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论文)环境法律意识初探.pdf_第1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论文)环境法律意识初探.pdf_第2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论文)环境法律意识初探.pdf_第3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论文)环境法律意识初探.pdf_第4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论文)环境法律意识初探.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摘要 本文就环境法律意识的内涵、结构、现状,及其对环境法律的影 响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构建理性环境法律意识的 方式和途径。 文章首先对环境法律意识的内涵进行了论证,在分析环境法律意 识的来源的基础上,提出环境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意识体系,是社 会主体对自然环境和环境法律的知识、情感、意志等各种心理要素、 价值判断和表达方式的有机综合体。文章的第三章对环境法律意识的 结构进行了分析,从人们对环境法律的心理认知、环境法律的价值追 求和环境法律的表达形式等三个层次,对环境法律意识进行了较为系 统的考察和梳理。文章的第四章揭示出环境法律意识对当代中国的环 境法律所具有的意义、产生的影响,即环境法律就是与一定经济基础 相适应的环境法律意识的规范化、条文化。在环境法律的形成过程中, 环境法律始终受到社会主体环境法律意识的影响和制约,有什么样的 环境法律意识就会有什么样的环境法律。在对环境法律意识的一般理 论进行分析的同时,文章还对当代中国公众的环境法律意识的现状进 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得出本文的结论,即通过培育理性环境法律意 识,实现环境法理论的革命性突破,并对培育理性环境法律意识的方 式和途径,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环境意识,法律意识,环境法律意识 a b s t r a c t t h ed i s s e r t a t i o nm a k e sa ni n t e n s i v ea n ds y s t e m a t i ca n a l y s i sa n d s t u d yw h i c hi sc o n c e r n e d w i t l lt h em e a n i n g 、t h es t r u c t u r e 、t 1 1 es t a t u sq u o a n di t si n f l u e n c eo n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l a w t h e ni t p u t s f o r w a r dt h e m e t h o da n da p p r o a c ho fh o wt oc o n s t r u c tt h er a t i o n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l a w c o n s c l o u s n e s s f i r s t l y , t h ep a p e rd e m o n s t r a t e st h ei n t e n s i o no f 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l a w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o nt h eb a s i so f a n a l y z i n gt h es o u r c e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l a w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i ta d v a n c e st h a t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l a w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i s as p e c i a l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s y s t e ma n da no r g a n l cs y n t h e s e si n t e g r a t i n gm a n y k i n d so f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f a c t o r s 、v a l u ej u d g m e n ta n de x p r e s s i n gm e t h o d s u c ha sk n o w l e d g e 、s e n s i b i l i t y 、w i l lo f t h es o c i e t a lm a i nb o d yt o w a r d st h e n a t u r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l a w t h ec h a p t e rt h r e eo f 也i s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t h es t r u c t u r eo f 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1 a w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i nt h ev i e w o f t h r e el e v e l st h a tr e f e r st ot h e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c o g n i z a n c e 、t h ep u r s u a n c eo f v a l u et o w a r d s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l a wa n dt h e e x p r e s s i n g f o r m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l a ww h i c hr e f l e c t sp u b l i co p i n i o n