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 摘要 本文主要运用现代语义场理论,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知识,采用描写与解释相 结合、共时分布与历时演变相结合等方法对汉语“跌倒”类动词语义场及其成员 进行研究。文章把“跌倒 语义场分为动作性跌倒语义场和隐喻性跌倒语义场, 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四个历史时期,选取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 的语料,对“跌倒”语义场中的各词的使用频率、义位等情况进行共时描写,进 而对该语义场及其成员进行历时考察,以总结“跌倒”类常用词历史演变的特点、 规律和原因。全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本部分阐述了研究意义及现状,对常用词及“跌倒 语义 场进行了界定,确立了研究方法及目标,说明了时段划分问题和语料选取问题。 第二部分,“跌倒类常用词的共时描写。本部分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 朝和隋唐五代四个时期对“跌倒 类常用词进行考察,统计了语义场成员在各个 时期的使用频率和义位使用情况,并从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角度对语义场成员进 行了分析和比较。 第三部分,“跌倒 类常用词的历时考察。本部分从衍生性演变和交替性演 变两个方面对语义场及其成员进行了比较研究。 第四部分,“跌倒类常用词演变的特点、原因和效应。本部分总结归纳了 该语义场成员演变的特点和规律,从认知层面和语言层面分析了演变的原因,还 分析了演变的效应。 第五部分,结语。 关键词:跌倒常用词语义场描写解释 a b s t r a c t m a i na p p l i c a t i o no fm o d e ms e m a n t i cf i e l dt h e o r y , c o m b i n i n g 研t i lk n o w l e d g eo f c o g n i t i v el i n g u i s t i c s ,w i t ht h ec o m b i n a t i o nd e s c r i p t i o na n de x p l a n a t i o n ,w i t h t h e c o m b i n a t i o no f s y n c h r o n i cd i s t r i b u t i o na n dd i a c h r o n i ce v o l a t i o na n ds oo n ,t h et h e s i s d i s c u s s e dt h ec h i n e s e 什f a l l i n g c a t e g o r yv e r bs e m a n t i cf i e l da n di t sm e m b e r s f a l l i n g ”s e m a n t i cf i e l dw a sd i v i d e di n t ot h ea c t i o n f a l l i n g ”s e m a n t i cf i e l da n dt h e m e t a p h o r i c a l f a l l i n g ”s e m a n t i cf i e l di nt h et h e s i s l i n g u i s t i cm a t e r i a l sw e r ec h o s e n f r o mf o l l o w i n gf o u rp e r i o d s :s u b q i n , h a nd y n a s t y , f r o mt h ew e id y n a s t yt o n o r t h e ma n ds o u t h e r nd y n a s t i e s ,f r o mt h es u i d y n a s t yt ot h ef i v ed y n a s t i e s w e t e s t e da n dd e s c r i b e dt h ef r e q u e n c yo fu s ea n dg l o s s e m eo fv a r i o u sw o r d si nt h e ”f a l l s e m a n t i cf i e l d ,e t c t h e n , w es u r v e y e da n dc o u n t e dt h es e m a n t i cf i e l da n di t s m e m b e r st os u mu p f a l l i n g c a t e g o r yh i s t o r i c a le v o l u t i o no f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c o m m o n l yu s e dw o r d s ,l a w sa n dc a u s e s t h ew h o l et h e s i sw a sd i v i d e di n t o f i v e c h a p t e r s : t h ef i r s tc h a p t e r , i n 仃o d u c t i o n t h i ss e c t i o nd e s c r i b e st h em e a n i n ga n ds t a t u so f r e s e a r c ho nc o m m o n l yu s e dw o r d sa n dt h e f a l l