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专业论文)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艺术特征初探.pdf_第1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艺术特征初探.pdf_第2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艺术特征初探.pdf_第3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艺术特征初探.pdf_第4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艺术特征初探.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一一j 福建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 l a b s t r a c t b a s e do na n a l y s i so fs p e c i f i cw o r k so fs c h u b e r t ,t h i sa r t i c l em a d ear e s e a r c ho nh i s ”w i n t e rj o u r n e y i nt h ea r t i c l e ,t h ea u t h o re x p l o r e di t sf e a t u r e so fr o m a n c e ,n a t i o n a l i s ma n d t i m e s ,a sw e l la ss c h u b e r t 。si n f l u e n c eo nt h er o m a n t i cm u s i c o nt h eo n eh a n d ,s c h u b e r t se x q u i s i t e e x p r e s s i n gt oh i ss u b j e c t i v ef e e l i n gf a c i l i t a t e d h i mt ob u i l daw o r l do ft h e i ro w ni nh i sw o r k h i sp e r s o n a ls e n s i t i v i t yt op o e t r ya n dm u s i c m a d eh i sm u s i cw o r k ss h o wau n i q u ef l a v o r i na d d i t i o n ,h i sb e a u t i f u lm e l o d i e sa n dt o u c h i n g m o o dg a v eh i sw o r k sar o m a n t i cf e a t u r e ,a n db e c a m ec l a s s i cr o m a n t i cm u s i c o nt h eo t h e rh a n d ,n a t i o n a l i s mi sa l s oa i m p o r t a n tf e a t u r ei n w i n t e rj o u r n e y ”h i s w o r k sc o m b i n e dt h ee l e m e n t so fc l a s s i c a lg e n r e sa n df o l km u s i ct o g e t h e r , s h a p i n gt h ei m a g e o fd i f f e r e n tm u s i cw i t he a s ya n ds m o o t h i nh i sw o r k s ,s c h u b e r tn o to n l yi n h e r i t e dt h ea r t i s t i c c o m p o n e n ti na u s t r o - g e r l n a nf o l km u s i c ,b u ta l s om a d es u i t a b l e d e v e l o p m e n ti nh i s a r t s ,w h i c hc o m t r i b u t e df a r - r e a c h i n gi n f l u e n c et oa u s t r o g e r m a nf o l km u s i ca n da l s om a d eh i s a r t sc a s tt h ef l a v o ro fv o c a le f f e c t sf r o mf r a n c ea n di t a l ya n ds h e w m o r ef l a v o ro fn a t i o n a l i s m i n h i sw o r k a n dt h et h i r d ,s c h u b e r te x p r e s s e dt h ei l i n e rt h o u g h t sa n df e e l i n g so fi n t e l l e c t u a l si nt h a t e r aw i t hh i sp w n u n i q u el a n g u a g ea n ds h e wt h es o c i a lr e a l i t yo ft h a te r a , w h i c hm a d eh i s w o r kh a v eas t r