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口义齿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无牙颌 2、 中性区 3、 垂直距离 4、 侧方平衡牙合 5、 副承托区 6、 定位平面斜度 7、 前伸平衡牙合 8、 牙合架 9、 后堤区 10、 切导斜度 11、 义齿间隙 12、 平衡牙合 13、 边缘封闭区 14、 Christensen现象 15、 腭小凹 16、 单颌全口义齿 17、 颌间距离 髁导斜度 二、判断题 ( )1、下颌全口义齿的固位力明显小于上颌全口义齿。 2、牙列缺失后,上颌牙槽骨向上后外吸收,下颌牙槽骨向下前内吸收。 、当作前伸运动,前牙接触而后牙不接触时,可加大补偿曲线曲度和切导斜 度。 ( )4、牙 合 架 是一种固定上下牙 合 托和模型的仪器。 ( )5、全口义齿患者在进食和说话时出现后牙相撞声,表明息止颌间隙过 大。 ( )6、下颌全口义齿的固位力明显小于上颌全口义齿。 ( )7、覆盖全口义齿可以防止或减慢牙槽骨的吸收。 8、前伸运动,前牙接触后牙不接触时,可加大补偿曲线曲度和切导斜度。 ( )9、牙 合 架 是一种固定上下牙 合 托和模型的仪器,但不能模 仿下颌运动。 ( )10、全口义齿排列前牙时应排成深覆牙 合 深覆盖。 ( )11、全口义齿采用分装法进行包埋。 在正中颌位时,上下牙槽嵴之间的距离称为颌间距离,这个距离越大说 明牙槽嵴吸收越多。 ( )13、在取无牙颌印模时,上颌无孔托盘的的后缘应超过颤动线的2- 3mm。 14、全口义齿基托的磨光面应呈凸面,唇、颊、舌肌作用在基托上时能对义 齿形成挟持力,使义齿更加稳固。 ( )15、垂直距离过高患者面下1/3高度变短。 ( )16、全口义齿采用正装法进行包埋。 ( )17、磨光义齿时,打磨用的器械或磨光剂都是由粗到细按次序进 行。 ( )18、在取无牙颌印模时,上颌无孔托盘的的宽度应比牙槽几宽2- 3mm。 垂直距离过高患者面下1/3高度变短。 ( )20髁道斜度是指髁道与牙 合 平面的夹角。 三、填空题 1、 按支持形式的不同全口义齿可分为_、_和 _三类。 2、 全口义齿固位力的来源主要有_、_和 _。 3、 牙 合 托由_和_组成。 4、 颤动线可分为_和_,两者间的区域称为 _。 5、 解剖式牙的牙尖斜度为_。 6、 帮助下颌回到正中关系位的方法有_法、 _法、_法、_法、 _法和_法。 7、 全口义齿金属基托熔模铸道设置常规用_和 _两种方法。 8、 全口义齿上牙 合 堤的牙 合 平面要求前部在上唇下缘以下约 _mm,且与_平行;牙 合 平面的后部 从侧面观要与_平行。 9、 全口义齿固位力的来源主要有_、_和 _。 10、 牙列缺失患者的上下颌称为_。 11、 全口义齿牙龈外形形成时,颈缘线包绕牙冠颈部应形成约 _mm宽的斜边,前牙约呈_,后牙 约成_的角。 12、 非解剖式牙的牙尖斜度为_,又称为 _。 13、 根据牙 合 架模拟下颌运动的程度分_、_、 _和_。 14、 全口义齿的重衬可分为_和_。 15、 全口义齿人工牙排列时上颌第一磨牙的远中舌尖距离牙 合 平面 _,近中舌尖距离牙 合 平面_。 16、 前伸牙 合 关系记录是根据_现象形成的,用来 将患者的_转移成为牙 合 架上的 _。 17、 牙 合 托由_和_组成。 18、 解剖式牙的牙尖斜度为_,又称为 _。 19、 全口义齿的装盒采用 ,型盒由 、 和 三 部分组成。 20、 颌位记录是要确定_和 _。 21、 全口义齿上牙 合 堤的牙 合 平面要求前部在上唇下缘以下约 _mm,且与_平行;牙 合 平面的后部从侧 面观要与_平行。 22、 全口义齿由_和_两部分组成,构成了 _、_和_三个面。 23、 全口义齿的平衡牙合 包括_、_、 _ 和前伸平衡牙 合 。 24、 在正中颌位时,上下牙槽嵴之间的距离称为_,它包 括_和_两部分的距离。 四、选择题 1、 切牙乳突的中点距上颌中切牙唇面的距离约 为.