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专业论文)当代艺术在学院教学中的影响与实践.pdf_第1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当代艺术在学院教学中的影响与实践.pdf_第2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当代艺术在学院教学中的影响与实践.pdf_第3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当代艺术在学院教学中的影响与实践.pdf_第4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当代艺术在学院教学中的影响与实践.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 要 i 当代艺术在学院教学中的影响与实践 摘 要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文化格局中,艺术学院由于悠久的人文传统与深厚的学术 积淀,使其在当代艺术中成为学术阐释、仲裁和评价的权威。同时,在我国近代 的思想解放进程中,艺术学院充当了各种前卫艺术思潮的发源地和试验田,成为 生发中国当代艺术的摇蓝。当前我国学院教育承担着培养艺术人才的重任,对国 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起着置关重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由于学院内部和外 部的原因,学院的教育体系在面临新时期当代社会文化的发展和挑战时没能及时 地调整与改革,致使与当代艺术的隔膜日渐明显,趋于落伍与保守。如何吸收当 代艺术的优秀成果来促进学院教育的发展,便成为当代学院教育发展中的前沿课 题。 本文试图分五个部分来论述当代艺术进入学院教学体系的可能性和具体的实 践操作,探讨二者结合的意义与途径。 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从学院教学的发展、现状、作用和危机四个方面来全 面透视我国的学院教育;着重从教育目的、教学思想和价值取向、组织教学方式 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教育体系中保持的传统因素;从培养目标的转换、课程设置 的调整、前卫艺术及市场化与商品化对学院教学的冲击和影响这四个方面分析了 学院教育在新的时期所呈现出的新的特征,并指明学院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 问题和机遇。 本文的第二部分,概述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历程,论述了当代艺术的几大 构成部分(传统艺术、学院艺术、前卫艺术和流行艺术) ,并分别论述了它们对 学院教学中的影响。指出当代艺术不仅仅是学院教学实施的背景,同时也是学院 教学研究的对象。 本文的第三部分,就学院教学和当代艺术之间的关系与现状进行了分析,并 从学院教育的人文关怀的特性与当代艺术关注社会的特点、开拓精神与创新意 识、注重综合素质三个层次阐述了二者存在的共性特征,论证了将当代艺术的积 极因素引入到学院教学中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本文的第四部分,重点论述了当代艺术进入学院教学的途径,学院教育应将 常规教学、课题教学、创作和鉴赏和批评教学结合起来构建新的教框架,并通过 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等学院的教学实践进行具体的个案研究,介绍了我 国当前学院教学在这一课题上取得的探索成果。 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 要 ii 本文的第五部分,论述了将当代艺术引入到学院教学中要注重判断分析、总结 归纳、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反对伪艺术和庸俗艺术,防止当代艺术中的负面因 素对学院教育的纯粹性、自律性和探索精神的破坏。 总之,虽然当代学院教育教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但学院教育依然在今天具 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乐观的发展前景。而学院自身也只有把教育教学放在当代艺术 的语境下来思考,才能使学院教学的发展契合社会进步的要求。学院教育也只有 善于及时吸收当代艺术的优秀成果,才能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机遇,从而构 建出中国艺术教育更加辉煌的未来。 关键词:学院教学,当代艺术,影响,实践 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 要 iii the influence and implement of contemporary art on institute education abstract within the social and culture structure of our time, art institutions have been regarded as authority in interpreting, arbitrating and evaluating authority, because of their deep accumulation of humanity tradition and academy over the years. at the same time, during the mind emancipation movement in capitalist era and modern time, art institutions have become the birthplace and experimental unit of various new trends of thought of avant-garde arts, and the cradle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s. art schools assume an important