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法律史专业论文)曹魏律章句研究——以如淳《汉书》注为视角.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提要 汉魏晋间的律学,向为学者所重。几乎所有的课题,都有研究成果面 世。遗憾的是,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我们对律学在汉魏晋时期的发展、 演变有了新的认识,但也并达到“题无剩义”,仍有不少值得补充、推敲、 更正之处,亦同样有被人遗忘之角落。魏晋律章句学者便是这样个角落。 笔者以曹魏陈郡丞如淳及其汉书注为视角,通过搜集、考辨其( ( 汉书 注中大量的礼律注释,来探讨这个后世只曾引其注说,却不曾证其名份之 律章句学者的律章句学研习情况,及其对保存“律说”之贡献,从而窥视 曹魏律章句学的研习与传承。全文共设为六章。 第一章如淳及其汉书注,在这一部分,笔者根据文献资料对如淳 的生平进行概述,介绍了史学界、法律史学界对如淳及其汉书注的认 识,并且进行了三则辨正。笔者着重论述了如淳的任官及其律令基础,认 为其身为郡丞是有律令基础的,若不对两汉政制有一定了解,并且熟知律 令,很难对汉书中众多律令典章制度详加解释,在这些解释当中如淳 引律说甚多,功劳大矣,堪称保存汉魏律章句之最大功臣。最后笔者还对 如淳( ( 汉书注的存世状况进行概述,主要是一系列的数据统计。笔者认 为如淳汉书注具体包括:阐明汉书文义,引申发挥;辨析汉书 疑难词义,指明异同;校勘汉书文字,考证古音,标注今音;广征博 引,借以申明己见;叙事考史,记述古今地理;以今释古,考证名物,解 制明典。对于如淳汉书注的风格,笔者认为其是在经学的大背景下, 一方面借助了经注的训诂方法,继承了经学注释的传统来完成注史之目的, 另一方面借助了大量的律( 令) 文注释,以完成注史当中释典章、释制度、 释律令的任务,因此又包含着律注的因子。 第二章如淳汉书注引汉魏律说考辨,此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 是对如淳汉书注引? 律说”辨析,主要是搜集如淳所引律说。如淳引 僦”,治汉律者早有关注,程树德曾寻得6 条,沈家本考证得1 条, 笔者于汉书注中又辨得1 条,故如淳凡引律说”8 条,笔者在搜集如 淳注引律说的同时,于其他史料中辑得2 条新律说,亦一同辨之。第二部 分是对如淳引律说”内容的逐条辨析。笔者认为目前对研究汉魏律章句 大有裨益的是如下三种类型:程树德范式,其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史料 的搜集,整理。沈家本范式,其通过考证以说”为“律说”,也可说是一 种先见。大庭惰范式,其通过对文献中某些涉律的注文进行考证,特别是 如淳注进行研究,得出史籍中所引某些汉律佚文,可能就是律说的结论。 第三章如淳汉书律令、礼制注释考辨。笔者认为如淳不仅通过( ( 汉 书注给后人陈述、阐释,还原了汉代的政治,法律,礼仪制度,更通过 汉书注彰显了他的学术地位与价值。若没有如淳对汉书中众多礼 律制度的注释与补充,若汉书没有这个注释的阶梯,后人尤其是今人 就不可能比较顺利地读懂其中的某些词句,我们对( ( 汉书的理解,对汉 代政治、律令、礼仪制度的理解,对汉代社会的了解都远远达不到今天所 能达到的程度。如淳汉书注亦无愧于“史之功臣,古之益友”。如淳对 ( ( 汉书中所涉及的众多律令典章制度、礼仪都进行了广泛的注释,笔者 将其分为具律类注文、罪名类注文、刑名类注文、事律类注文、官职类注 文、军法类注文、狱讼类注文、监狱类注文、礼制类注文九大类,凡4 4 1 条,笔者将此九大类文各结表示之,以明类别,并逐表对注文进行了考辨。 第四章如淳( 汉书注引律对近世汉魏律研究的贡献,此部分笔者以 程树德汉律考为例,认为如淳汉书势注中的礼物律注是汉律考 所援据的一组重要史料,倘若没有如淳汉书注,( ( 汉律考即便成珠, 也会缺乏一丝闪亮。因为在如淳的汉书注里保存着大量的汉魏间的法 律史料,正是这些史料,特别是程树德通过收集如淳注所辑得的律说,成 为后人研究汉魏律学的直接材料。笔者共辑得汉律考所引如淳汉书 注凡9 1 处( 其中错误3 处) 。可以说,如淳引律注是对后世的秦汉魏法律 制度研究是有极大贡献的,对于研究汉魏律章句学也是有重大的文献参考 价值。笔者尚对汉律考错引如淳注进行了三则辨正。 第五章如淳( 汉书) ) 注与曹魏律章句学,笔者论述了三个问题。第一, 从如淳( ( 汉书注看其对律章句学之研习。魏晋时期律章句学虽然式微, 而文本仍存,研习律章句或对其有研究、掌握的仍不乏其人。以如淳为代 表的汉书注家都是对律章句学有研习与掌握之人,都可以称之为魏晋 时期的律章句学者。魏晋律章句学者迎合了当时史学史注的独立与发达, 以律( 律文、令) 或者法律注释( 律章句) 来注释史书,在保持引律注经、 经律互注的传统的基础上,开创出引律注史的范式。如此,既成就了这些 学者史注家的地位,又可谓为律章句学的传承开出了一条他山之路;而这 些律章句学者的史书注释( 主要指汉书注) 则又是律章句传承的他山 之石第二,笔者认为如淳克服拄史之难,引律注史之难而彰显其史学之 才,成就其律章句学之才。如淳的礼律注释成就了其汉书注,是其律 章句学者之地位成就了其史家、注释家之地位。律学并非仅仅是律家之学, 更是众多研习律令者之学,要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的律学,还必须充分认识 到历代都有许多并非律家的律学研习者所作的杰出贡献。