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文言文断句的PPT课件.ppt_第1页
人教版高三文言文断句的PPT课件.ppt_第2页
人教版高三文言文断句的PPT课件.ppt_第3页
人教版高三文言文断句的PPT课件.ppt_第4页
人教版高三文言文断句的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断句,主讲人:魏继贤,12/8/2019,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1.看虚词法借助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感叹词、连词等虚词断句。尤其要多加关注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因为这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句首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句首关联词(“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多可断句。,时间副词(“顷之、向之、俄而”等)前后都可断句。句中虚词(“于、则、而、以”等)前后不断开。例句:(1).人之生斯世也但知以已死者为鬼而未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泥土者则其人虽生与死之鬼何异余尝见未死之鬼吊已死之鬼未之思也特一间耳,人之生斯世也但知以已死者为鬼而未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无知无觉的样子)泥土者/则其人虽生/与死之鬼何异余尝见未死之鬼吊已死之鬼未之思也特一间耳人们活在这个世上,只知道已经死了的鬼,而不知还有没死之人(其实)也是鬼。(那些)只知吃喝的人,有的醉生有的梦死,(浑浑噩噩)像泥石土块一般没有知觉,那么这样的人即使活着,和已死的鬼又有什么两样?我曾经见过未死的人间的鬼去凭吊已死的的鬼,(他)没想过(活着的鬼与死了的鬼)这件事,(其实它们之间)只是一点点差别罢了。,12/8/2019,(2).囊子曰:“桀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参相亡然亦殆矣。”,12/8/2019,(2).囊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参相亡/然亦殆矣!”襄子说:“和商纣王差两天,不灭亡还等待什么呢?”优莫说:“夏桀王和商纣王的灭亡,是因为他们分别遇到了商汤王和周武王。现在天下的君主都是夏桀王,而您是商纣王。夏桀王和商纣王同时在世,怎么能互相使对方灭亡呢?但是也危险了。”,12/8/2019,(3).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子哉。,12/8/2019,(3).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子哉。史官评论说:“真正奉行交友之道,是很难的事呀。当人身处顺境、志得意满时交友,双方情意相投,恨不能为对方奉献一切,就好象遇不见难事一样。等到事态发生了变化,局势不妙的时候,不能履行自己对朋友的诺言、违背友情的人很多呀,更何况朋友本人死了,却能奉养他的亲人,我看杜环的事迹,即使是古代那些被称做义烈之士的人也比不过他,可世俗之人常说现在人比不上古人,这不是在错怪天下的士人吗,12/8/2019,(4)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祀者为舜非为象也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12/8/2019,(4)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祀者为舜/非为象也/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君子爱这个人,便推广到爱他屋上的乌鸦,更何况是对于圣人的弟弟呢!既然这样,那么兴建祠庙是为了舜,不是为了象啊!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古代凶暴乖戾的人难道还少吗?,12/8/2019,特别注意“而”字1.表并列、假设、修饰、因果、承接关系的不可断开。(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并列)(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假设)(3)吾尝终日而思矣。(修饰)(4)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因果)(5)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承接)2.表递进、转折、目的关系一般要断开。(1)少饮辄醉,而年又最高。(递进)(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转折)(3)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目的),12/8/2019,2.察对话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例如:(1)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2)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12/8/2019,3.辨句式,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和“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和“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乎”和“何(以)为”等固定句式。,12/8/2019,例如:(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3)屈原曰/前大王见欺于张仪/张仪至/臣以为大王烹之/今纵弗忍杀之/又听其邪说/不可。,12/8/2019,4.