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湖南会同方言语音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会同县地处湖南西南边境,怀化市南部,湘黔两省交界地区,交 通闭塞。境内方言复杂,但前人对之研究甚少。本文通过3 泛的田野 调查,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会同方言( 小河片) 的语 音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提供了同音字表、古今字音对照等翔实语料, 并对知章组的演变、文白异读等一些重要语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会同县处在湘语和西南官话的交界地带,其方言归属问题存在争议, 本文在重点研究会同方言小河片语音的同时,还介绍了会同方言的内 部差异,并将会同方言与湘语、西南官话进行了较充分的比较,在此 基础上对会同方言的归属及成因提出厂自己的看法。 全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章概述。 介绍会同县的地理、历史、人口、语言使用情况,会同方言的研 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会同县小河片方言音系及音韵特点。 归纳会同小河片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声韵调配合规律、音韵特点、 文白异读现象,编制同音字表。 第三章会同方言的内部差异 第四章会同方言的知章组问题 第五章会同方言的归属 此部分将会同方言与湘语、西南官话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得出 会同方言属于湘语的结论。 第六章会同方言成因初探 关键词:会同方言,语音,比较,归属 a b s t r a c t h u i t o n gc o u r l t yl o c a t e ss o u t 王1 w e s to fh u n a np r o v i n c ea n ds o u t t lo f h u a i h u a ,a n di ta l s ol o c a t e so nt h e c r o s s a r e ao fh 伽a np r o v i n c ea i l d g u i 出o u p r 0 v i n c e t r a l l s p o r t a t i o nt l l e r ei so c c l u s i v e i nm i sr e s e a r c h ,i v e d o n e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f i e l d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a n dg r a s p e dm a i l yf i r m h a n d m a t e r i a l s id e l i n e a t ep h o n e t i c so fh u i t o n gd i a l e c t ( x i a o h ea r e a ) ,a r l d p r o v i d et h es y l l a b e qa i l d ac o m p 猫n gt a b l eo fa n c i e n ta l l dc u 玳n t p h o n e t i c sa n do t h e rd e t a i l e dp h i i o l o g i c a lm a t e r i a l s f u r t h e n n o r e ,id i s c u s s s o m ei m p o r t a mp h o n e t i ci s s u e s ,s u c ha st h ee v o l v e m e n to f 廿1 ei n i t i a l so f “z h i - z h a i l g ( 知章) ,l 腑a la n dc o l l o q u i a lp r o 删n c i a t i o n h u i t o n gl o c a t e s c m s s a r e ao fx i 柚gg m u p sa n ds o u t l l w e s tm a l l d 捌n , a n dd i a l e c t b e l o n 西n g i l e s si s u n d e rd i s p u t e i nt i l i sa n i c l e ,il a ye m p h a s e so n p h o n e t i c so fh u i t o n gd i a l e c t ( x i a o h ea r e a ) ,a i l din o to n l yi n t m d u c et l l e i n n e rd i f r e r e n c eo fh u i t o n gd i a l e c t ,b u ta l s oc o m p a r ei tw i m x i a l l gd i a l e c t a n ds o u t h w e s tm 锄d a r i n f i n a l l y , i p u tf o n v a r dm yo p i n i o n s o n b e l o n g i n g n e s s 锄dc a u s eo f i u i t o n gd i a l e c t t h i sd i s s e r t a t i o ni sd i v i d e di n t of i v ec h 印t e r s ,w h i c ha r e : c h 印t e ro n e i n t m d u c t i o n 。 