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史专业论文)明代科举与明代司法关系研究.pdf_第1页
(法律史专业论文)明代科举与明代司法关系研究.pdf_第2页
(法律史专业论文)明代科举与明代司法关系研究.pdf_第3页
(法律史专业论文)明代科举与明代司法关系研究.pdf_第4页
(法律史专业论文)明代科举与明代司法关系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在明代达到了顶峰时期。它继承了隋唐以来科举制度的 许多设计,同时又对前朝的科举选官制度进行完善和发展。在明代统治阶级“举 贤任才、立国之本 的人才观的指引之下,明代确立了三级考试制度、科举与 学校一体化制度,考试的内容设计和考试科目的划分也更加符合统治者的价值 取向,明代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成熟期。 明代科举独重儒学,儒家思想贯穿科举考试的始终,从学校的教育到考试 的择录都以儒家经义为根本。因而,经由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明代官员毫无例 外地将儒家经纶大义牢记于心,明代的文官某种意义上可以被称为儒家化集团。 这必然会对明代司法官员审理案件造成一定影响,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曲法 伸情 现象的发生,这体现了明代科举对明代司法审判的影响。 在明代司法官员方面,明代科举制度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首先,明代科 举独设进士一科、废弃明法科的制度设计,是明代司法官员法律素质普遍低下 的根本原因。其次是明代科举对官员的“廉政 效应。明代科举考试以儒家思 想为核心,而儒家的“人治 思想对“任人 有极高的要求。明代学校的教育 十分重视对生员的“廉政”教育,教导生员要“为政以德”、“恤民养民”、 “清廉律己 。明代的官学教育可以视为官员的职前道德教育,官学的教育对 明代文官群体产生“廉政 效应,直接推动了明代官员优秀道德品质的养成。 最后是明代科举对明代官、吏二元体制的影响。明代选官重政治水平而轻业务 能力,对明代的官、吏二元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导致了地方吏员的数量不 断扩大,甚至导致了“官弱吏强 、吏员腐败等畸形现象的产生。 明代科举对明代司法的影响还体现在对明代法律实施的推动作用上。明代 科举考试作为明代选官的最重要途径,它的社会影响力不可小觑。它所产生的 影响力不仅仅作用于参加科举考试的生员上,而且借由学校的教育及封建家族 制度对庞大的“读书人”群体及其家庭成员发挥影响。明代法律以儒家经义为 根本,贯穿了儒家贵贱有别、尊卑有序的精神,科举所推行的儒家精神与明代 法律精神相一致,为明代法律的实施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使明代法律更易 为社会所接受、所认可,从而得以有效实施。 摘要 总之,明代的科举制度对明代司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其中既有积极 的方面,例如明代科举考试的“廉政 效应,为法律的顺利实施奠定社会基础 等;也有消极的方面,明代科举考试独设进士一科的设计,直接导致了司法官 员法律素质低下、业务能力低下。明代科举考试不仅仅是选拔官员的途径,而 发挥了更为广泛的作用。 关键词:科举儒家司法 i i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c h i n a si m p e r i a le x a ms y s t e mr e a c h e di t sp i n n a c l ei nm i n gd y n a s t y b a c kt h e n , t h es y s t e mh a di n h e r i t e dm a n yf e a t u r e so fp r e c e d i n gs y s t e m ss i n c es u id y n a s t y , a n d a l s oi m p r o v e dw i t hn e wo n e s n en o t i o n ,”t h ec a p a b l ei no f f i c e ,t h ec o u n t r yi n s t e a m ”,w a sd o m i n a t i n gi nt h em i n gr u l i n gc l a s s u n d e ri t ,t h er e g i m es e tu pa t h r e e - t i e re x a ms y s t e mw h i c hs i to nt o po ft h es c h o o l i n gs y s t e m t h ee x a ms u b j e c t s a n di t sr e q u i r e m e n t sw e r eb e t t e ri nl i n ew i t ht h er u l e r s v a l u e s s om i n gd y n a s t yi s w h e nc h i n a si m p e r i a le x a ms y s t e mm a t u r e s i nm i n gd y n a s t y , c o n 如c i 蕊s mw a st h el e a d i n gd o c t r i n e i tc a nb ef e l t t h r o u g h o u tt h ee x a ms y s t e m ,f r o mt h es c h o o l i n gt ot h ea d m i s s i o np o l i c y t h e r e f o r e , c