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不同情绪对表象影响的实验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不同情绪对表象影响的实验研究 2 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 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以 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 过的研究成果。对本研究做过贡献的老师和同学均己在论文 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日期: 导师签名: 本人签名: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说明关于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杭州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 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 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 影印、缩印或其他手段保存论文。 日期: 导师签名: 本人签名: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不同情绪对表象影响的实验研究 3 不同情绪对表象影响的实验研究不同情绪对表象影响的实验研究 摘要摘要 表象在心理学领域中的地位颇具争论性, 对表象的研究也经历了曲折的道路。 表象与情 绪情感关系的研究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表象与情绪情感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本研究主 要研究情绪对表象的影响, 而暂不考虑表象对情绪的影响。 我们选取了表象的三个方面作为 研究的内容:表象清晰度、表象记忆和表象操作。表象清晰度反映的是表象的经验属性,表 象记忆反映的是表象表征储存方面的特性, 表象操作反映的是表象的思维特性。 根据表象的 三个方面我们设计了三个实验,即不同情绪对表象清晰度、表象记忆及表象操作的影响。 本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不同的情绪影响了表象的清晰度水平,焦虑情绪导致了最低的清晰度水平,平静 情绪和放松情绪下的表象清晰度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 (2)情绪和表象记忆内容的熟悉性共同影响了表象记忆的成绩,情绪因素和熟悉性因 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平静情绪下的表象记忆成绩在两种熟悉性水平上都最好, 表象记忆内 容熟悉时,表象记忆成绩放松情绪下比焦虑情绪下的成绩差,而表象记忆内容不熟悉时,焦 虑情绪下的表象记忆成绩低于放松情绪下的记忆成绩。 (3)情绪和难度两因素交互作用于表象操作的反应时,两因素不存在各自的主效应。 主要体现在放松情绪和平静情绪下较难任务的反应时长于容易任务的反应时, 而在焦虑情绪 下较难任务的反应时反而短于容易任务的反应时。 (4)情绪和难度分别影响了表象操作的正确率,两因素的主效应显著,但不存在交互 作用。不管在哪个情绪水平上,都是容易任务的正确率高于较难任务的正确率;不管在哪个 难度水平上,都是焦虑情绪下的正确率低于平静情绪和放松情绪下的正确率。 (5)除表象记忆不存在性别差异外,表象清晰度、表象操作都存在性别差异。女性表 象清晰度要优于男性;在完成较难的表象操作任务时,不管是正确率还是反应时,焦虑情绪 对女性的影响都比对男性的影响大。 关键词关键词:表象清晰度;表象记忆;表象操作;情绪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不同情绪对表象影响的实验研究 4 an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how different emotion affect mental imagery abstract the status of mental imagery is a controversial topic in psychology field .the road on mental imagery research is of twints and turn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 and mental imagery is also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psychology.mental imagery and emotions are influenced each other, our investigation are not in that imagery impact on emotion but mainly in that emotion impact on mental imagery. we had selected three dimensions of imagery as the contents of researches: the vividness of imagery, imagey