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remedy and perfection to the loss of the negotiable instrument a thesis submit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law science by min xianqing supervisor:assistant prof. ji guangbing major:civil law college of law science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 chongqing, china april 2008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i 摘 要 票据是一种提示性证券,票据权利与票据紧密相连。即只有取得票据才能取 得票据权利;证明自己的票据权利需要出示票据,转移票据权利需要交付票据, 行使票据权利需要提示票据。票据的权利与票据完全结合在一起,丧失票据就意 味着丧失了票据权利,但依据民法的公平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失票人有权获得 相应的法律救济途径。 世界各国对失票的法律救济方式主要有三种:挂失止付、公示催告制度和普 通诉讼制度。挂失止付是我国的传统做法,仅是一种临时性救济措施。公示催告 制度是大陆法系国家的传统作法,我国自 1991 年民事诉讼法第十八章确定 了公示催告程序一章后,就奠定了公示催告的法律制度的基础,并在司法实践中 不断得到完善。普通诉讼制度是英美法系的做法,199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 法大胆将票据诉讼制度引进作为票据遗失的另一种票据救济制度,使我国票据 遗失的救济制度体系得到完善,为失票人提供了多种救济制度作为选择。 由于我国有关法律规定的票据丧失救济途径中具体的救济手段应如何适用, 现行立法或语焉未详或值得商榷。本文选取票据丧失救济制度作为研究课题,运 用比较分析、实证分析的方法,对票据丧失救济制度展开探讨,在此基础上以期 为立法的完善有所帮助。 本文共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票据丧失救济制度的基本理论的研究, 内容包括票据丧失、 失票人、 票据丧失救济的意义等, 核心在于对“失票人”的研究, 这是后文研究的基础与前提;第二部分对英美票据法和大陆法系国家对票据丧失 救济途径进行分析比较研究,以期从外国的立法中汲取先进的经验;第三、四部 分围绕挂失止付、公示催告和普通诉讼进行研究,我国票据法 、 民事诉讼法 对票据丧失救济制度的规定,既借鉴了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公示催告制度,又 吸收了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的提起诉讼的制度,同时还保留了传统的挂失止付制 度,确立了挂失止付、公示催告和普通诉讼三种救济制度。但有些规定尚不够完 善,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操作,影响了对失票人合法利益的维护和票据正常流通, 最后两部分分别就三种救济方式的内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立法的完 善提供有益的借鉴。第三、四部分是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 进行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关键词:票据丧失,挂失止付,公示催告,普通程序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 ii abstract a negotiable instrument is a kind of suggestive security. the right of a negotiable instrument is combined closely with a negotiable instrument. namely only by obtaining the negotiable instrument can it obtain the right of a negotiable instrument. to prove ones own negotiable instrument right needs to show the negotiable instrument. it needs to hand over the negotiable instrument to transfer the right of a negotiable instrument. to execute the right of a negotiable instrument needs briefing on the negotiable instrument. the right of a negotiable instrument is totally combined together with the negotiable instrument. losing a negotiable instrument means losing the right of the negotiable instrument. however, according to the fair principle and the common custom principle of civil law, the loser of a negotiable instrument shall have the right to obtain corresponding path of legal relief.