s e m a n t i cf i e l dw a sd e f i n e d , e s t a b l i s h e dt h er e s e a r c hm e t h o d o l o g ya n do b j e c t i v e s ,i n d i c a t i n gt h et i m ep a r t i t i o n i n g p r o b l e ma n dt h ei s s u eo fc o r p u ss e l e c t i o n c h a p t e r ,s y n c h r o n i cd e s c r i p t i o no fc o m m o n l yu s e dw o r d so f ”f a l l i n g c a t e g o r y w es t u d y f a l l i n g c a t e g o r yo fc o m m o n l yu s e dw o r d sf r o mf o l l o w i n gf o u r p e r i o d s :s u b q i n ,h a nd y n a s t y , f r o mt h ew e id y n a s t yt on o r t h e r na n ds o u t h e r n d y n a s t i e s ,f r o mt h es u i d y n a s t yt ot h ef i v ed y n a s t i e s a n dw ec o u n t e dt h ef r e q u e n c y a n dg l o s s e m eu s a g eo fm e m b e r so ft h es e m a n t i ci ne a c hp e d o d i na d d i t i o n , w e c o m p a r e da n da n a l y z e dt h es e m a n t i c f i e l dm e m b e r sf r o m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o f a g g r e g a t i o na n dc o m p o s i t i o nr e l a t i o n s c h a p t e ri i i ,d i a c h r o n i cs t u d yo fc o m m o n l yu s e dw o r d so f ”f a l l i n g ”c a t e g o r y w e c o n d u c t e dac o m p a r a t i v es t u d yo ns e m a n t i cf i e l da n di t sm e m b e r sf r o mf o l l o w i n gt w o a s p e c t s :e v o l u t i o no f d e r i v a t i v ea n da l t e r n a t i n ge v o l u t i o n c h a p t e ri v ,t h ee v o l u t i o no f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c a u s e sa n de f f e c t so f f a l l i n g ” c a t e g o r yo fc o m m o n l yu s e dw o r d s t h i ss e c t i o ns u m m a r i z e d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 硕士学位论文 m a $ t e r st h e s i s l a w so ft h ee v o l u t i o no ft h es e m a n t i cf i e l da n di t sm e m b e r s m o r e o v e r , i ta n a l y z e dt h e e v o l u t i o no fr e a s o nf r o mt h ec o g n i t i v el e v e la n dl a n g u a g el e v e l ,a b oa n a l y z e dt h e e f f e c t so f e v o l u t i o n c h a p t e rv ,c o n c l u s i o n k e y w o r d s :f a l l ;c o m m o n l yu s e dw o r d s ;s e m a n t i cf i e l d ;d e s c r i p t i o n ;e x p l a n a t i o n l 硕士学位论丈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 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给磊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华中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意华中 师范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作者摊:徐磊 导师弛:司够 允许北京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出版的l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将本人论文 以电子、网络、镜像及其他数字媒体形式公开出版。 