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与健康篮球.doc_第1页
初中体育与健康篮球.doc_第2页
初中体育与健康篮球.doc_第3页
初中体育与健康篮球.doc_第4页
初中体育与健康篮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体育与健康“篮球”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李江泰(北京市第十四中学,中学高级)一、教学内容及分析 篮球是初中体育与健康球类教材内容之一,由于其趣味性强,锻炼身体的综合效果好,深受青少年喜爱,一直以来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跟据义务教育课程标 教科书体育于健康七九年级全一册,初中篮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篮球的基础知识;篮球的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等几个方面。 (一)篮球的基础知识 1篮球的起源 篮球运动是 1891 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 史密斯 博士发明的。在 1891 年寒冷的冬季,天气很冷,许多户外运动因此而停止,奈 史密斯 博士从工人和儿童向“桃子筐”投准的游戏中得到启发,设计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健身房内两端看台的栏杆上,桃篮口水平向上,距地面 10 英尺 ,用足球作为比赛工具向篮内投掷,按投中的次数的多少确定胜负。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到 1893 年,才逐渐形成近似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因为这项游戏最初使用是桃篮和球,遂取名为篮球。 2篮球的发展 篮球运动诞生后,传播很快。 1892 年传入加拿大和墨西哥, 1893 年传入法国, 1895 年传入中国, 1901 年传入日本和伊朗, 1905 年传入俄国。 1904 年美国青年会男子篮球队在第三届奥运会上进行了表演,此后,篮球运动逐步在全世界开展起来。 1932 年 6 月 18 日 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简称国际篮联)。 1936 年第 11 届奥运会上,男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1950 年和 1953 年分别举行了第一届世界男篮和女篮锦标赛。 1948 年起,在许多国家的少年儿童中开始出小篮球活动,受到国际篮联的重视,于 1968 年成立了“国际小篮球委员会”。 1976 年第 21 届奥运会增加了女子篮球比赛, 1992 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由魔术师约翰逊、飞人乔丹、大鸟伯德等 NBA 球星组成的美国男子篮球队,以得分平均超过对手 40 分以上的全胜战绩获得冠军,赢得了“梦之队”的美誉。 3. 中国篮球 篮球运动于 1895 年传入我国天津, 1913 年华北体育联合会将其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1951 年 5 月,在北京举行了第一届全国篮球比赛,如今篮球运动已成为群众基础最广泛的体育活动内容。 90 年代中国篮球运动进入一个鼎盛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国男女篮分别在世界大赛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中国女篮在 1992 年巴塞罗那第 25 届奥运会和 1994 年澳大利亚第 12 届女篮世锦赛夺得亚军;中国男篮在 1994 年加拿大第 12 届男篮世锦赛和 1996 年亚特兰大第 26 届奥运会首次进入前八名,近些年来 , 在美国职业篮球联盟 NBA 全球化战略、球员自身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 , 我国篮球运动员姚明、王治郅、易建联、孙悦等球员先后登陆世界篮球最高殿堂 NBA 赛场 , 对今后中国篮球的发展和推广起着重要的意义。 