in memory and operation of imagery. imegery vividness reflected the experienced attribute of imagery,image memory reflected the storge attribute of representation and imagery operation reflected the thought attribute of imagery.according to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mental imegery ,we designed three experiments:different impacts of emotion on imagery vividness ,image memory and imgery operation. the results as follows: (1)different emotions affect the level of imagery vividness. the level of imagery vividness is the lowest at the anxiety emotion,bu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calm emotion and relaxated emotion. (2)emotion and familiarity of image memory content compact on the memory performance together. there is interacton effect between emotion and familiarity factors .in the calm emotion ,image momery performance is the best at whatever level of familiarity;in familiar conditions,image momery performance is more poor on relaxed emotion than anxiety;in unfamiliar conditions,performance is lower at anxiety than relaxatotion. (3)there is ineraction effect between emotion and difficulty at the imagery operation reaction time,but there is no main effect on two factors respectively. reaction time is longer on difficut task than easy in calm and relaxed emotion ,while in anxiety emotion ,reaction time is shorter on difficult task than easy. (4)emotion and difficulty affects the rates of correct imagery operation respectively,there is maim effect on two factors,but there is no interaction effect.at whatever level of emotion,rates of correct are higher on easy task than difficult,at whatever level of diffeculty, rates of correct ate lower on anxiety emotion than relaxation. (5)except image memory there is no gender differences,imagery vividness and imagery operation there are all gender differences.womans imagery vividness is more clear than man;when someone complete the difficult imagery operation task,whether reaction time or rate of correct , anxiety emotion impacts more seriously on woman than man. key words: imagery vividness; image memory; imagery operation; emotion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不同情绪对表象影响的实验研究 5 目录目录 摘要摘要 abstractabstract 一一. .序言序言1 二二. .文献文献综述综述2 1 表象的相关概念及表象的本质 2 1.1 表象的相关概念2 1.2 表象的本质5 2 解释表象的理论 7 2.1 机能等价理论8 2.2 双重编码理论8 2.3 概念命题理论8 2.4 表象计算理论9 2.5 高水平视觉空间认知加工子系统理论10 2.6 表象活动周期理论11 2.7 三位一体表象理论11 3 表象的定性研究 12 3.1 有关视觉机能等价的研究12 3.2 有关心理旋转的研究13 3.3 有关心理扫描的研究14 4 表象的定量测量、个体差异性研究及发展研究 15 4.1 表象的量表制定16 4.2 表象的个体差异性研究16 4.3 表象的发展研究17 5 情绪和认知的辨证关系与互动效应 17 5.1 情绪及其神经机制17 5.2 情绪与认知关系理论研究发展18 6 问题的提出 21 三三.