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学专业论文)论代位求偿权制度.pdf_第1页
(经济法学专业论文)论代位求偿权制度.pdf_第2页
(经济法学专业论文)论代位求偿权制度.pdf_第3页
(经济法学专业论文)论代位求偿权制度.pdf_第4页
(经济法学专业论文)论代位求偿权制度.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提要 本文首先从代位求偿权的产生谈起,阐明了代位求偿权的法律规定和法理依 据,其次论述了代位求偿权的范围保险人只能以赔偿余额为限行使代位求偿权。 在代位求偿权是否适用人身保险合同的分析上,笔者给出了与现行保险法只 适用于财产保险合同的不同的解释。对于人身保险合同中的意外伤害医疗保险和 健康保险中的医疗保险等险种,由于其属于补偿性保险合同,故应当适用代位求 偿权条款,而对于人身保险中的人寿保险合同由于其属于给付性保险合同,不适 用于代位求偿权条款。再次论述了行使过程中的相关规定保险人可以自己的名 义行使代位求偿权;被保险人可就未获保险赔偿的部分向第三人索赔,同时负有 协助保险人行使代位求偿权的义务;被保险人放弃对第三人的债权对保险代位求 偿权的影响。最后论述了对代位求偿权的限制性规定,在对象上,保险人不得向 被保险人的家庭成员或组成人员行使代位求偿权;时效上我国保险人应加强代 位求偿权行使的时效意识。 文章通过对代位求偿权以上方面的探讨,指出在海商法、保险法中对 代位求偿权的规定的一些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代位求偿权海上保险保险法的完善 a b s t r a c t t h i sa r t i c l e ,f i r s t l yi ni t sc o m m e n t so i lh o wt h er i g h to fs u b r o g a t i o no o m ei n t o b e i n g ,c l a r i f yi t sr e g u l a t ea n df o u n d a t i o no fl a w s e c o n d l yd i s c u s si t ss c o p e ,i n s u r e r c a ne x e r c i s et h er i g h to fs u b r o g a t i o ni nt h el i m i to fc o m p e n s a t i o n o nt h ea n a l y s e so f w h e t h e rt h er i g h to fs u b r o g a t i o ni s f i tf o rp r o p e r t yi n s u r a n c eo n l y , t h ep r o v i s i o n so f i n d e m n i t y i n gb ys u b r o g a t i o ni nc u r r e n ti n s u r a n c el a wa r ei m p r o p e lf o rm y p a r t ,i n a d d i t i o nt op r o p e r t yi n s u r a n c e ,a c c i d e n ti n s u r a n c ea n dh e a l t hi n s u r a n c eo u g h tt ob e a p p l i e dt o ,a tl e a s ti ns o m ew a y , i n d e m n i t y i n gb ys u b r o g a t i o n a n dt h e nd i s c u s st h e r u l eo fe x e r c i s i n gr i g h to fs u b r o g a t i o n ,i th a sd i f f e r e n te f f e c to nt h ei n s u r e gt h e a s s u r e da n dt h et h i r dp a r t y , t h ei n s u r e ri se n t i t l e dt os u et h et h i r dp a r t yi nh i so w n n a m e ;t h ea s s u r e ds t i l le n j o y st h er i g h tt os u e t h et h i r dp a r t yo nt h el o s sn o tt ob ep a i d b yt h e i n s u r e ra n db e a r st h e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t oh e l p t h ei n s u r e re x e r c i s i n gt h e s u b r o g a t i o nr i g h t ;t h ei n f l u e n c et os u b r o g a t i o nr i g h to i la s s u r e d 舀v eu pc r e d i t o r s r i g h to