t h i sc h a p t e ri n t r o d u c e sm eg e o g r 印h y ,h i s t o 阱p o p u l a t i o na n d l a n g u a g eo f h u i t o n g ,a 1 1 di ta l s oi n 怕d u c em e r e s e a r c hs i t u a t i o no f h u i t o n gd i a l e c ta r l d 1 ev a l u eo f t l l i sd i s s e r t a t i o n c h a p t e rt w op h o n e t i cs y s t e mo fh u i t o n gd i a l e c t ( x i a o h ea r e a ) a 1 1 d i t sp h o n o l o g i c a lc h a m c t e r i nt h i s c h a p t e r id i s c u s s h u i t o n g d i a l e c t ( x i a o h ea r e a ) o n p h o n o l o g i c a la n di n t o n a t i o ns y s t e m ,t h ec o o p e r a t i n gl a wo fp h o n 0 1 0 9 y a n di n t o n a t i o n ,i m o n a t i o nc h a r a c t e r t h ep h e n o m e n ao fl i t e r a la n d c o l l o q u i a l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 ,a n dic o m p i l em es y l l a b 哪 i i c h 印t e rt h r e e t h ei n n e rd i a 讯n c eo fh u i t o n gd i a l e c t c h a p t e rf u r t 1 1 ei m t i a l so f z h i z h a n g ( 知章) o f h u i t o n gd i a l e c t c h a p t e rf i v e t h eb e l o n g i i l g n e s so f h u i t o n gd i a l e c t i n 廿l i sc h 印t e r ,ic o m p a r eh u i t o n gd i a l e c tw i 廿1x i a l l gg r o u p sa n d s o u m w e s tm a n d a r i n ,a i l df i n a l l yip u tf o n v a r dm yo 、) l mo p i n i o nm a t h u i t o n gd i a l e c tb e l o n g st ox i a n gg r o u p s c h 印t e rs i x t h ec a u s eo f h u i t o n gd i a l e c t k e yw o r d s :h u i t o n gd i a l e c t ,p h o n o l o g y ,c o m p 耐s o n , b e l o n g i n g n e s s 疑榧瓤 叵啤怅恤惫凶囤 湖南会同方言语音研究 第一章概述 1 1 会同县的地理、历史、人口及语言使用状况 会同县地处湖南西南边境,怀化市南部,湘黔两省交界地区。位 于北纬2 6 。4 0 7 2 ”2 7 。9 1 3 ”,东经1 0 9 。2 67 1 0 9 。8 4 0 ”之 间。东邻绥宁、洞口县,南临靖州县,西连贵州省天柱县,北接芷江 县、洪江市( 包括原黔阳县和原洪江市,后文的洪江沿用老行政区的 划分,指原洪江市) 。全县东西横跨7 0 6 公里,南北纵横长5 2 7 公里, 总面积2 2 4 8 5 5 平方公里。会同处于雪峰山脉西南部,境内地形自北 向南倾斜,呈三山夹二水之势,西部为渠水流域,俗称大河片,东部 为巫水流域,俗称小河片。 会同历史悠久,春秋为楚地,唐贞观八年( 6 3 4 ) 年,析龙标县 置朗溪县,属巫州;宋崇宁元年( 1 1 0 2 年) 置三江县,二年( 1 1 0 3 年) 改名会同县,属靖州。1 9 4 9 年1 0 月会同县属会同专区,此后, 其隶属关系随着专区( 地区) 名称的变更而变更,现属怀化市。根据 怀化年鉴会同部分( 2 0 0 5 卷) 的统计数据,2 0 0 4 年末全县总人 口3 4 5 4 8 2 人,其中侗、苗、瑶等少数民族人口2 0 8 万人,这些少数 民族一般是近二十年落实民族政策恢复和改划的。 会同县的语言有汉语、侗语、苗语。