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22 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22 1.1 表象清晰度问卷的编制22 1.2 表象记忆量表的编制23 1.3 情绪诱发材料的确定25 2 实验一 不同情绪对表象清晰度的影响26 2.1 理论假设26 2.2 实验方法27 2.3 实验结果及分析27 2.4 讨论30 3 实验二 不同情绪对表象记忆的影响31 3.1 理论假设31 3.2 实验方法32 3.3 实验结果32 3.4 讨论36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不同情绪对表象影响的实验研究 6 4 实验三 不同情绪对表象操作的影响37 4.1 理论假设37 4.2 实验方法37 4.3 实验结果38 4.4 讨论46 四四.总讨论及总结论总讨论及总结论 48 1.情绪的启动48 2.情绪对表象不同属性的影响48 2.1 不同情绪对表象清晰度的影响 48 2.2 不同情绪对表象记忆的影响49 2.3 不同情绪对表象操作的影响50 3 总结论51 五五. .本研究的不足及其展本研究的不足及其展望望 52 1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52 2 研究的展望52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54 附录附录 59 致谢致谢 63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不同情绪对表象影响的实验研究 7 一一. .序序言言 心理表象在心理学领域处于一个颇具争论性的地位, 表象的研究比认知心理学中其他任 何的研究对象在争取其独立的科学地位过程中都有更多的波折与起伏 1。它经历了古希腊 柏拉图时期、18 世纪英国经验主义时期和 20 世纪 60-90 年代三个兴盛时期,至今仍活跃在 心理学研究领域。20 世纪 20 年代随着行为主义兴起并在心理学中逐渐占据统治地位,表象 的研究趋于沉寂,甚至可以说是中断了。直到 60 年代后期,由于行为主义的衰落和认知心 理学的崛起, 表象的研究才又重新受到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 其中一部分继续保持定量评定 的研究方向,而其它大部分研究是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的,着眼于信息的表征 2。 与其它心理过程的研究相比, 表象研究长期以来备受冷落, 但这种冷落状态却并不是在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初始阶段就已形成,恰恰相反,心理学问世之际,表象受到许多心理 学先驱的高度重视和研究 3。早期的心理学家认为表象是心理的实体,是接近于阈限的感 知觉刺激。 格式塔心理学在思维问题上涉及到表象, 认为思维能力的改进伴随着或实际依赖 于表象的改进。冯特、铁钦纳都认为表象是意识经验的最主要的三种基本元素之一,在心理 活动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在二十世纪的近半个多世纪里表象研究却渐趋沉寂, 问津者甚少。 表象研究由盛到衰、 几乎中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上存在着一种观点, 认为表象并不 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二是强调心理活动的整体性和“无意象思维” ,削弱了表象在心理 学中的地位;三是行为主义研究强调客观的外部行为,排斥研究意识的主观经验问题。而表 象与其它心理活动相比, 既不像感知觉那样可以凭借外部客观刺激来加以对照, 又不像思维 那样易于用言语行为作为可供分析研究的客观指标来对其进行实证观测, 也不具有像情绪情 感之类的多样化表情动作等特征,表象是最不易通过客观途径来进行观察研究的心理活动。 表象研究受到冷落的大部分原因在于它是属于一个人的私事,是个体的一种主观感受,是 一种个体隐秘的体验。 尽管如此,表象研究还是有重要的意义。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是人类智能结构的相辅相 成的两个部分, 创造性思维活动是思维发展的最高形式, 它是由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协调动 作的结果。表象是形象思维的主要加工材料,是研究形象思维的基础,也是研究创造性思维 的深层基础。在人类的基本认知过程中,表象依托于感觉、知觉过程,同时又是感觉、知觉 过程的延伸,是感知觉过程的历时再现,保证了许多复杂的心理过程或活动的进行和完成; 另外,它同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密切联系,与工作记忆中对信息的提取、处理操作和重组直 接相关;它还在推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因而它既是感知觉研究的内容,也是记忆研究的 内容,同时还是思维研究和直觉研究的内容 4。研究表明知觉与表象在鲜明性上存在差异, 表象的鲜明性不如知觉,因为过分鲜明就意味着确定,确定了其可控性就降低,就缺乏概括 性 5。