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数字档案馆建设思路研究数字档案馆建设思路研究专业 档案学学生: 指导老师 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档案事业处在一个从传统服务方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服务方式转变的阶段。在新的时代环境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深刻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对信息要求及时、可靠、而且要数量巨大。作为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档案馆是我们档案事业机构必然的选择。虽然现今对于数字档案馆的定义还有一定的差异,但是普遍的观点是它是一个“信息系统”或者“信息环境”,认同数字档案馆具有海量储存、智能检索和网络共享三个基本特点,这些认识对我国的数字档案馆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规划数字档案馆建设前,我们要对国内外数字档案馆建设基本情况有一个大致了解,并从中吸收经验、教训,指导我们后面的建设工作。同时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数字档案馆的可行性,做好关键技术的准备工作。在数字档案馆建设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争取多方支持,整体规划,有步骤地实现数字档案馆的功能,把重点放在网络、数据库、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安全、标准规范和人才建设上来。关键词:数字档案馆 档案馆建设 信息化 数字化The research of the digital archives buildingMajor: Archive ScienceStudent: Xuquansheng Tutor: ChenliAbstract:Along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social information-based ages, our country archives business be placed in the stage that the service change toward numeral network from the traditional service method. In the new ages, the technical development of calculator, network affected the peoples life style deeply, the people request the information to be in time, credible, and huge. As a important part of the information-based society, the digital archives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of our business organization. Although ,there are still the certain difference at the definition of the digital archives at present, the widespread standpoint is that it is a the information system or the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and approve the digital archives to have three basic characters: the huge storage, the intelligence index and the networks to share, these understandings is possessed of important leading meaning to the digital archives building of our country. Before programming the building, we should know well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ondition of the digital archives building, and the experience and teach absorbing from them will guide us the following construction work. At the same time ,the analyses of calculator and network techniques carried out the possibility of the numerical file building, and work well the key technical preparation work. In the digital archives building, strive for support from many organizations, entirely program,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s of the network, the database, the digital archives management system, the information safety, the standard norms and talented person.Key words:digital archives archives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based numeral turn目录前言1一、 