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喂养不耐受ppt课件_第1页
婴儿喂养不耐受ppt课件_第2页
婴儿喂养不耐受ppt课件_第3页
婴儿喂养不耐受ppt课件_第4页
婴儿喂养不耐受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婴儿喂养不耐受,婴儿常见的胃肠道症状,2,妈妈的肠胃,宝宝容易出现溢奶、呕吐,婴儿胃肠道生理特点,3,ChenJD,etal.AmJPhysiol.1997May;272(5Pt1):G1022-7,婴儿胃动力差,胃排空速度慢,4,婴儿肠道结构和功能不成熟,肠道总长度短,小肠绒毛短吸收面积小,消化吸收不完全小肠细胞连接不紧密,通透性高大分子蛋白易透过引发过敏肠道菌群不稳定,儿科学(第七版),沈晓明,P231,5,婴儿消化酶活性低,6,喂养不当,过度喂养、强迫喂养咽下食物量越大,胃排空时间越久,胃内压越高,易导致胃食管反流喂养姿势不佳易导致呛奶、溢奶/吐奶奶瓶、奶嘴消毒不严易导致胃肠道感染,7,配方奶蛋白质消化不良,配方奶中的蛋白质:分子量大,含量高不易被消化增加产气:溢乳、腹胀等更易诱发过敏,8,向莉.临床儿科杂志,2009;27(8):794-796,牛奶蛋白水解,9,VandenplasY,etal.JPGN,2013,57(3):389-393,溢奶缓解有效率,P0.0001,N=115,N=114,部分水解蛋白可缓解溢奶,10,BahnaSL,etal.AnnAllergyAsthmaImmunol2002;89(Suppl):56-60.,配方奶乳糖消化不良,乳糖消化不良,引起嗳气、吐奶、腹胀、腹泻等,11,JohnB.Lasekan.ClinicalPediatrics2011;50:330-337(21),降低乳糖减轻胃肠道症状,12,1,0.00,1,3.0,Gutirrez-Castrelln;Mayorga-BuitronJL.CentroCochraneMxico2011,益生元减轻胃肠道症状,13,“钙皂”是导致宝宝便秘的重要原因,配方奶脂肪消化不良,大多数配方奶添加“棕榈油”不易被消化易与钙结合形成“钙皂”,影响钙和脂肪酸吸收,14,*,*,*,LucasA,etal.ArchDisChildFetalNeonatalEd,1997;Nov;77(3):F178-84,钙皂的排泄,脂肪酸的吸收,棕榈油妨碍脂肪酸和钙吸收,15,AlarconPAetal.Nutrition.2002Jun;18(6):484-9,p0.001,p0.001,大便性状,大便频率,棕榈油与婴儿大便次数和性状,在17个国家进行的前瞻性试验,纳入6999例婴儿,16,婴儿胃肠道症状的处理原则,加强观察,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危险信号护理指导指导母亲及家人正确的婴儿护理方式,包括喂养方式和日常护理喂养指导及饮食干预提倡纯母乳喂养,必要时,指导正确选择配方粉即使有危险信号,也以纯母乳喂养为首选适时合理添加辅食,17,溢奶,溢奶:婴儿每天溢奶2次,且已持续2周溢奶是婴儿期最常见的胃肠道不适症状一般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高发期在出生后2-4个月,随着月龄增长会明显减少与食物摄入量有关咽下的食物量越大,胃排空时间越久,胃内压力越高,则下食道括约肌发生一过性自发松弛的频率就越高与胃食管反流有关,18,溢奶,胃食管反流(GER)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甚至口咽部功能性胃食管反流常见6个月以下婴儿,以溢乳为主,多发生在餐后不影响生长,随月龄增长而逐渐减轻,通常不需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反流引起的一系列食管内、外症状和/或并发症的症候群,19,危险信号及需要排除的疾病,频繁恶心呕吐、吐血喂养、吞咽困难易激惹、哭闹反复咳嗽表情痛苦/异常姿势体重增长不良,胃食管反流病牛奶蛋白过敏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幽门肥厚性狭窄遗传代谢性疾病急性胃肠炎食管梗阻,20,护理指导,安抚家长情绪改进喂养方式喂奶时抬起婴儿上半身,斜抱、半坐位、坐位喂完拍背,竖抱30分钟,每喂35分钟就可以竖抱拍背一次喂奶不超过20分钟,少量多次喂养适量喂养,提供适宜的奶量注重日常护理可以将小床床头抬高约30,喂奶后减少体位变化,21,喂养指导及饮食干预,提倡纯母乳喂养按需喂养,顺应喂养,避免过度、过频喂养不能纯母乳喂养时推荐部分水解乳清蛋白配方奶,加速胃排空而减少溢奶不推荐人工增稠配方奶,有热量过高和加重症状的风险适时合理添加辅食在4-6个月之间,稍早添加泥糊状辅食,避免过度喂养高度怀疑牛奶蛋白过敏,应转诊至专科,22,哭闹、胀气,哭闹、胀气:4个月内婴儿,哭闹难以安抚,每