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论文)交往理性下的技术——哈贝马斯技术哲学思想研究.pdf_第1页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论文)交往理性下的技术——哈贝马斯技术哲学思想研究.pdf_第2页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论文)交往理性下的技术——哈贝马斯技术哲学思想研究.pdf_第3页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论文)交往理性下的技术——哈贝马斯技术哲学思想研究.pdf_第4页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论文)交往理性下的技术——哈贝马斯技术哲学思想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尤尔根哈贝马斯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理论家,被誉为 “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领袖 。科学技术观是哈贝马斯理论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高新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越来越深 刻地影响着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科学技:r 在给人类谋福利的同时也带 来了一定的负面后果,并引起了许多知识分子的密切关注和严肃思 考,哈贝马斯作为最有影响力的一位,提出了以交往理性为基础的技 术哲学思想,以构建合理性社会。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哈贝马斯科学技 术哲学思想,并在结合哈贝马斯的哲学思想本身的基础上,运用技术 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观点对哈贝马斯的技术思想,并进行了分析和评 价。 本文首先从哈贝马斯的“认识与兴趣中的观点出发,通过对 技术的兴趣、实践的兴趣、解放的兴趣关系的论述,阐明了其批判的 社会认识论:在当今的发达社会中,技术的兴趣所创造的成果技 术,已经被统治集团滥用,给人类带来了不幸和灾难;同时人与人之 间的平等对话关系( 人们的实践兴趣) ,也遭到了阻扰和破坏,在这 种情况下,只有解放的兴趣所指导的批判的社会科学,即在人与人之 间建立一种没有统治的交往关系和取得一种普遍的、没有压制的共 识,才能使广大阶层和社会摆脱物质匮乏和人际关系的紧张困境。其 次,本文介绍了哈贝马斯的“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哈贝马 斯在该论点上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将科技批判与意识形态批判相结 合的传统,但他摈弃了那种认为科学技术从来就是意识形态的观点以 及对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持全盘否定的态度。哈贝马斯尤其认 为马尔库塞将科技进步的功能与传统意识形态所起的虚假性和欺骗 性的社会功能相提并论是不合理的。哈贝马斯从本质上把握了高科技 发展的脉络和实质,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观点,并认 为高科技同时也是一种隐形意识形态,高科技不仅成为社会发展的最 革命的力量,而且还作为意识形态影响到整个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领 域,包括精神领域。最后,面对科技发展的合理化问题,哈贝马斯认 为,既要发展科学技术,但又不能被它所控制和奴役,只有通过对科 学技术的不断反思,把技术纳入到民主对话中加以讨论,将科学技术 与民主对话结合起来,才能消除科技异化的现象,这也是哈贝马斯交 往理性行为理论下技术发展模式的核心部分。 本文主要是基于哈贝马斯交往理性观的视角,对其技术哲学思 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根据哈贝马斯的观点,技术也属于交往行 为范畴,并以此为依据阐述了技术观的深化历程,即从认知与兴趣的 社会技术观到意识形态的思维技术观,上升到交往理性的行为技术思 想。 关键词:哈贝马斯,科学技术,交往理性,技术哲学 a b s t r a c t j u r g e nh a r b e r m a sisaf a m o u sg e r m a np h ilo s o p h e ra n ds o ci a l t h e o r i s t ,t h ef r a n k f u r ts c h o o l ss e c o n d g e n e r a t i o nh e a d t h e c o n c e p to f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i sa ni m p o r t a n tc o m p o n e n to f h i st h e o r i e s i nt o d a y sh i g h - t e c he r ao fr a p i dd e v e l o p m e n t , 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i n c r e a s i n g l yi m p a c t so nt h ef u t u r ea n d d e s t i n yo fm a n k i n d 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a tt h es a m et i m e , h a sa l s ob r o u g h tc e r t a i nn e g a t i v ec o n s e q u e n c e sa sw e l1a st h e a d v a n t a g e s ,w h i c ha t t r a c t sm a n yi n t e l l e c t u a l st h ecl o s e a t t e n t i o na