数字档案馆基本概念、特征及重要性(一)数字档案馆的概念1(二)数字档案馆的特征2(三)数字档案馆建设的重要性3二、西方国家在数字档案馆方面的进展(一)英国数字档案馆4(二)美国数字档案馆4(三)加拿大数字档案馆7三、国内数字档案馆发展状况(一)数字档案馆在我国各地发展的基本状况7(二)我国各地数字档案馆建设实例8(三)数字档案馆建设存在的问题9四、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前景分析(一)根据国情建设数字档案馆1、根据我国经济大环境开展数字档案馆建设102、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对数字档案馆的需求103、互联网发展为数字档案馆建设打下基础114、相关政策法规建设的完善11(二)我国建设数字档案馆的可行性分析1、数据储存技术122、网络技术133、检索技术134、信息安全技术145、数字化技术14五、适合我国国情的数字档案馆建设模式(一)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整体规划1、争取多方支持152、预先整体规划153、争取资金并构想数字档案馆实现模式15(二)作好馆藏数字化和电子文件归档16(三)网络建设16(四)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16(五)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17(六)档案信息安全体系建设17(七)数字档案馆标准规章建设17(八)专业人才培养17结束语18参考文献19文献综述21英文翻译28后记42- 42-前言国际上数字档案馆进展比较快,很多在功能上已经很接近先前的定义,如英国的联合王国数字档案馆计划;美国的电子文件档案馆;加拿大在电子文件管理方面取得的成就及其魁北克省档案馆纸质档案数字化计划;澳大利亚对电子文件管理标准化研究的成果;信息大国新加坡国家档案馆采用的功能强大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等。还有各种专业、专门性数字档案馆,如日本的关西数字档案馆、美国加利弗尼亚大学历史数字档案馆、杰弗逊(JEFFSON)专题数字档案馆、911数字档案馆等。我国的数字档案馆进程相对慢一些,主要在信息开放,系统整合,和资源数字化方面存在瓶颈,但也取得不少可喜成绩,主要是在一些条件相对较好的城市较大程度的实现数字档案馆的要求,比如深圳,青岛,上海等。相较于国际的发展势头,我国的档案事业相对来说要落后一些,这里有客观的社会经济因素,也有档案人员主观的惰性思想在作崇。面对国际上数字档案馆飞速发展的浪潮,我国的档案人该如何应对呢?我们是坐以待毙,还是迎难而上呢?笔者认为,任何一个有责任感的档案人都不想看到我国档案事业在世界大趋势下逐渐没落,都会站出来为我们档案事业的振兴而奋斗。数字档案馆是一个以海量数字档案信息资源为基础,利用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相互连接并结合计算机进行管理的信息系统。该选题是近年来档案界研究的重要方向,是我国社会信息化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本文写作在一定程度上澄清了关于数字档案馆定义,阐明了它的基本特征。笔者认为把数字档案馆看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是可取的,而不应该是把它的全部特性简单的堆砌起来,这样显然失去了作为概念定义的精练性。数字档案馆定义虽然多种多样,但大家都同意数字档案馆的主要基本特征为:馆藏资源的数字化;信息传输的网络化;储存资源海量化;检索技术智能化。有了这些基本的特征,我们在建设数字档案馆时就容易通过协商合作来实现档案系统整体化和信息化。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数字档案馆发展近况,并通过引述和参考国内外数字储存技术、网络技术和检索技术等相关文献,提炼其中的技术概念,充分论述数字档案馆在技术上的可行性。有了前述的各方面论述的铺垫,接下来笔者主要分析了两大类文献:一类是反映国家重点支持的大项目(如深圳数字档案馆项目)建设情况及建设的方式;一类是叙述我国地方或者中小企业数字档案馆建设情况的文章。通过对这两类资料的分析,笔者对我国各地现实状况和数字档案馆近况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针对普遍情况,提出了笔者的数字档案馆构想。笔者认为,数字档案馆建设模式应该根据具体实际情况,把握好本单位机构的需求,务求实用,切忌好大喜工,设计出符合本单位机构财力、人力、物力的方案来。在方案实施过程中,档案系统部门要和相关行政领导部门、技术部门和业务部门通力合作,争取以最少的人力物力为单位、组织实现最大的效益。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我们的网络世界发展越来越丰富,我们生活因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看书、欣赏电影、游戏、聊天等等,传统娱乐方式、知识媒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在逐渐减弱。作为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档案馆代替传统档案馆的时代已经来临,它带给人们的将是海量信息存储、智能检索、跨时空网络存取、多格式兼容的信息服务。虽然现今我们数字档案馆还面临着诸多如:资金不足、人力资源欠缺、技术瓶颈等等问题,但是同样应该看到我们在数字档案馆建设中的进步,认识到数字档案馆是时代的趋势,迎难而上,争取领导机构支持,集合多方力量,作好前期规划,分步骤、分模块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档案馆。一、数字档案馆基本概念、特征及重要性(一)数字档案馆的概念数字档案馆是随着计算机相关多种技术的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适应时代需求的新型档案馆,由于是新事物,人们对它有各种各样的理解,产生了很多相关的概念。而这些定义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数字档案馆的内涵,我们通过比较分析,可以更清晰的认识数字档案馆的本质,以利于我们更好的开展数字档案馆建设工作。以下是与数字档案馆相关的概念定义。电子文件(electronic records),能被计算机系统识别、处理,按一定格式存储在磁带、磁盘或光盘等介质上,并可在网络上传送的数字代码序列。