s ,t h ep a p e rr e v i e w sa n d c o o r d i n a t e st h e o p i n i o n s o n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l a w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 t h ec h a p t e r f o u ro ft h e p a p e rp o s t s t h e m e a n i n g 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l a w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t o w a r d s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l a wo f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c h i n a 、t h e i n f e c t i o n n a m e l y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l a wi st h e s t a n d a r d i z a t i o na n do r d i n a n c e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1 a w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w h i c h a d a p t st oc e r t a i ne c o n o m y b a s i s i nt h ef o r m a t i v ep r o c e s s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l a w ,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1 a ws u n e c t st ot h ei n f l u e n c ea n dt h er e s t r i c t i o no f t h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l a w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o ft h es o c i e t a lm a i nb o d ya l lt h et i m e w h e r e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l a w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i s t h e r ei s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l a w f 踢e n a n a l y z i n g t h e g e n e r a lt h e o r y o f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l a w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t h ep a p e ra l s od e m o n s t r a t e st h e s t a t u s q u o o ft h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l a w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o ft h ep u b l i ci nc h i n a o nt h eb a s i so f t h i s ,t h ep a p e rc o n c l u d e st h a tt h er e v o l u t i o n a r yb r e a k t h r o u g ho f t h et h e o r y w i l lb er e a l i z e dv i af o s t e r i n gr a t i o n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l a w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a n d w em a k es o m eu s e f u l s u g g e s t i o n s a b o u tt h em e t h o da n d a p p r o a c h t o f o s t e r i n g r a t i o n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l a w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k e y w o r d s :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l a w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1 a w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 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 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 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 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如不实,本人 负全部责任。 论文作者 罐盘;叁 2 0 0 5 年6 月f 8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河海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中 国学术期刊网( 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 位论文的复印件或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 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 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论文全部或部分内容的公布( 包括) 授权河海大学研究生院 办理。 