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 、坚持以“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从事研究工作。 2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 成果。 3 、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 4 、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 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5 、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示 了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南京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 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 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 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屑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 日期 中国石蛹目昆虫的分类研究:第一章总论 中文摘要 石蛹目昆虫是人们不十分熟悉的一类六足动物,旧的分类体系把石蛹和衣鱼合为 缨尾目,现己独立为石蛹目。据1 9 9 0 年的资料,世界上己知石蛹目有2 科6 5 属及亚 属,约2 5 5 种,而2 0 0 0 年,m e n d e s 记载世界石蛹目分6 4 属及皿属,约4 9 3 种;而 中国仅为1 科6 属及3 亚属1 8 种。最早,由意大利学者s l i l v e s t r i ( 1 9 0 6 ) 报道了中 国的石螨目,之后他于1 9 3 4 、1 9 3 6 、1 9 4 3 年先后发表了1 0 个新种。1 9 6 5 年,日本 学者u c h i d a 发表了2 新种。我国科学工作者直到1 9 9 1 年始由尹文英和薛鲁征发表了 2 个新种,之后就再无相关的报道。 本文对石蛹目的形态特征、分布以及中国已知的属种作了一个简要的介绍,并列 出中国已知9 个属及亚属的检索表和相应种的检索。对属种有关形态鉴定特征:单眼、 复眼、下唇须、下颚须、触角、额、胸节、胸足基节针突、雄性第1 胸足、胸足刚毛、 伸缩囊数目、肢基片、腹部针突和针突端刺、雄性阳基侧突和阳茎、雌性产卵管等做 了详细的描述。 对近两年采集自辽宁、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地近5 0 0 多号标本进行了鉴定 和描述,重新详细地描述了已经报道过的天目跃蛹、浙江跳蛹、韩国韩蛹( 中国新记 录种) 。并描述了1 个新亚属( 周蛹亚属) 和3 个新种( 尹氏跃蛹、宋氏韩蛹、周氏 周蛹) ,模式标本保存在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石蛹目,昆虫,分类,中国,新亚属,新种 里互塑! 垦皇塑坌鲞堑塞! 苎二兰璺堕 a b s t r a c t m i c r o c o r y p h i a ,c o m m o n l yk n o w na sb r i s t l e t a i l s ,i s a no r d e ro fi n s e c t sb e l o n g i n gt o h e x a p o d a i n1 9 9 0 ,i tw a sr e p o r t e dt o t a l l y6 5g e n e r aa n d2 5 5s p e c i e so nt h ew o r l d ,b u ti n 2 0 0 0t h en u m b e ro fk n o w ns p e c i e sr a i s e dt o4 9 3 s of a rt h eb f i s d e t a i l si nc h i n aa l eag r o u p n o tw e l ls t u d i e d ,w i t ho n l y1f a m i l y , 9g e n e r aa n d18s p e c i e sr e p o r t e d t h ef i r s tr e p o r to f c h i n e s em i c r o c o r y p h i aw a sm a d eb ya ni t a l i a ne n t o m o l o g i s tes i l v e s t r ii n1 9 0 6 l a t e l y , h eh a dp u b h s h e das e r i e so ff o u rp a p e r s ( 1 9 3 4 ,1 9 3 6 ,1 9 4 3 ) d e a l i n gw i t h1 0s p e c i e s i n 1 9 6 5j a p