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学位论文-影响上市公司执行资产减值政策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doc_第1页
硕士学位论文-影响上市公司执行资产减值政策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doc_第2页
硕士学位论文-影响上市公司执行资产减值政策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doc_第3页
硕士学位论文-影响上市公司执行资产减值政策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doc_第4页
硕士学位论文-影响上市公司执行资产减值政策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 引言1.1研究背景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进入了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时代。这是一种以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和知识驱动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经济形态。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已不象工业时代那样结构相对稳定,变化平缓,风险较小,而是商品价格、利率、和汇率变化剧烈,反复无常;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使得企业产品和生产设备很快就会过时,所占的市场份额或边际利润瞬间被人“抢走”,产品寿命周期大大缩短;金融市场高度发达,金融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伴随着各种复杂的创新金融工具大量涌现,使得金融市场变幻莫测,风云突起。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下,所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水平大大提高,其资产的盈利能力起伏不定,时刻面临着减值的可能。为了适应新的经济环境,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会计界作出了积极的反映。“英国的ASB、美国的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90年代均先后采取了相同的步骤:增加企业的财务业绩报表,把已确认未实现利得和损失同已实现的盈余合并,共同反映一个企业的全部业绩。”1 葛家澍. 迎接21世纪,密切关注国内外财务会计的新动向.会计研究,1991.1:9这些准则制定机构及其它国家的准则制定机构同时还制定了有关资产减值的专门准则。资产减值准则和相关准则的出台,使资产减值会计再不象只提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那样单方面的会计,而是向全面和系统的方向发展。它的地位和作用也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提高。在我国,伴随着经济的进步,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资产减值会计应运而生,并且越来越受到重视。早在“两则两制”之前,财政部就要求商业企业根据企业存货的实际情况提取存货跌价准备;“两则两制”要求所有企业按规定比例对应收账款提取坏账准备。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各国认识到高估资产的泡沫破灭后对经济造成的巨大危害,增强了对真实反映资产质量的会计信息的要求。1998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impairment of assets),强调了资产质量的重要性,规范了资产减值的会计实务。针对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资产高估问题,财政部颁布了一系列资产减值的会计政策。1998年,财政部颁布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第一次对股份有限公司提取资产减值准备作出具体规定,要求境外上市公司、香港上市公司以及境内发行外资股的公司必须在会计期末根据实际情况对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计提减值准备,但对于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只要求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对是否确认存货跌价损失、短期投资跌价损失和长期投资减值损失,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并未作出强制性规定,而是由公司自行确定。由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在以前年度大多从未提取过除坏账准备的减值准备,因此,减值准备的提取应该对企业当年度的利润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但从98年的年报看,只发行A股上市公司不太会自愿选择执行四大减值政策2 王跃堂.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机基于沪深股市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2002.12:31,只是将其作为利润操纵的工具,会计信息中资产的质量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 由于1998年自愿执行资产减值政策效果并不理想,财政部于1999年第四季度末先后颁布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会计处理问题的补充规定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会计处理问题补充规定问题的解答。明确无论是境外上市公司、香港上市公司、境内发行外资股的公司,还是仅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均应按照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中对境外上市公司、香港上市公司、境内发行外资股公司规定的提取“四项减值准备”的要求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还将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扩充到应收账款以外的其它应收款。同时,还要求企业对由于采用补充规定而引起的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很显然,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会计政策变更,是将会计政策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分布在相关年度,而不是会计政策变更的当年。