( ) A、 4-5mm B、8-10mm C、2-3mm D、6-8mm 2、 全口义齿的缓冲区未做缓冲处理,最可能出现的后果 是.( ) A、 义齿咀嚼功能不良 B、义齿固位差 C、义齿翘动 D、疼痛 3、 口腔处于休息状态,全口义齿易松动,其原因可能 是.( ) A、基托组织面与黏膜不密合 B、基托边缘伸展不够 C、边缘封闭不好 D、以上均是 4、 全口义齿不需缓冲的相应部位是. .( ) A、上颌硬区 B、磨牙后垫区 C、舌隆突区 D、颧突区 5、 确定垂直距离的目的 是.( ) A、确定息止牙 合 间隙 B、确定正中颌位关系 C、确定牙 合 平面 D、确定颌间距离 6、 全口义齿初戴时,发现下颌明显后退,其原因可能是 ( ) A、人工牙排列不当 B、病人下颌骨过于后退 C、确定垂直距离不正确 D、确定正中关系位错误 7、 全口义齿正中牙 合 无早接触点,侧方牙 合 时工作侧舌尖有早接 触点,应选磨( ) A、早接触的下后牙的舌尖颊斜面 B、早接触的下后牙的颊尖舌斜 面 C、早接触的上后牙的舌尖颊斜面 D、早接触的上后牙的颊尖舌斜 面 8、 全口义齿常规排牙时,上颌第一磨牙与牙 合 平面接触的牙尖 是.( ) A、近中颊尖 B、近中舌尖 C、远中颊尖 D、远中舌尖 9、 全口义齿基托要求哪点不 对.( ) A、厚度1.52mm B、系带区缓冲 C、边缘适当加厚以利固位 D、组织面是凹形以利固位 10、 以下哪点不符合排牙要求 ( ) A、 1 1 近中接触点与面部中线一致 B、 上前牙排于牙槽嵴顶或略唇侧 C、 下前牙排于牙槽嵴顶或略舌侧 D、 上下前牙有较浅覆牙 合 覆盖 11、 可作为人工牙列中分线的参考依据为. ( ) A、 切牙乳突、腭皱襞、唇系带 B、 唇系带、切牙乳突、腭小凹 C、 上唇系带、切牙乳突、人中、鼻尖、眉尖点、唇珠 D、 切牙乳突、腭中缝 12、 全口义齿修复后,下面除哪项外都是垂直距离过高影 响.( ) A、面部肌肉酸痛 B、面部上下距离协调 C、加速牙槽骨吸收 D、面部表情紧张 13、 牙列缺失修复时,后牙牙 合 力应集中 在.( ) A、第一、二磨牙区 B、双尖牙区 C、第二双尖牙和第一磨牙区 D、尖牙、第一双尖牙区 14、 选择人工前牙的原则,下列哪项是错 的.( ) A、 大小、形状、颜色与余留牙类似,与患者的肤色、脸型等相 协调 B、 人工牙唇面应与面部侧面外形弧度相协调 C、 天然牙的颜色随年龄增长逐渐变化,应在人工牙上体现出来 D、 以上均不对 15、 为使全口义齿获得良好的封闭作用,应当 取.( ) A、印模胶印模 B、功能印模 C、边缘伸展的印模 D、解剖式印模 16、 牙 合 托的作用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恢复面部外形丰满度 B、记录息止颌位 C、代表义齿基托及人工牙的位置 D、记录正中关系位 17、 牙列缺失后,颌骨的改变主要表现 为.( ) A、 上颌骨内侧骨板吸收多而快 B、 下颌骨外侧骨板吸收多而快 C、 上下颌骨内侧骨板吸收多而快 D、 上颌骨外侧骨板吸收多而快,下颌骨内侧骨板吸收多而快 18、 开始制作全口义齿的时间一般在残牙拔除 后.( ) A、1个月以后 B、6个月1年 C、23个月 D、36个 月 19、 关于全口义齿的伸展范围,以下哪项不 对.( ) A、 A、伸展至移行皱襞 B、让开舌系带 B、 C、磨牙后垫前缘 D、腭小凹后2mm至两侧翼上颌切 迹的连线 20、 全口义齿完成后,后牙咬合升高,前牙开牙 合 的原因 是.( ) A、 从牙 合 架上取下后,蜡型变形,咬合关系改变 B、 填塑时牙齿移位 C、 热处理时后牙部分石膏压坏致后牙咬合升高 D、 热处理后开盒过早,塑料基托变形致咬合关系改变 21、 患者女,40岁,正中关系,能自如地直向前滑行到正中,其滑 行距离约1mm,折说明她的正中关系与正中的关系 是.