论文作者:_ 二墨l 逝 2 0 0 5 年占月旧 曰 环境法律意识初探 一、导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中国自2 0 世纪7 0 年代开始环境立法以来,走过了3 0 多年的风雨历程,从无到有, 从抽象到具体,从个别到一般所积累的经验是丰富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 变化也是明显的:环境立法的速度大大地快于其它部门法,在不n 3 0 年的时间里, 基本完成了环境立法的系统建设;环境管理部门从无到有,其管理职能日益强化和 完善,在8 0 年代以来的数次机构改革中,国家专门的环境管理机关始终占有提升地 位和人员扩充的优势;环境法的各项制度初步建立,并且在吸收世界各有关国家的 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创造了结合中国国情的系列环境法律制度;环境纠纷的处理程 序及实践;f i n n 展开,各种环境纠纷可以通过行政、司法、仲裁、民间调解等多种途 径得到解决:环境法理论研究也日趋丰富,一批致力于环境法的建立和发展的新老 学者勤奋耕耘,取得了一批成果,为中国环境法理论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 撑;绝大多数大学的法律院系都开设了环境法课程,一些高校还设置了“环境与资 源保护法学”硕士、博士点,为环境法学人才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此外,环 保产业的兴起和局部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等现象也成为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的 有力佐证。 但是,全国各地整体环境趋于恶化,各大流域水系污染严重、长江流域的连年 洪涝、沿海赤潮频频发生、濒危物种不断扩大、矿产资源日趋衰竭这一切都在 向世人昭示着:我们的环境法远非完善,现有的环境法律未能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开 发利用领域内发挥立法者所预期的效果及效益;环境法的制度实施不尽如人意,有 些环境民事、行政诉讼虽经人民法院判决,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却困难重重,不少当 事人赢了环境诉讼,但其合法权益仍然长期处于“飘浮”状态,不能得到充分实现。 环境法律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种种方面的现实,离环境法学者以及生态环境学 者们的理想都相差甚远! 其深刻意识根源究竟何在呢? 这正是值得每一位关心生态 环境、关心环境法律的学人深思的一个重要课题。 究其原因,我们发现根源之就在于社会主体的环境法律观念和环境法律意识 远远落后于环境时代的要求。公民、法人、社会组织,乃至政府等各类社会主体的 环境法律意识与环境法治所追求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要想使当代中国环 境法律体系发挥预期的作用,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务之急就是要构 建当代法律精神和社会主体的环境法律意识,并以此作为环境法治的起点、依据、 核心和支撑。没有与当代环境法律制度相适应的社会主体环境法律意识的支持,任 何一种环境法律制度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步履维艰的,而要想在环境法制上取得实质 性的突破更是不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代中国人的环境法律意识和环境法律 观念的研究就成为可持续发展时代环境法律课题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它构成了当 代环境法律理论体系的基础性工程。 ( 二) 环境法律意识研究现状 环境法学界关于环境法律意识的研究尚未有成形的成果,偶有个别文章论及环 境法律意识也多是从环境法制宣传教育的角度提及的。比如,云南环境科学1 9 9 8 年就刊出略论我国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法律意识一文,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 展,经济的不断增长,环境与发展关系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作为一种资源, 命运堪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要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正视负债累累的环境资源状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增强环境的法制意识。此外,还有个别学者在研究成果中,使用过“环境法律意 识”一词,但也只是把简单地等同于“环境法制观念”。如黑龙江环境通报2 0 0 4 年第2 期载文关于环境意识内涵的研究一文指出“环境法律意识就是环境法制 观念,是环境意识的中心环节,是环境保护的知法、守法、执法以及法律监督在思 想认识与实际行为上的统一和体现。环境法律意识不仅是环境意识的重要内容,也 是环境监督管理的前提条件。”。 也有个别学者论及“生态法律意识”,如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赵惊涛在社会 科学战线2 0 0 3 年第6 期上撰文指出:“现代环境资源立法与实践必须建立在生态 中心主义和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基础之上,其立法目的要体现生态优先、环境优 先的价值观念,其法律的实施必须要考虑对自然资源环境的影响问题,也就是既, “宋营:略论我国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法律意识,云南环境科学,1 9 9 8 年第3 期,第2 0 页a 4 沈广波:关于环境意识内涵的研究,黑龙江环境通报,2 0 0 4 年第2 期,第9 页。 2 从立法到法律的实施,必须要把生态环境问题放在首位,即要有生态法律意识? ,“研 究生态法律意识的概念、构成特征及生态法律意识的培养问题,对我们所面临的生 态化社会,对生态化法律的生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还认为, “生态法律意识是法律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它除了具有法律意识的上述特征之 外,还具有自身固有的特殊性,那就是,它反映人与生态环境高效和谐的生态关系, 它以生态知识和对环境进行评价的方式,在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的立法中,在法律 的适用中,在主体权利和义务的实现中反映和表现出来,并对国家自然资源利用和 自然资源保护对内对外政策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等等,并对“生态法律意识”的概 念、实质、结构、分类,以及如何培养,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论述。 