因此,企业根据补充规定执行资产减值政策对1999年度的利润影响并不很大,相反,倒是一些上市公司由于将多年累计起来的不良资产在1999年报中得到集中释放,高估的资产中的“水分”被挤干,相关资产的质量得到提高,从而为以后创造更好的经营业绩提供了保障。为进一步提高财务报告中资产的质量,同国际会计准则接轨,2000年12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要求所有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从2001年1月1日起,在计提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存货、应收账款四项减值准备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委托贷款四个项目的计提。新增的四项减值准备涉及到不动产及无形资产等,这类资产的水分很大,执行起来势必对2001年年报产生较大的影响。从2001年年报的公布情况看,深沪两市共计提210亿元的资产减值准备,大致相当于所有上市公司当年净利润总额(727.27亿元)的三分之一。因此对资产的全面计提减值准备,必然会净化资产负债表,使会计信息更真实的反映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并为今后业绩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增强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使财务报表中对资产的计量更真实的反映出企业资产的价值,这对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等权益相关方的决策提供了更加有用的信息。但是,在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会计处理的谨慎性得到体现的同时,资产减值政策也带来了另外的问题。我们知道,企业的会计行为受会计准则制度的约束,会计准则在具有统一性和规范指导作用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给会计人员留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和判断余地。准则的灵活性是为了让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用恰当的会计处理方法,但是在我国目前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不健全的状况下,资产减值政策赋予了企业更多的职业判断和会计方法选择的权利,为企业进行会计操纵提供了可乘之机,有些上市公司根据自身利益动机的需要,选择执行资产减值政策的程度和具体的会计方法,操纵会计报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以其灵活性和可调控性为上市公司所青睐。鉴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重要性和我国现阶段计提减值准备现状,对上市公司减值准备加以重视和研究十分重要,同时也是十分迫切和有意义的。1.2 研究目的及意义会计制度和准则作为确认、计量和报告经济活动的规范手段,必须与时俱进,根据宏观经济环境和企业经营模式的变迁,不断作出动态调整和完善。我国从1998年开始,要求上市公司计提“四项准备”,2001年进一步扩大为“八项准备”。这些制度和准则背后蕴涵着重要的会计思想,即只有夯实资产和负债,才能使会计报表上报告的利润真实可靠。客观地说,中国最近几年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变化极大地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但准则的变化和不完善性难免会被少数上市公司所利用,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一些上市公司不惜诉诸于巨额冲销,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形式,对资产负债表进行“清洗”和“消毒”,以达到自身目的。许多企业为业绩“好看”等种种原因,对计提准备存在抗拒心理,没有按照规定计提。部分企业滥用稳健性原则计提秘密准备借以调控利润,资产减值政策已成为上市公司操纵会计利润的法宝。由于企业会计制度对各项准备的计提只作了原则上的规定,计提标准以及比例的确定都由企业根据情况自行确定,这样上市公司可以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多提或少提来影响利润,操纵会计报表。一方面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少计提来虚增利润,掩盖风险;另一方面,上市公司有可能通过多提减值准备或者巨额冲销来减少利润,为来年利润增长埋下伏笔。实务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一方面表明企业在执行会计制度时对资产减值处理的认识还存在偏差,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规范体系尚未健全和完善,特别突出的是现行制度对资产减值确认与计量中的一些技术性问题没有加以充分阐述,没有给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导致在会计实务中随意性较大。此外学术界对资产减值会计也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如何规范企业选择和运用资产减值政策,在保证会计准则的统一性和规范指导作用的同时,又使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资产减值政策同许多其它的会计政策一样,赋予企业一定程度的选择权,上市公司在执行资产减值政策时,是有其经济利益动机驱动的。究竟哪些因素会影响上市公司对资产减值政策的选择执行以及执行程度?针对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政策操纵利润、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准则制定机构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规范进而加以改进?本文试图通过对A股上市公司2000年、2001年资产减值的考察,初步回答这些问题。1.3研究方法本论文采用的是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即在资产减值会计基本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情况进行实证分析,论证资产减值会计实施过程中的差异,并剖析其产生的原因。1.4论文的逻辑结构与内容安排 本论文的逻辑结构如下图所示:第一章 引言第二章 政策变迁与文献回顾第三章 资产减值准备理论分析第四章 资产减值计提一般实证研究第五章 结论、建议及研究局限性 本论文由五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引言”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动机和相关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论文的结构安排等。