a n e s ee n t o m o l o g i s tu c h i d ar e p o r t e d2s p e c i e si nh i sp a p e r a sf o rc h i n e s e e n t o m o l o g i s t s ,o n l yi n1 9 9 1y i na n dx u e f t r s tr e p o r t e dt w on e ws p e c i e sf r o mc h i n a f r o m t h e n0 1 1t h e r ew e r en of u r t h e rr e p o r t sp u b l i s h e d g e n e r a lm o r p h o l o g i c a lc h a r a c t e r sa n dt h ek n o w ns p e c i e so fc h i n e s eb f i s t l e t a i l sw i t h t h e i rd i s t r i b u t i o n si nc h i n aa r em e n t i o n e di nt h i sp a p e r , t h ek e y st oc h i n e s eg e n e r aa n d s u b g e n e r ao fm i c r o c o r y p h i a a l el i s t e d w ea l s od e s c r i b eg e n e r a lm o r p h o l o g i c a lc h a r a c t e r s i nd e t a i ls u c ha sc o m p o u n de y e s ,p a i r e do c e l l i ,f r o n s ,m a n d i b l e ,a n t e m n a lf l a g e l l u m , t h o r a x , c o x a ls t y l e t s ,s p i n i f o r ms e t a eo fl e g s ,f o r el e go fm a l e ,n u m b e ro fe v e r s i b l ea b d o m i n a l v e s i c l e s ,u m s t e m i t e s ,p a r a m e r a ,p e n i so p e n i n g ,m a l eg e n i t a l i aa n do v i p o s i t o r a l ls p e c i e sd e a l i n gw i t hi np r e s e n tp a p e rw e r ec o l l e c t e df r o ml i a o n i n g ,z h e j i a n g , j i a n g s u a n h u ia n dh e n a np r o v i n c e s p e d e t o n t u s ( v e r h o e f f i l i s ) z h e j i a n g e n s i s ,p e d e t o n t i n u s t i a n m u e n s i sa n dc o r e a m a c h i l i sc o r e a n u s ( n e wr e c o r df r o mc h i n a ) a r er e d e s c r i b e di nt h e t e x ti n c l u d i n gt h r e en e ws p e c i e sa n do n en e ws u b g e n u s k e yw o r d s :m i c r o c o r y p h i a ,i n s e c t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c h i n a ,n e ws p e c i e s ,n e ws u b g e n u s 2 中国石蛹目昆虫的分类研究:第一章总论 第一章总论 石蛹( b r i s t l e t a i l s ) 和衣鱼( s i l v e r f i s h ) 这两类昆虫在以往的分类中均归为昆虫纲 中的缨尾目t h y s a n u r a ,现已分别隶属于石蛹目m i c r o c o r y p h i a 和衣鱼目z y g e n t o m a ( h e n n i g ,1 9 5 3 :r e m i n g t o n ,1 9 5 4 ;张俊,1 9 9 8 ) 。现在文献中如出现“缨尾目”这一 名称,是指狭义的缨尾目,实际上等同于衣鱼目( 早年的缨尾目中还包括双尾虫,后 已单独分出) ( h e n n i g ,1 9 5 3 :r e m i n g t o n ,1 9 5 4 ) 。文献中也有把石蛹称之为古颚类, 这是因为古颚亚纲a r c h a e o g n a t h a 中只有石蛹目这一目。所以,在文献中对这一分类 阶元可以见到3 种不同的拉丁名:t h y s a n u r a 、m i c r o c o r y p h i a 或a r c h a e o g n a t h a 。 