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烟台东方商场设计.doc_第1页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烟台东方商场设计.doc_第2页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烟台东方商场设计.doc_第3页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烟台东方商场设计.doc_第4页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烟台东方商场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第1章 建筑设计商场是供消费者选择和购买所需商品,以及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建筑物。商业建筑自诞生以来,演变出构成、种类、规模各有特色的多种类型。一般来说,常见的商业建筑有百货商店、菜市场、联营商场、步行商业街等。商场建筑一般由营业、辅助、仓库三部分组成,各部分面积比例见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根据商场的不同规模,各部分之间有着相应的比例关系,他们既有相对的独立,又有一定的联系。不同类型的商业建筑在规模、销售方式、空间组成上又所不同。但作为直接进行销售活动的营销空间,是商店建筑的核心,其余各部分各有取舍与合并。全套图纸加扣30122505821.1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烟台东方商场 2.工程地点:该项目位于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路以北,规划批准用地选址见图1.1。3.建筑面积:该工程规划用地面积为4512m2, 主体工程用地1300 m2 ,建筑面积为6575m2。 根据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88第1.0.4条规定,建筑面积大于5000 m2的专业商店是大型商店,由于本大楼建筑面积大于5000 m2,所以应属于大型商店。4.建筑等级:建筑安全等级为级,耐久性等级为级,耐火等级为级,采光等级级。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第5.1.7条规定,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最多允许层数为以下情况:(1) 9层及9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建筑);(2) 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m的公共建筑;(3) 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4) 地下、半地下建筑(包括建筑附属的地下室、半地下室);(5) 厂房;(6) 仓库;(7)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8) 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9) 可燃材料堆场;(10) 城市交通隧道。根据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第3.1.3 条规定的视觉作业分类,该大楼内作业精确度要求为精细,识别对象最小尺寸为0.150.3mm,采光等级应该为级。5.各层功能:该楼建成后作为电子产品展示、销售用,共5层,第一层层高为4.8m,其余层层高为4.2m,每层均需设置卫生间、少量办公室。该大楼高度为22.25m。6.结构体系: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选型依据:该工程为5层商业建筑,需要大空间和对建筑平面的灵活布置。多层建筑一般采用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综合两种结构的优缺点比较,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要靠梁柱来承重,自重轻,容易实现大空间、空间布置灵活,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砌体结构布置不灵活,不易实现大空间。结合建筑设计要适用、经济、安全、可靠的特点,因此,选择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比较合理的。7.设计标高:该工程一层室内地坪标高为0.000 (相对于黄海高程系绝对标高为43.6m) ,室外地坪标高为-0.450。8.抗震设防烈度:七度。烟台市位于7度设防区,该建筑为一般建筑,属于丙类建筑。在7度设防区,丙类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1.2 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功能分区1.2.1 总平面布局总平面具体布置,如附图1.1所示。设计依据及设计情况如下:1.防火间距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5.2.1条规定,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1.1 的规定。 