第二章“资产减值准备的政策变迁及文献回顾”,简要回顾国内外资产减值政策的历史变迁,对资产减值会计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为本文的描述性统计与实证检验提供研究背景。第三章“资产减值准备理论分析”,从代理理论、契约理论出发探讨盈余管理存在的理论背景,通过对选择执行资产减值政策的经济动机因素来分析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进而理论上得出上市公司可能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结论,为后文的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四章“资产减值的一般实证研究”,主要包括样本选择、资料来源,实证假设的提出,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和统计结果的分析。第五章“结论、建议及研究局限性”,概括了本研究的基本结论,以及一些相关政策建议,说明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可能的改进地方。第二章 资产减值的政策变迁及文献回顾“会计的发展是反映性的” 3 迈克尔查特菲尔德.会计思想史.文硕译.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350。企业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及金融业的危机使得会计界为了适应新的经济环境,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不断作出积极反映。英国的ASB、美国的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以及其它国家的准则制定机构制定了和正在制定着有关资产减值的专门准则。 早期人们重视的是存货资产减值的会计规范。进入70年代,经济发展的影响逐渐将“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推广到短期投资、长期投资的准则中,并逐步形成了永久性减值的确认标准。80年代以前,人们仍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混在折旧会计中,认为折旧尤其是加速折旧已经考虑了技术进步的影响。80年代开始对长期资产减值的探索则加速了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进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等长期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相继出台,使90年代成为资产减值会计全面推行的时代。资产减值会计日益成为当前会计界注目的焦点之一。2.1 资产减值会计的演进2.1.1资产减值会计思想的发展资产减值的会计思想从可以考证的文献看,萌发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当时意大利商品贸易相当繁荣,许多商业企业的会计实务均体现出资产减值的思想。如达蒂尼公司对库存商品“按买入价或市价列示(如果后者更低),差额则列入商品账户” 。4 索科洛夫(苏).陈亚民译.会计思想史.中国商业出版社,1992:41在当时的商业会计实践中,人们已经意识到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在存货计价中的稳健作用,是直觉意识在会计核算中的朴素体现。将意大利复式簿记系统归纳的帕乔利在其1494年的数学大全一书中提出了不得高估存货的思想,也佐证了当时实务中已经存在按低于成本的市价估价存货的做法5 刘峰.会计准则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1675年,法国的Jacques Savary明确提出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用于存货的陈旧、过时和毁损,并与1712年提出了他对可变现净值的理解。他是第一个提及资产过时及毁损会计核算方法的人。19世纪,存货计价的稳健思想已广泛传播至欧洲大陆。随着经济重心的西移,20世纪的美国成为世界会计的先行者。存货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普遍运用。20世纪30年代,会计学界对资产减值的关注逐步从存货发展到各类资本资产。1936年,美国会计学会(AAA)对资本资产过时问题进行探索,并提出“企业应从其账户中剔除那些资产不再有用或销售的成本,应减少在用资产的账面价值到未来经营预计可收回的合理金额”。这里,AAA首次明确提到“可收回金额”的概念,为以后长期资产减值确认与计量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50年代,对当时被称为过时会计研究较为深入的是David Green Jr.和George H. Sorter。他们在1959年的Accounting Review上发表了“过时会计(Accounting for ObsolescenceA proposal)”一文,较为系统的介绍了其对资产过时的分类和确认问题的观点,文中建议“计算现有资产的价值,将其账面价值减计到现有价值”,开辟了长期资产减值会计思想的先河。2.1.2西方资产减值政策的演进美国资产减值会计规范的形成和发展总体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1947年美国会计师协会(AIA)颁布了第29号公告存货计价(Inventory Pricing),首次以规范的方式提出企业可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录存货价值。195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会计程序委员会(APC)在会计研究公报(ARB)上第一次全面、详细地提出了存货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的计量规定。1975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第12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S No.12)规范了短期投资减值准备政策,允许企业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量期末短期投资。对于权益法下的长期投资,FASB技术公告(Technical Bulletin)79-19中规定,采用权益法的母公司或投资者应将其投资账户按持股比例降低到估价准备账户或同类账户。SFAS第5号“或有会计事项”提出了或有损失的可能性确认标准,为长期资产的减值提供了理论基础。SFAS第19号及以后的第69号,对石油天然气行业的长期资产减值进行了规范。80年代以来,FASB开始考虑将长期资产减值推广到一般企业,并于1995年3月颁布了SFAS第121号“长期资产及处置长期资产减值会计”。