( 学生) 调查的对象是韩国昌德女子高中的1 5 0 个学生、大一外国语高中的1 5 0 个学生, 一 共3 0 0 个学生。其中1 年级学生有7 5 个、2 年级有2 2 5 个。 学校 年级 昌德女子高中大一外国语高中 1 年级7 5 个 2 年级1 5 0 个7 5 个 调查对象学习汉语的时间的情况如下。 昌德女子高中大一外国语高中 汉语课的时间 2 小时5 小时 ( 一个星期) 昌德女子高中二星期有2 节汉语课,一般韩国的普通高中学生从2 年级开始学第2 外 语,上课的时间一个星期只有两个小时。大一外国语高中是专门教外语的特殊高中, 所以大一外国语高中的学生从1 年级开始学第2 外语,上课的时间是一个星期五个小 时。学习的内容以听力、阅读、写作、会话为主。 除了上课的时间以外,学生自己学习的情况如下。 。慕 昌德女子高中大一外国语高中 时间( 一周) 、 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 没有自己学习的时间3 42 2 7 o0 1 个小时 8 75 8 32 2 - 3 个小时 2 81 8 7 32 4 - 5 个小时 10 6 1 711 3 5 个小时以上 o01 2 78 4 7 比较重视外国语的大一外国语高中的学生比昌德女子高中的学生,自己学汉语的 9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时间更多。昌德女子高中的1 5 0 个学生中,2 2 7 的学生没有自己学汉语的时间。相 反, 大一外国语高中的1 5 0 个学生中,8 4 7 的学生每周学汉语5 个小时以上。我们可 以看到,一般的高中和特殊性的外语高中学汉语的时间差异很大。 下面是学生水平的分析。 合计 弋 昌德女子高中大一外国语高中 人数百分比 初级( 卜3 级) 1 2 09 32 2 77 5 6 初等( 3 - 5 级) 3 04 47 42 4 6 中等( 6 - 8 级) 0993 高级( 9 1 1 级) 0882 6 从学生的水平来看,7 5 6 的学生属于汉语水平考试的初级。大部分的学生是1 - 3 级内的水平。此外,初等水平的学生占2 4 6 ,中等水平的学生占3 ,高等的学生占 2 6 。 ( 二) 学生对学汉语语法的印象 调查的第二部分是学生学汉语语法时的印象。首先,学生对汉语语法的印象如下。 人数 难矿 学生人数百分比 非常容易2o 6 容易 1 l3 6 普通 11 23 7 3 难 1 3 24 4 非常难4 31 4 3 5 8 3 的学生学汉语时觉得汉语语法很难。3 0 0 个学生当中,大概一半的学生觉得 汉语语法很难。 现在学生学汉语时,没有独立的汉语语法课程。语法都是融合在课文里的。 人数 学习八 学生人数百分比 非常少 41 3 少 6 22 0 6 普通1 6 75 5 6 多 5 41 8 非常多 1 34 3 10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6 7 个学生觉得语法的内容量比较合适。从这个调查来看,现在汉语语法的学习量 是比较合理的。 学生们对汉语教材的看法如下。 ! 学生人数百分比 对教材的看法 容易理解及 2 48 解释得详细 普通 7 52 5 很难理解及 解释得不详细 2 0 16 7 学生学汉语时,最普遍的工具就是课本。6 7 的学生回答说汉语教材中的语法说明 不太仔细及不容易理解。 ( 三) 学生学习“了 的情况 下面是对学生第一次学“了”的时间的调查。 沭 学生人数百分比 学“了”的时间 学汉语3 个月时 2 0 7 6 9 6 个月时 5 21 7 3 1 年时 2 1 7 1 年半时 1 03 3 两年时 00 6 9 的学生学汉语学了3 个月的时候学到了“了。按照学汉语的循序来看,是比 较早的。 为了知道学生对“了”的认识,向学生问了“了的语法点。让学生可以选择如 下几个答案。 