CBA :中国篮球协会成立于 1956 年 6 月,简称“中国篮协”;英文名称为“ CHINESE BASKETBALL ASSOCIATION ” ,缩写为“ CBA ”。 ( 1 )至今有 NBA 经历的中国运动员: 巴特尔: 2001 年加入丹佛掘金队 王治郅: 2001 年与达拉斯小牛队签约 姚明: 2002 年以状元身份被 NBA 休斯顿火箭队选中 易建联: 2007 年第一轮第 6 顺位被雄鹿队选中 孙悦: 08 09 赛季,代表湖人出战 NBA ( 2 ) CBA :中国篮球协会的英文缩写,成立于 1956 年 6 月,简称“中国篮协”;英文名称为“ CHINESE BASKETBALL ASSOCIATION ”。 4篮球运动的特点与价值 ( 1 )篮球活动中的跑、跳、投等运动形式,有利于发展速度、力量和耐力等身体素质,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 据统计对于一场某队得 80 分、进攻成功率为 50% 的篮球比赛来说,一名运动员大约要在 20 米 左右的距离内奔跑 80 个来回(约 4000 米); ( 2 )个人或团体间复杂多变的比赛过程,能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进而提高大脑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所以有人说球类运动是一项体力与智力的高度统一的运动形式,身体素质和技术是基础,比赛意识决定成败。 ( 3 )竞争对抗的游戏形式,有利于激发运动参与者的兴趣,培养体育情感。 ( 4 )比赛中的集体配合,能够培养队员的团队意识,提高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篮球活动中,根据场上的位置分为后卫、前锋、中锋等角色。后卫主要职责统领全局,组织场上队员进行站位和跑动,相当于这个团队的领袖;前锋主要职责冲锋陷阵,打破僵局,相当于“尖兵”;中锋主要职责是全队的枢纽,将全队的作战计划串联起来,稳定局面。这就要求场上的每个队员明确目标,协同作战,并发挥自己的能力,提高全队的作战水平。因此,有人将篮球比赛比喻成一个异化的社会,每个人有自己适合的位置和分工,每个人需要各尽其责,同时又要为社会的发展统一目标。 5. 教学要求 初中球类教学目标的设置与制订是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思想和基本理念为依据,在教学目标的制订和完成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 1 )要充分发挥球类运动的特性,采用多种形式的游戏和教学比赛,多给学生提供参加运动实践的机会,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 2 )球类教学内容繁多,活动形式多样,组织教学难度较大,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教学组织活而不乱、生动有序。 ( 3 )每节课都要有一定的运动负荷,配合发展学生体能练习,以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速度、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 ( 4 )在球类游戏和比赛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勇敢、顽强的精神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篮球的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 1基本技术 初中篮球的基本技术包括:双手胸前传接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运球接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等动作。 运球是篮球进攻技术中一种重要的进攻手段,通过运球教学,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接触球,以达到熟悉球性,增强球感的目的及提高支配球、控制球的能力。此外,利用运球教材进行教学,还可以达到加大运动量的目的。 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传球中最基本的动作,也是学习打篮球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方法和要领,为学习和掌握其他方式的传接球技术打好了基础。 