1 形态特征 石蛹体小型,体长通常在1 5m l n 以下。体分头、胸、腹3 部分。无翅。体近纺 锤形,类似衣鱼但有点呈圆柱形,胸部较粗而向背方拱起。体表一般密披不同形状的 鳞片,有金属光泽。体色多为棕褐色,有的背部有黑白花斑。有单眼;复眼大,左右 眼在体中线处相接。胸部的中足和后足的基节上通常有外叶( 针突) 。腹部分1 1 节, 有附器( 伸缩囊及针突) 和3 根尾须( 张俊,1 9 9 8 ) ( 图l 。3 ) 。常生活于阴暗潮湿处, 如苔藓丛、草地、林区的落叶层、树皮或石下;能快速爬行,善跳跃;从低纬度到高 纬度均有分布( 张俊,1 9 9 8 ) 。 1 1 头部 1 1 1 复眼和单眼复眼1 对,一般大而近圆型并沿头顶中线相会合,有些种类强 烈隆起,有些平坦,位于头的背部前端;复眼的形状、大小、颜色、中连线的长度和 着生位置是分类的重要特征。单眼一般位于复眼下方或侧缘,常为红棕色,单眼的形 状有不同,如鞋形、棒槌形、长方形、椭圆形、三角形等( 图4 6 ) ,可作为分类的 特征。 1 1 2 触角位于单眼下方、额的两侧,丝状。触角细长分节:最基部的1 节称为 柄节( s c a p e ) ,第2 节称为梗节( p e d i c e l ) ,其余统称为鞭节( f l a g e l l u m ) ( 图7 a ) ; 鞭节又分成许多节,其远端部分的约7 至1 5 节的节问有凹陷,似关节,各节又可分 为2 至9 个小节( 亚节) ( 图7 b 示鞭节远端部分节的亚节) 。柄节、梗节内有肌肉而 鞭节没有( 张俊,1 9 9 8 ) 。触角上鳞片的分布,触角的长短和柄节的长宽比,以及触 角上的感觉毛等也都是分类的依据( s f l v e s t r ie ,1 9 0 6 ,1 9 1 1 ,1 9 3 4 ,1 9 3 6 ,1 9 4 3 : u c h i d a ,1 9 6 0 ,1 9 6 5 ;m a c h i d a ,1 9 8 1 ,1 9 8 5 ;m e n d e s ,1 9 9 0 ;n o t a r i o - m u f i o z ,2 0 0 0 ) 。 3 中国石蛹目昆虫的分类研究:第一章总论 1 1 3口器咀嚼式,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和舌组成。 纵轴垂直,口器位于头的下部,故为下口式( 图4 5 ) 。 1 1 3 1 上唇( 1 a b r u m ) 位于额下方,倒梯形,内部有肌肉, 形成口器上盖,可以防止食物外落。 因头的纵轴和体躯 可前后活动。上唇 1 1 3 2 上颚( m a n d i b l e ) 1 对,长形,有横向硬化的嵴和明显的臼齿。上颚具 有来自头部的强大肌肉。 1 1 3 3 下颚( m a x i l l a ) 1 对,位于上颚之后,由轴节、茎节、外颚叶、内颚叶 和下颚须5 部分组成。外颚叶呈匙形;内颚叶为三角锥形,其端部具若干大齿和一撮 菊花瓣状小齿,能帮助上颚撕碎食物;下颚须发达,分7 节,弯曲伸向头的前方,上 有刚毛及感觉毛( 图9 ) ,其形状也是分类的依据( s i l v e s t r ie ,1 9 0 6 ,1 9 1 1 ,1 9 3 4 , 1 9 3 6 ,1 9 4 3 ;u c h i d a ,1 9 6 0 ,1 9 6 5 ;m a c h i d a ,1 9 8 1 ,1 9 8 5 :m e n d e s ,1 9 9 0 :n o t a r i o m u f l o z , 2 0 0 0 ) 。 1 1 3 4 下唇( 1 a b i u m ) 位于前额前端的2 对叶状构造,外面l 对较大,称侧唇 舌,中间1 对较小,称中唇舌。前额外侧有1 对分3 节的下唇须,可以活动;第3 节上有许多感触食物的感觉锥,在有些种类这一节膨大( s i l v e s t f ie ,1 9 3 4 : n o t a r i o m u f l o z ,2 0 0 0 ) ( 图8 ) 。 1 1 3 5 舌( h y p o p h a r y n x ) 梯形,狭长的囊状构造,着生于头壳腹面中央,附子 下唇内侧,上有许多毛和感觉器,具有味觉和帮助运送食物进入口内的作用。 经观察,在取食时,上下唇形成上下盖与上下颚一起形成1 个空腔,提供上唇与 舌间的空隙为上下颚活动,食物在此处被切碎和咀嚼,同时下颚须和下唇须不断活动 以感触食物。 1 2 胸部 分为前胸( p r o t h o r a x ) 、中胸( m e s o t h o r a x ) 和后胸( m e t a t h o r a x ) 3 部分。每节 各具1 对足,分别为前足( f o r el e g ) 、中足( m e d i a nl e g ) 和后足( h i n d l e g ) ( 图1 0 ,1 2 ) , 无翅。胸部由背板,侧板和腹板愈合而成,胸足为步行足,各由基节( c o x a ) 、转节 ( t r o c h a n t e r ) 、股节( f e m u r ) 、胫节( t i b i a ) 和跗节( t a r s u s ) 组成( 图1 0 1 2 ) 。在足 端具一对坚硬的爪( c l a w ) ,末端尖而弯,起攀爬作用( h e n n i g ,1 9 5 3 ;忻介六、杨 庆爽、胡成业,1 9 8 5 ) 。