作者签名:徐磊 本人已经认真阅读“c a l i 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同意将本人的 学位论文提交“c a l i 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 中的 规定享受相关权益。圃童论塞握銮后进卮;旦坐生;旦二生;旦三生筮查! 、 作者签名:稳磊 e l 期:2 d i 许;月e l 导师签名:阁咖 昀:l0 羚妒 砷t 乜j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1 1 研究意义及现状 1 1 1 研究意义 1绪论 常用词研究在汉语词汇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常用词是汉语词汇系 统的主体部分,具有持久性、广泛性和能产性等显著的特点。说它具有持久性,是 因为它可以历经久远而不消失;说它具有广泛性,是因为它的含义和用法能够被普 遍接受,表示的都是人们交际最需要的一些基本概念;说它具有能产性,是因为它 构词能力强,是构成新词的基础和要素。但在传统训诂学的影响下,汉语词汇研究 的重心一直在疑难词语的考释上,可是对于汉语历史词汇学而言,常用词的演变研究 应该是而且必须是词汇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正因如此,张永言、汪维辉在1 9 9 5 年呼吁人们重视常用词的演变问题:“我们感到常用词的历史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而且是大有可为的,但迄今尚未引起词汇研究者的普遍重视。除上面提到的少数几篇 文章外,还很少有人问津,大家的兴趣和工夫几乎都集中到考释疑难词语上头去了。 这种情况看来亟须改变,要不然再过一二十年,词汇史的研究将仍然会远远落在语音 史和语法史后面。 1 9 9 8 年,汪维辉在他的 常用词历时更替札记又一次强 调:“在汉语词汇史领域里,常用词历时演变研究是一项亟需加强的工作,现阶段 尤其需要做大量的个案研究( c a s es t u d y ) 。如果我们能把一批常用词在历史上更替演 变的来龙去脉描写得清清楚楚,不但对词汇史的建设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贡献,于辞 书编纂、古籍整理特别是疑伪古籍的鉴别和断代等也将大有帮助。 o 正是鉴于此, 本文以王力先生对“偃、仆、跌、僵、毙 的辨析为依据,同时参照王风阳先生l :古 辞辨中对“颠、顿、倒、仆、偃、毙、僵、踬、跌、蹶”的辨析,选取了“跌倒 这一语义场中的1 0 个常用词“偃、仆、跌、僵、毙、颠、顿、倒、踬、蹶 ,以 先秦到隋唐五代的大量文献作品为语料,对这1 0 个常用词作共时与历时的统计、 描写、分析与解释,希望为汉语词汇史的进步研究提供一些比较可靠的基本资料 和结论,揭示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 o 张永言,汪维辉关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 j 中国语文,1 9 9 5 ( 6 ) 。汪维辉常用词历时更替札记 j 语言研究,1 9 9 8 ( 2 ) 1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1 1 2 研究现状 关于常用词研究的现状,汪维辉在他的 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的若干问题一 文中有详细的论述。他把汉语常用词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 0 世纪 2 0 年代至9 0 年代中期。第二阶段,1 9 9 5 年至今。第一阶段的研究不够深入,范围 也比较窄,只有郑奠、王力、张永言、蒋绍愚等人的少数文章或著作的部分章节研 究了常用词;而到了第二阶段,在张永言、蒋绍愚、汪维辉等诸位先生的大力提倡 下,常用词的研究逐渐向纵深推进,研究范围也逐步扩大,代表性专著有李宗江的 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 1 9 9 9 ) 和汪维辉的东汉一隋常用词演变研究( 2 0 0 0 ) , 论文有:陈秀兰的敦煌变文与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 2 0 0 1 ) ,汪维辉的 :汉语 “说类词的历时演变共时分布( 2 0 0 3 ) ,史光辉的:常用词“焚,燔,烧 历 时替换考( 2 0 0 4 ) 等。而且还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如崔宰 荣的汉语“吃喝 类词群的历史演变( 北京大学硕士论文,2 0 0 1 ) ,吕文平的 汉语“买卖 类动词语义场的历史演变研究( 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2 0 0 7 ) , 张玉代的 “背负 类词汇历时演变研究( 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 0 0 8 ) ,吕海霞 的 汉语“适往词 的历时演变研究( 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 0 0 8 ) ,于飞的 两 汉常用词研究( 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 0 0 8 ) 等。 关于“跌倒 类常用词,目前学术界尚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王力、王风阳先 生虽然对这组词进行过辨析,但也停留在静态的简单的解释层面上,没有对它们的 动态的发展情况作系统的考察。 