运球接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是在跑、跳、投等动作的结合中进行的,这一投篮动作在投篮技术动作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在比赛实践中运用较多。 2简单战术 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学习规律,选编了传切配合、二攻一和半场人盯人简单战术。 这些战术配合是篮球比赛中应用比较广泛的进攻和防守配合形式,比赛中实用性强、易于掌握。 二、教学方法与建议: 1球类教学的重点是基本功:包括球性、基本技术、组合技术和简单配合。 2球类教学的难点是在所学基本技术和战术在实战中的运用,即“比赛意识”,它是球类活动的“灵魂”,也是球类教学与其他教材的最大区别。 (一)基本技术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1动作方法: ( 1 )身体姿势:双手持球于胸前,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两膝微屈,重心落在两脚掌上。 ( 2 )手臂动作:右手五指自然分开,翻腕持球的后部稍下部位,左手扶球的左侧方,将球举到头部右侧上方位置,目视球篮,大臂与肩平行,大小臂约成 90,肘关节内收。 ( 3 )用力动作:由下肢蹬腿发力,身体随之向前上方伸展,同时抬肘向投篮方向伸臂,用手腕前屈和手指拨球动作,使球柔和地从食、中指端投出。 ( 4 )跟随动作:球出手后,手臂要随球自然跟送,完全伸展保持 2 3 秒。 2重点、难点: ( 1 )重点:持球手法、出手动作。 ( 2 )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 3教学方法: ( 1 )学生根据已有的运动经验,尝试近距离投篮。 ( 2 )教师完整动作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 要求:教师提示学生应注意观察投篮的动作结构,即手型、身体姿势、用力动作和出手方法,而不是球是否投进篮筐。 ( 3 )两人面对面相距约 5 米 ,中间拉一根约 3 米 高的绳,进行投篮模仿练习。 ( 4 )分组定点投篮练习,距离由近到远。 ( 5 )定时投篮接力游戏。 4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 1 )用力方向不对。 纠正方法:要求投篮出手后,手要指向球篮。 ( 2 )投篮出手后,球弧线太低。 纠正方法:距篮架 1.5 米 处投空心球练习,强调学生“抬肘”动作。 ( 3 ) 动作总犯同一错误。如投篮力量过大或过小,或偏向一侧等。 纠正方法:固定一点投篮和定距离投篮相结合。 5教学建议: ( 1 )初学时教学重点应放在正确的用力动作技术。 ( 2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教学要与游戏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在竞争、对抗情境下的技术运用能力。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 是篮球比赛中应用最广泛的运球变向技术,其方法简单、实用,经常练习不但可以提高运球突破能力,还可以提高手控制球的能力和手脚协调配合程度。其中手脚协调配合与保护球动作是技术的关键环节。 篮球比赛中携带球移动的唯一方法,是在个人控制球、突破防守运用最普遍、最实用的重要手段。 1. 动作方法(以运球者从右向左变向为例) 右手按拍球的右侧上方,把球从自己的右侧按拍到左侧前方,同时右腿向左前方跨出,上体左转侧肩,用肩、腿保护球,接着迅速换左手运球,加速运球超越对手。 2. 重、难点: 重点:变向时运球手按拍球的部位正确,能控制球的落点。 难点:跨步、转体、侧肩动作协调连贯。 3教学方法: ( 1 )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变向跑的练习,归纳出动作要领。 ( 2 )教师示范完整体前变向运球技术动作,同时要求学生观察: 变向时手按拍球的部位 身体躯干的动作 身体重心和球反弹高度的变化 ( 3 )原地体前换手变向运球,体会按拍球的部位,以及跨步、转体、侧肩保护球的动作要领。 ( 4 )“之”字型路线连续做体前变向运球,重点体会手脚协调配合。 ( 5 )遇标志杆体前换手变向运球,体会与对手距离的控制和运用的时机。 ( 5 )半场“一对一”运抢球。