( ) A、同一位置 B、同一位置,协调性关系 C、同一位置,非协调性关系 D、非同一位置,协调性关系 22、 患者,女,60岁,牙列缺失,全口义齿修复,上牙 合 架后 发现上下唇系带不一致,排牙时应参照的中线是 .( ) A、与上唇系带一致 B、与下唇系带一致 C、与牙 合 托 中线一致 D、与切牙乳突一 致 23、 如果全口义齿的垂直距离过高,会出现以下哪些表现. .( ) A 说话时假牙有撞击声 B、苍老面容 C、咀嚼有力 D、面部表情自然 24、 全口义齿的稳定是指义齿就位 后.( ) A、对抗水平和转动的力量 B、对抗垂直脱位的力量 C、对抗垂直翘动脱位的力量 D、对抗从斜向脱位的力量 25、 全口义齿基托断裂最常见位置 是.( ) A、两个中切牙之间 B、尖牙和侧切牙之间 C、后牙区间 D、全口义齿各个部位 26、 全口义齿前牙颜色的选择与哪一项无 关.( ) A、患者的肤色 B、患者的面形 C、患者的年龄 D、患者 的性别 27、 全口义齿蜡型烫盒后打开型盒时发现塑料牙未能翻直上层型盒,冲蜡后 复位不牢,其是原因 是. ( ) A、烫盒时间过长 B、烫盒水温过高 C、装盒包埋不牢 D、人工牙唇颊面、牙 合 面有蜡 28、 当下颌前伸至上下前牙相对,在滑回正中牙 合 位过程中,前后牙都有接触,称之 为. ( ) A、正中平衡牙 合 B、前伸平衡牙 合 C、侧方平衡牙 合 D、单侧平衡牙 合 29、 选择上下前牙的长短主要依 靠.( ) A、口角线 B、笑线 C、面部中线 D、牙槽 嵴顶线 30、 上前牙的上下定位可依 据. ( ) A、口角线 B、笑线 C、面部中线 D、牙 合 堤 平面 31、 前伸牙 合 时,下后牙牙尖工作斜面是 ( ) A、下牙颊尖的舌斜面 B、下牙舌尖的颊斜面 C、下牙颊尖的近中斜面 D、下牙颊尖的远中斜面 32、 全口义齿调牙 合 的顺序 ( ) A、前伸牙 合 、侧方牙 合 、正中牙 合 B、前伸牙 合 、正中 牙 合 、侧方牙 合 C、正中牙 合 、前伸牙 合 、侧方牙 合 D、侧方牙 合 、正中 牙 合 、前伸牙 合 33、 以下哪一区域易形成支点,使全口义齿左右翘动 ( ) A、上颌硬区 B、上颌结节区 C、切牙乳头区 D、颧突区 34、 确定垂直距离的目的是 ( ) A、确定息止牙 合 间隙 B、确定正中颌位关系 C、确定牙 合 平 面 D、确定颌间距离 35、 全口义齿正中牙 合 无早接触点,侧方牙 合 时工作侧舌尖有早 接触点,应磨( ) A、早接触的下后牙的舌尖颊斜面 B、早接触的下后牙的颊尖舌斜 面 C、早接触的上后牙的舌尖颊斜面 D、早接触的上后牙的颊尖舌斜 面 36、 、全口义齿常规排牙时,上颌第一磨牙与牙 合 平面接触的牙尖 是 ( ) A、近中颊尖 B、近中舌尖 C、远中颊尖 D、远中舌尖 37、 全口义齿基托要求哪点不对 ( ) A、厚度1.52mm B、系带区缓冲 C、边缘适当加厚以利固位 D、组织面是凹形以利固位 38、 以下哪点不符合排牙要求 ( ) A、 1 1 近中接触点与面部中线一致 B、 上前牙排于牙槽嵴顶或略唇侧 C、 下前牙排于牙槽嵴顶或略舌侧 D、 D、1 1切缘与牙 合 平面接触 39、 全口义齿制作时,使用牙 合 托的主要目的是 ( ) A、便于排牙 B、恢复垂直距离 C、颌位记录 D、以上 均是 40、 全口义齿修复后,下面除哪项外都是垂直距离过高影响 ( ) A、面部肌肉酸痛 B、面部上下距离协调 C、加速牙槽骨吸收 D、面部表情紧张 41、 全口义齿由基托附着于上下颌牙槽嵴黏膜上,其固位力的获得 是由( ) A、倒凹固位 B、摩擦力的作用 C、吸附力和大气压力的物理作用 D、咬合平衡 42、 选择人工前牙的原则,下列哪项是错的 ( ) A、 大小、形状、颜色与余留牙类似,与患者的肤色、脸型等相 协调 B、 人工牙唇面应与面部侧面外形弧度相协调 C、 天然牙的颜色随年龄增长逐渐变化,应在人工牙上体现出来 D、 以上均不对 43、 为使全口义齿获得良好的封闭作用,应当取 ( ) A、 印模胶印模 B、功能印模 C、边缘伸展的印模 D、解剖式印模 44、 上下颌弓的位置关系是指 ( ) A、上下颌前突关系 B、上下颌弓的左右关系 C、上下颌弓的大小关系 D、水平关系和垂直关系 45、 牙列缺失后,颌骨的改变主要表现为 ( ) A、颌骨的吸收 B、颌骨的移位 C、颌骨的增生 D、牙槽骨的吸收 46、 、全口义齿基托的稳定性与下列哪项因素最有关系 ( ) A、人工牙的排列是否正确 B、颌弓关系是否正确 C、基托磨光面的外形是否正确 D、基托边缘的厚度是否适当 47、 全口义齿静止时固位好,张口、说话时易脱位,可能的原因为 ( ) A、 基托后缘封闭不好 B、 基托组织面与黏膜不密合 C、 人工牙列的早接触点 D、 基托边缘过长,系带区缓冲不足 48、 与全口义齿基托边缘位置有关的解剖标志 ( ) A、舌下腺、颌下腺、下颌舌骨嵴 B、舌系带、舌下腺、磨牙后垫 C、唇、颊系带、腭皱、腭小凹 D、切牙乳突 49、 全口义齿以下区域需缓冲,以免产生压痛 ( ) A、下颌前弓区 B、颊侧翼缘区 C、舌隆突 D、磨牙后垫 区 50、 颌位记录包括 ( ) A、息止颌位时的垂直距离 B、息止牙 合 间隙 C、正中关系位时的垂直距离 D、正中牙 合 位 51、 下列哪些是全口义齿基托的封闭区 ( ) A、唇舌系带 B、下颌前弓区 C、上颌后堤区 D、下颌舌骨嵴 52、 全口义齿调整前伸牙 合 时,发现前牙接触,后牙不接触,可以 采用以下方法使之达到前伸牙 合 平衡 ( ) A、减少前牙覆牙 合 B、增加前牙覆牙 合 C、增加切导斜度 D、减少补偿曲线曲度 53、 牙列缺失后,上下牙弓变化是 ( ) A、上颌弓变小 B、上颌弓变大 C、下颌弓变小 D、下颌弓不变 54、 全口义齿为了增加固位和稳定,在制作中应考虑的因素除了 ( ) A、 人工牙尽可能排在牙槽嵴顶上 B、 上颌蜡基托后缘应止于腭小凹前2mm C、 下颌蜡基托后缘盖过磨牙后垫1/31/2 D、 排牙时建立良好的覆盖覆牙 合 55、 全口义齿基托的厚度是 ( ) A、10mm B、15mm C、20mm D、30mm 56、 上半口义齿基托的封闭区是 ( ) A、颧凸区 B、腭小凹 C、上颌后堤区 D、上颌颊角区 57、 全口义齿人工牙排成平衡牙 合 主要是为了 ( ) A、义齿稳定 B、接触面积广 C、义齿美观 D、纠正偏侧咀嚼 习惯 58、 全口义齿排牙时,侧切牙切缘与接触面积广平面的接触关系是 ( ) A、保持接触 B、离开05mm C、离开10mm D、离开2 0mm 59、 微笑时的唇高线位于上颌中切牙的 ( ) A、切缘 B、切1/3 C、切1/2 D、切2/3 60、 制作个加别托盘适用于以下情况,除了 ( ) A、所有取无牙颌印模的情况 B、无合适成品托盘时 C、牙槽嵴低平,两侧吸收不一致 D、取研究模型时 61、 在石膏模型上制作后堤区时,最深处的深度为 ( ) A、0.5mm B、11.5mm C、23mm D、45mm 62、 上颌后部牙槽嵴骨吸收的方向为 ( ) A、向上、向后 B、向上、向外 C、向上、向内 D、向后、向外 63、 确定颌位关系是指 ( ) A、 恢复面部适宜的垂直距离 B、确定正确的颌间距离 C、恢复面部生理形态 D、恢复髁突的生理后位和面部下1/3高度 64、 义齿初戴时出现哪一情况需要返工重作 ( ) A、就位困难 B、下颌偏向一侧 C、发音不清 D、粘膜压痛 65、 与大气压力的产生关系最密切的是 ( ) A、基托面积 B、牙槽嵴高 C、边缘封闭 D、后堤区宽度 66、 全口义齿基托要求哪点不对 ( ) A、厚度1.52mm B、系带区缓冲 C、边缘适当加厚以利固位 D、组织面是凹形以利固位 67、 全口义齿的前牙要排列成浅覆、浅覆盖的目的是为了 ( ) A、美观 B、排牙方便 C、易于取得前伸 平衡 D、发音 清晰 68、 灌注无牙颌石膏模型时,其厚度不应少于 ( ) A、2m B、4mm C、6mm D、10mm 69、 以下排牙措施中正确的是 ( ) A、上颌后牙颊尖位于牙槽嵴顶上 B、上颌后牙颊尖位于牙槽嵴 舌侧 C、上颌后牙舌尖位于牙槽嵴舌侧 