1 2 常用词和“跌倒一类常用词的界定 关于“常用词,李宗江先生曾做过如下解释:“首先是作为训诂学研究对象 的疑难词语的对立面提出来的。这个概念的第二个方面含义是指针对研究词汇演变 有重要价值,具体说是指那些代表词汇核心而其发展变化可以决定词汇发展面貌的 词 。汪维辉先生也对常用词做过解释:“使用频率不是本书确定常用词的主要 依据,更不是唯一依据。我们所说的常用词,主要是指那些自古以来在人们的日常 生活中都经常会用到的、跟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词,其核心就是基本词刀。关于 常用词的特点,王云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义项丰富,( 二) 使用频率 。李宗江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m 1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 9 9 9 ( s :3 。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m 1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杜,2 0 0 0 ( 5 ) - n 2 硕士学位论丈 m a s t e r s t h e s i s 高,( 三) 构词能力强,( 四) 字面普通,( 五) 含义相对稳定。这几个特点是密 切联系的。因为使用频率高,经常出现,就不会显得陌生,也就会觉得字面普通而 常见;因为构词能力强,能与许多单音节语素构成新词,其功能就多,其义项就丰 富;常用词的基本含义相对稳定,因而能够延续很久。当然,以上五个特点一个常 用词不可能都具有,具备了其中的一至二个特点也就可以了。 本文所讨论的“跌倒”包括两种:动作性跌倒和隐喻性跌倒。所谓动作性跌倒, 是指表示具体的“跌倒,仆到,倒地动作的意义的常用词;所谓隐喻性跌倒,是 对动作性跌倒的一种隐喻,具体指表示“颠倒,倒置;死;破坏,搞垮,灭亡;困 顿,疲敝;废坏,败坏;失败,垮掉;受挫折 等抽象意义的常用词。 1 3 研究方法及目标 1 3 1 研究方法: ( 1 ) 共时与历时相结合 本文首先对每一时期的相关语料进行共时的静态描写,然后再对不同时期的语 料进行历时的动态比较,从比较中考察“跌倒 类常用词的历史演变情况。 ( 2 ) 描写与解释相结合 本文首先是建立在一定规模语料考察基础上的描写,然后通过横向和纵向比 较,归纳常用词演变的特点,分析演变的原因,总结演变的规律,并从语言发展的 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以及认知等方面予以解释。 ( 3 ) 参照字典辞书 字典辞书是研究语言的重要工具,本文参照多种字典辞书作为研究的辅助工 具,如 尔雅、 说文解字、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词典等,为研究这 些常用词的使用情况提供了很重要的参考。尽管每部工具书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 足,但这不能否定它们在科学研究中的重大价值和功用。 1 3 2 研究目标: 本文旨在通过描写“跌倒类常用词的历史演变情况来揭示常用词历时演变的 特点及一般规律。 o 王云路中古常用词研究漫谈【a j 王云路著阔汇训诂论稿【c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 0 0 2 ( 7 : 3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1 4 关于时段的划分及语料的选取 1 4 1 时段的划分 为了完整清晰地勾勒出“跌倒”类常用词的演变轨迹,总结其演变特征,归纳 其演变规律,本文并未拘泥于汉语史的上古、中古、近代三分法,而是拟分先秦、 两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四个时期来进行描写与解释 1 4 2 语料的选取 关于语料的选择。先秦时期选取尚书、 诗经、l :楚辞、战国策、 国语、1 :左传、论语、l :庄子、:韩非子、墨子、 孟子等 作为语料库;两汉时期选取史记、汉书、论衡、淮南子;魏晋南 北朝时期选取 三国志、世说新语、l :抱朴子、 文心雕龙;隋唐五代 时期,由于语料的复杂性,我们以蒋绍愚先生对隋唐五代时期语料的判断为标准, 选取了 敦煌变文集新书、l :六祖坛经、 祖堂集及全唐诗 本文在对这组词进行描写的时候,都是先对每个时期选取的所有语料进行调 查,得出一个普遍结论,但在具体描述的过程中,只选择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典 型的语料作为例证。 4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2 “跌倒 类常用词的共时描写 汉语词汇发展史上“跌倒”类常用词主要有:偃、仆、跌、僵、毙、颠、顿、 倒、踬、蹶等。这1 0 个常用词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担任核心动词,表示“跌倒 这一概念。关于“跌倒”动词语义场,按照所表达的义位我们可以划分为两个不同 的层面:动作性跌倒语义场和隐喻性跌倒语义场。其中,有的词只属于动作性跌倒 语义场,有的词既属于动作性跌倒语义场,又属于隐喻性跌倒语义场,但更多的是 从动作性跌倒语义场转入隐喻性跌倒语义场。下面就这1 0 个常用动词在各个历史 时期的具体使用情况分别进行共时的描写。 2 1 先秦时期的共时描写 先秦时期,偃、仆、跌、僵、毙、颠、顿、倒、踬、蹶1 0 个词都已出现,但各词 的使用情况有比较大的差别。 