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电子文件归档与档案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1999 年 第一部分电子档案(electronic archives),既具有保存价值的已归档的电子文件及相应的支持软件、参数和其他相关数据。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电子文件归档与档案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1999年 第一部分美国人至今继续沿用这个概念“electronic records”,他们的国家档案馆官方网站(注:/)罕见有“digital archives”的字眼。他们是这样定义的“electronic records are as indispensable as their paper predecessors for documenting citizens rights, the actions for which officials are accountable, and the nations history.”在社会高度信息化的今天,美国档案工作者比较保守,他们在推进馆藏适应新型网络通信技术方面没有过多的争论“electronic archives” 和“digital archives”的区别,他们的计划是在2007年实现ERA(the Electronic Records Archives)系统部分功能。和我国数字档案馆理论研究热,实际建设冷的局面形成鲜明反差,美国人实干这一点值得我们档案人学习。现在国内关于数字档案馆定义的提法还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1、数字化档案馆是指用二进制编码的数字方式存储、处理档案信息内容,应用计算机、通讯和多媒体技术,提供电子网络检索和服务的档案信息系统,它是一个有序的信息空间,一个开放的信息环境。 张晓霞,王宇晖,王萍.数字档案馆21世纪档案馆的新发展.兰台世界.2000/12、数字档案馆是一个电子化信息的仓储,能够存储大量各种形式的信息,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访问它,以获得这些信息,并且其信息存储和用户访问不受地域限制。它能把包括多媒体在内的各种信息的数字化、存储管理、查询和发布集成在一起,使这些信息得以在网络上传播,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信息。 傅荣校.关于数字档案馆的思考.档案学通讯.2001/53、数字档案馆是一个数字化的信息系统,它将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方式贮存,以网络化方式互相连接,从而提供及时利用,实现资源共享。 王宇晖.21世纪数字档案馆发展之我见.档案与建设.2000/3 胡胜友.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构想.2001/24、数字档案馆是“利用电子网络远程获取档案文件信息的一种方式。” 冯惠玲,张辑哲主编.档案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5、数字档案馆是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所支持的数字档案信息系统,是档案信息组织模式,代表的是一种信息环境和基础设施构建,是超大规模的、便于使用的、没有时空限制的知识信息中心。 方燕.数字档案馆的研究与开发.档案学通讯2001/5同时数字档案馆同电子档案馆(Electronic Archives)和虚拟档案馆(VirtualArchives)在概念上有些交叉,引起档案界很多争论。本文采用与第一种说法相近的定义,即数字档案馆应该首先是一个信息系统,具有跨时空的海量存储多媒体信息,高效智能检索和高速网络传输的能力,还包括数字档案信息从形成到销毁的全过程。(二)数字档案馆的特征虽然各家的定义都有不同,但是仔细分析还是能够找到几个基本的共同点,把握这几个共同的特征对建设实质上的档案馆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上述有关数字档案馆的各种界定都普遍认为,数字档案馆应该具有一些特征:1、对多媒体信息海量储存能力;信息资源应用计算机科学的数据结构技术,用代码的形式逼真重现所要表达的客观事物。通过这样的处理,使得原来以传统介质作为载体的档案信息显得更“微小”,一张光盘可以储存几本书甚至上万本书,这是传统介质无法达到。可是它也带来了一定的麻烦,人们要读取它需要借助一些软硬件,这无形给习惯看书看报的人们增添了很多限制条件。不过笔者认为这是社会发展的问题,人们的习惯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改变,就象当初人们习惯竹简后来适应了纸张一样。2、信息资源网络传输能力;当今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完全可以满足数字档案馆实现信息网络传输的需求。现在我国的光纤主干网带宽可以达到2Gbps以上,地区局域网干线可以达到1000Mbps。这些数据还在因网络通信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提升,相信只要投入足够的资金,网络传输不是个问题。这样数字档案馆的用户将不受时空限制,访问需要的档案信息资源。3、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就像internet上的信息资源一样,数字档案馆连接到网络中通过一定的权限设置,安全可靠的传达给需要的用户,从而可以为最大限度的减少数据冗余指出一个现实可行的方向。它的优越性还体现在可以同时满足多个处于不同地点的用户的需要,摆脱由于档案信息载体有限的困境。