人数 答案 学生人数百分比 “了”表示情况的变化 1 4 62 0 4 5 4 9 动作的结束 2 4 73 4 5 过去时态 1 8 02 5 1 4 5 1 和韩语“- 叛( 强) ”对应 1 4 42 0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前两个答案( “了”表示情况的变化及动作的结束) 是正确的。 后两个答案( “了”表示过去时态及译成韩语“一鳅( 强) ) 是错的。正确的答案和错 的答案的应答率很接近,只差9 。8 而已。从这个调查来看,学生对“了的认识不太 正确。 二、老师教学方面 ( 一) 调查对象( 老师) 调查的对象是在韩国高中教汉语的3 0 位老师。3 0 位老师当中,包括昌德女子高中 和大一外国语高中的汉语老师。一般韩国的高中学校里有1 - 5 位汉语老师。像昌德女 子高中这样的一般高中的话,只有一位汉语老师。相反,特殊性外国语高中学校里有 3 5 位老师。我的调查对象是韩国1 5 所学校的汉语老师。 从老师的经验来看,3 0 位老师的教育经验各有不同。 经验 么我 1 - 2 年 3 - 4 年 5 - 1 0 年 1 0 - 2 0 年2 0 年以上 老师人数 4l l753 老师人数的分布及所教对象的汉语水平如下。 初级( 1 3 级) 初等( 3 5 级)中等( 6 8 级) 高等( 9 1 1 级) 人数 老师人数 2 730o 比率9 0 1 0 0 0 根据h s k 的分析来看,教初级的老师占9 0 。实际上,现在韩国学汉语的高中生 中,大部分属于初级。教初等老师只占1 0 。从韩国的教育过程来说,很多学生从高中 开始学汉语。除了特殊的学生( 留学过的学生、以i j 住在中国的学生、从小学或中学 开始学汉语的学生、父母是中国人的学生) 以外,很多学生的水平都属于初级。 ( 二) 老师对教汉语语法的印象 老师教汉语语法的情况如下。 除了教材的内容以 不教汉语语法 教最重要的要素只教教材的内容 外,加补充说明 老师人数 352 30 比率 l o 1 6 5 7 6 5 0 为了防止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而对汉语失去兴趣,有的老师就不讲汉语语法。我的 12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调查中,不教汉语语法的老师占1 0 。在教材的内容中,选教几个语法内容的老师占 1 6 5 。充实教材的老师占7 6 5 。没有加语法补充说明的老师。最近很多老师和学 者教外语时重视听、说、读、写等语言沟通方面,而有时候,很容易忽视外语的语 法。 对现在用的教材的想法如下。 分。 ! 老师人数百分比 对教材的看法 容易理解及 解释的详细 51 6 7 普通1 03 3 3 很难理解及 1 55 0 解释得不详细 5 0 的老师不太满意教材的语法说明。从这个调查来看,有必要改教材的语法部 ( 三) 老师教“了 的情况 老师教“了 的情况如下。 教“了不教“了 人数2 8 位2 位 比率9 3 4 6 6 3 0 个老师当中,不教“了 的老师占6 6 。高中汉语教材中,没有没出现“了 的教材。 教汉语的2 8 位老师中,教“了 的时间都是1 - 2 节课。老师觉得给高中生讲“了 的最好的时间如下。 时间 t 翥 学了3 个月以后学了6 个月以后学了1 年以后学了1 年半以后 老师人数 052 l4 比率 0 1 6 6 7 0 1 3 4 根据上文学生调查,学汉语3 个月后学“了的学生占6 9 。然而,7 0 的老师认为 学习1 年后学“了是最好的时间。看来现实和理想之间有些矛盾。 下面是老师们对学“了1 ”和“了2 ”的顺序的看法。 13 东- i l o i f i 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排列 兹 先“了1 先“了2 “了1 ”和“了2 ”起 老师人数 2 0o1 0 比率6 6 7 o 3 3 3 3 分之2 的老师选择先教“了l 。