汉语方言是本县汉族群众及 大多数侗、苗人民的交际用语。侗语及苗语只在少数侗、苗人口聚居 的偏远村寨的老年人中通行,通行范围很小,影响也不大。 会同方言内部,历来有小河片和大河片之分。小河片话是指巫水 流域的王家坪乡、金子岩乡、团河镇、沙溪乡、若水乡、高椅乡、长 寨乡、黄茅乡等8 个乡镇的汉语方言,其地域约占全县的三分之一, 人口约占全县的2 7 。大河片话是指渠水流域的肖家乡、金龙乡、 堡子镇、坪村镇、洒溪乡、漠滨乡、马鞍乡、宝田乡、朗江镇、蒲稳 乡、青朗乡、炮团乡、广坪乡、地灵乡、岩头乡、连山乡及县城林城 镇等1 7 个乡镇的汉语方言,其地域约占全县的三分之二,人口约占 全县的6 6 ( 下文乡镇名皆省去“乡”“镇”字眼) 。 1 2 会同方言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关于会同方言的研究,主要见于报告类的论著:湖南方言调查 硕士学位论文 报告( 1 9 7 4 ) 中吴宗济先生记录了会同县城方言音系;湘方言调查 报告( 1 9 8 7 ) 及湖南省志方言志( 2 0 0 1 ) 记录了会同县城方言 音系。会同县志( 1 9 9 4 ) 中也有关于会同方言的简单记载。关于会 同方言研究的单篇论文,目前见诸报告的主要有两篇:会同方言音 韵的主要特征( 1 9 9 4 ,杨子仪) 、照组字在会同方言中的读音及其音 韵学意义( 1 9 9 5 ,谢伯端) 。 关于会同方言的归属问题,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属 于西南官话,以湖南方言的分区( 1 9 8 6 ,鲍厚星、颜森) 、湖南 省方言区画及其历史背景( 1 9 8 5 ,周振鹤、游汝杰) 及湖南省志 方言志为代表;一种认为属于湘语,以“湖南诸方言。分类邑分 布一全浊声母。变化( 二基 2 4 口( 搂、抱, 硕士学位论文 起恒崽) 4 5 蹦 d 2 1 2 口( 体积变大,包子蒸嘎,棉絮得好)2 4 捧砰 怦4 5 碰桠 m3 1 萌盟( 联) 蒙2 4 猛懵锰3 3 孟梦 t2 1 2 东冬3 l 同铜桐筒童瞳茼2 4 懂董4 5 冻栋口( 东西 入水后就提起,衣服一下就拿嘎起来) 湮( 浓,浑 浊的流汁)3 3 动洞侗 t 2 1 2 通2 4 桶捅统4 5 痛 l 2 1 2 聋3 1 笼隆龙农脓邃2 4 拢陇垅4 5 弄情( 愚笨, 头脑不清) t s2 1 2 棕鬃综踪宗3 1 丛崇从2 4 总4 5 粽纵皱 t s 2 1 2 聪葱囱匆2 4 怂宠口( 推,车子,莫我) s2 1 2 鬈( 紧) 嵩3 1 钎公( 软弱无能、愚蠢,包,人 怨刀缺)2 4 耸4 5 送宋颂诵讼 t s2 1 2 中( 问) 忠终盅钟3 1 虫重( 复)2 4 冢种( 子) 肿唾( 吃,带有贬义,饭)4 5 中( 射) 仲众种 ( 田)3 3 重( 轻) t s 2 1 2 充冲( 锋)4 5 铳冲( 脾气) 互3 1 戎绒茸 k2 1 2 公工功攻蚣弓躬( 鞠) 宫恭龚3 1 口( 搅拌。把稀 饭一下) 2 4 汞躬( 着腰,着背) 拱巩 4 5 贡供口( 躬着腰钻,桌子,被窝) 口( 黄的,黄 的程度很深)3 3 共 k 2 1 2 空( 虚)2 4 孔恐4 5 空( 子) 控 x2 1 2 轰烘风枫疯丰封峰蜂锋烽3 1 虹( 彩) 弘宏红洪鸿 冯逢缝( 衣)2 4 哄( 骗) 讽4 5 哄( 起) 3 3 讧风缝( 一条) 俸奉蕻( 草木蔬菜的嫩苔,油菜, 子菜) 92 1 2 翁壅( 埋、藏,把炭火好,倒被窝胭)4 5 瓮蕹 嗡( 拟声词) i o n 湖南会同方言语音研究 t4 5 口( 下垂,鼻气起好长,衣服起起的) t g3 1 穷松( 树) t 牟4 5 口( 手脚关节意外受折然后肿胀,手着嘎一下) n3 1 浓4 5 口( 衣物等起皱) e2 1 2 兄凶胸3 1 熊雄4 5 嗅 口3 1 荣融冗容蓉熔庸2 4 拥雍甬勇涌3 3 用佣 由 卉3 1 嗯( 叹词,表示应答、疑问) 4 5 嗯( 表示出乎意料、称赞) 第三章会同方言的内部差异 会同方言内部一致性比较高,但还是有着不少差异,有些差异是 成片分布,但有些差异不成片分布。会同方言的内部差异主要表现在: 1 知三章组有的读如端组,也有的读噼t 刚,见本文第四章。 2 古日母字大河片和小河片的读音不同,具体情况如下: 若知三章组读如端组,则大河片话日母多读零声母,小河片话 多读如【l 】: 例字大河片小河片例字大河片小河片 绕扰 u 2 4l i u 2 4染n 2 4艟2 4 燃然 n 3 1l i 琶3 1壬人仁e n 3 1l e n 3 1 任纫认e n 3 3 l e n 3 3热 e 2 4l e 2 4 软y e 2 4 l i e 2 4忍e n 2 4l e n 2 4 润闰疗3 l e n 3 3瓤 o d 3 1l 呻3 1 嚷壤 叼2 4l 叼2 4 让 叼3 3l 呻3 3 弱 i 0 2 41 0 2 4 戎绒茸。习3 l 呻3 1 肉辱 o u 2 4l o u 2 4 若知三章组读【t t s 田,则日母一般读陶,如:“热孕2 4i 燃 虿n 3 11 人印n 3 1i 让五蚋3 3i 肉印u 2 4 ”等字声母一般读为蚴,但有的点 例如广坪日母读为零声母,分别为:热e 2 4i 燃n 3 11 人e n 3 1l 让q 日3 3i 肉o u 2 4 。 3 古精、见组流开一侯部字,古庄组流开三尤部字,大河片、 硕士学位论文 小河片读音有别。