(三)数字档案馆建设的重要性数字档案馆是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方式,是档案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1、当今国际档案界的大趋势,随着网络技术的出现以及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的结合,进入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的档案管理朝着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美国更是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紧随其后世界各国都开展了以数字化光纤传输、智能化计算机处理和多媒体装备为基础,以大容量、高速度传递信息为目的的大规模、高起点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推动了档案管理由自动化向数字化的高级阶段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的牵头下,美国建成档案信息导航系统(简称NAIL)。该系统是拥有全国各种档案馆藏信息的联网可检索数据库,实现了全国数字资源的网上集成化查询、检索和利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档案信息网络一体化的国家。紧随美国之后,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也先后着手推进档案信息数字化、网络一体化建设。我国在全球档案数字化冲击下,于2000年4月,国家档案局批准立项“深圳市数字档案馆系统工程的研究与开发”,积极加入了国际大趋势的行列。2、数字档案馆将用翔实的档案信息支持决策、管理等。决策的及时正确、管理措施的得当,要靠信息的完整、可靠和快速的综合分析能力来保证,数字档案馆恰好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这些要求。特别是数字档案馆与政府办公系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对于支持决策有着天然的优势,可以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3、数字档案馆为科学研究、知识普及等提供智能化服务。数字档案馆提供的科技知识等信息及时、准确、系统,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参考价值,比一般数据库系统提供的检索服务方式也更方便、自然、系统。数字档案馆不仅能够满足科学研究的大型而复杂的课题需要,而且可以满足家庭教育等形式丰富多彩的各种需求,在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档案工作的作用。 4、当代人们生活进入网络时代,网络信息资源将实现高度共享,档案信息用户需要一种突破时空限制,在任意一个与档案数据库相连的客户终端实现对需求信息的存取的服务。现今除了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基本能够实现这一功能,如英国,美国,日本等,而我国在这方面除了少数几个城市建成数字档案馆可以达到这个要求外,大部分地区的档案馆只是在传统档案馆的基础上完成档案馆上网。二、西方国家在数字档案馆方面的进展(一)英国数字档案馆英国在这方面由于有厚重的历史档案积累,注重馆藏的数字化和服务的数字化,对数据库的应用比较深入,他们比较热衷同大学,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合作。很好的案例是英国 国家数字集合档案库(The National Digital Archive of Datasets ,NDAD)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英国国家档案馆为了履行对新型档案 电子文件的安全保管和开发利用的义务, 实施了两项计划, 一项是针对政府机构产生的电子文件的电子文件办公系统EROS( Electronic Records Office System) ; 另一项就是英国国家数字档案库(NDAD) 。NDAD是英国国家档案馆的一部分,由英国伦敦大学计算机中心(ULCC)代表英国家档案馆进行管理和运作,旨在保存英国中央政府各部门和机构中大量的有保存价值的计算机数据,并在情况允许时尽可能提高其利用率。NDAD的所有数据在法律上归属于英国家档案馆,具体管理工作交由ULCC处理。ULCC拥有超过25年的大型数字化数据保存与管理的专业知识,在将NDAD的重要数据发布上网的同时,确保这些档案免遭因时间、技术等原因所导致的损坏。 英国政府电子档案的归档与保存项目,目前由英国家档案馆的数字保存部门来负责,而NDAD则属于这个项目的一部分。英国家档案馆的文档管理部门,负责与中央政府部门和其他一些公共机构的档案人员合作,共同对各种政府计算机档案和数据进行筛选并移交给NDAD。NDAD的建立和发展对数字化档案保存方法的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98 年3 月, NDAD 向社会开放并提供服务。但该项目主要是针对结构化数据, 数据种类相对单一, 并且它对电子文件的几个重要因素, 如真实性、完整性、长期可读性等都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利用率。(二)美国数字档案馆美国是世界上信息化水平最高的社会。1992年,当时的参议员、曾任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提出美国信息高速公路法案。1993年9月,美国政府宣布实施一项新的高科技计划“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简称NII),旨在以因特网为雏形,兴建信息时代的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使所有的美国人方便地共享海量的信息资源。有了国家强大的信息基础设施平台,美国数字图书馆领域发展势头很迅速。在1992年的时候,维吉尼亚大学图书馆负责设计的杰斐逊数字档案馆(注:/jefferson/) 就在网上发布了。它主要的两个职责是:(1)建立一个在线的文本、图象数据集合;(2)支持用户互相交流并共享网络资源。(Jefferson Digital Archive) 。美国关于数字档案馆的研究文献也较多。表1 是从google(检索时间: 2005- 04- 25) 中搜索的国外100 家数字档案馆的地域分布情况, 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数字档案馆主要分布在北美洲, 其中美国占总数的76%, 可见美国在数字档案馆研究方面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走在研究的前沿。