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mimoofdm系统中的cqi无损压缩算法研究.pdf_第1页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mimoofdm系统中的cqi无损压缩算法研究.pdf_第2页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mimoofdm系统中的cqi无损压缩算法研究.pdf_第3页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mimoofdm系统中的cqi无损压缩算法研究.pdf_第4页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mimoofdm系统中的cqi无损压缩算法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邮电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学科:工科 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 研究方向:无线数据与移动计算网络 作者:2 0 0 7 级研究生渣县指导教师:塞苤友教授 题目:m i m o o f d m 系统中的c q i 无损压缩算法研究 英文题目:s t u d yo fc q il o 鼹l e 鼹c o m p r e s s i o na l g o r i t h m i n m i m o - o f d ms y s t e m 关键词:正交频分复用多输入多输出信道质量信息比特分配无损压缩 k e y w o r d s :o r t h o g o n a lf r e q u e n c yd i v i s i o nm u l t i p l e x i n g ( o f d m ) m u l t 巾l ei n p u tm u l t i p l eo u t p u t ( m r m o ) c h a n n e lq u a l i t yi n d i c a t i o n ( c q i ) b i ta l l o c a t i o n l o s s l e s sc o m p r e s s i o n 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研究多载波调制以满足高速传输显得很有必要。多载波调制将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转变为平坦衰落子信道的集合,这有效补偿了信道失真。本文采用自 适应多载波调制调整子载波参数( l - t ;特分配信息和功率分配信息) 以提高频谱利用率。为了 实现自适应调制,发送端必须在所有时间知道用户的信道质量信息。然而,如果每个用户 估计并反馈其瞬时信道质量,反馈开销很大,自适应调制可能得不偿失。尤其在频率选择 性衰落信道下的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反馈量与子载波数成正比,反馈开销更大。因此, 研究信道质量信息的压缩反馈技术很有必要。 本文重点研究o f d m 和m i m o o f d m 系统中的无损压缩反馈技术,在原有游程编码、 h u f f m a n 编码和l z w 编码无损压缩算法的基础上,提出门限误码率反馈法降低反馈传输 次数,结合游程编码、h u f f m a n 编码和l z w 编码等无损压缩反馈比特分配和功率分配信 息仿真结果表明:这大大降低了反馈量,面且h u f f m a n 编码无损压缩反馈效果最佳。 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w i t ht h ei n c r e a s i n g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w i r e l e s st e l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i ti sn e c e s s a r yt od o r e s e a r c ho nm u l t i e a r r i e rm o d u l a t i o nf o rh i 曲s p e e dt r a n s m i 豁i o n m u l t i c a r r i e rm o d u l a t i o n t r a n s f o r m st h ef r e q u e n c y s e l e c t i v ef a d i n gc h a n n e li n t oac o l l e c t i o no ff l a tf a d i n gs u b c h a n n e l s a s am s d t ,i tm a k e si te a s i e rt oc o m p e n s a t ef o rt h ec h a n n e ld i s t o r t i o n t h i st h e s i sc o n