第三,笔者探讨 了律章句学在魏晋时期的传承,认为律学与史学的同源,使魏晋律章句在 消沉之后,寻找学术之“因缘”,提供了一个先天性的导向。经学对律学、 史学之影响,为律学注释与历史注释之结合,奠定了方法上的共性。经史 分途,史学独立,史注发达,为律章句渐废之后提供了学术上的“栖息” 之处。 第六章附论,笔者着重从经学的角度探讨律章句的一统与废除。在研 究律章句兴起与发展的时候,学界总会将其与经学联系在一起,但对其归 宿的研究,却又往往离开了经学这一孕育它的母体,即对但用郑氏律章句 的原因分析没有结合经学。当辨明的是:东汉以来出现的章句简约删减之 风对一统律章句有影响,魏晋群经传注渐归于一,是在经学方面对律学但 用郑氏章句之学术环境诱导。第二,对律章句的废除,学界多归因于律章 句自身弊病,但对律章句所存之学术与政治环境缺乏分析。要辨明的是: 从汉末开始经学内部出现的对郑学的驳难是导火线;郑学与王学之争是添 加剂;王肃依党司马氏,大立其学排斥郑学是在学术上终结郑学独霸之动 力。这三个原因可说是废止郑氏章句的外因。据此,笔者认为:律章句, 成也经学,废也经学。 关键词:如淳汉书注曹魏律章句学经学 a b s t r a c t 1 h es t u d yo f l vi ni - i a n - w e i - j i nd 、哪i sa l w a y st h es c h o l a r s f o c u s t h e r e a r es om a n ys t u d y i n gr e s u l t si na l m o s te v e r ys u b j e c t st h a tw e 啪s e et h es t u d y s 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e v o l u t i o n b u tt h e r e 躺s l i l ls c 咀地岫w h i c hn e e dt ob e a d d e d ,e o n e c t e d ,s u c ha sl t a es c h o l a r so f s t u d yo f l vi nw 萌耵nd y n a s t y t h i s l h e s i sf o c u so i lr u c h u nw h oh a dl i v e dd u r i n gc a o - w e id y n a s t ya n dh i sn o t e so f h a n - l 劬u a sas c h o l a ro f t h es t u d yo f l vi nw d j j n 由n a s t y r u c h t r nh a sa l w a y s b e e no v e r l o o k e d , a l l t a o u g hl o t so f r e s e a r c h e r sh a v eb e e nq i j 0 t i f 培r l l c h t l n sn o t eo f l v r e c e n t l y m a y b e i ti saf e a s i b l ew a yt or e v i e wt h er e s e a r c hr e s u l t sa n ds m r i t io f s t u d yo f l vi nc a o - w e ia y m s t yb ys t u d y i n gr u c h u na n dh i sn o t e so f h a n - s h u t h e r ea r es i xc h a p t e r si n t h et h e s i s 1 1 世c h a p t e r l r u e h m 锄d n o t e s o f h 矾- s h u i n t h i s p a r t ,t h e w r i t e r d e s c r i b e l h e l i f e o f r u c h t m ,a n d p o i n t o u t l h r e e e r r o r s , w h i c h l h e h i s t o r i a n s , e s p e c i a l l y l e g a l h i s t o r i a n st h o u g h ta b o u tr u c h t ma n dh i sn o t e so f h a n - s h u n 蛇瓤i i i l e l f l e t t y d i s c o r s e sr u c h u n so f l f i c ea n dl e g a lk n o w l e d g e ,a n db e l i e v et h a tt h el v - s h u o l a r g e l yq u o t e db yr u c h u ni sv e r yv a l u a b l ef o rc o n s e r v i n gl h el v 姗j u o f h a n - w e id y n a s t y 耵蛇c h a p t e r2 1 1 】ed i a l e c t i c a lo ft h en o t e so fh 翮锄z fw n c hq u o t el h e 1 岱兢妇c o