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山自然地理野外综合考察报告.doc_第1页
三清山自然地理野外综合考察报告.doc_第2页
三清山自然地理野外综合考察报告.doc_第3页
三清山自然地理野外综合考察报告.doc_第4页
三清山自然地理野外综合考察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清山自然地理野外综合考察报告三清山自然地理野外综合考察报告学院:历史地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专业:地理科学年级:10级(3)班姓名:兰文娟学号:10070313指导老师:臧敏老师时间:2012年9月1前言1 1.1自然地理野外实习考察的重要意义1 1.2实习考察目的11.3考察出发前的准备1 1.4实习考察地点2 1.5考察线路选取原则2 1.6考察线路21.7实习考察时间22具体的实习内容3 2.1土壤考察3 2.2地貌、水文考察4 2.3地质考察5 2.4植物考察63实习总结及收获712三清山自然地理野外综合考察报告1、前言10级地理科学(3)班在2012年5月03日至2012年5月30日这一阶段进行了为期四周的野外实习考察。在这四周的实习中,我们班的同学们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圆满的完成了实习的各个任务。这次实习,同学们不仅巩固了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也极大的开阔了自己的眼界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这是我们班的同学第一次参加这类活动,我们很激动也很珍惜。我们大家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增长我们的知识。1.1自然地理野外实习考察的意义: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现象形成演变过程和分布规律的科学。自然地理现象及其成因复杂多变,课堂上讲授的地理知识是前人研究和实践总结得到的最一般、最普遍的原理,是高度概括归纳的结果。实际自然地理现象往往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非常错综复杂。通过野外实习可以把抽象的自然地理学理论与实际的自然地理现象结合起来,真正理解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因此,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1.2实习考察目的:一、 结合实际应用,验证课堂教学所学到的理论和知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通过野外实习,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二、 使学生学习掌握自然地理野外调查全过程的程序、方法和技能,包括正确撰写自然地理野外调查报告、资料的搜集、野外观测记录、标本与样品的采集、资料综合分析整理等。三、 培养学生学会野外仔细观察自然地理要素的主要特征和重要自然地理现象,并准确、完整的记录所观测到的现象、特征和数据,学会初步分析有关现象、特征形成的原因;初步具备观察分析自然地理现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能力。四、 通过实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实习区域主要地貌类型、基本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并分析其成因,了解地质、水文、气候、土壤与植被等对地貌形成的影响。五、 学会对土壤剖面进行观测及对土壤组成、结构等特征进行描述;掌握土壤标本采集、土壤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六、 了解实习区植被类型和代表性植物的种属,观察植物生态与环境的关系;学习掌握植物群落调查的方法。七、 撰写实习报告或论文,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八、 培养学生求是认真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以及吃苦耐劳、严守纪律、团结协助的团队精神。1.3考察出发前准备:一、了解考察地区的基本状况和主要实习内容,查阅、收集考察地区的有关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物等有关图献资料。二、准备好必须的仪器、用品和装备。三、准备好一套比较完整的考察地区地图。