o n f u c i a n i s mw a si n g r a i n e di nt h em i n do ft h eo f f i c i a l sw h oe m e r g e df r o mt h e s y s t e m t os o m ee x t e n t ,m e yb u n d l e di n t oa e l u bu n d e rc o n f u c i a n i s m t h e i rb e l i e fo n t h ed o c t r i n ew o u l ds u r e l ya f f e c tt h e i rj u d g e m e n to ns o m et r i a l s d i s c r e t i o n a r yr u l i n g w a st h et y p i c a lr e s u l to ft h ei n f l u e n c e t h i sa l s os h o w st h ee x a n ls y s t e mh e l p e dt o c o n f u c i a n i s et h ej u d i c i a ls y s t e m t h ee x a ms y s t e ma l s oa f f e c t st h e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i nm i n gj u d g e f i r s t , t h em i n g e m p i r eo n l ye m p h a s i z e dt e s t so nl i t e r a t u r e ,h i s t o r ya n dp o l i t i e s ,w h i l ea b o l i s h e dt h e t e s to nl a w t h a t s w h yj u d i c i a lo f f i c i a l s o fm i n gd y n a s t yh a dv e r y p o o r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i s m s e c o n d ,t h es y s t e mc o n t r i b u t e dt oh o n e s t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1 1 1 ec e n t r a l r o l eo fc o n f u c i a n i s mi nt h ew h o l es y s t e ms h o u l db ec r e d i t e df o rt h eh o n e s t y , b e c a u s e g o v e r n e db ym e n ”,a sw a f ta d v o c a t e di nt h ed o c t r i n e , r e q u i r e df a i r l yw i s ep e r s o n n e l c h o i c e s c h o o l sw e r ev e r ya t t e n d i n gt oe d u c a t i o no nh o n e s t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 t e a c h i n g s t u d e n t st ou p h o l dv ;i r t u ei fi no f f i c e , t oc a r ea n di m p r o v ep e o p l e sw e l l - b e i n ga n dt o b ed i s c i p l i n e da n dk e e pt h e i rn o s e sc l e a n 1 1 1 i sk i n do fe d u c a t i o nc a nb es e e na st h e m o r a la d r e n a l i n e 。l e a d i n gt ot h e ”h o n e s ta d m i n i s t r a i o n ”e f f e c ta n do f f i c i a l s 。g r e a t m o r a l i t y t h ee n d ,t h es y s t e mr e s u l t e di nad u a la d m i n i s t r a t i v es y s t e m ,i nw h i c h o f f i c i a l sa n dt h e i ru n d e r l i n g sd i v e r g e di nb e l i e fa n da c t i o n t h ee x a ms y s t e mr e g a r d e d o f f i c i a l s p o l i t i c a lp r o f e s s i o n a l i s mm o r et h a nt h e i ra c t u a lp r a c t i c e ,l e a d i n gt ot h ed u a l a b s t r a c t s y s t e m ,b e c a u s et h e i ru n d e r l i n g su s u a l l yp r a c t i s eo u to f f i c i a l s p o l i t i c a l v i s i o n s c o n s e q u e n t l y , t h eu n d e r l i n g si nl o c a la u t h o r i t i e si n c r e a s e dr a p i d l y i nn u m b e ra n d p o w e r t h e ys t a r t e dt