表1.1 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一、二级679三级7810四级91012注:1两座建筑物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或高出相邻较低一座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屋面15m 范围内的外墙为防火墙且不开设门窗洞口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2相邻的两座建筑物,当较低一座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屋顶不设置天窗、屋顶承重构件及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且相邻的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5m;3相邻的两座建筑物,当较低一座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相邻较高一面外墙的开口部位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设置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 规定的防火分隔水幕或本规范第7.5.3 条规定的防火卷帘时,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5m;4相邻两座建筑物,当相邻外墙为不燃烧体且无外露的燃烧体屋檐,每面外墙上未设置防火保护措施的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且面积之和小于等于该外墙面积的5%时,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规定减少25%;5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物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当外墙有凸出的燃烧构件时,应从其凸出部分外缘算起。根据以上所述,由于该建筑物在上述规定范围之内无其他建筑物,所以符合规范规定。图1.1建筑总平面布置图2.道路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6.0.9条规定,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m。供消防车停留的空地,其坡度不宜大于3% 。消防车道与厂房(仓库)、民用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作业的障碍物。该建筑物四周环形道路及其它道路的最小宽度为5m,且周围场地相对比较平整,基本无坡度,满足消防车道要求。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第522 条规定,建筑基地道路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车道路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路不应小于7m; (2) 人行道路宽度不应小于1.50m; (3) 利用道路边设停车位时,不应影响有效通行宽度; (4) 车行道路改变方向时,应满足车辆最小转弯半径要求;消防车道路应按消防车最小转弯半径要求设置。3.泊位与绿化该项目所规划停车位大小为6m3m,共42个,具体位置分布详见总平面图,1.2.2 平面功能分区图1.2 标准层平面布置图建筑物内部主要分为营业区、仓储区和辅助功能区三部分,标准层平面布置情况见图1.2。根据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第3.1.2条规定,商店建筑的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建筑面积分配比例可参照表1.2的规定。建筑面积 () 营业(%)仓储(%)辅助(%)150003434323000150004530253000552718表1.2 商店建筑面积分配比例注:1商店建筑,如营业部分混有仓储面积较大时,可只采用其辅助部分配比。2仓储及辅助部分建筑无需全部建在同一基地内。3如果城市的商品储配库和社会服务设施等较完善时,可适当调减仓储、辅助部分配比。1.3 防火及安全疏散设计1.3.1 防火该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为二级,所有的墙、柱、梁、楼板,疏散楼梯及屋顶承重构件均采用不燃材料,吊顶(包括吊顶搁栅)则应采用不燃材料或者难燃材料。根据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88第4.1.7条:商店建筑内如设有上下层相连通的开敞楼梯、自动扶梯等开口部位时,应按上下连通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其建筑面积之和不应超过防火规范的规定。第4.1.8条 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如有开口部位应设防火门窗或防火卷帘并装有水幕。应该在自动扶梯周围的6根柱所围成的空间要布置防火卷帘,该卷帘构成的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为148.84,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第5.1.7条规定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建筑物的防火分区的最大面积为2500,该防火分区满足规定。