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和药疹.ppt_第1页
荨麻疹和药疹.ppt_第2页
荨麻疹和药疹.ppt_第3页
荨麻疹和药疹.ppt_第4页
荨麻疹和药疹.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定义,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限局性水肿反应主要表现:风团,1,2,二、病因,病因较复杂,约3/4的患者找不到原因。常见病因如下:食物动物蛋白(鱼虾、蟹、蛋类)、植物(菠菜、茄子、蕈类、草莓等)、食品添加剂感染病毒(柯萨奇病毒与传单风团发生有直接关系)、细菌(急性扁桃体炎)、真菌、寄生虫(蛔虫、蛲虫、血吸虫、丝虫病),3,药物青霉素、血清制剂、痢特灵、各种疫苗物理因素冷、热、日光、摩擦、压力动物及植物因素昆虫叮咬、荨麻刺激、吸入动物皮屑、羽毛及花粉精神因素精神紧张乙酰胆碱释放内脏和全身性疾病风湿热、SLE、恶性肿瘤,4,三、发病机制,发病形式:速发相反应:数秒数小时组胺迟发相反应:数小时数天白三烯,前列腺素D2炎症细胞活化形式免疫性I型变态反应(多数)II型或III型(少数)非免疫性药物、毒素、食物等刺激补体产生过敏毒素或直接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5,I型变态反应发病机制(速发相),变应原机体产生IgE吸附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Fc段受体。变应原再侵入特异性IgE结合脱颗粒、释放化学介质(主要有组胺、激肽)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扩张皮肤、粘膜、消化道和平滑肌收缩呼吸道等一系列症状腺体分泌增加,6,四、分类,急性荨麻疹-短期内能痊愈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达6周以上特殊类型的荨麻1.皮肤划痕症2.寒冷荨麻疹3.胆碱能性荨麻疹4.日光性荨麻疹5.压迫性荨麻疹6.血管性水肿,7,急性荨麻疹(acuteurticaria),风团大小不等,红或粉红色,严重时苍白色呈橘皮样起病急,消失快(数小时内,一般不超过24小时),消退后不留痕迹,风团此起彼伏,反复发作。可累及胃肠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累及喉头、支气管粘膜时可有呼吸困难,甚至窒息重者可有过敏性休克样症状(烦躁、呕吐、血压降低)嗜酸性粒细胞增高,8,慢性荨麻疹(chronicurticaria),风团反复发生,超过6周以上全身症状一般较轻,风团时多时少多数患者不能找到病因,9,10,11,12,皮肤划痕症(dermographism),发病机理外界机械刺激机体反应增强产生风团皮损特点1.多发生于裤带、袜带处2.常无明显病因,也可由青霉素引起3.可与其他类型荨麻疹同时存在,13,14,15,血管性水肿(angioedema),获得性:可伴发荨麻疹部位:松弛性部位如唇、眼睑、外阴特点:肿胀、边界不清,肤色或淡红,肿胀不适痒不明显;数小时数天消退无痕迹遗传性:、型与C1INH有关、型性连锁遗传病儿童、少年起病部位:皮下(非凹陷性水肿)、腹腔脏器(急腹症)、上呼吸道(喉头水肿),16,血管性水肿(angioedema),17,寒冷性荨麻疹(coldurticaria),遗传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罕见出生不久发病,终生反复。获得性常见遇冷后起风团或水肿性斑块严重可出现手唇麻木,胸闷、腹痛腹泻甚至晕厥休克。可发生于冷球蛋白血症、阵发性冷血红、蛋白尿症,18,胆碱能性荨麻疹(cholinergicurticaria),发病机理遇热、情绪激动、运动胆碱能性神经释放乙酰胆碱嗜碱性白细胞、肥大细胞释放组胺风团皮损特点掌跖以外泛发1-3mm小风团,周围有红晕或无红晕的稀疏风团,有时唯一症状是剧痒而无风团。持续半小时至一个半小时。可发生于15%以上正常人青春期,19,20,日光性荨麻疹(solarurticaria),发病机理对日光尤其是紫外线(波长290-320nm)敏感皮损特点1.暴露于日光皮肤迅速出现瘙痒红斑、风团,1至数小时消退2.严重时可有畏寒、疲劳、晕厥、肠痉挛3.