m eo u td u i l n gn a n - 试d y n a s t y a n dt h e r e 戤et w oi j 田t si nl h e d l a 珊既n 伦f i r s tp a r ti st oa n a l y s i st h e 厶渤z 妇q u o t e di nt h er l l c h t l n $ n o t e so f 胁s 勋f 田蛤厶奄跏dr e c o r d e db yr u c h u ni sa l w a y sa t t a c h e di r n o o r t 黜eb y l e 酬h i s t o r i a mw h or e s e 眦hh a n - l v c h e n g s h u d eh a df o u n d6 i t e m so f l v - s h u o , a n ds h e r d i a b e nh a df o u n d1i t e m h o w e v e rt h ea u t h o rf i n d s2n e wi t e m sf r o m v w i o mk i n d so fh i s t o r i c a lm a t e r i a lt h i sd r n e 田s e c o n dp a r ti st oa n a l y s i sl h e l v - - s h u oi nt h en o t e so f h a n - s h uo n eb yo n e i nm yo l y m i o n , l h e r e 玳t h r e e n o m l a lf o r m u l a s e st or e s e a r c ht h es t u d yo f l vi ni - i e a l - w r dd y n a s t y c h e n g s h u d e f o r m u l a s ,s h e r d i a b e nf o r m u l a s , d a t m g x i uf o r m u l a s , a t t dr u c h t m sn o t ei sv e z y v a l u a b l ei na l lt h ef o r m u l a s e s 1 1 1 ec h a p t e r3 肺ed i a l e c t i c a lo f t h en o t eo f l v & l ii nr u c h t m sn o t e so f h c e a - s h u r u c h t mr c d u 商o nt h ei - k - d y m s t y sp o l i 在e 、l a wa n de t i q u e t t et h r o u g h d a en o t e so f h a n - , o rw ec a nl l e v e m rr , e r f e c t t yt m d e r s t a n do o l i t i c 、l a wa n d e t i q u e t t e ,e v i lt h es i t t l a t i o no fs o c i e t yo f h a r td y n a s t y , r u c h u n sn o t eo f h a n - , r u c h u nh a de x t e n s i v e l ye x p l a i n e dl v ,s y s t e mo fr 梳z l l a n ga n dl i i n v o l v e di nh a n - l 虢u a n dih a v ec l a s s i f i e da l lt h en o t e so f n i n e 即e c i e s ,w h i c ha 糟 e x p l a n a t i o n so f p r i n c i p l eo f l a w , o f a c c u s a l i o n , o f p t m i s t m a e mn a m e ,o f s h i l v , o f b l l r c a u c l 蕊ce s t a b l k s l m , l e n t s , o f m i l i t a r yl a w , o f l a w s u i t , o f p r i s o n , o f f o r m a ls y s t e m , a n ds oo n , a n dt h ea u f f l o rm a k e sat a b l eo f l h en i n ek i n d so f n o t e s ,w i l t ad e t a i l e d t e x t u a lr e s e a r c ha n dd i s c e r m t h ec h a p t e r4 t h ec o n t r i b u t i o no f r u e h u n n o t eo f h a n - s h ur e l a t e dt ol vt o t h em o d e l nt i m e s s t u d yo fl vb e t w e e nh a r ta n dw e i i nm yo o i n i o n ,n o t eo f h a n - 岛r ur e l a l e dt