防火卷帘应满足以下规定: (1) 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当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门和卷帘耐火试验方法GB 7633 有关背火面温升的判定条件时,可不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门和卷帘耐火试验方法GB 7633 有关背火面辐射热的判定条件时,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的有关规定,但其火灾延续时间不应小于3.0h; (2) 防火卷帘应具有防烟性能,与楼板、梁和墙、柱之间的空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3)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7.1.5 条规定,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当必须开设时,应设置固定的或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该建筑在一层的机房的防火墙上开窗,该窗为固定窗,满足规范要求。(4) 防火分区划分,自动扶梯周围用防火卷帘划分出一个防火分区,疏散楼梯用防火墙和防火门划分出一个防火分区,每层的其他部分各自成为一个防火区。每个分区面积均小于2500,满足规范要求。1.3.2 安全疏散1.安全疏散距离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5.3.1 条和第5.3.13条规定,民用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应符合表1.4的规定; (2) 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非封闭楼梯间的距离,当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应按表1.4的规定减少5m;当房间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应按表1.4 的规定减少2m; (3) 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在首层采用扩大封闭楼梯间。当层数不超过4 层时,可将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小于等于15m处; (4) 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表1.4中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表1.4 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m)名称 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 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 耐火等级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托儿所、幼儿园 25 20 20 15 医院、疗养院 35 30 20 15 学校 35 30 22 20 其它民用建筑 40 35 25 22 20 15 注:1 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内的观众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和阅览室等,基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大于30m。 2 敞开式外廊建筑的房间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可按本表增加5m;3 建筑物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本表规定增加25%;4 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计算:住宅应为最远房间内任一点到户门的距离,跃层式住宅内的户内楼梯的距离可按其梯段总长度的水平投影尺寸计算。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第4.2.1条规定, 商店营业厅的每一防火分区安全出口数目不应少于两个;营业厅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m。该建筑除首层外的各层都有两个安全出口,安全出口的水平距离最近为27.4m,营业厅内最远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约为33m,基本满足要求。首层有两个安全出口,两侧的出口为楼梯间直接通往室外的出口,且各个出口之间的水平距离均大于5m,满足规范要求。2.疏散楼梯设计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5.3.17条规定,地上建筑中下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上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1.5确定。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5.3.14条规定,建筑中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经计算确定。安全出口、房间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第4.2.2条规定, 商店营业厅的出入门、安全门净宽度不应小于1.40m,并不应设置门槛。