大河片精见组今声母为【t 9t 9 硝( 韵母为i q u ) ; 小河片精组为【t st s s 】,见组为 kk x 】: 例字大河片小河片例字大河片小河片 勾钩沟t g i q u 2 1 2 l ( i u 2 1 2 狗t q i n u 2 4 k i u 2 4 够构购t q i q u 4 5 k i u 4 5抠 t 9 i o u 2 1 2k i u 2 1 2 口 坪i q u 2 4 k i e u 2 4 侯喉猴q i q u 3 1 x i u 3 1 后厚候9 i q u 3 3 x i u 3 3 偶藕9 0 u 2 4 0 i u 2 4 走 t 筝i o u 2 4 t s i u 2 4 邹t 9 i q u 2 1 2 t s i u 2 1 2 搦t g i0 _ u 2 1 2t s i u 2 1 2愁协i o u 3 1 t s i u 3 1 搜馊乍i q u 2 1 2 s i u 2 1 2瘦 p i 伽4 5 s i s u 4 5 4 古臻摄曾摄开口一等、梗摄开口二等的见晓组字,大河片、 小河片读音有别: 例字大河片小河片例字大河片小河片 跟根更耕庚t 9 君1 2k e n 2 1 2很9 曾4 x e n 2 4 肯坪i 琶2 4 k e n 2 4硬 日i 歪3 3日e n 3 3 坑t gc i 琶2 1 2 k e n 2 1 2行 g i e 3 1x e n 3 1 这些韵摄,大河片有的点如坪村、金龙,端组、泥组字也有读细 音的现象,如:灯登t i 琶2 1 2i 等t i 乎4i 凳t i 4 5i 冷l i 琶2 4 。 5 泥、来母读音有差异。一般来说,会同方言大多数点洪音前 相混细音前有别( 见本章第二节语音特点) 。有个别地方如堡子脚梁 姓、黄茅胡姓,洪音前相混,读为 1 】,细音前也相混,读为【嘲,因 而“男= 蓝l a n 3 1 “农= 龙l o r l 3 1 ”“脑= 老l 叫2 4 ”年= 连面琶3 1 你 = 里晡”“牛= 刘n i o u 3 1 ”不分。 来母细音字有的点读为 1 4 】,发音人是朗江镇东城村的杨小青老 师,如:绿l d i o u 2 4i 连l 。i 琶3 1i 六l d i o u 4 5l 犁l o i 3 1 。 6 古全浊上声字、古浊去字在会同方言各地归类不同或调值有 差异。会同方言各乡镇阴平、阳平、上声、阴去的调值基本一致,但 阳去调值有差异。 古全浊上声字、古浊去字归入阳去,调值为3 3 ;阴平调值为 2 1 2 。小河片的团河、若水、高椅等地属于这种类型,在这些点,“书 上”与“树上”、“东门”与“洞门”、“癫子”与“电子”、“工友”与 湖南会同方言语音研究 “共有”、“公事”与“共事”、“私情”与“事情”,这几组词读音不 同,“书、东、癫、工、公、私”等字的单字调值为2 1 2 ,处在词语 第一个音节时调值为2 l ;“树、洞、电、共、事”等字的调值为3 3 。 古全浊上声字、古浊去字归入阳去,调值为2 2 ;阴平调值为 2 1 2 。小河片的王家坪、大河片的坪村、堡子脚、广坪、炮团以及城 区所在地林城镇都属于此种类型。在这些点,“书上”与“树上”、“东 门”与“洞门”、“癫子”与“电子”、“工友”与“共有”、“公事”与 “共事”、“私情”与“事情”,这几组词读音有差别,但是差别很细 微。“书、东、癫、工、公、私”等字的单字调值为2 1 2 ,处在词语 第一个音节时调值为2 1 ;“树、洞、电、共、事”等字的调值为2 2 。 古全浊上声字、古浊去字归入阴平,调值为2 2 ( 曹志耘老师 记为3 3 ) 。笔者2 0 0 5 年5 月跟随曹志耘老师对朗江杨小青老师进行 调查,后又曾独自对肖家乡梁春华进行了调查,这两位发音人古全浊 上声字、古浊去字与阴平一致。在他们的发音中,“书上”与“树上”、 “东门”与“洞门”、“癫子”与“电子”、“工友”与“共有”、“公事” 与“共事”、“私情”与“事情”,这几组词读音相同。另外,胡萍( 2 0 0 5 ) 在湘西南汉语方言古浊去今读阴平调的现象一文中也曾指如会同 方言古全浊上声与阴平合流的现象。因为笔者没有对朗江、肖家这两 个点的所有浊去和阴平字进行全面调查,所以浊去和阴平是全部合流 还是部分合流,还有待于迸一步的调查。 会同方言的许多点古全浊上声、古浊去字归入阳去,调值为2 2 , 而这些地方阴平的单字调值为2 1 2 ,阳去与阴平的调值很接近( 见现 象) ,这为阳去与阴平的合流提供了可能性,因而在会同方言的某 些点阳去与阴平合流( 见现象) ,现象表明会同方言的阳去【2 2 】 与阴平 2 1 2 两个调正处于合并的过程当中。 7 有的点如坪村、黄茅、肖家及县城,效摄、咸摄山摄开口三 四等字与一二等字主要元音音色一致,而若水、广坪、炮团等地,主 要元音不一样。例如: 地点站山:等占扇:等孝:等笑;等吵:等超:等 坪村等地 a i l a ni 叽 i o uq u q u 若水等地 a 1 1ni q ui uq uu 硕士学位论文 8 团河的官1 1 村、若水的瓦窑村( 部分人) 流摄开口一等字与 蟹摄合流,读如 e i 】,如:亩一每m e i 2 4 、斗= 对t e i 4 5 、偷= 推t e i 2 1 2 、 楼= 雷1 e i 3 1 、漏一累1 e i 3 3 。 会同方言大部分点,流摄开口二、三等字一般读为【i o u 】( 知章组 除外) 。但在团河的官州村、若水的瓦窑村( 部分人) 读为 i o u 】,比效摄 的韵母开口度更大,效摄韵母读为i u 。如:绣g i o u 4 5 一笑$ i e u 4 5 求 t g i o u 3 1 一桥t e i u 3 1油i 叫3 1 一摇i u 3 1有i q u 2 l 舀i u 2 4 。 