mission to educate talents of arts, and play a vital role in improving our nation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n the other hand, because of some internal or external reasons, when facing the challenge brought by contemporary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is new era, the education system of art academies have failed to adjust and reform themselves. thus, the estrangement between them and contemporary arts has become more obvious. they are becoming more outdated and conservative with each passing day. it has become a frontier task for developing contemporary academic education to improve academic education through taking in excellent art works of our times. this article, which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is to discuss the possibilities and feasibilities of contemporary arts entering into academic education and examining the significance and ways of combining the two. in the first part, it mainly casts an all-round perspective on the history, current situation, function and difficulties faced of chinese academic education. and from education purpose, teaching thinking and orientation of value, and teaching methods, it analyses the remained traditional factors of current education system. from switching of goals of training, adjustment of curriculum, avant-garde art, and the impact on academic education by commercialization, it analyzed some new features emerged in academic education in this new era. and it points out problems and opportunities rising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education. 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 要 iv in the second part, it generally discusses the course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development, and explicates the components of contemporary art, such as traditional art, academic art, avant-garde art and pop art. and it respectively expounds their position and influence in academic education. it points out that contemporary art is not only the background but also the research target of the implement of academic education. in the third part, it analyzed the relation between academic education and contemporary art and their current situation. it also elaborates the common features of the two, from humanism of academic educ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art such as its society-caring, pioneering spirit, awareness of creative, emphasizing over-all quality. finally, it proves the possibilities and feasibilities of bringing the positive factors of contemporary art into academic education. in the fourth part, it mainly discusses the ways for contemporary art entering into academic education. academic education should build a new framework for teaching by combining routine teaching, topic teaching, creation, appreciation and critical teaching. and through case studying about the teaching practice in china academy