少数对透过玻璃的日光也可诱发,21,五、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各型的特点,不难诊断但病因诊断较为困难与丘疹性荨麻疹鉴别伴胃肠道症状者,与急腹症鉴别伴有高热和中毒症状者,应考虑有感染存在,22,丘疹性荨麻疹,23,六治疗,祛除病因,基本原则:抗组胺、降低血管通透性、对症治疗,24,急性荨麻疹(治疗),抗组胺药物:剂量应达到症状充分缓解,然后逐渐减量降低血管通透性:VitC、钙剂有腹痛者给解痉药物,如阿托品等如感染引起的,应立即处理感染灶,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有喉头水肿、呼吸困难或休克症状者1.立即注射肾上腺素,吸氧、心电监护等2.可同时给予静脉滴注皮质激素类药物,25,某些特殊类型荨麻疹(治疗),物理性荨麻疹:选用兼有抗5-羟色胺、抗乙酰胆碱的抗组胺药物,如羟嗪、安太乐。寒冷性荨麻疹:酮替芬、赛庚啶、多虑平。胆碱能性荨麻疹:酮替芬、654-2、达那唑。日光性荨麻疹:氯喹,羟基氯喹。血管性水肿:苯海拉明,26,慢性荨麻疹(治疗),寻找病因。抗组胺药物,不宜用皮质激素。1.调整给药时间。2.控制后再服药月余,并逐渐减量。3.可2-3种抗组胺药联合或合并用H2受体拮抗剂,或联合白三烯受体抑制剂。4.免疫调节药物,如羟基氯喹、卡介苗素、火把花根等。,27,外用药物,止痒剂1.夏季:止痒液、炉甘石洗剂、锌痒洗剂。2.冬季:苯海拉明霜。,28,药疹Drugeruption,29,一、定义,亦名药物性皮炎(dermatitismedicamentosa),是药物通过内服、注射、使用栓剂或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在皮肤粘膜上引起的炎症反应。药物反应:由药物引起的非治疗性反应,包括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药疹仅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30,二、病因,个体因素: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差异(遗传因素、酶的缺陷),同一个体在不同时期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同。药物因素:绝大多数药物在一定条件下都有引起药疹的可能,31,临床上引起药疹的常见药物,抗生素类:半合成青霉素类、磺胺类最多。解热镇痛类:水杨酸类、吡唑酮类发病率高。镇静催眠药与抗癫痫药:苯巴比妥、卡马西平较多。异种血清制剂及疫苗等:如破伤风抗毒素。中药:单味药如葛根、板蓝根、丹参,成药有六神丸、牛黄解毒片等。,32,三、发病机制,变态反应非变态反应,33,1)变态反应,IgE依赖型(I型变态反应):荨麻疹,血管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细胞毒型(型变态反应):溶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减免疫复合物型(型变态反应):血清病,血管炎,肾小球肾炎迟发型(型变态反应):湿疹样药疹及药物接触性皮炎,剥脱性皮炎,34,由变态反应引起的药疹特点,只发生于少数服药者,少数人对紫外线过敏。与药物的药理及毒性作用无关,与服药量无关。潜伏期:初次用药4-20天,已致敏者数分钟至24小时。皮疹形态多样性,少有特异性。交叉过敏、多原过敏现象。停止接触致敏药、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常有效。,35,2)非变态反应,直接诱导炎症介质释放:1.组胺释放剂:阿司匹林、鸦片类药物、造影剂。2.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非类固醇抗炎药。过量反应中毒性药疹,如氨蝶呤、甲氨蝶呤等。蓄积作用碘化物、溴化物痤疮样皮损砷剂色素沉着,皮肤角化、鳞癌酶缺陷或抑制光毒性反应磺胺类、灰黄霉素、喹诺酮类、四环素类,36,四、临床表现,37,固定型药疹(drugeruption),常由磺胺类、解热镇痛药、巴比妥类等药物引起。皮疹特点:圆形、类圆形水肿性暗紫红色斑,常为一个,偶可数个。境界清楚绕有红晕,严重时中央有水疱。皮疹消退后留有灰黑色色素沉着斑。部位:皮损多见于皮肤粘膜交界处。再服该药可在原药疹处出现同样皮疹。,38,39,40,41,荨麻疹型药疹(urticariaeruption),青霉素、血清制品、痢特灵等引起。