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流式粮食干燥机的总体设计
39页 18000字数+说明书+任务书+4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CAXA图纸
TH500型提升机装配图.dwg
任务书.doc
干燥段部件图装配图.dwg
角状管零件图.dwg
论文封皮.doc
顺流式总装配图.dwg
顺流式粮食干燥机的总体设计说明书.doc




摘 要
我国东北粮食产量大,而刚收获的粮食需降水处理后才可储藏,每年因为不及时干燥而损失的粮食多达几十万吨,本设计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一台粮食干燥机,在设计时考虑东北冬季温度、干燥成本、干燥工艺,燃料等问题,并采用CAD软件制图,使之能明确的表达干燥机的整体结构。
关键词:粮食储藏;谷物干燥机;CAD
Abstract
Our country northeast grain yield is big,The grain just harvested needed the precipitation to process only then may preserve,Because of prompt dry loses every year the grain is big several hundred thousand tons,This design designs a grain dryer in view of this question,When design considers the northeast winter temperature, the dry cost, the dry craft, questions and so on fuel,And uses the CAD software charting, enables it to be clear about expresses the dryer the overall construction.
Keywords: grain storage, grain dryer ,CAD
目 录
摘 要I
AbstractII
1绪 论- 1 -
1.1 谷物干燥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 -
1.2 谷物干燥机简介- 4 -
1.3 谷物干燥用的燃料- 14 -
1.4 谷物干燥用供热设备的种类- 16 -
2 谷物干燥机设计- 20 -
2.1 谷物干燥系统的工艺流程设计- 20 -
2.2 干燥机的设计- 21 -
2.3 风机参数的计算- 24 -
3 升运机构及排粮机构的计算- 28 -
3.1 斗式提升机的选型与计算- 28 -
3.2 螺旋输送机的选型与计算- 29 -
3.3 换热器计算- 30 -
3.4 热风炉参数的计算- 31 -
结 论- 34 -
参考文献- 35 -
1.1 谷物干燥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1.1 谷物干燥的意义
谷物干燥是谷物收获后的一个关键环节,因为收获时为了减少田间落粒损失都注意适时收获,而适时收获的谷物其水分含量较大,如不及时干燥则会引起谷物霉烂变质。据统计,我国每年收获的粮食中由于干燥不及时而造成的霉烂损失达500~1000万屯,估计占全年谷物总产量的1.5%~3%;在南方梅雨季节较长的地方(如江苏、浙江、安徽、湖北以及上海等),每年粮食霉烂损失高达10%左右,可见谷物干燥是一个不得忽视的问题。
国内情况:我国的谷物干燥(主要指机械干燥)始于50年代,50年代初为了生产引进了苏联的高温干燥机,自行设计了大型高温干燥塔参照该机型结构和原理,在北方的粮食系统中逐步应用。60~70年代各地自行设计了多种中、小型谷物干燥机,由固定干燥机厂生产,最后到全国的推广。70~80年代几种大、中型谷物干燥机又被设计出来,被推广使用在粮食系统及国营农场中。各种谷物干燥机近两万台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主要是中、小、大型干燥机约两千台左右。
目前我国的谷物干燥机是用烟煤为主要热源,供热使用燃煤热风炉,以热风为来源进行干燥,对粮食零污染。少数谷物干燥机(主要在农场)使用柴油炉供热干燥,有较高的热效率,但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对粮食。近年来我国谷物干燥技术发展迅猛,各高等院校和研究部门所研究的新型干燥工艺慢慢应用于生产,新产品不断增多在干燥机生产厂,产量在逐步扩大,电子计算机模拟分析也开始应用。
目前谷物干燥技术中引人注目的几个问题如下:
目前使用的燃煤热风炉使用寿命较短,热效率较低,应如何解决?
我国南方的燃煤供应困难,燃油价格又较高,应如何选择能源问题?
对北方高水份粮(如玉米,含水30%以上)的干燥应采用什么样的干燥原理与工艺?
我国农村、农场和粮食系统(粮库)应怎样合理地布置谷物干燥点及网络?