尚书、诗经、楚辞、l :战国策、国语、 左传、 论语、 庄子、韩非子、墨子、孟子等先秦典籍中属 “跌倒语义场的1 0 个单音词的使用频率及其义位的统计情况见下表: 偃仆僵毙颠顿踬蹶跌倒 使用频率 2 51 443 43 73 141 002 4 向前倒 + 动 向后倒 + 作 跌倒,倒下, + 性 绊倒,昏倒 跌 表 倒失足跌倒 达 的颠倒,倒置 + + 义 破坏,搞 + 位 隐 垮,灭亡 喻 困顿,疲敝 + 性废坏,败坏 + 跌停息,特指 + 倒 不用干戈 失败,垮掉 + 死 + s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2 1 1 颠 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对它的解释是:“颠,顶也。一“颠 本义指头项, 如 诗经秦风车邻:。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引申 为山顶,如 诗经唐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颠。人之为言,苟亦无信。糟 不过山顶的意义后来写作“巅,如今本诗经写作“首阳之巅 。作为动词,“颠一 表示跌倒,倒下的意思,它侧重的是过程,由直立到仆倒的过程。由此又引申出“颠 倒,倒置的意思。如: ( 1 ) 车既覆而马颠兮,蹇独怀此异路。( 楚辞九章思美人) ( 2 )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 i :论语季氏) ( 3 ) 阳虎伪不见冉猛者,日:猛在此,必败。猛逐之,顾而无继,伪颠。虎 日:尽客气也。( 左传定公八年) ( 4 ) 东方未曦,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诗经齐风东方未 明) 其中,例( 1 ) ,例( 2 ) 和例( 3 ) 是“跌倒,倒下”的意思,例( 4 ) 是“颠 倒,倒置 的意思。 再引而申之,“颠”在先秦一般也用于抽象的意义,表示破坏,搞垮,灭亡。 如:( 5 ) 太甲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於桐三年。( 孟子万章上) ( 6 ) 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 诗邶风谷风) 而且,“颠 经常和“覆、倒、沛、陨、踬、越结合,或对举使用,或组合 搭配使用,组合成“颠覆、颠倒、颠沛、颠陨、颠越等双音节并列式准复合词, 如: ( 7 )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诗经齐风东方未 明) ( 8 ) 文王日咨,咨女殷商。人亦有言:颠沛之揭。( 诗经大雅荡) ( 9 ) 颠覆厥德,荒湛于酒。( 1 :诗经大雅抑) c 1 0 ) 日康娱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颠陨。( 楚辞离骚) ( 1 1 ) 何少康逐犬,而颠陨厥首。( 楚辞天问) ( 1 2 )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论语里仁) ( 1 3 ) 杜回踬而颠,故获之。( 左传宣公十五年) o 下文简称说文) 6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 ( 1 4 ) 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 种于兹新邑。( 尚书盘庚中)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颠 在单独使用时一般不可以带宾语,如果带 宾语的话,宾语也一定是代词“之”等。但“颠 与“倒、覆、陨”组合成“颠倒、 颠覆、颠陨等双音节词时,却可以带宾语。 “颠本来不属于“跌倒 语义场,后来词义引申转入动作性跌倒语义场,再 进一步引申,又进入隐喻性跌倒语义场。 2 1 2 顿 :说文:“顿,下首也。 “顿 是以首触地,当然也不限于首,脚的下跺 等也可以称“顿 ,如: ( 1 5 ) 宰人顿首服死罪,日:“窃欲去尚宰人也 。( 韩非子内储说下六 微第三十一) ( 1 6 ) 禽子再拜顿首。原遂问守道。( 墨子备梯) ( 1 7 ) 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 左传定公四年) ( i s ) 出其父母怀衽之中,生未尝见寇也,闻战顿足徒裼,犯白刃,蹈煨炭, 断死于前者比是也。( 战国策张仪说秦王) 不过“顿”作仆倒、倒下解的例子在所调查的先秦典籍中没有发现,相反,表 示“困顿,疲敝 的“顿”以及由此引申出的表示“废坏,败坏”的“顿的用例 倒是不少,如: ( 1 9 ) 再合诸侯,三合大夫,服齐、狄,宁东夏,平秦乱,城淳于,师徒不顿, 国家不罢。( 左传昭公元年) ( 2 0 ) 燕王闻之,绝交于齐,率天下之兵以伐齐,大战一,小战再,顿齐国, 成其名。( 战国策卷三十燕二) ( 2 1 ) 兵革不顿。士民不劳。足以征不服。( 墨子辞过) ( 2 2 ) 内者,吾甲兵顿,士民病,蓄积索,田畴荒。( 战国策张仪说秦王) ( 2 3 ) 王何不阴出使,散游士,顿齐兵,弊其众,使世世无患。( 战国策卷 三十燕二) ( 2 4 ) 兵甲顿,士民病。( 韩非子初见秦) 其中,例( 1 9 ) 和例( 2 0 ) 是“困顿,疲敝扫的意思,例( 2 1 ) ( 2 4 ) 是 “废坏,败坏的意思。 7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顿 后面一般不带宾语,带宾语时肯定是它的使动用法,如例( 2 0 ) 和例( 2 3 ) 分别是“使齐国顿”、“使齐兵顿的意思。表示“困顿,疲敝 的“顿的主语 一般是“国家、人一等,而表示“废坏,败坏 的“顿 的主语一般是“兵器、铠 甲 等,二者又比较明显的区别。先秦时期的“顿 属于隐喻性跌倒语义场。 