1.4实习考察地点:上饶市三清山景区(驻地:西坑村) 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部门户玉山、德兴两县(市)交界处,东邻浙江省,它的地理位置是2854N、11803E。主峰玉京峰海拔1819.9m,因山有三峰,名为玉京、玉华、玉虚,如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列坐其巅,故名。三清山南北狭长,景区总面积229k,由于长期地质地貌变化,形成了三清山别具一格的奇峰怪石、急流飞瀑、峡谷幽云等景观。三清山境内海拔在300m以上,岩石有花岗岩、石灰岩、砂质岩等。其地带性土壤为红壤,即为山地的基带土壤,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呈有规律的变化,土壤垂直分布组合为红壤、山地红壤、山地黄红壌、山地黄壌、山地黄棕壤、山地草甸土(矮林灌丛草甸土)。在低山高丘地带,特别是村落附近,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常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土壤受到侵蚀的强度较大。本区处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降水为江西省最多的地区之一,年均降水量1860mm,年均温11,年均积温3400-4500之间,全年无霜期187天(三清宫)。山顶与山麓温差较大,约相差6-8。本区植被类型多为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及山地夏绿灌丛等。1.5考察路线选取原则:(1)尽可能不走重复路。(2)能穿过考察地区尽可能多的自然地理单元。(3)能尽量多地观察到自然地理要素的多种类型。(4)能穿过典型的剖面、类型、地点或露头。(5)经过阐明考察地区自然地理结构最有意义的地点。(6)注意地貌走向的路线选择。1.6考察路线:(1)西坑村大湾紫湖(2)西坑村岭头山(3)西坑村玉帘瀑布(4)西坑村上饶发电站(5)西坑村金沙岭头山方塘信江源(6)西坑村金沙(北山)三清山核心风景区外双溪(南山)(7)西坑村后山石英洞(8)西坑村汾水三清山展示中心1.7实习考察时间:2012年05月02日至2012年5月30日此段时间由于气候、季节等各方面条件都比较适合野外实地考察。而且此时的三清山植物繁茂是考察的好时机。2、具体的实习考察内容2.1土壤考察2.1.1概述三清山在中国红、黄壤土壤利用改良“土区”区划中,属于赣东北中山高丘地段红黄壤水源涵养区。其地带性土壤为红壤,即为山地的基带土壤,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呈有规律的变化,土壤垂直分布组合为红壤、山地红壤、山地黄红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草甸土(矮林灌丛草甸土)。在低山高丘地带特别是村落附近,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常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土壤收到侵蚀的强度较大。2.1.2实地考察1、人员组成:10级(3)班51名学生;指导老师:凌云老师2、时间:5月04日5月09日3、所需考察工具:海拔表、地质罗盘、地质锤、放大镜、皮尺 4、三清山地质考察内容(1)第一天(5月03日):休整(2)第二天(5月04日):上午室内上课,下午西坑村工作程序演示一、了解土壤考察路线调查法 踏勘与访问 选线与定点土壤剖面的设置与挖掘剖面特征的描述与记载(主要记录土壤颜色、质地和结构)样品、样本的采集土壤野外理化性质的测定土壤微形态的野外观察与取样土壤的分类与分布制图二、土壤工作程序演练:挖长2m宽1m深1m的土坑。做土壤剖面观察记录表。(3)第三天(5月05日):西坑村大湾紫湖紫湖田地相对来说比西坑村高的原因 西坑气温相对比紫湖低,这致使西坑的水温低,从而导致土壤的温度 低,微生物的活跃程度相对较低,使得土壤的养分低。 (西坑田地是冷水浸泡的田,称为冷浸田,是一种低产田。改善西坑低产田的措施有薄层水灌溉和切断侧渗水两种。)大湾滑坡现场的自然剖面 母质层(C):020cm。颜色不均一,沙壤土,快状。 土壤 耕作层(A):2038cm。灰色,壤土,团粒状。 埋藏 犁底层(P):3842cm。灰色,团块状。 剖面 心土层:42100cm。红色,团块状,粗沙壤土。 底土层紫湖山地红壤(颜色均一) 腐殖质层(A):小于1cm。赤红色,黏壤土,团块状 垂直 淋溶层(E):110cm。轻黏壤土,团块状。 剖面 淀积层(B):1030cm。块状,更结实。 分布 母质层(C):30100cm。多砾石,红色。 基岩(R) 茶园 农家访问(4)第四天(5月06日):西坑村岭头山 在西坑,我们重点观察了耕作土。耕作土是由于长期受地下水的影响,经 长期耕作形成明显的犁地层和青灰色的潜育层。在岭头山红黄壤过渡带,我们 分为五个小组考察山地土壤,其从上到下依次是覆盖层,腐殖质层,淋溶层, 淀积层,母质层。