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一、 后殖民主义理论后殖民主义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以萨义德出版的东方学为标志。后殖民主义成为一种影响广泛的西方社会思潮,则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所谓后殖民,一是用以指称曾经沦为殖民地而今已经获得独立的民族及其人民,如后殖民国家、后殖民知识分子;二是用以指称对西方文化殖民的历史事实及其后果的研究、反思和批判,如后殖民理论和后殖民批评;三是用以指称殖民主义时代结束后的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如后殖民世界、后殖民时代。从西方众多的后殖民理论中可以看到,后殖民主义是指宗主国对其前殖民地的一种文化霸权现象。后殖民理论是对后殖民主义的研究和批判,它是指对欧洲帝国主义列强在文化、政治以及历史上不同于其旧有的殖民地差别的理论研究。包括关于各种经历的讨论:迁徙、奴役、压迫、抵抗、表现、差异、种族、性别、地方以及诸如历史、哲学和语言学等欧洲帝国主义的主流话语的反应。随着后殖民理论的发展,它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广,例如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的非殖民国家的文化关系,一国之内的种族关系以及主要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等,都成为后殖民理论研究的主题。按照后殖民主义的观点,西方的思想和文化模式以及其文学的价值与传统,甚至包括各种后现代主义的形式,都贯穿着一种强烈的民族优越感,因而西方观点思想文化总是被认为居于世界文化的主导地位。与之相对照的是非西方的第一世界和东方的文化传统长期被排挤在边缘地带,或不时地扮演一种充当点缀物的西方“他者”角色。二、 后殖民主义的发展1. 酝酿期:20世纪初至70年代。代表人物法农,其著作批判地分析了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对被殖民者造成的文化心理创伤。2. 形成和发展期: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代表人物是萨义德、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萨义德东方主义的发表则标志着后殖民主义的形成,他被认为是后殖民主义文论的开创者。斯皮尔克提出了后殖民状况下被殖民者的“自我表征”问题。巴巴则提出了“受殖民者的身份构建”问题,他们三人共同促成了后殖民主义文论的广泛影响,被称之为后殖民理论的“圣三位一体”。3. 反思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代表人物德里克,他对上述三位学者的学术立场及其理论自身的矛盾进行了深入分析,着重支出他们理论的盲点。三、 后殖民主义的思想来源1. 非洲的殖民主义批评话语20世纪20年代时,非洲正处于民族解放运动、反对西方殖民统治、追求民族独立的过程正。本土知识分子对西方的“同化”政策展开激烈批判,以呼吁非洲民族意识的觉醒,维护非洲本土文化的尊严。于此,形成了一股殖民主义的批评话语。2.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国家理论后殖民主义的大多数理论家研究过马克思主义,有些还信仰过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曾写过两篇文章: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和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3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思想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认为:所谓文化霸权就是指在资本主义统治中,文化领域的控制具有重要地位;统治者对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全面控制,不是通过外在强制而是通过被统治者的自觉认同来实现的。后殖民主义者由此认为文化霸权贯穿于殖民主义的整个过程,在后殖民时代,文化控制仍然是帝国主义在你当今的重要表现形式。4. 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福柯提出:不存在绝对客观知识,知识的生产、传播和消费始终与权力纠葛在一起。纯粹的整理是不存在的,所有知识的目的都在于确证统治结构的合法性。任何话语都有虚构的成分。四、 后殖民主义与文学批评把后殖民主义理论应用在文学批评中,是这一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操作。在文学批评者看来,后殖民理论所关注的就是关于与“殖民话题”相关的文学阅读和写作。包括两个方面:即过去曾经是或现在仍是殖民地国家的文学,以及宗主国关于殖民和殖民地人民的文学。如何把深深地烙印在殖民地人民身上的备件和低下科协在殖民地国家的文学上,面对“他者”优势如何明确自己的身份、重塑自己的过去,都无法回避这三个方面,即“他者”、“身份认同”和“混杂性”。1. “他者”按照萨义德的理解,“他者”就是“东方”,即被殖民的一方,是“在西方人对熟悉的事物的藐视和对新奇事物的狂喜或恐惧之间摇曳不定的存在”。事实上,被殖民者在其本质和传统方面有丰富的多样性。作为文化的产物,他们的形象既具有确定性,同时也处于变化中。对殖民者而言,他们是“他者”,而他们自己本身也彼此互相区别,自身的过去也已成为“他者”与他们相对立。殖民主义者利用殖民主义文学“作为一面镜子来反映殖民主义者的自我形象。”文学评论者关注“他者”在作品中的形象被塑造的方式,并透过这些表层的形象和创作方式,去探寻和挖掘更深层次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以及“他者”被扭曲、被排斥和被憎恶的缘由。2. “身份认同”被殖民者的“身份认同”过程是一个抗争的过程。这种身份“不仅仅是被殖民者个体的身份,而且是一种文化身份和民族身份。”这样的“身份”过去通常由殖民者来加以界定。在殖民地,为了确认身份的目的,抗争无所不在,或彻底颠覆,或奋起反抗,或吸血魔方,其影响深刻,形式多样。“抗争”作为一个概念,带有或可能带有关于人的自由、身份、个性的认识。但是,“抗争”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确立一种明确的、属于“他者”自己的“身份”。3. 混杂性“混杂性”概念首先基于对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的认识,它所指的是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文化中,文化符号和文化实践的混杂和整合、文化实践的趋同和相互适应。既是积极的、富有成效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样板引路专项方案(3篇)
- (完整版)断桥铝门窗安装施工方案
- 2024年(完整版)护理核心制度培训考试试题答案
- 2025劳动合同法之合同终止与解除
- 企业员工劳动合同范本医院员工劳动合同范本2篇
- 精神一科2025年4月医疗与安全培训测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货运安全驾驶试题及答案
- 围墙拆除工程施工方案(3篇)
- 2025年运行指挥员技能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N2层级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 政府专职消防员入职考试250题及答案
- 砖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汇编
- 35KV集电线路安全施工措施
- 四川九寨沟国家地质公园规划(2022-2035年)
- 七上数学期末26天复习计划
- 铜矿选矿厂废气净化与能源回收
- 18项护理核心制度
-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可下载打印)
- 2024年高中英语衡水体书法练字字帖
- 装配式结构吊装施工计算书
- JB-T 14400-2022 食品机械 隧道式蒸烤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