在第1 i 、i i i 胸足的基节上( 有的仅第i 胸足上) 具有针突( s t y l e t ) , 个别种类的针突雌雄异形,少数种类无针突( m e n d e s ,1 9 9 0 ;n o t a r i 0 m u f l o z ,2 0 0 0 ) 。 4 中国石蛹目昆虫的分类研究:第一章总论 针突的有无也是一个重要的分类特征。 1 3 腹部 由1 1 个体节组成,第1 腹节在形态结构上较为相似,腹板退化成三角形或更 小( 图1 3 1 5 ) ,第1 节的腹面有的具有1 对侧腹片( 1 a t e r o s t e m i t e ) ,腹部各节间 连接不似胸节紧密,可以伸缩、扭曲、上下左右运动,跳跃时起重要作用( b a c h ,1 9 8 1 , 忻介六、杨庆爽、胡成业,1 9 8 5 ) 。 1 3 1 附器通常在每一腹节腹面具有1 对附器,即板状的肢基片( c o x i t e ) 和腹 板针突,有时也称附肢,腹板针突不分节,上有刚毛( 图1 3 2 1 ) 。 1 3 2 伸缩囊有些石蛹的肢基片和腹板愈合为基腹板( c o x o s t e m u m ) ,在i i 肢 基片上常有1 2 对伸缩囊,伸缩囊依靠虫体的血压和相关肌肉控制其伸缩,与呼吸和 水分吸收有关( h e n n i g ,1 9 5 3 ;r e m i n g t o n ,1 9 5 4 ;张俊,1 9 9 8 ) 。伸缩囊对数的多少 是一项重要的分类依据。 1 3 3 尾须和中尾丝第腹节缩短并无附肢。第腹节短小并有1 对多节的侧尾 须,背板延长成多节的中尾丝,一般中尾丝比侧尾须长。在尾须上有许多感觉毛,具 有感觉作用( b a c h ,1 9 8 1 ,忻介六、杨庆爽、胡成业,1 9 8 5 ) ( 图1 3 ) 。 1 3 4 外生殖器一股着生于第一腹节( 又称生殖节) 上,是重要的分类特征。 1 3 4 1 雄性外生殖器( 图1 7 ) 雄性外生殖器短,由第腹节的阳茎( p e g s ) 和 第至第腹节的阳基侧突( p a r a m e r a ) 构成,有些种类仅在第腹节上形成阳基侧 突或无阳基侧突( s i l v e s t r ie ,1 9 0 6 ,1 9 1 1 ,1 9 3 4 ,1 9 3 6 ,1 9 4 3 ) 。生殖孔位于阳茎端 或近端部的腹侧,呈梨形或椭圆形( s i l v e s t r ie ,1 9 0 6 ,1 9 1 1 ,1 9 3 4 ,1 9 3 6 ,1 9 4 3 : u c h i d a ,1 9 6 0 ,1 9 6 5 ;m e n d e s ,1 9 9 0 ) 。 1 3 4 2 雌性外生殖器( 图1 8 以1 ) 在第、腹节腹面的肢基片分别连接一对 长而有环纹的生殖突,这两对生殖突构成雌性产卵管( 个别属仅第腹节上有产卵管) ( m e n d e s ,1 9 9 0 ,2 0 0 0 ) 。产卵管可分为细长的初级型( 图1 8 1 9 ) 和较粗短并具有 掘土刺及掘土爪的次级型( 图2 0 - - 2 1 ) 。 2 石炳的分类 石蛹目分石蛹科( m a c h i l i d a e ) 和光角蛹科( m e i n e r t e l l i d a e ) 两科。据1 9 9 0 年 的资料,世界上已知石蚵目有2 科6 5 属及亚属,约2 5 5 种( 薛鲁征、张俊,1 9 9 2 ) , 而截止2 0 0 0 年,m e n d e s 记载世界石蛹目分6 4 属及亚属,约4 9 3 种( m e n d e s ,2 0 0 2 ) , 中国石蛹目昆虫的分类研究:第一章总论 而中国仅为1 科6 属及3 亚属1 8 个种。石蛹科的大多数种类分布在北半球,中国记 载的1 8 个种全属于该科;光角蛹科只在南半球,中国迄今尚无记载。薛鲁征、尹文 英在1 9 9 1 年发表中国石蛹2 新种,加上以前报道的1 0 个种( s i l v e s t r i e ,1 9 0 6 ,1 9 1 1 , 1 9 3 4 ,1 9 3 6 ,1 9 4 3 :u c h i d a ,1 9 6 0 ,1 9 6 5 ;m a c h i d a ,1 9 8 1 ,1 9 8 5 ;m e n d e s ,1 9 9 0 ; n o t a r i o m u f l o z ,2 0 0 0 ) ,总计为1 2 个种。其后,张俊( 1 9 9 2 ,1 9 9 8 ) 和薛鲁征、张 俊( 1 9 9 2 ) 也都记述中国已知石蛹总数为1 2 个种。但笔者查阅文献发现,s i l v e s t r i ( 1 9 0 6 ) 曾记述了中国p r a e m a c h i l i sc o n f u c i u s 和只l o n g i s t y l i s 2 个种,并由胡经甫 ( 1 9 3 5 ) 的昆虫编目中收录。m e n d e s ( 2 0 0 0 ) 重新对保存在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 馆的这两个种的标本进行了研究,已将其分别转到s i l v e s t r i c h i l i s 和a l l o p s o n t u s 两个 属中,成为s i l v e s t r i c h i l i sc o n f u c i u s 和a u o p s o n t u s ( k a p l i n i l i s ) l o n g i s t y l i s 。