c e n t r a t e so n m o d i f y i n gs u b e a r r i e rp a r a m e t e r ss u c ha sb i ta n de n e r g ya l l o c a t i o ni n f o r m a t i o nf o ra d a p t i v e m u l t i c a r d e rm o d u l a t i o nt e c h n i q u et oi m p r o v es p e c t r u mu s a g e i ti sn e c e s s a r yf o rt r a n s m i t t e rt o g e tt h ec h a n n e lq u a l i t yi n d i c a t i o n ( c q i ) o fa l lu s e r si na l lt i m ef o rt h ea d a p t i v em o d u l a t i o n c e d i n g h o w e v e r , i tm a k e st h ea m o u n to ff e e d b a c ki n f o r m a t i o nv e r yl a r g ei fb a s es t a t i o n sg e t a n df e e d b a c ka l lt h eu s e r s i n s t a n t a n e o u sc q i ,b u ti ts e e m s u n a c c e p t a b l e e s p e c i a l l yi n f r e q u e n c y s e l e c t i v ef a d i n gc h a n n e li no r t h o g o n a lf r e q u e n c yd i v i s i o nm u l t i p l e x i n g ( o f d m ) s y s t e m , t h ea 咖吼蛾o ff e e d b a c ki n f o r m a t i o ni sp r o l m m o n a lt ot h en u m b e ro fs u b e a r r i c m , i nt h i s s i t u a t i o n , i tm a k e st h ef e e d b a c ko v e r h e a de 啪l a r g e f o rt h i sp u r p o s e ,i ti sn e c e s s a r yt od o r e s e a r c ho nf e e d b a c ke o 惆o n t e c h n i q u e so fc q l t h i st h e s i se m p t m e s0 1 1t h el o s s l e s sf e e d b a c kc o m p r e s s i o nt e c h n i q u e si no f d ma n d m i m o - o f d ms y s t e m b a s e do nt h el o s s l e s sc e m p r e s s i o na l g o r i t h m ,i tp r o p o s e st h et h r e s h o l d b i te r r o rr a t e ( b e r ) f e e d b a c ks c h e m et od e c i d ew h e t h e ri tn e e dt of e e d b a c kc q i b e s i d e st h i s , i t c o m p r e s s e st h ef e e d b a c ki n f o r m a t i o ns u c ha sb i ta n de n e r g ya l l o c a t i o ni n f o r m a t i o nw i t h d i f f e r e n tl o s s l e s sc o m p r e s s i o na l g o r i t h ms u c ha sr u n - l e n g t hc o d i n g ,h u f f m a nc o d i n ga n dl z w c o d i n g a f t e rs i m u l a t i n gt h es y s t e mp e r f o r m a n c ei nd i f f e r e n tc o n d i t i o n s ,i tp r o v e st h a ti tw o r k s w e l la n dh u f f m a nc e d i n gi st h eb e s tc h o i c e n 南京邮电大学硕: 研究生学位论文 目录 目录 摘| 要i a b s t r a c t i i 目录。i i i 第一章绪论1 1 1 研究背景1 1 2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5 i 3 本文的组织结构。