o n gf e a t u r eo ft i m e s h i sm u s i cr e f l e c t e dt h ep r o f o u n dc o n t e n to ft h et i m e s t h r o u g ht y p i c a li m a g e s , t h a ti st h ea m b i v a l e n c ef i l l e di nt h ep o o r ,i n t e g r e t i ya n dy e a r n i n gf o r t h eb r i g h n e s si n t e l l e c t u a lo ft h et i m e i ti sm o r ec o m m e n d a b l et h a ts c h u b e r tg u i d e dh i ss a m e p e e r st om e d i t a t eb u tn o tt os i n kt h r o u g hh i sm u s i ci nat i m eo fa m b i v a l e n c ec a nb er e s o l v e d k e y w o r d s :( w i n t e rj o u r n e y ) ) ,ar o m a n t i cs e x u a l ,e t h n i c ,a g e ,a n dr o m a n t i cm u s i c n ,j 福建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文摘 本文以舒伯特的声乐套曲冬之旅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冬之旅的浪漫性、 时代性以及民族性,以及论述他对舒曼音乐的影响。全文共分三章: 绪论简要介绍本课题的缘起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前人对舒 伯特的研究成果:一方面是综述国内对舒伯特创作背景的分析:一方面是对舒伯特艺术 歌曲本体论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对舒伯特艺术歌曲成就的总结。通过对舒伯特上述几方 面研究内容的学习,我认识到学者们对舒伯特冬之旅套曲里浪漫性、民族性以及时 代性的研究还比较少。所以本篇在研究的实践上,以歌词以及谱例的具体分析并说明冬 之旅的浪漫性、民族性以及时代性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第一章讲述介绍冬之旅的浪漫性。这章主要从歌词、音乐手法以及诗歌与音乐 的完美结合三个角度加以论述。歌词的浪漫性主要体现在诗歌的情感、诗化的意象以及 诗意的表现上。音乐手法的浪漫性主要表现在调性布局的多变以及和声织体的灵活运用 上。而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则体现在作品选材注重本身的文学意境、善于刻画细腻的 情感以及运用音乐形式表达诗歌内容等方面。 第二章论述冬之旅的民族性。这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论述:对德奥艺术歌曲的 继承和对德奥艺术歌曲的发展。舒伯特通过对单一调性的使用以及对分节歌形式的使用 继承了德奥艺术歌曲的优良传统。同时在他的创作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变体形式以及对 德奥民歌的二次创作,这些构成了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民族性。 第三章论述冬之旅的时代性。这章主要足剖析冬之旅歌词的时代意蕴,表 现在三个方面即对当时政治黑暗的不满、对市民阶层庸俗习气的厌倦以及音乐家自身内 心情感的体现。 结语部分,主要分三方面论述冬之旅对浪漫主义音乐的贡献:丰富了浪漫主义 的音乐语汇、引入文学形式以及对舒曼声乐套曲的影响。 i i i 一 - 福建师范火学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中文摘要i a b s t r a c t 。i i 中文文摘一 绪论1 一、课题之缘起1 二、国内研究相关状况1 三、本课题研究的意义3 第一章冬之旅的浪漫性特征一4 一、歌词的浪漫性4 1 、诗意的情感4 2 、诗化的意象,6 3 、诗意的表现j 9 二、音乐的浪漫性1 0 1 、调性布局的多变:一1 0 2 、和声织体的灵活运用1 5 三、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1 7 l 、作品选材注重文学意境:1 7 2 、善于刻画细腻的情感1 8 3 、运用音乐形式表达诗歌内容j ,1 8 第二章冬之旅的民族性特征2 0 一、对德奥艺术歌曲的继承j 2 0 1 、对民歌终止式的运用2 0 2 、对分节歌形式的运用2 0 3 、对贝多芬艺术前辈的继承2 1 二、对德奥艺术歌曲的发展2 2 l 、创作手法的发展2 2 2 、对德奥民歌的二次创作2 3 第三章冬之旅的时代性特征:2 6 一、歌词内容的时代性:2 7 1 、对当时政治黑暗的不满2 7 2 、对市民阶层庸俗习气的厌倦i 2 7 3 、自身内心情感的体现2 7 二、音乐手法的时代性2 8 1 、变化分节歌的使用2 8 2 、瞬间变换的力度对比“2 8 3 、大段快速跑动的华彩乐章。