ou s u r pt h ea u t h o r i t yo ft h e i rs e n i o r s ,a n db e c a m es u r p r i s i n g l y c o r r u p t t h ee x a ms y s t e ma l s oh e l p e dt os t r e n g t h e nt h el a we n f o r c e m e n ti nm i n gd y n a s t y a sa ni m p o r t a n tw a yo fp i c k i n go f f i c i a l s ,t h ee x a mh a di m m e n s es o c i a li m p a c t i t a f f e c t e dn o to n l yt h ee x a ma t t e n d e e s ,b u ta l s ot h eb r o a d e ri n t e l l e c t u a l sa n dt h e i r f a m i l i e sv i as c h o o l i n ga n dt h ef e u d a lp a t r i a r c hs y s t e m m i n gl a w sw e r eb a s e do n c o n f u c i a n i s m ,a n dh i g h l i g h t e dt h es o c i a lh i e r a r c h yc e n t r a lt oc o n f u c i a n i s m s i n c et h e l a w sw e r ear e f l e c t i o no ft h ec o n f u c i a n i s m ,t l l e yh a dw i d ep u b l i cs u p p o r t , w h i c hi n t u r nc o n t r i b u t e dt ot h e i re n f o r c e m e n t t h ed o c t r i n ei n h e r e n ti nt h el e g a ls y s t e mm a k e t h el a wm o r ea c c e p t a b l e ,c o n v i n c i n ga n de f f e c t i v e h ia l l ,t h ee x a ms y s t e mo fm i n gd y n a s t yi n f l u e n c e dt h em i n gj u d i c a t u r e t h e i n f l u e n c ew a sm i x e d t h eu p s i d eo ft h es y s t e ml a y 、聃t l lt h e h o n e s t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a n dt h es o c i a lc o n t r a c ti th e l p e dt ob u i l dt oe n s u r el a we n f o r c e m e n t t h ed o w n s i d e w a st h a ti to n l yk e p tt h et e s t so nl i t e r a t u r e , h i s t o r ya n dp o l i t i c s ,l e a d i n gt op o o r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i s ma m o n gj u d i c i a lo f f i c i a l s s ot h es y s t e mw a sm o r et h a nat o o lo f s e l e c t i n gr i g h tp e o p l ef o rg o v e r n m e n tp o s t s k e yw o r d s :e x a m i n a t i o nc o n f u c i a nj u d i c a t u r e i v 1 引言 1 引言 1 1 选题的意义 首先是选择研究科举制度与司法的原因。科举考试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选 拔官员的最主要途径,已经有许多的学者对其进行考察。但是,遗憾的是,前 人对于科举制度的研究大部分都是从制度史、社会史、教育史的角度进行考察, 主要是分析科举制度的制度设计、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和对教育的影响。目前为 止,尚未有专门针对科举制度对古代封建法制的影响的研究。科举制度是我国 历史上最重要的取士途径,它的设计理念、制度规定对经由科举选拔出来的官 员具有直接的影响,这必然对司法实践有所影响,而它广泛的社会效应又对法 律的实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鉴于以上因素,专门针对科举选官制度与司法的关系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 要。笔者试图在对科举制度的考察的基础上,分析其与当时司法的关系。对有 关的历史文献进行整理研究,深入挖掘其中的深层次关系。 其次,关于明代这一历史时期的选择。中国古代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制 度经过了反复的变化发展。至隋代始创进士科时科举制度产生,开辟了科举取 士的先河。由隋代开始,成形于唐,经过宋、元、明一直延续到清末科举制度 的瓦解,经过了漫长的1 3 0 0 余年。至明代,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到达鼎盛 时期,各项制度臻于完备,形成了完善的科举选官体系。