判断淋溶层和淀积层用粘粒所在土壤中所占的比例,淀积层 粘粒含量比淋溶层多;判断淀积层和母质层用矿物颗粒成分,一般母质层比淋 溶层所含的矿物颗粒要多。(5)第五天(5月07日):西坑村水稻土剖面 耕作层:015cm。灰色,团块状,黏壤土。 犁底层:1525cm。黄色,块状,黏粒丰富,紧实。 心土层:25100cm。青灰色。(这是由于长期处于氧化还原状态)菜地土壤为团粒结构的优势 团粒结构使得土壤中的水肥气热的分配处于一个合适的状态而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团粒结构有利于有机质的分解,增强植物的吸收;团粒结构有利于抗旱防涝,在干旱期,土壤中的毛管断裂,可有效防止土壤水分进一步失去,在洪涝期,水分可在团粒结构的土壤中渗入深处,不易使水在地表积聚;团粒结构的土壤耕作性能良好。(6)第六天(5月08日):休整(7)第七天(5月09日):休整2.2地貌、水文考察2.2.1概述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德兴市、玉山县交界的怀玉山腹部,属典型的花岗岩峰林地貌,海拔一般10001800m,为中山地形,主峰玉京峰海拔1819.19m,为怀玉山脉的最高地质地貌景观。三清山地区在内营力作用下形成了高峻的断块山地,山体主要为燕山运动期花岗岩,在此基础上,外营力对断块山地形成了强烈的塑造。根据海拔高度和形态差异可分为中山、低山。三清山中心区主要由花岗岩组成,石灰岩亦有所分布,由于三清山地区长期以来遭受多次造山运动,断层十分发育,加上花岗岩本身岩石不透水性,使地表水冲蚀现象十分显著,深切河谷发育,河道系统较多,同时,大气降水或地表水沿着裂隙渗流,形成裂隙运动,加快本区的花岗岩的风化侵蚀作用,山脚四周为石灰岩,多溶洞、漏斗分布。 2.2.2实地考察1、人员组成:10级(3)班51名学生;指导老师:候立春老师2、时间:5月10日5月18日 3、三清山地貌、水文考察内容 (8)第八天(5月10日):西坑村玉帘瀑布(9)第九天(5月11日):西坑村上饶发电站(10)第十天(5月12日):西坑村信江源 信江,鄱阳湖水系五大河流之一。发源于浙赣两省交界的怀玉山南麓,其源头的海拔是1096.01m。信江干流自东向西,流经广丰、上饶、铅山、横峰、弋阳贵溪、鹰潭、余江、余干等市县,在余干瑞洪入鄱阳湖,全长329km,流域面积为159412。收纳了丰溪、泸溪河、铅山河、湖坊河、葛溪、罗塘河、白塔河等支流。在余干的八字嘴附近分为两支,主流经瑞洪至康山注入鄱阳湖,北支余水河注入鄱江。信江上游一带以中低山为主,地形起伏较大。中游为信江盆地,地势由北、东、南三面边缘渐次向中间降低,并向西倾斜。下游为鄱阳湖冲积平原。流域内山地面积占40%,丘陵占35%,平原占25%。流域位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信江的主要湖泊有位于信江上游支流金沙溪上的玉山七一水库即三清湖,该水库总库容为1.87亿m3,灌溉面积14万亩,发电装机7000千瓦。(11)第十一天(5月13日):休整(12)第十二天(5月14日):室内上课花岗岩景观及其类型 我国花岗岩类型主要有:三清山式黄山式华山式泰山式 普陀式和克什克腾式。 “三清山式”花岗岩景观特征 “三清山式”花岗岩景观是指由花岗岩锥状峰峦密集峰柱为主的组合型峰林景观,以“奇”、“秀”为特色,以独特的地质构造背景和形成条件为特点的花岗岩地质地貌景观。“三清山式”花岗岩景观形成的地质构造背景:地球板块位置是亚欧板块东南部,大地构造单元是扬子、华夏两大古板块结合带即怀玉山古岛弧地体的西南部。 (13)第十三天(5月15日):上午金沙盆地,下午休整 (14)第十四天(5月16日):西坑村金沙(北山)三清山核心风景区外双溪(南山) 观看花岗岩景观地貌。(15)第十五天(5月17日):休整(16)第十六天(5月18日):休整2.3地质考察2.3.1概述三清山今天所呈现出的神奇壮观的地貌景观,是与地壳运动和地质变迁长期作用分不开的。在燕山运动早期还发生过规模巨大的由南往北的构造推覆作用,中国东部地区(包括三清山地区)岩浆活动十分强烈,中酸性溶岩重熔产生的花岗质岩浆沿次级断裂构造的张裂带上升就位,形成三清山块状构造花岗岩,燕山运动晚期深断裂活动加剧,形成了大量的断裂构造,区内发现多个断层,断层类型复杂,节理发育,有的早期节理被石英岩脉或铁质充填。从此,奠定了三清山今天构景岩石的景观。2.3.2实地考察1、人员组成:10级(3)班51名学生;指导老师:徐磊老师2、时间:5月19日5月23日3、所需考察工具:海拔表、地质罗盘、地质锤、放大镜、皮尺4、三清山地质考察内容(17)第十七天(5月19日):西坑村后山石英洞 认识黑云母和石英。 了解长石、水晶、各种变色石英沙石。(18)第十八天(5月20日):休整 (19)第十九天(5月21日):西坑村玉帘瀑布 通过对海侵岩的了解和认识,可以推断出三清山以前是海。玉帘瀑布有非常典型的海侵岩。玉帘瀑布是由于岩浆岩侵入页岩而形成的沟谷断裂带。(20)第二十天(5月22日):西坑村汾水三清山展示中心 三清山花岗岩是太平洋板块的产物。晚中生代伊佐奈岐太平洋板块向欧亚 板块东南部俯冲走滑,导致赣东北缝合带发生陆内俯冲与区域性北北东向左旋走滑,形成三清山花岗岩在内的一个花岗岩家族。