症状与急性荨麻疹相似,持续时间长,可同时伴有血清病样症状。致敏药物排泄缓慢或经常接触微量致敏原,可表现为慢性荨麻疹。,42,43,麻疹样或猩红热样药疹(morbilliform/scarlatiniformeruption),解热止痛药、巴比妥类、青霉素、磺胺类。起病急,全身症状较轻,瘙痒较轻。皮疹似麻疹或猩红热样,色鲜明,无麻疹、猩红热的其它症状。白细胞可升高,肝功能一过性异常。病程1-2周,皮疹消退时有糠状脱屑。,44,45,湿疹型药疹(eczematideruption),有外用磺胺或抗生素引起接触性皮炎史,后再用相同的或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而引发。皮损:湿疹样皮疹。全身症状少,病程长。,46,多形红斑型药疹(erythemamultiformeeruption),磺胺类、巴比妥类及解热止痛药等。皮损与多形红斑相似,有痛痒感;多对称分布于四肢伸侧、躯干;常累及粘膜。重症多形红斑(又称StevenJohnsonSyndrom)可有高热、肝肾功能损害、白细胞升高、黏膜糜烂,大片红斑及糜烂面,继发感染,可危及生命。,47,48,49,紫癜型药疹(purpuriceruption),巴比妥类、利尿药、抗生素、奎宁等。通过型、型变态反应引起。皮损:红色瘀点、瘀斑,甚至有粘膜出血、贫血;有时伴风团或中心发生小水疱。可伴有关节肿痛、腹痛、血尿、便血。,50,51,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drug-inducedbullosaepidermolysis),磺胺类、解热止痛药、抗生素、巴比妥类引起。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重。皮损:弥漫性紫红色或暗红色斑片,触痛明显,红斑处松弛性水疱,尼氏征阳性,似二度烫伤。粘膜也可糜烂、溃疡。严重者继发感染、肝肾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内脏出血、蛋白尿甚至氮质血症等。,52,53,54,55,56,57,58,59,60,剥脱性皮炎型药疹(drug-iinducedexfolialivedermatitis),巴比妥类、磺胺、解热镇痛类、抗生素等引起。多为长期用药后发生,有些是已发药疹基础上,继续用药或治疗不当所致。皮疹:全身弥漫性潮红肿胀,红肿消退时大量片状脱屑;头发、可脱落指甲,粘膜受累。淋巴结肿大、支气管肺炎、药物性肝炎、白细胞或。,61,62,63,痤疮样药疹(acneifromdrugeruption),碘剂、溴剂、皮质类固醇制剂、避孕药及异烟肼等引起。潜伏期长。皮疹:毛囊性丘疹、丘脓疱疹呈痤疮样,多见面部及胸背部。无全身症状。,64,65,66,光感性药疹(photosensitivedrugeruption),冬眠灵、磺胺、四环素、灰黄霉素、喹诺酮类、补骨脂等,经日光或紫外线照射而引起。分两类:光毒性红斑:似晒斑,任何人均可发生。光变应性发疹:少数人发生,有一定潜伏期,呈湿疹样,见于曝光及遮盖部。,67,68,诊断依据明确的用药史有一定的潜伏期皮疹多对称分布,色鲜红瘙痒明显排除其他疾病,五、诊断,69,实验室检查,致敏药物检测:1)体内试验皮肤试验激发试验(治疗剂量的1/81/4量,口服药所致轻型药疹,疾病本身又必须用药,速发型和重症禁用。)2)体外试验嗜硷性粒细胞脱颗粒试验体外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琼脂弥散试验,70,六、治疗,治疗原则:1.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药物及结构近似药物。2.促进致敏药物的排出。3.注意交叉过敏或多元过敏。4.抗过敏治疗,71,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和治疗,争分夺秒,立即抢救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收缩压低升压药呼吸道阻塞氨茶碱、气管切开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72,轻型药疹的治疗,基本原则停用致敏药物后,皮损多逐渐消退。抗组胺剂、维生素C等。泼尼松(30-60mg/d)。局部对症处理。,73,重型药疹的治疗,基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