所以,笔者认为,对 科举制度的考察选择明代这一历史时期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这一时期的科 举制度从官学教育、考试制度的设计、以及考试过后的择录都是中国科举史中 最为典型的制度规定。所以,本文选择明代这一历史时期作为主要的研究时段, 希望可以通过对明代科举制度的研究,以小见大,探讨科举制度与司法的关系。 1 2 相关研究综述 目前学界尚未有专门研究明代科举制度与明代司法的专著和论文,但是对 明代科举制度已经有较多的探讨,成果颇丰。 一是从制度史方面论述明代科举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国内学界对于明代科举的研究,长期停留在制度史层面。 l 1 引言 王道成的科举史话一书中,有“科举制度的极盛 这一章节专门论述 明代的科举制度,对明代科举制度的基本概况作了简单的梳理; 李尚英所著的科举史话一书中,仍旧是单列一章对明代的科举制度进 行阐述,但与王道成之( f 4 举史话相比,对明代科举制度的研究要更为详尽、 具体; 刘海峰与李兵合著的中国科举史一书中,在对明代科举制度进行研究 的时候,采取分时期研究的方式。将明代的科举进程主要分为明初科举、明中 期科举、明后期科举,对每个时期分别进行专门的研究考察; 龚笃清所著的明代科举图鉴一书,是专门研究明代科举制度的专著, 这本书共分为四卷,将明代科举制度中的诸多问题多作了系统地分析研究,对 明代科举制的完善,三级学校制、三级考试制的臻于完备,八股文及八股取士 的创制发展及演变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与探讨; 黄光明所著明代科举制度研究一书,对明代科举制度的考试官、试卷 以及科举制度的特点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探讨了明代科举制度的国际影响; 侧重制度史的角度对明代科举进行研究的著作还有很多,在此不多加赘述。 二是从社会学对明代科举制度进行研究: 费孝通与潘光旦合著的科举与社会流动一文,对科举制度所带来的社 会效应作了量化分析。文章主要关注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父代功名与子代 功名之间的关系;二是中国的城乡社会是否导致了乡村人才的稀缺,使人才向 城市集中。文章运用数据量化分析的方法,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这篇文章对如今研究科举制度的社会效应也具有十分珍贵的借鉴价值; 6 0 年代,何炳棣所著的英文文献 中华帝国成果的阶梯:明清社会史一 文,也是以社会学视角研究科举制度的经典之作: 干春松所著科举制度的衰落和制度化儒家的解体一文,从讨论科举制 度的作用以及其与制度化儒家的关联着手,分析了科举制度在封建儒家制度化 体系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近代时科举制度的衰落对制度化儒家解体的影响; 钱茂伟所著的国家、科举与社会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一书,从国 家、社会的角度考察科举运动的流程以及变化,本书将科举置于国家和社会之 间加以考察,重点说明了国家、科举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明清科举制的社会整合功能以社会流动为视角一文中,作者纪莺 莺对科举考试的社会影响力进行了量化分析,讨论科举制度所带来的社会流动 2 i 引言 是否是公平和开放的。文章中认为科举制度维持了社会结构的稳定以及价值体 系的延续。 除了从制度史、社会史视野对科举制度进行研究外,还有学者从文化史的 角度对考察科举制度。比如金诤的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就是对科举与中 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的研究,还有一些学者从科举和文学、科举和区域文化的角 度对科举制度进行考察,在此不一一赘述。 综上所述,对科举制度的考察,主要是集中在制度史、社会史以及文化史 的视野。但是鲜少见到有侧重法律的角度对科举制度进行研究的著作。目前只 是见到马建红所写的一篇科举制与中国古代司法的论文,论文主要是论述 古代科举制度与中国古代司法的关系,其中涉及到了科举与司法儒家化、科举 与司法官法律素质等方面。但是对这些只是做了简单的分析概括,并没有形成 系统的理论分析。 1 3 论文的结构安排 本文的主体部分( 不包括引言和结语部分) 分为四个章节对明代科举制度 与明代法制的关系进行阐述。 论文的第二章是从制度史的角度对明代科举制度作简单的概括,主要阐述 了与明代科举制度相关的两个问题。这部分是全文最为基础的部分,主要包括 了对明代统治阶级科举观的分析,以及对明代科举制度的制度设计的阐述。明 代的科举制度具有自身的特点,在制度的设计上相比前代的选官制度来说更为 系统化、完备化。故本章为后文分析明代科举对明代法制的影响作出铺垫,对 明代的科举制度作了简单的梳理。 论文的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都是针对明代科举制度对明代司法所产生 的作用和影响所作的具体分析和阐述。第三章主要探讨明代科举与明代司法审 判倾向的关系。首先详细地阐述了明代科举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本质特征,并 以此为基础研究明代科举制度对明代审判实践的影响。 论文的第四章分三个部分论述了明代科举制度对明代司法官员产生的影 响。一是明代科举制度造成了明代司法官员法律素质低下。明代独设进士科、 废弃明法科,从而造成了明代司法官员法律素质低下的先天不足。二是明代科 举制度的“廉政 效应。