9 广坪乡西楼村山、臻两摄合口三等章组字有读为【kk 】的现 象( 但船、书、禅母读为 纠) ,如:砖l 孵2 1 2i 穿k 弦2 1 2l 春k y i l 2 1 2i 肫k y n 2 1 2 。 第四章会同方言的知章组问题 笔者在语言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调查对象胡江文老师知三章组字 读翘舌音,当时觉得奇怪,因为在笔者的印象中,除了自己的家乡黄 茅乡以外,其余的乡镇知三章组都读如端组,再进一步调查,发现小 河片知三章组读音存在两种现象:读如端组 tt 】和读为t 硌。于是 笔者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调查。同时我们发现,在已有的会同方言的 材料中,对会同方言知三章组的记录也不一致,杨时逢湖南方言调 查报告中,吴宗济先生记音为 t t 鲥,湖南省公安厅编湖南方 音字汇也记为瞻t 刚;而湖南省志方言志及杨子仪的单篇 论文会同方言音韵主要特征知三章组记为 tt 。 针对知三章组现象,笔者先后赴若水、团河、王家坪、高椅、炮 团、广坪、连山、坪村、堡子脚、洒溪、朗江、肖家、黄茅、林城( 县 城所在地) 等1 4 个乡镇进行调查,调查对象达七十几人次。 4 1 知章组字的今读情况 知章组字的今读音中,会同方言内部有许多共性: 知组二等字各地读音一致,今读为 t st s ,例如,假开二: 茶t s a 3 1i 效开二:罩t s q u 4 5l 咸开二:站t s a i l 4 5i 江开二:桌t s 0 2 4i 梗 开二:拆t s e 2 4 。 遇止两摄合口三等知章组字各地读音一致,今一般读为 t g 湖南会同方言语音研究 t 9 9 。例如,知组:猪t 9 y 2 1 2i 除t 科3 1l 章组:煮t 9 y 2 4i 处t 9 y 4 5 吹t e y 2 1 2l 书酽1 2 。 若知三章组读如端组,则船母、书母、禅母各地读音一致,一 般读【s ,如:蛇s a 3 1j 神s e n 3 1l 烧s e u 2 1 2l 试s 5i 上s 呻3 3i 余s a 3 1 。 知章组读音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知三章组上,会同方言中知三章今 读音有三种情况:( 注:有的乡镇知三章组同时存在几种读音现象, 因此举例时,有的乡镇可能重复出现) 知三章组一并读如端组。坪村、炮团、王家坪、广坪、洒溪、 堡子脚、朗江等地都具备这个特点。 其中效摄、咸山摄开口三等字在本地有两个小层次并存:韵母保 留细音和读为开口,如,超t i u 2 1 2t u 2 1 2 ,照t i u 4 5t u 4 5 ,占t i 4 5i t 跏4 5 ,毡t i 乎1 2it n 2 1 2 。在山臻摄合口三等字中也有两个小层次:声 母读为tt 和读为t 9t g ,韵母也相应不同,例如:穿t i 琶2 1 2it g y 琶2 1 2 , 串t i 琶4 5 t 9 弦4 5 ,春t e n 2 1 2l t 9 y n 2 1 2 ,蠢t e n 2 4 | t 9 ) r i l 2 4 。 知三章组读为 t t 鲥。黄茅、肖家、若水、团河、连山、广 坪等点都具备此特点。其中山臻两摄合口三等字中在本地有两个小层 次共存:声母今读 喀t ,韵母今读开口;声母今读 t 9 t 9 , 韵母今为细音;如,传t 科3 1t n 3 1 ,穿坪y 乎1 2i t e n 2 1 2 ,春y n 2 1 2i 略t 砰1 2 ,准t g y i l 2 4it s n 2 4 。 知三章组读为 t st s 。城区及黄茅、肖家等地的年轻人知三 章组读为 t st s 。 会同方言中知三章组虽有三种情况,但以读【tt 】为主流,在7 2 人次的调查中,读【tt 】的4 2 人,读【t t 刚的2 0 人,读【t st s 的 9 人。 关于知三章组的演变,学术界有争议。 清儒提出的“古无舌上音”的论断是音韵学上的共识。但章组拟 音问题有争议,黄侃提出十九声纽说,明确将照二( 庄) 、照三( 章) 分开,照二归入齿音,与精组相通,照三归入舌音,与端、知组相通; 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说:“我们只能肯定照系三等字的声母和 t 】 t 】 d 相近,不能认为它们就是 t 】 t d 。”他把章组字上古声母拟 为嘲陆 d 】。不管他们的拟音如何,但他们认为知、章两组读音相 硕士学位论文 同或相近。 学术界对于知三章组一并读如 tt 】的现象有不同的看法。有人 认为是古音的保存,罗常培先生就率先提出:知三章组读为【tt 】是 上古音的保留。而有的学者,如法国学者沙加尔、日本学者平山久雄、 国内学者庄初升等,他们认为,知三、章组一并读如【tt 】是一种晚 近演变的结果,知组三等字读如端组而章组不读如端组的类型才是一 种存古现象。 4 2 知章组现象的分析及思考 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地理条件是影响语言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 因素。在这里,我们首先交代一下会同的地理位置。 在古代,水运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湖南四大水域之一的沅水只 经过会同的西北部的一个乡镇,而与之相邻洪江市则不同,它位于沅 江边上,解放前洪江是沅江中游的一个非常繁华的商业码头,因而与 洪江相比,会同相对来说要偏僻落后些。