n ds e r i o u st h i n k i n g h a b e r m a sa st h em o s t i n f l u e n t i a lo n e ,p u tf o r w a r dat e c h n o l o g yt h i n k i n gb a s e do nt h e r e a s o no f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t ob u il d ar e a s o n a b l es o c i a l c o n s t r u c ti o n i nt hisp a p e r,id i da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a n d s y s t e m a t i ca n a l y s i so f h a b e r m a s sp h il o s o p h yo fs c i e n c e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i nt h el i g h to fh i so w np h i l o s o p h i c a lt h o u g h t i t s e l f ,u s i n gp h il o s o p h yo ft e c h n o l o g ya n ds o c i o l o g yo f s c i e n c e ,ig a v e h a b e r m a s sv i e wo nt e c h n i c a l t h o u g h t s y s t e m a ti ca n a ly s i sa n de v a l u a ti o n t h i sp a p e rs t a r t sw i t ht h ep o i n to fv i e wo fh a b e r m a s s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a n di n t e r e s t ,t h r o u g ht h ee x p o s i t i o no ft h e t e c h n o l o g yo fi n t e r e s ta n dp r a c t i c a li n t e r e s t ,t h ei n t e r e s to f t h el i b e r a t i o n ,h ec l a r i f i e di t sc r i t i c a ls o c i a le p i s t e 珥o l o g y : i nt o d a y sa d v a n c e ds o cie t y ,t e c h n o l o g y ,c r e a t e db yt h ea n o u t c o m eo ft e c h n o l o g yi n t e r e s t ,h a sb e e nt h ea b u s eo ft h er u li n g cli q u e ,b r i n g in gt ot h eh u m a nmis e r ya n du n f o r t u n e t h e p r a c t i c eo fi n t e r e s t ,p e o p l e t o p e o p l ee q u a lr e l a t i o n s h i p ,t o al a r g ee x t e n t ,h a sb e e ndis r u p t e da n dd e s t r u c t e d i ns u c h m i v c i r c u m s t a n c e s ,o n l yg u i d e db yt h ec r i t i c i s m o ft h e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o nt h ei n t e r e s to ft h eli b e r a t i o n ,t h em a j o r i t yc a n b eo u to fc l a s sm a t e r i a ld e p r i v a t i o na n d s o c i a lt e n s i o na n d i n t e r p e r s o n a ld i f f i c u l t i e sa sw e l1 h a b e r m a si n h e r i t e d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c r i t i c i s mt h a tt h ef r a n k f u r ts c h o o lc r i t i c a l t e c h n o l o g yw illb ec o m b i n e dw i t ht h ei d e o l o g y b u th er e j e c t e d t h ei d e at h a t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h a sa l w a y sb e e n i d e o l o g i c a lv i e w sa n di d e o l o g ya sat e c h n i c a la n ds c i e n t i f i c o v e r a l ln e g a t i v ea t t i t u d e i np a r t i c u l a r ,h a b e r m a st h o u g h ti t u n r e a s o n a b l et h a tm a r c u s ep u tt h ef u n c t i o no fs c i e n t i f i ca n d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p r o g r e s sa n d t h ef a l s ea n dd e c e p t i v e s o c i a l f u n c ti o nc a u s e db yt r a d i ti o n a li d e o l o g yt o g e t h e r h a b e r m a s , f r o mt h en a t u r eo