5 第二章无线衰落信道6 2 1 无线信道的特点6 2 1 1 慢衰落6 2 1 2 快衰落6 2 2 信道衰落模型7 2 2 1 瑞利分布8 2 2 2 莱斯分布9 2 2 3n a k a g a m i - m 分彳旨。1 0 2 3 本章小结l l 第三章m i m o - o f d m 基本原理1 :i 3 1m i m o 技术1 3 3 1 1m i m o 基本原理1 3 3 1 2m i m o 系统模型1 5 3 2o f d m 技术16 3 2 1o f d m 基本原理l7 3 2 2o f d m 技术特点2 2 3 3m i m o 与o f d m 的结合2 3 3 4 本章小结2 4 第四章自适应调制与反馈算法2 5 4 1 信道估计2 5 4 1 1 信道估计原理。2 5 4 1 2 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2 6 4 1 3 基于循环前缀的信道估计2 8 4 2 自适应调制2 9 4 2 1 自适应比特分配算法2 9 4 3 反馈算法3 2 4 3 1 量化反馈法3 2 4 3 2 选择反馈法3 3 4 3 3 数据压缩反馈法3 3 4 4 本章小结3 6 第五章m i m o o f d m 系统无损压缩反馈法3 7 i i i 5 2 系统仿真。? : 5 3 本章小结 第六章结束语”:一 6 1 论文工作总结”: 6 2 展望。 致谢 英文缩略语一 “ 气 参考文献一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近年来,随着物理科学和材料科学的飞速发展,移动通信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1 s tg e n e r a t i o n ,i g ) 和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2 n dg e n e r a t i o n ,2 g ) 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已不能满足人 们的现实需要。即将投入运营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3 r dg e n e r a t i o n ,3 g ) 和未来的第 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4 t hg e n e r a t i o n ,4 g ) 除了提供电话业务,还要为高速移动的用户提 供宽带数据接入服务,如高速率的宽带多媒体业务、高质量的话音、分组数据业务以及视 频传输等。未来无线通信有宽带、移动和多业务的特点,要宽带无线传输信息,必须高效 综合利用系统的空间、时间、频率和功率等资源,使系统用户容量更大、传输速率更大、 可靠性更高。 1 1 研究背景 从第一代蜂窝系统算起,移动通信已发展到第三代以及全m 的超三代( b e y o n d3 g , b 3 g ) 1 1 1 1 2 1 。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传输模拟话音信息,提供基本的移动性支持。代表性系统: 先进移动电话系统( a d v a n c e dm o b i l ep h o n es y s t e m ,a m p s ) 、北欧移动电话系统( n o r d i c m 0 b n et e l e p h o n es y s t e m ,n m t ) 、全接入通信系统( t o t a la c c e s s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s y s t e m , 1 = 解s ) 等,但各国规范互不兼容。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需解决系统的兼容性、容量、覆 盖和传输质量等问题。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强调网络的兼容性,话音业务仍是主要业务,但也加入数据 业务和补充业务。代表性系统: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g l o b a ls y s t e mf o rm o b i l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g s m ) 、数字先进移动电话系统( d i g i t a l a m p s ,d a m p s ) 、个人数字蜂 窝系统( p e r s o n a ld i s t a lc e l l u l a rs y s t e m ,p d c ) 、码分多址( c o d ed i v i s i o nm u l t i p l ea c c e s s , c d m a ) ,2 g 提供9 6 k b p s 的低速话音业务。2 5 代的通用分组无线服务( g e n e r a lp a c k e t r a d i os e r v i c e ,g p r s ) 和增强数据速率g s m 演进( e n h a n c e dd a t ar a t e sf o rg s m e v o l u t i o n ,e d g e ) 系统增强了分组数据业务的传输能力,最大传输速率提高到1 6 0 k b p s 和3 8 4 k b p s ,移动用户获得更多的无线数据服务。