可安排规定区域内两人一球的运球抢球游戏,或者两人均有球的运球抢球游戏。同时在游戏中可介绍防守规则,培养学生正确的防守意识。 ( 6 )半场在“消极防守”(如防守双手背在身后)情境下,“一对一”攻防对抗练习,提高学生在实战运用中的能力。 4易犯错误与纠正 ( 1 )低头运球。 纠正方法:练习时看信号做出反应;两人面对面“照镜子”运球游戏。 ( 2 )变向运球时,蹬跨、转体探肩慢,保护球不利。 纠正方法:设标志杆,行进间徒手模仿变向动作练习,要求手触地,蹬跨、转体探肩动作明显;原地做不同方式、不同节奏的变向运球练习,强化动作重点。 ( 3 )运球变向换手后,不是在体侧运球,而是习惯在体前运球。 纠正方法:运球人前设防守人,在运球人犯错误时打对方的球。 5教学建议: ( 1 )在“球性”练习中,有意识加强“弱手”的控球能力,在实战比赛中,很多学生不能够突破防守,感觉场地小,都是由于“弱手”控球能力差。 ( 2 )在初学阶段,可以采用限制防守的方法(防守人双手背到背后),提高运球突破的成功率和自信心。 ( 3 )在学生掌握基本的运球手型和用力动作以及与下肢的配合后,可在游戏或比赛中运用和提高,否则学生会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认为自己已经完全掌握了篮球的运球技术。 ( 4 )在做运球抢球游戏时,应视人数多少来确定游戏的范围,避免场地过小,在拥挤中造成伤害事故。 运球接行进间高手投篮 是一项运球与行进间投篮组合动作,充分体现了篮球规则的运用,学会该动作对学生参加比赛会有很大帮助,因为此组合动作解决了个人移动和投篮问题。 1. 动作方法:(以右手投篮为例) 行进间运球,当球从地面反弹起时,跨右脚同时双手拿球,迈左脚蹬地起跳,当身体接近最高点时,用单手肩上投篮动作将球投出。 2重、难点: 重点:身体腾空时平衡的控制和投篮的出手动作。 难点:在较快速度运球时跑投篮的命中率。 3教学方法: ( 1 )初次学习运球接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时,应先进行距离篮筐 1.5 米 左右的单手肩上擦板投篮技术动作,要求学生掌握持球动作、用力动作和瞄准点,重点是用力动作(即抬肘伸臂压腕手指拨球);在基本掌握原地近距离投篮的基础上,学习原地跳起投篮技术(可采用双脚或单脚起跳)同样也是近距离,体会在空中用力动作的控制。 ( 2 )在基本掌握篮下近距离跳起投篮技术动作的基础上,进行徒手的脚步动作练习(这一步骤非常重要),可采用距离篮筐 8 米 ,斜 45 度位置,小步幅慢跑倒数第二步做跨步,紧接着上步单脚起跳摸高练习,体会脚步动作的完整性,以及起跳的位置和空中身体平衡的控制。为提高练习密度可拉一根约 2.5 米 高的绳,学生成一列横队距离绳 8 米 左右进行徒手脚步模仿练习。 ( 3 )同上练习位置,原地向前运一次球,当球弹起约腹部高度时,跨步拿球,跳起举球投篮练习。 要求:跨步不要腾空过高,前脚落地后,后脚迅速上步,动作衔接连贯,不要脱节。 ( 4 )距离篮筐 8 米 左右运球接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练习。此练习应注意两点: 运球时注意抬头,判断跨步拿球适宜位置。 运球尽量向前,球的落点在距离身体侧前方稍远。 ( 5 )待运球接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动作基本掌握后,可结合各种游戏进行练习。 1 分钟往返三分线与篮下运球接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游戏,计算命中率。 全场绕场上三圆运球接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往返一次投中两球游戏。 ( 6 )有对抗的练习:在中圈教师将球滚或抛向球筐方向,两名队员从教师两侧同时起动追球,先控制球者迅速运球完成投篮;随着动作技术的巩固和熟练,可以配合防守(即没有控制球的学生就地变成防守,干扰和堵截对方投篮的完成)。既可以提高其技术的实战运用能力,又可以培养对抗能力和自信心。 4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 1 )初学拿球时跨错脚。 纠正方法:反复做徒手助跑单脚起跳摸高练习,强调倒数第二部的跨步动作,要求有明显腾空,幅度大。 ( 2 )在快速运球跑时,腾空后身体前冲太大。 纠正方法:在篮下画一限制区,要求学生投篮出手后落在限制区内;教师站在篮下,学生完成动作后,不得撞在教师身上。 ( 3 )跳起投篮动作完成不充分,控制不好球的力量和方向。 纠正方法:反复做跨一步单脚跳起后,单手肩上投篮练习。要求身体到最高点出手投篮。 