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_专题九 人体内环境稳态和免疫调节课件_第1页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_专题九 人体内环境稳态和免疫调节课件_第2页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_专题九 人体内环境稳态和免疫调节课件_第3页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_专题九 人体内环境稳态和免疫调节课件_第4页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_专题九 人体内环境稳态和免疫调节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9人体内环境稳态和免疫调节,答案速填:血浆渗透压黏膜吞噬细胞下丘脑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下丘脑垂体抗利尿激素,考纲要求:1.稳态的生理意义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热点一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及三大调节【示范题1】(2018全国卷T3)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考题追问】激素在人体不同部位的血液中浓度是相同的,原因是_。,激素是随血液运到全身各处的,【热点纵横联】1.下丘脑与“三大调节”之间的关系:,2.下丘脑的“四个功能”和“三个中枢”:,3.神经、体液调节实例:(1)水盐平衡调节归纳:,(2)血糖调节归纳:,(3)体温调节归纳:,【对点聚焦练】1.(新题预测)内环境的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增加可能会出现组织水肿B.组织液中部分物质会通过淋巴循环回到血浆C.机体严重失水,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会增加D.内环境中葡萄糖氧化分解为生物体提供能量,【解析】选D。组织液中蛋白质增多,会导致渗透压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A正确;组织液中大部分物质直接渗回血浆,少数通过淋巴循环回到血浆,B正确;机体严重失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C正确;葡萄糖氧化分解过程发生在细胞内,不在内环境中进行,D错误。,2.(2018聊城二模)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既能感受渗透压变化又能通过合成相应激素调节水盐平衡B.在反射活动发生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C.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作用D.血浆渗透压升高导致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增加,【解析】选B。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同时能分泌抗利尿激素,A正确;在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B错误;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作用,C正确;血浆渗透压升高会刺激下丘脑促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D正确。,3.(2015全国卷)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解题指导】(1)题干关键词:0.9%的NaCl溶液、细胞外液。(2)关键知识:0.9%的NaCl溶液为兔内环境的等渗溶液,输入内环境渗透压不变。,【解析】选A。维持血浆和组织液渗透压的无机盐离子主要是Na+和Cl-,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生理盐水为兔内环境的等渗溶液,内环境渗透压相对不变,细胞内液的量不会增加,输入的溶液(主要是Na+)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因此A选项正确。,4.(2018南京市、盐城市调研)科学家选择了一批各项生理指标都相同的健康大鼠开展了三组实验:甲组大鼠饲喂普通饲料;乙组大鼠饲喂等量高糖高脂饲料,丙组大鼠饲喂等量高糖高脂饲料并加强运动。实验持续6周后,测得如表数据(瘦素是一种激素,可促进脂肪的分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乙组大鼠血糖明显高于甲组,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B.运动能增强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加快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浓度C.乙组大鼠的瘦素水平高于甲组,但体重没有降低的原因与瘦素受体蛋白数量有关D.据实验结果推测糖尿病患者可通过减少糖类等物质的摄入量,加强运动进行日常保健,【解析】选A。根据表格分析,乙组血糖、胰岛素含量高于甲组,说明注射胰岛素不能降低血糖浓度,A项错误;从表格中数据分析,比较乙组和丙组,丙组瘦素受体蛋白含量较高、瘦素含量较低,可以推断出运动能增强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加快葡萄糖在组织细胞中的氧化分解,同时降低瘦素的浓度,B项正确;乙组大鼠的瘦素,受体蛋白含量少,瘦素的调节作用减弱,从而影响了脂肪的转化,因此乙组中大鼠的瘦素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大鼠体重并未降低,C项正确;从上述实验的数据中,应针对糖尿病患者提出合理膳食,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加强体育运动等保健意见,D项正确。,5.如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盐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e激素,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图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皮肤、骨骼肌均为效应器A.B.C.D.,【解析】选D。a、b、c、d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正确;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均能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使产热量增加,正确;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大脑皮层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错误;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e所示的抗利尿激素,正确;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错误;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题图所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皮肤、骨骼肌均属于效应器的一部分,错误。综上分析,D项正确。,6.(2018保定一模)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通过机体各个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请回答下列问题:(1)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_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如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的含量有关。,(2)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在下丘脑和垂体所分泌激素的作用下,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此过程的调节方式为_。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超过一定量时,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这种调节称为_。,(3)为了确定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发病原因是甲状腺受损还是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将其体内_的量补充到健康人的水平,一段时间后测定_的含量,与健康人比较即可确定原因。,(4)研究发现,病毒感染能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使效应T细胞的功能增强,从而增强_免疫功能。当该病毒再次进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_过程发挥免疫作用,其特点是_,从而表现出抵抗力增强。,【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方式、激素调节的分级调节及反馈调节机制等知识点,解题要点是对内环境稳态的理解及调节方式的判断。(1)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如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2)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冷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通过反射弧传至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该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加并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所以寒冷刺激下机体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超过一定量时,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这种调节称为反馈调节。