ft h i r dp a r t y f i n a l l yd i s c u s sr e s t r i c t i o no fs u b r o g a t i o nr i g h t ,o ns u b j e c t ,i n s u r e r c a n te x e r c i s es u b r o g a t i o nr i g h tt oa s s u r e d sf a m i l ym e m b e r a n di t se n t i t ym e m b e r , o n t h e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o f t i m e ,i n s u r e ro u g h tt oe n f o r c ei t s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o f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o f t i m eo ne x e r c i s i n gs u b r o g a t i o nr i g h t t h ep a p e ri n d i c a t e st h ee u r r e t a ta n df o r t h c o m i n gq u e s t i o ni np r a c t i c ea n dt h e d e f e c t so fl e g i s l a t i o ni ni n s u r a n c ea n dm a r i n ei n s u r a n c e ,a n dt h e ne x p r e s s e ss o m e o p i n i o n so f m a k i n gp e r f e e to f t h es y s t e mo f r i g h to f s u b r o g a t i o n o f o u rc o u n t r y k e yw o r d s :r i g h to f s u b r o g a t i o n m a r i n ei n s u r a n c e p e r f e c t i o no f t h ei n s u r a n c el a w 引言 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是指,保险人在保险责任范围内赔偿被保险人因保险事 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后,自动取得由被保险人转让的对第三方责任的请求权,是法 定的债权转移。 海上保险是现代保险业的鼻祖。由于较长的航行时问、恶劣的天气和人为的 失误都可能导致船损、货损的发生,使得海上运输面临着巨大的潜在风险,因此 从事海上贸易的当事人往往都会购买海上保险。当保险事故是由第三人造成时, 保险人在向被保险人赔偿之后还要向第三人进行追偿。保险人进行追偿的依据 便是代位求偿权。由于海上保险的国际性和特殊性,其不同于一般傈险,但是在 讨论代位求偿权的时候,这两种保险具有很多相同的特点,本文将他们同等对待。 代位求偿制度作为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权益转让制度,可以追溯到1 8 世 纪未,英国1 9 0 6 年海上保险法第7 9 条、第8 0 条和第8 l 条以成文法的形 式确立了海上保险中的代位求偿原则。2 现在这项制度已经被各国保险立法和保 险实践所普遍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以下简称保险法) 在第4 5 条至第5 l 条建立了完整的财产保险代位求偿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 以 下简称海商法) 、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及其相关的司法解释也对代位求偿 权也作了规定,但是对于代位求偿权制度还是存在很多有争议的闯题。这种现状 也反映了我国法学界对此制度探究之不足,理论上的不足必将给法律的实际运作 带来困难。本文就代位求偿权的产生、法理依据、范围、行驶的相关问题、限制 性规定,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期完善我国的代位求偿制度。 i d 屯琢:海商法详论 人连海事人学敝礼1 9 9 5 年第1 敝,第15 负 2 畅良宜:英固海i :1 :l 硷条款 学论+ 人连海事人学j i :敝 _ l :,1 9 9 8 年锖i 敝第3 21 i f 。 一代位求偿权概述 ( 一) 代位求偿权的产生 英国的代位求偿权理论起源于其普通法和衡平法。在一些现代的著名案例 中,代位求偿权被认为是保险合同内的一项默认条款,并作为普通法的原则广为 传用,用于指导人们确定保险人取得代位求偿权后实现衡平法原则的义务。也就 是蜕,保险人对负有责任的第三方的损害赔偿有法定的衡平法上的利益。 英国1 9 0 6 年海上保险法首次以成文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了代位求偿权的 定义。