学界关于环境法律意识研究的成果十分稀少,但并不意味着环境法律意识的研 究基础薄弱,以至于无法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事实上,我们也应当看到,相关领域 关于“法律意识”、“环境意识”方面的研究的资料还是较为充分的。 就“法律意识”而言,法学界已有十分系统成熟的研究成果,这为本文开展的 “环境法律意识研究”奠定了十分坚实的基础。法律意识对于现代法治的建立所具 有的重要意义,已成为大多数法律学人的共识。吕世伦教授曾经指出,“法律意识 是理论法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也是现代法制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从法学研究的角度上说,多少重要一点的法律问题,几乎都同法律意识相关”。圆 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法律意识予以了较多的关注,研究成果也较为系统深入。特别 是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的刘旺洪教授于2 0 0 1 年出版的精品力作法律意识论是 法律意识研究的集大成者,该专著全面总结和梳理了学术界关于法律意识、法律文 化、法制现代化方面的研究成果,系统地阐述了法律意识的概念、结构、功能和社 会基础等基本理论,深入地探讨了中国法律意识现代化的途径和方法,把法律意识 研究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法律意识论所提出的法律意识的一般理论及其研 究方法,为本文所开展的环境法律意识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引。 湖南大学李步云教授也就“法律意识”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在法学研究 2 0 0 3 年第4 期上撰文,精辟地指出:“法律意识直接来源于法律这特殊的社会现 象,是法的内容、法的形式和法的精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或映象”,“间接来源于 法律所调整的各种各样现实的社会关系”;法律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在认识 。赵惊涛:论生态法律意识,社会科学战线,2 0 0 3 年第6 期,第2 6 6 2 6 9 页 。刘旺洪:法律意识论,法律出版社,2 0 0 1 年版序言第1 2 页。 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没有先进的法律意识就不会有先进的法 律制度;没有正确的法律意识,就不会有法律的正确实施”;“培养法律意识本身并 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要依靠一种进步的与科学的法律意识作为指导,形成正确 的法概念,制定出一套好的法律规范与原则,建立一套好的法律制度,保证法律在 实际生活中得到最有效的执行与遵守,使法的作用得到最有效的发挥。”。李步云教 授的研究成果对环境法律意识的研究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此外,还有不少学者分别从理论和实践的不同层面对法律意识进行阐述和论 证。比如,有学者认为,法律意识就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社会成员基于民族文化之 上的对国家法律体系的主观认知水平、道德自觉性、价值取向以及对该法律体系的 支持态度和心理接受能力。法律意识得以建立的社会基础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全部 历史传统和现实条件,其直接的精神基础是民族文化,而其核心则是普遍的社会道 义精神。现代中国人的法律意识的缺乏尽管有传统文化的影响,但根本上并不是传 统法律文化造成的,而是中西法律文化冲突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精神断裂的特定社 会历史条件造成的。法律意识的提高有赖于社会整体文化的普及程度,法律文化由 于多元社会文化的相互消弥而得不到普及,各种法律观念就混杂于社会之中,难以 形成确定的法律意识。社会普遍的道德自觉性的丧失使法律意识得不到社会个体内 在意识上的支持,反而容易形成对于法律规范的僭越和违反的习惯心理。现实法律 体系未能给社会大众提供足够的权威信息,法律现实( 尤其是执法的现实) 与大众对 法律的期望值相背反,人们对法律所抱的期望值很高,而法律权威的实现值却很低, 法律难以给人们提供充分的信任度,人们的法律意识就必然被削弱。有学者认为 对市民的法律意识的内容结构可以从认识角度、心理结构角度、主体范围角度、主 体角色角度、客体内容角度等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进行分析;对法律意识概念的理解 可以从对法律的认知、遵守、运用、评价、关注、期待等方面进行考察。 还有学 者指出,影响当前公众法律意识水平的因素主要有法律文化传统、经济文化发展水 平、法律的实际运行情况等。法律意识的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法律意识是立 法的思想基础,二是执法的重要保证,三是守法的根本前提。回中国人民大学教师 冯仕政认为法律意识是法律服从的心理动因,并通过调查研究对当代中国人的法律 。李步云、刘士平:论法与法律意识,法学研究2 0 0 3 年第4 期,第7 0 7 9 页。 ”贾应生:论法律意识,人大研究,1 9 9 7 年第9 期,第3 0 - 3 6 贞。 。陈育玮;论市民法律意识,上海市政法管理于部学院学报,2 0 0 2 年第l 期,第4 0 一4 5 页。 ”、刘雪屏:试论法律意识的影响因素和价值,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 0 0 2 年第3 期,第5 0 5 2 页。 意识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其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人的法律服从基本上是规范性的, 起主要作用的是“个人的道德观”和“意识到的责任”,在道德背后则蕴含着强烈 的工具性动机,受外部影响较大,独立性较差;中国人对法律权威的支持也基本上 是出于重结果甚于重程序的分配正义,强调地法律活动的功利性,重视法律行为所 带来的实际收益。