随着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和i n t e m e t 飞 速发展与日益融合,对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亟需研究出更大带宽、更大容量和更灵活服 一一 南京邮电大学堡主翌壅竺兰竺笙兰 堑二兰竺笙 - _ _ - _ _ - _ - _ - _ _ - - _ l _ _ - _ - _ _ - _ _ i - l _ _ - _ i _ _ - _ _ - _ _ _ i - _ - - _ - 一一一 务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3 g 的主要特点: 全球普及和全球无缝漫游系统。2 g 一般为区域或国家标准,而3 g 覆盖全球,使用共 同的频段,统一标准。 支持多媒体业务。支持话音、分组数据等多媒体业务;根据需要提供带宽。i t u 规定 的3 g 无线传输技术的满足以下最低要求: 1 快速移动环境中,最高速率达1 4 4 k b p s 。 2 室外到室内或步行环境中,最高速率达3 8 4 k b p s 。 3 室内环境中,最高速率达2 m b p s 。 易于过渡、演进。引入3 g 时,2 g 已有相当规模,故3 g 网络需在2 g 网络基础上演 进,与固定网兼容。 高频谱效率。频谱利用率更高、系统容量更大。 高服务质量。与固定网络通信质量相比拟的高质量业务要求。 低成本设备和服务成本较低。 高保密性。 与2 1 3 系统相比,3 g 系统的速度和质量有很大提高,支持多媒体和i p 业务。然而 3 1 3 有一些问题:主流3 g 标准采用c d m a 技术,功率和频谱扩展受限,难以达到预想的 频谱效率;3 g 的语音交换承袭了2 g 的电路交换,传输效率不佳;数据传输率不高,不 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未达到人们对3 g 的期望等。于是就有了超3 g 或第四代移动通信的 研究。 4 g 实际上就是i t u 提出的超3 g ( b e y o n d3 r dg e n e r a t i o n ,b 3 g ) ,b 3 g 的系统要 求主要包括: 更高的数据率和系统容量。高速移动用户( 2 5 0 k m h ) ,数据速率不低于2 m b p s ;中速 移动用户( 6 0 k m h ) ,数据速率不低于2 0 m b p s ;低速移动用户( 室内或步行) ,数据速率 不低于1 0 0 m b p s 。b 3 g 的系统容量至少是3 g 的1 0 倍。 更加平滑的兼容性。接口开放、与多种网络互连、网间无缝切换、终端多样化及从现 有网络平稳过渡等特点。 高度智能化的网络。以分组交换为基础,构成高度自治、自适应的网络结构,满足不 同环境、用户的通信需求。 业务的多样性和自适应性。广泛的业务功能,根据业务流量大小自适应分配资源。 移动通信系统面临以下的技术挑战: 2 南京邮电大学硕上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复杂的电波传播条件。移动体在各种环境中运动,会反射、折射、绕射电磁波,产生 多普勒效应,多径干扰、信号传播延迟和展宽等效应。 无线媒质的开放性。受噪声和干扰的影响,如城市中汽车火花噪声、工业噪声,会产 ? 、 生用户问的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同频干扰等。 有限的频带资源。无线电频谱是宝贵资源,随着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有限的频谱资 源和急剧增加的移动用户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出现“频谱严重短缺 现象。 受限的信号发射功率。从延长电池寿命、绿色环保、设备成本的角度而言,发射机功 率受限,需要功率控制技术。 表1 1 第一代到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技术参数 i g2 g3 gb 3 g ,4 g 高速数据、多媒体更高数据速率、 数字语音、 业务模拟语音多媒体、 低速数据 全i p 多址方式f 】) m a c d m a ,t d m a c d m a , t d m ac d m a ,o f d m a 主要频段 8 0 0 m 旧z8 0 0 + 1 9 0 0 z2 g h z2 g h z + 5 g h z g s m ,w c d m a , 代应川慨t a c si s - 9 5 ,c d m a 2 0 0 0 ,单一的融合标准 p h st d - s c d m a 数据速率 1 9 k b p s 14 4 k b p s 2 m b p s1 0 0 m b p s 核心网 p s t np s t n 分组网分组网 表1 1 给出1 g 到4 g 的主要技术参数。为解决以上问题,人们寻求更智能的物理层信号 处理技术,如多载波调制技术【3 】,多天线技术【4 1 ,动态资源分配【5 1 及自适应调制等技术。