,(3)为了确定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发病原因是甲状腺受损还是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将其体内促甲状腺激素的量补充到健康人的水平,一段时间后测定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与健康人比较即可确定原因。(4)效应T细胞参与机体的细胞免疫;当该病毒再次进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二次免疫过程发挥免疫作用,其特点是反应快而强,从而表现出抵抗力增强。,答案:(1)理化性质无机盐和蛋白质(缺一不可)(2)神经-体液调节(负)反馈调节(3)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4)细胞二次免疫反应快而强,7.如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乙是胰岛A细胞,则激素在调节血糖时的生理作用是_和非糖物质的转化。(2)据图可知,激素的分泌过程存在着_机制。如果丙表示性腺,则激素以_方式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质并与相应受体结合,进而影响核基因的_(填“转录”或“翻译”)过程。,(3)如果丙表示甲状腺,则激素a是_。激素除了能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外,还具有_的作用。,【解析】(1)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其作用是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2)由题图可知,丙分泌激素受甲和垂体的调节,而激素对垂体和甲有抑制作用,说明激素的分泌过程存在着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机制;如果丙表示性腺,则激素表示性激素,其化学本质是脂质,可以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影,响核基因的转录过程。(3)如果丙表示甲状腺则激素a是由甲(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表示甲状腺激素,有促进代谢、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答案:(1)促进肝糖原分解(2)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自由扩散转录(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促进生长发育,热点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示范题2】(2015全国卷T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考题追问】抗体发挥作用的场所是在细胞外的原因是_。,抗体为分泌蛋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热点纵横联】1.“三看法”辨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1)一看抗原。存在于内环境中的抗原体液免疫;癌细胞、衰老细胞、移植器官细胞免疫;寄生于细胞内的病毒、麻风杆菌、结核杆菌等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2)二看参与的免疫细胞。效应T细胞细胞免疫;浆细胞体液免疫;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3)三看免疫结果。靶细胞裂解细胞免疫;两种成分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体液免疫;既有靶细胞裂解又有两种成分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2.免疫细胞的三个“唯一”:,3.二次免疫反应:,(1)结构基础:记忆细胞。(2)过程: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3)特点:反应快、强烈,患病程度低或不患病(特点主要与记忆细胞有关)。,(4)抗体:由浆细胞合成、分泌。(5)浆细胞:(二次免疫反应过程中)来自B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增殖与分化。,4.艾滋病的流行与预防:(1)完善艾滋病的发病过程图解:,(2)艾滋病病毒遗传信息的表达式为:其中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为T淋巴细胞的核糖体。,(3)特点:因为遗传物质是RNA,所以艾滋病病毒突变率高,变异类型多,给疫苗的研制带来困难。,【对点聚焦练】1.(2017浙江4月选考真题改编)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HI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B.感染HIV后一般要经过较长的潜伏期才会发病C.艾滋病是一种削弱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疾病D.HIV侵入人体后只感染T淋巴细胞,【解析】选D。HIV不能通过空气传播,它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A项正确;人体感染HIV后一般经过平均810年的时间才能发展为AIDS病人,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B项正确;HIV能够攻击人类的T淋巴细胞,导致人的免疫功能下降,C项正确;HIV除感染T淋巴细胞外,还可以感染体内其他类型的细胞,如脑细胞、吞噬细胞,D项错误。,2.(2018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及其相关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效应T细胞都是在胸腺中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产生B.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二次免疫应答都与记忆细胞有关,C.健康人的T细胞直接移植给肿瘤患者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D.大量制备一种单克隆抗体时需要大量的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解析】选B。本题考查特异性免疫及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相关知识。T淋巴细胞都是在胸腺中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而来,效应T细胞是T淋巴细胞在内环境中遇到抗原刺激分化而来,A项错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中,二次免疫应答都与记忆细胞受到抗原刺激而迅速增殖分化有关,B项正确;人体器官移植或细胞移植需要进行,配型,否则会出现免疫排斥反应,反而不能达到增强免疫的效果,C项错误;大量制备一种单克隆抗体只需将筛选出的特定的杂交瘤细胞大量培养即可,而不一定需要大量的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D项错误。,3.(2017天津高考)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下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解析】选C。呼吸道黏膜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呼吸道黏膜受损可影响非特异性免疫,A项正确;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改变T细胞数目可影响特异性免疫,B项正确;B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不能影响细胞免疫,C项错误;体液免疫通过抗体作用于抗原,抗体水平升高可影响体液免疫,D项正确。,4.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是两种完全不关联的免疫调节方式B.浆细胞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C.HIV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主要攻击T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D.饲养家畜时合理使用动物激素可增强免疫力,【解析】选D。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发挥作用,消灭侵入人体的病毒和病菌,如结核杆菌,A错误;浆细胞是已经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再增殖和分化,B错误;HIV的遗传物质是RNA,入侵人体后,特异性地攻击T淋巴细胞,受感染的T细胞发生溶解坏死,导致免疫调节障碍,最终导致全面的免疫功能受损,C错误;胸腺素可使由骨髓产生的干细胞转变成T细胞,因而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D正确。,5.(2018宝鸡二模)如图表示人或小鼠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回答:,(1)免疫活性物质有淋巴因子、抗体和_。(2)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和骨髓内转变为a、b、c等细胞的过程被称为_。a、b、c等细胞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出现差别的根本原因是_。通过基因疗法改造血友病女患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