该法第7 9 条规定,保险人蜡付标的全损后,有权接管被保险人在陔已赔 付保险标的上可能留下的任何权益,并从造成保险标的损失的事故发生之后起, 取得被保险人在该保险标的方面的一切权利和救济;保险人赔付部分损失的并不 取得该保险标的或其存留部分的所有权,但是,从造成损失的事故发生时起,取 得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的一切权利和救济,以被保险人取得的赔偿为限。英国法 律规定的代位求偿权,包括保险人取得的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的一切权剥和救 济,也就是我国法律中的代位求偿权。 我国1 9 9 5 年颁布实施的保险法首次以立法形式难式书面确立代位求偿 权。实际上早在保险法实施以前,代位求偿权就已出现在我国的相关法律中, 只是尚未f 式使用代位求偿权的概念,而是使用“转移给被保险人”的字眼。 代位权的规定早在1 9 8 1 年的经济合同法第2 5 条第4 款中规定:“被保 险人财产的损失,应由第三人负责赔偿的,如果投保方提出要求,保险方可按照 合同规定先于赔偿,但投保方须将追偿权转让给保险方,并协助保险方向第三者 追偿。” ( 二) 代位求偿权基本法律规定及其原理 代位求偿,又称“权益转让”,是世界各周保险立法所共同承认的债权转移 :| ;i j 度。f 粜险“:柳4 4 条规定“第一i 晶刈保险h :f ( , j 6 j j 譬听造成你l 黔。j 敞的隙 l 硷人i u 微保险人船偿保险金之起扫:赔偿金额范阳内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刈笫 栉晰求蚧偿的权利”。“丽款规定的保险寸 - 牧发q - j , 焉,被保险人已经从第二者扶 得损* 赌偿的倮舱人赔偿保险金时,j 以j 1 1 应- h i 减被保险人从第三者已墩得的赔 偿仓坝。保险人做j 姒第款行使代位求偿的权利,4 :影响被保险人就未墩得赔偿 的部分向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在财产保险中,由于第三者的过错使保险标 的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给付了保险会后, 有权把自己置于被保险人的地位,获得被保险人有关浚项损失的一切权利和补 偿。保险人可以用被保险人的名义向第三者提起索赔诉讼,也可以获得对该项损 失的共同赔偿补偿。 代位求偿制度规定的法律目的在于如果被保险人因他人的过错而遭致损失 并获得保险公司赔偿后,仍允许其向导致损失发生的第三者进行索赔,其所获得 的补偿利益必然超过其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保险利益,这将违背保险法的基 本原则补偿原则,法律不允许保险当事人因保险关系存在而取得额外的利 益。但是,如果被保险人在获得保险公司焙偿后,免除有过错的第三者在法律上 应负的赔偿责任,将有违社会的公平原则。保险法衡平了保险人、被保险人、 第三者在保险关系中所处的地位,舰定了代位求偿权制度。 根据保险法第4 5 条规定“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未赔偿保险会之 前,被保险入放弃对第三者的请求赔偿的权利的,保险人不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 任。保险人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后,被保险人未经保险人同意放弃对第三者请 求赔偿的权利的,该行为无效。”可见,代位求偿权的产生以保险人向被保险人 支付保险会为前提条件。在保险入向被保险人支付保险会以前。保险人未享有代 位求偿的权利,向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仍属于被保险人。被保险人如选择放弃 向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并不违背法律规定,可以发生法律效力,但此行为必 将会损害保险人的利益,为保护保险人合法权益,保险法规定保险人可因此 而对被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如果在保险人已向被保险人支付保险会后,则无论 被保险人在形式f 二是否已向保险人转让其向第三者请求焙偿的权利,保险人在法 律上已取得了向笫三者代位求偿的权利,对于保险人赔偿保险会额范围内的权 利被保险人已无权处分,即使处分也将无效。 ( 三) 代位求偿权的法理依据 :_ l l w 拒学术界柯天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法州依掘争议颇多概括起来彳jp 忡n 1 小j _ 得利说。即保险事敞发牛后,被保险人将侵权损拼船偿嗣j 保险龠 i 耐蚺偿而扶得商j 。实际损失的利蕊,彤成,1 :”1 得利。 3 l 萌:般若侏险浊0i e 柬j 、! :川1 版! l hh l w 2 0 1 1 j 2 保护投保人利益说。