2 9 i v r t p l j 三、对舒曼声乐套曲的影响3 3 参考文献;3 6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独创性和使用授权声明3 8 致谢3 9 v 绪论 一、选题之缘起 舒伯特作为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代大师,为我们留下了一大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备受 后人瞩目。目前对舒伯特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了,不论是音乐作品的具体分析,还是音 乐创作背景的阐释,以及作品音乐特性的概括,都已经有了很成熟的研究成果。但是对 于舒伯特冬之旅的浪漫性、民族性、时代性问题的阐述以及它们之间彼此的关联的 研究还是比较薄弱的,所以本人选择这一论题,希望对此领域的研究出一份微薄之力。 二、国内相关研究状况 1 、对舒伯特创作背景的分析 所有音乐作品的产生都有它独特创作千亍景,这不仅足影l 响街乐家独特人格的形成, 还直接影响着他们作品的风格形式。对这个问题学术界很早就展开了深刻的研究和讨 论,主要有: 唯民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及其他( 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 9 9 8 年,第0 9 期) , 对舒伯特艺术歌曲进行了总体的研究,研究影响舒伯特创作的因素主要有维也纳的艺术 环境、同时代音乐家对舒伯特的影响、舒伯特个人的艺术天赋以及独特的人生经历。同 时作者还在文中详细描述了关于舒伯特的很多艺术评论,对我们今后的研究提供不少启 示;刘蓉慧影响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的几个主要因素( 载人民音乐1 9 9 7 年1 0 期) , 作者通过比较分析出德国语言的音调和格律直接影响了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白君汉 彰显诗化意境回归个体感性一一1 9 世纪德奥艺术歌曲的音乐文化特征,( 青海师范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0 4 年第1 期) 作者主要论述了艺术歌曲与诗内在的联系, 莳化意境倾向的文化根源在于个体感性与理性之问的张力,德奥中世纪到宗教改革时期 注重个体理性,精神生活得到极大充实,1 9 世纪德奥艺术歌曲强调莳化意境的美激发了 作曲家在艺术风格上的个人创新。 2 、对舒伯特艺术歌曲本体论的研究 研究音乐,研究它们的创作背景固然重要,但是最为本质的剖析还是要留给音乐本 体。舒伯特作为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代大师,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为此很多学 者也展开了很多研究,有对其某些艺术音乐的赏析,也有从整体上对其音乐作品音乐特 色的探析,主要有: 。 ( 1 ) 对作品的赏析 主要有:汪月波舒伯特的艺术歌曲简介( 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 9 9 9 年,第 0 2 期) ,将舒伯特的作品分为三类:分节歌、变化分节歌、通体歌;黄蕾舒伯特八首 : 艺术歌曲赏析( 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 0 0 7 年,第0 2 期) ,主要是以舒伯特在1 9 2 8 年创作的八首曲子做为研究对象即:被收入天鹅之歌里根据德国诗人雷尔斯塔的诗 谱写而成的7 首艺术歌曲及秋天。作者通过对这八首艺术歌曲逐一进行曲式结构以 及调性稚局的分析,说明秋天是这部套曲中重要的一环,它的排序处于小夜曲 和安息之所之间。 。一。 福建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 ( 2 ) 音乐特色的探析 主要有:李靓舒伯特声乐套曲( 冬之旅) 艺术特色的形成( 载中北大学学报 2 0 0 4 年,第0 2 期) ,作者分别从浪漫主义思潮、“流浪”的创作主题、诗人、音乐家与 作品的关系等角度出发,探讨冬之旅是对人生以及社会的认识和总结,准确地把握 了诗词意境和音乐风格:吴宁关于舒伯特歌曲创作的两个问题( 载武汉音乐学院 学报2 0 0 5 年,第0 1 期) 中,作者认为舒伯特的作品在虽然具有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 但从内容上来讲却具有现实主义的倾向;许天铭天才与苦难的产物( 载星海音乐 学院学报1 9 9 8 年第0 4 期) ,此文作者就冬之旅的主要音乐形象、歌词在曲中的重 要作用以及歌词与旋律的完美结合、歌唱旋律与钢琴伴奏的关系、以及冬之旅所代 表的艺术气质表现的特殊性等方面进行说解论述了冬之旅作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代 表作,集中体现了浪漫主义时期音乐文化特征;许佩晖品析舒伯特声乐套曲( 冬之旅) 之( 晚安) ( 载南京师范大学2 0 0 6 年第3 6 期) ,所折结合作品创作的背景,立足于 音乐本体特征的研究,感受作曲家创作的精妙之处,发表自己的管见;查琳从艺术歌 曲( 菩提树 看舒伯特的音乐表现手法( 载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 0 0 4 年第0 2 期) , 此文简要论述了菩提树并列式复三部曲的艺术形式,阐明其在旋律和伴奏的完美结 合;潘伟至情至性的歌一一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音乐特色( 