表象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是把握事物本质的重要桥梁。表象离开了 刘鸣.表象研究方法论j.心理科学,2004,27(2) :258260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不同情绪对表象影响的实验研究 8 具体事物,摆脱了感知觉的的局限,这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为概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表象能促进问题解决等思维活动, 如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解决数学运算问题时, 很大程度上要 有表象参与;中学生在解决几何问题时,也需要表象的支持;成人在利用概念进行抽象思维 时,也需要表象帮助,作家写作需要利用人物形象来思考,设计师设计图纸需要利用建筑物 的形象来思考 6。 表象是人类丰富情感的重要载体,是表征情感内容、促进情感扩展深化的动力资源。人 们在看电影、听故事、阅读文艺作品和欣赏音乐、美术作品时,虽然没有接触到艺术作品中 的情景,但生动的语言、鲜明的画面、优美的旋律,能引起人们回忆过去在头脑中储存的表 象,使人们进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情感就伴随形象而产生了。marks 认为表象虽然是日常 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表象不是一个完全纯粹的认知活动, 它还具有情绪和动机的成 分。因为心理活动的有用性,必须在意识体验涌动的情况下由意志控制而指向目标 7。他 也认为表象与潜意识处于同一个表征系统,表象可以表达潜意识的意图。在心理咨询中,意 象被认为是和心相连的,它与情绪相连,也与心境相连,如果心理是积极、健康的,则意象 也是积极的,美好和谐的。如果心理出现障碍,心理意象也会出现异常。 表象是体现主体的认知内容和加工方式的最重要的基本载体。 表象是心理意象生成的原 型构件要素,能够促进人格心理的健康和谐发展。丁峻认为,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少年期、 青年期和成年期分别对应于感性表象建构、知性概象建构和理性意象建构阶段 8。其中概 象建构的推理与想象及意象建构的是理论性构思与表达都属于过去和现在所不存在的新颖 的虚拟景象,它们要以相关的表象内容作为感性资源或心理构件。所以,个性化的表象能力 是主体发展概象认知和意象认知能力所必需的奠基性心理平台, 也是个体人格健全的不可或 缺的一部分。就理论创新而言,它不但要观念刷新,还需要广义的表象泛化与组构革新,因 为知识本质上是一种陌生的异己力量, 唯有与经验化合后才能成为个性主体鲜活丰厚的有机 力量。否则,缺少情趣投稿和全身心体验的知识,只会成为思想的桎梏、情知意分离的“第 三者” 、言行不一和内外不一的“双重人格”的裂变剂。 二二. .文献文献综述综述 1 1 表象的相关概念及表象的本质表象的相关概念及表象的本质 1.11.1 表象的相关概念表象的相关概念 在国内,表象往往被认为和意象、心象等概念相等同,大多数普通心理学教材中都有一 句简单的话: “表象,也叫心象或意象” ,这表明表象概念的使用还相对比较混乱。对表象一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不同情绪对表象影响的实验研究 9 词的英文翻译也有多种,它包括“images” 、 “imagery” 、 “mental imagery” 、 “representation” 等好几种译法。一般来说, “image”对应的中文应该是“图像” ,它更多的是指物理世界的 一种视觉的图像,比如,拍摄某人的大脑 cd 图像。心理学研究领域也用“image”来表示 外部事物在人脑中形成的图像或图画,强调其形象性、直观性的特征。 1.1.11.1.1 表象与表征表象与表征 在更普通的意义上, “imagery” 、 “mental imagery”翻译成“表象” 、 “心理表象”或“心 象” ,从这一点来看,所谓“心象”就是“心理表象”的简称。而一些定义将表象与表征 (representation)相联系,将其译为 representation 或 presentation,突出其概括性。这种在中心 概念选择上的差异表明表象与表征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和区别 9。斯腾伯格(sternberg,r.j.) 曾在心理表征的意义上谈及心理表象。 他认为心理表象是对不在当前的、 感官所感知的事物 的心理表征。安德森认为心理表象可以被看作是对象征物的抽象类似物。这样,表象就又和 心理表征联系起来。在 best 著(黄希庭译)的认知心理学一书中,有“分析表明词汇 的表象是由几个相对独立的成分组成的。 ”“词汇接触作业获取的是词的意义或者语义 表象”10在这里,表象对应的英文单词是 representation,也就是指表征。毫无疑问, “心理 表象”这种心理过程涉及到了知识的表征问题,它是一种知识形态的表征方式,从更广的意 义上来说,表象就是表征。 1.1.21.1.2 表象与意象表象与意象 另一个与表象相关的概念是意象, 在国内当代认知心理学中很少提及意象这个概念。 事 实上,意象在心理学研究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精神分析在隐喻的意义上使用意象。或者也 可以说, 精神分析在隐喻而不是知识形态表征方式的涵义上涉及到心理表象的问题。 精神分 析重视的是意象的具体性而不是任何概念的普遍性。 