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legal relieves to the lost negotiable instrument in the world: report the loss for payment suspending, the system of publicizing public notice for assertion claims, and the negotiable instrument lawsuit system. the system of publicizing public notice for assertion claims is a traditional practice in the countries adopted continental law system. as the procedure for publicizing public notice for assertion claims confirmed in chapter 18 of the civil procedure law in 1991 in china, it has established the foundation of the legal system for the publicizing public notice for assertion claims, and has been improving constantly in the judicial practice. the negotiable instrument lawsuit system is originally a means in countries of great britain however, the system department in mainland nation mostly adopts the public summon for exhortations be used as the loss of negotiable instruments remedy. the third is the research on the countermand and suspending of the payment, public summons for exhortation and common lawsuit. our legal system about the remedy of losing negotiable instrument is combined the public summon of the civil law with legation system of the common law. and still reserves reporting the loss and stopping payment .but some provision is still not enough perfect, and fail to protect the right of loser of negotiable instrument. this dissertation is analyzing the problem of our legal system. the third and the fourth are the special subject research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part. key word: loss of negotiable instrument,reporting the loss and stopping payment, public summon for exhortations, proceeding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iv 目 录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英文摘要 . ii 1 绪绪 论论 . 1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 1.1.1 问题的提出 . 1 1.1.2 研究意义 .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本文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 3 1.3.1 本文研究目的 . 3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3 2 票据丧失救济制度的一般理论票据丧失救济制度的一般理论 . 5 2.1 票据丧失的含义票据丧失的含义 . 5 2.2 失票人失票人 . 6 2.2.1 界定失票人的必要性 . 6 2.2.2 对失票人进行界定的标准 . 7 2.3 绝对丧失与相对丧失绝对丧失与相对丧失 . 7 2.4 票据丧失救济的意义票据丧失救济的意义 . 8 2.4.1 票据丧失对票据权利的影响 . 8 2.4.2 票据丧失救济的意义 . 8 3 国外票据丧失救济途径的比较研究国外票据丧失救济途径的比较研究 . 10 3.1 英美票据法对票据丧失的救济英美票据法对票据丧失的救济 . 10 3.2 大陆法系国家对票据丧失的救济途径大陆法系国家对票据丧失的救济途径 . 11 3.3 日内瓦统一票据法体系中票据丧失救济制度日内瓦统一票据法体系中票据丧失救济制度 . 12 4 我国票据丧失救济制度的构成我国票据丧失救济制度的构成 . 15 4.1 挂失止付挂失止付 . 15 4.1.1 挂失止付的概念 . 15 4.1.2 挂失止付的性质 . 15 4.1.3 挂失止付的适用条件 . 16 4.1.4 挂失止付的程序 . 16 4.1.5 挂失止付的效力 . 17 4.2 公示催告制度公示催告制度 . 