另外,3 分之1 的老师选择“了1 、“了2 同时 教。关于对教“了l 和“了2 的重要性的调查也是重视“了1 ”的看法占了6 6 7 。 三、教材方面 我调查了韩国第七次课程中常用的五种高中汉语教材( 各有1 ,2 两册) 里有关 “了 的例句。分析内容基于主要的基本理论的同时又更具体地进行了仔细的说明。 这5 种教材里共出现了1 8 3 5 个例句,把这些例句按基本分类法分类后,可以列举出如下 有代表性的句子。 ( 一) 动态助词“了1 一 教科书里出现的动态助词“了1 的例子可以分成“了1 、 “了1 + 补语 、 “了 1 + 宾语 、“了l 的疑问和否定 4 类。 1 “了1 教科书上“了1 的例句总共5 0 个。在这5 0 个例句中表示情况假设的句子有4 个, 表示出现新状态的句子有4 6 个。表示新状态出现的例子比较多。 分类 表示情况的假设表示出现新的状态总计 出现频率44 65 0 a 猴子们听了很满意。 b 作业做好了就睡觉。 c 用完了再还我吧。 封早到,罟留己卫吾封丑吾号叫1 旱刨罟互 人 ,2 0 0 2 型早割,暑g 己卫吾封丑吾 钏2 早叫罡主 人 ,2 0 0 3 刨含亓,召纠雀卫吾童 丑吾寻叫1 人1 人m i 异列0 l 但,2 0 0 2 刨舍寻,召旦i 型卫吾封丑吾亏叫2 人1 人嘲i 异州0 f 趔,2 0 0 3 时q 卺,刭吾牟,到鬯型王吾封丑吾号叫1 召型耆世人 ,2 0 0 2 时q 卺,召吾牟,到岩型卫暑封丑吾寻钏2 刭型查世人 ,2 0 0 2 苕刽型,世7 i 创,鲁尝7 i 王号封丑吾哥叫1 帛型掣奎世人 ,2 0 0 2 苕刽型,世7 i 翻,异留7 i 卫吾查 丑吾哥叫2 阐型矧查世人 ,2 0 0 3 0 i ;r 4 t 暑,呈刮钮,召叠到王吾封丑吾号e t1 阐型吲考世人 ,2 0 0 2 o i 刈壬,呈刮魁,剥叠到卫云妻 丑吾号叫2 阐型鬯查世人 ,2 0 0 3 14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d 比赛完了以后,张英笑着说。 e 小李听了后,希望马上就能去首尔。 动词后的“了 不能独立成句。后面要有后续句,才能成为完整的句子。除了 第3 个例句以外的例句都表示动作完成后出现不同的动作或出现新的状态。第3 个例句 与另外的例句不同,表示后来情况的假设。 2 “了1 + 补语 教材中“了1 + 补语 例句总共有2 2 个。把教材中“完了+ 补语 形的例句, 分成3 类,就是“完了+ 动量物量补语 、“完了+ 时量补语 、“完了+ 方向补 语”。 分类动量物量补语时量补语方向补语总计 出现频率 31 722 2 a 小金就买了一张。( 动量物量补语) b 金成民重复了一遍。( 动量物量补语) c 我住了三个月。( 时量补语) d 你想了一会儿,就又对他们说。( 时量补语) e 孩子们很快地跑了过去。( 方向补语) f 忘了带来。( 方向补语) 教科书上出现的2 2 个句子中,加动量物量补语的有3 个、加时量补语的有1 7 个、加方向补语的有2 个。 3 “了l + 宾语 由于“了1 ”+ 宾语 不能单独成句,需要加后续句子共同组成完整的句子。条 件是句子中间加表示“时间、地点、原因及方式的副词”,加“表示动作完成的结果 补语 ,加“定语 ,或动作完成后连接不同情况的后续旬。 分类副词结果补语定语后续句总计 出现频率 3 92 37 35 01 8 5 a 到时候别忘了带上照相机。 b 爸爸回到了北京。 c 我开了一网页。 d 到了暑假,咱们去中国旅行, 15 ( 副词) ( 结果补语) ( 定语) 好不好? ( 后续句)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除了包含“了2 的句子以外,上面4 种条件里出现的“完了+ 宾语的例子总共 有1 8 5 个。