表1:国外100家代表性数字档案馆分布图 朱健,,林彦, 谢清.中外数字档案馆比较研究.兰台世界,2006年第2期国家美国加拿大日本比利时西班牙泰国斯威士兰挪威数量7611431111用雅虎搜索(/)可以搜到62,600,000个相关网页,关于数字档案馆的外文门户网站有:美国国家档案馆(略)华盛顿州数字档案馆(/default.aspx)西蒙威森塔尔中心数字档案馆(/)西北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档案馆(/era/index.html)从上述表格和代表性的门户网站看,美国在数字档案馆方面已经走在世界领先位置。20世纪90年代中期, 作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 美国国家档案文件管理局成立了数字档案馆特别工作组, 开始数字档案馆的研究与筹建工作。目前已经相继建成了一些数字档案馆, 比较典型的有: 美国西北数字档案馆( Northwest Digital Archives) 、美国电子文件档案馆( ERA, Electronic Record Archives) 、日美关系数字档案馆、因特网档案馆等。1、电子文件档案馆。这个项目是由于美国社会快速进入信息化时代,美国政府行为的日益广泛和多样,还有公众对国家档案馆服务形式提出了更高要求,美国国家档案管理局感到电子档案管理越来越困难而牵头建设的。电子文件档案馆的重点是对各种类型电子文件( 包括数据文件、数据库、地理空间数据、数字影像等) 和数字文献的各项管理技术进行研究。为了保证各种类型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读性, 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有效的电子文件,需要开展很多基础性的研究。ERA 是个规模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此,美国国家档案文件管理署(NARA,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于l997年在该机构的战略计划中就确定了这种合作策略,并依照该策略开始了它当前的电子文件档案馆 (ERA)工程。NARA在全世界追踪、创造和利用各种合作的机会,同时它还对所有有意参与该工程的合作者开放,如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SF) 、美国国家圣地亚哥超级计算中心合作的“ 档案和电子文件的持久管理”项目;美国国家历史出版物和文件委员会在圣地亚哥超级计算中心的“依赖于软件的电子文件的保存和利用”项目。这些项目都是电子文件档案馆建设中一些具体的子项目, 这些子项目的研究成果为电子文件档案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美国电子文件档案工程于l998年启动。在最初的三年里,美国电子文件档案馆 (ERA)工程主要致力于电子文件档案的可行性研究,并弄清楚究竟有那些问题需要解决。由于美国电子文件档案馆工程涉及计算机科学、工程学和档案学等领域的基本问题,因此美国国家档案文件管理署(NARA)与美国联邦政府机构、州政府、计算机科学家、学术机构、私人企业以及他国家的档案馆进行了通力合作。目前,电子文件档案馆的设计工作已基本完成,接下来的主要工作就是将电子文件档案馆由设想变为现实。可是要是ERA从设计模型中还有比较多的具体技术问题有点解决,简单点就是牵涉确定电子文件信息的标记语言,数据库系统和网络整合系统等。NARA初步的目标是在2007年将ERA系统投入使用,并在将来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将其不断发展完善。值得称道的是,2002 年6 月18 日, 美国数字档案馆新馆建筑在华盛顿破土动工, 标志着美国国家数字档案馆的实体开始建设。2、西北数字档案馆。2002 年初由华盛顿州档案馆、西雅图市档案馆以及美国一些高校、历史协会等13 个机构共同合作建成西北数字档案馆, 该项目得到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两年35 万美元的资助。该数字档案馆是一个基于信息共享的数字化信息系统, 能够为各类研究人员提供在线的信息检索和服务。这个项目的一期工程开始与2002年,2004年结束,已经建立一个用标准通用置标语言(SGML)编码的著录档案信息的跨越全国的联合数据库,现在可以通过2500多种检索工具来查询。二期工程已于2005年动工,预计2007年完成,届时将为数据库增加1600多种检索工具。这种由各大高校、档案馆、研究机构共同参加的基于信息共享的数字档案馆在欧美国家非常普遍, 其核心主要是建立数据库和网站。这类项目的开发者由档案机构、高校、图书馆、历史协会等研究机构组成, 其中高校是开发数字档案馆的主力军。3、华盛顿州数字档案馆。华盛顿州立数字图书馆是美国第一家全数字化的档案馆,专用于保存州和本地机构的永久法律、财政及具有历史意义和价值的电子记录的档案馆,拥有目前最先进的尖端研究室、多媒体教室和世界级的数据中心。这个数字档案馆计划开始与2000年3月,物理实体设计和基础技术的论证在2002年完成,并得到了州政府2001-2003年度的财政预算支持。其物理馆址已于2004年6月完工,坐落与华盛顿大学东校区。(三)加拿大数字档案馆相对与美国和英国,国内介绍加拿大数字档案馆方面的文章很少,网络上英文资料完整介绍数字档案馆项目的不多,最有代表性的是“Library & Archives of Canana”和“Passages to Canada Digital Archive”。他们近年在搞图书馆和档案馆合并的工作。2003年秋,加拿大图书馆及档案馆共同建立了一个虚拟社区,称为LAC,即Library & Archives of Canana。通过这一虚拟界面,用户可以全面地获取其所需要的信息,而不必在意该信息是收藏在图书馆还是收藏在档案馆中。2004年5月21日,建立图书档案馆的法案由议会通过并施行,以前从属两个老机构的职员现在自动转为新机构管辖。从这个已经落实的措施来看,加拿大在利用现在的计算机、通信技术合并图档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加拿大之路”(“Passages to Canada Digital Archive”)数字图书馆是加拿大文明博物馆文化研究的其中一个重要单元。这个项目得到加拿大遗产部在财政支持,作为加拿大文化项目顺利上网。