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 鲁迅自传(第一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 鲁迅自传(第一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 鲁迅自传(第一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 鲁迅自传(第一课时)一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 ,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 家、 、家、 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 里,著有小说集 、 ;散文集 ;散文诗集 ;杂文集南腔北调集等。2解读背景 本文是作者写于1930年5月16日。其时距作者逝世仅6年时间,可以说是作者对自己一生中大部分经历的概括与总结,是后人研究鲁迅的重要资料。在这一年写自传是因为1930年这一年重大事情很多,也是鲁迅虚岁50知天命的年龄,这一年他选择了开始以杂文为武器的斗争生涯,并遭到来自阵线内部的不坚定者和阵线外的反对者的冷嘲热讽、明枪暗箭,也是这一年,鲁迅作为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作家出现在中国文坛。1 了解文体本单元的文章都是 ,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述生平的,叫“ ”一类是由别人撰写的,称“传”或“评传”。传记要求内容真实,评价公允。 二学习目标。1利用工具书,增加字词积累。2了解传记的特点和写作要求。3理解文中关键词语的含义和作用。了解传记里评论的作用,体会文中隐含的思想感情。三新知预习。1.读准字音(我)底( ) 预备( ) 彷徨( )呐喊 ( ) 磐石( ) 失怙( ) 荃察( ) 轩辕( )2.给形近字组词。 筹( ) 徨( ) 籍( ) 畴( ) 惶( ) 藉( )3解释词义学力- 变故- 侮蔑 4.梳理结构. 第1段主要写少年时代的 鲁 生活。 迅 第一部分(1-3段),写个人 、 、 第2段主要写年轻时代的求学 的经历 探索。自 第3段主要叙述回国后 传 第二部分(第4段),写创作和著作情况。 的情况。2 主旨概括 这篇自传以 为序,概要地记叙了鲁迅50年的经历,同时直接或间接地表露出作者 的人生态度和思想品格。四探究演练。朗读与感悟。1鲁迅1881至1927的主要活动有哪些?年份 主要活动1881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一家姓周的家里。1894年家遭大变故,寄住亲戚家。1897年父亲去世,离开绍兴,前往( )求学。1898年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半年后改入矿路学堂。1902年到( )留学,两年后进( )1906年中止学医,决心从事( )事业。1909年回国,在浙江杭州两级师范学堂做教员。1910年在绍兴中学堂做教务长。1911年1912年任浙江师范学校校长。任南京临时政府( )部员,移入北京,兼做北大、师大及女子师大的国文系讲师。1926年为躲避段旗瑞政府的迫害,南下到( )做教授。1927年在广东( )做教授,4月辞职,9月出广东,后一直住在上海。赏析与品味(小组交流)2“因为我总不肯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句中“两条路”是指什么?鲁迅为什么不走乡间子弟的老路? 3鲁迅在人生道路上有几次在重大转折?其中 最重要的是哪一次?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4鲁迅为什么要选择学医?又为什么弃医从文?从中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五拓展提升。 5传记是以写生平事迹为主的,而第四段写的是著述情况,是否可以删除?为什么?六知识整理与反思。七成果检测。1鲁迅,原名- ,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家、-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