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oc_第1页
第21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oc_第2页
第21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oc_第3页
第21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oc_第4页
第21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1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考纲要求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考点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肺炎双球菌类型特点类型菌落荚膜毒性S型光滑有有R型粗糙无无2.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1)过程及结果(2)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促成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3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1)方法直接分离S型细菌的DNA、荚膜多糖、蛋白质等,将它们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研究它们各自的遗传功能。(2)过程与结果(3)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转化因子”,是遗传物质。深度思考(1)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是否所有物质都永久丧失了活性?提示不是。加热杀死S型细菌的过程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但是其内部的DNA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恢复又逐渐恢复活性。(2)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质是什么?提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了R型细菌的DNA中,使受体细胞获得了新的遗传信息,即发生了基因重组。题组一格里菲思实验的分析1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做了如下实验,下列关于此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实验处理注射R型活细菌注射S型活细菌注射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液实验结果小鼠不死亡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小鼠不死亡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A.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四组实验必须相互对照B实验说明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发生了某种类型的转化C该实验结论为“DNA是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D获得该实验结论的关键步骤是第四组小鼠死亡并分离出S型活细菌答案C解析四组实验必须相互对照,说明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发生了某种类型的转化;该实验结论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R型细菌转化的“转化因子”,而获得该实验结论的关键步骤是第四组实验结果,即小鼠死亡并分离出S型活细菌。2S型肺炎双球菌的荚膜表面具有多种抗原类型(如、等),不同的抗原类型之间不能通过突变而发生转换;在特殊条件下离体培养S型肺炎双球菌可从中分离出R型菌。格里菲思将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菌混合后同时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病并大量死亡,而且从患病死亡的小鼠体内获得了具有活性的S型菌;而单独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菌,小鼠未死亡。此实验结果能支持的假设是()AS型菌经突变形成了耐高温型菌BS型菌是由R型菌突变形成的CR型菌经过转化形成了S型菌D加热后S型菌可能未被完全杀死答案C解析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菌混合后同时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病并大量死亡,而且从患病死亡小鼠体内获得了具有活性的S型菌;而单独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菌,小鼠未死亡,说明R型菌经过转化形成了S型菌。易错警示细菌体内转化实验的2点提醒(1)并非所有的R型细菌都能被转化由于转化受到DNA的纯度、两种细菌的亲缘关系、受体菌的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转化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R型细菌都能被转化成S型细菌,而只是小部分R型细菌被转化成S型细菌。(2)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不能简单地说成S型细菌的DNA可使小鼠死亡S型细菌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时,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细菌体内。结果在S型细菌DNA的控制下,利用R型细菌体内的化学成分合成了S型细菌的DNA和蛋白质,从而组装成了具有毒性的S型细菌。题组二艾弗里实验的分析3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由表可知()实验组号接种菌型加入S型细菌的物质培养皿长菌情况R型蛋白质R型R型荚膜多糖R型R型DNAR型、S型R型DNA(经DNA酶处理)R型A.不能证明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B说明S型细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C和说明S型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D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C解析实验过程中,组加入的蛋白质和组加入的荚膜多糖不能促进R型细菌的转化,说明二者不是转化因子,A错误;组加入的DNA能促进R型细菌的转化,组加入的经DNA酶处理的DNA不能促进R型细菌转化,说明DNA是转化因子;B、D选项均不能得到证明。4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答案D解析能使小鼠死亡的是活的S型菌。DNA酶会将S型菌的DNA水解,从而失去转化作用,R型菌因此未发生转化,小鼠存活;虽然DNA酶存在,但因加入了S型菌,因此小鼠死亡;中没有R型活菌,S型菌的DNA不起作用,小鼠存活;高温加热使S型菌的蛋白质及DNA酶变性,虽然S型菌的DNA还存在,但由于后面加的是R型菌的DNA,所以不能发生转化作用,小鼠存活。归纳提升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的比较项目体内转化实验体外转化实验培养细菌用小鼠(体内)用培养基(体外)实验原则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毒性对照S型细菌体内各成分的相互对照实验结果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S型细菌的DNA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实验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含有某种“转化因子”DNA是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两实验的联系所用材料相同,都是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是基础,仅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含有某种“转化因子”,而体外转化实验则进一步说明“转化因子”就是DNA;两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考点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2实验方法:同位素示踪法,该实验中用35S、32P分别标记蛋白质和DNA。