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有关移民的经历陈述和物品,使得移民以多样的形式了解他们的历史。三、国内数字档案馆发展状况(一)数字档案馆在我国各地发展的基本状况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水平限制了档案事业的发展,但是这种形式并没有阻碍住档案人在数字档案馆方面不懈的努力。1994年1月,在第二届国际人文学者与技术大会上,著名学者Margaret Hedstrom专门提交了名为电子档案馆:网络环境的集成与利用的论文,对数字档案馆进行了专门研究。国际上,最早研究数字档案馆的国家是美国,其后扩展到英国、加拿大等欧美国家。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技术、资金、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异,我国档案馆数字化建设起步较晚,1996年4月,国家档案局把电子文件研究项目列入科技计划。2000年5月,国家档案局把“数字档案馆工程研究与开发”作为本年度全国重点档案科技攻关计划,由深圳市档案局和国家档案局科研所共同承担。2002年12月8日,在深圳召开了由国家档案局主办、深圳市档案局协办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现场演示会”,演示会向人们展示了该项目的第一期工程。有资料统计,早在“十五”规划中,就有30多个省市把档案信息化工作建设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或者地方档案事业发展,部分省市成立了地区档案信心领导协调小组、明确了组织管理机构,制定了地方或内部的档案信息化工作规章管理制度;省级以上档案馆在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已投入经费5000多万元;配备了微机2000多台,网络设备近200台(套),输入输出设备近1000台(套),其它相关设备近100台(套);已建17个档案网站,15个档案局馆与地方政府办公网络系统挂接;已建机读目录2000多万条,对外开放利用机读目录700多万条;20多个档案馆应用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一史馆、二史馆、北京、上海、深圳等10多个档案馆开始进行档案数字化工作;深圳、青岛、浙江等地档案馆开始进行数字档案馆的试点建设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全体档案工作者的努力下,档案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果,并使得我国地方档案馆在数字化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蔡学美.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 中国档案报,2002年9月,(二)我国各地数字档案馆建设实例下面将具体的列举一些近年的档案工作成果实例,这些实例来自“中国档案信息化发展战略论坛”,有助于我们了解近几年档案信息化工作的进展。上海2002年,上海市档案馆宣布对外开放已公开的现行文件。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实施意见中指出,市和区县档案馆作为查询、利用同级政府部门主动公开信息的场所,应为公众做好服务工作。2004年5月1日,上海市政府公开信息查阅服务中心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向社会开放。截至2004年12月底,市档案馆已接收45个政府部门送交的公开信息目录6977条、全文4855件。至2005年5月底,市档案馆共接待查询政府公开信息4108人次,提供利用8106件次。上海政府公开信息集中查阅服务已形成市区县联动、上下呼应、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青岛2003年,青岛市数字档案馆投入使用。目前,整体系统运行稳定,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保障,数据量稳步增长。青岛市档案馆已经构建了四通八达的网络体系,除了功能完善的局域网,还与政务网、国际互联网连接,让档案信息为公众所利用。此外,青岛市档案馆还构建了大容量的档案信息数据库以及完善的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网络查阅档案信息的功能;实现了档案信息安全存储的功能;实现了数字档案信息处理功能,对数字档案信息进行有序化加工;实现档案信息网上发布功能。四川目前,四川省档案系统“三网一库”的建设进展顺利。2002年5月,四川省档案资源网建立。至今,全省201个市县区全部开辟了网页。四川省档案资源网站今年再次升级,设有一级栏目14个、二级栏目45个,上网资料300万字。2003年4月,省局(馆)网上办公系统和局域网开始应用。全局馆的办公区80台计算机与宿舍区145台计算机分别开通了互联网,可随时上网。四川省档案局办公网的信息发布与维护由各处部自行管理,信息中心统一管理和监督。(三)数字档案馆建设存在的问题我国数字档案建设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总的来说,还是处于初级阶段,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1、除少数几个城市以外,大部分地区资金投入不足。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比较喜欢搞试点,如深圳数字档案馆项目和青岛数字档案馆,而大部分地区不重视档案馆建设,在全国49个省级综合档案馆中,普遍存在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其中还有10多个省市至今对档案信息化建设没有专项投入; 蔡学美.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中国档案报.2002年9期,当然这样的投入状况,发展起来的数字档案馆没法同西方强国比肩,数字档案馆建设需要在技术、设备和人员培训上提供巨额资金,建成后还要在日常维护上投入相当多的资金,而资金正是我们经济发展水平先天限制的;2、地区发展不平衡。