2 1 3 倒 在先秦时期的义项比较单一,为“颠倒,倒置义,经常和“颠刀连用,是及 物动词。如: ( 2 5 ) 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 1 :楚辞九章怀沙) 1 2 6 ) 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左传隐公十一年) ( 2 7 1 今未有其所以得,而行其所以处,是倒义而逆德也。( 韩非子难四第 三十九) ( 2 8 ) 讯予不顾,颠倒思予。( 诗经国风陈风) “倒在先秦时期并没有。倒下 的意思。它用于倒伏义是中古之后的事,所 以它属于隐喻性跌倒语义场。 2 1 4 仆 “仆一和“踣是一对古今字。说文:“踣,僵也;字在后代作“仆”, 1 :说文:“仆,顿也。 “踣”、“仆 都表示倒下,而且“踣 、“仆 与“覆”、 “伏同源,踣:仆( 并滂旁纽,职屋旁转) :伏:覆( 并滂旁纽,职觉旁转) 。 广雅- 释诂四:“仆,僵也。 释名释姿容:靠仆,踣也,顿踣而前也。 “仆 字有芳遇、蒲北二切。广韵去声遇韵:“仆,僵仆。说文日:顿也。 入声德韵:“仆,倒也。 又:“踣,毙也,倒也,又作仆。一释名释姿 容:“伏,覆也。 如礼记曲礼上:“寝毋伏”。l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t “楚子伏己而盛其脑 。:广雅释言:“覆,反也力。如 国语晋语四: “沐则心覆 。 楚辞天问:“覆舟斟寻 。 庄子逍遥游:“覆杯水于 坳堂之上 。所以特指时“踣、“仆一、“覆 、“伏”都表示面向前伏倒。此 外,“踣和“仆 在先秦是共用的,如: ( 2 9 ) 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踣之。戎何以不免? ( 左传襄 公十四年) ( 3 0 ) 申徒狄因以踣河。( 庄子外物) 8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 3 1 ) 本国残,社稷坏,宗庙毁,刳腹折颐,首身分离,暴骨草泽,头颅僵仆。 ( 战国策秦策四) ( 3 2 ) 逐吾主母、使查吾父、逐吾主母者,宁佯踬而覆之。于是因佯僵而仆之。 其妻日:“为子远行来之,故为美酒,今妾奉而仆之。 ( 战国策燕策一) 从例( 3 2 ) 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踬 、“覆”和“僵、“仆”对举使用, 也可证明它们是同义词。 “踣由“仆倒,跌倒 引申出“颠覆,毁坏 的意思,如: ( 3 3 ) 明神殛之,俾失其民,队命亡氏,踣其国家。( :左传襄公十一年) ( 3 4 ) 将欲踣之,必高举之。( 吕氏春秋行论) 又引申出“倒毙,死亡 的意思,如: ( 3 5 ) 桀奔南巢,纣踣于京。( 国语鲁语上) 不过应该注意的是,在古代,“仆与“馔”是两个字,意义各不相同。 2 1 5 偃 说文:“偃,僵也。广雅释言:“偃,仰也。一“偃”本指“仰 卧。 如:( 3 6 ) 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 诗经小雅北山) ( 3 7 ) 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 诗经小雅北山) 引申为“向后倒,跟“仆 相对。如: ( 3 8 ) 颜高夺人弱弓,籍丘子钮击之,与一人俱毙,偃,且射予组,中颊,殪。 ( 左传定公八年) ( 3 9 ) 令陶者为月明,长二尺五寸六圉。中判之,合而施之穴中,偃一覆一。 ( i :墨子备穴) 再引申为一般的倒伏。如: ( 4 0 ) 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 尚书金滕) ( 4 1 ) 二公命邦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岁则大熟。( 尚书金滕) ( 4 2 )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 进一步引申为停息,特指不用干戈。如: ( 4 3 ) 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伪 古文尚书武成) ( 4 4 ) 张仪欲以秦、韩与魏之势伐齐、荆,而惠施欲以齐、荆偃兵。( 韩非 子内储说上) ( 4 5 ) 两君偃兵接好,日中为期。( 国语吴语) 9 硕士学位论文 m a $ t e r st h e s i $ 我们还发现,“偃”经常和“仰、蹇 组合为“偃仰、偃蹇”。如: ( 4 6 )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1 :楚辞九歌) ( 4 7 ) 服偃蹇以低昂兮,骖连蜷以骄骛。( 楚辞远游) ( 4 8 ) 默顺风以偃仰兮,尚由由而进之。( 楚辞九叹) ( 4 9 ) 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 诗经小雅北山) 我们可以看出:“偃的义项比较丰富,既有属于动作性跌倒语义场的义位, 又有属于隐喻性跌倒语义场的义位。 2 1 6 毙( 毙) 说文:“毙,仆也。 古亦作“獒 。先秦时期“毙 主要是“倒下去 的意思。先秦古籍中用“毙 最多的是 左传,共二十兰次,大多通“獒一,与 “死 无关。其中有五次是“倒下去 的意思。如: ( 5 0 ) 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 1 :左传鞍之战) ( 5 1 ) 郑入击简子,中肩,毙于车中,获其蜂旗。太子救之以戈。( 左传哀 公二年) ( 5 2 ) 故亡其氏姓,踣毙不振;绝后无主。湮替隶圉。( 国语周语下) “毙 用于抽象意义时,表示失败或垮掉。