17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v 4.2.1 公示催告制度的概念 . 17 4.2.2 公示催告的性质 . 17 4.2.3 公示催告的操作程序 . 17 4.3 普通诉讼制度普通诉讼制度 . 19 4.3.1 普通诉讼制度的概念 . 19 4.3.2 普通诉讼制度的特点 . 20 4.3.3 普通诉讼制度的价值 . 20 4.3.4 普通诉讼制度的具体内容 . 21 5 我国票据丧失救济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我国票据丧失救济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 23 5.1 我国的挂失止付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我国的挂失止付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 23 5.1.1 未到期票据的挂失止付 . 23 5.1.2 超过付款提示期限的票据的挂失止付 . 23 5.1.3 空白票据的挂失止付 . 24 5.1.4 已经付款的票据的挂失止付问题 . 24 5.2 公示催告制度中存在公示催告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的问题 . 25 5.2.1 适用公示催告的票据的范围及其存在的问题. 25 5.2.2 公示催告的公告期限及票据提前支付问题 . 26 5.2.3 公示催告期间背书转让与票据善意取得制度之间的矛盾 . 28 5.2.4 除权判决后票据权利人可否行使追索权 . 29 5.2.5 挂失止付制度和公示催告制度滥用的防范 . 30 5.3 我国普通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我国普通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 31 5.3.1 超过票据时效能否适用普通诉讼 . 31 5.3.2 失票人能否向出票人请求补发新的票据 . 32 5.3.3 普通诉讼制度完善的建议 . 33 5.3.4 公示催告与普通诉讼的衔接 . 35 5.3.5 普通诉讼制度在一些票据遗失中应优先适用. 36 结结 论论 . 39 致致 谢谢 . 41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42 附附 录录 . 44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绪论 1 1 绪 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票据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票据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 出现票据丧失现象。票据作为设权证券和提示证券,票据权利和票据密不可分, 丧失票据就丧失了行使票据权利的凭证,从而对失票人的利益和交易的安全有重 大影响。世界各国的票据法律制度中都有对票据丧失的救济制度。大陆法系国家 规定了公示催告制度,英美法系国家规定为普通诉讼制度,有的还兼有挂失止付 制度。我国票据法律制度中吸收两大法系的制度,挂失止付制度、公示催告制度 和普通诉讼制度兼有,构成了我国票据丧失救济制度。 但是,我国现行的票据丧失救济制度,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最明显的 不足是过多地考虑了对失票人票据权利的救济,而忽视了对第三人利益的保护。 同时,除了法律法规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外,由于票据法的博大精深,以及票据规 则的特殊性,法律条文的抽象性等因素,票据丧失救济领域存在很多争议和法律 法规语义模糊的问题,给一些利害关系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也给法律的适用带 来一定的困难。虽然近年来理论界对票据法的研究不断增多,研究的程度也不断 深入,有关票据法的专著和论文不断涌现,但就笔者所能搜集到的资料来看,学 者们对票据丧失救济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缺乏对票据丧失救济问题的系统深入 的研究。 综上,笔者深深感到有必要对票据丧失救济制度进行系统地、深入地研究, 以期为不断完善票据丧失救济制度提供一点参考。 1.1.2 研究意义 本论文在考察票据丧失救济制度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现行法律对票 据丧失救济制度相关规定。相对于国外成熟完善的票据丧失救济制度,我国的票 据丧失救济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制度体系的不完整、立法的不统一、实践中 滥用票据丧失救济措施、审判机构对票据丧失救济制度中的主体错误认定等,这 些问题都反映出我国在票据丧失救济制度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必然会影响交易 秩序的稳定和安全,基于此,笔者认为研究我国的票据丧失救济制度具有重要的 意义。 通过本问题的研究工作,透视我国票据丧失救济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并提出 自己的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的设想,以弥补目前国内研究在这方面的不足,为实践 层面提供一个全方位的视角。