2001年10月3日,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SFAS No.144长期资产减值及处置准则,代替了1995年颁布的SFAS No.121。1994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开始将制定统一的资产减值准则加入其议事日程。在此之前,减值规范散见于IAS第2、16、22、28号准则中。1998年4月,在马来西亚科伦坡召开的会议上,IASC讨论并发布了IAS36资产减值。该准则取代了IAS2、16、22、28中有关资产减值的规定,适用于除存货、递延所得税资产、建造合同和雇员福利有关的资产和IAS32所涉及的金融资产外的所有资产的减值会计核算。2.1.3中国资产减值政策的演进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中,企业虽然也核算盈亏,但并不对盈亏负责,而是由国家统负盈亏。在此体制下,企业不需要考虑有关资产减值问题。在会计制度上,采用体现消失成本观的“资金运用”概念来作为资产要素。1992年,财政部相继颁布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及各行业的财务与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第18条指出:“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这一原则建立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可能性”标准,是我国资产减值政策的起点。但在这批规范中,基本上仅允许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并未涉及其它资产减值的内容。虽然1992年的企业会计通则没有提及成本与市价孰低法,也未考虑存货的减值问题。但在商业企业会计制度中,企业可设立“商品削价准备”用于核算因库存商品可能发生的削价损失而从成本中提取的削价损失准备。此外,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中也有企业可以提取存货变现损失准备的规定。1997年12月,财政部发布关于企业资产评估等有关会计处理的通知(财会199772号),规定对时间长于一年的长期股权投资或其它股权投资,在投资时应对资产进行评估,对非现金的固定资产或其它实物资产、无形资产,如评估确认的价值小于投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应将差额计入投资评估减值。1998年1月,财政部颁布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财会1998 35号),第一次对资产减值政策作出明确规定。该制度要求境外上市公司、香港上市公司和境内发行外资股的公司在期末对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投资以及长期投资进行检查,对符合规定的情况应计提减值准备。其中,对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比例由该类企业自定。对于其它上市公司,该制度允许但不要求实行此项规定。1998年6月,财政部颁布了投资具体会计准则(2001年已作修改),按投资准则规定,长期投资应计提减值准备。同时,还允许企业按单个项目、类别、总体确认短期投资减值,而股份有限公司制度中规定可按总市价低于总成本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1999年6月财政部颁布有关会计处理问题的有关补充规定,要求无论是境外上市公司、香港上市公司、境外发行外资股的公司,还是其它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股份有限公司,均应按照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中对境外上市公司、香港上市公司、境外发行外资股公司规定的提取“四项减值准备”的要求,计提相关资产的损失准备。该规定还将其它应收账款包括进要求计提的范围。该规定使得资产减值会计在大范围内得到应用,引起极大社会反响,资产减值概念开始为广大非会计专业人士所关注。2000年1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025号)中重新对资产进行定义: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该定义同时采用了未消失成本观和未来经济利益观。企业会计制度将资产减值准备由四项扩至八项,即在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基础上,增提新的四项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要求企业应定期或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将成本与市价比较,当市价低于成本时,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对应收账款、其它应收款进行检查,确定坏账准备计提比例,选定计提方法,计提坏账准备;将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比较,通常按单项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于市价持续下跌或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恶化等原因导致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长期投资,应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对委托贷款本金全面检查,若有迹象表明委托贷款本金小于可收回金额的,应计提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对于有证据表明已发生减值的在建工程,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检查各项无形资产预计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对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001年1月和11月,财政部分别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财会20017号)和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财会200157号),两项准则分别对无形资产减值和固定资产减值的政策作了相关的规范处理。从上述规范可以看出,企业会计制度相对于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的一个显著变化在于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由四项增至八项。