国外情况:国外的较发达国家(如美、俄、英、法、日等)的谷物干燥有50多年的历史,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50~60年代的谷物干燥机械化;第二阶段60~70年代的谷物干燥自动化;第三阶段70~80年代的谷物干燥提高干燥质量和降低干燥成本阶段。继续提高干燥质量、实现微机控制和微机管理在90年代主要是。但情况亦有所不同在各个国家。
美国:谷物干燥机在全国应用比较多,中、小型低温干燥仓及大、中兴高温干燥机为主要的机型,这些机器主要对象以干燥玉米和小麦为主,热源为柴油(煤油)和液化石油气,采用直接加热干燥。料位控制、风温控制及出粮水分控制为系统主要对象。开始在美国应用太阳能干燥机,但由于设备投资大占地面积大等原因,目前应用不多。
独联体:谷物干燥机应用比较普遍,大都成了工厂化生产,有较完善的自控系统,其谷物干燥机型以大、中型居多,为高温干燥方式。较普遍地应用干、湿粮混合加热干燥工艺(又称分流循环干燥工艺),具有一次降水幅度大、节能和提高干燥质量的优点。干燥中采用的热源是柴油和煤油,为直接加热干燥。
日本:谷物干燥设备是从二次大战后发展起来的,主要发展适于干燥水稻的中、小型设备。机型有:小型固定床式谷物干燥机,中、小型循环式谷物干燥机及大型谷物干燥机等。采用热源是柴油和煤油,少量采用稻壳为燃料。在个干燥设备中大都装有较完善的自动控制系统,比较重视干燥质量
1.1.2 谷物的特性及谷物干燥的机理
谷物是一种生命体,以呼吸作为维持生命的方式,呼吸时要吸氧和发生化学反应,由于环境供养条件的不同,呼吸的方式也不同。在谷物中水分以三种形式存在,即机械结合水、物理化学结合水、化学结合水。
在干燥过程中主要是去掉机械结合水和部分物理、化学结合水。谷物是多孔型胶质体,这个水分则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谷粒表面、毛细管中以及细胞内。当介质条件参数使它具有发散条件,即介质水蒸汽分压力小于谷粒表面水蒸汽压力时,则谷粒中的水分以液态或汽态由谷粒里层向外扩散,并由表面蒸发。理想的干燥过程,影视谷粒内部的水分扩散速度与表面的蒸发速度相等,但一般情况下由于选择干燥参数的不当及谷物本身特性所限,常出现两种速度不等的现象,即外控状态和内控状态。外控状态:是指谷粒表面水分蒸发速度低于谷粒内部的水分扩散速度,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在谷物细小或者谷物水分含量大时,为了提高谷物干燥的速度,可适当提高介质温度,降低介质相对湿度或增加介质流速。内控状态:是指谷粒内部扩散速度小于表面蒸发速度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干燥速度,可有两种措施:一种措施是调整介质状态参数,即在提高介质温度的同时降低介质流速;介质温度提高谷物温度也升高,谷物升高则使其水的粘滞性下降,内部水蒸气分压力增加,会增加内部扩散的速度;因其介质流速减小,则其蒸发速度下降或者保持不变,以达到两种速度的一致;或是提高介质温度的同时增加介质相对湿度,这样也能调整两者速度关系。2 谷物干燥机设计
2.1 谷物干燥系统的工艺流程设计
顺流干燥是热介质流动方向与谷物运动方向相同的一种干燥工艺。相对湿度低的高温热介质首先与高水分低温的谷物接触,可迅速汽化谷物表面水分,达到干燥谷物的作用,而又不至于会使谷物本身受热温度过高;热介质在穿越物料过程其湿度不断增大、温度不断降低,从而可避免谷物干燥过程的大幅度升温,保证了谷物的干燥品质。根据对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分析,对逆流、混流、顺流等几种干燥工艺进行对比,在实验的基础上,采用顺流加缓苏干燥工艺,进行一级逆流冷却后排粮,并在一塔内完成;以燃煤间接加热空气为干燥介质。另外,根据谷物干燥品质、降水幅度和生产能力的要求,亦可采用多级加热和缓苏,工艺流程为:
⑴初步清选后的湿粮由皮带输送机送入主提升机,将其提升到塔体上部,由卸料口进入塔体内。
⑵湿粮由塔体上部缓慢向下移动,热风受角状管的作用自上向下运动。工艺流程图为
图2-1 工艺流程图
⑶在流动中经过一级加热室加热,经过一级缓苏室后,流经第二加热室,流经第二缓苏室,此后在干燥机内纵向设置了中间隔板将下部空间分成两半,其一是第三级加热室和三级缓苏室,此路粮食为热循环粮(粮温约为35℃),出机后流入提升机接受斗参与循环干燥;其二是逆流冷却粮通道,经过此通道冷却的粮食由机下排出,冷却时间较长,达到出粮温度不高于环境温度5℃之差。
