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机构及其设计精品医学PPT课件.ppt_第1页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精品医学PPT课件.ppt_第2页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精品医学PPT课件.ppt_第3页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精品医学PPT课件.ppt_第4页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精品医学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5.1凸轮机构的应用与类型,5.2从动件的运动规律,5.3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5.4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5.1凸轮机构的应用与类型,内燃机配气凸轮机构,内燃机配气凸轮机构此凸轮机构用于推动阀杆作往复摆动,使气阀开启或关闭,以控制燃料在适当时间进入气缸或排出废气。开启和关闭时间的长短及其运动规律,则取决于凸轮廓线的形状。,类型平面盘形凸轮端部平底锁合弹簧力输出直动,工作原理:盘形凸轮匀速转动,通过曲线轮廓向径的变化,使从动件按内燃机工作循环的要求开启和闭合。,1)凸轮机构的应用,1凸轮机构应用、组成及特点,自动机床的进刀凸轮机构此具有凹槽的圆柱凸轮,通过嵌于凹槽的滚子迫使推杆作往复摆动,以控制刀架的进刀和退刀运动,它们的运动规律,则取决于凹槽曲线的形状。,类型空间圆柱凸轮端部滚子从动件锁合凸轮沟槽输出从动杆摆动,工作原理:具有凹槽的圆柱凸轮回转时,凹槽侧面驱动杆绕点作往复摆动,控制刀架的进刀和退刀运动。,自动机床进刀机构,工件1回转,凸轮靠模3与床身固定;受弹簧作用,刀架2紧密接触凸轮。纵向移动拖板时,刀架2在凸轮靠模轮廓曲线的推动下作横向移动,切削出与靠模板曲线一致的工件。,类型平面移动凸轮端部滚子锁合弹簧力输出直动,工作原理:,靠模车削机构,自动车床的凸轮机构此自动车床在加工台阶销套时,其送料,夹紧,车外圆与钻孔及切断四道工序的运动及其时序配合要求,均由凸轮机构来实现。,自动车床凸轮机构,组成,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部分组成其中凸轮具有曲线轮廓或凹槽属高副;经廓线设计可实现预期的精确运动。,特点,简单紧凑;适当的设计凸轮轮廓线可实现各种运动规律,结构简单,紧凑;但易磨损,传力不大。,轮廓难加工、易磨损,适于轻载;凸轮机构是高副机构,易于磨损,因此只适用于传递动力不大的场合。多能、灵活,广泛用于控制和驱动机械、仪表、自动生产线及操纵装置。,2)凸轮机构的组成和特点,凸轮是一种具有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构件,他通过与从动件的高副接触,在运动时可以使从动件获得连续或不连续的任意预期运动,按凸轮的形状分:盘形凸轮,圆柱凸轮,2凸轮机构的分类,按推杆形状及运动形式分:尖顶,滚子和平底推杆;对心(偏置与直动)和摆动推杆,按保持高副接触方式分:力封闭的凸轮机构,几何封闭的凸轮机构,小结,凸轮类型很多重点掌握平面盘形凸轮;,凸轮通过从动件端部设计解决减摩;常见的端部形式尖顶、滚子和平底。,锁合能确保凸轮始终与从动件可靠接触传动;常用形式力锁合与形锁合。,凸轮廓线是核心决定凸轮机构的性能与运动变换。,凸轮机构一般是将凸轮的匀速转动变换为从动件的预期往复移动;,尖端:接触处为滑动摩擦,会产生严重磨损,极少采用。滚子:接触处为滚动摩擦,摩擦磨损大为降低,应用较广。平底:接触处为滑动摩擦,但在接触处容易形成油膜,接触处作用力始终垂直于平底,使传动平稳,较广泛应用。,5.2从动件的运动规律,1凸轮机构的运动过程和基本参数,名词术语及符号,基圆r0:以凸轮轴心o为圆心,以最小半径r0为半径所作的圆称为凸轮的基圆,r0称为基圆半径。,5-2-1,推程:当凸轮以逆时针转过0角时,推杆由最低位置被推到最高位置的这一运动过程称为推程,而相应凸轮转角0,称为推程运动角0。,远休:当凸轮继续转过01角时,推杆处于最高位置而静止不动,这一过程称为远休,而角称为远休止角01。,回程:当凸轮继续转过0时,推杆由最高位置回到最低位置的这一过程称为回程,角度称为回程运动角0。,近休:当凸轮继续转过02时,推杆将处于最低位置静止不动,这一过程称为近休,角度称为近休止角02。,行程h:推杆在推程或回程中移动的距离h称为推杆的行程,2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从动件运动规律指从动件的位移s、速度v和加速度a随时间t或凸轮转角的变化规律;其描述曲线称为从动件运动线图。一般位移曲线用于设计凸轮廓线,速度和加速度曲线用于性能分析。