of art and sichuan fine arts institute and other art institutions, it introduces some results on this subject in china academic education. in the fifth part, i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judging and analyzing, summarizing and inducing when bringing contemporary arts into academic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select the essence and discard the dross, oppose false and vulgar arts, in an aim at preventing the negative factors in contemporary arts from damaging the purity, self-discipline and the spirit of exploration in academic education. to sum up, academic education still has strong life-force and hopeful prospect today although it is facing severe challenges. and only when academies themselves consider their teaching and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art, can their development accord with the demands of social progress. and only when academic education is good at absorbing the excellent works of contemporary arts, can it get new developing power and opportunities, and thus to create a brighter future of chinese art education. key words: academic education, contemporary art, influence, feasibility. 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 1 章 绪论 1 第 1 章 绪论绪论 1.1 研究的意义 当代艺术和学院教学的关系是我国学院教育发展的前沿课题。只有把目前的 学院教育纳入当代艺术的发展格局之中,建立开放灵活的教学体系,与时俱进, 才能使学院教学得到振兴,学院教育也才能在当代社会的文化建设和艺术进步中 发挥更大的作用。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学院教育研究中很受关注,论著较为丰富。如王南溟曾撰 文美术学院培养不出当代艺术家1,他在文中写道: “美术学院的知识环境和 其传授的知识无法让学生知道当代艺术最重要的东西,即公共领域的社会身份所 要具备的知识结构。 ” “没有对社会科学教学予以重视是美术教学的致命弱点。 ” “美 术学院在整个教学体系上的危机,或者用我的话直截了当地说,就是这种教学体 系培养不出当代艺术家” 。 吴味也在再谈美术学院培养不出当代艺术家 2中说: “为什么美术学院培养不出当代艺术家?这与当今中国的美术学院无法培养学生 从事当代艺术创作所需要的知识结构有关。 ” “ 三基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和基本技能)只是当代艺术创作的基础,对于一个当代艺术家来说,更重要的是 在三基基础之上的社会科学观念以及将社会科学观念转变为文化批判观念的 智慧和能力。这样的当代艺术教学要求对于当今中国的美术学院教学体系来说无 异于对牛弹琴 ” 。 陈丹青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称当前的学院教育是“一格一 格降人才”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内容 1.3.1 本文研究的目的 我认为虽然当前的学院教育教学确实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弊端(诸如上面列举 的问题) ,有些问题解决起来还相当棘手。但不能忽视的事实是学院教育体系经 过多年的积累与发展,在理论和实践各个方面都沉淀了深厚的底蕴,具有强大的 生机和活力去面对社会发展、艺术进步过程中的危机和挑战。另一方面,学院教 育体系还具有强大的消化吸收能力,能够在当代艺术的潮流中汲取有益的成分来 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因此,本文认为学院教育教学只要能与时俱进,积极的借鉴 吸收当代艺术中的优秀成果,发挥自身的优势,一定能适应当代社会文化的发展, 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 1 章 绪论 2 在当代中国的文化建构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将从学院教育教学、当代艺术以及二者的关系这三个角度谈谈当代艺术 进入学院教学体系的可能性和建立新的教学体系的可行性以及具体实践的途径。 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 2 章 透视学院教育 3 第 2 章 透视学院教育 2.1 学院教育的历史 我们目前所说的美术学院起源于 16 世纪的意大利,最早的学院是卡拉奇兄 弟于 1590 年创立的波仑亚学院,而后欧州各个国家都相继创建了自己的艺术学 院,到 18、19 世纪盛及欧州。美术学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着重要的意义,它 结束了以前古老的行会手工作坊式的师徒传艺方式,极大的推动了艺术在欧州传 播与发展。学院教育的特点是强调继承文艺复兴以来的古典艺术,推崇典雅高贵 的审美情趣,以严格系统的训练来培养艺术人才。