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乡愁》教案语文版.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乡愁》教案语文版.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乡愁》教案语文版.doc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乡愁》教案语文版.doc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乡愁》教案语文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其人及写作背景,准确理解这首诗的主题。2、品析诗歌的意境美、结构美和音乐美。3、学习通过诗中的意象和精巧的构思理解诗中的情感、把握主旨。二、学情分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现代诗的阅读并不是重点。所以初中生对于现代诗了解较少,希望通过这首诗让初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现代诗赏读技巧。三、教学重点及难点:1、通过诵读,品析诗歌的意境美、结构美和音乐美。2、能通过诗中的意象和精巧的构思理解诗中的情感、把握主旨。四、学情分析1、在知识和能力方面,九年级学生具备较好处理朗读节奏、重音,想像诗歌意境,说出自己情感体验,并初步进行语言品味的能力。 2、在生活阅历上,学生已经有一定的乡愁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对本诗的理解。 3、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思想趋于成熟,又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对新生事物很敏感,和初二学生相比,有主见,有思想,有自己的见解。正确引导后,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能够得以表现,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4、在欣赏诗歌比较阅读这部分,学生接触较少,所以应多引导教给学生欣赏诗歌的具体方法,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五、教学过程(一)创造情境,导入新课第1张:我是歌手中,音乐诗人李健在月光中唱到: 无论走到任何的地方都别忘了故乡。第2张:单是课本上余光中先生的这首小诗就足以让我们感受一番乡愁的韵味。(出示乡愁课题)。(二)了解作家,诵读感悟第3张:那么,余光中诗歌怎样的作家,哪位同学可以介绍一下。出示作家身影。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 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第二年赴台湾。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产主义者”。第4张:诵读师:从乡愁题目我们得知,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生:思念家乡师:那么你看作者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生:忧郁深沉师:通过听你觉得读时语速应该是什么样呢?生:稍慢 师:对,忧郁深沉的感情基调决定了我们的朗读应该是稍慢且舒缓。师:第一、二小节语速稍慢,读出回忆。第三小节沉郁,读出生离死别的伤痛与失落。第四小节音调稍稍上扬,读出对祖国的思念,荡气回肠。学生一起读。(三)合作探究,把握情感第5张:在刚才的朗读中,同学们对这首诗的内容应该有所了解了,请同学们说说:1、全诗是按照什么顺序结构全篇的? (在文中找出依据)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人生的四个阶段) 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也即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2、乡愁原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而诗要讲究形象性,诗人用什么形容乡愁呢?(第6张)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文学作品中的专业术语意象:意象是诗人用来寄托思想感情的人、物、景、事等。 例如月亮:人生的圆满与缺憾、思乡、思亲。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方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第7张:这首诗是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乡愁的?乡愁选择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这些代表着漂泊、隔离和诀别的具体事物来承载诗人抽象的恋国思家的乡愁。诗是精当而含蓄的艺术,只懂得这四个意象还不够,还应该根据意象想象诗歌表达的具体内容。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想景悟情。第一节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之情。第二节是对妻子的眷念之情。 第三节诗人表达的是一种深深的哀痛第四节表现的是对故乡故土的怀念作者由个人的悲欢到民族感情的寄托,由前三小节的思亲之情上上升到民族情感。从而形成意境美。意境意象是意境构成的“细胞”,若干个和谐统一的意象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 因此,所谓“意境”,可以说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第8张:板书设计:意境美小时候-邮票-母子分离 长大后-船票-夫妻分别 个人的思乡情后来-坟墓-母子死别 升华 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现在-海峡- 祖国与大陆分离 普遍的爱国之情在意象的组合方面,乡愁以时间的发展为顺序,逐层递进。