这样使 中国的石蛹目昆虫的总数订正为6 属和2 亚属,共1 4 种,本人在近两年多的研究中 发现1 个中国新记录种、3 个新种和1 未定名种:韩国韩蛹c o r e a m a c h i l i sc o r e a n u s , 尹氏跃蛹p e d e t o n t i n u s y i n a es p n o v ,宋氏韩蛹c o r e a m a c h i l i ss o n g i s p n o v ,周氏周蛹 l e p i s m a c h i l i s ( z h o u g m a c h i l i s ) z h o u is p n o v 。这样中国的石炳目昆虫的总数现为6 属 和3 亚属,共1 8 种。 科的检索衰 胸足无针突,第1 和一节腹板高度退化,雄体无阳基侧突 至少第胸足具针突,腹板发达,至少雄体第腹节具阳基侧突 1 触角和下颚须无鳞 至少触角的柄节和梗节有鳞 2 触角鞭节无鳞一 触角鞭节有鳞 1 触角鞭节无鳞 触角鞭节有鳞 2 各腹节仅具1 对伸缩囊 第1 i v 腹节各具2 对伸缩囊 3 各腹节仅具1 对伸缩囊一 第1 i v 膜节各具2 对伸缩囊 4 雄性阳基侧突在第、腹节 雄性阳基侧突仅限于第腹节 5 仅第m 胸足具基节针突,单眼鞋形 石辆科亚科的检索表 光角蛹科m e l n e r t e l l i d a e 石蛹科m a c h i l i d a e 古蛹亚科p e t r o b i e l l i a a e ,2 新蛹亚科p e b i i f l a e 石蛔亚科m a c h i l i n a e 已知一的检索表 ,2 ,3 跃蛹属p e d e t o n f i n u s 跳蛹属( 弗氏蛹亚属) p e t e t o n m s ( 1 , 自r h o e f f i l l s ) ,4 5 ,6 7 后蛹属m e t a m a c h i l i s 6 中国石蛹目昆虫的分类研究:第一章总论 第1 i 、胸足具基节针突8 6 雄性第1 胸足膨丈,股节外端具感觉区希蛹属$ i l v e s t r i c h i l i s 雄性第1 胸足无膨大,股节外端无感觉区,哈蛹属h a s l u n d i c h i l i s 7 ,第1 i 、i i i 胸足具基节针突,单眼椭圆形或近似三角形异蛹属( 卡蛹亚属) a l l o p s o n s u s ( k a p l i n i l i s ) 仅第胸足具基节针突韩蛹属c o r e a m a c h i l i s 8 单眼椭圆形或近矩形异蛹属( 单异蛹亚属) a l l o p s o n s u s ( m a c h i l a n u s ) 单眼鞋形膜蛹属( 周蛹亚属) l e p i s m a c h i l i s ( 劢o “,船洲如) s u b g e n , n o v , 以下对中国已有属及亚属的特征描述如下: 2 1 跃蛹属p e d e t o n t i n u ss i l v e s t r i ,1 9 4 3 触角鞭节无鳞;复眼圆形,宽不明显大于长;单眼鞋型,位于复眼下方,单眼间 距离短于自身宽度;上颚具4 个典型端齿;胸节一般,足下侧缘具刺状刚毛,第1 i 、 i i i 胸足基节具针突;雄性第1 胸足不增宽,无跗节毛丛;第1 。腹节各具l 对伸缩 囊;腹节腹板呈锐角或钝角;肢基片具刺状刚毛;腹部针突的端刺粗壮、中等大小; 阳基侧突仅限于第腹节,明显分节;阳茎开口小,端开口;雄性外生殖器完全被第 肢基片覆盖;产卵管初级型( m e n d e s ,1 9 9 0 ;薛鲁征、张俊,1 9 9 2 ) 。 本属目前1 0 种,其中5 种分布于日本( s i l v e s t r i ,1 9 3 4 ,1 9 3 6 :u c h i d a ,1 9 6 0 , 1 9 6 5 ;m e n d e s ,1 9 9 0 ) ,3 种分布于韩国( c h o e g h a n d l e e bs ,2 0 0 1 ) ,中国2 种 ( 薛鲁征、尹文英,1 9 9 1 ;张加勇、宋大祥、周开亚,2 0 0 5 ) :天目跃蛹只t i a n m u e n s i 5 x u ee t y i n ,1 9 9 1 ( 浙江天目山) ,尹氏跃蛹p e d e t o n t i n u s y m a e s p n o v 。 2 2 跳蛹属( 弗蛹亚属) p e d e t o n t u s ( v e r h o e f f i l i s ) p a c l t , 1 9 7 2 触角鞭节无鳞;复眼圆形或宽略大于长,少数种类长稍大于宽;单眼鞋型,相互 较接近,两单眼间额中等隆起;上颚具有4 个典型端齿:雄性下颚须和下唇须变态; 胸节一般,足下侧缘具刺状刚毛,第、i i i 胸足基节具针突;无跗节毛丛;第1 i v 腹节各具2 对伸缩囊;腹板锐角或直角形;至少后部腹节肢基片上具有刺状刚毛;腹 部针突的端刺粗壮、中等大小。阳基侧突仅限于第腹节,明显分节;阳茎开口小, 端开口;雄性外生殖器完全被第肢基片覆盖;产卵管初级型或次级型;中尾丝具长 毛状鳞( p a c l t ,1 9 7 2 :m e n d e s ,1 9 9 0 ) 。 