在会同的乡镇中,紧邻洪江 的乡镇如肖家、黄茅相对其他乡镇来说,交通也要便利得多。到了二 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会同县城通了公路、通了火车,县城才逐渐 繁华、逐渐开放。 1 知三章组的语音特点与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无关 在所调查的对象中,知三章组的读音不受到性别、文化程度的影 响,不管是文化程度高的硕士、博士还是文化程度低的农民,也不论 职业,知三章组既有读 tt 】的,也有读 t t 鲥的。如:原籍炮团的 蒋茂柏( 男,本科,教师) 、原籍王家坪的吴峰( 男,硕士,教师) 、 原籍朗江的佘朝文( 男、博士,教师) ,他们说会同方言时知三章组 读【tt 】;原籍肖家的梁春华( 女,博士,教师) 知三章组读 t 培】。 李庭贤( 男,小学,农民) 、杨秀英( 女,不识字,农民) 知三章组 读 tt 】,张先友( 男,识字,农民) 、魏支强( 男,小学,农民) 知 三章组读 t t 鲥。 2 知三章组的语音特点与家族迁入时问、家族原所在地( 由何地 迁入) 有关 较早迁入会同的知三章组一般读【tt 】,如:坪村的张姓( 唐朝 末年由河南迁入) 、炮团的蒋姓( 宋朝,由江西迁入) 、,1 “平及洒溪的 湖南会同方言语音研究 杨姓( 两地的杨姓同为一族,洒溪的杨姓是从广平移居过来的) ( 宋 朝由江西太和县迁入) 、洒溪的李姓( 宋朝由江西迁入) ,所调查的这 些姓氏的人知三章组读 tt 。 但这里有两个疑点:一是连山的张姓( 宋徽宗时由河南洛阳迁入) 迁入的时间较早,但知三章组读为t 引,这其中的原因何在? 笔 者推测:在张姓迁入的时期他们的原籍所在地的方言知三章组可能已 经读为噼t 鲥,因为宋朝时中原地区知三章组已经演变为瞻t 朝, 而唐宋时偏远地区如江西知三章组还依旧保留了上古音 tt 】。 二是堡子脚、黄茅的梁姓( 两地梁姓同为一族,黄茅的梁姓由堡 子脚移居黄茅仅几代) 和肖家的梁姓知三章的今读音有差异。两支梁 姓都是宋朝时由河南开封迁入,知三章组却读音有别,肖家梁姓读为 噼t 鲥,堡子脚的梁姓读为 tt ,黄茅的梁姓 tt t t 刚不确定,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从地域角度上看,肖家、黄茅梁姓与洪江接界, 距离洪江只有十来里,堡子脚梁姓则处于会同腹地。因此有三个猜测: 第一个猜测是他们迁入时原籍所在地方言已读为t 明,因为靠近 洪江紧邻沅水流域,肖家梁姓保留原来的读音埯】,而位于会同 腹地的堡子脚梁姓受当地方言的影响改读【tt 】。第二个猜测是他们 原籍所在地的方言还处于读为 tt 】的阶段。迁入会同后,与外界频 繁接触的肖家梁姓知三章组演变为 t t 鲥,而交通不便利的堡子脚 梁姓则仍旧保留了【tt 】的读音。黄茅梁姓由堡子脚迁入黄茅的时间 较短,目前只有六代,他们的语言中有的字读 tt 】,如“枕、中、 朝、抽、追”等,有的字已经读 t st 鲥,比如“只、直、纸、侄、 照、车、冲”等,黄茅梁姓知章组处于 tt 向 t t 刚的过渡期,可 是还没有完全过渡完毕,其后代又受官话的影响读为【t st s 】了。第 三个猜测就是这两支梁姓族谱记载有误,或是时间记载有误,或是原 籍记载有误。 3 知三章组的读音与年龄有关 在知三章组读为 tt 】的辐射地区,有的老人读为啉t 朝,但 近两三代已经读为 tt 。如:若水的田姓( 解放前由邵阳迁入) 、团 河的吴姓( 解放前由贵州迁入) 、广坪魏姓( 明朝由江西迁入) 、广坪 许姓( 清朝由河南迁入) 等等。上表中的田维汉、田成武、田莉为祖 硕士学位论文 孙三代人,田维汉知三章组读为瞻t 鲥,而侄子田成武、侄孙女田 莉知三章组读音已变为 tt ,表中所提及的魏支强、魏支国与魏芳 秦、魏波为父子两代人,两代人的语音同样地发生了上述改变。如此 清晰明确的语言变化现象说明了一个道理:知三章组读为【tt 在会 同是一种强势方言,它影响了后来者。 这些老人知三章组为何读为噼t 鲥呢? ( 上表中所调查的若水 的胡江文、田维汉、阮宏魁,广坪的魏支强魏支国兄弟,广坪的许显 文等) ,笔者推测:一是在迁入会同之前,他们的原籍所在地的方言, 知三章组已读为【t st 纠;二是原籍所在地方言可能是【tt ,但在家 族迁移的过程中,知三章组的读音已转变为【t 5t 纠,因为有的姓氏 并不是直接迁移到会同,曾经过了多次迁移,例如黄茅、团河一带的 胡姓祖籍是江西鄱阳,其先祖“南宋时任云南昆阳知县,解组归,途 阻兵变,定居于洪江市穿岩寨”,明朝时其中一支( 几兄弟) 由又 洪江分别迁入黄茅、团河,黄茅繁衍若干代后,其中“石”字辈的一 位男丁又迁至坪村,在坪村目前有十代。那么这些家族移居会同已有 几十甚至几百年时间,这么长的时间里他们为什么很纯粹地保留了知 三章组读为 t t 鲥的语音特点,而直至近四五十年他们的后代才会 有知三章组读为【tt 】的改变呢? 笔者认为,会同是个山区县,在以 前,交通不发达、落后、闭塞,出门只能靠步行,人们一般固守自己 的家园,很少外出,许多人甚至一生没去过县城、没去过洪江,因为 缺乏人员流动,所以这些家族中的老一辈人保留了原来的语音特点 ( 知三章组读【t t 州) 。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腾飞、公路 运输的发展,人员流动很是频繁,县内交流越来越广,因此六十岁以 下的人易受强势方言的影响,知三章组改读 tt 】。