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前面三节诗如同汹涌而进的波涛,诗人酝酿感情,到最后轰然而汇成了全诗的九级浪,上升到国家民族情感,然后全诗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所以说这首乡愁意境深远,公认为现代乡愁诗中的经典。(四)共同赏析,学习美点第9张:品读形式美1、表现为结构美。 乡愁在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相互变化错落,体现了自由诗的特点。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2、表现为音乐美。 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叠词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3、表现为语言美。第10张:品味语言:例如:我觉得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几个意象选得好,好在它们都代表着分离,如油画的着色逐渐加深,层层推进了诗情的抒发。1、我认为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这几个表示时间的词用得好,好在准确地表示了人的成长历程。这几个词还准确表达了情感的变化。感情随时间推移而越来越浓,逐渐升华。2、这头、那头、外头、里头这几个方位词用得好,好在空间变化。大家发现没有,这首诗中“头”字重复了很多次,有“这头”、“那头”、“外头”、“里头”。你觉得还可以用其他的词语吗?(我们一般用的是“这边”、“那边”、“外边”、“里边”,那我们把全诗的“头”都换成“边”再来朗读一下全诗,体会一下感觉有什么不一样。(生齐读)(“这头那头”给人的感觉是在两段距离的尽头,很遥远。“这边那边”似乎隔得很近,没有那么遥远)3、我认为“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这几个词用得好,好在准确形容事物的形状,以小而轻的形象承载了浓浓的乡情。老师提示:邮票小小,乡愁“大大”学生回答:船票窄窄,乡愁“宽宽”坟墓矮矮,乡愁“高高”海峡浅浅,乡愁“深深”4、表现为情怀美。第11张:作品主题:乡愁一诗选择了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个具有象征性的意象,形象而浓烈地抒发了游子思念故乡的感情。诗人借助时空的变化来表达对往昔岁月的追忆,抒发内心一种思念亲人、眷恋故土的深切情怀。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 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余光中当我死时 (五)对比赏析,加深理解第12张:席慕容乡愁第13张:作家介绍席慕容直到1989年46岁时,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可是,作为多情的诗人,面对着人为的山河阻隔,在遥远的海岛上,她与故乡有割不断的血脉联系,故乡是她精神的归宿,灵魂的家园。她只有在梦中,在诗中,寄托无限的乡愁。席慕容,蒙古族女诗人。原籍内蒙古查哈尔盟明安旗。蒙古名字全称穆伦席连勃,意为浩荡大江河。是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在父亲的军旅生活中,1943年,席慕容出生于四川。1949年,迁至香港,1954年,席慕蓉迁至台湾。她是台湾知名画家,更是著名散文家与诗人,著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散文集有一首歌、江山有诗,她的作品浸润东方古老哲学,带有宗教色彩,透露出一种人生无常的苍凉韵味。第14张:合作学习1. 这首诗可以分为几节,诗人是按照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2. 席慕蓉的乡愁和余光中的乡愁 两者之间的异同。第15张:1. 诗人是按照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这首诗大致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第一节对故乡月夜笛声的描写;第二节写离别时,表现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惆;第三节写离别后,表现对故乡绵绵无期的思念。第16张:乡愁,余光中的乡愁 两者之间的异同。相同点不同点作品主题写作顺序修辞手法思想深度结构情感表达余诗乡愁时间比喻广阔深远整齐对称直抒胸臆席诗精致细腻形式自由含蓄委婉相同:都是表达同样的主题-乡愁都是按照时间顺序。两首都是运用比喻。不同:余诗的思想深度比席诗要广和深;余光中的乡愁寄托于邮票、船票、坟墓 写的都不仅是人生,而是整个时代,更是我们每个人将来的人生之路。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余诗的结构比较对称以大体相同的诗句和格式,反复咏叹,使情感逐层加深,由思乡、思亲升华达到思念祖国。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匀称,又有小节内长短句的变化,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席诗像散文诗,形式自由。所以说形散神不散。在表达的情感上,席诗相对细腻和缠绵。(六)感悟乡愁,课堂练笔第17张:感悟乡愁:余光中说:乡愁是一枚邮票,一张船票,一方坟墓,一湾海峡。席慕蓉说: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我说:乡愁是 例:乡愁是过早时一碗热气腾腾的热干面,是烟波浩渺杨柳依依的东湖,是人到中年仍常常联系的儿时玩伴,是改了校名甚至消失的母校,是老父亲迟缓而拖沓的脚步,是母亲刻在石碑上的音容笑貌 第18张:调头一去是风吹乌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无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