档案信息化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沿海城市,而经济落后一些的内陆地区这方面的建设主要停留在纸上。3、项目开发协作程度不高,不重视同高知人才集中的大学和研究所合作,把项目开发完全委托给了软件开发公司。数字档案馆是一个难度很高的系统工程,需要计算机界、软件工程界、通信网络界、档案界等多个社会机构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协作。美国的西北数字档案馆由13个机构共同参与研发。英国国家数据数字档案馆也由伦敦大学计算机中心和伦敦大学图书馆共同建设。国外数字档案馆的研究很强调研究的协作关系,并把它看作决定研究成败的关键因素。国外的这种协作程度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与数字图书馆的协作。因为欧美国家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包括档案资源, 因此数字档案馆建设过程中有数字图书馆的参与是很普遍的现象。数字图书馆不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发展都比较成熟,而且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在理论和技术等方面与数字图书馆有相似之处,因此国外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合作密切,几乎是同时进行。2)参与的机构与部门之间的协作。国外档案馆、各大院校、历史协会、学术团体和政府部门等共同合作形成数字档案馆的强大建设阵容。这些机构和团体不仅提供知识、技术等资源,而且在人力、财力、物力上也给予极大的支持,为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数字档案馆系统软件和硬件应用率不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功能。有些单位花大量资金购置回来的设备只是供机构内的人员做文字录入、简单的目录查询,究其原因,主要是档案工作人员科学文化素质没有跟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面对高技术含量的技术设备,缺乏应用能力;其次是对新型的档案信息服务形式缺乏足够的重视,墨守以前的老办法,养成一种惰性思维。5、国家相关的政策不完善,各个地区和馆点缺乏沟通协作,标准规范,信息根本没法实现预期的网络共享。国家现在只是在少数几个重点地区、城市试点搞数字档案馆(深圳、青岛、上海等),虽然在建设过程中有不少成形的技术、业务规范制订出来,可是它们还没有上升到国家标准这个层次,无法形成强制推行力。各个地区只是各自摸索着建设规范,各成一体。档案信息数据库结构不统一,数据不规范,质量不高;彼此兼容的硬件环境,如文档著录规则、标引方法、电子文件接收规程、技术规范等,一致的格式和标准不完善。6、技术基础储备不足,包括网络通信,计算机管理,软件设计和数据库方面相关的技术,这是数字档案馆建设致命瓶颈,不仅在系统开发期间需要程序语言来实现每个细节,而且系统后期根据用户的反馈信息还要进行系统升级改造都需要相关高技术人员通力合作。虽然我国的数字档案馆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但是要认清它对我们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性,加大重视力度,集中档案机构的中间力量和数字档案技术支持机构会合攻关,全力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四、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前景分析(一)根据国情建设数字档案馆1、根据我国经济大环境开展数字档案馆建设根据2005年我国经济形势分析及预测(顾海兵 周智高),近几年我国正处于“十五规划”时期,处于一个“经济增长周期”(2002-2012)的上升阶段,都稳定在8%以上,国家的经济增长大局势还是好的,经济波动幅度减小。同时,到2003年3月份,我国城市居民家庭户均财产总值就已经达到23万元,户均家庭金融资产达8万元。农民收入也基本具有购买千元以上商品的消费能力。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家电开始在农村普及,而住房、轿车也已经逐渐步入城市家庭。国家宏观经济的稳定是建设好数字档案馆的必要条件,这样档案事业行政指导部门在制订战略发展计划时有一个宽松的外部经济环境。而国民个人收入的增长,是个体提高生活质量的前提。 2、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对数字档案馆的需求近年来,我国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居民消费结构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方面的实际支出和所占比例都在不断增加。2003年中国城镇居民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方面的支出平均是934.38元,在总的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为14.35%。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文化消费市场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与20年前相比,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逐渐由被动接受变为文化生产的引导力量。相当一部分居民群体的消费重心开始向教育、科技、旅游及精神产品消费等领域转移,不仅在衣、食、住、行、通讯、卫生和生活环境等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文化娱乐、广播影视、图书出版、体育康复、旅游休闲等精神生活方面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胡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满足文化消费需求.