5教学建议: ( 1 )教师最好能够在实战模拟情景下示范完整动作,让学生既了解动作结构,又知道该技术在篮球实战中的作用。 ( 2 )教学时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基础没有打好,加快速度后,会产生更多的错误动作。 ( 3 )通过合理的组织,最大程度的提高练习的密度。 双手胸前传接球 是篮球 运动中应用最广泛的传接球方式,是各种传接球技术的基础。 1. 动作方法: 身体成基本姿势,两手五指自然分开,拇指相对成八字形,用指根以上部位握球的侧后方,手心空出,两肘自然弯曲于体侧,将球置于胸前,两眼目视传球目标;传球时,后脚蹬地,身体重心前移,同时两臂前伸,手腕由下向上翻转,同时拇指用力下压,食、中指用力弹拨,将球传出。接球时,目视来球,两臂迎球伸出,手指向前上方,两手成一个半圆形,当手指触球后,两臂顺势屈肘后引,缓冲来球的力量,两手持球于胸前,成基本站立姿势。 2重、难点 重点:传接球手型正确,用力动作协调连贯。 难点:传接球的准确性。 3教学方法: ( 1 )教师示范讲解,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 2 )身体成基本站立姿势,练习持球手型,每人一球做蹬地、伸臂、翻腕和屈臂后引模仿练习。 ( 3 )两人面对相距 4 米 ,听口令进行传接球练习。 ( 4 )“二传一抢、三传二抢”练习。 4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 1 )传球时两肘外翻,出手用力缓慢 纠正方法:帮助者站在练习者身后,限制练习者肘关节外翻。 ( 2 )接球手型不对,易手指冲前。 纠正方法:反复徒手模仿练习,近距离快速对墙传接练习。 5教学建议: ( 1 )初学时主要让学生要明确传球的作用,掌握传球的正确技术动作。 ( 2 )采用一些限制性游戏,半场传抢球练习等提高练习的兴趣。 无防守情况下进行动作的学习和掌握 : 可利用体育学习中的“正迁移”原理,在篮球规则限制下充分发挥速度,因为在篮球比赛中很多进攻得分的机会“一瞬即失”,如果出现了进攻得分机会,我们采用原地的传球或接球,将会延误战机。在学习中强调跨步接球(但不要腾空过大),上步在中枢脚抬起之前迅速将球船出。 例一:固定人( 3 5 人)相距 3 米,练习者距离 3 米 左右,直线侧身跑,依次将球传给侧前方的固定接应者,可采用双手传接球技术动作。 例二:四角传接球练习。学生分成四组分别站成正方形,刚开始传一个球,计算传接球成功的次数;动作掌握熟练后可增加为两个球。 例三:两人一球传接球接行进间投篮 有防守情况下动作技术的运用:把学生分成二人一组分别站在两端线外,一组传球推进前场,投篮对面一组出一人到三分线防守,攻防结束后,则防守组拿球向对面球篮二打一。 教法: ( 1 )教师讲解练习方法后,可让学生进行尝试性练习。 ( 2 )针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和归纳。 ( 3 )模拟练习中出现的情况,进行限制防守的强化性练习。 (三)简单战术: 二攻一配合 是由防转攻以多打少的一种形式,掌握二攻一的基本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基本技术的实战运用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战术意识。 1配合方法: 二攻一,两人拉开一定距离,传球推进在接近防守人时,一侧队员运球向篮下推进,如防守队员不积极向前堵截,则加速运球突破对手到篮下投篮。如防守队员积极堵截,将球传给同伴到篮下投篮。 2重、难点: 重点:配合方法,跑动路线。 难点:二攻一接近对手时,持球队员是突破投篮还是传球的判断,以及传球的质量、投篮的命中率。 3教学方法 ( 1 )教师讲解练习方法后,可让学生进行尝试性练习。 ( 2 )针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和归纳。模拟练习中出现的情况,进行限制防守的强化性练习 ( 3 )不限制防守情况下,进行“二攻一”练习,在练习过程中附带介绍防守规则。 ( 4 )半场攻防练习。 4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 1 )二攻一时,当对手假动作要上前堵截时,过早停球,被对手撤回防守另一侧队员,影响成功率。 纠正方法:强调要点,在防守者不积极上前堵截时一定要做突破投篮的准备。 ( 2 )在接近对方防守区域时,两进攻者停下来频繁传球,为保证成功率而延误了时间。 纠正方法: a. 讲清二攻一必须快速结束的道理,因为时间一长,对手同伴回来就失去了以多打少的机会。 