载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2 0 0 5 年第0 1 期) ,作者主要从意境美、人民性、以及“平凡的自然的思想 和“深刻的 人性”的歌唱者的角度说明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音乐特色; 3 、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成就 舒伯特对浪漫主义音乐的贡献不仅仅只在于一句为大家留下了众多的音乐作品,更 为重要的是如此丰富的作品背后深藏着丰富的文化价值,不管是它们的音乐形式还是它 们的词曲关系,无不流露出大家的风范和审美特质,而这些艺术特征和审美特质无不对 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 ) 对舒伯特歌曲文化价值的挖掘 主要有:冯蓉浅谈音乐与诗的完美组合( 载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 0 0 5 年第0 6 期) ,此文通过从背景介绍、审美素材、营造美的氛围等方面分析,引导学生对舒伯特 几部声乐套曲进行欣赏,提出审美教育的设想:王石磊论舒伯特声乐套曲( 冬之旅) 的创作心理( 载交响一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 0 0 8 年第0 2 期) ,作者分析了舒伯特在 作品中透漏的“流浪者情结”,诠释其中爱i 痛苦与死亡等复杂的心理状态;陆忠波舒 伯特的( 冬之旅) 艺术魅力( 载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 0 0 5 年第0 4 期) ,分析了舒伯 特作品中的艺术性特征、悲剧性特征、时代性特征、浪漫派音乐风格、民族性特征等方 面研究其艺术魅力所在,并对后世的音乐创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 2 ) 舒伯特音乐作品对后代音乐创作的影响 舒伯特作为一代音乐大师,在当时不仅有划时代的经典意义,而且也在漫长的音乐 历史长河中也具有奠基性的成就,为此很多学者或是站在舒伯特当时的历史情况对其横 向的历史意义进行深度地阐释,或是站在漫长的音乐历史上对其纵向的历史意义进行深 入地探讨,主要的研究成果有:祁瑶浅谈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魅力( 载广西师范大 学学报1 9 9 7 年第0 8 期) ,作者主要论述了舒伯特对艺术歌曲所做出的划时代的革新和 2 绪论 突破:江慧浅谈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 载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 0 0 1 年第0 3 期) , 作者分别从舒伯特对钢琴伴奏艺术的功能创造性的发展、音乐与诗词的理想结合以及其 作品民间生活的风俗性说明了舒伯特对德国艺术歌曲的贡献,而且也对其后欧洲各国的 艺术歌曲的影响;周润静舒伯特歌曲艺术探微( 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 0 0 5 年第 0 2 期) ,作者从舒伯特创作的成果、背景、创作的风格特征以及歌词选材歌曲的创作和 伴奏的运用等方面,论证了舒伯特在音乐创作上的巨大贡献。 三、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主要是以研究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的浪漫性、民族性和时代性为主。 舒伯特身为浪漫主义音乐大师,他的作品中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浪漫性,不论是作品 的歌词还是音乐的旋律,无不彰显着这样的艺术特质。同时,他又作为奥地利的艺术家, 肯定会受其历史文化的影响,取其精华,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又显现出明显的民族特征。 此外,1 9 世纪的欧洲正处于风云变化的时代,不论是政治政权,还是意识文化,不论是 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深刻地络上了时代的印记。因此可以这样说,浪漫性、民 族性以及时代性造就了一个舒伯特,当然也可以这样说,舒伯特成就了浪漫主义音乐的 时代性和民族性,而这三者之间又不是简单地单链式的关系,它们三者之间又有着紧密 的联系,因此本人想通过对1 9 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学习作为起点,总结起舒伯特内在 的特点一一浪漫性、民族性以及时代性,在研究的实践上,以歌词以及谱例的具体分析 并说明冬之旅的浪漫性、民族性以及时代性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本人希望能于此提出自己的一些创见,对舒伯特有一个新的认识。 3 福建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冬之旅的浪漫性特征 1 9 世纪的欧洲正是风云变换的时代,随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点燃了欧洲民主革命和 民族解放运动之火,欧洲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层建筑的转变必然会带来意 识形态以及文化形式的转变,产生了反映资产阶级要求个性解放以及对法国新古典主义 的反抗的浪漫主义运动。