ol vi sas e to fi m p o r t a n th i s t o r i c a lm a t e r i a lo fc h e n g s h u d e s h a n - l v - k a ow t f i c hw o u l dl a c km a n yl i g h t s p o t sw i t h o u tr u c h l j f f l sn o t e i ti st h e h i s t o r i c a lm a t e r i a lo fl vb e t v c c e nh a l la n dw e id y l l a s t y ,e s o e c i a t l yt h el v - s h u o 翻吐研e df r o mr u c h u n sn o t eb y 删h u d e s on o t e 强静h g 钒h a db e c a m e t h e6 噶1 1 吼n dm a t e r i a lf o rt h el a t e s ts c h o l a r st or e s e a r c ht h es t u d yo f l vo f h a r ta n d w e i b a s e d0 1 1s t a l i s l i c s , f i l ea u d l o rb e l i e v e st h eh a n - l v - k a ow t f t c hq u o t e d9 1 i t e m so f r u - c h u n sn o t eh a s3e l t o 幅 t h ec l 嘲5 r u c h u n n o t eo fh a n - s ma n ds t u d yo fl v z h a l _ 1 9 j = uo f c a o - w e id y n a s t y f i r s t l y , t h ea u l 玉l o ri 1 1 哗r u c h l a n $ r e s e a r c ho ns t u d yo f t , v z l l a i l g i ua e c o r c 堍t or u c h u n n o t eo f h a n - 5 玩s e c o n d l y , r u c h t mc o n q u e r e d t h ed i 伍c 嘶i nm m r k 堍h i s t o r yr e c o r d sa n dl v , a n di ts e e m st os h o wh i st a l e n t o f s t u d yo f l v z h a n g j u t h i r d l y , t h ea u t h o ri n v e s t i g a t e s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s t u d y o f l v z h a n g j ub c t w e e l lw e ia n dj i n , a n df i n d st h a tt h es t u d yo f l va n dt h eh i 咖 h a v eac 0 1 1 3 1 n o nh e a d w a t e r s 。a n dt h eu n i o no f m m r k so f l va n dh i s t o r y 珥- o v i d e t h e s t u a y o f l v w i l h a n e v v m e a n a f t e r t h e s u p e l s e s s i o n o f l v z h w i g j u t h ec h a p t l 薯6 t h ea u l l t l o r i n v e s t i g a t et h eu n i t ea n ds u p e r s e s s i o no ft h e l v z h a n g j u0 1 3t h ep o i r ao f l l 】es d u t yo f j i i l g , a n df i n d st h a ti ti st h es t u d yo f 崦 t h a t l e a d s t o b o t h t h e f l o u r i s h a n d t h ed i e c 0 i 珈) o o f s t u d y o f l v 2 h a n 辱u k e yw o r d :r u e h t m ; n o t eo fh a n - s 勉;c a o - w e i ; s t u d yo fl v 酬u ;s t u d y o f j m g 第一章如淳及其汉书注 一,如淳生平介绍 ( 一) 文献资料中的如淳 如淳,汉族茹姓始相甲,冯翊郡人( 今陕西高陵) ,。曾任曹魏陈郡丞,。生 活在公元2 2 1 2 6 5 年间,。为传世汉书注家之一。 颜师古( 汉书叙例开列的汉魏晋时期( ( 汉书注释家共二十二人。 如淳位列其中,前有服虔、应劭、文颖等人。同时代有苏林、张晏、韦昭 等人。后有晋灼、臣瓒等人。正因为有如淳这样的注释家,才使得汉书 这部宏著,不论是内容、思想还是形式载体,都得以丰富与完善。但又如 颜师古( 下称小颜) 所说,汉书“诸家注释,虽见名氏,至于爵里,颇 或难知”,。因此( ( 汉书叙例也只是简单罗列他们的生平。