这一部分首先对明代科举取士过程中对生员的道德教 3 1 引言 化作用进行探讨,进而说明明代科举对明代文官群体所产生的爱民、廉洁、正 己等积极作用。三是探讨明代科举制度对明代官、吏二元模式的影响。明代的 文官体系有官制、有吏制,二者属于不同的体系。明代的吏员主要主管业务, 这其实也是为了弥补明代科举所选拔的官员较低的业务水平。但是,吏员主业 务而官员主行政的文官体系中,明代行政实践中出现了一些诸如吏员腐败、吏 员权利膨胀的后果。本节就首先对明代科举选官制度所造成的官员业务水平低 下,处理实际问题的经验能力不足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探讨明代科举制度对 明代官、吏二元体制的影响。 第五章是从动态的角度来探讨明代科举制度对明代法律制度的实施所起到 的促进作用。为了能够更为准确地考察明代科举制度对法律实旋的作用,本章 首先对科举制度的社会影响力进行分析,论述了明代科举制度通过直接或间接 的途径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进而再结合科举制度对儒家思想的传播所 产生的作用,以及明代法律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因素,论述了明代科举制度对 于明代法律制度在社会中可以得到良好的实施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4 2 明代科举的两个问题 2 明代科举的两个问题 2 1 明代统治阶级的科举观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源远流长,是历史潮流的的进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浓 重一笔。隋代时进士科的设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形成,尽管在这之后的一千多 年中,科举制度在历朝历代的发展中各有其不同的特点,但始终为统治阶级所 重视。科举制度在明代时达到鼎盛时期,在明代存续的二百七十六年问,作为 封建国家选官纳才的最主要途径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对明代国家的政治、经济、 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明代科举制度对前朝科举 制并非简单的继承或是局部小范围的调整,而具各自身的特点,出现了许多创 新改进之处,并且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对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又深 刻的影响。 中国古代集权封建国家中,作为上层统治阶级的君主与权臣无疑是整个国 家的核心。同样的,明代君主的科举观念与策略对明代科举制度的设计起着决 定性的作用,因此,研究明代统治阶级的科举观十分必要。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经历元末农民战争的剧烈动荡之后,元朝统治被 彻底推翻,出身贫贱的朱元璋建立明王朝。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农民,长期的社 会经验使他清楚地认识到了如果没有能人贤才的帮助,一个泱泱大国是很难靠 一人之力治理好的。明太祖朱元璋在长期征战厮杀中深谙“举贤任才,立国之 本川门的道理,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与录用。朱元璋还在争夺天下时就已经将选 拔人才作为治国的第一要务,他说:“为天下者,譬如作大厦,非一木所成, 必聚材而后成。天下非一人独理,必选贤而后治。故为国得宝,不如荐贤。一口1 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仍旧高度重视选贤任能的作用,对于人才的重要性,朱 元璋曾有“国无仁贤则国空虚的说法,他总结了历代帝王的经验教训,下结 论说:“是故择贤任能,列布庶位,安危协心,盛衰同德者,殷周之兴也。用 伊尹、周公诸贤,故卜世永久,历柞灵长;秦隋之季,弃群策于汉高,委英雄 于唐主,独任其智,未几而亡。川3 故大臣要广泛收罗人才为君主所用,方能致 治。 5 2 明代科举的两个问题 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四年初丌设科举考试时说,天下太平之后,“政治之 道在于任贤”,任贤之关键在于取士,而科举考试是取士的途径之一。诏令称: “特设科举,以取怀才报德之士,务在经明行修,博古通今,文质得中,名实 相称者。其选中者,朕将亲策于廷,观其学识,品其高下,而任之以官,果有 材学出众者,待以显擢。使中外文武,皆由选举而选,非科举,毋得与官。,【们 另外,朱元璋还用比喻的方法强调人才对于国家的作用,他说:“鸿鹄之能远 举者,为其有羽翼也;蛟龙之能腾跃者,蛟龙之能腾跃者,为其有鳞鬣也;人 君之能致治者,为其有贤人而为之辅也。一嘲 朱元璋这种任贤的科举取士思想被明代后世君主继承下来。明成祖朱棣继 位之后也持有相同的观点,认为科举考试的目的是在于精选德才兼备之士,并 有“散木累百不若得良材一株 1 的说法。据【明宣宗之j j i i 卷三记载,明宣宗 朱瞻基“欲得忠颐之士为用川刀,他将选拔孝梯忠信并且通今博古的贤人作为科 举考试的目的。 与此同时,我们应当看到,明代统治阶级很清楚的认识到科举制度的作用 是要为国家选拔治术之才。农民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十分的重视科举取士的实 际成效,希望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能够有真才实干,而非徒有虚文。洪武二年 所颁发的诏令中就就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盖闻上世帝王创业之际,用武以 安天下,守成之时以武以威天下。