3实验过程(1)标记噬菌体(2)侵染细菌4实验结果分析分组结果结果分析对比实验(相互对照)含32P噬菌体细菌上清液中几乎无32P,32P主要分布在宿主细胞内32PDNA进入了宿主细胞内含35S噬菌体细菌宿主细胞内无35S,35S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35S蛋白质外壳未进入宿主细胞,留在外面5.结论:在噬菌体中,保证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即DNA是遗传物质。思维诊断(1)T2噬菌体可利用寄主体内的物质大量增殖(2013海南,13D)()(2)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2013新课标,5改编)()(3)噬菌体的蛋白质可用32P放射性同位素标记(2012上海,11D)()(4)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2012山东,5B)()(5)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2011江苏,12D)()题组一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分析1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B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和35S答案B解析根据噬菌体的组成,其蛋白质含S而极少含P,其DNA含P而不含S,两者均含N;但噬菌体在侵染时其蛋白质留在细菌外面不起作用,而DNA进入细菌体内进行复制,复制时是利用细菌细胞中的物质为原料进行的,故在子代噬菌体的DNA中会找到15N、32P。2为证明蛋白质和DNA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T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下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下列关于本实验及病毒、细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要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都是实验组C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D若本组实验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则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答案B解析图中锥形瓶中培养液内的营养成分应无放射性标记;要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还应设计一组用35S标记的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两组相互对照,都是实验组;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其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若本组实验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可能是实验时间较长,细菌裂解导致的。技法提炼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误差分析(1)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培养时间短部分噬菌体还未吸附、侵染至大肠杆菌细胞离心后未吸附至大肠杆菌细胞的噬菌体分布在上清液32P标记的一组上清液中放射性也较高。培养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大量繁殖大肠杆菌裂解死亡,释放出子代噬菌体离心后噬菌体将分布在上清液32P标记的一组上清液中放射性也较高。(2)搅拌后离心,将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与大肠杆菌细胞分离搅拌不充分留在大肠杆菌细胞表面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随大肠杆菌细胞分布在沉淀物中35S标记的一组沉淀物放射性较高。搅拌过于剧烈大肠杆菌细胞被破坏释放出其中的噬菌体32P标记的一组上清液中放射性较高。特别提醒培养含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因为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所以应先培养细菌,再用细菌培养噬菌体。因检测放射性时只能检测到部位,不能确定是何种元素的放射性,所以35S和32P不能同时标记在一组噬菌体上,应对两组分别标记。题组二艾弗里实验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比较分析3下列对肺炎双球菌和T2噬菌体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T2噬菌体可寄生在乳酸菌体内BT2噬菌体头部和尾部的外壳都由蛋白质构成CR型细菌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DS型细菌可使人和小鼠患肺炎死亡答案B解析 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其头部和尾部的外壳都由蛋白质构成,S型细菌的菌落表面光滑,R型细菌的菌落表面粗糙,S型细菌可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 4下列有关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都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B两者都运用了微生物作为实验材料C两者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RNA等不是遗传物质D两者的实验思路均是设法把DNA与RNA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B解析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运用同位素标记法;艾弗里选择肺炎双球菌,赫尔希和蔡斯选择噬菌体、大肠杆菌作为实验材料,B项正确,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只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不能证明RNA不是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设计思路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而不是将DNA与RNA分开。归纳提升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异同比较项目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不同点方法不同直接分离:分离S型细菌的DNA、多糖、蛋白质等,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同位素标记法:分别用32P和35S标记DNA和蛋白质结论不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相同点均使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处理,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都遵循了对照原则;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都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考点三生物的遗传物质1RNA作为遗传物质的证据(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感染烟草(1)过程完整的烟草花叶病毒 烟草叶出现病斑(2)结果分析与结论烟草花叶病毒的RNA能自我复制,并控制其遗传性状,因此RNA是它的遗传物质。2完善下表中生物体内核酸种类及遗传物质类型生物类型核酸种类遗传物质实例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真核生物DNA和RNADNA玉米、小麦、人原核生物乳酸菌、蓝藻无细胞结构的生物DNA病毒DNADNA噬菌体RNA病毒RNARNA烟草花叶病毒思维诊断(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和DNA()(3)DNA是噬菌体的主要遗传物质()(4)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或核糖核苷酸()(5)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6)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大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题组遗传物质的判断与分析1科学家从烟草花叶病毒(TMV)中分离出a、b两个不同品系,它们感染植物产生的病斑形态不同。