但是随社会文化的发展学院教 育就逐渐显示出保守僵化的问题越来越不适应艺术的发展,逐渐论为因循守旧, 保守封闭的象征。 周湘在上个世纪初创立了中国近代第一所美术学校,标志中国近代真正意义 上的美术教育的开端,刘海粟于 1912 年创办了上海图画学院;1918 年,蔡元培 倡导开办了中国第一所国立美术学院“北京艺术学校” , (现在的中央美术学 院的前身) 。随后,蔡元培又于 1928 年初,倡导建立了第一所大学制的国立艺术 学院-“国立艺术院” (后来发展成为现在的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近代早期的美 术教学体系有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徐悲鸿、林风眠和刘海粟。三个人的教学 思想各具特色:徐悲鸿主持北平艺专时坚持现实主义,推行严谨的学院写实主义, 强调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确立了写实主义的教学体系,对中国以后的学 院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林风眠根据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蓄”的教育方 式,提出了“艺术原无谓东西”的教学理念,主张广泛吸收西方各流派艺术(尤 其是现代艺术)的长处与中国传统绘画融合成一体,形成了中西融合的教学体系; 刘海粟在上海艺专主张“各种教学方法,相互促进” ,提倡写生,尊重学生个性 的发展,努力摆脱当时欧州的学院主义的束缚,教学风格开明自由。同时,由于 第一次在课堂上使用人体模特而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使其在当时颇具前卫色 彩。 建国以后,艺术教育贯彻的是解放区鲁艺形成的文艺精神,执行的是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确立的路线(即主张艺术应为工农兵服务) 。徐 悲鸿倡导的现实主义的教学体系和当时意识形态的需要相吻合,所以被广泛贯彻 到艺术教学之中,逐渐成为当时学院教育的主导思想。写实主义也随之一统天下, 成为学院教学的主要风格。随着政治形势的发展,以契斯恰柯夫素描教学体系为 代表的苏派学院教学模式引入中国,并很快地成为指导学院造型教学的唯一原 则,其影响巨大,延续至今。这一想象的产生是特定时期内的产物,因为对于苏 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 2 章 透视学院教育 4 派教学体系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基于艺术发展自身的规律,而是当时的意识 形态的要求。它的造型观念与中国传统的造型意识相背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也 否定了徐悲鸿倡导的学院写实主义的教学体系(例如,契斯恰柯夫素描教学体系 否认线条的意义) 。加之在执行过程中的僵化刻板,对中国学院教学体系的建立 和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其中的一些对错得失,至今仍在争论。为了扭转这 种单一的苏派教学模式,我国的学院教学也积极地做出调整。1979 年,在当时的 浙江美术学院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素描教学研讨会,对实行契氏教学体的得失进行 了总结,重新确定了学院教学应该坚持多样化的发展方向。 自上个艺纪 80 年代初,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发展,我国的学院教育也真正 进入了多元化的时期。80 年初,广州美术学院开始在教学中实行三大构成教学和 引进瑞士巴塞尔艺术学院的设计素描教材,成为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它意味 西方现代主义的教学思想开始真正地介入我国的学院教育体系。中央美术学院在 90 年代推出了教学体系初步构想中明确指出了抽象艺术和具象艺术的关系, 以及它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这也打破了当时具象教学(或者说是写实教学)一 统天下的局面。至此,各种西方现代的艺术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逐渐被 我国的学院教育体系所接受,并被吸收借鉴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一些新的教 学实践也随之展开。 2.2 我国当代学院教学体系的现状 随着新的教学思想、教学实践和传统的学院教学模式相结合,我国新的教学 体系已逐渐在新的语境下构建起来。综合来看,我国当前的学院教学体系在传统 因素和新的特征两个方面各有特点。 2.2.1 传统因素 1 教育目的 目前我国的教学思想已经从那种为了阶级斗争和政治宣传服务的禁锢中解脱 出来,但意识形态依然对学院教育具有指导性的功能,坚持艺术教育为人民大众 服务,坚持深入社会,表现生活仍然是教育体系的首要目标,这也决定了学院教 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教学思想和价值取向 在教学思想和价值取向上,传统的教学体系和价值观仍然发挥主要的作用, 坚持现实主义方向,重视基本功训练,强调造型能力的培养仍然是教学的重点。 组织教学 传统的课堂写生、临摹、社会实践仍然是教学实施的主要手段,坚持以写实 为主,语言的完整和技法的纯熟仍然是评价作业的主要标准。 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 2 章 透视学院教育 5 2.2.2 新的特征 当代的学院教育是在当代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它必须能对新的时代 的种种变化做出回应,来适应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因此,它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 征。 1培养目标的转换 当前的学院教育已从以前的精英式教育,转向大众化的普及型的教育。这些 年持续大规模的扩招,不仅仅是对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提出挑战,同时也考验学 院及时应对各种新要求的能力。