出现在梦中和主动想象中的意象, 有着 无限多种可以描述的性质,如水,可以有深有浅,有清澈透明或肮脏混浊,有固态、液态和 气态等多种特点,这些不同的意象表明了不同的隐喻和含义。荣格在讨论心灵意象时,持一 种相对主义的观点, 认为可以把意象看成是对客体的主观的关系。 无意识部分就是由大量的 晦涩难解的思想、 朦胧含糊的表征和模糊不清的意象所组成的, 并且持续影响着我们的意识 心理 11。另外,中国古代美学和文学也常用意象这一概念,是指欣赏主体、创作主体的主 观情意与外在物象相结合,并外化为艺术形象之情形。西方现代诗学流派“意象主义” ,也 用意象,它是指一刹那间思想与情感的有机复合体 12。此外,这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 了文艺创作、美学欣赏和潜意识之间的紧密联系。丁峻借用“意象”的相应概念来说明理性 知识的生成与表征,认为意象产生于前额叶新皮层,表征超时空的理念意识、人格结构、主 客体规律、理论预见和行为图式等顶级精神产物。 1.1.31.1.3 表象和概象表象和概象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不同情绪对表象影响的实验研究 10 现行的心理学著作将表象定义为: 基于知觉在头脑内形成的感性形象, 包括记忆表象和 想象表象 13。这既与康德的“感性表象论”和“知性概念论”等观点相排斥,也不符合当 代神经心理哲学的新发现。严格来说,记忆表象属于感性表象,想象表象则属于概象之列, 即它们是对知觉和概括与重组形式 同12。康德对表象的层次进行论述说: “一切判断即是关 于我们的表象的统一性的功能。就是说,不是用一个直接的表象,而是用一个把这个直接表 象和更多的表象都包括进来的更高级的表象来认识对象, 从而把更多可能的知识综合成一个 知识” 14。这里“更高级的表象”其表征方式已经是概念了。 为了将概念之表象这个“更高级的表象”区别于某个“直接表象”或“经验表象” ,使 之体现出将众多综合为一的概括性功能,我国学者丁峻提出“概象”这个名称,以指“概念 化表象” 。丁峻对概象的初步定义是:它作为知性表征的主导方式,发生于大脑的联合皮层, 既是对各种感觉表象完形整合的知觉结果,又是使整体表象同相应的概念名称发生符号链 接、 形成初级抽象认识的判断产物。 那就是说, 概象是某种概念与特定表象的有机结合形式, 它既不是纯粹的抽象体, 也不是某种实在的感性表象, 而是指能够指称一切时空条件下的某 一类表象,在这个意义上,它具有共时空范围的融合统称作用。 1.1.41.1.4 表象三元理论表象三元理论 康德虽然对感性与知性活动进行了细致的区分, 但对两者的表征方式并未做出明确的区 别,致使这位“哲学的知识的创始人,把表象作为分析研究的重要材料,认为表象包括感性 方面的感觉、知觉,还包括思想中的概念。观念与表象在他那里的意义基本相同” 15。而 黑格尔有时也把概念和理念相互代指。 这样我们知道感性表象与知性概象有重要区别, 而观 念或理念形态的意象跟感性表象及概象又有根本区别。 基于此, 丁峻提出 “意象” 这个概念, 以表达理性知识的表征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知识表征的表象、概象和意象的“表象三 元理论” 。主要内容如下: 表象系统记录与保存的是人的多种感觉信息, 表征的是外部世界的感性特征, 是对客观 现象、 外部特征及其相互联系的初步认识的结果, 由它构成了个体独特的经验世界的结构图 式,也由此产生了个体对具体经验的“过去时”的情感反应模式。也就是说,表象表征的内 容性质是经验性的和情感性的, 表象加工具有历时空性质和形而下的特点。 表象系统是人类 有关事实、 情景和原型记忆的主要资料库, 对深情体验和自由想象等思维操作与人格行为特 质,都具有深远的奠基性和动力性影响。 概象系统编码与保存的是人的多元知识信息和认知规则策略,它在人理解言语、文字、 音乐与数符模型等文化符号象征体的初级内容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概象即“概念化表 象” ,是某种概念与特定表象的有机结合形式,它既不是纯粹的抽象体,也不是某种实在的 感性表象, 而是能够指称一切时空条件下的某一类表象。 概象加工具有共时空性质和共时空 特点, 它有力地贯通并融合了情感体验与推理想象活动, 为更高级的抽象思维理性思维 丁峻.知识心理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10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不同情绪对表象影响的实验研究 11 或意象思维提供了有关主客体世界的活动规则、运行模式等知性成果。 意象系统主要涉及元认知、元观念、元调节、元记忆等,它表征的是理念性的、观念性 的意义,是文化的深层意义,表征文化符号所承载的显性意义及至所蕴含的隐性语义,并内 化为个性主体的精神图式与价值力量。 意象世界生成了诸如美感、 理智感、 道德感、 直觉感、 创造性动力感等个性意识体验, 形成了对未来的规划蓝图, 它体现了人类对主客观世界本质 规律与核心价值的独到把握方式和能动创造水平。意象加工具有超时空性质和形而上特点, 它包含了主体精神建构的最高产物人格意识,它指向的是“未来时” ,具有高度的抽象 性和虚拟性。 在这个表象三元理论中, 表象的概念已经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自然表象或形象化表象, 它 包括了文化表象(视觉文字和图形表象、听觉词语表象) 、概念表象以及文化动作表象(书 写动作表象、舞蹈、体育、音乐、表演表象)等,它是人脑对视觉性对象、听觉性对象的复 现形式,这一点可能不少的心理学会有异议。 