本亚属目前2 0 种( s i l v e s t r i e ,1 9 0 6 ,1 9 1 1 ,1 9 3 4 ,1 9 3 6 ,1 9 4 3 ;u c h i d a ,1 9 6 0 , 1 9 6 5 ;m a c h i d a ,1 9 8 0 ,1 9 8 5 ;薛鲁征、尹文英,1 9 9 1 ) ,中国8 种:台湾跳蛹p ( 矿) f o r m o s a n u ss i l v e s t r i ,1 9 4 3 ( 台湾) ;萨氏跳蛹p ( v ) s a v i o is i l v e s t r i ,1 9 3 6 ( 上海) :一 7 中国石蛹目昆虫的分类研究:第一章总论 色跳蛹p ( 矿) i s s h i k i is i l v e s t r i ,1 9 4 3 ( 台湾) ;福建跳蛹p ( v ) f u k i e n s i ss i l v e s t r i ,1 9 3 6 ( 福建) :浙江跳蛹p ( 矿) z h e j i a n g e n s i sx u ee ty i n ,1 9 9 1 ( 浙江) ;比氏跳蛹p ( 矿) b i a n c h i is i l v e s t r i ,1 9 3 6 ( 湖南、广东、香港) ;乌来跳蛹p ( 矿) u r a i e n s i su c h i d a ,1 9 6 5 ( 台湾) ;索氏跳蛹p ( v ) s a u t e r i i s i l v e s t r i ,1 9 4 3 ( 台湾) 。 2 3 异炳属a l l o p s o n t u ss s s i l v e s t r i ,1 9 l l 触角具磷;复眼圆形,宽与长相近,单眼圆形到近似椭圆型,侧位;额平坦,上 唇具四典型端齿;胸节构造一般,第1 i 、i i i 胸足基节具针突,在胸足具刺状刚毛,雄 性第1 胸足加宽,在股节有感觉区,无跗节毛丛;第1 i v 腹节具2 对伸缩囊:腹板 锐角到钝角;腹部肢基片具刺状刚毛;腹部针突端刺短、粗:阳基侧突仅限第腹节, 明显分节,与阳茎等长或长于阳茎;阳茎开口大,圆形或狭长形,端开口,周围有特 化毛序;雄性外生殖器完全被第肢基片覆盖;产卵管初级型,产卵管端节有特化刚 毛( s i l v e s t r i ,1 9 1 1 ;m e n d e s 1 9 9 0 ) 。 2 3 1 异炳属( 卡蛹亚属) a l l o p s o n t u s ( k a p l i n i l i s ) s i l v e s t r i ,1 9 3 4 触角鞭节具鳞;复眼圆形,宽大于长;单眼侧位,椭圆形或近三角形;额几乎平 坦;上颚具有4 个典型端齿;胸足一般,足下侧缘具刺状刚毛,第1 i 、i 胸足基节具 针突;无跗节毛丛;第1 一腹节具1 对伸缩囊;腹板钝角;腹部肢基片具刺状刚毛; 腹部针突端刺短、中等大小;阳基侧突仅限第腹节,明显分节,与阳茎等长或短于 阳茎;阳茎开口大,圆形,端开口,周围有特化毛序;雄性外生殖器完全被第肢基 片覆盖;产卵管初级型,产卵瓣端节有特化刚毛。 本亚属目前6 种,中国1 种( s i l v e s t r i ,1 9 3 4 :胡经甫,1 9 3 5 ;m e n d e s ,1 9 9 0 ,2 0 0 0 ) : 长针异蛹a ( 照) l o n g i s t y l i ss i l v e s t r i ,1 9 0 6 ( 北京) 。 2 3 2 异蛹属( 单异炳亚属) a l l o p s o n t u s ( m a c h i l a n u s ) s i l v e s t r i ,1 9 3 4 触角鞭节具鳞;复眼圆形或长大于宽;单眼圆形或近矩形,侧位;额平坦;上颚 具4 个典型端齿;雄性下颚须具丝毛,有的雄性下唇须具丝毛;胸节一般,足下侧缘 具丰富刺状刚毛,第1 i 、i 胸足基节具针突;雄性第1 胸足变宽并具外感觉区,无跗 节毛丛;第1 、腹节各具1 对伸缩囊,而第1 i v 腹节各具2 对伸缩囊;腹板 大,钝角;腹节肢基片具刺状刚毛;腹部针突短而粗壮;阳基侧突仅限第腹节,明 显分节,与阳茎等长或短于阳茎;阳茎开口大,圆形或梨形,位于近端部腹侧,并有 特殊的毛序;雄性外生殖器完全被第肢基片覆盖;产卵管初级型( s i l v e s t r i ,1 9 3 4 : 中国石蛹目昆虫的分类研究:第一章总论 m e n d e s ,1 9 9 0 ) 。 本亚属目前6 种,中国1 种( s i l v e s t f i ,1 9 3 4 ;m e n d e s ,1 9 9 0 ) :休氏异蛹a ( m ) h u m m e l is i l v e s t r i 1 9 3 4 ( 四ij ) 。 2 4 哈蛹属h a s l u n d i c h i l i sw y g o d z i n s k y , 1 9 5 0 触角鞭节具鳞,并有感觉点;复眼明显横向加宽;单眼近椭圆形,侧位:额几乎 平坦;上颚具4 个典型端齿;雄性下颚须和下唇须毛序特化;胸节一般,足下侧缘具 丰富刺状刚毛,第1 i 、i i i 胸足基节具刺突;无跗节毛丛;第1 一腹节具1 对伸缩囊; 腹板锐角或直角;后部肢基片具刺状刚毛;腹部针突端刺细;阳基侧突在第、腹 节,明显分节;阳茎开口小,端开口或纵向开口于近端部腹侧;雄性外生殖器完全被 第肢基片覆盖;产卵管初级型,其基部无刚毛;中尾丝无长毛状鳞( w y g o d z i n s k y , 1 9 5 0 ;m e n d e s ,1 9 9 0 ) 。 