学术精英不再是学院教学的唯一目标,具备较高 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当前学院教育的主要 目标。 2课程设置的调整 教学目标的调整也必然会影响到学院教学的课程设置,课程结构也从以前单 一的学术研究型向复合多元型发展。艺术设计学,艺术管理等实用学科也逐渐由 边缘学科成为骨干学科,逐渐改变了造型艺术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局面,形成了 以造型与设计两大版块相互依存的格局。 3前卫艺术的影响 当代艺术(特别是前卫艺术)对于整个学院教学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学院不 再是封闭的象牙塔,学院教学也越来越感受到来自当代艺术的前卫思潮的冲击, 文革以后,随着各种现代主义的艺术思潮涌入国内,我国的当代艺术也迅速发展 起来,各种新的艺术观念、艺术形式也随之进入到学院教学中来。一些具有前卫 色彩的艺术现象和艺术观念也在学院的知识系统内加以归纳与吸收,成为新的教 学资源,为学院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一些新型的课程如影像、装置、多 媒体等,也逐渐进入了学院的教学体系中,从而进一步拉近了学院教育与当代艺 术的距离。 4市场和商品化的影响 市场和商品化也对当代的学院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方面这二者为学院 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但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学院教学和创作目标的偏 离。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有些学院的教学与创作放弃了应有的学术立场。一味 地去迎合社会上流行的庸俗的审美趣味,使学院教学的实验性和探索性受到了伤 害。 2.3 学院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从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来看,许多带有前卫色彩的艺术活动都发生或发源于 艺术学院,从“伤痕美术”到“新生代” ,从“玩世现实主义”到“卡通一代” , 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 2 章 透视学院教育 6 这些艺术现象都发生在学院内部或者在学院艺术的影响范围之内,而从事这些艺 术的艺术家大都出自学院或者有着学院的背景。因此可以说,学院其实是孕育当 代艺术的摇蓝。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学院在当代艺术的潮流运动中非常 微妙的地位。一方面由于其所具有的完整的学术体系和悠久的人文传统,使其在 当代艺术中一直都充当着学术的仲裁、阐释和评价的角色而地位尊崇。很多艺术 家们有很深的“学院情结” ,他们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进入学院的话语系统之中, 得到那些学术权威的关注和肯定,并把这些当作自己从事艺术活动成功的重要依 据。但另一方面又由于学院在当代艺术的活动中常常持中性的态度,加之较艺术 前沿的滞后性,又常常被前卫艺术视为保守与守旧。 学院在当代艺术中另一个重要用在于它是当代中国培养艺术人才的主要场 所。只有进入学院通过系统的学院教育才能接受到各种艺术观念、思想与技能的 训练,才能获得相应的身份认证,这也成为从事当代艺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基 本素质和学术背景。 2.4 学院教育面临的挑战 学院在整个当代艺术的格局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在艺术发展的过程中也 面临着许多挑战,主要有以下体现。 由于学院教育的话语系统相对稳定,使其开放性不够,不能及时迅速地获取 当代社会文化中具有先锋性,试验性的视觉经验,对一些新的艺术现象缺乏足够 归纳和接受能力,使学院的教育在某种程充上与当代艺术的发展隔离开来。事实 上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各个学院也都采取了自己的措施,但大部份只是一种艺术 风格的引进,且大多是在教学过程的局部实施,没能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将当代艺 术的因素引入进来,所以仍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学院教学与当代艺术之间的隔 膜。 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 3 章 当代艺术概述 7 第 3 章 当代艺术概述 3.1 我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 当代艺术(contemporary art) ,意为“正在活动着的人所做的一切艺术活动” 。 中国的当代艺术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的, “星星画会”是在国内较早地致 力于现代主义形式探索的艺术团体。随后各种具有前卫色彩的艺术活动迅速发展 起来,产生了许多值得关注的艺术现象。到了八十年代前期, “伤痕美术”与“乡 土绘画”出于对文革绘画“假、大、空”的反叛,开始把注意力从阶级斗争转到 关注现实,关注人性,其作品具有一种批判现实主义的风格。80 年代中期,各种 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思潮涌入中国,各种现代艺术团体也以前卫激 进的姿态登上了历史舞台,构成了新潮美术波澜壮阔的格局。新潮美术到 1989 年以“现代艺术大展”作为谢幕,但是它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 重要的启蒙意义,成为 90年中国当代艺术的先声。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在当代艺术的发展进程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艺术现 象和一批新的艺术家,给当代艺术带来了新的面貌。