1.21.2 表象表象的本质的本质 1.2.11.2.1 表象是表征个体的形而下主观经验的核心形式, 是一种身心体验的状态和表象是表征个体的形而下主观经验的核心形式, 是一种身心体验的状态和 产物产物 表象在本质上是个体的主观经验,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 个体是无从观察到他人的表象的。 这与其它的心理事件是相同的,比如感知觉,思维和情感。然而我们可以在人们言语行为的 基础上了解其心理。 一种心理过程或心理状态往往有一定的具有典型特征的外显行为与之相 对应。 例如, 我们可以通过托腮皱眉的样子推断这个人可能正在牙疼。 这是痛觉的外在表现。 通常, 了解他人的心理体验是在言语和非言语行为的基础上进行的。 但是某些心理事件并不 表现出类似的特征性行为,表象便是如此。正如昆顿(quinton,a.m.)指出的,一种特定的表 象并不具有特定的自然表情与之相对应。确切地讲,当一个人产生教堂的表象时,人们会观 察到他可能具有思索的表情, 可能凝视着不清晰也不重要的空间区域。 表象活动的这种隐秘 性, 甚至有时个体自己也不容易察觉。 心理表象的一种形式结构遗觉像参与信息加工过 程, 但在意识状态下不能进入, 在知觉任务和表征过程中却能够发挥作用 16。 jeannerod 指 出, 行为目标包括对行为所指向的外在物体的内部表征, 以及当个体达到目标时的最终状态。 个体可以在潜意识状态下为自己的行为做准备,这个准备过程与表象使用同一套表征系统 17。 个体表现出来的外部信号并不能把表象与其他抽象性思维区分开, 更不用说让人判断出 表象的内容了。所以结论就是,不能通过可观察的非言语行为判断表象;相反,只能依赖于 他的言语行为,亦即他说了什么,而不是他做了什么。相应的,对于表象的科学研究也起始 于尝试着对人们现象经验的语言资料的收集。这种研究从高尔顿起始,一起持续至。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不同情绪对表象影响的实验研究 12 1.2.2 1.2.2 表象是重要的知识表征方式,也是表征主体历时空的个性化情感的基本心表象是重要的知识表征方式,也是表征主体历时空的个性化情感的基本心 理载体理载体 表象不仅是一种主观经验, 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内部表征方式。 所谓表征 (representation) , 是指可反复指代某一事物的任何符号或符号集,也就是说,在某一事物缺席时,它代表该事 物,特别地,那一事物是外部世界的一个特征或者我们所想象的一个对象(即我们的内心世 界) 18。外部表征主要是文字与图形,内部表征就是指心理表征,既指知识在心智中的加 工方式,也指知识在心智中的加工内容。在内部表征中,物体、事件和场景的外在特征能够 被描绘和操作。 认知心理学和其它认知科学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心理表征方式, 如逻辑、 概念、 心象和类比等。我国学者丁峻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有两种本质体现方式:在宏观(心理意识) 层面上是表征,包括形象表征与抽象表征;在微观(生理生物)层面上是计算。表象这种心 理活动从宏观层面来看,就是一种表征,是主体可觉察的和自知的活动 19。表象承载着个 体历时空的个性化情感,表象体验往往带有丰富的个体情感体验,很明显的例子,一幅恐惧 的画面很容易就让人产生恐惧的情绪, 电视中家人团聚的温馨的画面就让人产生温暖舒适的 情感。 1.2.31.2.3 表象是一种记忆,是记忆加工的方式和内容表象是一种记忆,是记忆加工的方式和内容 表象作为一种心理表征方式存在,也可以看作是记忆加工的某种方式或记忆加工的内 容。表象与记忆的方式相联系,形成记忆策略,同时,表象又作为记忆的内容形式存在,与 记忆贮存相关联。事实上,视空工作记忆的研究,在细致和推进了记忆研究的同时,也揭示 了表象形成或产生的基础。 艾宾浩斯(ebbinghaus,h)开创了记忆研究的第一个传统。这种研究强调记忆系统保持和 贮存事物的能力。信息加工理论的出现进一步改造了这种观点。沿信息加工的比喻,记忆可 以被描述为一种具有结构和过程两种成分的系统。 “结构的”是指记忆在其内容、特征和组 织上有明显的差异。 “过程的”是指能够在同位置之间转移和改变记忆内容的认知操作。记 忆可以说是有若干称之为储存的关联成分构成的系统,具有加工各种认知代码表征的能力。 表象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认知代码。第二种传统和“贮存”的观点一样, “也是一种比喻,但 其基本观点却是指人们在回忆时往往是在利用所提取出的一切内容对自己的经验进行连贯 的描述” 。 与艾宾浩斯的观点不同,它强调记忆不是被动发生的,而是不断变化的,个人的 知识、目标、动机及推理在确定任何具体的记忆内容时都是很重要的。 从记忆贮存的观点来看, 记忆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认知代码的形式都有变化。 这个变化的 过程被称之为编码。感觉储存被认为是完整的,感觉刺激的自然属性几乎被完整的保留着。 短时记忆的内容经历了认知系统的大幅度转换和编码。 这种编码的形式是听觉编码的观点己 经广为人们所接受。 但是听觉编码并不是短时记忆唯一的编码形式。 视觉编码也是短时记忆 的编码方式之一。有研究证明,至少短时储存中的部分内容是视觉编码的 20。作为在没有 best, j.b.(黄希庭主译).