表1.5-1 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和房间疏散门每100 人的净宽度(m)楼层位置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地上一、二层 0.65 0.75 1.0 地上三层 0.75 1.0 地上四层及四层以上各层 1.0 1.25 与地面出入口地面的高差不超过 10m 的地下建筑 0.75 与地面出入口地面的高差超过 10m 的地下建筑1.0 表 1.5-2商店营业厅内的疏散人数换算系数(人/m2)楼层位置地下二层地下一层、地上第一、二层地上第三层地上第四层及四层以上各层换算系数0.800.850.770.60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第3.1.6条 营业部分的公用楼梯,坡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室内楼梯的每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40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6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8m; (2) 室外台阶的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5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30m。本建筑首层层高为4.8 m,楼梯为双跑楼梯,共30个踏步,踏步高度为0.16m,踏步宽度为0.3m,二至顶层的层高均为4.2m,每层有30个踏步,踏步高度为0.14m,踏步宽度为0.30m。室外台阶的踏步高度为0.15m,踏步宽度为0.3m。楼梯和台阶的踏步设计均符合规范要求。楼梯采用板式楼梯,靠近窗的一跑双侧都有扶手,另一跑在内侧有扶手,扶手高度为1.1m。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7.4.1条规定,疏散用的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2) 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 (3) 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它障碍物; (4) 楼梯间内不应敷设甲、乙、丙类液体管道; (5) 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 (6) 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设置可燃气体计量表。当住宅建筑必须设置时,应采用金属套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装置等保护措施。该建筑的楼梯间靠外墙设置,外侧与窗户向临,能充分利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楼梯间内无管道等影响安全疏散的设备,楼梯间的墙全部采用防火墙,符合防火疏散要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7.4.12条规定,建筑中的疏散用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民用建筑和厂房的疏散用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除甲、乙类生产房间外,人数不超过60 人的房间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30 人时,其门的开启方向不限; (2) 民用建筑及厂房的疏散用门应采用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 (3) 仓库的疏散用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首层靠墙的外侧可设推拉门或卷帘门,但甲、乙类仓库不应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 (4) 人员密集场所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用门,或设有门禁系统的居住建筑外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易于打开,并应在显著位置设置标识和使用提示。该建筑属于人员密集场所,防火门采用乙级防火门且为平开门,其开启方向为向楼梯开,底层楼梯的安全出口开向室外。1.4 特殊构造设计1.4.1 屋面设计如图1.3所示,屋面设计的基本思路是:由下往上依次为结构层、找坡层、保温层、找平层、防水层和保护层(上人屋面需要考虑保护层,非上人屋面可以不做保护层)。该建筑的屋面做法如下:结构层为100mm厚钢筋混凝土楼板;找坡层为1:8水泥焦渣找坡,坡度为2%,最薄处30mm厚,最厚处30mm,保温层选用100mm厚水泥蛭石保温;找平层为20mm厚1:3水泥砂浆;防水层选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该屋面为上人屋面,保护层为20mm水泥砂浆。图1.3 女儿墙和屋面详图1.4.2排水设计图1.4 雨水口构造图屋顶采用女儿墙内檐排水,屋面设一定坡度,进行有组织排水,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第6.13.2条规定,屋面排水坡度应根据屋顶结构形式,屋面基层类别,防水构造形式,材料性能及当地气候等条件确定,卷材防水、刚性防水的屋面的屋面排水坡度为2%5%,雨水口是屋面雨水汇集并排至水落管的关键部位,构造上要求排水畅通、防止渗漏和堵塞。穿过女儿墙的雨水口,采用侧向铸铁雨水口,亦要加铺一层油毡铺入雨水口,50mm以上用沥青胶粘牢,再加铁篦,如图1.4所示。水落管的个数和尺寸大小应经过计算得到,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第3.2.1条规定,雨水设计流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QsQF (1.3) 式中 Qs雨水设计流量(Ls); q设计暴雨强度EL(shm2)L; 径流系数; F汇水面积(hm2)。 