下列4组实验结果(见下表)中,不可能出现的是()实验编号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病斑类型病斑中分离出的病毒类型a型TMV感染植物a型a型b型TMV感染植物b型b型组合病毒(a型TMV的蛋白质b型TMV的RNA)感染植物b型a型组合病毒(b型TMV的蛋白质a型TMV的RNA)感染植物a型a型A实验 B实验C实验 D实验答案C解析因为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决定病毒类型和病斑类型的是RNA,而不是蛋白质。中的RNA是b型TMV的,分离出的病毒类型就应该是b型。2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A BC D答案C解析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RNA病毒,遗传物质是RNA。易错警示关于如何确定遗传物质的2个要点(1)细胞内既有DNA又有RNA,但只有DNA是遗传物质。(2)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网络构建要语强记1格里菲思实验的结论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2艾弗里实验的结论是: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性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3在T2噬菌体的化学组成中,仅蛋白质分子中含有S,P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4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的实验思路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等其他物质分离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它们的生理作用。5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探究高考明确考向1(2013课标,5)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DNA的X光衍射实验A B C D答案C解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证明了遗传的基本规律;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也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NA的X光衍射实验为DNA空间结构的构建提供了依据。2(2013海南,13)关于T2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T2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中含硫元素BT2噬菌体寄生于酵母菌和大肠杆菌中CRNA和DNA都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T2噬菌体可利用寄主体内的物质大量增殖答案D解析核酸中不含硫元素,故A错误;T2噬菌体不能寄生在酵母菌细胞中,故B错误;任何生物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NA或RNA中的一种,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故C错误;T2噬菌体作为病毒,只能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进行增殖,D正确。3(2012江苏,2)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答案B解析孟德尔发现了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但并没有证实其化学本质,A项错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因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能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将DNA和蛋白质彻底分离开来分析,故此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B项正确;DNA双螺旋结构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C项错误;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但并不能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如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项错误。4(2012上海,11)赫尔希和蔡斯于1952年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著名实验进一步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这项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噬菌体()A侵染大肠杆菌后会裂解宿主细胞B只将其DNA注入大肠杆菌细胞中CDNA可用15N放射性同位素标记D蛋白质可用32P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答案B解析噬菌体的结构物质有蛋白质和DNA,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要用特有元素35S和32P,不能用共有元素15N,C项错误;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中一般没有P,D项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将DNA注入大肠杆菌中,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这一特性将蛋白质和DNA分离开,使实验结果更科学、更准确,故B项正确。5(2011江苏,12)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答案C解析放射性噬菌体的获取: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大肠杆菌去培养噬菌体,A项错误;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适宜时间的保温培养,B项错误;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由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如果搅拌不充分,则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能与大肠杆菌分离,导致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C项正确;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项错误。练出高分1关于格里菲思和艾弗里完成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细胞内,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BR型菌转化后出现荚膜,反对者认为可能是突变所致,不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C艾弗里提取的DNA掺杂有非常少量的蛋白质,实验中没有完全排除蛋白质的作用D艾弗里无法使DNA与蛋白质完全分开,故该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D解析由于技术所限,艾弗里未能将DNA与蛋白质完全分开,但通过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就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2(2014滨州一模)艾弗里将R型细菌置于含S型细菌DNA的培养基中培养,得到了S型肺炎双球菌,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说明这种变异是定向的B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属于基因重组C该实验不能证明DNA是使R型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D将S型细菌的DNA注射到小鼠体内也能产生S型细菌答案B解析艾弗里实验中将S型细菌中的多糖、蛋白质和DNA等提取出来,分别加入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只有加入DNA时,R型细菌才能转化成S型细菌,这证明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该实验中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实质是基因重组;生物的变异都是不定向的;将S型细菌的DNA注射到小鼠体内不能实现肺炎双球菌的转化。3用32P标记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35S标记其蛋白质,将其加热杀死后与未标记的R型活细菌混合并注入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从死亡的小鼠体内提取到活的S型和R型细菌。