周发作3天以上,持续1周以上(类似肠绞痛)正常情况下,婴儿在出生的最初几个月哭闹较多婴儿哭闹高峰在第6周,到第12周时逐渐减少每天哭闹约20分钟3.5小时大多数在4-6个月后缓解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饥饿、不适、疾病、情感需求,23,危险信号及需要排除的疾病,频繁溢奶呕吐、吐血便血口唇或眼睑肿胀皮疹发作性咳嗽表情痛苦/异常姿势体重增长不良,胃食管反流病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受肠套叠遗传代谢性疾病,24,护理指导,给与母亲和家人足够的心理安慰和支持详细解释婴儿目前的情况,及其生长发育的预期改进喂养方式按需喂养,顺应喂养,避免一哭就喂注重日常护理用毛巾裹紧婴儿,或袋鼠式搂抱,改良的“蜡烛包”腹部按摩,体位舒适,让婴儿趴着(一定要有人监护)轻摇,舒缓或节律性的音乐,安抚奶嘴,25,喂养指导及饮食干预,提倡纯母乳喂养乳母饮食均衡,避免过于油腻不能纯母乳喂养时推荐低乳糖配方奶,以消除乳糖消化不良引起的肠胀气无乳糖或乳糖过低的配方奶不能长期应用适时合理添加辅食耐心、细心喂养,对喂养有预见性高度怀疑牛奶蛋白过敏,应转诊至专科,26,大便干结和排便困难,大便干结:类似大便性状图1-3型排便困难:婴儿排便时用力或哭闹至少10分钟才能排出软便,27,大便干结和排便困难,纯母乳喂养婴儿有大便次数少,但大便性状正常极少数可至每周一次,甚至更久小婴儿有排便困难现象,但无大便干结肛门括约肌未发育成熟,胃肠道生长发育未成熟配方奶喂养婴儿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明显增加多见从母乳喂养转换成婴儿配方奶,或开始添加辅食时额外添加棕榈油是配方奶喂养婴儿大便干结的重要原因,28,危险信号及需要排除的疾病,胎粪排出困难腹胀、呕吐大便带血肛门异常体重增长不良,先天性巨结肠肛门狭窄肠息肉肛裂牛奶蛋白过敏肠梗阻炎症性肠病代谢遗传性疾病,29,护理建议,安抚家长情绪养成排便规律从2-3个月起餐后鼓励婴儿排便,养成按时排便习惯做好臀部护理及时治疗肛裂和肛周脓肿,消除大婴儿的排便恐惧腹部按摩,多运动促进肠蠕动,30,喂养指导及饮食干预,提倡纯母乳喂养延长一侧乳房的喂养时间,乳母避免辛辣食物不能纯母乳喂养时推荐选择,不添加棕榈油、添加益生元的配方奶增加水分,避免不必要的钙、铁、锌的补充适时合理添加辅食4-6月间适当提前添加辅食,增加纤维素、脂肪、水分高度怀疑牛奶蛋白过敏,应转诊至专科,31,稀便,稀便:大便量多且不成形,大便性状图6或7型,32,稀便,健康母乳喂养婴儿的排便次数可频繁至每日6-7次引起稀便的原因众多胃肠道不成熟,内容物通过速度太快肛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病毒、细菌感染乳糖不耐受,牛奶蛋白过敏少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治疗稀便的重点是解决原因而非单纯止泻,33,危险信号及排除疾病,脓血便、粘液便水样大便轻度脱水伴有发热频繁呕吐持续时间超过2周皮疹、反复咳嗽体重增长不良,胃肠道感染性疾病乳糖不耐受牛奶蛋白等食物过敏炎症性肠病遗传代谢性疾病,34,护理建议,特别关注体重及体重的增长速度体重增长速度正常,不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可继续观察婴儿大便中含“奶块”等食物残渣并非异常不能因“消化不良”而限制饮食婴儿大便次数和大便量与进食量相关排便次数有较大的个体差异细心护理臀部便后清水清洗,柔软毛巾吸干,抹上润肤露或护臀膏,35,喂养指导及饮食干预,提倡纯母乳喂养乳母饮食均衡,避免过于油腻不能纯母乳喂养时推荐选择,低乳糖、添加益生元配方粉乳糖不耐受引起或加重稀便,益生元调节肠道健康适时合理添加辅食不能因“腹泻”限制饮食,但需控制果汁等高渗甜饮料高度怀疑牛奶蛋白过敏,应转诊至专科,36,湿疹,湿疹(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一半以上的婴儿都可能发生,轻重不一大多非单一因素,可能原因有:食物过敏机械摩擦阳光、寒冷、湿热、干燥药物/化学品遗传因素,37,排除牛奶蛋白过敏,38,护理指导,加强护理避免二手烟保持适宜的室温,衣着适度并选择全棉衣料避免太阳直射,并避免接触各种化学物注意皮肤保湿适当减少洗澡次数、少用沐浴液,洗后全身涂抹润肤液药物治疗必要时选择缓和的外用药膏转皮肤专科治疗,39,饮食干预,提倡纯母乳喂养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孕妇或乳母忌口可减少婴儿湿疹不能纯母乳喂养时建议选择,部分水解蛋白、添加益生元的配方奶适时合理添加辅食避免因过分担心过敏,而“限制”婴儿饮食现有研究表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