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水平检测.doc_第1页
初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水平检测.doc_第2页
初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水平检测.doc_第3页
初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水平检测.doc_第4页
初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水平检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学期期中水平检测初三化学试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得分评卷人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r(H)=1 Ar(C)=12 Ar(O)=16 Ar(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面的答案栏中)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的大地震。在这次地震过程中,大部分住房倒塌,同时发生了大面积的山体滑坡,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在此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生命的奇迹,在这些过程中存在化学变化的是A房屋倒塌,山体滑坡 B为防止疫情发生,每天进行消毒 C搭建防震帐篷安置灾民 D用生命探测仪搜救幸存者2 “真金不怕火炼”这句广为流传的俗语,能充分体现金具有的性质是A硬度较小 B.密度较大 C.导电性好 D.化学性质稳定 3 下列物质中,可以看作纯净物的是 A“”牌黄酒 B“狼山”牌矿泉水 C上海老庙24K黄金 D山的铁矿石4 铜长期放在空气中会产生铜绿Cu2(OH)2CO3,下列物质中与这个变化无关的是A.CO2 B.O2 C.H2O D.N25 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空气中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是相对的。下列成语中体现了用降温的方法来灭火的是A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B釜底抽薪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众人拾柴火焰高6 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A硬铝B焊锡C铁矿石D青铜7 下列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Fe+CuSO4=Cu+FeSO4 B3CO+Fe2O32Fe+3CO2C2F2+2H2O=O2+4HF D2KClO3+I2=2KIO3+Cl28 如右图实验,放置12周时间后,装置中能出现的现象是A铁丝不变化 B试管中的液面不变化C铁丝逐渐消失 D试管中的液面上升9 将珍珠放入稀盐酸中,立即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珍珠中含有A.氯离子 B.硫酸根离子 C.碳酸根离子 D.氢氧根离子10. 2004年11月深圳8岁的袁媛家中煤气发生泄漏,小女孩利用所学知识成功救助了自己的父母,被评为“中国的骄傲”。对下列发生的灾难所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 房内煤气泄漏后,在室内立即拨打火警求救电话119B. 油锅着火后,迅速盖上锅盖C. 被困在火灾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身下伏逃生D. 住宅着火后,先关闭电源后再喷水降温11. 在下列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金属制品管道腐蚀最慢的是A.在潮湿、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B.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C.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D.在干燥、疏松、透气的土壤中12. 民族英雄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请你从化学的视角,找出符合诗句中物质变化顺序的选项 A. CaCO3Ca(OH)2CaOCaCO3 B.CaCO3CaOCa(OH)2CaCO3 C. CaOCa(OH)2CaCl2CaCO3 D.Ca(OH)2CaCO3CaOCa(OH)213右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A2H2 +O2 2H2OB2CO+O2 2CO2BS+O2 SO2D2C2H2+5O2 4CO2+2H2O14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表彰了在表面化学有突破性研究的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他主要研究一氧化碳在铂表面催化下的氧化反应,由此实现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一氧化碳的清洁排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铂在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C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一氧化碳是氧化剂15.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表中数据),请推测该反应是物质XYZQ反应前质量g55826反应后质量g20待测016A. 分解反应B. 置换反应C. 化和反应D. 以上反应都有可能得分评卷人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31分)16(3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金属材料,请用金属的名称填写下列空格。工农业生产中使用最多的金属是_;保温水瓶瓶胆上的金属是_;温度计里封装的金属是_。17.(5分)我们看到过高大的铁架支撑着一根根高压电缆,这些电缆主要由铝制成。铜和铝导电性及密度比较资料二氧 硅 铝 铁 钙 钠 钾 铜 其他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资料一导电性(银为100)密度(gcm3)铜998.92铝612.70请分析说明:(1)铝的导电性比铜 (填“强”或“弱”),高压电缆用铝制而不用铜制的原因是 ;(2)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但铝制电缆很耐腐蚀,其原因是 。18(6分)某市一家大型化工厂处理回收含铜废料的生产流程如下:过程(1)得到的残留物不溶于水和稀硫酸。请写出上述生产流程中与铜直接有关的化学方程式。(1)_;(2)_;(3)_。19(5分)随着汽车数量的剧增,解决汽车事来的环境问题已成为汽车行业研究的一项课题。右图是小梅同学收集到的相关图片,内容是东南快报的一则报道。(1)报道中提到的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该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福州汽车如果改用天然气作燃料,优点是 。20(6分)自行车的主要材料钢铁易生锈,请为下图中标示的自行车部件各设计一种不同的、合理的防锈方法。(1)三角架 ;(2)辐条 ;(3)链条 。21(6分)下图形象地表示了在高温催化剂条件下,某化学反反应后 反应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 表示硫原子, 表示氧原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你还可以由此得到哪些信息 ; 。(至少写两条)得分评卷人三、实验题(本题共14分)22(14分)下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图:(1)图中A处的实验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处的实验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开始时,是先给氧化铜加热,还是先通入一氧化碳?。(3)该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改进的具体措施是 _ _。得分评卷人四、计算题(本题共10分)23.(10分)钢铁工业是国家工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钢铁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2002年,我国的钢产量为18224.89万吨,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褐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xH2O)、菱铁矿(主要成分是FeCO3)、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请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上述几种铁矿石中理论上最适宜炼铁的两种矿石为 ,理由是 。(2)请你利用下图中所提供的3个数据,自拟一道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并写出解答过程。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DCDCCBDCABBADA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小题,16小题每空1分,17、19小题第一空分,其余每空2分,共3分。)16(3分)铁;银;汞17.(分)(1)弱(1分) 铝在地壳中含量比铜在地壳中含量高,铝比铜的密度小,避免铁架承受过大的压力和电缆承受过大的拉力(2)铝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可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18(6分)(1)2CuO2 2CuO(2) CuO + H2SO4 = CuSO4 + H2O(3) Fe+CuSO4=Cu+FeSO419(5分)(1)CH4(1分) CH42O2CO22H2O (2)减少汽车尾气带来的空气污染或改善空气质量(合理答案均可)20(6分)答案很多,符合题意即可,如(1)涂漆(2)镀一层布耐腐蚀的金属(3)涂油催化剂高温21(6分)2SO2O2 2SO31个SO2分子由两个氧原子,一个硫原子构成。每2个SO2分子与1个O2分子反应生成2个SO2分子。(其它合理亦可)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22(14分)(1)A处:黑色固体逐渐变为光亮的红色 CO+CuO Cu+CO2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 + Ca(OH)2 = CaCO3 + H2O (2)先通入一氧化碳(3)从导管中排出的尾气中含有CO会污染空气须将尾气点燃或将尾气集中收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四、计算题(本题10分)23(1)(每空2分)磁铁矿、赤铁矿 铁的百分含量高,有害元素少,冶炼时所产生的污染少(2)生产56kg含杂质3%的生铁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