数 字通信系统中,多载波调制将高速数据流分解为低速数据流的集合。从时域来看,高速宽 带系统分解为低速窄带系统的集合;从频域来看,将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转变为并行平坦 衰落子信道的集合。正交频分复用( o r t h o g o n a lf r e q u e n c yd i v i s i o nm u r i p l e x i n g ,o f d m ) 是一种特殊的多载波调制,子信道在频谱上重叠,但o f d m 系统的正交性,接收端可无差 别提取数据,因此o f d m 系统的频谱利用率高。传统多载波调制中,子载波采用相同的调 制方式,系统性能不高。自适应o f d m 技术可以满足高速无线通信的需求,但收发端需获 得c q i 并协调子载波的调制方式。作为信道质量信息( c h a n n e lq u a l i t yi n d i c a t i o n ,c q i ) 的 一部分,比特分配信息即子载波调制方式,功率分配信息即子载波传输新的比特所需额外功 3 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率。传输功率恒定条件下,信道质量差时无需反馈调制信息;信道质量高时高阶调制以提 高系统性能。 t 自适应技术是未来宽带无线系统中提高频谱效率的关键技术之一,前提是接收端估计 信道质量反馈给发送端,发送端根据c q i 选择传输模式。传统的无线通信系统设计着眼 点往往是“点对点 通信,并且是面向对时延要求严格的语音通信,目标是使信道尽可能 恒定,接近加性白高斯噪声( a d d i t i v ew h i t eg a u s s i a n n o i s e ,a w g n ) 信道,采用空间、 时间、频率和宏分集等技术,以及干扰平均技术( 如c d m a 系统的功率控制和扩频技术, o f d m 系统中的跳频技术等) 。信息论研究证明:如果收发端均知道c q i ,可用注水法( 即 信道质量较好时分配较多功率,信道较差时分配较少功率或不分配功率) 提高衰落信道容 量,但只有在低信噪比条件下,衰落信道容量才高于a w g n 信道容量。若着眼点从“点 对点一通信转向多用户系统的“点对多点通信,情况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信息论分析证 明:如果多用户的信道衰落相互独立,且某时刻只服务最好信道的用户,可最大化系统吞 吐量,系统总容量与用户数成正比。这种动态时分多址( d y n a m i ct d m a ,d t d m a ) 思 想已在c d m a 2 0 0 01 xe v - d o 下行链路中实现。 以上用户选择的过程称为调度。多天线多用户系统中,可用空分多址技术同时选择多 个用户,最大化系统吞吐量。通过基站预编码( 如污纸编码、迫零波束成形等) 完成下行 链路空分多址接入( s p a c ed i v i s i o nm u l t i p l ea e 鹦,s d m a ) ,时分双工系统中,接收端 反馈c q i 。采用码本的有限反馈技术可降低c q i 反馈量,已被相关标准采纳,如3 g p p r e l e a s e 9 9 、i e e e 8 0 2 1 i n 、i e e e 8 0 2 1 6 e 、3 g p p 陇等。用户数大于基站天线数时,尽管 依靠发送端的信道状态信息( c h a n n e ls t a t ei n f o r m a t i o na tt h et r a n s m i t t e r , c s i t ) 可生成正 交波束实现部分用户的空分多址,但无法选择最佳用户最大化吞吐量。要最优的多用户调 度,基站需获得c q i 。时分双工( t i m ed i v i s i o nd u p l e x i n g ,t d d ) 系统中,上下行链 路的干扰和噪声并不对称,为了最大化吞吐量,c q i 反馈不可避免。此外,选择调制方式 也依赖c q i 。 综上所述,为了多用户调度和自适应调制编码,发送端需在所有时间知道所有用户的 信道质量。但若每个用户估计其瞬时信道质量反馈给基站,反馈量很大,自适应传输可能 得不偿失。尤其在频率选择性信道下的o f d m 系统中,反馈量与子载波数成正比,消 耗系统带宽并降低了系统吞吐量。自适应o f d m 和m i m o o f d m 系统中,有效反馈c q i 和信令传输信息至关重要。 近年来,有限反馈技术受到广泛关注。c q i 的压缩反馈技术大致可分为三类:量化法, 即对实值信号干扰噪声比( s i g n a lt on o i s ep l u si n t e r f e r e n c er a t i o ,s 1 n r ) 量化;选择反馈 4 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法,最多可将反馈量降低到原来的1 0 ;数据压缩法分为无损压缩法和有损压缩法。本 文重点研究无损压缩法降低c q i 反馈量,提高系统性能。 