但是,不论是先前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还是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对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规定都赋予了企业很多职业判断的权利,其目的在于使企业更稳健地确认当期收益,更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但现行的资产减值政策只是对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作了原则性规定,计提标准及计提比例由企业自行根据情况确定,这在客观上为上市公司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可能。2.2 国外相关文献资产减值之所以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主要原因有:(1)资产减值,尤其是长期资产减值,往往会对企业当期的盈余和资产的账面价值产生重大影响;(2)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公认会计准则为公司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方法留下了较宽松的选择空间,致使资产减值成为管理层调整盈余规模和确认期间盈余的重要手段。对于企业提取资产减值准备的经济动机主要有两种观点;(1)经理人员在选择减值政策的时候,会利用准则给予他们的选择余地采用有利于其自身利益的方法,并且投资者由于缺少必要的信息,无法洞察这种盈余管理行为;(2)管理层确认资产减值的目的不是操纵利润,而是基于企业糟糕的经营状况,同行业的竞争以及经营策略转变所导致的资产价值的降低。对于资产减值的盈余管理动机,Strong和Meyer6 Strong, J.,& J.Meyer. Asset Write-downs: Managerial Incentives and Security Returns. Journal of Finance,1987 (July):643-661研究了120家19811985年间宣告资产减值的样本公司。由于涉及到31个行业,所以采取每个样本与对照组进行净资产回报率、市净率和每股现金流量等财务指标的比较,采用随机抽取与各样本公司所处相同行业且在19811985年间没有宣布资产减值的15家公司组成相应的对照组,结果表明样本公司出现在业绩最高和最低类的频数远远低于预期值。此外,为了研究减值公司的其它特征,对每个样本公司选取两家相同行业并具有相似规模的参照公司,他们发现决定公司计提资产减值的最重要因素似乎是管理层的变更,特别是在那些新任高级管理人员是来自公司外部的样本公司。减值公司的每股现金流量和净资产收益率也低于参照公司。但是计提减值似乎发生在财务业绩正在得到改进的期间,因为资产负债率(虽然依然高于对照组)较以前年度有所降低。作者还运用市场模型来研究股票回报率受资产减值公司的影响。将公告前1天至公告日(0号)作为减值公告期,其累计非正常回报(CAR)为负数,但在公告前11天至前2天期间的CAR为正数。他们发现资产减值比例越高,宣告当时的股票非正常回报也越高。这些结论支持了作者的假设:公司的资产减值存在盈余冲刷动机,并且“洗得越干净越好”。Eliott和Shaw7 Elliott, J.A. ,Shaw, W. H. Write-Offs as Accounting Procedures to Manage Perception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6 (Supplement), 1988:91-119对240家在19821985年间计提资产减值公司的会计收益与市场回报进行了研究。为了取得原始样本,他们在Compustat数据库中选择损益表的特别项目为负数且绝对值超过总资产1%的公司作为样本,通过阅读公司的年度报告,排除样本中那些特别项目由存货和应收账款等非操纵性减值构成的公司。样本公司的减值平均比例(中位数)为总资产的8.2(5)。63的减值是在第四季度披露的,作者认为与年报审计相关,而不是暂时的现象。有39的公司在公布减值的当年发生了最高管理层的变动,减值公司在资产回报率和净资产回报率(即使将减值部分加回也如此)方面显著低于其同行业中没有发生减值的公司。发生减值的前三年,减值公司的股票回报显著低于行业中位数,其资产增长率和盈余对市价的比率也降低。他们得到了与Francis、Hanna和Vincent基本一致的结论,即:(1)企业资产的价值毁损因素对资产减值的计提比例有显著影响;(2)当企业的主要管理层发生人员变更时,企业往往倾向于提取大量的减值准备,为将来的业绩提升进行“秘密准备”。Mcnichols和Wilson 8 Wilson, G.P. Write-offs: Manipulation or Impairment?,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34(Supplement).1996:171-1779 Heflin, F., T. Warfield. Managerial Discretion in Accounting For Asset Write-offs (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1997发现,当企业利润非常大或非常小时,企业多倾向于提取较高比例的减值准备,这意味着管理人员有利用资产减值政策进行平滑利润和大清理的盈余管理动机。Heflin和Warfield9研究了19851991年间宣告资产减值的588家公司,发现与同行业配对的公司相比,资产减值公司的股票回报率无论是在减值当年还是减值前三年都要低于前者。相反,资产减值公司的盈余(未经减值)在减值当年却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些发现表明“这是一种盈余管理行为拖延资产的减值,直至未经减值的盈余达到较低的水平”。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样本公司的资产减值并没有得到及时的计提,在减值宣告以前,公司的部分资产价值在交易市场已经发生贬值,与前面公司递延资产减值的发现是一致的。最后,Heflin和Warfield还发现,过分计提减值准备的盈余冲刷动机不如进行利润平滑明显。Francis、Hanna和Vincent10 Francis, J. et al. Causes and Efforts of Discretionary Asset Write-off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34 (Supplement), 1996:117-134 选取了自1989年发布资产减值信息公告的674家美国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加权托宾模型对影响企业资产减值政策的两类因素进行考察。一类是代表资产价值实际降低的指标:资产减值前一期的CAR,资产减值前五年到资产减值前一年的CAR、市盈率、资产变化率及其变化量。另一类是代表管理人员操纵动机的指标:包括大股东变更(MGMT)和经理人员报酬计划指标(Good,Poor)。研究结果表明,价值毁损变量对企业提取减值准备的比例和动机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在控制价值毁损变量后,研究发现经理人员发生变更和以前年度曾经提取过减值准备的企业更倾向于提取较高比例的减值准备,但利润平滑和大冲洗动机对资产减值准备提取比例的影响不显著。对利润操纵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利润操纵因素对固定资产、存货等资产的减值政策影响较小,但对易于操纵的商誉、资产重组费用等资产的减值政策则有非常显著的影响。