至于经纶扶治,则在文臣,二者不可偏用也 文武兼用,贤能并举,此三代治化所以胜隆也。 睛1 正是在这种选举思想的指引 之下,才促成了明太祖创立了庶吉士制度和观政进士制度以期对科举制度进行 完善。这两项制度无疑都是科举发展历史上的一次重要突破。 2 2 明代科举的制度设计 2 2 1科举与荐举 明史选举志中记载:“选举之法,大略有四:日学校,日科目,日 荐举,曰锉选。川耵科举制度并非是明代唯一的选拔官员的方法,在明代初年荐 举制度曾经一度取代过科举考试制度。 洪武元年,明太祖朱元璋诏令:“征天下贤才至京,授以守、令。”“们并 且在要求地方遣送人才的同时,也经常派中央大臣分赴各地访求人才。洪武三 年正式开科取士之前,荐举是明代最为主要的选士途径。至洪武三年五月,明 6 2 明代科举的两个问题 太祖朱元璋正式诏令自是年八月为始,“特设科举,以取怀才报德之士,务在 经明行修,博古通今,文质得中,名实相称。使中外文武,皆由科举而选, 非科举,毋得与官。 n 并且对科举的设置,考试内容,日期以及举额的分配 等问题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在这个诏令中特别强调了科举在取士选才任官中 的独重地位,科举实际上成为选拔官吏的唯一途径,这样就意味着,荐举失去 了它存在的必要性。 但是,连续三年科举取士之后,对于科举抱有极大期望的朱元璋认识到, 新进官员只是擅长于文辞而少有实才,“所取多后生少年,能以所学措诸行事 者寡 ,“习这违背了他设立科举制度的初衷。因此,对科举取士制度失望的明 太祖朱元璋决定再次采用荐举制度选拔人才。于洪武六年正式下诏:“遂罢科 举,别令有司察举贤才。刀n 3 1 这次又一次使用荐举制度延续了有十年之久,同 样选拔了大量的人才。 然而,由于荐举制度没有可以衡量的具体客观的标准,十分容易出现任人 唯亲、假公济私的现象。明太祖朱元璋经过了反复的比较分析,于洪武十五年 宣布复设科举考试。起初时,科举、荐举制度同时运用二者的地位是平等的。 随着日后科举取士地位的逐渐提高,荐举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名存实亡, 科举制度完全占据了取士的主导地位。 荐举和科举制度的更迭,是明代统治者反复比较取舍的过程,同时也表明 了在古代传统社会,体现公正理念的科举制度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有其存在 发展的基础。 2 2 2 科举与学校 明代科举制度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接受学校的教育成为科举的 必由之路。在明代之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而非唯一的途 径。比如唐时期在中央和地方都设有学校,中央有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 地方上有州、县学。每年冬天,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以及地方州县的学校 都需要将那些在学校学习并且通过考试的学生推送到尚书省参加考试,此类考 生称之为生徒。但是同时有些不在学校接受教育却学业有成的人,则向州县以 书面的形式提出申请,经过考试合格之后,再由州送到尚书省参加考试,此类 考生称之为乡贡。 7 2 明代科举的两个问题 到了明代,正是所谓“科举必由学校,而学校起家可不由科举 钔,学校 是参加科举考试的必由之路,官学教育和科举取士前所未有地紧密结合起来。 学校的学习内容、教学考核等诸多方面都是为科举考试服务。所以,可以说明 代科举取士的过程中充斥着学校科举一体化的现象。 明代的学校体系有两大基本体系,国子学是中央一级的学校,后又改名为 国子监;在地方一级,按照行政区域划分为府、州、县学。 国子学为明初时朱元璋在南京设立,永乐元年的时候,明成祖在北京设立 国子监,永乐十八年迁都北京之后,将原设在南京的国子监称为南京国子监, 而北京的国子监称作北京国子监,自此之后就有了“南监 和“北监之称。 品官子弟及民俊秀通文艺者 n 钉,后至洪武元年之后,明代各个方面都趋于稳 定,“诏择府、州、县学诸生入国子学。 n 8 1 根据记载,明初府、州、县学的 学生如果能够进入国子学进一步深造学习,就获得了被授予官职的资格,否则 是不可以被授官的。 国子监的学官主要有祭酒、司业、博士、助教等职位,祭酒和司业主要负 责监生训导,相当于如今的正副职校长,博士主要负责讲经授课和主持考试, 而助教主要负责管理国子监下属事务。国子监下分设有率性、修道、诚心、正 义、崇志、广业六堂,用以作为学生讲习授课的场所,学生们要根据修业的成 绩进入不同的场所学习。国子监所学习的功课主要有四书、 五经、 御 制大诰等,尤其注重对儒家经学的学习。学校内每月都要进行考试,所出试 题也是经义、书义各一道,诏、诰、表、策论二道,这些训练已经与科举考试 中乡试、会试的考试要求基本一致了。 明代的学校,除了南、北国子监之外,地方上还有府、州、县学。明初洪 武二年,明太祖的旨意中说道:元代时期学校的教育弊端百出,致使学校名存 而实亡,元末以来,战争四起,人民只知有干戈而不知有学校。但是治国要以 教化为先,而教化又要以学校为本。因此,朱元璋下令在地方各地兴建学校, 自此地方大兴学校之设。“庠声序音,重规叠矩,无间于下邑荒徼,山陬海涯。 此明代学校之盛,唐、宋以来所不及也。一【1 7 】 府、州、县学承担着为国子学输送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各个府、州、县学 每年都要保举一些生员入京考试,成绩为优的考生可以进入国子监读书学习, 而不合格者将会被遣还原籍,他们的学官也会受到相应的处分。在不同的阶段, 对地方上府、州、县学每年保举的生员的名额也有不同的规定。洪武初年,规 8 2明代科举的两个问题 定“府、州、县学岁贡生员各一人”n 引,但是到了洪武二十五年,则规定“府 学岁二人,州学二岁三人,县学岁一人 1 9 o 明代地方学校的学官定制为:府 学设教授一人,训导四人;州学设学正一人,训导三人:县设教谕一人,训导 二人。