注:当有允许排入雨水管道的生产废水排入雨水管道时,应将其水量计算在内。 由任务书可知,小时最大降水量 q=80.2mm/h;径流系数由上述规范的3.2.2条查得,各种屋面、混凝土或沥青路面的径流系数为0.850.95,此处取0.90;汇水面积F=40.234.8=1398.96m2。则雨水设计流量为Qs =0.802/36000.90139896L/s=28.04L/S在该建筑的正面和背面各设置2个雨水口,每侧两个雨水口的间距为17.1m,总共需要设置6个落水管,落水管采用塑料管,内径为75mm,最大泄流量为10L/S,6个落水管的最大泄流量之和为60L/S,大于雨水设计流量,满足要求。图1.5 散水、勒脚及地坪构造图1.4.3 勒脚设计勒脚是墙身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一般情况下,其高度为室内地坪与室外地面高差部分,该建筑勒脚高度为0.45m,即室内地坪与室外地面高差部分。为了防止室外雨水对勒脚部位的侵蚀,勒脚外表面做水泥砂浆抹面,为防止抹灰起壳脱落,增加咬口进行加强,如图1.3所示。勒脚受潮会影响墙身,因此需要在勒脚处设防潮层。室内地坪无高差且高于室外地坪,所以无需设垂直防潮层,只需进行水平防潮。水平防潮层应设置在距室外地面150mm以上的勒脚砌体中,以防止地表水反渗的影响,同时考虑到室内实铺地坪层下填土或垫层的毛细作用,故一般将防潮层设置在地坪的结构层厚度之间的砖缝处,如图1.5所示,图中-0.060标高所示为细石混凝土防潮层。 1.4.4 散水设计散水的宽度,应根据土壤性质、气候条件、建筑物的高度和屋面排水型式确定,宜为6001000mm,选用900mm;散水的坡度可为3%5%,选用5%。散水采用混凝土时,宜按26m间距设置伸缝。散水与外墙之间设缝,缝宽为20mm,缝内应填沥青类材料。散水构造图见图1.5。1.4.5 地坪与地面设计地坪系指建筑物底层与土壤相接触的结构构件,由面层和基层两部分组成,基层主要是结构层,在地基较差时为加固地基增设垫层。地坪的面层采用10mm厚1:2水泥砂浆抹面,结构层采用120mm厚C10混凝土层,垫层为120mm厚碎石垫层,对垫层以下土层进行夯实。见图1.5所示。图1.6 卫生间地漏防水节点构造图该建筑的地面采用水磨石地面(机房、办公室除外),其特点是表面光洁、美观,不易起灰,其造价较水泥地面高,黄梅天易返潮,常用作公共建筑的大厅、走廊、楼梯以及卫生间的地面。其做法是在结构层上用15mm厚的1:3水泥砂浆打底,10厚1:1.5水泥、石碴粉面。石碴要求用颜色美观的石子,中等硬度,易磨光,采用彩色大理石石碴,其粒径为320mm。办公室的地面采用木地板地面,具有有弹性,导热系数小,不起尘,易清洁等特点;机房采用水泥地面。卫生间内地面高度要比同层地面高度低20mm,且向地漏有1%的坡度,利于排水。卫生间的地漏要进行防水处理,其构造措施见图1.6所示。1.5 营业厅无障碍设计商场作为社会服务性建筑,应使所有群体均能享受到服务,残障人群作为特殊群体,应于正常人有同样的地位和享受同样的社会服务,商业建筑的无障碍设计,方便了残疾人,体现出对他们的关爱和尊重,同时也体现出社会的文明程度。考虑到我国目前的经济水平和残疾人状况的差异,无障碍设计应首先实施于利用率最高的大型商业建筑 ,并主要针对于那些尚无能自己行动,但受环境障碍影响比较大的肢体残疾者和视力残疾者,同时为老年人、孕妇、儿童以及临时性伤残者提供方便。商场的无障碍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5.1 坡道、楼梯、台阶和电梯 营业厅内尽量避免高差,有高差处在设置阶梯的同时,应设供轮椅通行的坡道和残疾人通行的指示标志,供轮椅使用的坡道的宽度视环境而定,单辆轮椅通过时净宽不应少于0.9m。每段坡道的高度和水平长度超过该表的规定时应再坡道中间设休息台。休息台的深度不应小于1.2m。坡道转弯时应设休息平台,休息平台的深度不应小于1.5m.。长度超过9m时,每隔9m要设一个休息平台。在坡道起点和终点要设深度不小于1.5m的缓冲地带。坡道两侧要在0.9m高度设扶手,两端扶手要连贯。坡道起点和重点的扶手应水平延伸0.3m以上。坡道两侧凌空时应在栏杆下端宜设高度不小于0.5m的安全挡台。此建筑在入口设有残疾人专用通道,1.5m宽,两侧均设0.9m高扶手,12%的坡度,防滑带处理坡面。供拄杖者及视力残疾者使用的楼梯不宜使用弧形楼梯,楼梯的净宽不宜小于1.2m,不宜采用篱式,无踢面的踏步和突缘为直角形的踏步,踏步面的两侧或一侧凌空为明步时,应防止拐杖滑出,明楼梯下应设置拦护空间。楼梯段两侧应在0.9m处设扶手,扶手宜保持连贯。楼梯起点和终点处的扶手应水平延伸0.3m以上。供拄杖者及视力残疾者使用的台阶超过三阶时,在台阶两侧应设扶手,做法与楼梯扶手做法相同。扶手应安装坚固,应能承受身体重量,扶手的形状应易于抓握。扶手截面尺寸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坡道、走道、楼梯为残疾人设上下两层扶手时,上层扶手高度为0.9m,下层为0.65m.。多层营业厅应设可供残疾人使用的电梯,电梯侯梯间面积不应小于1.5m1.5m,电梯门开启后的净宽不得小于0.8m。入口平坦无高差。电梯轿箱面积不得小于1.4m1.1m。箱内设1m高的水平扶手,按钮上刻盲文。肢体残疾和视力残疾者自行操作的电梯,应采用残疾人使用的标准电梯。并应接近出入口。出入口、踏步的起止点和电梯门前,宜铺设有触感提示的地面块材。轿箱内设音响器,报告所到层数,方便盲人使用 。1.5.2 通道商场中柜架间通道通过一辆轮椅的走道净宽不宜小于1.2m。通过一辆轮椅和一个行人对行的走道宽度不宜小于1.5m。通过两辆轮椅的通道净宽不宜小于1.8m。走道尽端供轮椅通行的两侧的墙面,应在0.90m高度设扶手,走道转弯处的阳角,宜为圆弧墙面或切角墙面,走到两侧墙面的下部,应设高0.35m的护墙板,走道一侧或尽端与地坪有高度差时,应采用栏杆、栏板等安全设施。走道四周和上空应避免可能伤害顾客的悬突物。营业厅内通路及坡道的地面应平整,地面应选用不滑及不易松动的表面材料。1.5.3 出入口、门设计 为方便残疾人,至少要有一个出入口平进平出,不设台阶和门槛,或设置坡道及扶手。