从上述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资产减值主要有两个目的“盈余管理观”(manipulation)和 “真实毁损观”(impairment)。前者往往表现为管理层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操纵,或通过资产减值进行利润平滑。后者则认为资产减值真实地反映了公司现有资产的市场价值,而不是机会主义行为。国外文献主要对1995年以前的数据进行了研究,当时美国还没有实施第121号会计准则,资产减值的操纵性非常强。研究范围涉及资产减值公司的动机、减值公告的市场反应、减值金额及其对盈余的影响。但各文献研究的具体时间段存在很大差异,限制了各项研究成果的可比性。在确定哪种公司记录资产减值、何时记录资产减值、管理层记录和避免记录资产减值的动机等方面所考察的动机也可能不同。例如,公司所处经济环境(如衰退期还是扩张期)就是影响管理层决定是否计提资产减值的一个因素。文献的研究范围大多涉及资产减值公司的动机、减值公告的市场反应。因此,难以对这些文献进行有效的比较研究。不同类别的资产减值可能令市场产生不同的反应,因此在研究中应该尽可能的明确样本中各项资产减值的具体性质,以及所选样本的行业构成。对资产减值进行具体规定的美国第121号和第144号准则的相继出台很可能对会计实务产生巨大影响,但缺乏这方面的研究文献;另外,已有的文献主要从市场直接参与者的角度研究资产减值,然而,许多潜在的信息使用者的利益与资产减值相关,而且他们的利益可能受到公司是否记录资产减值的影响,目前尚缺乏这方面的资料。2.3 国内相关文献在我国,对资产减值政策的系统研究始于1998年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赋予A股上市公司对四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自从1999年11月财政部颁发有关会计处理问题的补充规定,要求所有股份有限公司对四类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以来,国内不少学者对资产减值进行了实证研究。周忠惠、罗世泉11 周忠惠,罗世全.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会计研究, 2000.9:23-30从理论角度论述了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问题,探讨了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起点、实质、确认与计量问题,并分析了我国资产减值会计滞后的原因。他们认为,资产减值确认的最佳标准是只要发生减值就予以确认,且为了提高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应允许减值的恢复,同时,为了减少可能的操纵现象,应该对其进行充分、公允地披露。罗世全对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438家公司在1999年度的资产减值追溯调整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由于补充规定允许1999年执行资产减值政策的公司可以进行追溯调整,研究证实了资产减值追溯调整行为存在“挂牌、保配”动机的盈余管理。李增泉12 李增泉.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政策的实证研究.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 2001.4:70-11313 王跃堂.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机基于沪深股市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 2000.12:31-40 14 于海燕,李增泉.会计选择与盈余管理来自上海股市四项准备的实证研究.上市公司,2001.1:37-4212对1998年度A股上市公司与B股上市公司在执行资产减值政策上的差异分析,以及具有各种盈余管理动机的A股上市公司与对照公司在1999年度资产减值比例和当期提取比例的对比分析后发现,当上市公司被赋予是否提取减值准备的会计选择权时,一般是选择不予计提或少量计提。当上市公司被强制要求执行资产减值政策时,具有扭亏动机、配股动机和临界动机的上市公司一般会选择增加(或不减少)当期收益的资产减值政策,而具有亏损动机、变更动机和利润平滑动机的上市公司一般会选择增加(或不减少)未来期间收益的资产减值政策。政策也证实了1999年度上市公司提取的资产减值准备有相当大的比例是追溯调整到了以前年度。研究考察了1999年度的四项资产减值状况后还认为单项资产的计提政策不能很好地判断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王跃堂13对1998年A股上市公司执行三大减值政策(除坏账准备外)的情况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会计政策选择的因素不是西方的“三大假设”,而是证券市场的监管政策、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经营水平以及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同时还发现,有扭亏现象的公司执行三大减值政策的可能性更小,被“ST”的公司执行三大减值政策的可能性更大。于海燕、李增泉14对1999年报中上市公司计提四项减值准备的情况进行回归分析,并通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的检验,得出结论为:扭亏公司和亏损公司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过程中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处于配股临界线的企业在计提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的过程中存在盈余管理行为。黄婷晖15 黄婷晖.对ST、PT公司执行资产减值政策的实证研究.第一届实证会计研讨会,2002:203-209对“ST”、“PT”或停牌前一年或脱离T行列、摘牌前一年执行资产减值政策的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这些特殊公司在相关年度利用减值准备政策给予的自主权进行盈余管理,计提了比正常公司高比例的超常减值准备,从而提高利润,避免或推迟被“ST”、“PT”或停牌或是尽早脱离T行列、摘牌。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课题组16 谭燕,李敏等.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研究:以ST、PT公司为例.广东财会. 2002:174-183 通过对1998、1999年度的“ST”、“PT”公司的研究发现,“ST”、“PT”公司存在利用追溯调整将1999年一次性提取的资产减值准备的大部分追溯到以前年度的动机。赖朝晖17 赖朝晖.上市公司存货跌价准备的实证研究.【学位论文】.上海财经大学,2002通过对上市公司1999、2000、2001三个会计年度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情况的实证分析,发现亏损公司和扭亏公司在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上存在的盈余管理现象在19992001间具有较好的统计稳定性。