如: ( 5 3 )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1 :左传隐公元年) ( 5 4 ) 虽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 左传宣公十五年) ( 5 5 ) 无信,患作:失援,必毙。是则然矣。( 左传僖公十年) ( 5 6 ) 夫差先自败也已,焉能百侮辱、在修德以待吴,吴将毙矣。( 国语楚 语下) ( 5 7 ) 然而又与其车马之罢毙也。( 墨子非攻下) “毙 表倒地时,是倒地之后爬不起来的意思,并不一定是死,但是倒地不起 多半是死,所以“毙 又引申出“死 的意思。不过这种例子在先秦比较少。如: ( 5 8 ) 公至,毒而献之。公祭之地,地坟。与犬,犬毙。与小臣,小臣亦毙。 ( 左传僖公四年) “毙 为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直接带宾语。先秦时期的“毙 已经有了属于 动作性跌倒语义场的义位和属于隐喻性跌倒语义场的义位。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2 1 7 僵 说文:“僵,偃也。 “僵 是指向后倒下。不过它在先秦出现的比较少, 只在 战国策中出现了四次。如: ( 5 9 ) 妾知其药酒也,进之则杀主父,言之则逐主母,乃阳僵弃酒。( 战国 策燕策一) ( 6 0 ) 本国残,社稷坏,宗庙毁,刳腹折颐,首身分离,暴骨草泽,头颅僵仆, 相望于境。( :战国策秦策四) ( 6 1 ) 于是因佯僵而仆之。( 战国策燕策一) “僵 为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直接带宾语,多和“仆 连用。它的义项比较 单一,只具有属于动作性跌倒语义场的义位。 2 1 8 踬 说文:“踬,跆也。一“踬 与“囊”是一组同源词,首先,二者同音; 其次, 说文:“囊,碍不行也。一 :尔雅释言:“霆,跆也。一又:“囊, 仆也。一 诗经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悫其尾。一“囊、踬 实同一词。 踬是跌倒,绊倒的意思,而且义项比较单一,只属于动作性跌倒语义场,在先秦用 例也比较少。如: ( 6 2 ) 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 左传宣公十五年) ( 6 3 ) 不踬於山,而踬於垤。( 韩非子六反) 2 1 9 跌 玉篇:“跌,仆也。 “跌 与“颠 是一组同源词。二者同属定端旁纽, 质真对转。1 :方言十三:“跌,魇也。 广雅释言:“跌,魇也。“跌 是指失足跌倒,摔倒。它在先秦用例也很少,在调查的先秦的典籍中只有一例,而 且还是人名,如:“子墨子有疾。跌鼻进而问日 。( 墨子公孟第四十八) 不过我们发现与它同源的“颠 使用频率相当高。 “囊、踬 和“跌、颠都是摔跟头的意思。析言之,“囊、踬 是摔跟头的 动作,“跌、颠”是摔跟头的结果。浑言则无别。 z 1 1 0 蹶 说文:“蹶,僵也。 亦作“屣 ,是倒下,跌倒的意思。如: ( 6 4 ) 人之情不蹶于山,而蹶于垤。( :吕氏春秋慎小)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 6 5 ) 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读口裹足, 莫肯即秦耳。( 战国策秦策三) 综上,从对先秦时期“跌倒”语义场各词的使用频率及义位的统计和各词的具 体用法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时期“跌倒 类常用词的核心词有“颠”、“倒 、 “毙、“偃 、“顿 、“仆 和“蹶 ,这几个词使用频率高,组合能力强。 “僵 和“踬”也有一定用例,但比较少。“跌 用例最少。从词源的角度看,这 一时期有几组同源词“踣”、“仆 与“覆 、“伏,“跌 与“颠”,踬 与“囊 同时在使用。从表义明晰性上来看,这一时期的“跌倒 类常用词在分工 上不够明确,容易导致后人理解上的分歧。比如“僵和“仆 都表示“向后倒 再比如“毙 ,先秦一般是“倒下去的意思,而晋人司马彪给“于是文王不出 宫三月,剑士皆服毙其处也。 ( 庄子说剑) 作注:“忿不见礼,皆自杀也。 但“服毙其处 其实是说剑士见不着赵文王,都穷困趴到在他们的客舍,并不是自 杀。 先秦时期“跌倒 语义场中的“僵、仆、踬、蹶、倒 义项比较单一,“偃、 毙、颠、顿 义项比较丰富。其中,“僵、仆、踬、蹶 属于动作性跌倒语义场, “顿、倒 属于隐喻性跌倒语义场,材偃、毙、颠 既属于动作性跌倒语义场,又 属于隐喻性跌倒语义场。 2 2 两汉时期的共时描写 两汉时期,“跌倒一类常用词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整个语义场内部 的此消彼长,其中一些常用词新的义项的出现和旧义的消失,等等。下面我们看一 下这1 0 个常用词在两汉典籍 史记、汉书、 :论衡、 淮南子中的使 用频率及其义位的统计情况: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偃仆僵 毙 颠顿踬蹶跌倒 使用频率 5 83 52 35 24 81 1 7 3 3 51 5 3 6 向前倒 + 动向后倒+ 作倒下,绊倒,+ + 性 跌倒,昏倒 跌 + 倒失足跌倒 表 颠倒,倒置 + 表 破坏,搞 + 达 垮,灭亡 的 困顿,疲敝 + 义 隐废坏,败坏 + 位喻停息,特指 + 性不用干戈 跌失败,垮掉 + 倒死 + 精神失常 + 僵硬 + 受挫折 + 差误 + 2 2 1 颠 “颠在这一时期引申出了新的意义“精神失常 ,这个意义后来写作“癫 。 如:( 1 ) 五藏俦中十一病方三十一卷。客疾五藏狂颠病方十七卷。金劁痰瘛方三 十卷。( 汉书艺文志第十) 除此之外,“颠 与其他词组合搭配的范围更广,除了先秦经常的组合搭配外, 又有了“颠顿、颠蹶、颠坠、颠仆等,而且,在这一时期这些词的搭配组合更紧 密,更经常,这些同义联合整体上表示一个完整的意义,形成双音并列式准复合词 或复合词。