出入口应设在通行方便和安全地带,关的慢,保证行动迟缓的老年人和残疾人安全进出。门扇开启时净宽不应小于0.8m。门扇以及五金配件应考虑便于残疾人开关,门的两侧都应装棒式拉手,平开门的开关以轴式为好。原则上平开门向室内开,双向开或外向开时,要保证都能看到对方,以免相撞。必要的地方。门前设置盲道,装音响提示器。公共走道的门洞,其深度超过0.6m时,门洞的净宽不宜小于1.1m。1.5.4 柜台商业建筑中,柜台的设计也要考虑残疾人的特殊需要,专用柜台应设在便于接近的位置上。应为轮椅使用者设低柜台,台面要尽量薄,下部凹入,留出保证腿部深入的空间,以便于轮椅的停留,是身体靠近柜台。盲人应通过盲道引导至普通柜台。1.5.5 卫生设施 应设供残疾人使用的卫生设施。应满足轮椅乘者的进出,坐式马桶、洗脸盆等均能方便乘轮椅者靠近和使用。公厕应设残疾人厕位,厕所内应留有1.5m1.5m的空间。应安装坐式大便器,与其他部分之间宜采用活动帘子或隔间加以间隔,隔间的门向外开时,隔间内的轮椅面积不应小于1.2m0.8m,男厕所应设有残疾人小便器,在大便器和小便器临近的墙壁上应能安装能承受身体重量的抓杆,抓杆的直径为30mm至40mm。第2章 结构设计2.1 工程概况东方商场位于山东省烟台市开发区滨海路以北,建筑面积6575 m2。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地震动参数max=0.12,特征周期Tg=0.35s,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第类,地面粗糙度为B类,室外环境类别为二b类,基本雪压S0=0.30 kN/m2,基本风压系数W0=0.55kN/m2。年降雨量719mm,小时最大降雨量80 mm。工程地质概况见表1.1。表2.1 各岩土层力学指标汇总表层号岩土层名称 (kPa)模量(Mpa)容重(kN/m3)厚度(m)1素填土180.5-0.82粉质粘土2207.3/ES1-219.72.6-5.03花岗岩强风化带100040/EO232.5-3.84花岗岩中风化带1800200/E0252.8-8.0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冬季主导西北风,最高地下水位-3.5m,常年地下水位-3.9m,且地下水无腐蚀性。2.2 结构设计说明2.2.1 结构选型本工程主体5层,建筑总高度为24.95米,根据楼盖的平面布置及竖向荷载的传递路径,框架的承重方案可分为横向承重,纵向承重和纵横向承重三种。多层建筑一般采用的结构类型有砌体结构和框架结构,对两种结构类型进行比较:砌体结构主要是横墙承重,为了满足抗震需求,需要布置较多的横墙,空间布置不灵活,而框架结构主要是梁柱承重,结构自重轻,容易实现建筑的大空间,而且空间布置灵活,根据结构建筑的适用、经济、安全、耐久的原则,该工程选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打柱网,柱距8.4米,首层层高为4.8米,其他层高为4.2米,采用横向框架承重梁的截面高度,可增加框架梁的横向抗侧刚度。2.2.2 结构布置平面布置宜简单、对称、规则,梁中线与柱中线之间的偏心距离不宜大于柱宽的1/4。竖向布置应该均匀、少变化。该建筑属于丙类建筑,为一般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时抗震计算和构造措施按7度设计,该建筑总高小于30m,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6.1.2,确定本结构抗震等级为框架二级。1) 柱网本结构柱网间距如下:横向:8400mm8400mm纵向:8400mm8400mm2) 变形缝本结构平面布置较为简单,结构高度与之体高度相差不大,故不必采用沉降缝和抗震缝。 3) 长宽比本结构L/B=51000/25800=1.98382918mm2,满足要求。3)验算构造要求:校核框架柱截面尺寸是否满足构造要求框架柱截面高度不宜小于400mm,宽度不宜小于350mm,满足要求;为避免发生剪切破坏,柱净高度与截面长边之比宜大于4,取标准层柱高,Hn=4200mm,Hn/h=4.2/0.65=6.54,满足要求。图2.2 横向框架2.2.7楼板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要求,混凝土板应按以下原则进行计算,对于四边支撑的板,当长边与短边的长度之比小于或等于2.0时,应按双向板计算,本方案中板的长边与短边的比为8.4/8.4=12,故应按单向板计算。连续双向板最小厚度为:1/50L=1/504200mm=84mm,L:双向板短边的计算跨度,初选板厚为100mm2.2.8 结构计算单元的选取该结构纵向梁柱等于横向梁柱,纵向框架结构强度等于横向框架,因此,只需对横向框架(或纵向框架)进行计算即可,选取轴线6上的框架做计算对象,如图2.2。2.3 重力荷载计算2.3.1 恒荷载标准值计算a)屋面防水层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100.003=0.03KN/M2找平层20厚1:3水泥砂浆200.02=0.4KN/M2保温层100厚挤塑聚苯乙烯保温板0.50.1=0.05KN/M2找坡层坡度为2%的1:8水泥焦渣(最薄处30mm)1/20.03+0.03+(8.41.5) 2%12=1.872 KN/M2结构层100厚现浇混凝土楼板250.1=2.5 KN/M2保护层20厚水泥砂浆200.02=0.4 KN/M2总计5.252 KN/M2女儿墙+挑檐20.01(0.3+1.2+1.2)+201.20.24=6.300 KN/M2b) 标准层楼面瓷砖面层,水泥砂浆擦缝30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面上撒2厚素水泥水泥砂浆结合层一道1.16 KN/M2结构层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250.1=2.5KN/M2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170.01=0.17KN/M2合计3.83 