浪漫主义音乐做为这一运动的一大支派,也称为“浪漫乐派 或“浪漫派音乐”,主要是指从1 8 世纪末到1 9 世纪初发端于德奥,后来波及到整个欧 洲的一种音乐,这种新风格的音乐主要是通过对生与死,孤独与爱情等题材的描述,来 表达知识分子阶层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以及对自由、幸福的向往和追求,然而现实是残酷 的,它和理想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距离,所以走过一段人生的旅程之后,会发现这二者之 间的鸿沟是如此之深,内心的矛盾不言而喻,所以在这批浪漫主义音乐家中大多都存在 着双重的人格特征,表现在他们的作品中,除了有丰富的情节之外,还有对矛盾内心的 细致描述,这种对主观感受的抒发正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个重要特征。舒伯特冬之旅 套曲无论是在歌词的叙述,还是在音乐的演绎上,都散发出浪漫主义的气息,这一章主 要是针对冬之旅的浪漫性展开讨论的。 一、歌词的浪漫性 1 、诗意的情感 ( 1 ) 孤独、无助的情感基调 晚安:我永远是个陌生人,永远是流浪汉。回想起美丽的五月,大地鲜花开遍。 那母亲准备嫁妆,少女情意缠绵,但如今世界多凄凉,大雪到处弥漫。那旅行的好时光, 不能任我挑选,我只能踏上征途,在这黑暗的夜晚。唯有朦胧的月光,是人亲密的旅伴。 在铺满白雪的草地上,把野兽来追赶。为什么不愿离开,为什么还留恋? 就让那野狗嚎 叫在她家大门前。这都是命运安排,爱情都会改变,从地角到天边,亲爱的,晚安! 我 不愿惊醒你的梦,让你静静安眠,不让你听到脚步声,轻轻把门儿关。临行前在你的门 上,我写着:晚安,你一定能够知道,我曾经把你怀念。 引子晚安一开始就点明流浪汉的身份一一“我永远是个陌生人,永远是流浪汉”, 为整部诗歌定下了孤独、无助的情感基调。可以这样说,晚安既是诗歌情节的一种 开始,也是一种结束。从篇章结构上来看,晚安是这部诗歌的首篇,但是从诗歌情 感的角度来看,却也是这部诗歌的终结,换句话说这首诗既有对流浪汉美好少年时光的 追忆,也有对这一切的告别,在这之后就是凄凉流浪旅途的开始。流浪汉无论是在身体 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无法得到归属,无法得到安宁,所以才会在现实与理想、过往与当下 的巨大落差面前,一步步被逼退进死亡的坟墓。这也预示着老艺人终篇的结局。 ( 2 ) 内心的矛盾 , 风向标:微风吹着我爱人家的风信旗,它不断旋转在屋顶上,我心中立刻这样 想到,是她让流浪汉别再幻想。那流浪汉如果能早些看到,那屋顶上的风信旗,他一定 不会走到这里,来寻找忠诚的好姑娘。当微风吹动善变的心灵,象风信旗变化无常,少 1 缪勒。舒伯特艺术歌曲2 ,广东音像出版社,2 0 0 4 年,第1 5 页 - 4 : 第二章冬之旅的民族性特征 女给财主去做新娘,有谁来关怀我的悲伤? n 】 i n , 向标则更加深刻地揭示出流浪汉内心的矛盾,姑娘家的风向标曾经是流浪汉 孤独旅途的指路标,是它指引着他来到了姑娘家的门口,然而等待他的不再是缠绵的爱 情,这时他所心爱的姑娘正要嫁给财主。往日的温情已经它随风而逝,而风信旗依旧随 风飘扬,流浪汉看到那摇曳不定的风信旗,感到人的爱情和人的意念就像风信旗那样变 幻无常,这是命运对流浪汉的捉弄,也是流浪汉对世事变幻无常的嘲讽! 冻泪:那冰冷的泪珠滚滚流下我的双颊,难道我曾经哭泣,曾把那热泪洒,啊 眼泪,我的i i i i l n ,温暖的眼泪啊,为何当你结成冰,比露珠更寒冷? 你好像温泉涌出我 那火热的胸膛,你应当能把多天的冰雪全融化。_ 副 在爱情受到极大打击之后,流浪汉可以说是心如死灰了,冰冷的泪珠流下脸颊时才 突然意识到自己在哭泣。而这泪水足他一片痴情的表现,与其说那泪水涌自他火热的胸 膛,不如说那喷薄而出的热情源于他那颗对爱人的痴诚,以致于那片痴诚可以让多天的 冰雪融化。作者就是把对心上人的痴情用泪与冰雪的诗意形式来表现,手法极为浪漫。 凝结:我踏着茫茫白雪去寻找你的足迹,那里就是我们携手同游的青草地;我 要亲吻那土地,用我火热的泪把地上冰雪融化,直到我看见她。我不能找到鲜花,和那 片青草地? 那鲜花都已凋谢,那青草都枯萎。再没有任何东西,唤起往日回忆,当我的 痛苦平息,谁再把她谈起,她那美丽的幻影,凝结在我心底,只有等心儿溶化,美丽幻 影才能逝去。啪 在这篇诗歌里流浪汉矛盾的心情得到了极致地表现,作者再次运用两种诗意的情景 来表达流浪汉几近冻结的内心。当他来到曾经有过美好回忆的青草地时,这里已经被冰 雪覆盖,犹如他的心,在心爱的人背叛了爱情之后,内心再也没有阳光渗透进去,那里 早已经是寸草不生,一片死寂。他不断地在重复着谁能帮他把她唤起,谁再把她谈起, 其实在他心里从不曾忘记,“只有等心儿溶化”,只有等死亡来临,他才能停下蹒跚的脚 步,才能停止无尽的思念。 ( 3 ) 对往昔的美好回忆、精神寄托 菩提树:门前有棵菩提树,生长在古井边,我做过无数美梦,在它的绿荫间。 也曾在那树干上刻下甜美诗句,无论快乐和痛苦常在树下流连。今天像往日一样,我流 浪到深夜,我在黑暗中行走,闭上了我的双眼,好像听见那树枝对我轻声呼唤:同伴, 回到我这里,来找寻平安! 凛冽的北风吹来,直扑上我的脸,把头上帽子吹落,我仍坚 定向前。如今我远离故乡,转眼有许多年,但仍常听见呼唤:来这里找寻平安。h 1 这一节流浪汉仍在继续找寻能给他安宁的地方,他走到了同样给过他美好回忆的菩 提树下,面对白雪覆盖的大地以及凛冽的北风,独自在黑 唐中行走,形单影只的流浪着, 只有菩提树的树枝对它呼唤,只有过往的美好记忆相随,但是这些并没有给流浪者带来 多少温暖,相反当他回想起过往的美好时,比照眼前的凄凉,总不禁潸然泪下。