D、上颌后牙舌尖位于牙槽嵴 顶 70、 牙列缺失修复时,后牙牙 合 力应集中在 ( ) A、第一、二磨牙区 B、双尖牙区 C、第二双尖牙和第一磨牙区 D、尖牙、第一双尖牙区 71、 以下措施可提高全口义齿固位和稳定,除了 ( ) A、尽量扩大基托面积 B、准确的印模 C、有利的磨光面形态 D、合理的排牙 72、 解剖式人工牙的牙尖斜度为 ( ) A、45 B、40 C、33 D、20 73、 牙 列缺失者,下颌处于正中关系位时,上下牙槽顶之间的距离 称为 A、正中 位 B、息止颌位 C、息止间隙 D、颌间距离 74、 义齿初戴时出现疼痛的原因不包括 ( ) A、组织面有塑料小瘤 B、垂直距离过低 C、骨突处缓冲不够 D、基托边缘过长 75、 在牙 合 堤上画出的口角线为 ( ) A、上颌侧切牙远中标志线 B、上颌尖牙远中标志线 C、下颌尖牙远中标志线 D、上颌第一前磨牙远中标志线 76、 恢复适当的垂直距离的作用不包括 ( ) A、避免下颌前伸 B、面部比例和谐 C、肌张力正常 D、发挥最大咀嚼效能 77、 全口义齿人工后牙的近远中总长度应等于该侧 ( ) A、 尖牙近中面至磨牙后垫前缘的距离 B、 尖牙远中面至磨牙后垫前缘的距离 C、 尖牙远中面至磨牙后垫1/3处的距离 D、 尖牙近中面至磨牙后垫1/2的距离 78、 与全口义齿稳定无关的是 ( ) A、咬合关系 B、人工牙排列位置 C、牙 合 平衡 D、基托密合 79、 与吸附力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 ) A、基托组织面与粘膜的密合程度 B、唾液的质和量 C、是否用软衬材料 D、是否戴过旧义齿 80、 全口义齿的固位力不包括 ( ) A、吸附力 B、附着力 C、粘着力 D、摩擦力 81、 人工牙排列要有平衡牙 合 的主要原因是 ( ) A、增大接触面积 B、提高咀嚼效率高 C、有利于义齿稳定 D、使义齿美观 82、 位于口腔前庭内相当于原中切牙近中交界线的延长线上的是 ( ) A、舌系带 B、唇系带 C、颊系带 D、口轮匝肌的起始部 83、 下颌后部牙槽骨吸收的方向为 ( ) A、向下、向后 B、向下、向外 C、向下、向内 D、向后、向外 84、 无牙颌的印模方法中错误的是 ( ) A、用印模膏取一次性印模 B、用印模膏取初印模 C、用印模膏做个别托盘 D、用旧义齿做个别托盘 85、 全口义齿修复应在拔牙多长时间后进行 ( ) A、一周 B、三周 C、一个月 D、三个月 86、 根据无牙颌各部分组织结构特点及与全口义齿的关系,无牙颌 被分为以下四区,除了 ( ) A、主承托区 B、副承托区 C、边缘封闭区 D、后堤区 87、 下颌侧切牙离开牙 合 平面 ( ) A、05mm B、10mm C、15mm D、2 0mm 88、 全口义齿调牙 合 的顺序 ( ) A、前伸牙 合 、侧方牙 合 、正中牙 合 B、前伸牙 合 、正中牙 合 、侧方牙 合 C、正中牙 合 、前伸牙 合 、侧方牙 合 D、侧方牙 合 、正中牙 合 、前伸牙 合 89、 以下哪一区域易形成支点,使全口义齿左右翘动 ( ) A、主承托区 B、副承托区 C、边缘封闭区 D、缓冲 区 90、 支持力较差,只能承担一小部分牙 合 力 ( ) A、主承托区 B、副承托区 C、边缘封闭区 D、缓冲 区 91、 在装盒时,人工牙位于型盒上部,模型及金属基托位于型盒下 部属于( ) A、正装法 B、反装法 C、混装法 D、整装法 92、 下列对牙 合 架各部件与人体相对应器官的关系描述错误的 是 ( ) A、牙 合 架的上颌体代表人体的上颌骨 B、牙 合 架的髁球、髁槽代表人体的髁突、 关节凹 C、髁导是指髁突在关节凹内运动的线路 D、 髁道斜度是指髁道与眶耳平面夹角 93、 全口义齿基托断裂最常见的部位是 ( ) A、两个中切牙之间 B、尖牙和侧切牙之间 C、后牙区间 D、全口义齿各个部位 94、 全口义齿常规排牙时,上颌第一磨牙与牙 合 平面接触的牙尖是 ( ) A、近中颊尖 