f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g r a s p e dt h es e q u e n c e a n ds u b s t a n c eo ft h eh i g h t e c h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p r o p o s e dt h a t “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a r ep r i m a r yp r o d u c t i v ef o r c e s ”h e a l s ov i e w e dt h a th i g h - t e c hi sak i n do fi n v i s i b l ei d e o l o g y h i g h t e c hn o to n l yb e c o m e st h em o s tr e v o l u ti o n a r yf o r c eo f s o c i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b u ta l s oi m p a c t s ,a sa ni d e o l o g y ,o nt h e w h o l eh u m a n i t y a r e a s ,t h e a r e a so fp r o d u c t i o na n d 1i f e , i n c l u d i n gt h es p i r i t u a la r e a f a c e dw i t ht h er a t i o n a li z a t i o n o f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s c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h a b e r m a st h o u g h t t h a ti ti sn e c e s s a r yt od e v e l o p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b u ti t c a nn o tb ec o n t r o ll e d a n ds l a v e d o n l yt h r o u g hc o n s t a n t r e f l e c t i o no fs c i e n t i f i ca n d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p u t t i n gt h e t e c h n o l o g yi n t od e m o c r a t i cd i a l o g u e ,a n dc o m b i n i n gi t w i t h d e m o c r a t i cd i a l o g u et od i s c u s s i o n ,c a ni te l i m i n a t et h e p h e n o m e n o no fa li e n a ti o n ,w h i c hi st h ec o r eo fh a b e r m a s s t e c h n o l o g yd e v e l o p m e n tm o d e la n dr a t i o n a l a c t i o nt h e o r y t h isp a p e rg i v eas y s t e m a ti ca r r a n g e m e n to fp h il o s o p h yo f t e c h n o l o g yo fh a b e r m a so nt h et h e o r yo f h i sc o m m u n i c a t i v e r a t i o n a l i t y a c c o r d i n gh i sv i e w ,t e c h n o l o g yb e l o n g st oak i n d o fc o m m u n i c a ti v eb e h a v i o r ,b yw h i c hh e t e li sad e e p e n i n g p r o c e s so ft e c h n o l o g yi d e a t h a ti st h ep r o c e s sf r o mt h es o c i a l t e c h n o l o g yv i e wo fi n t e r e s t st ot h es u b j e c t i v et e c h n o l o g yv i e w , t o w a r d st oc o m m u n i c a ti v eb e h a v i o ri d e ao ft e c h n o l o g y k e yw o r d s :h a b e r m a s ,s c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c o m m u n i c a t i v e r a t i o n a l i t y ,p h i l o s o p h yo ft e c h n o l o g y v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 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 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 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宝岔沛年6 月j 日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湖南师范大学。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l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瓯 (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 作者 导师 日期:矽彩年6 月r 日 日期:储6 月r 日 交往理性下的技术哈贝马斯技术哲学思想研究 前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当今社会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类的生活与科学技术的 产物息息相关,科学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或制约着 各种社会问题,并执行着某些意识形态功能。