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城乡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将会促进一个信息时代的到来,它体现出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对社会的各个部门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社会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文化信息给城乡居民,满足他们充实精神世界的需要。档案事业要作的就是改变旧的服务模式,推出新的服务方式数字档案馆,最大限度的迎合城乡居民对文化的渴望。3、互联网发展为数字档案馆建设打下基础上网计算机数、上网用户人数、CN下注册的域名数、WWW站点数、网络的国际出口带宽、以及IP地址数等信息可以从整体上反映互联网络在我国的发展程度和普及程度。到2004年12月31日为止,我国的上网计算机总数达到了4160万台,同2004年上半年调查结果相比,我国的上网计算机总数半年增加了530万台,增长率为14.6%;上网人数截止2004年12月31日,总人数为9400万人,同上一次调查相比,我国上网用户总人数半年增加了700万人,增长率为8.0%;域名注册数也同样高速增长,我国CN下注册的域名数为 432077个,与半年前相比增加49861个,增长率为13.0%,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7.1%,同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结果相比,域名总数已是当初4066个的106.3倍;www站点到2004年比2003年同期增长12.3%;同年我国国际出口带宽的总容量为74429M,与半年前相比增加了20488M,增长率为38.0%,和上一年同期相比增加173.5%;截止到2004年12月31日,中国大陆IPv4地址数已达59945728个,与半年前相比增加10523904个,增长率为21.3%。所有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的互联网继续处于增长势态,虽然个中同样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但是相信中国互联网会在将来发展的更好、更快。互联网上域名、站点的不断增长,用户人数的持续高速增长,不仅体现了互联网的繁荣,还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的生活工作更加有赖于网络,从信息流通到商品交易,从网络游戏到商务办公等等。如果我们档案人没有抓住这个发展的机遇,那么等待我们的是被淘汰出社会信息化体系,从人们的视线中逐渐淡却。4、相关政策法规建设的完善我国数字档案馆在这方面的准备工作相对于国外要滞后一些,出台的相关法规有电子文件归档与档案管理和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但是笔者认为,通过分析各个成功的试点数字档案馆,在国家档案行政部门和档案事业部门的配合下,我们的数字档案馆的规范体系一定能够更加完善。在这方面要充分吸收深圳数字档案馆的经验,深圳数字档案馆的标准规范体系包括管理、业务、技术三个层面。管理性标准规范包括计算机安全法规与标准,数字档案馆工作人员、用户及设备管理规范,利用管理规定,以及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合法性的确认等。业务性标准规范包括术语标准以及相关的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的标准、规范。技术性标准规范包括数字档案馆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软件系统工作平台技术标准,数据存储压缩格式规范,数据长期保存格式规范,数据加密算法规范,网络数据传输规范和数字水印标准等。数字档案馆建设只有在较为完善的政策法规的指引下,才能够在建设过程中少走弯路,“多、快、好、省”建设数字档案馆。没有良好的政策规章,大家一哄而上,只能够是重复建设,或者是问题项目。(二)我国建设数字档案馆的可行性分析要实现数字档案馆的功能,在其技术上要解决海量数据储存、网络共享、高效检索、信息安全和档案信息数字化,当代相关技术发展已经能够支持这些要求:1、数据储存技术这是数字档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下册Module12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03
- 胡桃木好还是橡木好
-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国家的结构形式2026年高三政治第一轮总复习
-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走向整体的世界(含解析)
- 老年人公卫课件
-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下册6月期末联考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SectionB课后培优练(含答案)
- 2016年1月国开电大法学本科《国际法》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启航初二 执笔新章】开学第一课课件
- 配网监理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四年级上册部编版作文教学计划
- 记者证考试复习题库汇总(含答案)
- 餐饮空间案例分析
- 第三章卫星链路设计
-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
- 计算流体力学完整课件
- 知名投资机构和投资人联系方式汇总
- 行政主管岗位职责及工作内容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记录
- 2023版初中化学跨学科实践活动(化学)
-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传动技术》课程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