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艺术 现象有:以刘小东为代表的“新生代绘画” ,以方立钧为代表的“玩世现实主义” 以王广义等为代表“政治波普”等。同时,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新的艺术形式 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个时期主要的特征便是当代艺术的本土化,即当代艺术 的创作逐渐摆脱了新潮美术时期对西方艺术形式的直接照搬和生硬摹仿,开始了 对当时中国现实的关注,强调对中国经验的把握,表达了一种对社会文化的反思, 承接了 80年代新潮美术时期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 新世纪以来,中国当代社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流行文化和大众传媒成 为社会文化生活的主题,这也影响到当代艺术的发展。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当代艺 术呈现出一种异常多元的格局。它表现在表达语言的呈现方式上,除了绘画,雕 塑等传统的语言形式外,行为艺术,装置也逐渐成为主流的艺术形式,而新媒体 艺术,影像等新的艺术形式也异军突起,在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的格局显示出越 来越强大的影响力。 3.2 当代艺术的格局 当代艺术形式多样,异彩绘呈,从学院教学的角度来划分,可分为传统艺术、 学院艺术、前卫艺术和流行艺术几个部分。 3.2.1 传统艺术 传统艺术是当代学院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整个教学体系的基石。 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 3 章 当代艺术概述 8 “它包括旧传统和新传统。旧传统即源远流长的文人画等本土传统。新传统就是 革命的现实主义美术。从 50年代(甚至可以说从三四十年代开始)到 70年代 末,这两种传统在共处有时也相斥的状态中并存发展,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当 然旧传统经常处于被压抑的状态,比如在文革时期。但自 80年代初以来,传统 文人画复兴,其间虽然革新中国画口号及其派别几次更迭(如时下即有呼声很高的 新文人画),但终未逾越旧传统的苑囿。而新传统则自 80年代初逐渐衰竭, 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仍被沿用,并抽掉了革命内容,转变为自然主义或温 情主义的绘画,成为学院主义的支脉。 ” (高名潞)3 3.2.2 学院艺术 当代中国的学院艺术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学院主义(不再是专指古典主 义) ,也不同于西方当代的学院主义,它主要是指一种基于学院传统,在当代艺 术思潮影响下产生的一种崇尚风格主义的艺术派别。代表者多为学院体制内的艺 术家,其作品具有一种纯艺术研究的学术追求。学院艺术在艺术形式上不再是单 一的古典主义,而有多种表现,但大都偏重于高雅的审美趣味,注重语言形式的 锤炼,具有一定的唯美主义倾向。和传统艺术相比,学院艺术更讲究艺术本身的 形式;和前卫艺术相比,学院艺术对社会生活和文化思潮关注不够(也有些学院 艺术家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主义的观念形成自己的特色,被学术界称为 “学院前卫” ,如石冲、毛焰等人的绘画和李向群等人的雕塑) 。学院艺术往往 在传统艺术和前卫艺术之间摇摆,保持一种中性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很容易被学 院教学体系所接受。因此,学院艺术风格也成为了当前学院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 艺术形式。 3.2.3 前卫艺术 “前卫”一词源于“avant-garde” ,也可译为“先锋” ,原来是一个军事上的 概念,一般指早于主力部队出发的先发部队,主要承担开拓路线,扫清路障的任 务, “前卫艺术的特色就是激进、探索、创新、实验,必须在问题前沿,在矛盾 冲突的锋线上。前卫不是具体的艺术家风格而是指不断创新的艺术运动所承担的 一种作用” 。4 当代艺术中的前卫艺术有以下几个特征: 、强烈主张打破传统的艺术价值观,强调艺术的前卫性、先锋性和实验性; 、强调艺术创作的独立性和纯粹性,反对通俗文化和媚俗艺术;、艺术形式 的多元性。前卫艺术是当代艺术中最有活力,最具开拓意义的艺术形式,它主张 观念创新和独立的艺术精神,与学院教育所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有许多共通之 处。对前卫艺术精华的研究与吸收,成为当代学院艺术教育的新课题,这对于开 拓学院教育的新领域,使学院教育步入当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 3 章 当代艺术概述 9 3.2.4 流行艺术 流行艺术(pop art) ,即波普艺术,源于 20 世纪 50 年代的英国,盛于 60 年 代的美国,英国著名波普艺术家理查德汉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 给出波 普艺术定位为“通俗、短暂、消费得起、风趣、性感、噱头、迷人、廉价和能大 量生产的” 。在当代艺术中,流行艺术也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总结其特征,可 以看出它是源自当代社会的流行文化,是一种适合当前媒体传播时代的一种大众 文化,通俗、时尚是其主要特点。 流行艺术对学院教育的影响也非常明显。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当前各种流 行的艺术风格成为学生们热衷效仿的对象。同时流行艺术也常常对学院的教学造 成负面影响,其中审美趣味的庸俗化,创作心态的媚俗化是其中最具危害的因素。 它一方面破坏了学院教育在学术上的纯粹性和自律性,另一方面也违背了学院教 学应有的探索精神。 