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6.4《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课件(新人教版选修2).ppt_第1页
【历史】6.4《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课件(新人教版选修2).ppt_第2页
【历史】6.4《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课件(新人教版选修2).ppt_第3页
【历史】6.4《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课件(新人教版选修2).ppt_第4页
【历史】6.4《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课件(新人教版选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下列历史事件与清末“新政”性质一致的是A洋务运动B明治维新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2、下列关于清朝“预备立宪”的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五大臣出洋考察在中央筹设资政院颁布钦定宪法大纲“皇族内阁”出台ABCD,温故知新,A,A,1,3、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失败了?(1)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2)未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3)未改变社会性质。,2,刀大杀人多,3,第4课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第六单元,4,课标要求:说出辛亥革命后反对专制斗争的史实,认识中国近代史上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历史进步性和艰巨性。,5,袁世凯专权(19121913),民主,“二次革命”(1913),洪宪帝制(19131916),张勋复辟(1917),段祺瑞专权(19171918),护国运动(19151916),讨逆运动(1917),护法运动(19171918),专制,整体感知:辛亥革命后民主与专制的斗争,6,学习目标一、二次革命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二、护国运动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三、讨逆运动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四、护法运动的原因、过程和结果。,7,年月,辛亥革命组织者之一宋教仁(18821913),袁世凯刺杀宋教仁,8,9,一、二次革命(1913)1、原因:袁世凯专权对内:制造“宋教仁案”、镇压革命党人对外:进行“善后大借款”(目的)2、经过:3、结果:失败失败原因:A、主观:革命党人力量焕散;B、客观:袁世凯力量强大。4、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辛亥革命的继续。,10,11,1、“宋教仁案”本质上反映了A、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之争B、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矛盾C、美日争夺中国的矛盾D、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2、袁世凯同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借款合同,主要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支付外债、镇压国民党、复辟帝制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二次革命”爆发背景的是A、袁世凯制造“宋教仁案”B、袁世凯进行“善后大借款”C、袁世凯当选“正式大总统”D、革命党人公开抵制袁世凯的倒行逆施,C,B,练一练,C,12,中华民国约法,袁世凯北洋政府于1914年公布的宪法性文件,又称“袁记约法”,它是军阀专制全面确立的标志。共10章68条。该约法以确认袁世凯独裁为基本特征,取消了责任内阁制和国会对总统行政权力的一切牵制,实行总统独裁的政治体制,并赋予总统形同封建帝王一样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巨大权力。,13,1915年复辟帝制,1916年为洪宪元年,14,“袁大头”是袁世凯荣耀的见证,15,二、护国运动(19151916年)1、原因:袁世凯复辟帝制,袁世凯如何复辟帝制的?强迫国会选其为“正式”大总统(1913)解散国民党和国会(1913)炮制中华民国约法总统选举法(1914)基本接受“二十一条”(1915)制造帝制舆论(1915)操纵国体投票,获“全票拥护”(1915)改元、登极(1916),16,17,18,袁世凯之所以能在中国复辟帝制的原因:,根本原因是辛亥革命对封建主义的斗争不彻底,社会上还存在着梦想恢复帝制的复辟势力。主观原因是袁世凯窃取政权,掌握军队。客观原因是帝国主义的支持和革命党人的软弱、涣散。,19,蔡锷(18821916),中华民国初年军事家。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1898年入长沙时务学堂,师从梁启超。后留学日本士官学校。1904年回国,在江西、湖南军事学堂任教官。次年调广西,历任新军总参谋官兼总教练官、陆军小学堂总办、新军协统等职。1911年调云南任37协协统。10月在昆明发动新军响应武昌起义(见辛亥革命),被推为总指挥,后任云南都督。1913年被袁世凯调至北京,委以陆军部编译处副总裁、全国经界局督办等职,加以笼络与监视。1915年袁图谋称帝时,蔡锷以赴天津诊病为由潜出北京,经日本抵昆明,12月宣布云南独立,通电讨袁,并组织护国军,任第一军总司令,举兵入川,屡败袁军。袁死后,任四川督军兼民政长。后赴日就医,不久病逝。遗著编为蔡松坡集。,20,2、经过: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1915)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蔡锷等人武力讨袁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1916)3、结果:袁世凯取消帝制,在忧惧中死去,21,22,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即忘共和,即称民贼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孙中山讨袁宣言,思考(1)“一人”指的是谁?