而后人著述在 对如淳进行介绍时,亦多以此为据。下举两例: 姓氏辞典类资料中,有( ( 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姓氏辞典。、中 华姓氏大典。收录如淳生平,其中后者有2 条资料较为珍贵:( ( 广韵鱼: “如,姓。晋( ( 中经部魏有陈郡丞冯翊如淳,注( ( 汉书。”希姓录七 虞:“如淳,汉人。秦中掘地,刻作茹淳。( 吕仲木云尸矿韵所引 的晋中经部( 中经簿、新簿) ,是荀勖所编,。苟书始立经、史、子, 集四部,分经、史为二,后世从之。可证如淳汉书注在晋时已流行, 且应被归为史部;汉书叙例及后世关于如淳的资料或是以此为本源。( ( 希 。据考证,我周的茹姓源出有三:其一,如淳后代就将其姓氏上加草字头,变为茹字,源此汉族产生了茹 姓。其二, i ;自古代柔然部族。其三,出自鲜卑族。 。新华网“陕两频道”( h t t p :哪s n x i n h u a n e t c o = 2 0 0 5 0 5 3 0 c o n t e n t6 6 4 1 0 3 0 h t m ) 西安电视台嘲站( h t t p :_ 删x a t v s c o m w l m t q 9 1 h m ) 西安新闻网( h t t p :删x a w b c o m g b c i t y 2 0 0 4 0 9 1 4 c o n t e n t3 4 0 1 1 2 h t m ) 在记录高陵名人时有如 淳。但均称如淳为东汉人,实误。 。 唐 颜师古;汉书叙例。陈郡在今河南淮阳、太康一带。 吖英 崔瑞德鲁惟一编杨品泉等译:剑桥中国秦汉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9 2 年版。第 3 8 4 页。这是笔者所阅唯一一则记明如淳生卒的资料,故以其为参考。 9 唐 颜师古:汉书叙捌。 。臧励舔等编:中国人名夫辞典,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十年版,第2 3 9 页。 。汀宗虎陈明远主编:中国姓氏辞典,北京:北京出版什,1 9 9 5 年版,第3 6 1 页。 9 砸声惠土编:中牛姓氏大典“女”部,石家序:河北人民 版札,2 0 0 0 年版,第1 9 2 1 9 3 页。 。隋书卷一三经籍志经忠:“魏氏代汉,采掇遗f ,藏在秘书中、外三阁。魏秘书郎郑默,始制 中经秘书监苟勖,又因中经,更著新簿,分为四部,总括群书。” l 姓录为明杨慎撰,所引“如淳,汉人。秦中掘地,刻作茹津”,语出 自吕仲木。按明史儒林列传吕楠列传班“吕楠,字仲木,高陵人? , 吕氏是明朝中期关中理学的代表。秦中即关中,掘地而出者应为碑石,“如” 作i | 占,可证两姓源流。同乡吕楠或见此碑,因之,如淳死后或葬归故里。 经籍艺文志类中,有( ( 三国艺文志、。补三国艺文志。等,均引如 淳为冯翊人,魏陈郡丞。 大部分文献资料对如淳的介绍多限于年代、故里、任官及其注( 汉书 一事,涉及对人物评价,笔者仅见几例。一、在史学界,有杨鸿年汉魏 制度丛考一书,杨氏对汉代链骑校尉”、“长水校尉”之得名由来进行 考辨时,并引如淳、书昭等人汉书注,认为“至于越骑、长水二名, 究应如何解释,史家见解就完金不同了。”。凡涉及名物之缘由,历代都是 众说纷纭,虽然杨氏在结论中没有偏向如说,但其却将如淳视为“史家” 亦是对如淳考辨名物功底的肯定。又有廖伯源( ( 辨“真二千石”为“二千 石”之别一文,称“汉代史料有真二千石之名目,注释家如淳、颜 师古、司马贞等及若干当代学者皆以为汉官秩有真二千石之秩级”,。颜 师古、司马贞的史家、文献学家地位不必赘言,廖文将如淳与他们并称为 “注释家”,应是基于如淳汉书注的史学和文献学贡献。还有朱绍侯( 军 功爵制研究一书,其引颜师古、李奇、沈钦韩、王先谦对“士伍”的注 解以及( ( 史记秦本纪( ( 集解引如淳注“尝有爵,以罪夺爵,皆称士伍”, 称惴0 士伍处,都与夺爵有关,故注释家都认为士欧夺目孚人的称呼。”。 可见朱先生亦将如淳视为注释家。二、在法律史界,有刘海年关于中国 岁刑的问题一文,称“应劭是东汉人,如淳是曹魏人,都是当时著名的 学者”。应劭之律家地位,已是学界共识,刘文将“如”、“应”两人并提, 可见其对如淳的评价亦是甚高。此外,某些学者对汉魏律学的论述,或可 算作对如淳的间接评价。如何勤华认为“有部分东汉学者,如应劭、服 。史载几氏曾撰高陵志,卜述或为该,占所记,惜不能见。此外,笔者先后寄信给陕西省西安市市志办 和陕西省岛陵县县忐办诲啬此事及如淳的相关资料,却石沉人海。笔青又曾在广两牯段自治区j 皇| 书馆寻 得清光绪1 年程维雍、白遇道纂修的岛陵县续志恨八卷之志,所剩惟三,其中史无甚收获,只能留 待l i 后详考。 。 清 姚振宗:三国艺文志卷二,三周志补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 0 0 5 年舨,第0 4 0 页。 o 清 侯康:补三国艺文志卷三正史类,二同志补编,北京;北京幽书馆出版社,2 0 0 5 年版第 5 9 6 夏。 。杨鸿年:汉魏制度从考,武汉:武汉欠学出版社,2 0 0 5 年版,第1 7 6 页。 8 摩们源:辨“真一t 石”为“_ 二干石”之别,史学月刊,2 0 0 5 年,第1 期。 ”木绍侯:军功爵制研究【海:卜海人民d :版礼,1 9 9 0 年版,第2 7 62 7 7 贝。 。刘海年:关于中国岁刑的问题,见战国秦汉法制管窥,北京:法律出版社,2 0 0 6 年版,第2 7 7 页。 