以上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法律意识的探讨,对于本文开展的环 境法律意识的研究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于环境意识,环境法学界和环境科学界不少学者也给予了较多的关注,有关 环境意识的概念存在多种理解和定义,各路学者众说纷纭。有从哲学角度认识的, 如易先良提出:“环境意识是人们对环境现象和环境行为能动的反映和认识”,并将 环境意识分为环境心理和环境思想体系两个层次。;余谋昌则指出,“所谓环境意识, 就是人类对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这一特定的客观存在的反映”。有的从价值观的 角度进行认识,认为环境意识就是环境观,也就是个体对于人与环境关系的认知, 环境观区别于世界观、人生观,并不以公民个体的自我意识为条件,它仅仅体现为 公民对待自然的态度和其所表现的行为取向上。固还有的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认为, 环境意识是人们通过一系列心理活动过程形成的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体验与行为倾 向。这三神心理成分以环境认知为基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统一于环保意识 之中。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从文化的角度,从具有环境素养的公民应具备的素质 等方面对环境意识进行了定义。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加强,环境意 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几次较大规模的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活动,不仅为 了解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现状提供了可能,也为环境意识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支 撑。 1 9 9 5 年,在国家环保总局的直接领导下,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委托中国人民 大学社会调查中心组织了第一次全面系统的“全民环境意识调查”,样本覆盖了2 2 个省4 0 0 0 人,有效样本3 6 6 2 人,个案及典型案例4 5 侧。调查成果为全面、准确 。冯仕政:法社会学:法律服从与法律正义关于中国人法律意识的实证研究,江海学刊2 0 0 3 年第4 期,第9 9 1 0 6 页。 。易先良、龚雁梓:论环境意识,中国环境科学,1 9 8 8 年第8 期,第5 4 5 7 页。 o 余谋昌;环境意识与司持续发展,世界环境,1 9 9 5 年第4 期,第1 3 1 6 页, ”郓斌:社会变迁中的环境往以环境意识为中心的社会学阐释,韩德培等主编环境资源法论丛第2 卷,法律出版杜,2 0 0 2 年版,第7 5 页。 o 李宁宁:环保意识与环保行为,学海,2 0 0 1 年第1 期,第1 2 0 1 2 4 页。 地描述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现状,了解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知水平,探讨增强公众 环境意识和推动公众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途径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 现实意义。1 9 9 8 年国家环保总局和教育部再一次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全民环境意识 调查,对3 1 个省,1 0 4 9 5 个样本户进行了调查,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除以上两次 全民环境意识调查外,一些对关注环境保护的团体和个人也分别进行了大量不同层 次规模的公众环境意识调查。 这些调查总体显示,我国公众在环境意识的“知”上的水平较高:环境保护在 我国已经广为人知,广大公众具有一定程度的环境保护科学知识,他们关心环境问题, 对环境状况的严重程度有充分的认知。公众环境意识的强弱除与其年龄、职业、社 会地位、文化程度等因素存在重要关系外,还与其经济收入水平有着明显的相关关 系。调查还显示,多数公众在“行”上表现出环境参与意识薄弱,多数人对公众在 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缺乏认识,在生活和工作中采取不负责任的环境行为,不能积极地 依法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社会公众“知”与“行”的不统一,说明了近年我国公 众环境意识水平呈现出了一个迅速提升的态势,但从总体上来说仍处于一个较低的 水平。要使公众环境意识水平有一个根本性的提高,仅从环境宣传教育的角度出发 还是很不够的,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控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提高公民的经济收入水 平也是不可或缺的两个条件。 近年来环境法学界对环境法律的有效性问题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比如,有 学者指出,“现在环境法的功能与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环境法的制度实施不尽如人 意”,究其原因是因为,“环境法理论不能对环境法现象作出合乎理性的解释,并为 立法提供理论支撑,不能为法律的实施提供理论指导”。再比如,最近有学者就我 国环境法权威瑕疵的成因与防治进行了专门的论述,文章指出,“在我国法律的权 威瑕疵现象已相当普遍,产生的根源亦复杂多样,而其在环境法领域则表现得最为 明显和突出。表现在人们的法律意识中,环境法通常都不被人们认同为法律,许多 负有保护环境义务的个人与单位都没有形成环境守法的义务观念。” 这些研究成果 都说明,环境法律要走出困境,必须认真地解决好环境法律的根本理念问题,必须 更加关注社会公众的观念意识问题,只有通过使社会公众理性环境法律意识水平普 ”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中图政法大学出版社 。刘长秋:论我国环境法权威瑕疵的成因与防治 2 0 0 5 年版,第9 6 - 9 7 页。 2 0 0 0 年版第19 8 页。 