1 2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本文重点研究o f d m 和m i m o o f d m 系统中的无损压缩反馈技术,在原有游程编码、 h u f f m a n 编码和l z w 编码无损压缩算法的基础上,提出门限误码率反馈法降低反馈传输 次数,结合游程编码、h u f f m a n 编码和l z w 编码等无损压缩反馈比特分配和功率分配信 息。仿真结果表明:这大大降低了反馈量,而且h u f f m a n 编码无损压缩反馈效果最佳。 1 3 本文的组织结构 本文主要研究自适应o f d m 和m i m o o f d m 系统中无损压缩反馈技术。 第一章介绍移动通信发展和压缩反馈的现状。 第二章介绍无线信道的传输特点与常用模型。 第三章介绍多输入多输出( m u l t i p l ei n p u tm u l t i p l eo u t p u t ,m i m o ) 和o f d m 基本 原理。 第四章讨论信道估计、自适应调制和反馈算法 第五章研究并仿真o f d m 和m i m o o f d m 系统下的无损压缩反馈。 第六章总结论文,指出下一步研究方向。 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一一一一 第二章无线衰落信道 2 1 无线信道的特点 第二章无线衰落信道 无线传输过程中,电磁波经过反射、衍射和散射到达接收端。接收信号是经过不同传 输路径到达接收端的所有信号的叠加,电磁波不仅幅度衰减和相位偏移不同,而且到达时 间也不同,接收信号呈现出移动通信特有的衰落特性。根据信号强度衰落的快慢,衰落分 为慢衰落和快衰落【1 1 。 2 1 1 慢衰落 接收信号强度随距离缓慢变化,称为慢衰落。变化的主要原因:一是地理位置的改变; 二是气象条件的变化。电磁波在传播路径上遇到障碍物会产生电磁场的阴影区,移动台通 过阴影区会引起中值变化,因此也称阴影衰落。慢衰落信号变化幅度取决于障碍物状况、 工作频率、变化速率、障碍物和移动台移动速度。慢衰落信号强度近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m = 去一一矿 ( 2 1 ) 口为信号幅度的均值。移动台和基站的距离为d ,传播路径损耗可表示为: l ( d ,f ) = d 一1 0 1 0( 2 2 ) 刀为路径损耗因子,f 为慢衰落产生的对数( d b ) 损耗,服从零均值和标准偏差o r 的对 数正态分布。式( 2 2 ) 用( 1 b 表示为: ( d b ) = 1 0 1 9 d + g ( 2 3 ) 2 1 2 快衰落 接收信号强度快速、大幅度的周期性变化,称为多径快衰落,统计表明:障碍物均匀 分布的城市街道或森林中,信号包络近似服从瑞利分布,多径快衰落又称为瑞利衰落。快 衰落的幅度变化与地形有关,可达1 0 d b 3 0 d b ,衰落速度与移动台移动速度有关。如: 车速4 0 k m h ,电磁波频率为8 0 0 m h z 时,衰落速度可达3 o 次秒。没有直达路径的情 况下,快衰落服从瑞利分布;有直达路径的情况下( 有一径信号强度明显高于其他各径) , 6 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二章无线衰落信道 快衰落服从莱斯分布。快衰落产生原因有两个:多径效应和多普勒频移。 多径效应 移动台周围的散射体引起的多径传播效应称为多径敏应。信号到达接收端经历不同的 传播损耗和衰落,各径信号均不相同。从空间角度来看,沿移动台的移动方向,接收信号 幅度随距离变化而衰落,幅度变化反映了地形起伏引起的衰落和空间扩散的损耗。从时域 角度来看,各径长度不同,信号到达时间不同,即从基站发送脉冲信号,接收信号中不仅 包含该脉冲信号,还包含它的各个时延信号。由多径效应引起的接收信号脉冲宽度扩展的 现象,称为时延扩展。可用第一径信号至最后一径信号间的时间衡量时间扩展;时延扩展 会引起码间串扰,严重影响数字信号的传输质量。 多普勒频移 多径条件下,移动台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引起信号频谱展宽的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多 普勒效应引起的附加频移称为多普勒频移,可表示为: 厶=cos口(2-4) 口是入射电磁波与移动台运动方向的夹角,p 是移动台运动速度,2 是波长,五= p ,2 称为最大多普勒频移 快衰落分为三类:时间选择性衰落、频率选择性衰落和空间选择性衰落。选择性是指 在不同时间、不同频率和不同空间,其衰落特性不同。实际移动通信中,三类选择性衰落 都存在,按产生条件选择性衰落分为三类: 第一类多径干扰。移动台附近物体的反射形成的干扰信号,信号在频域上多普勒频移 引起时间选择性衰落。 第二类多径干扰。山丘或高大建筑物反射形成的干扰信号,信号在时域和空间上弥散, 引起频率选择性衰落和空间选择性衰落。 第三类多径干扰。基站附近的建筑物和其它物体反射形成的干扰信号,严重影响了到 达天线的信号入射角分布,引起空间选择性衰落。 综上所述,快衰落和慢衰落是由独立的原因形成。快衰落是信号强度瞬时值的快速变 化,慢衰落是信号中值的缓慢变化,这构成接收信号不稳定因素。无线信道衰落对信号的 不利影响需采取相关措施降低或消除,而有利影响要加以利用。 2 2 信道衰落模型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信道衰落模型。