本属目前5 种,中国1 种( s i l v e s t r i ,1 9 3 4 ;m e n d e s ,1 9 9 0 ) :赫氏哈蛹h h e d i n i s i l v e s t r i ,1 9 3 4 ( 甘肃南部) 。 2 5 后蛹属m e t a m a c h i l i ss i l v e s t r i ,1 9 3 6 触角鞭节具鳞;复眼圆形,长大于宽;单眼鞋形,单眼间距离短于自身宽度:上 颚具4 个典型端齿:雄性下颚须具特化的毛序;胸节一般,第1 i i 胸足具基节针突;雄 性第1 胸足变态,股节增宽,并具丰富的腹侧刚毛;无跗节毛丛;第1 i 、腹节 各具1 对伸缩囊,第1 i v 腹节各具2 对伸缩囊;腹板钝角;后部肢基片具简单刚毛: 腹部针突端刺细长;阳基侧突仅限于第腹节,明显分节;雄性外生殖器完全被第 肢基片覆盖;产卵管次级型( s i l v e s t r i ,1 9 3 6 ;m e n d e s ,1 9 9 0 ) 。 本属目前1 种,只分布中国( s i l v e s t r i ,1 9 3 6 ;m e n d e s ,1 9 9 0 ) :皮氏后蛹mp i e l i s i l v e s t r i ,1 9 3 6 ( 江苏) 。 2 6 希蛹属s i l v e s t r i c h i l i sw y g o d z i n s k y , 1 9 5 0 触角鞭节具鳞;复眼宽大于长;单眼椭圆形或近三角形,宽明显大于长,侧位; 额突起;雄性下颚须和下唇须特化;上颚具4 个典型端齿;胸节一般,第1 i 、胸足 具基节针突;雄性第1 胸足膨大,股节外端具感觉区,无跗节毛丛;第1 。腹节各 具1 对伸缩囊;腹板中等大小,锐角或直角;肢基片上有刺状刚毛;腹节针突端刺短; 阳基侧突存在第、腹节,明显分节;阳茎开口小,端开口;雄性外生殖器完全被 第肢基片覆盖;产卵管初级型,某些种其毛序特化( w y g o d z i n s k y ,1 9 5 0 ;m e n d e s , 9 中国石蛹目昆虫的分类研究:第一章总论 1 9 9 0 ) 。 本属目前1 2 种,中国1 种( s i l v e s t r i ,1 9 0 6 ;胡经甫,1 9 3 5 ;m e n d e s ,1 9 9 0 ,2 0 0 0 ) : 孔子希蛹sc o n f u c i u ss i l v e s t r i ,1 9 0 6 ( 北方) 。 2 7 韩蛹属c o r e a m a c h i l i sm e n d e s ,1 9 9 1 触焦鞭节具鳞,复眼圆形,长与宽几乎相等,单眼色浅,黄色,椭圆形,侧位, 额平坦,上唇具四典型端齿。胸节构造一般,仅第1 i i 胸足具基节刺突,足上有丰富的 刚毛,雄性胸足在第1 胸足股节加宽。雄性伸缩囊第1 腹节具1 对伸缩囊,雌性 伸缩囊第1 i v 腹节上具2 对伸缩囊。腹板钝角,后肢基片无刚毛,腹板刺突端刺短 细不强壮,阳基侧突仅限于第腹节,明显分节,阳茎开口大,梨形,外有特化的毛 序,雄性生殖器完全被第肢基片覆盖,产卵管次级型,产卵管有一些弯曲的钩形的 掘土刺和掘土钩( m e n d e s ,2 0 0 0 ) 。 本属目前2 种,中国2 种( m e n d e s ,2 0 0 0 ) :韩国韩蛹c o r e a m a c h i l i sc o a n u s 辽 宁辽阳,宋氏韩蛹c o r e a m a c h i l i ss o n g is p n o v 江苏连云港。 2 8 膜炳属l e p i s m a c h i l i ss s v e r h o e f f , 1 9 1 0 触角鞭节具鳞;复眼圆形,宽不明显大于长;单眼黑色或深黑色,鞋型,位于复 眼下方,宽比复眼一半长些,两单眼间距离小于自身宽;额平坦,上唇具四典型端齿; 胸节构造一般,在胸足第1 i 、i 上有基节针突,足上具刺状刚毛,透明或色浅;雄性 第1 胸足膨大,外侧股节有感觉区,无跗节毛丛;第1 i 、腹节各具1 对伸缩囊, 第1 i v 腹节上具2 对伸缩囊,腹板锐角,后肢基片上有刺状刚毛,腹板刺突端刺长 而细;第、腹片上有阳基侧突,明显分节,阳茎开口小,端开口,雄性生殖器完 全被第腹节肢基片覆盖;产卵管初级型;雄性下颚须下唇须形态毛序特化( v e r h o e f f , 1 9 1 0 ;m e n d e s ,2 0 0 0 ) 。 2 8 1 膜蛹属( 周蛹亚属) l e p i s m a c h i l i s ( z h o u m a c h i l i s ) s u b g e n n o v 触角鞭节具鳞;复眼圆形,长几乎与宽相等;单眼褐色,鞋型,位于复眼下方, 宽大于复眼宽的一半,两单眼相互靠近,两单眼之间距离比单眼宽小;额中等隆起, 上唇具四典型端齿;胸节构造一般,在胸足第1 i 、i i i 上有基节针突,足上有刺状刚毛, 色浅或透明,雄性i 胸足膨大,在股节内侧区有许多特化的刚毛感觉区,无跗节毛丛; 第1 i 、腹节各具1 对伸缩囊,第1 i v 腹节上具2 对伸缩囊,腹板钝角,仅在 后肢基片上有刺状刚毛,腹板刺突端刺长而细:仅第腹片上有阳基侧突,明显分节, 1 0 中国石蛹目昆虫的分类研究:第一章总论 阳茎开口小,端开口,雄性生殖器完全被第腹节肢基片覆盖;产卵管初级型;雄性 下颚须下唇须形态毛序特化。 本亚属目前1 种,周氏周蛹l e p i s m a c h i l i s ( z h o u m a c h i l i s ) z h o u is p n o v ,分布河 南新乡。 