b. 二攻一时,两人距离太近,容易造成防守队员一防二。 5教学建议: ( 1 )在学习战术之前,学生应该基本掌握,运球快速推进接行进间投篮动作技术;快速跑中接传球行进间投篮;快速跑中接传球后运球快速推进到篮下投篮等组合技术。 ( 2 )在教学生基本配合方法后,不要过多的进行无对抗的跑动路线重复,应安排有针对性的对抗性练习,提高学生的实战运用能力。 传切配合 1. 配合方法 ( 1 )一传一切配合:持球队员传球给同伴后,向篮下切入接回传球投篮。 ( 2 )空切配合:无球队员根据防守情况,摆脱对手,切入防守空隙区域接同伴传球投篮。 2. 重、难点 重点:配合方法、跑动路线。 难点:传切的时机、准确性。 3. 教学方法 ( 1 )复习快速跑中,接传球后,运球至篮下投篮。 ( 2 )教师找篮球基础较好的学生模拟实战情景,进行完整配合的示范,并讲解配合要领以及在实战比赛中的运用时机和作用。 ( 3 )在固定防守人情况下,进行跑位练习,熟悉动作方法 4易犯错误与纠正 ( 1 )传球落点控制不好。 纠正方法:在固定防守情况下,反复进行徒手和有球的跑位练习。 ( 2 )传接球的时机把握不好,同伴之间缺乏默契。 纠正方法:利用图示(或视频),讲清配合的要领,在无防守下,反复进行传接球的配合练习。 5. 教学建议 ( 1 ) 尽量采用有攻防的游戏方法练习传切配合。 ( 2 )配合中注意集体意识的培养。 半场人盯人防守 1配合方法: ( 1 )由守转攻后,要全体迅速退到三分线左右,每个防守队员找到自己负责防守的进攻队员,站好防守位置。 ( 2 )防守有球队员时,要站在对手和球篮之间,稍偏向球的一侧。 ( 3 )防守距离,一般 一米 左右,对手离篮近,防守队员应该离他近一些,对手离球篮远,可以离他稍微远一些。 ( 4 )在防守自己的对手同时,要兼顾场上其他情况,注意球的位置和走向,要注意补防和协防。 ( 5 )半场人盯人防守的分工,一般根据防守位置、防守能力和身体条件确定,一般讲是:高防高,矮防矮,强防强,弱防弱。 2重、难点 重点:个人防守的位置、距离、姿势和移动 难点:防守的意识 3教学方法: ( 1 )选位练习:在半场内,五个进攻队员落位固定后,五个防守人按自己的分工找好自己负责的人,站好位置,首先防守队员不动,球在进攻队员之间传动,防守人要调整自己的位置。其次,在进攻队员移动,球也移动的情况下,防守队员要随时保证自己的正确位置。 ( 2 )回防练习:在前场进攻转为防守时,全队迅速退回本半场,找到自己负责防守的队员并防住他。 ( 3 )半场比赛强化人盯人防守练习: 规定不考虑协防、补防、换人防守等集体配合,只负责盯紧自己负责的进攻队员,谁负责的进攻队员得分,谁受处罚。 4.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 1 )防守位置经常站错,比赛时经常不能保持在对手与球篮之间。 纠正方法:利用图示讲清防守位置的重要性,通过一防一、二防二练习提高保持正确防守位置的意识,并随时停止比赛检查强化。 (2) 防守概念不清楚。 纠正方法:在半场比赛中,教师根据进攻方的情况,讲解如何做到有球侧强、无球侧弱的防守原则。 5. 教学建议 : ( 1 )人盯人防守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个人防守能力,明确防守有球、无球的动作方法。 ( 2 )在教学中教会学生正确的防守方法,知道简单的犯规规则。 ( 3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和对手的身体素质、技术能力,强防强,弱防弱。 三、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体育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检查学生成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评价建议,在制定篮球教学评价时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评价内容应全面,具有针对性。 评价标准符合授课对象的实际情况,能够真实反映出学生学习的水平。 评价方法简便易行,有可操作性。 评价形式符合篮球运动规律和学生习得规律。 (一)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1评价方法:站在罚球线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以移动),进行单手肩上投篮,每人投 10 次,计命中率。 