其家族成员有: 铜厂银山I型中酸性斑岩(172-159ma) 望仙S型环斑花岗岩(140ma) 三清山S二长钾长花岗岩(123-115ma) 灵山A型碱长晶洞花岗岩(109-95ma) 三清山花岗岩是由同源岩浆多期侵入形成的杂岩体。 第一期侵入:形成三清山花岗岩大岩株(123ma),构成三清山的主体。 第二期侵入:形成玉京峰中细粒钾长花岗岩岩株(115ma),构成三清山主体的核心脊柱。 第三期为补充侵入期:以脉状、带状形态贯入到前两期花岗岩中。 三清山花岗岩岩株原始产状形态基本完整,相带发育完全。 内部相:中粗粒似斑状钾长花岗岩。 过渡相:中粒似斑状钾长花岗岩。 边缘相:细粒似斑状钾长花岗岩。 顶壳相:伟晶花岗岩壳,发育罕见的层带状构造与堆晶结构。(21)第二十一天(5月23日):休整2.4植物考察2.4.1概述 三清山在“中国植被区划”中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区,东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北亚热带相连,在植被上显示出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向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过渡特征,在植被区系组成上,三清山在国内植被区系系统中的位置属泛北植物区,中国、日本植物亚区的华东地区。从区系组成上也反映出亚热带森林向暖温带森林过渡的基本特征。 三清山的植被种类丰富,据初步调查统计,种子植物1020种,孢子植物68种,隶属157种,其中裸子植物8科16种,被子植物122科,1004种,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显示中国第三纪植被组成的特征,从地理成分上看,三清山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以北温带、东亚热带和热带成分为主。可见,三清山植物区系具有起源古老、种类组成丰富、地理成分复杂、热带科属较多和南北植物区系成分交汇过渡等特征。虽然在区系上也因坡间和海拔高度以及生境的不同,在建群种、优势种及其种类组成方面也有区别,如常绿阔叶林成分,在垂直分布上从苦槠为主的常绿阔叶林成分较低,而以甜槠为主的常绿阔叶林分布较多。2.4.2实地考察1、人员组成:10级(3)班51名学生;指导老师:臧敏老师2、时间:2010年5月24日5月30日3、所需工具:标杆、皮尺、标本采集箱、照相机等4、三清山植物考查内容22)第二十二天(5月24日):室内上课 学习内容 三清山植物概括 一、山麓地带:常绿阔叶林(或称照叶林、樟树林) 优势种: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金缕梅科、杜英科 五大类型:甜槠林(包括甜槠纯林、甜槠钩栲林、甜槠杜英林三个群系)青冈林(包括青冈石栎林、青冈甜槠林、青冈木荷林三个群系)苦槠林(包括苦槠豹皮樟林、苦槠红淡比林两个群系) 红楠林群系木荷林群系 二、常绿与落叶混交林(亚热带和温带过渡带,900m-1000m) 这一带包括水青冈交让林群系、多脉青冈缺萼枫香群系、小叶青冈大穗鹅耳枥群系。 三、山地矮曲林(黄山杜鹃、猴头杜鹃) 这一带包括黄山杜鹃灯笼花林和猴头杜鹃林两个群系。 四、台湾松(也称黄山松)、针叶林(1100m左右) 这一带包括台湾松林、华东黄衫针阔混交林、马尾松针阔叶混交林三个群系。 五、沼泽 优势种:窄叶泽泻(泽泻科)、单枝黑三棱、庐山藨草。 六、山顶草甸(九天应元府旁)七、竹林(海拔1000m以下) 有毛竹林、玉山涧竹和水竹灌丛、阔叶箬竹灌丛。 八、人工植被 木本人工植被:用材林(杉木林)和经济林(优势种是茶)。 草本人工植被:水田作物(水稻)和旱田作物(马铃薯、红薯、玉米、花生)。 植物调查方法:线路调查、样地调查、标本制作。 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基本:认识植物 标本采集:记录时间、环境、采集人、名称 保存:可用浸叶法和干制法。 注意事项:标本要完整(有花果才合格,且放在同一袋中;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要连根拔起) 标本要合适(25-30cm) 雌雄异株的植物要分别采集标本 小的植物要多采集一些放入同一标本带中,高大植物科压成V形、W形、N形。 标本压制时,叶子和叶子不能重叠。对于叶子密的植物,把叶子去掉,但不能去掉叶柄,用于观察其是否为对生植物。 压制叶子时,至少要把一片叶子翻过来,以便于正反面的观察。 寄生植物要把寄主一起采集去。 标本只有少量花或植物,则在不同时期或采集花果容易破碎,茎叶柔软的植物,要带标本夹去采集。 特殊植物的采集,如肉质植物,要直接压入标本夹。 制作植物标签:学名、中文名、植物生长环境(具体地点、采集人、鉴定人、 时间)(23)第二十三天(5月25日):休整(24)第二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