根据不同的无线环境,接收信号的包络服从 7 三为多径数;4 为第涤路径的信号幅度:乃为第f 条路径相对第一条路径( v - - o ) 的时 延:谚代表第涤路径的信号相位。假设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没有直射路径,存在大量反 射波,到达接收天线方向角在【o ,2 万】均匀分布;反射波的幅度和相位统计独立,则接收 信号包络厂服从瑞利分布: p = 孝州一刍( , o ) 仃2 为,的方差。瑞利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如图2 - i 。 8 ( 2 - 6 ) 2 2 2 莱斯分布 图2 - 1 瑞利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示意图 接收信号中有直射信号时,视距信号为接收信号主分量,还有不同角度随机到达的多 径分量叠加在主分量上,接收信号包络厂服从莱斯分布: p 寺e x p ( 一销i 。学( a o r 0 ) ( 2 7 ) 仃z 为,的方差,a 为主分量的峰值,i o ( ) 是零阶第一类修正贝赛尔函数。贝赛尔分 布常用参数k 来描述,k 定义为主分量的功率与多径分量方差的比值,用d b 表示k 值: k _ 1 0 l g 箬 ( 2 - 8 ) 9 图2 - 2 莱斯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示意图 a 棚,足专一d b 时,接收信号中没有主分量,混合信号的包络从莱斯分布转为 瑞利分布。直射信号增强( i 1 ) 时,莱斯分布向高斯分布趋进。莱斯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 如图2 - 2 。 莱斯分布适于一条路径明显强于其他多径的情况,但并不代表该路径就是直射径。非 直射系统中,如果源自某一散射体路径的信号功率特别强,信号服从莱斯分布。 2 2 3n a k a g a m i - m 分布 2 0 世纪4 0 年代,n a k a g 锄i 提出n a k a g 锄i m 分布,通过场测试可知曲线拟合达到近 似分布。研究证明:的,n a k a g 锄i m 分布可很好地描述无线信道。若信号的包络r 服从 n a l 【删1 1 1 分布,其概率密度函数为: p :薷e x p ( 一簪( r 。) ( 2 9 ) p 【r ) 2 丽弧p l 一百7 u 一7 、。 m _ 器是孙于1 2 的呲a g 锄i 赫皴趣鄙0 2 ) 1 0 r ( m ) _ p p d t 是g a m m a 函数。n 蚍a i i l i 的概率密度函数见图2 & 功率铲,2 2 的概率密度函数: p = c 争胛品e 啾一争 三:e ( 沪纰为信号的平均功率,i n - l 时: p = 吾洲一台 铆 ( 2 - 1 0 ) = 量唧( 一争 ( 2 1 。) s sm 1 1 j n a k 则m 分布成为瑞利分布。此外,可确定参数肌和莱斯因子k 之间的关系: ( 尼+ 1 ) 2 纷2 2 k + l ( 2 d 2 ) 图2 3f t = l ,n a k a g a m i m 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示意图 2 3 本章小结 电磁波的主要传播方式是空间波,即直射波、折射波、散射波以及它们的合成波,加 l l 第二章无线衰落信道 之移动台的移动性,移动台与基站间的无线信道呈现多柙衷洛符任。伞早刚半川钿。儿_ 信道的特点以及瑞利分布,莱斯分布和n a l ( a g 撇i - m 分布信道衰落模型。 1 2 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三章m i m o - o f d m 基本原理 第三章m i m o o f d m 基本原理 b 3 g 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将高达l o o m b i t s ,支持从语音到多媒体业务,根据业务动 态调整数据传输速率。由第二章可知,移动环境的无线信道是非常复杂的。在有限的频谱 资源上传输高速数据和多媒体业务,需采取频谱效率高的抗衰落技术提高系统性能。 m i m o o f d m 技术是无线信道高速传输的解决方案之一,m i m o 技术充分利用空间资源, 多天线多发多收,不增加频谱资源和发送功率的情况下,提高信道容量【7 q 1 1 。o f d m 是一 种多载波传输技术,子载波间相互正交,高效利用频谱资源,总带宽分割为若干个窄带子 载波,有效抵抗频率选择性衰落。因此,将两者结合成为b 3 g 核心技术的解决方案。 3 1m i m o 技术 3 1 im i m o 基本原理 m i m o 技术是3 g 和b 3 g 系统实现高速、高容量,高传输质量的重要途径n 2 1 。3 g 系 统中,诸多业务对上下行容量的不对称要求,尤其对下行容量要求很高,导致下行容量成 为系统的瓶颈。传输带宽一定的条件下,给3 g 系统提出了难题。如果在收发端使用m i m o 技术,信道容量随天线数量增大而增大。m i m o 技术成倍地提高无线信道容量,不增加 带宽和天线发送功率的情况下,频谱利用率成倍地提高。 