据修辞,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顶真: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排比: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庄子),12/8/2019,对称: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王充订鬼)居承平之世/不知有丧乱之祸/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肆吏民之上/不知有劳役之勤。反复:“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12/8/2019,5.标名(代)词,定主宾,在阅读中,随时标出篇段中的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常见代词有:吾、余(表示“我”),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12/8/2019,例如:(1)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2)诸葛理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量。(3)献县一令/待吏役至有恩/殁后/眷属尚在署/吏役无一存问者/强呼数人至/皆狰狞相向/非复曩时/夫人愤恚/恸哭柩前/倦而假寐/恍惚见令语曰/此辈无良/是其本分/吾望其感德已大误/汝责其负德/不又误乎/霍然忽醒/遂无复怨尤.,12/8/2019,要求1.题目做完要回头看,要仔细检验。题目做完后,先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根据断句的基本要求,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如果内容不合情理,就有可能点错。例如:“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这段话中,虽然每句话本身都讲得通,但“争投水死者十余万”一句有悖情理:营垒崩溃,打了败仗,弃甲逃命的兵士,为什么“争投水死”呢?他们争着投水,是为了活命,而不是自杀。因此,正确的标点,应在“争投水”后加上一个逗号。,12/8/2019,2.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方法只是登堂入室的阶梯,有了它还不能确保走进科学的殿堂,因为进入本身是需要行动的,也就是需要自身的能力。能力从何而来?以课本为本,掌握实词、虚词、句法、词法,培养扎实的文言功底;熟读一些典范的文言文,培养语感。此外,就像古人说的“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要适当做一些专题练习。这样,正确断句的能力就会在阅读中形成,在实践中成熟,在运用中提高。,12/8/2019,总结1.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先易后难,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2.根据虚词、对话、句式、修辞、标名词定主宾等方法逐一断开;3.注意“而”字;4.通过选项进行比较;5.最后检查确定。,12/8/2019,练习选择断句正确的一项1.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A.丞相弘燕见/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账中/黯前凑事上不冠/往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B.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账中/黯前凑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C.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账中/黯前凑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使人可其奏D.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账中/黯前凑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12/8/2019,2.上嘉其谦让许之(李)抱云凡镇凤翔十余年虽无破虏之功而禁暴安人颇为当时所称。A上嘉其谦让许之/(李)抱云凡镇凤翔/十余年/虽无破虏之功/而禁暴/安人颇为当时所称。B上嘉其谦让/许之/(李)抱云凡镇凤翔十余年/虽无破虏之功/而禁暴安人/颇为当时所称。C上嘉其谦让许之/(李)抱云凡镇凤翔/十余年虽无破虏之功/而禁暴安人/颇为当时所称。D上嘉其谦让/许之/(李)抱云凡镇凤翔十余年/虽无破虏之功/而禁暴/安人颇为当时所称。,12/8/2019,3及(冯)宝卒岭表大乱夫人怀集百越数州晏然至陈永定二年其子仆年九岁遣帅诸首领朝于丹阳起家拜阳春郡守。A及(冯)宝卒岭表大乱/夫人怀集/百越数州晏然/至陈永定二年/其子仆年九岁/遣帅诸首领/朝于丹阳起家拜阳春郡守。B及(冯)宝/卒岭表大乱/夫人怀集百越/数州晏然/至陈永定二年/其子仆年九岁遣帅/诸首领朝于丹阳/起家拜阳春郡守。C及(冯)宝卒岭表大乱/夫人怀集百越/数州晏然/至陈永定二年/其子仆年九岁/遣帅诸首领朝于丹阳/起家拜阳春郡守。D及(冯)宝卒/岭表大乱/夫人怀集百越/数州晏然/至陈永定二年/其子仆年九岁/遣帅诸首领朝于丹阳/起家拜阳春郡守。,12/8/2019,4然出外从师则无甚耽搁若出外教书其耽搁更甚于家塾矣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A然出外/从师则无甚耽搁/若出外教书/其耽搁更甚/于家塾矣/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B然出外从师/则无甚耽搁/若出外教书/其耽搁更甚于家塾矣/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C然出外从师/则无甚耽搁/若出外教书/其耽搁更甚/于家塾矣/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D然出外从师/则无甚耽搁/若出外教书/其耽搁更甚于家塾矣/且苟能发奋自立/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