3.3 当代艺术的特征与意义 3.3.1 关注社会 关于当代社会,关注人的生存感受是当代艺术最重要的立场。当代艺术注重 与当代社会的社会生活,历史文化传流,视觉经验,科学技术等紧密联系,强调 个体在社会中的生存感觉,对当代最前沿的问题与冲突保持敏感,用自己的作品 与当代社会实行互动。例如徐冰在 1990 年创作的装置作品鬼打墙 (见图 3-1、 图 图 3-1 徐冰作品,鬼打墙 图 3-2 徐冰作品鬼打墙 fig3-1 xubing”work,ghost build the wall fig3-2 xubing”work,ghost build the wal 3-2) ,他组织几十人历时 24天,用了 1300张宣纸在北京郊区拓印了一段长城的 墙 面和一个烽火台,又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做成了一个占地 1500多平米的装置。 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 3 章 当代艺术概述 10 那些拓片上破碎,模糊但充满表现力的痕迹,巨大的视觉形态,使人在时间和空 间上产生巨大的错位,不由会产生对历史文化和当代社会的思考,使人震撼,发 人深省。 3.3.2 强调观念,重视创新 在现代艺术之文杜桑把小便池拿到展厅的那一刻,他的作品便展示出自己独 特的意义, “进行观念创作阶段,用观念躲开传统的影响力” (杜桑) 。这句话也 深刻地揭示了当代艺术对观念创新的重视。当代艺术(特别是前卫艺术)已不 再仅仅是技术和技能的实现,更是观念的判断和选择。它是当代视觉文化的前 沿, 图 3-3 杜桑作品,泉 fig3-3 duchamp,spring 要求艺术家必须对当代社会中的政治、文化、历史、经济等方面正在发生的事件 与现象保持敏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提出问题,阐释过程中有自己的判断,这就 需要艺术家要具有高度发达的创造思维能力。 3.3.3 多元交叉的格局 当代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元互动,开放包容的体系。各种艺术 门类相互重叠交叉,衍生出许多新的学科领域。政治经济学、社会学、法律学、 经济学等学科与艺术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共同构成了当代艺术和学院教学发展 的全新语境。 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 4 章 当代艺术和学院教学的关系 11 第 4 章 当代艺术和学院教学的关系 4.1 当代艺术和学院教育的共性特征 当代学院教学是在当代艺术这一大背景下展下的,学院教学必须及时地吸收 借鉴当代艺术中的优秀成果,并将其系统化纳入到学院的教学体系中来,学院的 教学才不会与当代艺术发展的进程隔离开来,才能达到培养具有时代前瞻性的人 才这一培养目标,这也正是当代学院教学的前沿课题。当代艺术和学院教育有很 多共性特征,这就决定了当代艺术进入学院教学体系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4.1.1 人文特性与关注现实 学院作为当代艺术的学术高地,强烈的精英意识与人文精神是其最重要的精 神底蕴,对人性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省思是始终是中国学院知识分子精神体系 的核心,他们“在自由与责任的使命意识上,深切关怀国家,社会乃至世界上一 切有关公共利益之事,对人类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深感不安并随时牺牲自身的利 益,不惜任何代价去探明症状,勘察出路,找出关键的联系,这是对于知识分子 的当代概念具有基石意义的命题” 。 (岛子)5而学院教育的这种人文特性正与当 代艺术关心社会现实的特性相契合。 4.1.2 创造性的思维模式 当代学院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培养拥有某种知识技能,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技 术工人,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开拓精神与创新意识能为社会进步提供动力的精 英。而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优秀人才必需的素质,同时也是当代艺术创作的关键。 4.1.3 对综合素质的培养与要求 当代学院教育为了更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丰富的综合素质是学院培养的着眼点,也是当代艺术对于艺术家的要求。 4.2 当代艺术和学院教育相结合面临的问题 学院教育有相对稳定的内容与教学体系和一整套经过长期实践积累下的操作 方式,具有自己完善的标准。它注重教学的最终结果,然后用这个既定的标准来 量化教学活动的成败得失。因此学院教育具有很强的秩序性、规范性,如果失去 了这个秩序与规范,教学活动便无从开展。而当代艺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便 是多元化,没有一个固定的价值观,也没有在一个现成的评价标准。同时,当代 艺术思潮瞬息万变,层出不穷,更新周期短,这也是当代艺术进入学院教学体系 最大的难题。 另一方面,学院的知识体系是对已往知识经验的总结,教学内容都是经过理 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 4 章 当代艺术和学院教学的关系 12 论和实践反复锤炼,不断提纯后的知识系统。而当代艺术是一个正在发生的艺术 现象,许多艺术现象还没来得及在理论层面上展开就已成了昨日黄花,所以学院 教育常常在当代艺术的进程中显示出明显的滞后性,从历史上看,这也是学院教 育经常被视为保守封闭的原因。另一方面,由于学院内部对当代艺术(特别是前 卫艺术)理解不够,很容易造成一种排斥心理,这就使二者的间隙越来越大,致 使在当代艺术大潮面前,学院教育常常显示出一种迷茫、傍徨的状态。 因此,学院要以开放的心态来看待当代艺术,对正在发生的艺术现象和艺术 思潮要有敏锐的眼光和积极的态度,在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发现对学院教学有积 极意义的因素,并及时地做出总结归纳,吸收到教学体系中来。对那些不确定的 部分,可以开展阶段性的总结与交流。