雯 鐾一螯国c l 鬟_ 蠢 圆e 。嚣, 囊b 圈1 - 91 石蛹,背面观,2 同上,腹面观,3 同上,侧面观,4 ,头,前面观,5 同上,侧面观,6 ,单眼和复眼( 单眼 形状a 鞋形,b 长方形,c 椭圆形,d 棒槌形,e 三角形) ,7 部分触角( a 基部数节,b 端部一节的形态图) 。8 下唇须。9 1 下颚须 中国石蛹目昆虫的分类研究:第一章总论 图1 0 2 1 1 n 第1 胸足,1 1 第1 i 胸足,1 2 第胸足,1 3 第v 腹板( 1 对伸缩囊) 1 4 第v 腹板( 2 对伸缩囊) ,1 5 第 腹板,1 6 雄性第腹板,1 7 雄性第腹板并显示外生殖器( 阳茎和阳基侧突) ,1 8 雌性第腹板并显示前产卵瓣 ( 初级型) ,1 9 雌性第腹板并显示后产卵瓣( 初级型) ,2 n 雌性第腹板并显示前产卵瓣( 次级型) ,2 1 雌性第腹板 并显示后产卵瓣( 次级型) 注:以上的模式图中图7 - 1 3 ,1 5 - 1 9 以跃炳属中的尹氏跃蛹为代表,图1 4 2 0 ,2 1 以跳蛹属中的浙江跳炳为代表 参考文献 1 b a c hd er o c ac s t u d i e so nac o l l e c t i o no fm i c r o c o r y p h i a ( a p t e r y g o t a ) f r o mt h ew o r l dp r e s e n ti n t h e b r i t i s h m u s e u m ( n a t u r a l h i s t o r y ) o r i e n t a l i n s e c t s 1 9 8 1 ,1 5 ( 3 ) :2 9 5 3 1 1 2c h o egh a n dl e ebs an e ws p e c i e so ft h eg e n u sp e d e t o n t i n u s ( a r c h a e o g n a t h a ,m a c h i l i d a e ) f r o mk o r e a k o r e a nzb i 0 1 s c l2 0 0 1 5 :1 1 3 1 1 6 3c h o egh a n dl e ebs t w on e ws p e c i e so ft h eg e n u sp e d e t o n t i n u s ( a r c h a e o g n a t h a ,m a c h i l i d a e ) f r o mk o r e a k o r e a n 上b i o ls e l 2 0 0 1 5 :1 7 9 1 8 5 4 h e r m i gw n o t es u im a c h i l i d a e p o r t i c i ,d e s c r i z i o n ed 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黑夜来了绘本课件
- 托班数字课件
- 果酱创意搭配食谱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昆明市市级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154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屠宰宠物食品拓展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4-2025学年度中医执业医师考前冲刺试卷(培优A卷)附答案详解
- 手部速写练习课件
- 2025年2,3-二溴丁二酸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Α-酮戊二酸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包覆沥青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第一单元-第2课-《国色之韵》课件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 2025年秋期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小学语文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 2019版外研社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三单词默写表
- 核质保监查员考试复习题(答案)
- 墙体喷射混凝土加固工程方案一
- 医学统计学SPSS
- (完整版)《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2004)
- 急诊医学十三篇急危重症输血
- 海上避碰规则PPT课件
- 2022年AQ1020-2021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 以色列插头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