即每保险事故发生如导致保险人给付义务,显然 将减少保险人的资产,影响保险人的偿付能力,不利于保护投保人的利益。 3 物上权利转移说。即保险人在支付全都保险金额后保险标的相应权利 即转移给保险人手中。 4 社会公平税。即人人都应对自己的过错负责,所以加害人应为自己的行为 负责任。如果被保险人在得到保险人的赔偿后,可以不再追究加害人的责任,从 而有违社会公平。 笔者认为,被保险人只是可能因同一保险标的获得双重赔偿,但不是一定会 获得双重赔偿,所以,不当得利说的观点不成立:在被保险人与投保人为一人时, 被保险人的利益是在投保行为完成后从共建基金中获得保障的,与保险人的利益 是分离的,所以,保护投保人利益浼难以自圆其说;依据物上权利转移的法理要 求,物上权利转移必须以物的转移为基础,在保险标的发生实际全损时,真萨意 义上的物已不复存在,物的转移无从谈起,更谈不上物上权利的转移,物上权利 转移说是站不住脚的:至于第四种观点,在实践中,保险人可以事先使用合同条 款放弃或发生损失后决定放弃,这并不违背社会公平。 综合上述几种观点,笔者认为代位求偿权的法理依据,应当是保险法中 损失补偿原则和民法中的公平理念。前者可以防止被保险人因同一标的而获 得双重赔偿,后者可以防止第三人因此而逃避法律责任,两者结合,正符合法律 的精神和道德要求。 ( 四) 中英法律关于代位求偿权规定的比较 除了对概念规定的不同外,中英法律对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规定还存在如 下区别: 1 适用法律不同 海【:保险代位求偿权既是实体权利,也是程序上的权利。就实体权利而高, 典吲海一| 二保险代位求偿权适用1 9 0 6 年英幽海l 保险法的仃天规j ,f i 适川 英幽i 目内制定的作调整海j 二保险关系的一般保险法律。我吲海| 矗i 法j 保险 法均调整海 保险关系,也均有代位求偿权方f i 的规定。作为程序j :- f l ;j 权利, 共m 足通过判倒法米发展和完善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制度,o 之1 i 川,我煳海 1 f 诉讼特别程序法以成文法的形式对代位求偿权做稚j r i :枷定。 2 代位求偿权的行使方式不同 根据英国1 9 0 6 年海上保险法,保险人是以被保险人的名义提起代位求偿 权诉讼。依我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第9 4 条规定,保险人应以自己名义提 起代位求偿权诉讼。其区别所在,源于各自法律体制的差异。在英国,当事人的 合同相对性原则禁止保险人以自己的名义行使代位求偿权,同时授予被保险人对 负有责任的第三人的绝对索赔权4 。保险人对第三人没有任何权利,通常5 是“穿 着被保险人的鞋子”( 即以被保险人的名义) 向第三人提出索焙。在我国,保险 人支付保险赔款后,其与案件有了直接的利害关系,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 0 8 条规定,保险人可以作为原告直接向第三人提起诉讼。行使方式的不同,是中英 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制度最主要的区别。 3 代位求偿权的范围不同 我国法律规定的代位求偿权的范围仅限于第三人造成的保险范围内的保险 人实际赔付的损失。英国为被保险人对受损保险标的的一切权利和救济。 4 取得代位求偿权的时间不同 我国法律明确棚守保险入做出实际赔付后爿取得代位求馔掇。英国成文法对 耿得代位求偿权的时间未作明确规定,也没有“有约束力的判例”( a u t h o r i t y ) 做出解释,但有“附带性意见”( o b i t e r d i c t u m ) 6 认为,保险人在签发保险单的 同时伴随享有代位求偿权。这是因为优先求偿权行使方式不同的缘故。 5 对待收据及权益转让书的念度不同 依我国法律规定,被保险人向保险人出具的权益转计书# j 悍盼 甜得代僮 求偿权的必要条件。只要保险标的所发生曲保险事故是由第三人造成保险人在 向被保险人支付保险赔偿后,就可在赔偿范围内行使代位求偿权。与我国不同, 在英国无论保险人是否做出实际焙付,只要取得被保险人签发的权益转让书或 者收椐僻除a 侮可dj 赫保险人的名义行使代位求偿权。 综l :,t | i 诞法律对代为求偿权的规定差异较大,根本原因存j 卜| | 共之洲时h 与 年法律体系的人,i ! f j j ,似是我刚的立法在有些方j 英国的0 :法趋向j :融合, 很多蜒i “i :似除法i 合雕和先进的地方我凼也应浚多加借鉴。 4 【 1 j 尢沧诎瞰睑几址f i l 从似险人处扶抖足颧i ! l _ ;偿,i 0 均“枞向讹二几毒蚧。 5 粜观仙以j i lf a s s i g n m e n t ) f j 况龟人办t ,川j i i 已n 1 托义捉起诉讼。 6r o a g vs t u n d a r d f l 9 v t 2 k b ii3 ( 五) 保险法的代位求偿权与合同法的代位权之比较 保险法上的代位权的内涵与普通民法中的代位权的概念与理论是不同 的。民法中的代位权起源于罗马法中的债权保全制度。合同法第7 3 条对代位 权作了规定:“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 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该债权专属于债务人自身 的除外。”