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浙江省 2014 年教师招聘考试年教师招聘考试 社 会(初中)社 会(初中) 课程代码:课程代码:11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 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 分,共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据现代科学家的考证,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出现在 a山地b。海洋c平原d大河流域 2. 中国人口众多,且分布不均,占总数百分九十四的人口生活在 a.秦岭淮河以北b.秦岭淮河以南 c黑河腾冲以西d.黑河腾冲以东 3 位于阿巴拉契亚山脉与落基山脉之间的北美大平原,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区。 这里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大豆 a.b.c.d. 4日本有着悠久的捕鱼历史,耕海牧鱼一直是日本人圭要的生产方式。日本列 岛周围最知名的世界渔场在 a.北海道附近海域b 本州岛周围海域 c流球群岛一带海域d九州岛附近海域 5.人类社会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规则,下列有关规则说法错误的是 a.在现代社会,许多规则是以文字形式存在的 b.社会规则也可以约定俗成的流传下来 c.社会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可以由人们随意改变 d.法律是人人必须遵守的社会规则,公平公正是其最重要的特点 6大众传媒是指传播信息的大众传播媒体,其包括书籍刊物报纸杂志广 播电视电报电话互联网 a.b.c.d. 7在中国古代传说中,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的是 a.黄帝b蚩尤c嫘祖d炎帝 8 在 19 世纪末河南安阳发现了大量商朝的甲骨文,商朝人为什么把文字刻画在 甲骨上 a.龟甲兽骨是当时最重要的书写材料 b龟甲不易朽烂,可以长久保存 c商朝人非常迷信,甲骨文是占卜结果的记录 d商朝人使用甲骨记事是随意的,因为当时甲骨很容易找到 9下列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叙述,正确的是 本邦成年男子是雅典公民雅典公民包括本邦贵族女子 实行直接民主制实行间接民主制 a.bcd 10.长城是中国古代为防止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侵扰的重要军事防御设施,西汉长 城向西延伸一直到达 a河西走廊b嘉峪关c临洮d敦煌以西 11.国画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 一般认为其成熟于公元 4-8 世纪。 与之相关的原 因,正确的是 a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中原,带来了清新的草原气息 b东汉后造纸术的进步, “蔡侯纸”逐渐推广 c南朝文人追求抒情写意,融多种艺术为一体 d隋唐社会发展,经济繁荣,为艺术的发晨奠定了物质基础 12.“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这句话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曾有过较高的地位d商品经济的较为发达 13.伏尔泰说: “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 自然生活。 ”此话是 a禁欲主义思想的反映b入文主义思想的反映 c.蒙昧主义思想的反映d.空想社会主义的反映 14.一般认为,英国在 16、17 世纪时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 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其中的政治制度是指 a.斯图亚特王朝前期实行的政治制度 b.“光荣革命”前夕实行的政治制度 c.由权利法案所确立的政治制度 d.议会选举改革之后所完善的政治制度 15.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过如下的感慨: “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 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竞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 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这场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6.“欲人诵经史、明大义,以敦君臣父子之伦也。虽机警多智,可以富国强兵, 或恐不利于社稷。 ”请判断这段话应该是 a.洋务派抨击维新派的言论b维新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c维新派抨击顽固派的言论d顽固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17.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可谓步履维艰,请指出下列各项中对民族资本 发展不具有促进作用的是 a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竞相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自然经济 b1900 年义和团扒铁路、毁电线,奋起阻击八国联军 c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两于余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d1915 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1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的重要政策。它的最初提出,表明 a.新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实现了明显的转变 b “一边倒”战略取得了重大胜利 c新中国在西方世界赢得了广泛的盟友 d中苏同盟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 19.当代找国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开始的。 “大包干,大包于,直来直去不拐弯,交 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是最早尝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好处的农民所总结的朴实话语。