2 虔、文颖等,晋书刑法志中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他们著有律章句,但他 们注解、阐述史记和( ( 汉书中所包含的大量汉代律令的文字大部分 被保存了下来,这部分也可视为汉代律学的重要内容”。 基于应、服、文 三人在注汉书) ) 时大量引律,何氏推定这些东汉学者应著有律章句,恐 为( 晋志所略,言下之意,也是肯定了他们的律学造诣与越脏。反推之, 与应、服、文三人一样在注汉书时亦大量引律的如淳,其律学造诣当 然不表自明。总观上说,由此及彼,我们在肯定应劭等人律学地位之时, 对身为保存律说”的最大功臣如淳来说,其地位又怎能忽视? ( 二) 如淳资料辨正三则 像如淳这样出色的学者,后世对其生平事迹却知之甚少,也由此导致 了一些史料错误,下举三则:1 、史记轨“中元年,封缫子康侯应元年。” 索隐云:镖子绍封郸。案:汉志属沛郡,如淳引阚胭州志音 多。”。案( ( 魏书:“阚胭,字玄阴,敦煌人也撰十三州志,行于 世。”。索隐中所提及的阚胭是十六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 撰有十三州志。既云:“如淳引阚翮州志驴,又知此书作者为北魏阚 明,且如淳又不可能活至北魏之时,故其引( ( 州志绝不可能。可证索 隐云“如淳引阚胭州志音多”为错引。2 、三国职官表称“( 魏每 郡) 丞一人六百石第八品( 部丞如淳见汉书叙例p 。案汉书平帝 纪:“大司农部丞十三人,人部一州,劝农桑。”后汉书百官志大司 农条:嘟丞一人,六百石。本注日:部丞主帑藏。”两汉确有嘟丞”一 官,但属大司农,非郡官。故疑“部”为哪”之误。另,杨鸿年汉魏 制度丛考关于汉魏哪丞”的考释是笔者目前所见最为详细的资料,亦 未见部丞为郡丞之别名。3 、“史记索隐 引书考实一书曾对( ( 索隐 所涉如淳汉书注进行辑佚。其中有此一条:索隐慎阳,属汝南,嗷口 淳日:音震。阚明云:合作镇阳”。 索隐本引如、阚两家之说,却 错归人,实为疏忽。 o 何勤华:中国法学史,北京:法律出版社,2 0 0 0 年版,第1 7 2 1 7 3 页。 o 史记卷- - a 商租功臣侯者年表索隐。 o 魏书卷五二阐明列传。 o 清 洪冶孙:三国职官表上,三国志补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 0 0 5 年版,第2 3 8 页。 o 参见杨鸿年:汉魏制度从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 0 0 5 年版,第3 5 0 - 3 5 4 贝。 o 程金造编著:史记索隐引书考实,北京:中华书局,1 9 9 8 年版,第3 8 3 贞。此条原见史记卷- - a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索隐。 3 汉时每郡置“丞一人。郡当边戍者,丞为长史”。魏承汉制,每郡置 “丞一人六百石第八品”。郡丞是由中央任命,如气周) 防年十六,仕郡 小吏,世祖巡狩汝南,召掾史试经,防尤能诵读,拜为守丞”;。“世祖到 常山,问可治兵者谁,( 周) 滂舅以滂对。世祖见滂短小,以为不能将帅, 滂对有词理,拜颍川府丞”。郡丞由中央任免,这是郡丞区别于其他郡吏 之处。 郡丞,有称俯丞”者,如汉书叙例载:气文颖) 魏建安中为甘 陵府丞”。汉时嘟守所居日府”,圆故“府”即郡。有称“守丞r 者,如史 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载:( 黄霸) 以廉吏为河内守丞”,小颜亦谓“守 丞,谓郡丞之居守者。一日郡守之丞,故曰守丞”, “守丞”亦即“太守 丞”、哪丞”。 查前四史,曾任郡丞的有黄霸、桓谭、狐义、桓宽、颜安乐、孔奋、 郭季通、焦俭,虞卿、尹翁归、刘平、赵温、羊珍、周防、周滂、谢弼、 陈容、诸葛琏、杜畿、文颖、徐平、卫固、戴员、甘宁,令狐华、黄珍、 孙礼、郭淮若干人等。两汉数百年,郡丞一官何其多,能见名于史籍者可 谓屈指可数,虽不乏知名士,但多趋无闻人,如淳能占得一席之地,实属 幸事。 ( 一) 如淳身为郡丞,其职责为协助太守。 汉时,嘟国皆掌治民,进贤劝功,决讼检奸。常以春行所主县,劝民 农桑,振救乏绝。秋冬遭无害吏案讯诸囚,平其罪法,论课殿最。岁尽遣 吏上计”。魏承汉制,郡太守“掌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并举孝廉”,。详言 之,汉魏郡守可以任免郡内官吏,有生杀予夺之权力;有设教条,劝民农 桑,以及掌控教育文化之权力;必须时巡行郡内,有为郡民决讼之责任和 权力;有追捕盗贼,维持郡内治安之责任权力;到每年年末还必须将郡内 。 上,三国志补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 0 0 5 年版,第2 蠲页。 4 户口书目、垦田多少、财政收支、治安状况、教育文化、风俗厚薄、郡吏 考核,切郡内巨细事务,记录于计簿上计于朝廷。魏时“陈郡领县五”,。 如淳是作为副手承助郡守处理政务之官,典文书及仓狱之事此外。此外, 汉魏郡丞还有文书副署权,即郡守奏疏及一般文书,均经郡丞签署;。郡丞 工作皆与文书律令有关,可见其职非习律者难以为之。郡丞有代事权,在 郡守空缺、生病时可代为行事;。还有上告权,检举地方官员不法之事。国 ( 二) 如淳作为郡丞必定掌握相关的律令知识 首先,两汉学人兼习经律,蔚然成风,众多经师、儒生均谙习律令, 上至公卿将相,下至郡守县令,莫不以熟知律令作为仕途的一个重要衡量, 郡丞必定仍之。