明代对地方教官十分的重视,对其管理也非常严格。正如明人朱国祯涌 幢小品卷十一所称:“国初最重教职,所司不许差遣,教生员必有登科合式 者,方叙升,或辞职,得去官。广东博罗人林厚,字万重,以举人历四学职, 凡三十六年,方允归。今勒为定法。积三四年一转,惟有气力寅缘者上进。又 进士得告改大郡,副榜举人得大州县,其耀尤易尤速。而贡途老死不自振,益 懈于教炙。修删 同样地,地方的府、州、县学也服务于科举考试,被纳入到科举取士的轨 道之中。地方学校生员的学习内容大致为经书史律和礼、乐、射、御、书、数 “六艺 ,整个学习过程都贯彻了儒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还有一些地方 上的学校以理学家朱熹的教学方法来施教于学,并“与诸生约,将四书、本经、 通鉴、性理分为十二分,应月考。一乜1 1 而且“季考五经、四书, 道学正传也。一【嚣1 除了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经学之外,习文的写作方法也主 要是对八股程文的练习。正如史料中记载,明代统治阶级兴办地方学校的目的, 就是“先教之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俾存其心、养其性、语言端谨、容止整肃, 次教之以四书本经,熟读玩味,讲解精详,俾义理透彻,徐傅之以历代史 鉴,究知夫古今治乱之迹,又次教之以律令、算法、兵法、射艺与夫农桑水利 等事。一1 明代学校与科举一体化的制度设计的特点,从根本上决定了明代中央国子 监与地方府、州、县学办学教育的理念与走向。学校的重要性是源于它是科举 应试的主要渠道,科举取士成为明代各级学校教育的必然归宿。明代的官学的 教学内容、制度设计等各个方面无不是以科举考试为中心,为科举考试服务的。 因此,对明代科举的考察的同时也必须要考察明代的官学教育。 2 2 3 三级考试制度 明代的科举取士是三级考试制度,即是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明史选 举志记载:“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次年, 以举人试之京师,日会试。中式者,天子亲策于廷,日廷试,亦日殿试。州 洪武十七年,礼部颁布“科举成式”,考生需要通过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考 9 2 明代科举的两个问题 试之后,才能达到士人梦寐以求的金榜题名的目标。这一考试模式在此后的几 百年自j 都没有发生重大变化,自此成名副其实的“科举永制”。 明代的乡试又称为乡闱、大比,是科举生员参加的省一级考试。严格地讲, 乡试属于明代科举耿士的初始阶段,明代的科举选官正是从乡试一级开始的。 按照洪武十七年的规定,乡试的考试时白j 为子、午、卯、酉年的八月,分为三 场进行,八月初九为第一场,八月十二第二场,八月十五为第三场,只有在个 别的年份受到特别事件的影响才会改变乡试的日期。根据明史选举志- - 中记载,明代乡试凡应试者,国子监生及府州县学生员,必须三次学业成绩合 格者才允许参加乡试。乡试的考试内容主要也是四书、经义,考试时要求依据 程朱理学进行作答,首场考试的四书经义文,也都要求以八股文的成式进行作 答,这场考试是决定是否录取的关键。乡试的取中者称之为举人,又俗称孝廉, 第一名为解元,再有四名合称为经魁,再有次五名合称为亚魁。另外,乡试对 各地的录取名额也有明确的规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于录取名额分配 的不确定和不均衡所导致的地域纷争的情况的发生。比如洪武三年规定录取举 人5 0 0 名,各地分配名额就是河南省四十名,山西省四十名,山东省四十名, 陕西省四十名,北平省四十名,福建省四十名,江西省四十名,浙江省四十名, 湖广省四十名,广西省二十名。在京乡试直隶府州一百名。瞄1 在明代,举人已 经是正式的功名和资格了,如果举人会试之后未能考中进士,也可以通过吏部 的选拔而获得官职,只是明代举人一般担任地方职位较低的地方官吏和地方官 学的教官,但若能考中举人仍旧可以使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得到非常大的提 高。 乡试这一阶段结束之后,明代科举考试便会迎来第二阶段会试。明代 的会试对宋元时期的会试制度有了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明代的会试由礼部主 持,因而又称礼闱。 明史选举志中记载:“子、午、卯、酉年乡试,辰、 戌、丑、未年会试。乡试以八月,会试以二月。一啪1 可见,明代会试的时间是在 乡试的次年二月,即是辰、戌、丑、未年的二月举行。各个省市中式的举人, 包括前一年乡试的中式者和以前历届会试未中式者都可以参加会试。明史 中记载的会试和乡试的考试内容基本相同,就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来看,会试 是对乡试的延续。但是这种延续并不是简单的重复操作,明代的会试仍旧有一 些不同于乡试的特点。 l o 2明代科举的两个问题 自洪熙元年开始,会试中所实行的南北分卷制度是明代会试与乡试的最大 不同之处。明初会试之初,并没有南北卷之分。洪武三十年时,发生了历史上 著名的“南北榜 事件,引发了南北地域取士名额的纷争。后至洪熙元年,明 仁宗命杨士奇定南北取士录取之名额,南人占十分之六,而北人占十分之四。 至正统年间,又规定“会试分南北中卷,以百人为率,南取五十五名,北取三 十五名,中取十名。一啪1 所以明代的会试又有人称之为三色卷取士。明代会试 中分南北中卷的做法,对各个地区之间文化教育发展水平的不同起到了一定的 协调作用,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殿试,也称为廷试,由于考场设在奉天殿或文华殿而得名,是明代科举的 最高一级考试,凡是在会试中式的人都可以参加,是三级科举考试体系中的最 后一级。