其中跟副词有关的例子是4 1 个,结果补语的例子是2 5 个,定语的例子是 7 3 个,后续句的例子是4 5 个。其中,定语的例子最多有7 9 个,表示动作完成的结果 补语最少。 4 “了1 ”的疑问句和否定句 完了态的疑问句式一共有三种。句子里有疑问词的形式、带疑问助词“吗 的形 式和“了没有 的形式。 分类疑问词“吗正反疑问句总计 出现频率 3 81 l2 5 1 a 你学了多长时间?( 疑问词) b 你复习了吗?( “吗 ) c 关永太听了天气预报没有? ( 正反疑问句) 疑问词的例子共有3 8 个,疑问助词“吗 的例子有1 1 个,正反疑问句是2 个。 ( 二) 语气助词“了2 “了2 的例子有表示“变化 、“命令、禁止、肯定及强调说话人的意志、 “继续 3 类。 1 变化 “了2 的句子中,表示变化的句子丰富多样。这种句子分为“形容词+ 了2 ”、 “动词+ 了2 ”、“数量词名词+ 了2 、“动词+ 了2 + 宾语 几类。 数量( 名) 词动词+ 了2 十 分类 形容词+ 了2动词+ 了2总计 + 了2 宾语 出现频率 1 7 8 5 8 81 5 33 0 71 2 3 1 a 在中国买韩国产品的人多了。 b 我脸红了。 c 我要走了。 d 你不说,我差点儿忘了。 e 我是十八岁了。 七点半了。 g 他去图书馆了。 h 我给他打电话了。 16 ( 形容词+ 了2 ) ( 形容词+ 了2 ) ( 动词+ 了2 ) ( 动词+ 了2 ) ( 数量( 名) 词+ 了2 ) ( 数量( 名) 词+ 了2 ) ( 动词+ 了2 + 宾语) ( 动词+ 了2 + 宾语)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教科书上表示变化的例子一共有1 2 2 6 个,其中“形容词+ 了2 的例子有1 7 8 个, “动词+ 了2 有5 7 7 个,“数量词名词+ 了2 有1 5 3 个, “动词+ 了2 + 宾语的例句 有3 0 7 个。 2 命令、禁止及强调说话人的意志 分类命令、禁止强调说话人的意志 总计 出现频率 2 01 1 71 3 7 a 别走了。( 命令、禁止) b 小心别感冒了。( 命令、禁止) c 我太高兴了。( 强调说话人的意志) d 那太好了。( 强调说话人的意志) 3 持续 持续意义的例子总共有4 0 个,表示持续意义的代表例子如下。 a 中国人过春节,已经有3 0 0 0 多年的历史了。 b 好久没有给你写信了。 c 你去北京已经四个月了。 ( 三) 动态助词“了1 一和语气助词“了2 混用 课本上出现的完了和语气词同时使用的例句有5 3 个,表示持续意义的例子如下。 a 我学了四年了。 b 忘了你的名字了。 c 上午下了雨后,天就晴了。 教科书中出现的“了1 ”的例子共有4 2 7 个。其中“了1 + 宾语 的句子占7 0 。 “了1 + 宾语以外的其他形式占1 2 以下。动态助词“了l 的句子中,“了1 + 宾 语 的句子形式占大部分,表现出偏重的状态。 语气助词“了2 ”的例句共有1 4 0 8 个。其中表示“变化”的句子占8 7 4 。这种 偏重的情况比动态助词“了1 ”中“了1 + 宾语”的偏重情况更厉害。 17 东- i l i n 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韩国高中生使用“了”的偏误分析 我进行的调查中,出现了9 5 个偏误的“了字句。这些有偏误的句子若从形式的 角度分析的话,大致可以概括成“过度使用 、“漏用 、“位置错误”三种偏误类 型。一下分别举例加以分析。 一、不该用而用 从韩国高中生用“了”的错句来看,大多是过度使用“了。共计6 3 处,占全部 偏误情况的6 6 3 。 ( 一) 不该用而用“了1 ” ( 1 ) a ,l c 以前我很喜欢了你。 b 以前我很喜欢你。 ( 0 i 型o l i 1 - 告l - i 詈1 3 l 早吾o 烈 ) c 木父母希望了我当老师。 d 父母希望我当老师。 ( 旱呈i 芒i 罟l h 7 趟毡v = 1 0 l 纠7 l 詈毯亏 缀【 ) 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 “喜欢、希望”等) 充当句子的谓语时,一般不可带“了 1 。即使韩语动词带过去助词“议 ,汉语动词也不能带体词“了1 。 e 木我觉得昨天很热了。 f 我觉得昨天很热。 ( l 导叫列l 凸h 早叫畏 ) 宾语为动词、动词短语、主谓短语等谓词性词语时,谓语动词后不能用“了 。 g 木妈妈每天早上六点起床了。 h 妈妈每天早上六点起床。 ( 叫叫叫告口l 型o 刮6 人i o i i 型o t l 创e l - ) 句子中有像“每天、每次、经常、常常、通常”等表示经常性的壮语时,一般不用“ 了 。 上面四类偏误大都与学生对汉语的时体表达方式了解不够有密切关系。 18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i = 我昨天去了商店买了三件衣服。 j 我昨天去商店买了三件衣服。 ( l 告叫列i 咎召叫l7 人1 吴n i 型暑敛亡 ) k 木十月到了,人们去看了红叶了。 1 十月到了,人们去看红叶了。 ( 1 0 型0 i 刊o l 叫人 曾詈罟时罟暑呈剖裂 ) 兼语句、联动词的第一个动词后一般不能用“了 。 1 1 1 木我是去年二月来了。 n 我是去年二月来的。 ( l 告封世2 型叫l 戥 ) 很多韩国学生混淆了“了l 与“是的”结构中的“的 。 这主要是不了解当强调时间、地点、方式时,汉语要用“( 是) 的 结构的缘 故。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的疑问词语在汉语疑问句中充当状语,突出疑问焦点的 时候,汉语动词谓语只能表示动作突现的“的,不能带“了1 。这时的“是 是 焦点标记,它可以隐现。 学生受到已学过的“是的”结构的干扰,造出汉语中并不存在的“是 了”结构,用以表示“实现”或“变化 ,这属于“了 字与“的 字的混用。 0 木我还没看完了这本书。 p 我还不看完了这本书。 q 我还没看完这本书。 ( l 告o 到刊号亏 灭i 咎o a 亡 ) 表示动作未曾实现,此时汉语否定副词要用“没 ,不能用“不”。另外,汉语 的否定句不能用“了1 。学生已经知道“没+ 动词”可用来表示发生的事件,但由于 对时制把握失误再加上对“了1 ”语法意义掌握不好,以致出现“了l 字的过度使 用。 如果没有明确的表示过去的时间词语作为参照时间,汉语在叙述过去某一时间完 成或发生的事情时是不能使用“了字的,但可能由于受到“烈”的负迁移影响。 有 不少韩国学生往往在描述绝对过去时间发生的事件时加上体标记“了 。学生没有意 识到句子的“体 是已经发生变化的意思,结果就出现了误以绝对的过去时间为参照 而导致的“了1 的过度使用。 19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二) 不该用而用“了2 a 木你以前吃过泡菜了吗? b 你以前吃过泡菜吗? ( q0 i 型o t i 利天i 号叫芒召烈l i ? ) 动态助词“过”表示曾经发生某一动作、 进行,该状态不再存在,可以 有“过 的句子中,不能加“了2 。 存在某一状态,但现在该动作已经不再 说“过 表示“曾然”。 c 水电影刚开始了。 d 电影刚开始。 ( 粤斟7 巳十a i 封烈亡 ) 如果汉语句子带有表示过去近时状语“刚、刚刚”等、或者句子表示动作、事件 不久前刚实现,那么非持续性动词如“到、来、死、出生、开始、回来、生病等, 不能带“了2 ”。圆 e 术我很疼了。 f 我很疼。 g 木你的个子真高了。 h 你的个子真高。 这样的偏误若从形式上描写应该属于在受程度副词修饰的动词或者形容词后不当 使用“了2 ”字。但从导致偏误的原因上看,则都是由于不了解描写句和叙述句之间的 区别造成的。 学生学“了2 ”的时候,只注意到两点“了2 的位置、“了2 表示变化。