以上可以看出,国内的研究主要围绕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进行,并且大多数研究只局限在流动资产减值和长期投资的资产减值(所谓“四项减值”)的会计选择和信息披露。相比国外的同类文献,国内的研究多不涉及资产减值会计信息与市场价格的关系。这是因为在2001年颁布企业会计制度以前,中国会计制度不允许确认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减损。国内的研究初步证实了具有避免“ST”、扭亏、亏损、变更及配股动机的上市公司存在利用资产减值政策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这些文献的特别意义在于探讨了中国特定的制度因素(如ST制度)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这是国外的文献所没有涉及的。中国在2001年实施比较全面的八项资产减值规范,对于新规定赋予的会计政策的选择权,上市公司是否恰当的加以运用,以更加稳健地确认收益、真实公允地反应公司财务状况,还是成为其调节利润的工具,本文试图通过对沪市A股上市公司2000年、2001年资产减值的考察,初步回答此问题。中国在2001年实施比较全面的资产减值规范,系统研究该项政策效果的文献较缺乏,这是本文的重要动机。第三章 资产减值准备理论分析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基础为“决策有用观”和谨慎性原则。在“决策有用观”的会计目标下,会计信息主要为投资者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而投资者更关心的是资产的价值而不是以历史成本反映的资产的账面数字,这样,投资者追求会计信息决策有用的外部力量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企业规避风险的内在动力,促使资产减值会计的产生和广泛应用。管理者编制财务报告和设计经济交易时,为达到特定目的而改变财务报告,从而发生盈余管理行为。盈余管理是一种机会主义行为,它的存在有悖于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有悖于会计信息的中立性,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为了研究资产减值是否被某些公司用作盈余管理手段,有必要对中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进行理论分析。3.1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起点决策有用观研究资产减值准备首先从其理论的起点开始,资产减值会计隶属于财务会计,资产减值会计的目标应当服从于会计的目标。因此,本文从会计目标的角度出发研究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起点问题。关于会计目标的理论问题,主要有两种权威观点,一种是“受托责任观”,另一种是“决策有用观”,其本质区别在于对会计信息质量是强调“可靠性”还是“相关性”的问题。在“受托责任观”下,会计目标强调的是“可靠性”,会计信息应当是客观、可靠和精确的。因此成本计量属性主要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而着重于未来的、非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由于不能代表管理当局的决策,又往往是其所不能控制的,因此如果用它来评价受托责任,也许并不公正。资产减值会计就是一种非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由于难以做到十分精确可靠,因此在“受托责任观”下,资产减值信息显得没有必要。从1968年起“决策有用观”在财务会计理论和研究中占了主导地位。在“决策有用性”的“信息观”影响下,会计报告的目标是“为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它使用者提供其作出理性投资、信贷和相似决策所需的有用信息。”而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主要是企业现金流量和关于经营业绩及资源变动的信息,因此在“决策有用观”的会计目标下,会计报告应主要反映现实并带有预测性的信息,强调信息的相关性,而对会计信息的精确性要求没有“受托责任观”下严格,信息在时间上的分布不仅要表现为过去的信息,还要表现为现在和未来的信息,但是受会计理论及计量方法的限制,信息观下财务报告的提供仍然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只是通过额外的信息披露作为财务报告的补充,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决策有用的要求。九十年代以来,会计理论的发展使以现值(价值)为基础的计量属性在实务中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可操作性,这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对使用者的有用性,使“决策有用观”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决策有用性的“计量观”。“计量观”认为,以现值(价值)作为成本计量属性应在会计理论及实务变革中加以推广。近年来无论是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还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都在努力围绕会计目标的变化重新构建财务会计理论框架,修订会计要素概念、确认与计量的标准,而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是将资产定义为“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我国会计准则对资产的定义也进行了修改。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重新定义,“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按照“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这一不可缺的特征,不具备有望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也不能作为资产继续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这一定义的转变把会计的中心由损益表转向了资产负债表。它概括了资产的本质,应该说符合企业持有资产的目的。从“计量观”的角度来说,当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该资产预期能带来的经济利益时,会计上记录和反映这一笔资产减值损失是合理和恰当的。因为资产要以价值作为计量的基础,这就是资产减值的实质。当未来可能流入企业的全部经济利益低于该资产现在的账面价值时,在会计上对资产的减值情况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其实质是用价值变量代替成本变量,并将账面金额大于其价值部分确认为损失和费用。