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梅花拳的“真文大武”.doc_第1页
什么是梅花拳的“真文大武”.doc_第2页
什么是梅花拳的“真文大武”.doc_第3页
什么是梅花拳的“真文大武”.doc_第4页
什么是梅花拳的“真文大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燕子杰2006年4月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我和路遥教授到冀、鲁、豫各省农村调查梅花拳历史时,很多农民家中供奉着梅花拳祖师的牌位。有的牌位两旁有这样的对联横联是“流传万古”;左联是“灵通济世本棋天经地义”;右联是“玄妙教人全凭真文大武”。当时老人们对我们进行了讲解,现在回忆起来前辈们的话都是很发人深省的,我认为很有必要把这幅对联里的话好好认识一下。 横联的“流传万古”意思明显,梅花拳根源经#1中说过:“把老祖留的梅花拳流传万世,普天下都有梅花拳。”不用说,这是拳民们的共同心愿了。 左联的“灵通济世本棋天经地义”,前辈们说:“灵通,就是梅花拳练出来的本领。有了本领就要为乡亲们做好事,这是咱爷们儿的本分。”这话说得多么朴实!可是现在流行的说法却是,“有了本领就可以”“升学、提职称、当官、发财”甚至有的宗教也是“成仙、成佛、进天堂”,总之都是为了个人!而且,认为这才是“天经地义”的。我们的社会从解放初起就提倡为公、为人民,可是现在仍有人认为这是“迂腐”的,似乎只有为自己才是时髦的。梅花拳流传了千百年,一直是这样教育它的拳民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我和路遥教授调查时就看到,梅花拳五代宗师邹克诚的碑文上刻着:“受其教者十数省,被其德者亿万家。”像这样赞扬梅花拳前辈宗师的碑文还有很多,就是近代我遇到的许多梅花拳前辈,包括韩其昌老师在内也都是急公好义、德高望重之人。 右联的“玄妙教人全凭真文大武”,什么是“玄妙”呢?“玄妙”就是无法理解,不可思义,就是现代科学不能解释的事物。不要一听见“玄妙”就认为是迷信!其实,我们的宇宙、自然界就是“玄妙”的。只是,人类在努力探索,不断地认识它。什么时候能够完全认识它呢?谁也不敢说,也许人类永远不能完全认识它!同样,大自然创造的一切也是“玄妙”的!例如人就是自然生成的,到现在人体的许多奥秘,任何科学家都还解释不了。人类的大脑是当前自然界最高级、最神秘的物质,它的生长规律、活动能力,迄今为止人们仍然是一知半解。难道这不“玄妙”吗?梅花拳是训练大脑、开发大脑智慧的科学,如果想使它真正起到作用,就必须要用符合自然规律的锻炼方法。怎样才能符合自然规律呢?易系词#2说:“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就是“法天象地”向大自然学习而成的!所以,周易就是一门“玄妙”的学问。它所揭示和研究的,是阴阳变化之奥秘,天地造化的玄机。对周易,绝不能象物理学、数学那样能用实验证明,或用逻辑推理演算出来,而只能靠人灵感或直觉思维去领悟。我在中国梅花桩文武大法#3中说过,梅花拳是我们祖先从长期与兽搏斗、与人搏斗的体验中,不断积累、总结、提炼出来的。其中包括了通过锻炼使人体健康和长寿的方法,与兽、与人搏斗制胜的方法等,这就是拳法、拳理的形成!我们的祖先与人、与兽的战斗中,逐渐形成了“武文化”。所以我说人类的“文”是从“武”中产生的!只是到了后来,“文”才又来指导和影响着“武”。在梅花拳的练功方法和技击手段中,主要还是顺应或利用人体的自然规律,而不是仅凭主观意愿强求而为的。因此,梅花拳也是一门“玄妙”的学问(指拳理)或手段(指练功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实例来看看,梅花拳确实处处充满了“玄妙”!梅花拳不是只练人的身体,它还要练气、练神。而且认为“神”才真正主宰着人体的健康、活动或技击,甚至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也离不开“神”!所谓“神”,本来就是人体最“玄妙”的现象。说通俗些,“神”就是大脑的功能,人体生命的活力。最近美国神经医学和翁正茂先生(台湾梅花拳传人),称其为“神经电能”。“气”是中国人所发现的,人类活体中所存在的一种能量(以后称“内气”)。这种能量,可以通过梅花拳锻炼增强它。