于是便 有了下节泪洪和在河上,但是悲恸的泪水从不曾将冰冷的河面融化,而随之带 缪勒,舒伯特艺术歌曲2 ,广东音像出版社,2 0 6 4 年,第1 5 页 悖1 缪勒,舒伯特艺术歌曲2 ,广东音像出版社,2 0 0 4 年,第1 5 页 伽缪勒,舒伯特艺术歌曲2 ,广东音像出版社,2 0 0 4 年,第1 5 页 缪勒,舒伯特艺术歌曲2 ) ,广东音像出版社。2 0 0 4 年,第1 5 页 5 福建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 学 7 = 论文 来的满腹的疑问和彷徨却终日徘徊在菩提树下。他的流浪是为了寻找平安,为了寻找内 心的安宁,所以他来到菩提树下,那个曾经给他幸福和欢乐的地方,在这里有他和恋人 刻下的美好诗句,也是他精神唯一的停靠之所。所以,在远离故乡多年后,他仍然能听 见那内心的呼唤。 休息:只有当我躺下休息,才感到身体沉重,当我行走在荒野中,却感到快乐 无穷。两脚从来不想休息,休息会使我寒冷,走路才使我感到轻松,让大风把我吹动。 我找到焦炭的小房屋,在那里躲避寒风,我周身疼痛难忍,创伤使我不能安宁。啊我的 心在狂风暴雨中是那样坚定,但在这寂静的深夜里,我感到痛苦无穷。【1 1 走过冰雪凝结的河面,走过雪地里的钟楼,走过深邃幽暗的深谷,流浪者感到极度 地疲惫,在烧炭的小房屋里做短暂的歇息。然而在能躲避寒风的小屋里却没有让他的身 心得到放松,相反他的内心感到更加痛苦。作者告诉我们,他不只是在寻找一个安静的 客观环境,他真正需要的是使他内心得到停靠的港湾。 春梦:我梦见遍地是鲜花,正像那五月的光景,我梦见如茵的草地,小鸟发出 欢乐歌声。但雄鸡已在报晓,我睁开我的眼睛,四周是黑暗寒冷,只听见乌鸦的叫声。 是谁在玻璃上,画满些枝和叶? 你会笑我还在梦中,在严寒的冬天里,我却做着春天的 梦。我梦见美丽的姑娘,她给我温暖的爱情,我梦见抚爱和甜吻,梦见幸福和欢欣。但 雄鸡已在报晓,我心也随它惊醒;我孤独地坐在这里,回忆着甜蜜梦境。我重新闭上眼 睛,心儿不住在跳动,窗上树叶几时发青,爱人几时才能重逢。乜1 春梦整首意境大部分是非现实的梦景,是比较独特的一首曲子。在这里作者不 惜笔墨对梦境进行了大量的描写,如茵的草地,欢快的鸟儿,美丽的姑娘描绘出一个五 月的春景,情境甚为诗意。然而这些却是孤苦伶仃现实的绝佳对照:春意盎然的五月一一 严寒的冬天,欢叫的小鸟一一呜咽的乌鸦。表面是这些是梦境与现实冲突的表现,但是 实际上,这些都是对流浪汉内心矛盾的描述,这不过作者通过梦境与现实对比的手法加 以表现罢了。 老艺人:村庄尽头有个老艺人,他用冻僵的手指不停地在摇着琴。一双赤脚在 那雪地上徘徊,盘里总是空空没有分文。没有人来听他,没有人来看他。只有恶狗前来 追赶这老人。但他从不失望也从不灰心,总是不停地摇着他的八音琴,你这哿隆的老人, 是否愿我同去? 你可愿为我的歌来奏你的琴? 【3 1 老艺人是2 4 首曲子中最后一首。当流浪汉走过邮车经过的街道,走过积雪覆 盖的山岩小径,走过荒凉的墓园,来到了他人生的最后一站! 在现实世界里没有人聆听 他内心的声音,没有人为他歌唱。他看到村口的老艺人独自摇琴,而这位奇怪的老人正 是来自坟墓最诡异的召唤。在最后两句疑问中,也许在死亡的世界里,他最终找到了他 想要的安宁。 2 、诗化的意象 套曲冬之旅作为根据诗人缪勒的同名诗歌创作而成的声乐套曲,套曲本身的浪 漫性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诗歌本身的浪漫性,本节以诗歌的意象作为一个切入点来阐 川缪勒,舒们特艺术歌曲2 ,广东音像l l :版社j2 0 0 4 年,笫1 5 页 吲缪勒,舒伯特艺术歌曲2 ,广东音像出版社,2 0 0 4 年,第1 5 页 缪勒,舒伯特艺术歌曲2 ,广东音像出版社,2 0 0 4 年,第1 5 页 6 第二章冬之旅的民族性特征 述套曲冬之旅的浪漫性。诗人缪勒在2 4 首诗中通过特殊的意象系统营造出现实与 理想的矛盾,以及由此在内心所产生紧张的戏剧冲突,表现出极大的情节与情感张力。 在冬之旅中诗人采用两套意象系统: 一是春梦意象系统,如鲜花盛开的五月、茂盛的菩提树、云雀和夜莺的欢唱、街上 的邮车; 另一个是幽冥意象系统,如冰冷的雪地、冻结的河面、幽邃的鬼火、盘旋的乌鸦、 荒凉的墓园。诗人用众多意象的聚集对比,不断营造气氛,象征着理想的幻灭,感情受 挫无所寄托。 ( 1 ) 春梦意象系统 通过这一系统意象的巧妙运用,在形式上它们是以作为背景的身份出现的,主要描 述了流浪汉曾经拥有的美好回忆以及拥有的美好理想。通过这些意象的巧妙运用营造出 美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理想及往昔的甜蜜。这些意象系列基本上属于暖色调系。虽然它 们不是现实意义上的景象,却代表着高尚的理想以及对爱情的追忆。而大自然的这些意 象的展现体现了作者对纯洁世界的幻想,给人以美的享受。 春梦:我梦见遍地是鲜花,正像那五月的光景,我梦见如茵的草地,小鸟发出 欢乐歌声。但雄鸡已在报晓,我睁开我的眼睛,四周是黑暗寒冷,只听见乌鸦的叫声。 是谁在玻璃上,画满些枝和叶? 你会笑我还在梦中,在严寒的冬天里,我却做着春天的 梦。我梦见美丽的姑娘,她给我温暖的爱情,我梦见抚爱和甜吻,梦见幸福和欢欣。但 雄鸡已在报晓,我心也随它惊醒;我孤独地坐在这里,回忆着甜蜜梦境。我重新闭上眼 睛,心儿不住在跳动,窗上树叶几时发青,爱人几时才能重逢。n 1 在春梦里,对五月鲜花盛开的描述,近乎是以白拙的手法来处理,充溢着抒情 的意境。五月里有如茵的草地,有欢乐的鸟儿。缪勒在诗中对景物的描写并不像中国的 山水诗那样以细致入微的笔触加以渲染,没有沿岸而行,用近景继远景的镜头处理,他 往往只写较为旷远的场景,而不及细部特征,是一幅典型的泼墨山水画。同时又把景物 描写与流浪的感受结合起来,达到人景结合的效果。