只有这样,学院教育才不会置身于艺术大 潮之外,成为落后封闭的象牙塔。 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 5 章 当代艺术在学院教学实践中的体现 13 第 5 章 当代艺术在学院教学实践中的体现 我国的学院教育要为国家的意识形态服务,以前强调要为阶级斗争服务,因 此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现实主义(有时就是写实主义)便成为唯一的训练标准, 这是和当时的教学目的相适应的。但随着为阶级斗争服务这一目的消失,学院的 教学体制并未做出相应的调整,仍然推行写实主义的标准,这便不能适应当代艺 术的发展。因为,写实主义的教学模式提供的更多的是一种技能的训练,而当代 艺术的重要特征是强调观念的创新,看重的是创造性的思维模式,而这恰恰是写 实训练不能提供的。 (写实训练的观念问题:在复兴时期,艺术关注的重点由宗 教传统转到现实生活,写实主义在当时是具有观念创新的意义的。并且写实在当 时还有个技术发展的问题,写实训练恰恰可以解决这个前沿课题。随着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观念的完成,写实主义的体系得到完善,写实主义的观念性便不再存在 了,只剩下技能训练的意义。 )写实主义的训练方式着重于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 的训练,而怱视了情感,想象力等方面的训练。另外,随着设计艺术在当代社会 文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反映到基础教学上却没有相应的调整,单一的写实 训练也是不能满足设计发展的要求。 传统的学院教育注重的是技能的培养,教学的空间多在教室内部,由教师提 出教学课题与目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教学活动。实践证明,这套教学方 法适合技能的培养,对于解决学生的观察能力与造型能力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办 法。但是它的不足与弊端也一目了然,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的地 位,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不到发挥。同时,这种静态的观察视点和程序化的作画方 式,固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但是情感体验、想象能力、个性特 征却处在缺席的状态,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也无从谈起。所以,在传统模式上加入 新的内容和手法,构建新的教学框架便成为势在必行的事了。新的教学框架应着 眼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平衡发展,主要由常规教学、课题教学,创作 教学,批评教学和鉴赏教学等环节构成。常规教学就不用赘述了,下面来论述其 他几个教学环节。 5.1 课题教学 课题教学是传统常规教学的延续和开拓,首先我们来看邱志杰在中国美术学 院总体艺术工作室授课的一个教学个案。 “把所有的学生抽签,我们一年 52 周把休假去掉,我们还有 40 来周, 正好有 40 个学生。这些学生抽签决定出场次序,他们必须每周每一个人做一个 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 5 章 当代艺术在学院教学实践中的体现 14 个展。这个个展我们系里给空间不管经费,不管做什么东西,做个展过程中碰到 任何问题自己找老师解决。这首先是一个系列个展计划。另外因为等于是一 年才能轮到一次个展,学生中间也有面子的问题,做好做不好怕同学骂他,那么 我们要求他们每个个展必须也有评论文章,必须同学之间互相写,写批评文章或 者吹捧文章,有网络课堂作为他们的阵地,也给他们提供空间。另外我们设计每 周一次的报告会,就是我们每一个月的第一天我们完全拿出来,每个学生有 15 分钟的介绍最近干什么,或者读哪一本书,或者在做哪一幅作品,或者只是看的 哪部电影,他必须做一个研究报告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在教学中实际大量 使用头脑风暴法。就是引用广告公司创意小组的办法。如果有一个学生提出他想 做什么方案的时候,所有的学生一起提出主意。一个人提这样的案子我这样做, 其他每个人必须出场说,如果一天轮下来之后还没有最好的办法那就再来一圈。 而且每一个人的说法不能够跟前面的重复,重复的话不算,得再想一个解决办法。 就是说我们所追求的并不是最有个性的解决方案,而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当最好 的解决方案出现的时,他应该牺牲到原初的,只要不破坏原来的动机,在解决手 法上我们经常使用集体的办法来找到一个方式。这个方式不但是我们以前社会主 义时代就经常用的方法,也是非常现代的创意广告公司所使用的一个办法。 ” 6 从这个教学个案中可以看出课题教学分为几个部分:构设教学概念、教学概 念的实现和教学成果的评价。 5.1.1 构设教学概念 传统的教学目标的制定都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来制定的,很多的时候 并不参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所有的课程的参入者都是课程的开发者,课程是 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 。教学概念的制定、意义目标的阐释应该由师生共 同完成。这样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便能得到发挥,学习的目的性也会加强。 5.1.2 教学概念的实现 围绕师生共同制定的课程概念学生可以从各个角度来开展自己的工作,教学 的重点在于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式。教师根据每个同学的情况来引导,再 把大家的想法集中,使整个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开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