“内气”增强后,可以通过许多客观试验或观察的方法(此处不再赘述)证实它的存在。但“内气”本身却始终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有些人对“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不承认它的存在,认为是迷信。其不知在西方科学中,这种“看不到摸不着”的物质还真不少呢!例如地球的“引力场”、“电磁场”、宇宙空间的“黑洞”等,也都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它们只能通过物理实验,才能发现它存在。这不是和“内气”有着一样的特性吗?为什么的西方人发现的“引力场”、“电磁场”、“黑洞”等就是客观物质,而中国人发现的“内气”就不是客观物质呢?这是典型的文化歧视!原来有些西方学者不承认“内气”,我就是这样批驳他们的。现在好了,有相当一批西方人跟我学了梅花拳后,自己也练出了“丹田之气”。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这些西方人(其中也有学者和医生)不但承认了梅花拳“练气“的理论,而且他们也掌握了检验“内气”团聚和增长的方法。“内气”和“引力场”、“电磁场”、“黑洞”一样,都是“玄妙”的物质,人类可能永远也不能了解它们的结构和生成原因!但它们却都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不同之处只在于,“引力场”、“电磁场”、“黑洞”等是宇宙自然形成的,而“内气”是人体自然形成的。 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只能是逐步逼近的,不可能,恐怕永远也不可能完全认识它。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带两位西方学者到河北广宗县访问时,梅花拳前辈王梦庚就说过:“科学与迷信是一对孪生兄弟”老人家对梅花拳的“玄妙”讲的多么透彻! 梅花拳架子也是“玄妙”之法,架子的结构与别的拳套不同,它各种姿势之间是有层次的,宝塔式的结构。桩步五势是架子中诸般姿势之母,如果五势练好了,其他姿势都好学了。在五势(大、顺、拗、小、败)中又以大势最为重要,如果大势站好了,其他姿势也都好学了。大势是梅花拳的代表姿势,其他拳派都没有。它最为奇特的是,不论你武功多好,凡是没有练过大势的人,都站不好这个姿势。梅花拳架子的这些特点,都是“玄妙”的。这说明了“架子”的练法不是人为编造的,肯定是先辈们领悟并利用了人体的某些自然规律! 梅花拳的理论,更是“玄妙”之法。 例如梅拳秘谱“聚气论”所说的“势峥嵘气泓浓,团团聚聚在中宫,隐而不发节节灵。”就是练习梅花拳架子的要诀。现在许多初练梅花拳架子的同学,通过“捏架子”不断矫正桩步姿势,真正做到标准的“四平大架子”后,确实看出练功者姿势挺拔,有棱有角、精神饱满来。大家再在一起锻炼时,就能真正体会到那种“势峥嵘气泓浓”的态势了! 桩步五势正确了,在此基础上再练习“动静互根”的架子,内气自然就能“团团聚聚在中宫”了。但还要注意,架子中的行步动作和五势变化,都必须要在“隐而不发节节灵”的状态下活动。也就是说要屏弃一切杂念(显意识活动),在“无思无为”的状态下练架子。 根据大脑思维活动的规律,当大脑皮层的显意识活动熄灭时,大脑深层的潜意识就要活跃。记忆都是储存在大脑深层的,如果平时通晓拳理、熟读兵书。此时大脑深层有关练武的记忆积淀,就被释放出来指导并影响着我们的练功。这就是“温养之法”,在“文武一体”的锻炼中起了作用! 千百年来老百姓称颂关云长是武圣人,不仅因为他义气深重,“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脍炙人口;同时也敬佩他武艺高强,行军打仗仍不忘夜读兵书。关云长已经把兵法与武艺融为一体了,堪称是一个文武合一的典范。所以很多人说他是梅花拳的人,把关云长的画像供奉在祖师的位置上。 综上所述,“动静互根温养有法”就是千百年来梅花拳前辈们,体验并领悟了人体自然规律后,而总结提炼出来的练功理论。我们照此锻炼,肯定“自有结胎还原之妙”的结果。至于为什么能够如此,这就是大自然的奥妙了,任何人都是无法解释的! 梅花拳教人的所谓“玄妙”之法,并不是什么人刻意编造的。它是在领悟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对自然规律的模仿和利用!