认知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421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不同情绪对表象影响的实验研究 13 外界直接信息作用下对内在长时记忆中信息的加工、 提取、 操作和重组的一种信息表征的方 式, 它们并不完全联系或依托于视觉形态和感知系统, 而似乎是一种有待探索的大脑神经中 枢过程, 甚至是一种更一般的系统的一部分, 这种更一般的系统在于表征空间的各不断变化 着的信息承受施加于其上的各种空间操作 。 baddeldy 和 hitch 在 1974 年提出了工作记忆的的理论模型,认为工作记忆系统包括以 下三个组成部分:一个不受感觉道影响的有点类似于注意的中枢执行系统(central executive) ,一个以语音形式保持信息的语音环(articulatory loop) ,一个专门进行视觉或空 间编码的视空图像处理器(visuo-spatial scratch pad) 。对视空图像处理器的特征远没有比对 语音环了解得清楚, 但都有一点共识, 它是被用于暂时贮存信息以及对空间和视觉信息进行 加工的。然而,在对工作记忆的研究过程中,某些实验研究并不能用 baddeley 的三系统概 念进行解释。如在实验中被试只能记住 5 个左右的不相关的单词,而却可以记住 16 个左右 有共通之处的单词。 在对原有工作记忆模型进行修改的基础上, baddeley 提出了情景缓冲器 概念, 作为对三系统概念缺陷的补充。 这是一种用于保存不同信息加工结果的次级记忆系统, 在中枢执行系统的控制之下保持加工后的信息,支持后续的加工操作。由此,形成了新的工 作记忆模型21。其它的一些研究也发现,被试在进行视觉表象清晰性评估时,同时进行视 觉或者空间任务时, 被试的视觉表象清晰性的评估得分也较低。 而且不管这些表象是否来自 于最近知觉到的信息还是来自于长时记忆中的提取。 1.2.41.2.4 表象是一种视觉思维,是创新思维的萌芽表象是一种视觉思维,是创新思维的萌芽 shepard 的心理旋转实验令人信服地表明,人在完成某种作业或解决某些问题时,主要 依赖于视觉表象或表象过程。 这种视觉表象操作实质上是一种视觉思维, 属于形象思维的范 畴。shepard 认为,表象对迅速进行推理起促进作用。huuenloher (1968)在实验中支持了这 一结论 22。表象与创造力关系早期研究发现表象能力和创造力分数之间旱现一种显著的正 相关关系。marla angeles gonzalez (1997)的实验表明,表象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的不同方面都 有显著相关 23。当人们对某种事物深入地进行观察时,积累了大量的表象,获得了极其丰 富的经验,在认识上能够产生一种飞跃。当他在一种新的变化了的情境中再次观察时,能及 时作出判断,这就是直觉 24。直觉是一种对事物识别、判断的思维能力,直觉也是一种形 象思维。表象作为贯穿意识活动的基本要素,人们也能利用它在脑内可以操作的特点,通过 清晰的表象进行判断,进而达到一种认识上的直觉 25。表象操作是比知觉活动更复杂的认 知过程,它往往通过对己有心象的类比、分析、整合创造出新的心象。这种新产生的表象蕴 涵着认知主体对事件的超前反映能力和对新情境的预知能力。 而这种超前反映能力和预知能 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26。 2 2 解释表象的理论解释表象的理论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不同情绪对表象影响的实验研究 14 2.12.1 机能等价理论机能等价理论 在认知心理学中, 表象的机能等价说是具有代表性的。 该理论就是将表象和知觉连在一 起,将表象看作是类似知觉的信息表征。neisser 认为,表象活动就是应用知觉时的某些认 知过程, 只不过这时没有引起知觉的刺激输入而已。 后来他又进一步认为表象是由相应的知 识所激活的对知觉的期待,这样就把表象和知觉的自上而下的加工联系起来。kosslyn 将视 觉表象看成类似于视知觉的人脑中的图画, 或者类似图画的信息表征, 这些观点都强调表象 与知觉机能等价,被称为机能等价说。kosslyn 用一系列实验为表象与知觉等价的理论提供 了证明。 在一个实验里, 他们要求被试回答想象中的动物是否具有某个特定的部分, 如尾巴、 耳朵或鼻子,并测量他们回答的时间。如想象“狗和大象”或“狗和苍蝇” ,然后在他们的 表象中发现特定部位。结果表明,当被试在想象中发现和大象在一起的狗的耳朵时,反应时 就长, 当发现和苍蝇在一起的狗的耳朵时, 反应时就短。 这个实验表明, 表象具有空间效应, 换言之, 表象具有类似视敏度的限制, 越小就越难分辨。 在神经机制方面, 早在 100 多年前, 研究者们就报告了在失明后也丧失了形成视觉表象能力的脑损伤患者 27。实际上,知觉中 出现的非常细微的缺陷, 在表象中也会发现相对应的缺陷。 将表象和知觉进行对比的神经成 像研究结果与那些脑损伤患者的研究结果相当吻合, 在表象和知觉过程中激活的所有脑区 部位中,大约有三分之二是重合的28。近期一个运用知觉和表象匹配任务的研究发现的重 合甚至更多:超过了 90%的脑区部位被共同激活了,在许多脑区重合部位接近 100% 29。 2.22.2 双重编码理论双重编码理论 双重编码理论将表象看作是与言语相平行和联系的两个认知加工系统, 言语系统加工事 物和事物的抽象概念,而表象系统则是对具体的客观或事件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其表征 与知觉极其相似。 双重编码理论有四个假设: 一是言语系统与表象系统既互相对立又相互联 结;二是两个系统中存在三种加工水平:表征水平、关联水平和联想水平;三是表象表征与 言语表征具有不同的性质; 四是两个系统把它们的单元组成为高级结构的方式是不同的, 表 象是平行式的,言语是系列式的。表象系统和言语系统可分别由有关刺激所激活,两类信息 可以相互转换 30。