,常用运动规律:等速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1)等速运动规律,设凸轮以等角速度转过一个推程运动角0时,推杆完成行程h,则运动方程,运动特点:运动过程中,其加速度为零。推杆在运动的开始和终止的瞬时,因速度有突变,加速度为无穷大,致使推杆突然产生非常大的惯性力,因此对凸轮产生极大的冲击,这种冲击称为刚性冲击。推杆在运动的开始和终止的瞬时,有刚性冲击,运动线图及特点:位移线图为斜直线,速度线图为平行横轴直线,2)等加速等减速或抛物线运动规律,为保证凸轮机构运动平稳性,通常使推杆先作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故在加速段和减速段凸轮的运动角及推杆的行程各占一半。运动方程:,运动特点:推杆在运动的始,中,末三瞬时,因加速度有突变,此时推杆的惯性力也将为有限突变,因而引起的冲击较小,故称这种冲击为柔性冲击。推杆在运动的始,中,末三瞬时有柔性冲击,运动线图及特点:从动件先作等加速后作等减速运动,图中加速、减速两段的时间相等(也可不等),其位移曲线为两段抛物线连接而成。,3)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又称简谐运动规律),质点沿圆周作等速运动时,其在直径上的投影的变化规律作为从动件相应的位移变化规律。运动方程:,5-2-2,运动线图及特点:速度曲线为正弦曲线,加速度曲线为余弦曲线。,运动特点:从动件在推程运动开始和结束位置,加速度存在有限值的突变,因此也会产生较严重的冲击,即柔性冲击,5-2-2,4)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又称摆线运动规律),滚圆沿纵轴作匀速纯滚动,圆上任一点A的轨迹为摆线。滚圆转一周,A点回到纵轴上。运动方程:,5-2-2,运动特点:整个推程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和加速度曲线都是连续变化的,加速度没有任何突变,因此就不会产生惯性力的突变,故既无刚性冲击又无柔性冲击,运动线图及特点:A点作摆线运动时,在纵轴上的投影即构成从动件摆线运动规律的位移曲线。其加速度曲线为正弦曲线,5-2-2,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小结,3从动件组合运动规律,为了改善推杆的运动特性,或当选用上述常用的运动规律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时,如要求推杆必须采用等速运动规律,同时又无刚性冲击时。就必须采用将两种运动规律组合起来的组合型运动规律。,构造组合型运动规律的原则是:要保证各段运动规律在衔接点的运动参数(位移,速度,加速度等)保持连续,在运动的起始和终止处,运动参数满足边界条件。,理论和实践均表明:高阶光滑的凸轮廓线具有优良的动态性能,但也要求有很高的加工精度。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从动件运动规律;改善动态性能必然增大加工成本和难度。,等速运动与正弦加速度组合型运动规律,在求解时,可选定两修正段凸轮转角,4从动件运动规律选择,凸轮机构在连续运行过程中,若存在速度突变v,则会形成很大的加速度(v/t),造成机构的疲劳破坏、剧烈磨损、强烈振动;即发生刚性冲击。,若存在加速度突变a,则会形成一定的动载(ma),引发机构的噪声、磨损、振动;即存在柔性冲击。,所以选择从动件运动规律时应避免刚性或柔性冲击。,思考题1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是指哪几个物理量的变化规律?位移、速度、加速度2如何判断某种运动规律从动件是否有冲击?何种性质的冲击?判断凸轮在某位置时所对应从动件的加速度有无突变。若加速度存在无穷大突变,则为刚性冲击;若加速度存在有限值突变,则为柔性冲击3选择或设计从动件运动规律应考虑那些因素?满足机械对从动件的具体运动要求,根据工作条件(如高、低速和轻、重载荷等)使凸轮机构有良好的动力特性4不同运动规律曲线组合时应满足什么条件?连接点处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值分别相等,5.3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1凸轮廓线设计基本原理,无论是采用作图法还是解析法设计凸轮廓线,所依据的基本原理都是反转法原理。,设计时,假设凸轮静止不动,推杆相对于凸轮作反转运动,同时又沿导轨作预期的运动,推杆尖顶在此复合运动中的轨迹就是所要求的凸轮廓线。,5-3-1,给整个凸轮机构加上一个公共角速度-,使其绕轴心转动。此时凸轮静止不动,而推杆则一方面随其导轨作反转运动,另一方面又沿导轨作预期的往复移动。推杆在这种复合运动中其尖顶的运动轨迹即为凸轮的轮廓曲线。