⑷该机是用两台热风机供热,一台热风机向第一加热室供热风;另一台热风机向第二、第三加热室供给热风,两台风机分别控制热风温度。
⑸在热风管道处配有温度传感器,通过电控装置可控制助燃风机的开停,以便达到作业温度要求。
2.2 干燥机的设计
2.2.1 干燥机的外壳及工作室材料选择
干燥机的外壳采用优质冷轧钢板,表面采用静电喷塑工艺、外观新颖、坚固耐用,其标准尺寸为公称厚度为3.5mm 、宽度为1.70m 、长度为6m 工作室为冷轧加强板喷涂耐高温漆造形,工作室与外壳之间有玻璃纤维做保温材料,能满足东北冬季干燥的需要,其尺寸为公称厚度3mm、宽度为1.70m、长度为6m(GB/T 708---7988),框架采用热轧槽钢及热轧等边角钢焊接制成,外壳与槽钢及角钢之间连接为焊接,工作室内壁与槽钢之间连接为焊接。
2.2.2 小时去水量计算
代入湿粮生产率=15000kg/h、原始水分=19%、烘干后水分14%,则得
2.2.3 小时干燥能力计算
已知降水幅度为=5%,湿粮生产率=15000kg/h,则其小时干燥能力为:
=150005
=75()
2.2.4 加热室容积的确定
加热室容积是根据干燥机干燥强度(每m容积每小时的去水量)而确定,本机为顺流式干燥机,故干燥强度较大取为50kg/h*.
:该干燥机的小时去水量(kg/h)
A:该干燥机的干燥强度50kg/h*.
:加热室的有效容积系数取0.6(一般为0.6~0.8)
其中第一加热段与第二加热段容积相等,但是由于谷物干燥机在内部设置了纵向的中间隔板。将下部空间分成两半,其一是第三加热室与第三缓苏室,另一部分为逆流冷却粮食通道。所以第三加热段容积为第一及第二加热段容积的一半,经济算得:
第一加热段容积=第二加热段容积=2倍的第三加热段容积=11.6
干燥仓为方仓,设计时要注意干燥仓的跨度不要过大,以防过大的增加谷床下面支撑板的负荷,取断面为2x4。同时考虑到加热室内部的进气与排气管路的结构尺寸与谷层厚度则加热室高度为: 本次毕业设计历时三个多月,是四年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设计。此次设计无论工作量还是涉及到的知识面都很大,需要用广泛的知识进行综合处理与分析。是对毕业生这四年来的学习成果的考验和总结
本次设计的谷物干燥机是根据小时烘干玉米15t设计要求来确定的。在考虑到设备所要达到的处理量和干燥成本的情况下,对本干燥机要更注重风机、热风炉的设计和提升机输送机的型号的选择。
本干燥机特点:
1.干燥工艺先进,烘后品质好;
2.降水幅度大,能使任意高水分的玉米一次降至安全水分;
3.干燥成本较低;
综上所述,本设计的粮食干燥机不仅满足设计要求,而且干燥后的粮食的品质很好,可以在玉米的主产地使用这样的粮食干燥机。
参考文献
[1] 刘相东,于才渊,财德仁.常用工业干燥设备及应该用,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 王城芝.谷物干燥原理与谷物干燥机设计,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6
[3] 徐泽敏,殷勇光,吴文福,日本捣鼓干燥机械化发展研究,你哦个也机械化研究,2007(6):210-212
[4] 李长发,赵华海.日本的谷物干燥技术发展趋向.中国你哦工业化,2007,(10):39-41
[5] 吴文福,郑先哲,马中苏.谷物干燥储藏理论与技术.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6] 王城芝,汪春等.干湿谷物混合干燥工艺与干燥参数的研究.农业机械学报1992.23(1):63-68
[7] 张正荣编.传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8] 曹崇文.谷物干燥数学模拟.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1986
[9] 梁俊英主编.粮食流通工程设计手册.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07页
[10] 戴天红,曹崇文.谷物干燥研究中的模糊数学方法.农业工程学报,1985
[11] 安一禄等.干湿粮混合干燥的谷粒水分传递规律的研究.农机化研究,1993
[12] 李士勇等.模糊控制和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0
[13] 于才渊、王宝和、王喜忠干燥装置设计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