KN/M2C)梁自重主梁:bh=250mm600mm自重250.25(0.6-0.1)=3.125KN/M2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170.01(0.25+0.012+0.52)=0.216KN/M2合计3.34 KN/M2次梁:bh=200mm500mm自重250.25(0.5-0.1)=2.0KN/M2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170.01(0.2+0.012+0.42)=0.173KN/M2合计2.17 KN/M2d) 柱自重bh=650mm650mm自重250.650.65=10.6KN/M2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170.01(0.654+0.014)=0.45KN/M2合计11.05 KN/M2e) 外墙自重第一层(基础梁截面尺寸假定为bh=300mm400mm)240厚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墙: 5.5(5.45-0.4-0.6)0.24=5.874KN/M水刷石外墙面: 0.5(5.45-0.4-0.6)=2.225 KN/M 合计: 8.099 KN/M玻璃幕墙: 1.24.8=5.76 KN/M基础梁至玻璃幕墙下边缘混凝土砌块: 5.5(5.45-4.8-0.4)0.24=0.33KN/M合计: 6.09 KN/M标准层:240厚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墙: 5.5(4.2-0.6)0.24=4.752KN/M水刷石外墙面: 0.5(4.2-0.6)=1.8 KN/M水泥粉刷内墙面: 0.36(4.2-0.6)=1.296 KN/M合计: 7.848 KN/M 玻璃幕墙: 1.24.2=5.04KN/Mf) 内隔墙自重:1至5层房间轻质分隔墙自重GRC空心隔墙板 0.3(4.2-0.6)=1.08 KN/M:卫生间处填充墙自重第一层:蒸气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 5.5(5.45-0.6-0.4)0.20=4.895KN/M贴瓷砖墙面: 0.5(4.8-0.6)=2.1 KN/M水泥粉刷墙面: 0.36(4.8-0.6)=1.512 KN/M 合计: 8.507 KN/M标准层及顶层:蒸气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 5.5(4.2-0.6)0.20=3.96KN/M贴瓷砖墙面: 0.5(4.2-0.6)=1.8 KN/M水泥粉刷墙面: 0.36(4.2-0.6)=1.296KN/M 合计: 7.056 KN/M楼梯间填充墙自重:第一层:蒸气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 5.5(5.45-0.6-0.4)0.20=4.895KN/M双面水泥粉刷墙面: 20.36(4.8-0.6)=3.024 KN/M 合计: 7.919 KN/M标准层及顶层:蒸气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 5.5(4.2-0.6)0.20=3.96KN/M双面水泥粉刷墙面: 20.36(4.2-0.6)=2.592KN/M 合计: 6.552 KN/Mg) 楼梯间荷载楼梯梯段斜板荷载恒荷载 荷载标准值(KN/M)栏板自重 0.2斜板自重 30厚水磨石面层 底板20厚纸筋灰粉刷 恒荷载合计g 8.183活荷载合计q 3.5注:1. 、为材料的容重2.e.d分别为三角形踏步的宽和高3.c1为楼梯踏步面层厚度,通常水泥砂浆面层取c1=1525mm,水磨石面层取2835mm,此处取c1=30mm;4.为楼梯斜板倾角;5.t1为斜板厚度;6.c2为斜板粉刷厚度。平台板荷载瓷砖面层,水泥砂浆擦缝30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面上撒2mm厚素水泥 1.16KN/M2水泥砂浆结合层一道结构层 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0.125=2.5 KN/M2抹灰层 10厚混合砂浆 0.0117=0.17 KN/M2合计: 3.83 KN/M22.3.2 活荷载标准值计算1) 楼面均布活荷载楼层一层顶二层顶三层顶四层顶五层顶荷载(KN/M2)4 KN/M24 KN/M24 KN/M24 KN/M22 KN/M22)雪荷载标准值 重现期为50年时,烟台地区雪荷载标准值为0.304 KN/M2;屋面活荷载与雪荷载不同时考虑,两者中取较大值。2.3.2 重力荷载代表值首层荷载:3.838.48.417+3.348.445+11.05285.45+8.099(25.8+25.8)+6.09(8.45)+8.0995.45(8.47)+2.178.434+7.919(7.85+6.252+28.4+3.742+5.72+2.763+8.4+3.5+8.152+2.95)=12218KN二四层荷载3.838.48.417+3.348.445+11.05284.2+8.099225.8+6.09(8.45)+8.0994.2(8.47)+2.178.434+7.919(7.85+6.252+28.4+3.742+5.72+2.763+8.4+3.5+8.152+2.95)=11552KN顶层荷载:11522+6.300(8.416)=12399KN出屋面楼梯电梯间:6.5522.7(8.4+1.56+1.5+0.78)=216.53KN楼面活载:4.08.48.418=5080.32KN计算每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得如下结果:出屋面楼梯电梯间: Ge=216.53+50%0.336=221.93KN第五层: G5=12339+50%0.38.48.418=12589.51KN第二四层: G24=11552+0.55080.32=14092.16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