请问当时最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省份 是 a广东b安徽c江苏d浙江 20.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指的是 a苏联解体导致世界上独立国家数量的增多 b美国日益受到欧、中、日、俄等力量的制约 c两极对峙峦成了姜、鼢、审、日、馋热均打酌的格高 d.区域集团化使世界分裂成几个相互隔绝的地区 非选择题部分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分,共分,共 20 分分) 21.地中海气候 22.丝绸之路 23工业革命 24 京都议定书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分,共 20 分)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我国西部发生里氏 8.0 级强烈地震,震源深 度为 12 千米,震中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土家族自治州汶川县(31.0n,103.4 e),这次地震造成了极其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板块构造的角度分析引发汶川地震的原因。 (3 分) (2)本次地震的救援工作难度极大,试从地理条件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4 分) (3)地震后有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请提出减轻灾害的措施。 (3 分) 26.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文明转型,都伴随着社会动荡和国家民族关系的巨大调 整,而带来这种动荡和调整的,主要是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如何在新的文明转型 时期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一大挑战。 材料一:春秋时期,由于冶金术的进一步发展,炼铁开始出现,铸造技术已有 相当水平,牛耕的萌芽才有可能出现。由于“犁辕”在器型上尚处于改进之中, 耒柄和耜柄还不能适应犁辕的基本功用,因此牛耕技术还处于实验性的初级阶 段。木犁的使用仍然以人拉为主。只有到铁农具普遍出现的战国时期以后,犁耕 技术才有了较大的发展。 卫斯关于牛耕起源的探讨 材料二:江南地区人稠地窄的情况,在明清时期已十分严重,牛耕大量退出 唐宋时期代表现金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期已被铁搭所取代。铁搭用人,而 江东犁用牛, 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会计牛值 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 ” 太湖地区农业史 材料三: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的激烈矛盾。 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并因此牵动了 工业革命,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工业文明开采挖掘地底深处 几百种矿产资源,将其转化为人类可支配使用的财富,支撑了人口的新一轮的膨 胀。 又经过几百年的内外战争, 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材料四:当前,全人类正共同面临着一场新的文明转型,如果没有新技术的 革命性突破,如果没有新的全球资源配置体系的革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 将会被迅速激化,人类就有可能越不过这次文明转型的门槛。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牛耕技术出现与发展的原因。 (2 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清时期江南农业中“牛耕大量退出”的原因。 (3 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归纳工业文明形成时期是怎样解决人口与资源的矛盾 的。 (2 分) (4)结合材料四谈谈,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应对“新的文明转型”?(3 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分,共 20 分)分) 27.简述地球环境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 28.简述历史与社会科课堂教学的新原则。 五、综合应用题(本大题五、综合应用题(本大题 20 分)分) 29.根据以下材料编写一个教学设计。 (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 过程) 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两千多年以前,中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对世界万物的存在和演变十分 困惑,面对茫茫宇宙,不禁发出疑问:天地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远古的情形究竟 是个什么样子?日月星辰依附在哪里?从古到今,许许多多的人像屈原一样,试 图找到打开自然界奥秘之门的钥匙。 科学家们正是因为勤于思考, 忘我的探索, 才常常在细微之处有重大的发现。 1910 年的一天,德国科学家魏掺纳在床上养病,目光正好落在墙上的 一幅世界地图上。他发现,大西洋两边的大陆的轮廓线是那样的吻合,南美洲巴 西那突出的部分,刚好能填进非洲的海湾。他因此想到,大陆原先应该不是现在 四分五裂的样子,很可能是一个整体。为此,他查找了大量有关的资料,还多次 出外实地考察,正式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魏格纳的发现,使人类对地球的认 识,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科学家探索的道路是艰辛、漫长的,需要克服各种困难,付出艰苦的努力, 甚至以生命为代价。 1898 年 12 月,居里夫妇发现了镭,但要取得科学界的公认,必须提炼出纯 镭。 他们的实验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开始了。实验所需要的成吨的矿石原料是由 奥地利政府免费提供的炼油厂的残渣,实验室是向一所学校借用的旧木板房。没 有大锅炉和机器设备,没有助手,在刺鼻并有害的烟雾中居里夫妇搬运矿石、蒸 煮溶液、不断地搅拌、剔除废渣两年中,他们完全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