吕忠梅等主编环境资源法论丛* 第5 卷,法律“l 版社 6 遍提高了,才能使环境法律更加有效,才能使环境保护工作从根本上取得突破。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写作重点 就本文的研究工具而言,文章选取了环境法律意识这样一个范畴作为本文的分 析工具。概括来说,环境法律意识是社会公众对环境法律所持的态度、观点、理念、 看法的总和。它不仅涉及到环境法律的方方面面,贯穿于环境立法、执法、司法、 守法的全过程,而且直接关系到环境法律的“有效性”这样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正如著名法学家德沃金所指出的,“法律有效性的这些问题,是中国在继续其 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必将越来越多地碰到的问题。”。反思中国近代以来“法治建 设”的进程,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环境法律中所表现出来的诸多问题与困惑,并非环 境法律部门所独有,其它法律部门或多或少也存在着,只是这些问题在环境法律中 显得犹为突出而已。剥去环境法律的外衣,其实质内容和核心问题是有共性的,那 就是我们的法律如何显得更加有用,如何才能得到更有效实施的问题。 按照马克斯韦伯的观点,作为社会统治系统的法律要得以有效实施,取决于 两个部分,其一是自愿服从其二是信仰体系,而后者则具有关键作用。面对工具 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的内在矛盾和张力,只有确立对统治合法性的信仰,才能使社 会成员对现存制度予以认可而得以维系。帕森斯也认为:“合法是在作为个性内化 成分的价值与规定社会关系结构的制度化模式两者之间的重要环节。” 从这个意义 上讲,社会公众的环境法律意识对整个环境法律的有效实施起到了十分重要、甚至 是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正是希望通过对环境法律意识的内涵、结构、现状,及其对环境法律的影 响的研究,对环境法律意识这一环境法的重要理论问题有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了解 的把握,从而探寻环境法律“有效性不足”的原因之所在,并就如何培育理性环境 法律意识提出一些建议,为推进环境法律的变革,完善环境法理论研究作出些努 力。 作为一种研究方法,2 0 世纪中叶,西方学术界兴起了“结构主义”的思潮。 这一思潮的出现,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冲击。美国学者弗杰 。【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 中文版序言) ,信春鹰、吴玉章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 9 9 8 年 版,第2 页。 。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 巴卷) 。 黄 t 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 林莱远译,商务印书馆1 9 9 8 年版,第2 3 8 2 4 2 页。 粱向阳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 9 8 8 年版,第1 4 3 页。 姆逊在回答“什么是结构”这一问题时指出:西方所有有关思维形式的理论都有一 系列关于结构的要领即有某种模式,通过它可以理解不同的因素之间相互起作用的 各种关系,把事物问的相互关系观念化。1 9 6 8 年,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结构主 义一书中,对各式各样的结构主义学说进行了综合研究。皮亚杰指出,“结构主 义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种学说”,“真正的结构主义,即方法论的结构主义”。 2 0 世纪中期以来,结构主义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在社会学、数学、经济学、逻 辑学等各学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运用。许多学科得出结论:过去把研究对象分析为 许多组成成分的办法行不通,整体并不是各部分的简单总和,它比部分的总和还要 多一些,即整体还有整体作为整体自己的性质。这种立足于整体、系统、全部集合 来从事的研究,就称为结构主义的研究。 1 9 8 0 年代以来,中国学者也先后把“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引入文化学研究 和法律文化研究领域之中。比如我国著名学者庞朴先生在8 0 年代提出的“文化结 构三层次”学说认为,文化应是一个立体的系统,其结构分成三层:其一是它的外 层物质层;其二是里层心理层,包括价值理念、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信 仰等:其三是中间层,即心物结合层,一切心的产品,以及外物中所蕴含的人的思 想,都包括在这一层里面,譬如教育制度、政治组织、法律制度等等。庞朴先生 的“文化结构三层次”说对于其后的文化研究,乃至于法律文化的研究产生了较大 的影响,对本文的考察对象环境法律意识研究同样富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在法学研究领域,不少学者也十分重视“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刘作翔教授 在其法律文化理论一书中认为,法律文化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文化结构复合体, “法律文化是一个由内隐的深层结构和外显的表层结构组成的整体文化结构图 式”,其深层结构是指包括法律心理、法律意识和法律思想体系在内的法律意识形 态,其表层结构是指与法律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组织及法 律设施的总和。 粱治平教授同样十分重视“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他认为“结构主义”是一 种考察世界的思想方式,“这种思想方式的特征是在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的基础上 。【瑞士】皮亚杰著:结构主义,倪连生等译,商务印书馆,1 9 8 6 年版,第1 0 2 页。 。同上,译者前言,第3 页。 。参见庞朴:文化结构与近代中国,载东西方化与中国现代化讲演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 9 8 6 年版第 9 一i i 页。 。