资产减值会计试图为资产的真实性提供度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资产减值理论的起点是“决策有用观”。其目标是通过提供资产价值的信息,向现实的和潜在的投资者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信息,而不是向所有者报告其受托责任及履行情况。3.2资产减值准备确认的关键谨慎性原则的应用从会计的发展历史来看,计提资产减值是源于风险观的考虑。企业经营活动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会计职业是在破产、倒闭、舞弊和争议的企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个环境使会计人员尽量谨慎,这样谨慎性原则的产生便有了动因。当今的市场环境下,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增加使资产的市场价值经常处于不断变化中,在我国由于历史遗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企业界普遍存在着高估资产价值的现象,这降低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而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报告应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尽可能全面的会计信息,特别是应报告有关可能发生的风险损失,而资产减值的信息自然是风险损失信息的一部分。资产减值会计要求对资产计价采用孰低法,这在资产的计量上体现了不高估资产,不少计费用的谨慎性原则,降低了风险和不确定性。所以,企业按照谨慎性原则进行会计处理,形成了资产减值会计处理方法。因此,资产减值准备就是谨慎性原则在不确定经济环境中对资产计价的具体应用。综上所述,资产减值的理论基础为“决策有用观”和谨慎性原则。资产减值会计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资产价值的信息,向现实和潜在的投资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未来现金流量等与决策相关的信息。但是,按照“决策有用观”的思想,资产减值会计不仅在资产发生减值时要确认,在资产发生增值时也应加以确认,因为它提供的是有关资产有用性的价值信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谨慎性原则“宁可低估,不可高估”的应用。所以说投资者追求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外部力量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企业规避风险的内在动力,促使资产减值准备的产生和广泛应用。3.3选择执行资产减值政策的理论假设3.3.1 代理理论现代企业的核心机制是代理关系机制。企业管理当局提供的会计数据在大量契约的订立、执行和监督中得到运用,并成为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互通资讯的工具。会计通过对代理关系的形成、执行、解除等进行记录和反映,建立起有效的信息系统,改善委托代理双方的信息分布,以降低委托代理关系所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引发的代理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现代会计尽管肩负着这一使命,并确实有效地改善了委托代理双方的信息公布,但它是无法完全消除委托代理双方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的。这一方面是由于作为代理人的企业管理当局同样受制于成本效益原则及法律、技术等因素的约束,不可能将自已知悉的信息全部传递给委托人(比如企业的商业秘密),而且企业的所有信息也并不是都可以通过财务报告传递或及时传递的;另一方面,即使是对于提供的会计信息,代理人也会有比委托人更深的理解。因此,企业管理当局总会拥有更充分、更及时的信息,甚至永远不被外人知晓的私人信息,而委托人掌握的信息是不完全、不及时的,企业管理当局与委托人之间存在着沟通阻滞,这使得委托代理关系下的信息不对称是客观存在、不可能消除的。在委托代理关系所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客观存在的条件下,会计信息的传递固然可以降低委托与代理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但却不可完全消除,这样,用作为代理人的企业管理当局生成和提供的会计信息作为评判自身是否履行契约的标准(依据),在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的目标函数不一致的情况下,代理人利用拥有的信息优势及特权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修正”这一标准,损害委托人利益的盈余管理动机就会产生。为了限制企业管理当局盈余管理的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代理成本,委托人可以对代理人的行为实施监督,如通过及时收集大量关于代理人的行为信息对其进行考察,聘请独立的注册会计师对会计报表进行审计等,但由于监督成本的存在以及监督有效的有限性,使得企业管理当局仍有机会实施盈余管理。3.3.2 契约理论开辟了现代主流企业理论企业契约理论(the contractual theory of the firm)之先河的美国经济学家科斯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nexus of contracts)。企业行为是各契约方之间博弈的结果。这里,各契约方的目标函数都是约束条件下的个人效用最大化。由于信息不对称、高昂的交易费用、契约签订者的有限理性以及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等原因,使得所订契约总是具有不完备性和刚性,不可避免地会与现实的需要产生矛盾(即存在契约摩擦),因此盈余管理便应运而生。会计准则作为一种契约,也具有不完备性。会计准则的出现应该是私人订立契约成本过高所致。随着现代股份公司的出现,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数量剧增,且多分散在企业外部。对企业来讲,由于契约成本的限制,他们不可能象古典企业那样以一系列的私人契约来规范和限制会计信息;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来讲,由于会计信息是一种消费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公共物品,因此必然产生“搭便车”现象,同时又由于会计信息存在外部性问题,因此为解决私人契约成本过高和克服公共物品的特性而带来的市场失效,有必要由政府出面强制对会计信息进行规范,于是私人契约转化为公共契约,会计准则便出现了。由于会计准则是一种公共契约,在制定过程中,准则制定机构为了维护自己对准则制定的垄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