相对于单输入单输出系统( s i n g l e - i n p u ts i n g l e o u t p u t ,s i s o ) ,按收发两端天线数量 分类,m i m o 还包括单输入多输出系统( s i n g l e - i n p u tm u l t i p l e - o u t p u t ,s i m o ) 和单输入 多输出系统( m u l t i p l e - i n p u ts i n g l e o u t p u t ,m i s o ) 。与s i s o 信道相比,m i m o 信道有着 惊人的容量。可用基站和移动台多元天线阵列,即空间分集解决下行容量的瓶颈问题,线 性增加信道容量,而采用接收分集的s i s o 系统以l o g 的方式增加信道容量。散射环境中, 不同天线的发送信号到达接收端经历的衰落是不相关的,因此m i m o 系统带宽效率很高。 室内环境中,电磁环境比较复杂,多径效应、频率选择性衰落和其他干扰使无线信道 的高速传输难以实现。研究结果证明:m i m o 系统可利用多径效应的有利因素。m i m o 系统的收发端均采用多天线或阵列天线。图3 1 为m i m o 系统的原理图【1 3 1 。空时编码数 据流s ( 七) 后形成m 个子数据流g ( 七) f = 1 ,2 ,m 。m 个天线发射子数据流,信道传输后 个接收天线接收子数据流,空时编码分开并解码子数据流。m 个子数据流同时发送到 n m i m o - o f d m 第三章 基本原理 独立,m i m o 系统可生成多个并行悟道,独立传输信息,提高数据传输率。 图3 2 为基本的m i m o 的信道模型,m 根发送天线,根接收天线,设为第j 根_ 发送天线到第f 根接收天线之间的复信道增益。日为m 阶信道矩阵。 :镞附毓蚺:缴揪心:捌 图3 - 1m i m o 系统的原理图 图3 - 2 m i m o 的信道模型 h 啊:j i i h :h :”引( 3 - 1 ) k :纛j 系统容量是通信系统的最大传输率。发射天线数为m ,接收天线数为的m i m o 系 统中,假设信道为独立的瑞利衰落信道,n 、m 很大,信道容量c 近似为1 8 1 : c :t m i n ( m ,n ) bl 0 9 2 ( p 2 ) ( 3 - 2 ) 1 4 k k ;k 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三章m i m o - o f d m 基本原理 曰为信号带宽,p 为接收端平均信噪比,m i n ( m ,) 为m ,n 中较小者。上式表明, 功率和带宽固定时,m i m o 系统的最大容量随着最小天线数增加而增加。同样条件下, 收发端多天线的系统容量仅随天线对数增加而增加。因此在提高无线系统容量上m i m o 技术有极大潜力。 m i m o 技术可提高信道容量,也可提高信道可靠性,降低误码率。前者利用m i m o 信道的空间复用增益,后者利用m i m o 信道的空间分集增益。空间复用增益算法主要有 贝尔实验室的分层空时码算法( b e l ll a b sl a y e r e ds p a c e t t m e ,b l a s t ) 、迫零算法( z e r o f o r c i n g 。z f ) 、最小均方误差算法( m i n i m u mm e a ns q u a r ee r r o r ,m m s e ) 、最大似然算法 ( m a x i m u ml i k e l i h o o d ,m l ) 。m l 算法译码性能很好,但复杂度较大,不能满足实时性 要求较高的无线通信要求。z f 算法简单容易实现,但要求较高的信道信噪比。b l a s t 算 法性能和复杂度最优,该算法实际上是在z f 算法基础加上干扰删除技术。 3 i 2m i m o 系统模型 假设m i m o 系统有唧根发射天线、根接收天线,离散时间的复基带线性系统描述 系统模型嗍,系统框图如图3 3 所示叶l 阶列向量x 为符号周期内的发射信号,毛表示 第f 根天线上的发射信号。 l l 一 图3 - 3m i m o 系统框图 按照信息论,高斯信道发射信号的最佳分布也是高斯分布。因此,是零均值独立同 分布的高斯变量。发射信号的协方差矩阵为: 砧- - e 麟h ) ( 3 - 3 ) 1 5 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垡笙苎 一 蔓三童竺! 坚竺2 竺竺苎奎堡里 - _ _ _ - _ _ _ - _ - - _ - _ i - - - - _ _ _ _ - - _ _ _ _ - - _ _ _ _ _ - - - - - _ _ _ 一一一 。 e ) 为均值;a h 为矩阵4 的复共轭转置矩阵。不管发射天线数唧的数量,总发射 功率限制为p ,司以表不为: p = 护( 砧) 。、 ( 3 呦 纱( 爿) 为矩阵爿的迹。若发射端未知c q i ,假定天线发射功率叫脚相同,发射信号 的协方差矩阵为: p 、 如2云o(3-5) 厶是脚唧阶单位矩阵。脚阶复矩阵日描述信道,是第j 根发射天线到第f 根 接收天线之间的信道衰落系数。? 1 rx l 阶列向量以描述接收端的噪声,其元素是零均值, 方差相同的统计独立的复高斯变量。接收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