它之所谓“玄妙”、不可理解,因为大自然本身就是“玄妙”的,不可理解的! 什么是真文大武呢?古人认为,能集佛道儒三家文理的精义、采周易变化之神奇、夺孙子兵法之智谋者可谓真文。如古之名将,能纵横驰骋于千军万马中左冲右突、往返奔杀如入无人之境者方为大武。 这是过去的说法,对现代人来说: 真文,就是能熟读佛道儒三家学说中最精髓的篇章,了解他们的哲学观点和思维方法。神奇变化是周易的核心和灵魂,深谋睿智是孙子兵法的特点。还有历代有着先进思想的的哲学论述、文学名著、诗词歌赋等,如苏轼的赤壁赋、周子通书的“圣人之心”诸葛亮的出师表、岳飞的满江红、李白杜甫的某些诗篇,等。这些脍炙人口的篇章,都是文理的内容。这些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反复颂读之后对陶冶情操、鼓舞斗志、修养道德和净化心性都有好处。 梅花拳练武之时,人处在“无思无为”的状态中,此时大脑深层的“潜意识”活跃。平日读书形成的记忆积淀,此时浮现出来与练功体验相碰撞,这就是激发灵感思维的契机或因子。如果不学文理,仅练梅花拳武功,脑中空空,是不可能开发大脑智慧和灵性的。 为什么文武一体就能开发大脑智慧和灵性呢?这可是人体的自然奥秘了,这种奥秘被梅花拳前辈们领悟并利用,就成了梅花拳“玄妙”的练功方法! 去年秋天我们到徐州沛县访问梅花拳前辈杨明光时,老人介绍说:“徐州沛县是全国有名的武术之乡,早在西汉王朝建立之前,这里练武的人就非常众多。在楚汉相争时,不但刘邦本人是沛县人,他的将军和士兵中也有许多沛县人。那时候练武还不分什么拳派,练的都是健身和杀敌的本领。大约到了元朝以后,练武者才又分成梅花拳、洪拳等。”#4正如梅拳秘谱#3“梅拳概论”开头所说:“迄今尤能保持原有状态者,仅梅拳耳。”梅花拳历史久远,但仍保持了古代大将的许多练武、技击的方法。梅花桩武功在初级阶段时,虽然有“架子”、“成拳”及一般器械(枪、刀、剑、棍)的定手定步练法。但拳法进入高级阶段时,除维持“架子”的基本功练习外,无论是拳法或是器械,不论是单练或是对练、群练。都已经无拘无束的,手无定形,脚无定步,见空按豆,随势而布。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武功锻炼已经达到了“无”的境界,也是韩其昌老师常说的:“拳无拳,艺无艺,无拳无艺是真艺”的要求。“无”是武功的最高境界,也和“浑元一气”同样的意思。 其实,不仅是梅花拳,各家各派的拳术,上升到最高层次时都能达到“无”的境界。 如形意拳就有这样的口诀(韩其昌老师传)“手似浮云步风随,随风入进,随风入化,封打,封打。打就是封,封就是打。”再如形意名家,孙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有诗说“道本自然一气游,空空静静最难求,万法得来皆无用,形体应当似水流。” 梅花拳前辈早就说过:“至无而含至有,至虚而宰至实”。拳术“无”的境界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也不是乱七八糟。这时候练功者是处于“凝神忘形”的“无思无为”状态#5,感到心胸开阔、自由自在,武功锻炼已经成了轻松愉快的享受。正如本文前段所说,此时大脑皮层的显意识熄灭,大脑深层的潜意识活跃。如果练功者是精通文理的饱学之士的话,这时候在他的大脑中知识的“记忆”与练功的“体验”相碰撞,必然会迸发出“智慧”或“灵性”的火花!这就产生了“大武”。在“大武”的练法和用法中,饱含着“兵法”和“谋略”,它已经上升到了文化的层次! 平常练的那些“套路”、“招数”或“组合动作”等,只能算“小武”或“武技”。它们没有多少“兵法”或“谋略”,谈不上是“文化”!日本人是善于模仿的,他们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悟到了些东西,也搞了些什么“柔道”、“空手道”或“茶道”等。我们不去议论他们,其实梅花拳前辈们早就认识到文理的重要性,说:“拳打脚踢小把戏,惟有文理通天地”。就连收徒弟也要“七分文教三分拳脚,世世代代文武齐全。”#6他们对“大武”也早有体会,河南梅花拳前辈韩百广84年就曾说过:“拳法就是兵法”,“梅花拳是训练大将之才的学问”。山东东明有个姓朱的梅花拳前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