2评价标准: 成绩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达 标 投中 6 个球 投中 4 5 个球 投中 2 3 个球 投中 0 1 个球 技 评 持球手型正确,投篮用力动作协调连贯,最后出手压腕、手指拨球动作明显,无多余小动作。 持球手型正确,投篮用力动作比较协调,最后出手压腕、手指拨球不明显,有多余小动作。 持球手型基本正确,投篮用力动作不太协调,最后出手无压腕、手指拨球动作。 知道投篮的方法,投篮用力动作不完整,用力顺序不清楚。 (二)运球接行进间投篮: 1评价方法:从一侧中线与边线交点处开始,运球快速跑向球篮接行进间投篮(如投不中须补中),然后,运球到另一侧中线和边线交点处,迅速运球折回到篮下投篮,投中后返回出发点,以所需时间确定成绩。 2. 评价标准: 成绩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及格 达 标 17 秒 21 秒 23 秒 23 秒以上 技 评 整个动作完成正确,并且协调流畅,运球、投篮动作无违例现象 整个动作完成正确,并且比较协调流畅,运球、投篮动作基本无无违例现象 整个动作基本能完成确,运球、投篮动作有时有违例现象 运球或投篮动作不能完成,运球、投篮动经常违例 (三)篮球综合运用能力 1评价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自愿组合三人一组,按照三对三比赛规则进行教学比赛,时间 5 分钟,小组进行互评。 2评价标准: 成绩 参与兴趣 技术运用能力 配合意识 规则知识 优秀 比赛中跑动积极,攻守主动,强烈的求胜欲望。 能够在比赛中合理运用行进间投篮技术,具有较稳定的投篮命中率。 能够主动与同伴进行简单配合。 篮球规则知识丰富,能够清楚判断违例和犯规。 良好 比赛中进攻与防守较积极,敢于身体接触和对抗。 能够运用行进间投篮技术,有一定命中率。 有一定配合意识,知道选择合理进攻机会。 了解一定的篮球规则,对明显的违例和犯规能够分辨。 合格 比赛中能够主动进攻,有一定的求胜欲。 行进间投篮动作基本正确,命中率较低。 知道配合的重要性,机会的选择还需努力。 知道简单的篮球规则,遵守裁判判罚。 不 及 格 比赛中基本不跑动,只充当“篮球场上的传递者”,不敢对抗和身体接触。 行进间投篮动作不清楚,有明显错误。 只是无意识的传接球和移动,没有配合意识。 对篮球规则不清楚,违例和犯规现象频繁。 四、教学单元计划 1设计思路: 篮球技、战术体系比较复杂多样,本单元教材主要内容是“运球接行进间高手投篮技术”。运球接行进间高手投篮是篮球比赛中一项应用广泛、投篮命中率较高、易与其他技术(运球、传接球等)相结合的进攻技术,对于学生来说,熟练掌握后,可以较快地参加比赛,对熟悉球性、提高进攻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技术运用能力的提高可以使学生了解技术动作本质,可以使学习更有目标,可以检验动作技术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2篮球教学单元计划(范例) 年级:初一男生 课次: 9 单元教学目标 1. 了解篮球运动的锻炼价值,培养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2. 学习和掌握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运球接行进间高手投篮等基本技术;通过篮球活动,发展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以及灵敏性和协调性。 3. 在篮球游戏和比赛中,培养学生机智、果断的意志品质,以及相互合作、积极竞争的能力。 课次 课的内容 教学目标 重难点 教学方法 第 一 节 1学习双手胸 前传接球 2 “二传一抢” 游戏 1. 了解双手传接球技术要领。 2. 学习双手传接球动作技术,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3. 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意识。 重点:传接球手型和用力动作 难点:手脚协调配合 1教师示范、讲解,给学生建立完整技术概念。 2近距离传接球练习,教师提示,及时纠正。 3“二传一抢”游戏。 第 二 节 1复习和改进双手胸前传接球 2“角篮球”游戏 1. 懂得传接球在篮球活动中的重要性。 2. 复习和改进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并能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