B、近中舌尖 C、远中颊尖 D、远中舌尖 95、 全口义齿基托要求哪点不对 ( ) A、牙龈外形形成与天然牙根相近似的突度和长度 B、系带区缓 冲 C、边缘适当加厚以利固位 D、组织面是凹形以 利固位 96、 塑料基托内出现气泡容易导致 ( ) A、义齿翘动 B、表面粗糙 C、局部压痛 D、塑料强度降低 97、 全口义齿制作时,使用牙 合 托的主要目的是 ( ) A、便于排牙 B、恢复垂直距离 C、颌位记录 D、确定牙 合 平面 98、 连接下颌切牙切缘,尖牙牙尖,前磨牙及磨牙各颊尖,形成一条 凹面向上的曲线,称为下牙列的 ( ) A、补偿曲线 B、纵牙 合 曲线 C、司皮曲线 D、横牙 合 曲线 99、 与全口义齿后缘无关的解剖标志 ( ) A、腭小凹 B、前颤动线 C、后颤动线 D、翼上颌切迹 100、 切牙乳突的作用是 ( ) A、排列上颌中切牙的参考标志 B、确定牙 合 平面的标志 C、确定基托伸展范围的标志 D、确定牙槽嵴顶的标志 101、 后堤区的作用是 ( ) A、 基托后缘定位 B、边缘封闭作用 C、支持作用 D、排牙标 志 102、 上下牙列最广泛接触时,下颌所处位置称为 ( ) A、正中位 B、息止颌位 C、息止间隙 D、颌间距离 103、 上颌前牙的远中向倾斜角度为 ( ) A、中切牙=侧切牙=尖牙 B、中切牙侧切牙尖牙 C、中切牙类牙侧切牙 D、侧切牙尖牙中切牙 104、 临床上用于记录颌位关系的是 ( ) A、基托 B、暂基托 C、牙 合 堤 D、牙 合 托 105、 上颌前牙颈部的唇舌向倾斜方向为 ( ) A、 中切牙向唇侧,侧切牙、尖牙向腭侧 B、 中切牙、侧切牙向唇侧,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财税职业学院《中国烹饪概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德阳科贸职业学院《消防暖通工程计量与计价》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世界遗产概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剑桥学院《焙烤食品工艺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体育学院《A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标准)甲方免责协议书
- (2025年标准)腾讯的编辑协议书
- (2025年标准)消费扶贫合同协议书
- (2025年标准)供水还款协议书
- 图解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
- 调解协议书电子版5篇(可下载)
- 材料性能学(第2版)付华课件1-弹性变形
- GB/T 4909.4-2009裸电线试验方法第4部分:扭转试验
- PDCA质量持续改进案例一:降低ICU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 2023年烟台蓝天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企业标准编写模板
- 初中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维护祖国统一)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作业设计样例
- 幼儿园绘本故事:《骄傲的大公鸡》 课件
-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
- 新冠核酸检测实验室PCR管八联管滤芯吸头等耗材质检和储存程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