春草鲜花、鸣禽、阳光、风,这些 富于春天景物特征的生动形象,构成了一幅色彩明丽的春光图,在写景之余又写出触觉、 视觉、听觉给人带来的感受:徐徐拂面的春风,冉冉升起的太阳,自在而鸣的小鸟,这 一切都是动态的,春天的气息跃然于纸上。诗中景物描写表达自然,似乎无所用意,却 又处处透漏出诗人的心思。 从缪勒冬之旅景物描写的整体布局安排方面来看,这2 4 首诗歌是用移步换景 的技巧突出诗人的行踪与构思。诗人进行的是移步换景式的游览,每到一处地方,便有 不同的风景,而其中相连的就是流浪汉憔悴的心境。因此,主体对客体的审美关照采取 的是散点透视之法,多写沿途所见,不同的景物因主体的移动而被一一摄入诗中。而作 为一组抒情诗,这些景物的描写又与内心的情愫紧密相连,换句话说,诗人通过这些景 物的描写而营造出别致的意境,而这些意境正是内心的意象化表现。 ( 2 ) 幽冥意象系统 鬼火:在那深邃的幽谷下,一团鬼火闪闪发光,当我追随鬼火前进,总要迷失 i l l 缪勒,舒伯特艺术歌i t t t2 ,广东音像出版社,2 0 0 4 年,第1 5 页 7 福建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 方向,但我常常迷失方向,哪条道路都一样:人间欢乐,人间痛苦,都像鬼火难琢磨, 沿着那干涸的河岸,慢慢走向前方,河水都要流入大海,人间痛苦也要埋葬。u 1 乌鸦:一只乌鸦追随我,飞过城市村庄,和我形影紧相随,在我头上飞翔。乌 鸦,不吉祥的鸟,跟我飞向何方,你想把我的尸体当作你的食娘。我已不能再向前,到 处漂泊流浪,。唯有乌鸦最忠诚,始终在我身旁。 : 旅店:那疲乏的旅程带我到荒凉的墓园里,我心中暗自希望常在这里安居。那 翠绿色的花园是你的标记,它呼唤疲乏的旅客到这里来休息。难道在这些房中都住满旅 客,我走得筋疲力尽,到何处去安息。无情的旅店哪,让我往哪里去? 走向远方,我的 手杖,最亲密的伴侣。【2 】 幽冥意象系统是缪勒诗中另一个蕴含丰富、表达诗情的意象。这一系列的意象自古 以来就有死亡的意味,比如幽遽的鬼火、盘旋的乌鸦及荒凉的墓园。通过这一系列意象 衬托流浪汉在面对残酷的现实以及理想幻灭之后的心境,但足在描写这些情境的过程 中,将唯美的凄楚与通彻的情感体验诗意地结合在一起。流浪汉在面对这些残酷的现实 时,并没有完全被打败,而是不断地以往昔美好的回忆和理想做为前进的动力,表达了 流浪汉不挠的精神,这也是这两套意象系统能够在整部诗篇中达到水乳交融的原因。 泪洪:热泪涌出我的眼睛滴落在那白雪中,我的心里无限地忧伤,都被雪花吸 尽,当那青草发出嫩芽,微风轻轻吹动,地上薄冰裂成碎片,柔软的积雪消融。白雪, 你知道我的爱情,请问你向何处流动? 请你跟随我的眼泪,它会带你流到河中,请你跟 它流迸城市,在那街道上穿行,如果你感到眼泪在发热,那就是到了我爱人家中。嘲 在河上:清凉湍急的河水,曾愉快地歌唱,但我如今要离去,你有默默不响。 在你奔腾的河面上凝结着坚固的冰,你不能畅快地流动在沙土的河滩上。我把你可爱的 名字和可纪念的时光,用那尖锐的石块刻写在冰面上,把我们相识的日期和我离去的时 光,用那折断的指环刻写在冰面上。心哪,你在河水中可看见你的影像,在你的心灵深 处,也正激烈振荡。h 1 白发:雪白的霜在我的头上,洒满银色光泽,我深信自己已衰老,在心中充满 欢乐。但不久霜雪都消融,我头发变成黑色,漫长岁月如何度过,我几时才能解脱。从 傍晚到清晨,有多少黑发变成白色。谁信我仍满黑发,尽管我受尽了折磨。【5 3 “大雪”是诗中另一重要的意象,在那里,。被皑皑白雪覆盖的大地是一种凄然的环 境背景,流浪者总在凄冷的大雪中吟唱,甚至把白雪作为唯一倾诉的对象,作为脚下的 路标,指引他向前的方向,并向它表达自己对心上人的情愫。这一类的意象的描写类似 于中国诗歌中雨中客愁。换句话说,雪中多诗经常伴随着雪中多愁,它汇聚了抒情主人 公的泪水和哀愁,诗中雪白的霜、冻结的河面,强化了恶劣环境在人心中产生的震撼力, 那愁苦的意味伴随着空间的阻隔与路途的断绝,“流浪者一一愁一一雪”构成了雪的意 象的典型艺术形式。然而流浪者的愁不是简单的思乡之愁,也不是失恋之后的忧愁,而 川缪勒,舒们特艺术歌曲2 ,广东音像版j ! i = ,2 0 0 4 年筇1 5 页 n 。缪勒,舒伯特艺术歌曲2 ,广东音像出版社,2 0 0 4 年,第1 5 页 缪勒,舒伯特艺术歌曲2 ,广东音像出版社,2 0 0 4 年,第1 5 页 缪勒,舒伯特艺术歌1 t 1 12 ,广东音像出版社,2 0 0 4 年j 第1 5 页 缪勒,舒伯特艺术歌曲2 ,广东音像出版社,2 0 0 4 年,第1 5 页 8 第二章冬之旅的民族性特征 。o 。_ _ _ _ _ _ - _ - _ - l l _ - _ _ _ - _ _ _ l - _ _ - i - - _ _ l _ _ i - _ l l _ _ _ _ _ _ _ i _ - _ - l l _ i _ _ _ _ - l - _ _ - _ _ _ _ _ - _ _ _ - - l l i _ _ _ _ - _ _ - _ i _ i - _ - _ l _ l _ _ _ _ - _ - l _ - 一 是面对不可扭转的残酷现实,面对理想和爱情幻灭之后,那种悲观和无望。当然在这段 孤独的旅途中,他可以找雪花作为倾诉的对象,可以在美好的梦境中寻找往昔的美丽身 影,可以在小屋中得到片刻的休息,但是这些只能给他带来片刻的安慰而已,他的内心 是无法得到安宁的,所以走向死亡的坟墓是所有情节的最终必然。 所以在诗中便出现了像“鬼火 、“乌鸦”、墓园”等一系列幽冥意象。而这一系列 意象的出现并不是无中生有,它们都是流浪汉对自己命运归宿的一种预感,预示着故事 的结局。诗人中通过文字的苦心经营,制造唯美而又颓废情调的路线,在残酷的人生中, 以往昔作为幻想的背景,以理想为脚下的路标,四处寻找能够得到安宁的地方,最后却 让自己走向死神的坟墓。