同时,社会意识形态的 诸形式构成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精神环境,制约着对科学技术及其社 会功能的理解。因此,构建一个以科学技术为进步力量而达到合理 化的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也是社会学界一直探讨的问题。 自1 9 世纪工业革命以来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和物 质文明的空前繁荣更加深了人们的这种观念,所以,启蒙运动之后, 人类社会的合理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联系在起。但是,到了晚期资 本主义,科学技术的过度扩张却导致了意想不到的实践后果,一方面 是科学技术成了第一位的生产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另 一方面技术的规则也渗透到政治和文化领域,人们开始用控制自然的 方法来管理人类社会,社会完全成了技术化的统治。从政治方面讲, 技术扩张破坏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导致了民主的缺失,具体表现 在以下方面:第一,广大公民的“非政治化 ,民主意识淡漠。由于 科学技术成了第一位的生产力,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科技的进步同时 也促进了以休闲、消费和享受等为主题的文化工业的空前繁荣;第二, 以专家治国和科学管理来代替民主政治。而专家治国强调政治统治应 该按照专业技术管理的模式来进行,科学的管理比民主“更有效率”, 在他们看来,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失控和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技术装 备的过时、不足和社会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因而他们强调要通过纯粹 “工艺”的途径,依靠各种技术革命、通过科学的管理来克服和消除 危机,加之公共领域被国家操纵,所以传统民主机制被破坏,技术专 家的合理决策代替了公众意志的民主实践,公民政治生活的自主性被 转化为对政府决策的消极盲从,民主选举蜕变为机械化的投票形式。 硕士学位论文 从文化方面讲,一方面,文化再生产表现为工业文化的形式,文 化失去了其源自私人领域的自主性和多样性,文化的人文意义和价值 的丧失,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一般商品的生产已没有什么区别,文化工 业产品由于在技术上的可复制性,已经从根本上消除了艺术作品的个 人风格,一切作品皆沦为商品,文化己经不能成其为真正的文化了, 另一方面,却是专家文化与日常实践的脱离所造成的文化贫困化。随 着价值领域的分化,科学、道德、艺术等各自获得独立自主的地位和 发展轨道,每个领域都被机制化、专业化,由专门人员负责,形成专 家文化,也正是由于从日常交往行动的联系中分化出来的专家文化, 导致了日常实践的文化的贫困化。由此,人失去了其独特性和丰富的 个性,用马尔库塞的话说,就是人成为了“单向度的人 ,“思想的运 动停留在作为理性之界限的栅栏之内 ,人的精神的“内在”向度被 削弱了,失去了自己的独特而丰富的个性,失去了对社会系统控制与 操纵的内在反抗性,舒舒服服地成为“工业文明的奴隶”。 面对科学技术的扩张所导致的实践后果,人类应该如何解决。哈 贝马斯认为,关键是科学技术特别是技术是按照目的论行动的模式来 运行,所追求和实现的目标是体现为目的合理性。在哈贝马斯看来, 晚期资本主义的社会病症正是这种目的行动合理化的必然结果,和传 统社会把制度框架建基于神话、宗教或者形而上学等文化传统之上不 同,资本主义社会则确立了经济系统的合法性,建立了一种使目的理 性活动的子系统能够持续发展的经济机制,特别是到了晚期资本主义 社会,随着国家干预的加强和科学技术成为第一位的生产力,统治者 把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 来执行统治功能,通过意识形态的技术 来实现合理化的统治,达到统治的合理性。 在确立了交往合理化的基本框架后,哈贝马斯坚持认为,科学技 术具有走向民主对话的合理化潜能和现实可能性。对此,哈贝马斯采 取的策略是立足于他的话语民主理论,把科技的进步放在民主政治意 志的坐标系中加以探讨,他认为,唯有如此,才能把科技进步纳入到 理性反思的维度,同时,又能根据生活实践的要求来规范和推进科学 交往理性下的技术哈贝马斯技术哲学思想研究 技术的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在科学和政治、社会公众之间建立起 一种民主对话的机制,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科学家要有一 种双重角色的意识,即一方面是科学家,另一方面又是国家公民,因 此科学家必须对所从事的研究可能带来的实践后果进行深刻的反思。 第二,科学和政治之间进行对话:一方面专家要给政治家的决策提供 建议和意见;另一方面政治家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向科学家交付任 务,规范科技的发展。只有在这样一种互动的机制之下,政治家可以 根据对话达成的共识作出实事求是的判断,消除政治行为中非科学的 决策;同时,科学家又可以根据政治意愿合理的推进和规划科技的发 展,从而避免科技泛滥可能带来的危害。第三,科学家与社会公众之 间要进行平等对话,今天,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次重大的科技进步可能会对人类生活、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等产生 极大的影响,如今的科学技术不仅仅是科学家和专家份内的事情,也 是整个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因此,科技的规划和发展必须接受广大公 民的理性反思,对其进行民主的辩论和论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科 学和技术具有生活实践的维度。 