同时,对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票据丧失制度进行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绪论 2 比较分析,有助于正确认识我国现行规定中存在的不足,并借鉴这些国家和地区 的成功经验,从而对票据丧失救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一些建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国外票据丧失救济制度的立法及研究来看,世界各国尽管各自的法律传统 不同,但都早已形成了较为完备成熟的票据丧失救济制度。英美法系国家一般采 用普通诉讼制度,该制度以有权认定论为理论基础,即假定失票人并不因丧失票 据而失去票据权利,而是通过附有条件,使失票人可以通过提供担保实现自己原 有的票据权利。普通诉讼作为票据丧失救济方法,规定失票人在丧失票据时可以 自己的名义向原票据上所有债务人提起诉讼,但它要求失票人要对自己的票据所 有权、丧失票据的事实经过和票据的主要内容等负举证责任。不仅如此,失票人 还得提供相当的担保,以补偿一旦有善意持票人主张票据权利而使票据债务人遭 受到的损失。大陆法系国家一般采取公示催告制度,该制度的理论基础是无权推 定论,即持票人丧失票据后,因其没有持有票据,票据法推定其为无权利人,不 享有票据权利。票据是完全有价证券,票据权利行使和票据不可分离,行使票据 权利以提示票据为必要。票据丧失致票据权利无法实现,只有通过特定的司法救 济程序,使权利与票据相分离才可行使票据权利。票据丧失后失票人因没有持有 票据,票据权利行使受有障碍,依票据法推定为无权利人,必须经公示催告程序 进行公示催告和除权判决。通过法定程序使失票人重新获得票据权利,丧失之票 据不复为票据权利的载体,进而达到保护失票人利益的目的。 目前,我国法学界对票据法学的研究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从中国期刊数 据库对全国范围内 1979 年到 2008 年千余种社科报刊、期刊统计结果看,涉及票 的社科文章总计 5306 篇,同一时期有关票据丧失救济制度的论文 6 篇,有关公示 催告制度的论文 91 篇,有关挂失止付制度的论文 13 篇,有关失票诉讼救济制的 论文 1 篇;专著方面,除台湾学者林春鏞著有票据丧失与补救一书外,论票 据丧失救济制度的法理思考与制度的完善,关于票据丧失救济制度的论述与研究 散见于汤玉枢票据法学原理 、胡德胜中国票据法律制度研究 、赵新华票 据法问题研究 、王小能票据法学等有关票据法专著中的各专门篇章。林春鏞 学者所著的票据丧失与补救一书涉及票据丧失与救济的理论与实务问题,但 其以金融实务工作上发生的问题为主,旨在提供金融实务工作者解决票据问题的 资料,并可使持有票据者明了票据丧失问题的正确解决途径,以减少无谓纠纷。 该著作是国内至今研究票据丧失与救济的问题最具有实践意义的书籍,但其并未 就票据丧失与救济制度的体系有一个系统的研究。其他学者所涉及票据丧失与救 济的研究则仅限于对现有票据丧失救济制度的介绍上,并未深入研究票据丧失与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绪论 3 救济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更谈不上体系上的研究。综合看,我国目前对票 据丧失与救济制度的研究尚停留在对现有立法的概述上,没有涉及制度本质的研 究。 因笔者查阅的资料有限,对国外有关票据丧失与救济制度的研究无法做出全 面的概述,笔者从 google 搜索引擎中搜出以票据丧失与救济为标题的学术论文为 零,搜索有关票据的学术论文为 439 条记录,但从学术论文的摘要及目录中得知, 这些学术论文并没有对票据的丧失与救济制度进行详细的研究。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1.3.1 本文研究目的 对我国票据丧失救济制度进行系统地介绍、深入地研究,对票据丧失救济制 度中一些问题提出质疑,对票据在不同流通阶段票据丧失的救济问题进行研究, 分析现行票据法律制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阐述,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一些 建议,以期对票据丧失救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有所帮助。通过公示催告制度与普 通诉讼制度的分析,论述普通诉讼制度既解决了失票人票据丧失后的救济问题, 又未影响票据的流通性,也没有损害善意取得票据第三人的利益,普通诉讼制度 是对票据的流通性影响最小的一种救济方式,兼顾了票据各方当事人的利益和公 平原则。最后,对我国现实中存在的流通票据丧失适用何种救济方式提出一些设 想,建议,对何种条件下可优先适用失票诉讼制度进行分析,以避免票据的流通 性与安全性的严重冲突。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从票据丧失救济制度的一般理论入手, 着眼于对票据丧失后所面临的问题 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全文共分四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是关于票据丧 失救济制度的基本理论的研究,这是后文研究的基础与前提;第二部分、第三部 分和第四部分分别围绕挂失止付、公示催告和普通诉讼的国内外立法实践进行研 究,通过比较分析透视我国现行票据丧失救济制度存在的问题,借鉴外国先进的 立法经验,提出我国票据丧失救济制度完善的建议,这是在第一部分研究成果的 基础之上进行的深入研究。 第一部分从票据丧失救济制度的一般原理入手,对票据丧失的内涵进行了界 定,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票据丧失的状况、票据丧失救济的意义,这是后面深入研 究的基础。 