所 以出现了很多韩国学生乱用“了2 ”的现象。 二、该用而不用( “了”的漏用) ( 一) 该用而不用“了1 一 a 水今天我买三个本子。 b 今天我买了三个本子。 ( 仝旨l 告吴州i 型詈敛亡 ) c 水姐姐结婚,她有一个儿子。 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 m 商务出版社,2 0 0 2 ,第3 9 9 页 函韩在均韩国学生学汉语“了”的常见偏误分析 j 汉语学习,2 0 0 3 ( 4 ) 2 0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d 姐姐结婚了,她有一个儿子。 ( - y - l ( q 叫) _ 7 型喜亏 叫o 暑亏 l 詈型议亡 ) e 木我开一个网页。 f 我开了一个网页。 ( l 告菩丘1 1 0 i 灭l 亏 l 詈望鳅 ) g 术明天下课,就去找你。 。 h 明天下了课,就去找你。 ( l h 型牟管0 i 詈l 型q 詈型旦己 香硎) 从汉语正常表达的角度来分析,上面的几个偏误句子表达的事件大都属于“实现 体”,应该在主要动词后用“了l ”,但学生在造出的这些“句子 中并没有把这个实 现体标记用上去。 从句子的时制表达角度看,上文中前三个用例表达的都是在“绝对的过去”时间 内发生的事件,而这样的事件若用韩语来表达的话,相应的动词后面是必须加上个表 示过去时制的词尾的。因此像例子a 的情况,学生在用汉语造句的时候最有可能使用在 语法意义上与表示“绝对过去时最为接近的“了1 ”。 尽管韩语表示“绝对过去时”的词尾在语法意义上与汉语的“了i 最为接近,但 两者所处的相对位置不同。韩语的绝对过去时词尾因动词居尾的句子格局而大都处于 句尾,而在汉语中,除少数以动词在尾的句子外,在大多情况下,句中的主要动词后 都带有其他实词性成分,其结果是,在大多数句子中“了i 也不处在句子末尾的位 置。恰恰是这种不同给学生使用“了1 带来了很大的心理障碍大多数学生在造句 时都存在着为了避免出错就干脆不用的心理。这才是学生不在上述汉语“句子 中动 词后加“了i 的根本原因所在。 ( 二) 该用而不用“了2 a 木我十八岁。 b 我十八岁了。 ( l 告1 8 苗o i ) 语气助词“了2 用于表示年龄、年份、月份、日期、季节等有规则地进行变化的 句子的名词或数量词后。 c 木快要放假。 d 快要放假了。 ( 吾咎封o ir - f ) 2 1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如果汉语句子前有表示事件即将发生的副词“快、快要、要、就要 等,句尾就 要出现“了2 ”,构成“快了、快要了、要了、就要了 格式。 式。 e ,i c 你别喝。 f 你别喝了。 ( 叫口 人i 天i 口 ) 用表示禁止的意思的“别 时,句尾要出现“了2 ,一般构成“别了的格 g ,i c 那太好。 h 那太好了。 ( 7 1 营霉日i 旦) “太作状语的感叹句,句末要用“了2 。 i 木好,我们知道。 j 好,我们知道了。 ( q i ,早己i 告管默叫旦) k 水他病。 1 他病了。 ( 告鬯叫i 型豉 ) 事物的性质、状态发生了变化( 谓语动词一般为形容词、状态动词和关系动词) 的句尾该加“了2 ”。 m ,i c 我回国已经有半年。 n 我回国已经有半年了。 ( l h 7 刊暑茴灭i 型州世叫0 i 剐鳅 ) 动词为结束性的动词,全旬表示到说话时( 如无指明具体时间的状态) 动作已经 完成多长时间或己完成多少数量时,句尾加“了2 ”。 造成“了2 ”漏用的原因其实也与学生的避错心里有关。尽管“了2 与绝对过去 时词尾在多数情况下都处在句尾的位置,但两者之间的语法意义相差较大,为了避免 用错,学生在造句过程中若没有把握就避开不用。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