汉魏郡内官吏谙习律令之事都可从史籍得以明证: 汉书黄霸传:“霸少学律令,喜为吏复察廉为河南太守丞。 霸为人明察内敏,又习文法,然温良有让,足知,善御众。为丞,处议当 于法,合人心,太守甚任之,吏民爱敬焉。”( 又见( ( 太平御览卷二百五 十三职官部五十一郡丞引飞汉书日:黄霸为河南太守丞。霸为人 明察内敏,又习文法,为丞处职,当於法令,太守甚任之,吏民爱敬焉”。) 黄霸律家之身份已为张鹏一、程树德、何勤华等学者定论。 汉书郑弘传:“汝南桓宽次公治公羊春秋,举为郎,至庐江太 守丞,博通善属文,推衍监铁之议,增广条目,极其论难,著数万言,亦 欲以究治乱,成一家之法焉。”桓宽撰盐铁论一书,个中法律思想亦为 学界所论。 汉书颜安乐传:濒安乐字公孙,鲁国薛人,眭孟姊子也官 至齐郡太守丞”。睦孟师从董仲舒弟子赢公,颜安乐又师从之,得( ( 春秋公 呵清 吴增仅撰 清 杨守敬补正;三国郡县表附考证魏州郡总日,三同志补编,北京:北京图书 馆出版社,2 0 0 5 年版,第2 4 4 页。又见 清 钱仪古三国会要卷三十五舆地- 二魏州郡上,上海; 上海古籍f f ;版社,1 9 9 1 年版,第6 9 0 页。钱氏考证“陈郡领县五:陈,柘、武平、长乎、项。” o 宋 李畴:太、r 御览卷- 二百五l 三职官部五十一郡丞引汉名臣奏曰:“张禹奏曰:中二千 石奏事,皆与其厦含缘。是以臣下各得心竭诚,而事公明。” o 宋 车畴:太平御览卷三百五f 七兵部八十八盾下引谢承后汉书日,“( 地皇六年) 时太 守缺,( 虞卿) 水视事”。后汉书卷一一八再官忐五州郡条注引古今注口:“建武六年三月, 令郡太守、诸侯相病,丞、长史行事。”晋书卷三三何曾列传:“( 魏明帝时) 何曾上疏日:臣闻诸 郡守,有年老或疾病,皆委政瓜掾,不恤庶事。或体性疏怠,不以政理为意。” o 汉书卷九o 酷吏传严延年传:“延年本尝与( 狐) 义俱为堆相史,实亲厚之,无意毁伤也,馈 遗之甚厚。义愈益恐,白旅得死卦,忽忽不乐,取告熏长安,以明小欺。事下御史丞按验,有此数事, 以结延年,坐怨非谤政治不道弃市。” o 张鹏一脱点见氏著:曲汉律学考,收录于何勤华编:律学考,卜海:商务印书馆,2 0 0 4 年版,第 6 4 贝。程树德观点见氏著:九朝律考,北京:中华书局,2 0 0 3 年版,第1 7 9 页。何勤华观点见氏著;t 中 国法学史( 第一卷) ,北京:法律出版社,2 0 0 0 年版,第2 2 9 贞。 5 羊真传,宣帝时立为博士,并从其起公羊学分为颜和严( 彭祖) 两派。 既如此,那么任齐郡太守丞时,若遇诉案,能懂得以春秋决狱之外, 又怎不会以律令审断之? 汉书尹翁归传:“为狱小吏,晓习文法历守郡中,所居治理。” 师古日:呖于郡中守丞尉之职也。”根据颜注,尹翁归也曾担任过守丞一 官。尹翁归之律家身份亦得张鹏一、程树德定论。 ( ( 后汉书桓谭传:弋谭) 出为六安郡丞。”桓谭为汉古文学家,著 嘶论一书中建议饺定科比,一其法度”、主张“权统由一,政不二门, 赏罚必信,法令著明”,特法宜如丹青”、反对以言语小故”、“过失差错” 定罪等等,可见是书富合法律思想。其律家身份亦为张鹏一、何勤华定论。 三国志魏书杜畿传:“年二十,为郡功曹,守郑县令。县囚系 数百人,畿亲临狱,裁其轻重,尽决遣之,虽未悉当,郡中奇其年少而有 大意也。举孝廉,除汉中府丞”。杜畿是汉律家杜延年之后,晋律家杜预之 祖,其中必有律学渊源。 此外,尚有已经业师论证为晋志十余家诸儒律章句之一的“甘陵 府丞”文颖;。“为政明断,甄善疾非”的孔奋;。起于京兆丞,后官至司 徒的赵温;。“刚断伉厉”的孙礼。;律家严延年的副手狐义。如淳身为郡 丞,权掌五县,熟知律令当属职责所在。 其次,综合史记、汉书及其它文献中所辑如氏注文,除去繁复 之处,得其引礼律释典章之文凡4 3 1 条。若不对两汉政制有一定了解,并 且熟知律令,又怎能对( 汉书中众多律令典章制度详加解释? 又如汉 书刑法志,是“现存最早的一篇关于中国- - & - 4 弋法制历史的专著,同时也 是一篇关于法的理论的重要著作”,。以儒家观念阐释了古代五刑的产生, 系统地叙述了自夏商周到汉朝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体律令的规定,其 涵盖的内容广泛和专业非汉书其他传志能及。以之为例,在小颜所收 。张鹏一观点见氏著:两汉律学考,收录于何勤华编:律学考,上海;商务印书馆2 0 0 4 年版,第 6 4 兵。程树德观点见氏薯:九朝律考,北京:中乍书局,2 0 0 3 年版,第1 8 0 贞。 。张鹏一规点见氏著:两汉律学考,收录于何勤牛编:律学考,卜海:商务印* 馆,2 0 0 4 年版第 6 8 贞。何勤华观点见氏著:中国法学史( 第一卷) ,北京:法律出版社,2 0 0 0 年版,第2 3 2 2 3 3 贝。 。文颖任。甘陵府雁 _ 职,参见颜帅古:汉书叙例。业师论证部分参见其文:汉代律章句学考论 西南政法人学2 0 0 6 年博i 二论文。 。后汉书卷三一孔峦列传。 。后汉书卷一七赵典列传。 ”三国,占卷一四魏书孙礼传。 。汉书卷几o 酩吏传严延年传。 “高恒:秦汉法制论考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 9 9 3 年版,第2 5 页 6 2 0 多位注家中,仅得1 2 人对之注释。其中应劭、文颖、张晏各2 条,郑氏 3 条,服虔、苏林、臣瓒各4 条,韦昭5 条,晋灼6 条,如淳、李奇各1 1 条,孟康1 2 条。