下列有关元素分布的分析,最可能的情况是()A部分S型细菌含有32P,不含35SB部分R型细菌含有32P和35SC所有S型细菌都含有32P,不含35SD所有R型细菌都含有35S,不含32P答案A解析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利用自身的DNA的两条链为模板,用R型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自身的DNA和蛋白质,因此部分S型细菌含有32P,不含35S。4下图表示科研人员探究“烟草花叶病毒(TMV)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由此可以判断()A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分离病毒的蛋白质和RNABTMV的蛋白质不能进入烟草细胞中C侵入烟草细胞的RNA进行了逆转录过程DRNA是TMV的主要遗传物质答案A解析从图示分析,TMV放入水和苯酚中后,RNA和蛋白质分离,A正确;通过接种的方式,TMV的蛋白质可以进入烟草细胞中,B错误;此实验不能看出TMV的RNA在烟草细胞中进行了逆转录过程,C错误;此实验说明TMV的遗传物质是RNA,而不是蛋白质,同种生物的遗传物质没有主次之分,D错误。5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它们各自的效应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需要了解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以及二者设计上的异同。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它们各自的效应;不同点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利用了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整个过程中两实验都没有诱发突变。6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离心后发现上清液的放射性偏高。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A混合时,大肠杆菌过少 B保温时间过长C搅拌时,搅拌不充分 D离心时,转速太慢答案C解析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经离心上清液的放射性偏高可由多方面的因素引起,如离心时离心机转速太慢,被放射性噬菌体侵染的大肠杆菌会因未完全沉淀而分布在上清液;保温时间太长,带有放射性的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中释放,离心后分布在上清液中;混合液中大肠杆菌过少会使带有放射性的噬菌体未全部侵染而在离心后分布在上清液中等。搅拌不充分会使噬菌体外壳不能与大肠杆菌彻底分离而进入沉淀物中,不会导致上清液的放射性偏高。7在经典实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过程中,进行搅拌分离,得到的上清液中主要含有()A蛋白质外壳 B较轻的大肠杆菌C尚未侵入的噬菌体 D噬菌体和细菌的混合物答案A解析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过程中,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的表面,DNA注入细菌的体内。搅拌离心后,噬菌体DNA随大肠杆菌沉淀,而蛋白质外壳从细菌表面脱离下来悬浮于上清液中。8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以上4个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离心,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分别是()A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B沉淀物、上清液、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C上清液、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上清液D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答案D解析用噬菌体侵染细菌一段时间后离心,上清液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沉淀物是细菌(其中含有噬菌体的DNA)。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上清液是没有放射性的;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放射性主要体现在DNA即沉淀物中;用3H标记细菌,放射性在沉淀物中;而用15N标记的噬菌体含有放射性的物质是蛋白质和DNA,即放射性位于上清液和沉淀物中。9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则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最可能是哪种()答案B解析无毒性的R型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细菌。S型细菌数量应该先增加后稳定;开始小鼠的免疫能力较强,R型细菌数量减少,后来S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免疫力下降,R型细菌逐渐增加后稳定。10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到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0%,沉淀物的放射性占90%。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答案C解析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经过搅拌、离心,上清液是质量较轻的噬菌体外壳,沉淀物是被侵染的大肠杆菌,A项错误;搅拌不充分,噬菌体与细菌未分离,放射性应出现在沉淀物中,B项错误;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注入自身的DNA,子代噬菌体的DNA会含32P,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C项正确,D项错误。11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格里菲思研制出了能抗肺炎双球菌的疫苗。当时,他选择了两种肺炎双球菌:带有荚膜、有毒的S型细菌和没有荚膜、无毒的R型细菌。通过实验,格里菲思发现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会使小鼠致死。检查死鼠血样,发现其体内竟然存在S型活细菌。请依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小鼠体内产生的抗肺炎双球菌抗体的化学本质是_。(2)有人设想抗R型细菌的抗体也可能抗S型细菌(R型细菌可以作为抗S型细菌的疫苗)。请为他设计一个实验,检验这一想法。实验课题:_。实验材料:小鼠若干只、S型活细菌、R型活细菌、生理盐水、注射器等。(提示:可用生理盐水配制一定浓度的活细菌液,但浓度和剂量不作要求)实验步骤:取年龄相同、发育相当、健康的小鼠若干只,_;在甲组体内注射用生理盐水配制的R型活细菌液1 mL,_;_。实验预期结果和结论:_;_。答案(1)蛋白质(2)实验课题:探究抗R型细菌的抗体也能抗S型细菌(R型细菌可以作为抗S型细菌的疫苗)实验步骤:随机、均等地分为两组,编号为甲组和乙组在乙组体内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分别给甲、乙两组注射用生理盐水配制的S型活细菌液1 mL,观察两组小鼠的存活状况实验预期结果和结论:若甲组小鼠存活,而乙组小鼠死亡,说明抗R型细菌的抗体也能抗S型细菌(R型细菌可以作为抗S型细菌的疫苗)若甲、乙两组小鼠都死亡,说明抗R型细菌的抗体不能抗S型细菌(R型细菌不能作为抗S型细菌的疫苗)解析(1)抗肺炎双球菌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2)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抗R型细菌的抗体也可能抗S型细菌(R型细菌可以作为抗S型细菌的疫苗),所以该实验的课题是探究抗R型细菌的抗体也能抗S型细菌(R型细菌可以作为抗S型细菌的疫苗)。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接种R型细菌,可设置两组实验:一组注射生理盐水配制的R型活细菌液,一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因变量是S型细菌是否死亡,可通过观察小鼠是否死亡来判断。121952年“噬菌体小组”的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细菌过程中的功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实验材料对实验成功具有重要的作用,选择T2噬菌体作为理想的实验材料,是因为它的结构简单,只含有蛋白质和DNA,且_。(2)获得分别被32P、35S标记的噬菌体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