毋庸置疑,哈贝马斯对于技术与合理化之间的辩证关系的理论思 考具有重要思想价值。因此,从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功能和技术交往 理性出发来探讨技术与合理化的关系,并以此为角度研究哈贝马斯的 技术哲学,以一种辩证的态度,吸取其思想中的精华,剔除糟粕,提 出自己见解,这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2 0 世纪8 0 年代初,我国学术界就开始关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 等理论。到了9 0 年代,对其理论的研究更是层出不穷。根据笔者所 搜集的资料来看,目前对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社会进化理论、 重构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语用学理论等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是 对其技术哲学思想的研究却并不多,概括起来,国内学者主要在介绍 的层面围绕着哈贝马斯理论中的下述问题进行了讨论。 ( 1 )关于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阳海音( 2 0 0 7 ) 认为哈贝马斯的科技观于我们看待和处理当代的 科学技术发展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性,然而他的科学技术观也充满了 道德乌托邦的色彩。虽然哈贝马斯对什么是技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批判了对技术进步的悲观主义解释和乐观主义 解释。根据哈贝马斯的观点,要区分劳动和交往行为两大领域,科学 技术越是发展,越需要公开的不受压制的对话和讨论。其中哈贝马斯 关于科学技术合理发展的设想,里面充满了道德乌托邦的色彩哈贝马 斯认为,要实现科学技术的合理化,必须在科学和政治、社会公众之 间建一种自由的对话机制。 周运江( 2 0 0 5 ) 认为哈贝马斯论述了科学经过技术物化为物质形 态,从而实现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成为第 一生产力并执行意识形态职能,虽维护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现状,但他 没意识到在广度和深度上加深其基本矛盾,推进其灭亡过程的一面, 没意识到科学技术还有推进社会政治民主化过程的一面,没意识到科 学技术还有与人的全面发展紧密相联系的一面。 张和平( 2 0 0 2 ) 认为哈贝马斯师承马尔库塞科学技术导致劳动合 理化、科学技术直接决定生产关系的理论,把劳动的合理化、交往关 系的合理化视为科学技术造成的。这就使得哈贝马斯把现代西方社会 存在的入的本质的异化归因于科学技术。但由于哈贝马斯否定了生产 关系的作用,因而他对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批判是错误的。 宋霞( 2 0 0 1 ) 认为哈贝马斯对科技自身发展导致科学技术日益密 切结合,以及科学、技术、产业逐渐结合为一体并使科学技术成为现 实的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都是正确的,并已被历史发展的事实所印证。 但哈贝马斯把科学技术与产业结合的中介只看作是国家干预的加强, 却不符合历史发展现实。他忽略了生产的内在规律和复杂性,对晚期 阳海音。哈贝马斯科学技术观述评【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 0 0 7 ,2 4 ( 5 ) 周运江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理论【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 0 0 5 ,2 3 ( 4 ) 张和平。略论哈贝马斯对科学技术的批判【j 】甘肃理论学刊,2 0 0 2 ,( 6 ) 交往理性下的技术一哈贝马斯技术哲学思想研究 资本主义国家干预职能的性质也作了简单化处理。 陈振明( 1 9 9 6 ) 认为哈贝马斯关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的理论是 有缺陷的。他把生产力看作一种独立的变数,看作一种独立的剩余价 值来源,否认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具有明显的技术至上主义的倾向。 他认为可以撇开生产力的其他要素( 包括劳动者) 独立地创造价值。这 与我们通常意义上对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的理解是大相径庭的。 薛民( 1 9 9 4 ) 认为哈贝马斯对科学技术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 社会功能持全盘否定的态度是错误的。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 技术推动社会进步作用的效能尽管受到种种限制,但还是不断的显示 出来。 ( 2 )关于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的研究 陈爱华( 2 0 0 7 ) 认为哈贝马斯关于科学技术执行着意识形态的职 能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了霍克海默和马尔库塞的科学伦理思想,同时 这又是他试图进行历史唯物主义“重建”的序曲。哈贝马斯通过对韦 伯的合理化的伦理观进行解析和批判,提出了交往关系的伦理解释框 架,辨析了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化的社会制度背景,并认为,只有随着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制度框架的合理性才能直接同社会劳动系 统联系在一起。