:刑法志虽得8 0 0 0 多字,但注家之少、注文之简,与汉 书其他传志相较确属罕见。一方面反映出( ( 刑法志作为法律史著述的 高深之处,非常人所能融通熟读;另一方面,恰版映出对此进行注释之 人又非一般学者。通过统计可知,如淳注释仅次于孟康,但孟康晚生于如 淳。若将如淳与同时代的苏、张、韦相较,悬殊不表自明;甚至连前朝的 应、文、服这三位律家的注释之和都不及如淳一人,足见如淳注释刑法 志之功劳。或许小颜在选取汉书注家时曾“择优录取,省略了不少人原 有的注释,此为正常;这恰又反证了如淳注的精到之处,否则小颜亦难以 择优而录 再者,既然如淳熟知律令,那么谙习汉魏律章句亦在情理之中,此以 其汉书注所引律说”证之。程树德先生辑得律说8 条。龙大轩师新 辑律说3 梨。,笔者于论衡、( ( 汉书食货志注释和太平御览夹注 中共觅得3 条,据此,存世律说增至1 4 条。其中为如淳所引者凡8 条,张 晏所引者1 条,晋灼所引者1 条,臣瓒所引者1 条,王充所引者1 条,其 余2 条引者莫知姓氏。( 此新增律说的具体内容、出处及分析详见后文) ( 晋 志所称汉魏律章句凡2 6 2 7 2 条,7 7 3 2 2 0 0 余字,今已无法俱见,此存世的 1 4 条律说可谓研究汉魏律学之瑰宝。若非如淳对这些律章句有一定研习, 又怎会在注释( ( 汉书时妄加引用? 且其人所引便占得过半,功劳大矣, 要称其为保存汉魏律章句之最大功臣恐不为过。 ( 三) 汉魏郡丞地位的式锶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如淳的后世知名度 郡丞虽是中央任命的六百石官吏,可说来头大,地位高。但在汉魏毕 竟算不上雄据要缺,若将它与某些强有力的郡吏相比,就可看出郡丞的实 际权势远远落后于它的来头与地位。有时郡丞这个中央亲自任命官吏,对 于实际政治之影响,反不及郡守任命的郡吏。如郡守属僚当中以功曹、主 簿、督邮为贵,而三者当中又以功曹为最贵。特别是郡功曹为郡守的总务 官,除掌人事外,并得参预郡的政务,与郡丞职权相较简直不相上下。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郡吏为太守所任,能指挥自如,因而也就容易得到太 守信任。相反,郡丞由中央任命,指挥就不像其他郡吏那样容易,自然也 。详见程树德:几朝律考,北京:中华书局,2 0 0 3 年版,第1 8 5 1 8 6 页。 。详见尼人轩:汉代律章句考论第三章律章句考上,表一,两南政法大学2 0 0 6 年博士学位论文。 。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j l 汉:武汉人学出版社,2 0 0 5 年版,第3 7 3 贞。 7 难以得到太守信任。可以说,郡丞地位的式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身知 名度,不但如淳,众多的郡丞都默默不为人知,不见史载。 三、如淳汉书注概述及其体例风格 ( 一) 如淳汉书注概述 文献古籍注释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千百年来延绵不断,历时至今, 注释文献古籍的工作亦延续。可以说,像如淳( ( 汉书注( 下称如淳注) 这样的文献古籍注释不仅是中国传统学术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更是中华 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淳( ( 汉书注,顾名思义是其对( 汉书的 注释和解析,具体说包括:阐明汉书) ) 文义,引申发挥;辨析( ( 汉书殄 疑难词义,指明异同;校勘汉书文字,考证古音,标注今音;广征博 引,借以申明己见;叙事考史,记述古今地理;以今释古,考证名物,解 制明典。 在传世文献中,如淳注主要见于颜师古所辑汉书注,此外还散见 于李贤( ( 后汉书注、裴驷史记集解、司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TEE在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与预警中的技术应用
- 电脑维保合同
-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总结
- 2025年化肥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培训课件
- 巡特警网络安全培训课件
- 巡察基本知识课件
- 岩土基础课程选择
- 小龙虾水彩画课件
- 小鸭子嘎嘎叫课件
- 工亡赔偿及赔偿责任承担合同
- GB/T 21063.4-2007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4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
- 机修车间岗位廉洁风险点及防范措施表
- 全新版尹定邦设计学概论1课件
- 牙及牙槽外科
- 文物建筑保护修缮专项方案
- 万用表 钳形表 摇表的使用课件
- 63T折弯机使用说明书
- 170位真实有效投资人邮箱
- 工程力学ppt课件(完整版)
- 《区域经济学》讲义(1)课件
- 船模制作教程(课堂PPT)课件(PPT 85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