但我们不能根据 部分老年人知三章组读 t t 鲥、青年人知三章组改读 tt ,就简单 地认为知三章组读为 tt 是一种后起的语言现象。 远离辐射区域的肖家乡、黄茅乡则不存在老年人知三章组读瞻 垮 、青年人改读 tt 】的现象,由于远离辐射区,离洪江市很近,交 通便利,青年人的语音没有受到会同中心地域方言的影响,知三章组 仍读【t st 州。如:肖家乡的梁育光、梁春华、梁益民系子孙三代人, 见黄茅胡氏家谱 湖南会同方言语音研究 黄茅乡的胡光明、胡荣芳、胡江成系子孙三代人,他们几代人知三章 组的读音基本没有变化,都读为 t t 刚。 县城及非【tt 辐射区域的肖家乡黄茅乡的二十岁左右的年轻 人知三章组已读为 t st s 或朝 t st s 】方向发展。近二十年随着经济 的腾飞,人际交流非常活跃,而会同恰好处于湘语与西南官话的过渡 区域,尤其是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城区和紧邻洪江的肖家乡黄茅乡, 受官话的影响非常大,表现在知三章组方面就是年轻人已改读【t st s 】 或有向 t st s 】方向发展的趋势。如:所调查的县城的覃译影、余方 圆等五位同学知三章组读为陋t s 。另外,黄茅乡的胡素云、梁二 民等人知三章组读为t s 】,还有笔者本人,虽然普通话说得很标 准,但说家乡话时知三章组不翘舌。 笔者在调查的过程中还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无论是在知三章组由 tt 向【t t 鲥的演变过程中,还是在知三章组由t 州改读 tt 】 的过程中,还是在知三章组由噼t 鲥演变成 t st s 】的过程中,蟹摄 止摄以及今读与之同音的入声字( 如“制、纸、耻、志、齿、侄、织、 赤”等) 中知三章组读【t st 朝的稳定性是最强的,例如:会同一中 的杨小青老师( 原籍朗江镇) ,知三章组一般读【tt 】,但是“纸t f 4l 直t 5i 织t p 2 4j 尺t 曹2 4 ”等字读培 ,这说明在知三章组由 tt 】向 t t 鲥的演变过程中蟹摄止摄可能是最先演变的。广坪西楼 的魏芳秦属于知三章组由 喀t 引改读 tt 】的情况( 其父亲、叔父知 三章组勒峙蜘) ,尽管其他的字音己全部读为【tt 】,但“侄、只、 直、执”等字还是读为【t st 明。笔者本人说家乡话时,知三章组大 多读为 t st s 】,但是唯独“赤、纸、汁、志”等字翘舌音完好地保 留下来了。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推测:在知三章组由【tt 向 t t 5 的演变过程中,蟹摄止摄以及今读与之同音的入声字( 如“制、纸、 耻、志、齿、侄、织、赤”等) 知三章组的读音率先演变为【t t 鲥; 在知三章组由噼t 朝改读 tt 的过程中、由瞻t 刚向【t st s 的演 变过程中,蟹摄止摄以及今读与之同音的入声字又最后保留了t 鲥 的读音。 知三章组读如端组时,遇蟹止两摄读为咻t 朝的现象谢伯端 硕士学位论文 ( 1 9 9 5 ) 也曾指出,“照章组蟹止两摄字今读声母 t t 翻,且只 与韵母m 相拼,如制 t 订5 、始 费4 】以上与部分知组字混,如 之 t 开n 】( 章纽) 同知( 知纽) ,齿 t 亡4 】( 昌纽) 同耻( 彻 纽) 。删( 声调改标调值。据笔者几十人次的调查会同方言t 翻 后的韵母似乎应为m ) ,但他只是发现了这种现象,没有进一步论述。 4 知三章组的读音与地域有关 知三章组读 tt 作为一种强势方言是有地域限制的。它以县城、 朗江、坪村、堡子脚、王家坪、团河一带为中心辐射开去,会同的大 部分地域知三章组读 tt ,这些地域解放前交通不便利,与外界的 交流相对较少,因而较纯粹地保留了 tt 】读音,同时作为先入者, 它影响了后入者的语言,因此处于辐射区的中青年有的由 t st 鲥改读 tt 。而在远离县城的交通发达的地域如黄茅、肖家、高椅等乡的 方言则不受会同强势方言 tt 】的影响。如:黄茅的胡光明、胡荣芳、 胡江成为祖孙三代人,知三章组都读为 t 喀】,肖家的梁育光、梁春华、 梁益民为祖孙三代,知三章组都读为 t st 明。还有一例就是坪村的胡 姓是解放前从黄茅迁入坪村已有十代,黄茅胡姓知三章组读t 列,而 坪村胡姓知三章组读【tt 】,表明进入 tt 】的中心区域坪村后,坪村 胡姓己受到会同强势方言 tt 的影响。 5 会同方言知三章组的变化轨迹: 通过1 4 个乡镇,7 0 多人次的调查,笔者认为会同方言知三章组 近几十年的演变轨迹是: 一j 一一 一吣。濮黧二i 二 吣篡三_ 一吣一夕 那么会同方言知三章组一并读如端组是一种存古现象还是晚近 谢伯端照组字在会同方言中的读音及其音韵学意义长沙:古汉语研究( 增刊) ,1 9 9 5 :2 2 湖南会同方言语音研究 演变的结果? 知三和章组又是怎样合并演变的呢? 还有待于进一步 讨论。目前我们看到的一种语言事实是知三章组读如端组的辐射区 内,有的家族中老辈读【t t 朝而晚辈读 tt 】。 