第二部分对国外的立法实践进行了比较研究, 在概述两大法系以及日内瓦统一 票据法得票据丧失救济制度立法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我国与英美法系、大 陆法系及日内瓦统一票据法体系在制度规定上的主要区别。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绪论 4 第三部分从研究实体问题的角度,对我国的票据丧失救济制度进行了简要介 绍。 第四部分研究我国票据丧失的救济制度如何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以国外先进立 法为参考,笔者回答了实践中出现的主要疑难问题。最后,为发挥我国票据丧失 救济制度的整体优势,笔者建议将公示催告和普通诉讼程序衔接起来。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票据丧失救济的一般理论 5 2 票据丧失救济制度的一般理论 票据丧失救济制度是持票人在丧失对票据的占有,因此使票据权利的行使受 到障碍时,为使票据权利得以实现,而对失票人提供特别救济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要深入研究票据丧失救济制度, 首先要对“票据丧失”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做出明 确的界定。这是因为立法者在立法时虽采用了这一概念但没有为其做出具体的解 释;同时,给票据丧失做出明确的界定是研究设计票据丧失救济制度的逻辑起点。 其次,还要对失票人、失票状态、失票救济的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 2.1 票据丧失的含义 何谓票据丧失,我国票据法及相关的法律都没有规定。在理论上,通说 认为:票据丧失是指持票权利人并非出于本意(或无抛弃票据权利的意思)而丧 失对票据的占有,包括绝对丧失(如票据因被焚、撕毁和涂销等而丧失)和相对 丧失(如票据被盗、遗失等而丧失) 。1要准确把握票据丧失的含义,本文认为应 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所丧失的票据须为有效票据。如果所丧失的票据为无效票据则不发生票据 丧失,无效票据并不受票据法的保护,其丧失当然不能适用票据法规定 的救济方式。 持票人须丧失对票据的直接占有和间接占有。票据丧失,即丧失票据的占 有。理论上将占有的状态分为直接占有和间接占有。直接占有是指事实上占有票 据的状态,间接占有是指原持票人出于自己的本意将票据交付他人直接占有,但 依法享有票据权利的状态。如果持有人仅丧失对票据的直接占有,而没有丧失对 票据的间接占有,仍不影响其对票据权利的行使或控制。如委托收款背书的背书 人,将票据背书给了委托收款的银行,虽然丧失了对票据的直接占有,但其仍为 票据的间接占有人。所以,对委托收款背书人来讲,并不构成票据的丧失。又如, 在票据背书质押的场合,票据权利人将票据背书给质权人,虽然丧失了对票据的 直接占有,但仍间接占有票据,故票据的出质也不构成票据的丧失。2因此,持票 人须丧失对票据的直接占有和间接占有方构成票据的丧失。 持票人丧失对票据的占有,并非基于票据权利人本人的意思表示。票据是 一种有价证券,具有提示性和回赎性,这就决定了票据其本身即为权利载体,同 时又是债权行使的手段。当票据丧失时,并不立即表现为权利的丧失,而首先表 现为权利行使手段的丧失。从票据丧失与票据权利丧失的相互关系来着,可能表 现为两种情况: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票据丧失救济的一般理论 6 1)票据丧失基于票据权利人本人的意思表示。实践中经常有因受欺诈、胁迫 而处分票据的情况,对于此行为,判断其是否为自由意思的表示是其是否属票据 丧失的关键。理论上有两种态度,一种认为虽然原持票人表面上是出于自愿交出 票据但实际上是因被误导和蒙蔽的结果,它只是一种形式上、假意的自愿,而非 真实愿望的表述,因此非票据权利人本人的意思表示,受欺诈而导致的票据丧失 依然有权得到法律救济; 3另一种则认为虽然因为欺诈、胁迫而交付票据,但毕竟 其交付票据时尚处于可以自由决定的意志状态,所以不发生票据丧失。从票据权 利的特殊性来看,第二种观点更具合理性。受欺诈而为的意思表示,是票据权利 人自由的意思表示,其处分票据权利时,内部心理状态并未受到压抑,因此应属 于票据权利人本人的意思表示。 2)票据的丧失非基于票据权利人本人的意思表示。 这种情况属本来意义上 的票据实际占有的丧失,比如票据的被盗或者遗失。此时,有发生票据款项被冒 领的可能,或其丧失的票据为善意第三人所取得。为了避免票据权利的丧失需要 法律为其提供救济途径。但是法律所规定的票据占有丧失的救济途径,其目的主 要在于使因丧失票据的占有而受到障碍的票据权利得以恢复行使,在通常情况下, 并无特别的防范票据权利侵害的功能,在票据占有丧失后,尽管采用了所有的法 律救济措施,票据权利仍难免受到侵害。只有在票据占有虽然丧失,但尚未发生 票据权利侵害之时,法律救济措施才能起到恢复票据权利行使的作用。 2.2 失票人 2.2.1 界定失票人的必要性 失票人是指丧失票据的人。失票人往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防范损失的发生 或者扩大,对失票人做出票据法意义上的界定,就成为适用票据丧失救济制度的 前提性要求。 在票据法意义上规定有关失票人的内容是为了解决公示催告的申请人和普通 诉讼中的原告适格。无论是公示催告还是普通诉讼,都是借助法院的公权力来寻 求救济,这样就存在法院对当事人资格的认定问题。如果人民法院经审查公示催 告的申请人或普通诉讼的原告在诉讼主体上不合格,相应的程序就无法启动。因 此,法律上需要对失票人做出明确的界定。这时候就产生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 不说在票据法意义上对失票人做出规定也是为了解决挂失止付申请人的资格问题 呢?这是因为挂失止付在功能上与公示催告和普通诉讼的差别,挂失止付是一种 临时的紧急补救措施,其主要意义在于防止票款被第三人冒领,挂失止付只有和 公示催告或普通诉讼结合起来,才能最终实现曾一度出现阻碍的权利。