在设计凸轮廓线时,可假设凸轮静止不动,使推杆相对于凸轮作反转运动;同时又在其导轨内作预期运动,作出推杆在这种复合运动中的一系列位置,则其尖顶的轨迹就是所要求的凸轮廓线。这就是凸轮廓线设计的反转法原理。,2用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曲线,图解法几何描绘。简单易懂,但精度低;,解析法逐点运算。公式多、数据量大、精度高。,注:两者原理完全相同。,图解法的关键技术,分凸轮转角与从动件位移;画一系列反转机架位置;量位移定从动件位置;光滑连接或包络凸轮廓线。,1)偏置尖顶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廓线的绘制,设已知凸轮的基圆半径r0=15mm,偏距e=7.5mm,凸轮以等角速度沿逆时针方向回转,推杆的行程h=16mm,其运动规律为:=0120推杆等速上升h;120180推杆远休180270正弦加速度下降h270360推杆近休。试设计此偏置直动尖顶推杆盘形凸轮廓线,5-3-2,作图,取比例尺1,先根据已知尺寸作出基圆与偏距圆,然后用反转法作图设计。逆时针左偏,顺时针右偏,当e=0时,即对心直动尖顶推杆盘形凸轮机构。其设计方法与上述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推杆反转时其各导路位置线始终过轴心,5-3-2,2)偏置滚子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廓线的绘制,设已知条件同上,且已知滚子半径rr,试设计此凸轮廓线,将滚子中心a视为尖顶推杆的尖顶,用前述相同方法设计出其凸轮理论廓线;再以理论廓线上各点为圆心,以滚子半径为半径,作出一系列的圆。最后再作此圆族的包络线,即为凸轮的工作廓线或实际廓线。可见,凸轮的基圆半径系指理论廓线的最小半径。,5-3-2,当e=0时,即对心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其设计方法与上述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推杆反转时其各导路位置线始终过轴心,3)摆动尖顶推杆盘形凸轮机构,设已知凸轮的基圆半径r0,推杆的长度lAB和机架长度lOA,凸轮以等角速度沿逆时针方向回转,推杆的运动规律=()同前。试设计此凸轮机构的凸轮廓线,只需将前直动推杆的位移方程中的位移s改为角位移,行程h改为角行程即可求得,5-3-3,作图,5-3-3,5.4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从动件的运动方向和凸轮作用于它的法向力Fn方向之间所夹的角称为压力角,将从动件受力F分解为:推杆驱动力F1=Fcos;导路正压力F2=Fsin;,产生的最大摩擦力Ff=F“f。当存在关系FfF时,机构发生自锁;有ftan1。,压力角a愈大,有效分力y愈小。当a角大到某一数值时,会出现FyFx。不论施加多大的Fn力,都不能使从动件运动,这种现象称为自锁。为保证凸轮机构正常工作,必须对凸轮机构的压力角进行限制。,5-4-1,1凸轮轮廓的压力角,一般许用压力角的经验值为:,一般随压力角增大,机构的磨损加重、传力性能恶化、效率降低与工程实践相一致。,凸轮机构设计时,应满足:max,凸轮基圆半径r0与其各位置压力角i密切相关。增大r0则i减小;减小r0必然导致i增大。即结构紧凑与传力性能良好间存在矛盾。虽然偏距e也能适量减小推程压力角,但却会增大回程压力角。运用时应注意偏置方位。,2凸轮基圆半径的确定,5-4-2,对于一定型式的凸轮机构,推杆的运动规律选定后,凸轮机构压力角与凸轮基圆半径的大小直接相关。,1)压力角与基圆半径的关系,由此可知,在偏距一定,推杆的运动规律已知的条件下,加大基圆半径r0可减小压力角,从而改善机构的传力特性。但此时机构的尺寸会增大。,2)凸轮基圆半径的确定,凸轮基圆半径确定的原则:应在满足max=的条件下,合理的确定凸轮的基圆半径,使凸轮机构的尺寸不致过大。,先按满足推程压力角的条件来确定基圆半径r0,即,计算得r0随凸轮廓线上各点的ds/d,s值得不同而不同。故需确定r0的极大值,即为凸轮基圆半径的最小半径。,满足凸轮的结构及强度的要求:当凸轮与轴做成一体时,凸轮工作廓线的最小半径应大于轴的半径;当凸轮与轴单独制作时,凸轮上要作出轮毂,此时凸轮工作廓线的最小直径应略大于轮毂的外径。可取凸轮工作廓线的最小直径等于或大于轴径的1.6-2倍。,5-4-2,3滚子推杆滚子半径选择,采用滚子推杆时,滚子半径的选择,要考虑滚子的结构,强度及凸轮轮廓曲线的形状等多方面的因素。,凸轮轮廓曲线与滚子半径的关系,1)凸轮廓线内凹,工作廓线的曲率半径a等于理论廓线的曲率半径与滚子半径rr之和,此时无论滚子半径大小如何,凸轮的工作廓线总是可以平滑地作出来的。,5-4-3,2)凸轮廓线外凸,工作廓线的曲率半径a等于理论廓线的曲率半径与滚子半径rr之差,=rr时,工作廓线曲率半径0,工作廓线出现尖点,这种现象称为变尖现象,5-4-3,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