刘作翔:法律文化理论,商务印书馆1 9 9 9 年版,第1 t8 、1 3 6 页。 重新认识事物的本质。据此,世界并不象以往人们认为的那样,由许多特征清晰可 辨和独立存在的客体组成,而是更加重视观察者与观察对象之间的关系”。或 者说,“事物的本质不存于事物的本身,而在于我们在各种事物之间的构造,然后 又在它们中间感觉到的那种关系。简言之,世界乃是由各种关系而非事物本身构成 的”。 从“结构主义”的视角出发,梁治平在考察中国“法治”理论时,将“法治” 置于中国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等特定的社会整体情境中加以反思,重新认识“法 治”历史的和现实的意义,进一步确定其性质、力量和限度。“这样就不可避免地 引入了所谓的内在视角”。这种“内在视角”至少包含了三重含义,一是要求人 们从社会的内部去看问题,了解社会在其发展历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二是需要 一种历史的眼光,重新审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既要从现代看到过去,也要学会由 过去看到现在。三是法治所涉及的既不只是社会的上层,也不是社会中的少数,它 影响到无数的普通人的生活,也会因为这些普通人的活动、努力和追求而受到影响 和改变,因而要求我们改变以往所习惯的自上而下看问题的方式,尝试着自下两上 地了解和看待法律和法治。 结合本文的研究内容,梁治平教授的“内在视角”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三点启示: 其一要求我们从当前的世界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和我国社会生活现状,去分析环境问 题背后的深刻思想意识根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二 要求我们沿着历史传统的自然观、环境观和发展观的脉络,把握环境法律意识的来 路和去向;其三要求我们针对社会上不同层次群体所具有的不同环境法律意识,作 具体的分析研究。总之,以这种“内在视角”来考察环境法律意识,对于提高研究 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对于揭示当前我国环境法律体系所面临诸多问题的内在深刻根 源,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当然,在强调和主张以“内在视角”考察中国法治问题的同时,并不意味着无 视或否认中国环境法律变革进程中外部因素的存在,甚至也不意味着试图降低这些 外部因素的重要性。这种主张首先是基于这样一种基本的信念,即包括中国环境法 律变革在内的任何一种现代性事业,其内容、形式、力度和规模都只有在一个社会 。参阅粱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 9 9 8 年版,第3 - 4 页。 o 参阅粱治平:法治:社会转型时期的制度建构对中国法律现代化运动的一个内在观察,载许传玺主编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法律发展,法律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6 5 6 6 页。 的历史、文化和日常经验中扎下根来,才有可能血肉丰满地存活下来。“无论什么 人,只要持外在视角去了解和看待中国的法治,他们的看法都很容易脱离社会现实, 并且程度不同地忽略那些有价值的和应当注意的问题:。 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写作重点来说,文章首先对环境法律意识的内涵进行了论 证,在分析环境法律意识的来源的基础上,提出环境法律意识是种特殊的意识体 系,是社会主体对自然环境和环境法律的心理要素、价值判断和表达方式的有机综 合体。文章的第三章对环境法律意识的结构进行了分析,从人们对环境法律的心理 认知、环境法律的价值追求和环境法律的表达形式等三个层次,对环境法律意识进 行了较为系统的考察和梳理。文章的第四章揭示出环境法律意识对当代中国的环境 法律所具有的意义、产生的影响,即环境法律就是与一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环境法 律意识的规范化、条文化。在环境法律的形成过程中,环境法律始终受到社会主体 环境法律意识的影响和制约,有什么样的环境法律意识就会有什么样的环境法律。 在对环境法律意识的一般理论进行分析的同时,文章还对当代中国公众的环境法律 意识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对当代中国公众环境法律意识的主要特点及局限性做出了 系统的归纳。在此基础上得出本文的结论,即通过培育理性环境法律意识,实现环 境法理论的革命性突破,并对培育理性环境法律意识的方式和途径,提出了一些有 益的建议。 文章要着重要讲清楚三个问题。其一,由于学界关于环境法律意识的研究尚处 于起步阶段,对环境法律意识的定义不够明晰,因此有必要对环境法律意识的一般 理论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阐述,特别是要讲清楚环境法律意识的来源、定义和内涵 属性,回答“环境法律意识是什么”的问题;其二是从环境法律意识的结构分析着 手,介绍不同层次的环境法律意识的发展变化情况,对环境法律意识变化的总体趋 势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进而分析环境法律意识对环境法律具有的意义、产生的 影响,找到环境法律意识和环境法律制度之间的结合点,将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性 进一步明晰化;其三是在对当前中国公众环境法律意识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论 文的总体结论,提出培育理性环境法律意识的途径和方式。 o 参阅梁治平:法治:社会转型时期的制度建构对中国法律现代化运动的一个内在观察,载许传玺主编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法律发展。法律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6 5 6 6 页。 环境法律意识之内涵介说 法律意识是现代法理学和法律社会学领域的重要课题。它关注的乃是现实社会 主体关于法和法律的知识、情感、意志、态度、意识形态等各种法律心理活动、认 知活动、情感体验和其成果的性质、状况及其社会意义和法律价值功能。 环境法律意识是法律意识的一种。它既具有法律意识的一般共性,又具有环境 法律所赋予其的特殊个性。而且这种特殊性还十分明显,它不仅仅是社会主体关于 法律及社会法治的看法、态度、体验和意志,还涉及到人与自然、人与其它物种、 人与其所生息的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正是这种特殊性,将环境法律意识 与一般法律意识区分开来,并赋予环境法律意识以独特的研究价值。 ( 一) 环境法律意识的来源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外在客观世界的反映。环境 法律意识无疑是意识的一种,从词语构成来看它是由“环境”、“法律”和“意识” 三个词组成。顾名思义,环境法律意识的内涵和外延也应涉及包括“意识”、“法律 意识”、“环境意识”等在内的诸多方面,它所反映的内容和表现的形式也是跟人类 社会的历史变迁、自然环境与人类的相互关系,以及社会主体生产方式和生活条件 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这就决定了影响环境法律意识产生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概括 来说,环境法律意识的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来自于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看法和态度。 现代意义上的环境法律从其产生至今也不过短短的几十年,然而作为环境法律 意识重要组成部分的环境意识,其存在的历史却有了数千年。事实上,环境法律意 识首先源自于人类对自然和环境的认知和体验,因而它是与人类的自然观、环境观 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人类总是要以某种特有的方式与自然界发生联 系,并形成关于自然界的认识和评价尺度。纵观历史,人类的自然观或环境意识几 经变化,德国学者汉斯萨克塞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历程形象在概括为“从敌人 到榜样,从榜样到对象,从对象到伙伴”。“从敌人到榜样”代表的是原始时期人与 自然的关系,因为在早期渔猎者心目中,自然是狂暴的敌人,他们必须想方设法来 战胜它。到原始农业出现后,人们所关注的不再是如何更好地与自然争斗,而是如 何学习和摹仿自然;“从榜样到对象”代表的是工业时代,人学会了引导自然,使 自然作出了没有人的作用不可能作出的贡献,人终究成了自然的主人i “从对象到 伙伴”则代表现在和将来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模式,也就是说在日益严重的生态危 机下,人类应当对自然有新的认识,把对象关系转变为伙伴关系,把对自然的统治 和占有转变为和平共处,做自然的保护者。固正是在这一系列人类自然观的变化过 程中,环境法律意识的内容也目渐丰满,日趋成熟。有关这一部分的内容,本文还 将在后面几章中迸一步予以论述。 不仅是人类的环境意识与人对自然的看法和态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类法 律意识的形成也与人对自然的认识有着久远的渊源。在西方,古代希腊罗马人奉行 自然主义自然法,认为法律所体现的是大自然的规律,遵守法律就是“与自然一致 地生活”。罗马人尽管适应简单商品经济的发展,空前地发展了实定法,但并没有 摆脱希腊人的法律意识。他们认为,不论市民法还是万民法都是自然法的体现。在 中世纪,神学自然法意识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即使改革家和革命家亦认为法律是 神意的体现。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诞生了人文主义法学派,人自身的法律意 识才上升为现实法律的依据。圆 更为重要的是,环境法律的产生也是与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看法和态度联系在一 起的。“环境法是关于人类在自然环境中如何生存的法律规范体系,它所建立的基 础当然是对人类的生存状态的判断,而这个问题又必须是由人类自身根据其对环境 的价值判断来得出结论的,不同的价值判断以及不同的认识方法和角度将对此作出 完全不同的回答。”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对自然和环境的看法和态度无疑是环境 法律和环境法律意识产生的重要来源。 其二,来自于人们对环境法律的认知和把握。 除了人们的自然观、环境观而外,环境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对环境法 律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从对环境法律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的角度来看,环境法律 意识大致包括以下一些方面的内容认知和心理体验: o 李培超:自然的伦理尊严,江苏人民出版社2 0 0 1 年版,第7 5 页。 “吕世伦:法律意识的历史变迁,引自于刘旺洪法律意识论序言,法律出版社,2 0 0 1 年版,第3 页。 o 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中国政法丈学出版社,2 0 0 0 年版,导言第1 页。 一是人们对环境法律现象的科学认识活动,它包括社会公众关于环境法律的源 起、概念、规范条文、价值理念、结构功能、法律运行,以及环境法律与其它社会 系统之涮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它是环境法律意识的知识和理性基础;二是社会公 众从环境法律中所理解到的,环境法律的创制者希望通过法律条文表达出来的,对 正义、秩序、幸福、法治等价值的判断和追求,包括对自然、对人类终极命运的关 怀,它是环境法律意识的法哲学和法伦理学底蕴;三是社会公众对环境法律现象所 表达出来的关切、喜爱、信赖、依恋,或者漠不关心、怀疑、鄙视、厌恶等各类复 杂的主观心理态度和情感体验,它是所有环境法律意识的基础,是环境法意识中最 庞大、最有力量的部分,甚至从根本上制约着环境法制建设的速度和成败;四是社 会主体所持有的维护环境法律尊严,与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法律意志品质; 五是社会主体基于自己的环境法律知识、理想、情感、意志,对环境法律以及一个 国家的环境法律制度能否有效地保障公众的合理环境权益,是否能实现社会正义, 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所作的主观判断与评价。此外,环境法律意识 还来自于社会公众通过对人性、自然世界和社会生活的科学分析和理性选择,进而 形成的对环境法律的信任感和归依感,以及对环境法现象的神对感情和愿意为环境 法目的理念的实现而献身的崇高境界。 上述的这些关于环境法律意识的描述,绝大多数来自于社会公众对当前施行的 环境法律的知识、体验和情感,同时它又对环境法律创制、执行、救济和监督起到 了十分明显的主导作用。 其三,来自于其它相关的客观存在和社会意识。 环境法律意识是一个复杂的范畴,对环境法律意识的理解和把握,我们不应停 留地字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