全诗用时而欢畅时而沉重的笔调描写流浪汉的流浪生活,最后 在现实地压榨下孤寂地死去。诗人似乎在告诉人们:无论理想多么地崇高,过去多么地 美好,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安排着命运的轮盘。如果说五月的春梦还有一些让人感到 温暖的色彩和情调的话,那么那些湍急的河水、幽暗的山谷、冥域的鬼火,则让人感到 的是死亡和孤独的所在,并由此构成了一利- 幽冷深邃的意境。在这晕,一切显得那么空 寂,甚至可以说是死寂的。到了这里,只能使人感到互古的遥远和宇宙的寂寥,令人有 无可傍依之感,所有的景象是冷峭的,所抒之情是凄苦的,所营造的氛围是空旷的,幽 远的。 3 、诗意的表现 诗歌本身的浪漫性不仅仅是体现在诗意的情境,不仅仅是体现在意象系统的营造, 还体现在不同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在2 4 首歌曲中诗人运用了对比、比喻、反复、独 自等表现手法,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在2 4 首曲子里作者截取了一天当中清晨、黄昏、深夜的景象,以冰冷的河面、,往 日熟悉的菩提树下、烧炭的小火屋、街上的邮车、飘落的黄叶做为一幕幕画面的背景。 在这些对现实环境的描写过程中,又时刻闪动美好的梦境和甜蜜的过往,表达在一片未 经任何选择的冬梦中,没有目标的自我放逐,这一切场独白一场和思念的对话。作 者以敏锐的触觉将笔延伸到悱恻的感情深处,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色彩,运用瑰丽的想 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了流浪汉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而诗中“大雪到处弥漫的现实也 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影射,现实的变幻莫测与理想的无法实现,正如“风信旗那样变幻 无常”。诗人通过创造月光下的孤途,冻结的河面、深邃的幽谷、干涸的河岸等孤寂凄 清的意境,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失落绝望。从狭隘的角度来审视整部诗歌,诗中所透析 出的浪漫主义情感也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而这一点正是这首诗歌打动舒伯特的地 方,并为之创作了举世闻名的套曲冬之旅! ( 1 ) 对比手法的运用 冬之旅是流浪者断肠的柔情绝唱,通过梦境、往昔以及冰冷现实的对比把绝望 的情绪渲染到了极致。2 4 首歌词有专门对甜美过往的描写。例如,菩提树中,有对 美好回忆的细节回忆,在春梦中有对爱人美丽身影的描述,然而温暖与美好并不是 这两首诗歌的唯一旋律,这其中还存在一个主题复调一- - j j l i 就是来自残酷现实的反应。 在凝结、泪洪中通过曲与曲的对比,反复哭诉对往日恋人的深情,以环境描 写的形式将自己复杂的情愫进行实化处理,将之置换成真实可感的景象! 正是对理想和 9 福建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 爱情的坚持和执拗,让流浪汉无法在此之外寻求更多的出路,理想越是崇高,爱情越是 甜美,当下的悲怆之情就显得越深。 在这套诗歌中,对比的手法更多是体现在同一首诗里。例如,晚安、春梦中 对往昔的会议是流浪汉睹物思人的结果,是抒发内心忧郁的背景,可以说,这类的场景 相较其所处的冰冷现实是虚幻的遐想,这更突出了其当下现实的残酷。两种截然相反的 意境,随着流浪汉的心虚不停地进行画面的剪切;在艺术上起到波澜起伏的效果。 ( 2 ) 比喻手法的运用 缪勒在诗中运用的另一种表现手法是比喻。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诗人的情愫得 以形象地表现出来。 例如,在风向标中诗人用风信旗来比喻恋人的心变幻无常,预示命运的不可捉 摸。风信旗既是对环境的描写,同时有成了流浪汉心绪的表现形式:当流浪汉来到心爱 的姑娘的屋前时,她却正要出嫁。风信旗曾是指引流浪汉的方向标,不管在外走得多远 多久,总是维系着对她的思念。如今再走到风信旗下,昨日的信誓随风而去,只有风信 旗还在随风飘动。这样现实的场景与人物的内心被奇妙地结合到了一起,显示了诗人的 独具匠心。 ( 3 ) 独白手法的运用 冬之旅是一组抒情诗,诗中有许多是流浪汉的内心独白,诗人运用反复的表现 手法进行吟唱。在冻泪中:“那冰冷的泪珠滚滚流下我的双颊,难到我曾经哭泣, 曾把那热泪洒,啊眼泪,我的眼泪,温暖的眼泪啊,为何当你结成冰,比露珠更寒冷? n 1 整首歌词反复吟哦眼泪,不断强化这一构象做内心最为直接的抒发。 总之,缪勒在简短的2 4 首诗里描绘出残酷的现实环境以及流浪汉复杂的内心世界, 达到了情景结合的效果。 二、音乐的浪漫性 舒伯特冬之旅的浪漫性特征不仅仅表现在歌词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音乐作 品本身。下面我从调性以及和声织体两方面进行论述。 l 、调性布局的多变 调性布局是指在音乐进行过程中调性发展的程序,也就是调性的呈示与发展、变化 的整体安排。作为音乐整体设计的一部分,它在多声部音乐的创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 位。舒伯特在冬之旅这部声乐套曲中通过调性多变的布局手法反映凄凉的社会现实 以及流浪汉复杂的内心。 ( 1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