从挂失止 付的适用上来看,如果规定了付款人或代理付款人对止付通知人的资格审查义务,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票据丧失救济的一般理论 7 就违背了其作为紧急补救措施的特殊性,不利于对真实失票人权利的保护。虽然 这样做可能有滥用挂失止付以达到拖延付款或进行欺诈的现象发生,但是相对于 维护真实权利人的积极作用而言,以不规定付款人的审查义务为宜。而公示催告 和普通诉讼则不同,其要解决的是对票据权利归属的认定问题,这样就需要考虑 到滥用该制度的可能性和危害性,并设计具体制度来防范这种现象的发生,否则 将导致真正权利人的利益因制度的缺陷而受到侵害,这与法律追求的价值是相背 离的。 2.2.2 对失票人进行界定的标准 既然对“失票人”做出票据法意义上的规定, 是为了解决公示催告和普通诉讼当 事人主体的适格,那么我们在确定其认定标准时,就要考虑票据丧失的事实是否 对其构成风险、其有无法律上的救济手段可以援用。如果票据丧失的事实对其不 构成风险,那么他就并非利害关系人,即不具有提出权利请求的资格;虽然他与 丧失票据的事实存在利害关系,但法律并没有规定相应的救济手段,把其归入失 票人的范畴之内则没有任何票据法上的意义。国内有学者也有类似的主张。4 遵循上述的标准,本文认为,在票据法意义上的失票人至少应包括: 票据丧失前最后持有票据的票据权利人。 票据付款后未记载“付讫”字样而又进入流通领域时的付款人。 在交付票据前丧失票据的出票人、背书人以及申请人。 票据丧失前经委托取款背书、质押背书而取得票据的被背书人以及票据的 保管人。 在票据丧失以前合法取得票据但因欠缺某些要件而无法行使票据权利的持 票人。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失票人的范围仅罗列了实践中一些常见情形,并 非涵盖了全部。本文认为,在依法审查当事人能否作为票据法意义上的失票人时, 不应局限于既有的定论,而应坚持开放的态度,依据前面确定的标准做出判断。 2.3 绝对丧失与相对丧失 票据丧失情形多种多样,从理论上分为绝对丧失与相对丧失两种。 5区分绝对 丧失与相对丧失,对于丧失票据采取救济措施时有重要意义。它决定了丧失的票 据是否可以采取法律规定的挂失止付、公示催告及普通诉讼进行救济,以及采取 何种救济途径。 绝对丧失亦称票据灭失,如票据因焚毁、撕碎或严重涂抹而毁灭,在这类场 合,即票据凭证从物质上归于不可恢复的毁灭,其情形有烧毁、磨灭以及其他破 坏性损坏。在票据绝对丧失的情况下,不存在第三人冒领和“利害关系人”的情况,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票据丧失救济的一般理论 8 因此,不适用于挂失止付及公示催告。对于绝对丧失的票据,只能以出票人、付 款人、背书人、保证人为被告,向法院提出票据为己所有且票据确已灭失的证据, 按普通诉讼程序来寻求救济。 相对丧失则是票据凭证本身保持完好却被他人不当获取并非法控制。它通常 表现为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知情丧失。这种情形指失票人虽然丧失对票据的 占有,但知道谁是现在的持票人。在司法实践中,它通常由以下几种事实造成:1) 交付失误;2)以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手段获取他人票据。此时,失票人不能 成为公示催告的申请人,只能以普通民事诉讼程序,提起请求返还票据的诉讼。 第二种情形是非知情丧失。这种情形指的是失票人丧失对票据的占有并且不知道 现在票据在何人手中,如票据被盗或被他人拾得等。非知情丧失,则可以适用挂 失止付、公示催告或普通诉讼等方式进行救济。 2.4 票据丧失救济的意义 2.4.1 票据丧失对票据权利的影响 票据丧失救济的核心是失票人的票据权利,因而票据丧失救济制度的意义与 票据权利密不可分。票据丧失对票据权利有巨大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 两个方面: 失票人丧失行使票据权利的凭证。票据是提示证券,持票人享有票据权利 必须以占有票据为前提,持票人行使票据权利,包括向付款人请求承兑,提示付 款、向前手追索,都必须提示票据。票据一旦丧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培训调查对象的知识要求课件
- 遗传转基因技术在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
- 口罩戴法课件
- 肺隔离症的影像表现
- 2025年度电商网站SEO优化与流量提升外包服务协议
- 口才日常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新能源汽车融资租赁合同:绿色出行专项版
- 2025年度别墅豪华装修工程半包施工合同
- 2025年住宅租赁合同解除及租赁关系终止证明协议书
- 2025年高端智能电动汽车租赁及自动驾驶系统集成服务合同
- 干部年休假审批表
- 离婚协议书电子版下载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钻井液技术规范样本
- 电气专业求职个人简历模板5篇
- 创新基础(创新思维)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02jrc901b电子海图操作jan中文说明书
- 田间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 井下管路安装、维护管理规定
- GB/T 7967-2002声学水声发射器的大功率特性和测量
- GB 38507-2020油墨中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含量的限值
- GA/T 1162-2014法医生物检材的提取、保存、送检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