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脾气(情绪不良)时的心理过程.doc_第1页
孩子发脾气(情绪不良)时的心理过程.doc_第2页
孩子发脾气(情绪不良)时的心理过程.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脾气当孩子情绪不良时2011.4.21李岩老师kidslion整理的讲座笔记情绪的生理基础大脑的结构:本能脑(爬行脑)植物性神经系统情感脑(情绪脑)边缘系统理性脑(灵长脑)大脑皮层人类的两套认识系统:情感与理性感官环境信息 情感脑理性脑 行为人类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如上图。环境信息的刺激首先通过感官在情感脑那里得到处理,然后才到达理性脑进行有意识的思考。两者共同作用于人的行为,然而,两者对信息的处理速度有着天壤之别。理性脑为每秒40次,情感脑则高达每秒2000万次!因此,在发脾气时,特别是在儿童时期,理性脑尚未成熟的时候,上述反应过程图会表现为这样: 真生气!不该生气感官环境信息 情感脑理性脑人的情绪,包括恐惧、挫败、愤怒、仇恨、嫉妒都是人与生俱来的生存本能。情绪,没有对错,只有存在与否。大脑发育和成熟的顺序:本能脑情感脑04岁情感脑占统治地位理性脑48岁理性脑开始发挥作用8岁以上理性脑明显发挥控制力,但仍不稳定25岁之后理性脑趋于成熟请注意:儿童脑与成人脑存在结构性差异。感受,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工具。与孩子沟通,先与他的情绪沟通与孩子沟通,不在于我们说了什么,而在于他感受到了什么。应对“发脾气” 讲道理 严厉镇压 忽视/冷处理上述三种方法都会持续加重孩子的压力,而压力是大脑的毒素,甚至会影响到身体健康。为什么孩子会“发那么大的脾气”?而原因在大人眼中,只不过是他的小小的要求未被满足而已。可以说:炸药,是以前埋下的。例子:棒棒糖(大意)一位妈妈早起着急带女儿出门,出门前穿鞋子时,女儿要求妈妈把棒棒糖给自己,妈妈说“你穿上鞋子,我就给你”,女儿就要自己拿着棒棒糖,妈妈不给,坚持自己拿着,跟她讲道理:“你拿着棒棒糖怎么穿鞋子呀?”女儿开始大发脾气,躺在地上大哭大闹。分析:女孩的大发脾气并不只是因为棒棒糖要拿在自己手里这么一个小小的要求未被满足,那只是一个导火线。这个女孩是小女儿,妈妈在生她之前做了很多知识准备,了解到大的孩子因为弟妹的出现会备感失落,从而产生种种心理问题,因此在生下小女儿之后,十分注意关照大的孩子,在小女儿小的时候只注意到哺喂,而忽视了与小女儿的情感联结。人的情绪记忆系统,是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好处:有利于个体的动物性生存;缺点:模糊,过时,往往有碍于社会互动。情 商理性脑对于情感脑的作用。 人际:调控与他人情感互动的技巧 (情商的外显能力) 识别他人情绪:共情,敏锐捕捉他人的情绪 自我激励:根据目标主动调控自己的情绪 自我控制:管理自己情绪的表达 自我认识:了解并接受自己的情绪 (情商的核心基础)什么对情商产生最直接的、最大的影响呢?答案是:人际互动。可以不影响孩子的情商发展吗?答案是:当然不能。情商发展不可停止,亦无法回避。培养情商,从哪里开始?答案是:从情商的核心基础,即了解和接受自己的情绪开始。情感急救当孩子产生情绪时,尤其是“坏情绪”,即发脾气时,家长应该做什么?首要任务: 帮孩子平静 帮孩子了解 帮孩子接受负面情绪如何平复? 理性脑主控的自我调整(不可取,因孩子的理性脑并未发育成熟) 外界负面刺激停止 外界的认可性安抚注:外界,即人文环境,父母是最主要的。此刻,若父母转身走开,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更严重的刺激。此刻,父母的首要任务便是“情感急救”。为什么是情感急救?因为孩子发脾气呼救:“请帮帮我,我很不好受。”平复情绪的生理基础“抗压”的神经能力怎样得到加强?抗压生理心理过程:关闭警报拉响警报产生压力感(冲动)负面刺激平复压力感 (平静)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人的抗压能力,是指第二个步骤,而不是第一个步骤。因此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不是给予负面刺激,而是在孩子产生压力感时,帮助他平复压力感,恢复平静。每一次帮助孩子平静下来,都是一次对抗压能力的加强;而平静得越快,越有利于下一次的恢复平静。常见疑问:如果父母总是为孩子提供帮助,孩子将来是否会软弱、无法面对压力?因有此疑问,部分家长会持鼓励打架的观点,觉得孩子能与人打架,是强壮有力量的表现。例子:连环杀手(大意)有一个犯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了一件小时候的事。有一次,在他家附近的小巷子里他被一伙比他大的小流氓欺负追打,他跑回家,谁知他的妈妈把他关在外面,不给他开门,告诉他“打回去”。最后,是邻居把遍体鳞伤的他带回自己家中。现在,他因连环杀人而入狱。