科学技术成为第一位的生产力使国家干预活动的增 加,同时技术与科学具有意识形态的作用。然而,在哈贝马斯关于科 学技术意识形态化的批判中却存在着方法论的误区。 刘京( 2 0 0 6 ) 认为“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 其意有二:一指科学技 术不再是客观知识技能体系,而受世界观、价值观的重大影响,不论 是在观念上还是在实践中,科学技术已成为维持一个社会正常运转的 主要根据,成为一种决定社会系统发展的自主性、自然性的存在力量; 二是科学技术已成为某一阶级、阶层、集团维护自己利益的工具或手 宋霞哈贝马斯科技理论探讨【j 】世界历史,2 0 0 1 ,( 2 ) 陈振明“西方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一评哈贝马斯的观点【j 】岭南学 刊,1 9 9 6 ,( 4 ) 薛民哈贝马斯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理论评析【j 】复旦学报,1 9 9 4 ,( 2 ) 陈爱华哈贝马斯科技伦理观述评【j 】伦理学研究,2 0 0 7 ,( 3 ) 硕士学位论文 段,起着使行政活动和舆论非政治化的意识形态功能。 王风才( 2 0 0 4 ) 认为哈贝马斯从分析m 韦伯合理性概念入手, 通过对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观点的批判继承, 系统阐发了科技意识形态论,提出只有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 术才成为第一生产力,并成为意识形态新形式,认为科技意识形态有 别于传统的政治意识形态、自由交换的基础意识形态,作为技术统治 的隐形形态为统治合法性提供基拙。哈贝马斯科技意识形态论不符合 传统马克思主义观点,总体上属于科技悲观主义;但是它不仅深化了 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而且对于反思科技理性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圆 吴瑞财( 2 0 0 3 ) 通过对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各自的科学技术与意 识形态思想的比较分析,得出对于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分析是始终 与对理性的分析联系在一起的。认为马尔库塞的思路是技术理性,具 有先验的支配性,由此科学技术可以方便地成为意识形态。哈贝马斯 的思路依赖于一种“渗透,或者说是“转换,他的结论是“科学和 技术的合理形式,即体现在目的理性活动系统中的合理性,正在扩大 成为生活方式,成为生活世界的历史的总体性,”科学技术成为社 会的组织原则,它按自己的面貌来塑造一个世界。 于新( 2 0 0 1 ) 认为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意识形态论,揭示出科学 技术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对人的理性观念 和思维方式产生了重人的影响,尤其是科技进步导致人们将其变成了 包括人文科学在内的精神领域的终极标准,造成工具理性横行,科学 技术成为统治者对人进行统治的有效手段。虽然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 意识形态论提出了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然而,哈贝马斯在把握 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时,断定今日之科学技术就是意识形态, 变成了一种政治统力量,这个命题在理论上是难以成立的,在实践上 刘京哈贝马斯“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思想探源【j 】求索,2 0 0 6 ,( 2 ) 王凤才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一哈贝马斯科技意识形态论【j 】山东科技大学学 报2 0 0 4 ,6 ( 4 ) 吴瑞财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一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一致与分歧【j 】兰州学刊,2 0 0 3 ,( 3 ) 交往理性下的技术哈贝马斯技术哲学思想研究 也是有害的。 ( 3 )关于交往理论与技术的研究 吉献忠( 2 0 0 7 ) 指出交往理性实际上就是社会统一与和谐的救治 力量。是现代性走出困境的必然关口。面对当时的社会危机以及形形 色色的否定和解构“现代性”的思潮,哈贝马斯站在“现代性”立场 探讨了现代性的内在诉求和现实危机,引入互主体性的交往理性作为 现代性拯救的路径,以求解除现代性困境。哈贝马斯希望通过在实践 中重建交往理性和话语伦理,整合残缺和破碎的生活世界的合理结 构,从而解除对人的个性的压抑,摆脱现代性的负面效应。这就是哈 贝马斯对现代性进行拯救的构想,它是现代性遭遇内在危机和后现代 思潮挑战之后自觉进行的一种尝试和努力。 阳海音( 2 0 0 6 ) 认为交往行为合理化是对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的超 越,如何超越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和生活世界殖民化现象呢? 哈贝马斯 认为,这实际上是一个如何实现社会合理化的问题,哈贝马斯在其著 作中反复表明,要实现生活世界的合理化只有通过交往行为,进而达 到走向民主对话的科学技术。 唐永亮( 2 0 0 2 ) 认为伴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交往与技术的关 系变得日益紧密。交往已不是作为哈贝马斯所认为的外在于技术的因 素,而是内化于技术之中。它不仅表现为对技术需求的拉动,促进技 术的传播,而且还影响技术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抑制技术的异化。技 术成为交往的“主体一客体一主体二级结构中”客体的主要表现形式, 它的进步改变着交往的结构,而且促进交往功能的增强。