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试题.doc_第1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试题.doc_第2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试题.doc_第3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试题.doc_第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历史月考试题一、选择题:(25题,共50分)1、十月革命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 )A、成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成立了巴黎公社C、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标志着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开始2、20世纪30年代,一位莫斯科居民通过信件与外国友人联系时,他在寄信人地址栏中写的国名应该是(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D.俄罗斯3、在凡尔赛和约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的内容是A德国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给法国 B.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C德国海外殖民地被英法日等国瓜分 D.禁止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4、美国政治周报评论现任总统奥巴马所提出的经济计划堪称“罗斯福新政”当代版。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调整农业政策 B国家对工业的调整C大力兴建公共工程 D整顿银行5.1930年,一位环球旅行的美国人在中国、苏联和英国分别看到的景象是 ( ) A.中国战乱,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正热火朝天,英国遭受经济危机之苦B.中国战乱,苏联在粉碎国内外敌人武装干涉,英国遭受经济危机之苦C.中国进行国民大革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正热火朝天,英国在遭受经济危机之苦D.中国战乱,苏联在粉碎国内外敌人武装干涉,英国在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6、下列历史事件中,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是( )A德军攻占巴黎B德军突袭苏联C日军偷袭珍珠港 D联合国家宣言签署7、美国巨片拯救大兵瑞恩,以1944年二战期间一次著名的登陆战为背景,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诗篇,这场战役是( )A.诺曼底登陆 B.不列颠之战 C.凡尔登战役 D.敦刻尔克撤退8、右图反映了惨烈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巷战的场面。这次保卫战的胜利( )A.迫使战场转向德国本土B.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C.迫使德国法西斯投降D.迫使日本法西斯投降9、拿破仑与希特勒两人是近代欧洲史上的风云人物,但两人皆在哪一次的军事行动中失败( )A、征服西班牙 B、入侵土耳其 C、东征俄国 D、占领埃及10、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1942年1月,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它标志着( )A.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C.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1、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 A.经济发展速度迅猛 B.以外向型经济为主C.大力吸引外资 D.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并成为支柱产业12、1984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大的演讲中指出:“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根据材料可见,当今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大量进口原料 B.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C.美国的经济援助 D.推行非军事化政策13、欧共体各成员国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指的是( )A.只使用一种货币欧元 B.建设统一的欧洲内部市场 C.外交政策协调一致 D.只使用一种语言英语14、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斯大林模式的僵化 B.西方推行和平演变政策C.戈尔巴乔夫推行错误的思想和路线 D.“八一九事件”的爆发15、赫鲁晓夫改革和匈牙利改革的相同之处是( )|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改革都有反对个人崇拜、发展社会主义法治内容都对管理体制进改革都突破了斯大林模式,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A B C D16、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约的形成 D华约的形成17、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轰炸南联盟;2003年3月,美国在未取得联合国许可之下,对伊拉克宣战。这充分说明(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国际间竞争愈演愈烈C.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D.和平与发展不可兼得18、联合国成立以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19、“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生产成本低,就在哪里生产经营。”这种现象实际上是( )A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表现 B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C世界经济呈本土化发展趋势的表现 D和平发展全球化的表现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到来了,此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 )A航天技术的发展 B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C生物工程的应用 D电力的广泛使用21、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人口数量 B经济实力 C资源优势 D军事实力22、有人评论当今国际局势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角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评论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B多极化局面完全形成C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D美、日、欧盟的三极格局23、两极格局结束后,下列“冷战”的产物至今依然存在的是(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华沙条约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4、蒸气机从发明到应用经历了84年,电动机为65年,原子能的利用为6年,晶体管为4年,这突出说明了(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科技速度发展快C从科学到技术再到生产的周期大大缩短 D新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25. 黔金丝猴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极少,为有效保护这一濒危物种得以繁衍,我们可以利用的科技成果是( )A克隆技术 B原子能技术 C新能源技术 D新材料技术二、材料解析题(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历史证明,制度僵化阻碍社会进步,制度创新与科技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材料一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罗斯福(1) 为应对材料一中的局面罗斯福实行了什么政策?其核心措施是什么?(4分)(2)这一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成效(6)材料二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好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新经济政策,但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3)材料二中所说的“新经济政策”和“僵化的苏联模式”的突出特点各是什么? (4分)(4)依据材料一、二,你认为上述史实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哪些启示? (2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语材料二请回答(1) 材料一中的“共同敌人”“同盟”分别指的什么? (4分)(2)材料二图片反映什么事件? 主要是针对哪一个国家?(4分)(3) 战后的历史验证了斯大林的话。破裂之后美苏之间维持了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这种状态军事上的表现是什么?(4分)(4)这种状态到什么时候结束?结束之后的世界政治格局又朝着什么方向发展?(4分)(5)我们如何推动世界政治格局朝这个方向发展?(2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西游记中孙悟空翻一个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水浒传里梁山好汉戴宗,绰号“神行太保”能够日行八百里;还有嫦娥奔月的传说等表达了人们一种超越自我的渴望。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交通运输业发生了巨变,这些美好的愿望都一一实现 请回答(1)、你知道它们都是在何时、怎样变成了现实 ? (4分)材料二:三次科技革命都对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2)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有何不同,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材料三: 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为84年,电动机为65年,无线电为35年,雷达为15年;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技术,大多在10年内就投入应用:原子能为6年,晶体管为4年,激光器仅为1年。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在西方经济增长因素中,科技进步因素,在20世纪七十年代约占70,八十年代达到80。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有一批新技术汇入这次革命的洪流而形成一个宏大的技术群。例如电子计算机的使用、新材料和火箭技术是空间开发的基础,空间开发又服务于海洋开发和生物工程,也促进了计算机的更新换代。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请回答: (3)材料三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哪些特点? (6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 2、 C 3、 C 4、 B 5、 A 6、 C 7、 A 8、 B 9、 C 10、D 11、C 12、B 13、C 14、A 15、A16、A 17、C 18、D 19、B 20、B 21、B 22、A 23、D 24、C 25、A二、26(1)措施:实行新政。核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4分)(2)实质:国家干预经济(2分)成效:促进了美国经济缓慢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了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3)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斯大林模式:政治、经济体制高度集中。(4分)(4)改革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 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要勇于创新(2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27、(1) “共同敌人”指的是法西斯(德、意、日)“同盟”分别指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反法西斯联盟)(4分)(2)丘吉尔在富尔顿发表的铁幕演说,主要针对苏联(2分)(3)维持冷战状态,在军事上表现是:美国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苏联建立以苏联为首的华约,形成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4分)(4)这种状态到1991年苏联解体,华约解体 冷战结束世界政治格局又朝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4分)(5)我们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遏制霸权主义,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提高多种政治力量的综合实力,加强国际合作。(2分,答出一点即可)28、答:(1)通过三次科技革命实现。1825年火车出现、1885年汽车出现、1903年飞机出现(宇宙飞船) (4分)(2)第一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