分析:鼓励打架的确可以造就表面上非常有力量的“强人”。但这种强人内在是仇恨、对抗,失去人与人的亲密联结。讨论总结: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内在驱动力,环境合适的情况下,此力量一定是朝着更合作、更积极向上(真善美)的方向,如果有阻碍,这力量会“跑偏”。帮孩子平静、了解、接受的方法 拥抱、抚摸、亲吻 倾听共情 陪伴表情例子:按电梯(大意)爸爸接女儿回家的过程中,因为有事着急,一路上没有和女儿玩往常的游戏,回家开电梯的时候,顺手就自己按了电梯开关,而女儿慢了两秒,没有按到。女儿开始发脾气,要打爸爸。爸爸抓住女儿的手,令她不能打人。在女儿发脾气开始的瞬间爸爸已经知道了女儿发脾气的原因,此时,他向女儿表示知道她在生气,并把女儿的情绪和引起情绪的事件说出来:“女儿生气了,生气了女儿没爸爸手快,没按到电梯.路上爸爸没跟你玩平时的游戏.”爸爸刚开始表示理解女儿的生气,女儿就趴在爸爸肩上大哭起来,随着爸爸的诉说,女儿的情绪发出来,就平静下来,一抹眼泪儿:爸爸,今天幼儿园那个谁谁谁怎么着了注意:必须制止攻击性行为,不正确的行为要制止。辨别儿童的打是否属于攻击性行为:是在愤怒、生气状况下的打,还是作为游戏玩闹的打。例子:跆拳道练习之前的坏情绪(12岁的孩子)爸爸回到家,发现孩子一脸阴沉地坐在自己的房间。爸爸察言观色:“哟,看起来不太高兴哈。”因为跆拳道练习时间马上要到了,教练正好进来。孩子:(对教练)“我不想再看到你。”爸爸请教练先去休息一下。此时如果爸爸直接说孩子没礼貌呢?孩子:(对爸爸)“都是你的错。都是你,让我学这个,学那个”爸爸:“哦,你觉得我总是逼你”爸爸自陈,心里其实觉得不快,忍不住想发火。但还是尽力忍耐陪伴孩子。后来的情况证明他的忍耐和等待是非常好的。此时如果爸爸发火了呢?孩子:“今天在学校很糟糕。”爸爸终于等到孩子敞开心扉,说出真正的原因。赶紧接道:“是吗?那真糟糕。为什么”此时如果爸爸等得着急不耐烦,先让孩子去练习跆拳道、回来再说呢?孩子:“我觉得当不好组长”爸爸:“噢,原来是这样。”爸爸:“那怎么办呢?”(是否需要建议?不,不要打断或干扰孩子的倾诉。)分析:其中有几个关键时点(),如果不注意,就会打断或阻止孩子的继续倾诉愿望,也就堵住了孩子的情绪出口。几种常见的错误倾听:“你说啊,我听着呢。”(忙别的)“你快说,我还有一分钟。”(看表,抬脚就要走的样子)例子:孩子是“没礼貌”吗?本来计划好了假期全家出去旅游,临行前奶奶生病了,因此爸爸要照顾奶奶,不能同去了。孩子很不高兴,无望之下,说出这样的话:“奶奶是个巫婆,她就是要破坏我们”分析:对于这种不敬言辞和态度,一般家长的反应会是:“不可以这么说奶奶,太没礼貌了。”其实此时应允许(不应限制)孩子的表达和倾诉,这是情绪的出口。这种情况可以说是对父母内心承受力的一个考验。没有承受力的父母,会在第一时刻阻止孩子,但这能达到让孩子平静并学会礼貌待人吗?道理可以讲,但不是在此时此刻。几种常见的不正确做法:1. 急于解决问题,只听事情,不听心情,给予孩子建议、办法。2. 急于发表意见,讲道理。“我知道你生气了,但是”这其实是在说:我不在意你生气。3. 急于让孩子安静下来。“阿姨错了,阿姨不该按电梯,现在让你再来按一遍。”这也是对孩子情绪的阻止。思考:让孩子平静下来,是目的,还是效果?倾听共情的本质目的: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被接受效果:孩子的情绪得到缓解,平静下来。当孩子情绪不良时,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提供一个管道,让孩子把情绪释放出来。联结疑问:安抚孩子会不会引起或加重负面情绪?(生活中经常听到的声音:这孩子,越安抚就越来劲,哭得更厉害。)越安抚哭得越厉害是因为触及了孩子内心累积的情绪压力。而我们与孩子联结成功的标志,就是孩子终于哭出来了,情绪压力借此得以释放。我们此刻要做的是,“煽风点火”帮助孩子,直到孩子彻底释怀。关于道歉:向孩子道歉是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内疚),还是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如何给孩子更积极的影响?总结倾听共情定义: 听者100%允许并关注说者的倾诉 听者不加入自己的意见,尤其是评价 听者只反射说者的感受(不是同情) 听者适当整理并精炼描述,引发说者当前感受的内在、深层的原因(引导归因于内)倾听共情实施要求: 听心情 全身心 目的:让孩子知道他此刻被理解和接受 不要期望效果(效果一定会发生) 引导关注自我,而不是指向外部 明察孩子的深层需求两个常见问题:1. 孩子发脾气时,用转移注意力的办法好不好?不好。一是当孩子越来越大,这种办法就会失效;二是转移注意力是忽视、回避孩子的情绪释放的做法,会导致孩子的情绪压力累积于心。2. 孩子发脾气时,走开让他冷静下来好不好?不可以。走开是对孩子的一个更严重的刺激。可以采取的方法:后退一步、两步,并且问孩子“现在可以了吗”。与孩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