两者在现实 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表现为一种“技术一交往动态演化模型”。 这些文献给本文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史料资源和总结,正是基于 这些研究,本文对哈贝马斯的技术思想做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分析, 于新哈贝马斯“科学技术即是意识形态”评析【j 】。长自学刊,2 0 0 1 ,( 1 ) 吉献忠交往理性:哈贝马斯现代性拯救的逻辑出口 j 】宁夏党校学,2 0 0 7 ,9 ( 2 ) 阳海音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合理化理论【j 】哈尔滨学院学报,2 0 0 6 ,( 8 ) 唐永亮技术与交往之辩证关系探析【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 0 0 2 ,4 ( 4 ) 硕士学位论文 并结合哈贝马斯不同时期哲学思想( 从批判的意识形态到交往行为理 性) 加以总结,从而尝试构建交往理性下的技术哲学思想。 另一方面,从国外的研究动态来看,长期以来国际学术界,主要 是哲学界和社会学界对哈贝马斯思想的研究只集中在其现代性理论, 合法化危机理论以及交往行为等理论,例如,研究哈贝马斯的专家, 托马斯麦卡锡、戴维赫尔德、理查德伯恩斯坦、戈兰瑟邦以 及阿克塞尔范登堡等都是从语言哲学,社会学,政治理论以及伦理 学等角度对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进行诠释,焦点集中在哈贝马斯的 “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的理论上。 总之,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中,虽有 一些专家、学者对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功能、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 关系及科学技术的政治理论等观点进行论述,但针对哈贝马斯的交往 理论与技术哲学思想的结合却很少进行系统地阐述。因此,本文将力 图对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下技术哲学思想进行详尽的分析、探讨。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本研究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视角着手,结合哈贝马斯技术 思想的演变( 即从对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批判走向交往理性的行为技 术思想) ,旨在对哈贝马斯的技术哲学理论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和评析。 本文结合政治学、社会学、哲学、伦理学等学科,针对哈贝马斯的技 术哲学思想,就“交往理性下的技术”展开理论探讨。通过对技术的 兴趣、实践的兴趣、解放的兴趣关系的论述,阐明了其批判的社会认 识论;在此基础上,进而阐述了“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 是如何 发挥社会功能并从而走向交往理性的探讨;面对科技发展的合理化问 题,如何做到既发展科学技术,但又不被所控制和奴役,交往理性下 的技术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只有通过对科学技术的不断反思, 把技术纳入到民主对话中加以讨论,将科学技术与民主对话结合,才 能消除科技异化的现象,这也是哈贝马斯交往理性行为理论下技术发 展模式的核心部分。 本研究采取理论分析与文献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交往理 交往理性下的技术一哈贝马斯技术哲学思想研究 性下的技术”进行理论探讨。通过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 辩证思维方法,对哈贝马斯的技术哲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文 献分析法,充分利用图书资料和电子文献检索系统,搜集国内外相关 文献,通过对文献的深入分析,力使研究更为全面合理。 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建立在“认知与兴趣”基础上的科学技术 大凡奇迹的创造皆来自于兴趣,兴趣推动了事物的发展,科学技 术的发展也不例外,科学技术是一种建立在人的“兴趣”基础上的知 识的总和。那么什么是兴趣( i n t e r e s t s ) 呢,兴趣在哈贝马斯那里被 称为旨趣,哈贝马斯说:“一般说,兴趣即乐趣。”兴趣同“某一对象 的存在或者行为的存在的表象相联系,“它表达着我们感兴趣的对象 同我们实现欲望的能力的关系”。兴趣贯穿于人类日常工具行为和交 往行为中,它促成和决定着人类为维持不断扩大自身存在和再生产的 条件,通过兴趣,主客体之间的联系得以建立,所以,兴趣先于认识, 是认识的基础,它决定并指导着认识。哈贝马斯认为,认识论应该是 一种社会理论,真正的认识批判应该是认识与兴趣的统一和融合,它 只能发生在自我反思的领域中,即发生在理论认识与追求独立判断或 追求解放结合在一起的领域中。 科学技术作为建立在人的“兴趣 基础上的产物,哈贝马斯对科 学技术创造的主体人的兴趣,并结合认识论作了颇为透彻的研 究。哈贝马斯沿袭从康德以来的“认识批判 的传统,他指出:认识 之所以可能的条件问题,是认识论中最为基本的问题。只有解决这个 问题,才能解释整个认识的意义。“兴趣先于认识,就像兴趣由于认 识才得以实现一样。正是从认识与兴趣之间关系的角度,他论证了 一种与实证主义的科学主义、客观主义相对立的科学观。他区分了人 类知识的构成兴趣的主要类别,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不同类型的科学知 识。他将人类的兴趣分为三类:一类是技术的认识兴趣,就是人类对 于预测和控制自然的兴趣:一类是实践的认识兴趣,就是人类对于保 障和发展生活中的相互了解和自我了解的兴趣;另一类是解放的认识 兴趣,就是人对摆脱束缚、获得自由的兴趣。