为什么称他为民贼?(2)如何“戮此民贼”?结果?启示?(3)你是如何看待“以拯吾民”这一结果?,23,结合材料说明,孙中山与梁启超、蔡锷在对待袁世凯及其复辟帝制的态度和认识上有何异同?同:都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变更国体。异: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制度的长远眼光,不因袁宣布取消帝制而停止反袁斗争;之后还要担负起监督的责任。,材料一:在现行国体之下,而思以言论鼓吹他种国体,则无论何时皆反对之。引自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材料二:国人职责,惟在讨袁引自蔡锷誓告国人文材料三:袁氏未去,当与国民共任讨贼之事;袁氏既去,当与国民共和监督之责,决不肯使谋危民国者复生于国内。引自孙中山第二次讨袁宣言,24,有人说,“护国运动胜利了”,也有人说,“护国运动失败了”,你认为呢?请说明你的理由。,合作探究(一),25,胜利理由:护国运动挫败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阴谋,恢复了“民国”的国号,基本实现了倒袁的预期目标。,失败理由: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护国运动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摆脱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捍卫共和制的任务没有完成:护国运动后又出现了张勋复辟和段祺瑞专权。,26,1、1914年,袁世凯为实现独裁统治,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实行A、总统制B、内阁制C、君主立宪制D、君主专制制度2、按时间先后排列袁世凯的复辟活动炮制总统选举法炮制中华民国约法解散国民党下令改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A、B、C、D、3、袁世凯几乎全部接受“二十一条”的原因是A、迫于日本的武力威胁B、为取得日本的借款C、日本是中国的盟国D、换取日本对其称帝的支持,A,D,D,练一练,27,黎元洪总统,冯国璋副总统,段祺瑞内阁总理,28,29,三、讨逆运动(1917)1、原因:张勋复辟帝制张勋复辟帝制背景:军阀割据局面的出现府院之争(概念、实质)2、经过:舆论: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武力:段琪瑞组织“讨逆军”进京3、结果:复辟失败,段祺瑞重新执政。,30,民国初年,两次复辟帝制活动发生与迅速失败的原因,从中得到什么认识?,合作探究(二),31,发生原因: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够彻底;资产阶级共和制未能在中国真正执行;革命党人的软弱、涣散。迅速失败原因: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复辟帝制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革命派坚决反对复辟,得到全国人民支持。认识:民主共和已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复辟帝制违背民心,必然失败。,32,1、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袁世凯死后,群龙为首B、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政策C、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局限性2、“府院之争”的实质是A、中国是否参战B、美、日争夺中国控制权的斗争C、共和制与专制独裁的斗争D、不同派系军阀之间的争权夺利斗争,练一练,C,B,33,四、护法运动(19171918)1、起因:段琪瑞拒绝恢复国会和临时约法2、经过:成立军政府、举兵北伐3、结果:失败原因:缺少群众基础没有自己的武装西南军阀的排挤,34,1、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中,一些地方的革命党人宣布“独立”。其“独立”的实质是A、建立民主共和的国家B、实行革命党人的武装割据C、强调地方政府的自治权力D、反对专制黑暗的中央政府2下列关于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是为了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B.都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C.都由国民党直接领导D.都未取得成果,练一练,D,C,35,3、民国初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争取和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而采取的斗争方式有举行双边谈判采用政党政治运用法律手段进行武装斗争A、B、C、D、4、1919年孙中山在演讲中指出:“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位,实因单破坏地面,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地底陈土”指的是A、军阀、官僚、政客B、资产阶级保皇派C、地痞、土匪、烟贩D、清朝皇室,D,A,36,袁世凯,革命党人,约法、内阁,政党,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破坏,捍卫,张勋复辟,段专制,护法运动,讨逆运动,认识:民主和专制斗争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胜,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小结,37,当时阻碍中国民主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对当今民主的发展还会有影响吗?同学们应如何积极参与民主与法制建设?,课外探究,38,课外延伸,材料一:盖责任内阁之要义,即总统不负责任,而内阁代总统对于议会负责任是也。宋教仁国民党欢迎会演说词,材料二:我现在不怕国民党以暴力夺取政权,就怕他们以合法的手段取得政权,把我摆在无权无勇的位置上。袁世凯,39,(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2)李三拒绝剪辫的原因是什么?,辛亥革命推翻了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