paivio 用精巧的实验证明了双重编码理论。他让被试看一些卡片,卡片 上有一对图画或一对打印的词, 要求被试判定所画的一对图画或词所标示的物体中, 哪一个 在原来的印象上较大, 记录其反应时。 结果表明, 被试对图画对作出判定不仅不比对词对慢, 反面更快; 对不一致的图对的反应时大于对一致的图对, 但对词对的反应时却没有这种差别。 这些结果说明, 长时记忆中确实有视觉编码, 或者说长时记忆既有表象又有语言两种形式的 编码。 2.32.3 概念命题理论概念命题理论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不同情绪对表象影响的实验研究 15 这个理论认为人对知识的表征是靠概念进行的, 人是概念化地识记东西, 记忆中储存的 是概念,我们之所以有内部表象的体验,是因为表征时又将它形象化了。根据概念命题 理论,来自外界的言语刺激与非言语刺激,在经过感觉分析之后,激活概念网络中的不同结 点。人在回忆时出现的表象形式或言语描述,就是从同一命题表征中产生的。这种理论对表 象的作用提出了不同的解释。anderson 认为表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用命题表征来解释,例 如心理旋转中被试的反应时会随着刺激旋转角度的增加而增加, 可能是因为代表不同旋转角 度的刺激的命题之间的联系会发生系统的变化, 命题一步步地转换为每个中间状态, 直到刺 激样本的正位,而关于心理扫描中的大小效应也可以从命题表征得到说明 31。pylyshyn 也 反对存在表象编码,表象可以通过命题来表征。他坚持认为,心理表象根本不是“图像” , 它也要以心理描述为基础,这种心理描述与基于言语的心理描述毫无二样。根据他的观点, 能够被意识明显体验到的表象的图像部分完全是一种附带现象, 就你在阅读时灯泡发的热量 一样 3233。 2.42.4 表象计算理论表象计算理论 kosslyn (1977 ,1980 ,1981)在一系列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表象计算理论,这 个理论尝试具体说明表象过程是怎样进行的。 该理论认为表象主要有两种表征形式: 表层表 征(face representation)和深层表征(deep representation)。表层表征是出现在视觉短 时记忆中的类似图画的表征,表层表征保留了客体的位置、方位、大小等空间特征;深层表 征是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可以生成表层表征 同 1。深层表征又可以分为两类:本义表 征(literal representation )和命题表征(propositional representation)。本义表征所 提供的信息是关于某一客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兼职业务员合同范文5篇
- 同安区2025福建厦门市同安区卫生事业单位招聘2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南昌市2025年江西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批次招聘雇员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内蒙古2025内蒙古大学教辅岗位招聘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三明市2025福建三明市交通运输局直属事业单位选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重庆市退出消防员首次安置市级双向选择选岗1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盛威安全设备(浙江)有限公司招聘1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浙江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有限公司招聘19人(杭州市)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江苏苏州市苏惠优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紧急招聘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锡林郭勒阿巴嘎旗城乡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面向社会招聘12名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甘肃省建设工程计价规则(DBJD25-98-2022)
- IDC机房机架装机管理作业指导书
- 2024年内蒙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事业单位笔试真题
- 中医治未病健康宣教
- 食堂员工服务培训
- 提升心理抗压能力的技巧
-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多年实践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申请表
- 低空飞行器设计
- 《穴位埋线疗法》课件
- 【大型集装箱船舶港口断缆事故预防应急处理及案例探析7500字(论文)】
- 三对三篮球赛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