相应于这三种认识的兴 趣,形成了三种类型的科学:植根于技术兴趣的科学是经验的和分析 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 9 9 9 2 0 1 1 0 交往理性下的技术哈贝马斯技术哲学思想研究 的科学,致力于获得知识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属于这种科学;植 根于实践兴趣的是历史的和解释的科学,这类科学的主要兴趣在于促 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以达到共识,致力于解释性理解的人文科学 和历史科学属于这种科学;植根于解放兴趣的是具有批判倾向的科 学。这类科学的目的是唤醒反思能力,心理分析、意识形态批判以及 反思的批判的哲学都属于这种科学。通过以上论述,我认为从认识论 的角度,哈贝马斯所说的科学是一种从主客体关系出发,以人的兴趣 和人的价值为核心,涉及全部知识或科学领域的知识的总和。 1 1 技术的兴趣 技术的兴趣是在“劳动”这种媒介中形成的。人类自身的再生产 必不可免的与物质生活资料联系在一起,而这种物质生活资料是通过 人类特有的、建立在一种认识论意义的“学习过程 之上的技巧和工 艺的方式,在与自然的劳动过程中获得的。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预测并试图通过技术占有或支配外部世界的兴趣就是技术的兴趣。它 指向的领域是“关于事物和事件的现象领域 ,关注的是对“客体化” 的过程进行技术控制,它既规定着现实事物客观化的方面,也从技术 上和策略上为“目的合理行为”即“工具行为”规定方向。它的意向 是把人类从自然界的强制中解放出来。换言之,技术的兴趣也可以称 之为有成效地控制自然过程的兴趣。 1 2 实践的兴趣 哈贝马斯指出:“任何兴趣无论是纯粹的兴趣还是经验兴趣,完 全取决于它所具有的实现欲望的能力,并且,任何兴趣都同可能的实 践相联系。认识兴趣需要服从这种实践理性的指导。”实践的兴趣是 是通过“语言这种媒体形成的。人类社会生活建立于人与人之间的 普遍语言的交往之上,哈贝马斯把人们交往之中的那种维护人际之间 的相互理解以及确保人的共同性的兴趣,称谓实践的兴趣。它指向的 领域是“关于人及其表现的对象领域,其所关注的是维护与扩大人 们的主体间性,通过对言谈的规范所形成的实践知识,给人们的交往 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 9 9 9 2 0 5 2 0 6 1 1 硕士学位论文 行为规定方向,即是说,通过实践规范下的语言沟通,使人们之间可 以相互理解,形成共识,从而促成行动的相互协调、一致。实践的兴 趣可以给人类的发展以历史的解释,以保证把人们从僵死的意识形态 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哈贝马斯同时也指出,在当今社会,由于经济、 军事和政治机制对社会的全面控制,交往行为被扭曲,对话受到压制, 相互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己经不可能了,共性、共识很难实现,因而破 坏了实践的兴趣的发展。 1 3 解放的兴趣 解放的兴趣就是人类对自由、独立和主体性的兴趣。哈贝马斯认 为,真正的认识论应该是一种批判的社会理论,只有通过批判性的沉 思,只有自我反思,才能使某些带规律性的认识成为有益的知识。自 我反思虽然是在主体中进行的,但它是综合历史的、超越单个主体的, 因而是独立于各种可能存在的“原则 的束缚,因此,“在自我反思 中,为了认识的缘故,认识达到了同独立自主的兴趣的一致,因为反 思的完成表现为解放运动。理性同时服从于对理性的兴趣。我们可以 说,理性遵循的是解放性的认识兴趣;解放性的认识兴趣的目的是完 成反思本身。 。解放的兴趣的目的是瓦解那些建立在扭曲了的交往行 为基础之上的社会体制,实现社会的解放,从而在人与人之间确立一 种没有统治的交往关系和取得一种普遍的、没有压制的共识。 至于三种兴趣的关系,哈贝马斯认为:“技术的和实践的认识兴 趣作为指导认识的兴趣,只有同理性反思的解放性的认识兴趣相联 系,这就是说,在不受心理化或现代客观主义影响的情况下,才能不 被误解。” 在哈贝马斯看来,解放的兴趣具有基础性的先决作用,人 类历史的前进与发展,首先取决于解放的兴趣,而解放的兴趣本身又 决定指导人们达到共识的实践的兴趣和控制自然界的技术的兴趣。 哈贝马斯把科学看作是一种建立在人的“兴趣”基础上的知识总 和的观点。首先他强调包括兴趣在内的人的主体性在人的认识过程中 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 9 9 9 2 0 0 - 2 0 1 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 9 9 9 2 0 1 銮堡堡丝! 塑垫坚堕墨呈堑堇查笪堂昼塑笙壅 的作用。反对人们把兴趣和爱好视为主观因素,排斥在认识范围之外, 实际上在主体的认识活动中,价值、兴趣等对于整个科学知识形成具 有重要的影响。甚至整个科学知识形成过程及结果也因有这些价值而 具有其特定的意义。其次,哈贝马斯从认识兴趣的角度,对于各类不 同的科学作了适当定位,这就纠正了片面地将某一类科学,如认识论 者将经验分析科学,作为唯一科学知识的偏狭看法,但总的来说,他 通过对认识的兴趣在认识中的作用的阐述,片面夸大主体性在认 识中的作用,从根本上倒向了主观唯心主义。 因此,根据哈贝马斯的这一理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是泾渭分 明的,并列的。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作为经济发展的 重要条件的提高,使得技术旨趣高踞于交往旨趣之上,从而阻断了人 们的理解它在交往和自由解放的可能性。社会生活之所以缺乏意义和 冷酷无情,是因为技术旨趣独揽大权,科技知识成为人类知识的唯一 典范,成为人文社会知识是否得以合法存在的仲裁者。哈贝马斯说, 只有作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为作为解放力的人文社会科学服务的时 候,那它才是福音;相反,如果我们用技术手段蛮横地将其它知识完 全置于自己的支配之下,那就只可能带来灾难。因此,哈贝马斯从他 的旨趣认识论出发,对实证主义关于把自然科学方法移植到社会科学 中,认为社会科学必须具有与自然科学知识同样的方法结构的观点进 行了猛烈的抨击。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