殿试是天子亲策于廷,明代文献记载:“凡殿试,洪武三年定:殿试时 务策一道,惟务直述,限一千字以上。一啪1 可见,殿试的考试内容很简单,只有 时务策一道,考试的题目通常是由内阁预拟,在考试的前一天曾请皇上批定。 殿试的考试时间,按照科举成式的规定是三月初一,后又改为三月十五日。殿 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皇帝就是主考官,因而其他评阅试卷的人只能称之为 读卷官。读卷官也要从进士出身的高级朝官中选拔。明代殿试时没有黜落,而 只是对考生的等级名次再作确定。明代殿试的名次有一、二、三甲,都是由皇 帝钦定。一甲只有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赐其进士及第;二甲有若 干人,二甲的第一名成为传胪,也赐进士出身;三甲有若干人,赐其进士出身, 都通称为进士。在当时通称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会试第一名为会员,加上殿试 一甲中的第一名状元,合称为三元,若能连中三元是举场中的佳话。殿试是明 代三级科举考试中最为随意主观的一级考试,它的主观片面性要大于客观公正 性。 2 2 4 科举考试的再完善 自宋代时开始,生员在殿试及第之后,随即授予官职,不需要再进行考试 而选录。元朝沿袭宋朝之规定。然而到了明代,殿试之后只有一甲三人立即授 官,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但是殿试中式之后的二甲、 三甲进士并不立即授官,而要参加翰林院的庶吉士考试,被录取者可以进入翰 林院庶吉馆学习。庶吉士的学习内容为四书、六经、史书以及音韵等,明成祖 希望新选庶吉士“为学必造道德之微,必具体用之全;为文必并驱班、马、韩、 2 明代科举的两个问题 欧之间,如此立志,同进不己,未有不成者。啪1 根据明史选举志记载, 庶吉士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但是实践中也存在长达八年九年的情况。庶吉 士学成之后,“优者留翰林为编修、检讨,次者出为给事、御史,谓之散馆。 啪1 相较于一般的进士,庶吉士的升迁比一般的进士要快,甚至有“非进士不入 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南、北礼部尚书、侍郎及吏部右侍郎,非翰林不任。 而庶吉士始进之时,已群目为储相”口的说法。明代的1 7 2 名宰相中,由翰林 出身的占了十分之九,明代科举较前代达到了鼎盛时期,同样的,翰林的地位 绝然也是前代所不能比拟的。 明代有关庶吉士的规定,从一定意义上讲,是统治阶级储蓄人才,以备将 来之用的需要。它是对明代科举在制度上和体系上的再完善,不可否认地是它 对于提高人才的质量,更为科学的授予官职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观政进士 制度是明代科举之后授官程序的另一个特点。“观政进士一 的创设是明太祖朱元璋在总结前代科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改革措施,它 的出发点仍旧是为了锻炼和提高新科进士实际处理政务的能力。 明代的“观政进士一,指的是一部分进士在中式之后,并不会马上被授予 官职。而是要将他们分配到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等衙门去观察、学 习政治军事事务,熟悉政治情况,在经过特定的时间之后才可以被实授官职。 观政进士的主要对象是针对没有被选入翰林院的、被授以京官的新科进士。观 政进士的观政时间也有明确地规定,观政期限为三个月,以进士中式向皇帝谢 恩之后的第五天为始。 但是,观政进士的实行范围并不广,仅仅是局限于在京授官的一些进士。 观政进士在观政期间所应实践的主要事务,一是要学习律令,二是要与其他官 员一起外出办事,从而锻炼处理政务的能力,另外观政进士还可以充任临时的 乡试考官,从而弥补教官衰老人员不足之缺位。 明代观政进士制度的创立与推行,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为新科进士搭建起 了一座由书斋、科场到官场衙门之间的桥梁,可以使他们尽快的完成从儒生到 行政官员的角色转变。有一部分的进士通过观政学习,得到了现任官员的指导, 学习到了老一辈官员的政治实务经验,处理政务军务的能力有所锻炼提高。从 这个角度看,观政进士制度无疑是对科举考试的补充和完善。但是,到了明代 中后期,观政进士制度并没有发挥其设立之初的作用,而是逐渐流于形式成为 例行公事。 1 2 3 明代科举与明代司法审判 3 明代科举与明代司法审判 明代科举制度推动了明代司法实践过程中的以儒家经义断案的倾向,这种 推动作用本质上是由于明代科举制度也是以儒家经义伦理为核心。 3 1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明代科举 元代时儒学的地位是十分低下的,甚至有“十儒九丐 的说法。但是到了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作为元朝的反对力量,反其道而行之,主张复兴汉统,复 兴理学。朱元璋确立了“立国则以仁义为本,治世则以教化为先的治国方针。 另外,朱元璋否定了元以来所建立的重吏轻儒的二元体制,他曾经这样批评元 代的政治治世之道:“专留心于薄书文移之务,刀笔简牍之末,以应变为急, 救时为切,相竞于智术之小数,而相夸于巧捷之策才,汲汲无须臾之少暇,是 乌知为治之大道耶l 一【3 2 1 所以在明王朝建立之后,社会风气发生逆转,由重吏 轻儒而转变为重儒轻吏,理学思想由民间走向政坛,走向了统治地位。 在统治阶级崇尚儒学思想的指导之下,明代的科举制度也形成了独重儒学 的科举倾向 3 1 1以儒家为核心的学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