表4 2 知三章组问题调查情况统计表 姓名性 拄 职业文化家庭住址家族迁 何地是否语音 别 龄 程度 ( 或原籍)入时间迁入大姓特点 胡江文男 6 6教师 中师若水瓦窑明朝 江西是 喀喀 阮宏魁男农民不识字若水瓦窑民国 邵阳否 喀喀 田维汉男农民识字若水- 瓦窑民国 邵阳否 培喀 田成国男教师中师若水瓦窑民国邵阳否 tr 田莉女 2 2农民 初中若水瓦窑民国 邵阳否 tt 李庭秀男 4 5教师 犬专王家坪中学元初 江西是 tt 杨秀英女 8 0农民 不识字团河红合是 tt 李庭良男 6 l 农民小学团河红合元初 江西是tt 李艳平女2 8农民初中团河红合元初江西是 tt 吴高杰男 7 7农民 小学 团河镇民国贵州否 埯埯 胡江年男 5 9商人 初中团河镇明朝 江西是tt 马良平男 4 3农民 小学团河镇 tt 宁秀女 7 9农民 不识字高椅乡喀喀 杨蔓利 女6 6农民识字高椅上大市 tt 罗周维+男 4 4教师中师高椅上火市 tt 李明道男 8 2农民 小学王家坪交粮 元初江西是 tt 李庭贤男 7 l 农民小学王家坪交粮元初 江西是 tt 李学文男 5 6农民 小学干家坪- 交粮元初 江西是tt 蒋运达男8 1农民中师炮团炮团宋朝江西是 tt 蒋秀坤男 6 5农民小学 炮团炮团 宋朝江西是 tt 蒋茂柏+男 3 2教师 本科炮团炮团宋朝 江两是 tt 杨汉春男 3 5医生 专科炮团是 tt 魏支国男 5 3教师 中师广坪西楼明朝 江两 是珞t 矿 魏支强 男6 3农民小学广坪西楼明朝江西是 t 喀 魏芳秦男 2 5农民 高中广坪西楼明朝 江茜是 tt ,t s t s 魏波男 2 0学生 专科广坪- 西楼明朝 江两 是 tt 杨中辉 男 6 7干部 中师广坪杨家头宋朝 江西太和 是 tt 许显文男 7 4教师 中师,“坪中垛清朝 河南否 t t 许( 子)男 5 0农民 初中广坪中垛清朝 河南否不稳定 杨小青男 6 4 教师 中师朗江东城 t t t st s 佘朝文t男 4 2教师博士朗江东城 tt 千太金男 6 4农民识字连山幸福 明朝 浙江是 喀t 硕士学位论文 唐伟华女 5 9农民 识字连山幸福 t t 矿 张先友男7 6农民识字 连山建设 束徽宗* 南洛阳 是 喀t 矿 张良军 男 5 2农民小学 连山建设 宋徽宗 河南洛阳 是 t 5 t 张晓东男 2 4农民 初中连山建设 束徽宗河南洛阳 是 t 喀 龙金莲女 5 9教师 中师堡子脚上坊 t t 佃节 梁厚川 男 6 0医生 中专 堡子脚上坊束末 a g 南) f 封 是 tr 梁海斌男 2 0学生 本科堡子脚上坊宋来 河南,f 封 是 tt 陈显助男 8 2教师 中师堡子脚上坊清末 江西湘乡 否tt 陈小平男 4 2教师 专科堡子脚上坊清末 江西一湘乡 否t t t s t s 粟多瑛男 7 6教师 中师坪村枫树脚 明泱武南京卜元 是tt 粟多健男 3 6教师 本科坪村枫树脚 明洪武南京:元 是 tt 粟风群女3 3医生大专 坪村田家寨 明洪武南京 元 是 tt 张必武男 6 8农民 识字坪村毛田唐末 河南江西 是 tt 张必为男 6 7农民 识字坪村毛田唐末 河南一江西 是tt 张兵女 1 5学生 初中平村镇唐末 诃南一江西 是t t 胡金莲女 7 2农民 不识字 平村木村清朝 江两否tt 曾晓玲女3 8医生 专科平村木村否 tt 曾英杰女1 7学生 高中平村木村否 tt 李辉忠男 7 3农民识字 洒溪平寨宋朝江西是 tt 李天云 男 3 6农民 识字洒溪平寨宋朝江西是 tt 李一亮男 3 0教师 中师洒溪平寨宋朝江西是tt 杨武和男 7 8农民 不识字 洒溪翁老宋朝 江西太和 是 tt 杨云飞男 4 9农民 小学 洒溪翁老宋朝 江西太和 是 tt 粱育光男 6 6农民 小学 肖家半山 宋神宗 u 南丌封 是喀喀 梁春华女3 4教师博士 肖家- 半山 宋抻宗河南开封 是培奄 梁益民男 1 4学生 初中肖家肖家 宋神宗河南开封 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布艺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品牌授权合同
- 2025年金属氧化物买卖合同书样本
- 2025版新型消费金融借款利息调整协议
- 2025版高科技设施维护保养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土地租赁与买卖合同范本
- 2025版智能穿戴设备入股合伙协议书
- 贵州省思南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时尚搭配服装赛事方案
- 身体符号化空间-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审计师初级面试核心题及答案
- 市场监管个人纪律作风整顿心得体会
- 育婴员理论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 电影音乐欣赏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华南农业大学
- 小学数学教师业务水平考试试题
-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支付申请表实用文档
- 杨式85式太极拳现用图解
- YY/T 1095-2015肌电生物反馈仪
- GB/T 328.13-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3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尺寸稳定性
- GB/T 2480-2022普通磨料碳化硅
- 茶叶实践报告3篇
-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件:细胞组分的分级分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