如: ( 2 ) 鸱夜撮蚤蚊,察分秋豪:昼日颠越,不能见丘山,形性诡也。( 淮南 子主术训) ( 3 ) 庸主因缘以建德政,颠沛危殆,圣哲优者,乃立功化。( 论衡恢国 篇)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 4 ) 不知何一男子,自谓秦始皇,上我之堂,踞我之床,颠倒我衣裳,至沙 丘而亡。( 论衡实知篇) ( s ) 立女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 汉书霍光金日碑传第 三十八) ( 6 ) 今学者无圣人之才,而不为详说,则终身颠顿乎混溟之中,而不知觉寤 乎昭明之术矣。( 淮南子要略) ( 7 ) 虎豹袭穴而不敢咆,猿狄颠蹶而失木枝,又况直蛇鳝之类乎? ( :淮南 子览冥训) ( 8 ) 以韩安国之见器,临其挚而颠坠。( 汉书窦田灌韩传第二十二) ( 9 ) 诚恐一旦颠仆,无以报称。( 汉书匡张孔马传第五十一) 其中,例( 1 ) ( 4 ) 中的“颠越、颠沛、颠倒和颠覆 是先秦时期就出现 的组合搭配,这一时期继续使用。例( 5 ) ( 8 ) 中的“颠顿、颠蹶、颠坠、颠 仆一是新出现的同义并列组合。 2 2 2 顿 “顿 在两汉时期有了“仆倒、倒下 的意思,这是在先秦典籍中没有发现的 如:( 1 0 ) 过寡妇左阿君置酒歌讴,遵起舞跳梁,顿仆坐上,暮因留宿,为侍婢扶 卧。( 汉书游侠传) ( 1 1 ) 大风自西摇祖宗寝庙,扬裂帷席,折拔树木,顿僵车辇,毁坏槛屋,灾 及宗庙,足为寒心。( 汉书外戚传第六十七) 此外,“顿 还经常和“仆、僵、颠、废 等连用或对举使用,不过位置不固 定,除上面两例,还有: ( 1 2 ) 今学者无圣人之才,而不为详说,则终身颠顿乎混溟之中,而不知觉寤 乎昭明之术矣。( 淮南子要略) ( t 3 ) 北方有兽,其名曰蹶,鼠前而兔后。趋则顿,走则颠。( 淮南子兵 略训) ( 1 4 ) 夫以庶几之材,犹有仆顿之祸,孔子力优,颜渊不任也。 ( 1 :论衡效 力) ( 1 5 ) 王者失道,纲纪废顿,下将叛去,故星叛天而陨,以见其象。( 汉书五 行志) 例( 1 0 ) 和例( 1 4 ) 一个用“顿仆 ,一个用“仆顿 ;例( 1 2 ) “颠顿 连 用,例( 1 3 ) “顿和“颠”对举使用,可见,这些“跌倒一类常用词在这一时期 1 4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使用比较灵活,有由单音词凝固为双音复合词的趋势。这一时期用的最多的还是“顿 首”,这点和先秦一致,应该和当时的礼节有关。 ( 1 6 ) 南粤王恐,乃顿首谢,愿奉明诏,长为藩臣,奉贡职。( i :汉书南粤 传) ( 1 7 ) 西周君走来自归,顿首受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城,口三万。( 史记秦 本纪第五) 两汉时期的“顿 既有属于隐喻性跌倒语义场的义位,又有了属于动作性跌倒 语义场的义位。 2 2 3 倒 “倒 在这个时期产生了“倒伏,倒下”义,这是先秦时期所没有的意义,正 式进入动作性跌倒语义场。在这个义项上,“倒 一般不带宾语。如: ( 1 8 ) 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1 :史记司马相如列 传) ( 1 9 ) 下圈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应手而倒。( 1 :史记儒林列传) ( 2 0 ) 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 1 :汉书孙 陵传) ( 2 1 ) 应声而倒。( 汉书司马相如传) 不过这一时期的“倒 的主要义项仍旧是“颠倒 ,“倒伏,倒下 义用的很 少。 2 2 4 仆 “仆 在这个时期使用渐渐多起来,相对的,它的同源词“踣 渐渐退出历史 舞台,在这个时期没有发现用例。“仆”表示“向前倒 ,又引申泛指倒下。如: ( 2 2 ) 身不得容,道不得行,可骨立跛附,僵仆道路乎? ( 1 :论衡语增篇) ( 2 3 ) 手举一钧,以一钧则平,举之过一钧,则踬仆矣。前世明是非归之於命 也,命审然也。( 论衡命禄) ( 2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五城联创”基本知识题库及答案
- 酒店2025年工作计划怎么写(5篇)
- 专利技术转让协议书
- 环境监测行业智能化设备数据采集与质量控制技术报告
- 2025年排泄护理灌肠题目及答案
- 用电安全题目及答案
- 《物联网安装调试员技能培训》课件-项目一 物联网基础组件与通信协议
- CN120095608B 一种刀库用刀具同步的清洁装置 (昆山北钜机械有限公司)
- CN120084478B 一种汽车车灯测试设备及其测试方法 (常州市永光车业有限公司)
- T淋巴细胞检测课件
- 越南货代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2025-2026秋安全主题班会教育记录(22周):第1周秋季开学安全第一课
- 2025-2026学年粤人版(2024)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上半年系统架构设计师《综合知识》考试真题及答案
- 牧护关镇街道小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 2025年《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培训考核试卷附答案
- 2025-2030矿山机械跨境电商新模式拓展及品牌出海战略报告
- 养老金融科普知识培训课件
- 慢性咳嗽大讲堂课件
- 互联网企业文化调研报告及分析框架
- 农村商业银行三年发展战略规划与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