代位制度的实质是债权保全制度的内容,从权利性质看,属于民法上 的形成权。对于债权,债权人只能向债务人请求履行,原则上不及第j 人。但是, 当债务人与第三人的行为危及到债权人的利益或当债务人消极地行使权利,听任 责任财产的减少,以确保无特别担保的一般债权得以清偿。债权人行使代位权, 维持责任财产这制度为债的保全或债权保全,学理上称其为债的对外效力。可 见合同法中的代位权和保险法中的代位求偿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区别: 1 权利性质不同 代位求偿权属于债权的法定转让,代位权则属于债的保全范畴。 2 权利的内容不同 代位求偿权行使的属于债权人自己的权利,代位权行使的则是属于债务人的 权利。 3 权利的效力不同 代位求偿权行使的效力直接归于债权人,丽代位权行使的效力归于被代位的 债务人。 4 产生权利的原因不同 代位求偿权产生于保险合同,而代位权则无此限制。 5 行使权利的条件不同 代位求偿权的行使以保险责任范圈内损失和第三人负有责f t 为条件,代位权 的行使! i ! j 以侦务人怠于行使杖利,危。l 债议人利i 为条件。 6 实现权利的要求刁i 同 代化求偿车义的实现”,以迎过诉讼和卅诉讼方进行,而代化十义的实眦必须通 过诉讼的山进行。 总之,代化求偿十义和代化权虽然在。j , - i f 法和合同法上的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保险法中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是指 保险人在保险责任范围内赔偿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后,自动取得 由被保险人转让的对第三方责任的请求权。合同法中的代位权是指,债权人向人 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怠于行使的到期债权。两者适用于不同的情 况,期望在法律适用上不要有混淆。 二代位求偿权的范围 ( 一) 保险人只能以赔偿金额为限行使代位求偿权 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海商法和保险法均舰定了海上保险人行使 代位求偿权的范围。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第9 3 条规定,因第三人造成保险事 故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支付保险赔偿后在保险赔偿范围内可以代位行使被保险人 对第三人请求赔偿的权利。保险法第4 4 条第l 款作出了相同规定将保险人行 使代位求偿权的范围限定在保险赔偿范围内。而海商法对此作出了不同规定。 海商法第2 5 2 条第1 款规定:被保险入向第三入请求赔偿的权利自保险人支 付赔偿之同起相应转移给保险人。这罩“相应转移”不是指在保险赔偿范围内, 因为海商法第2 5 4 条第2 款规定:保险人从第三人取得的赔偿超过其支付的 保险赔偿的,超过部分应当退还给被保险人。从第2 5 2 条与第2 5 4 条的关系可以 看出,第2 5 2 条的“相应转移”不是保险赔偿范围内请求赔偿的权利的转移,而 是被保险人向第三人请求赔偿地位的转移,是一种统括的请求权的转移。这是代 位求偿权对外关系即向第三人的求偿权由保险人行使,求偿权的范围即是第三人 应对被保险人负责的范围;至于索赔到的赔偿在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自j 如何分 配,那要根据保险合同柬决定超出保险赔偿范围的追偿所得应当退还给被保险 人,这属于代位求偿权的内部关系。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保险法与海 商法的上述法律冲突导致我国海事审判理论与实践中确定海上保险人行使代位 求偿权的范围出现分歧。 从海商法和保险法的关系来看,海商法中关于海上保险的规定, 出于具有其特殊性,相对于保险法而言,属于保险法的特别法。根据特 别法优先于普通法的法律适用原则,保险法第1 4 7 条明文规定,海上保险适 用海商法的有关规定,海商法未作规定的,适用本法的有关规定。不言 而喻,在确定海上保险人行使代位求偿权的范围时,海商法第2 5 4 条第2 款 优先适用于保险法第4 4 条第l 款,即海上保险人行使代位求偿权的范围不 应以其支付的保险赔偿为限。但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第9 3 条又推翻了海 商法第2 5 4 条第2 款的规定。从海商法与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的关系 来看,前者是审理海事、海商案件的实体法,后者则是审理海事、海商案件的程 序法,二法应同时适用于海事审判,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对比性。因此,海上保险 人行使代位求偿权的范围仍悬而未决。 笔者认为海上保险人行使代位求偿权的范围应以保险人支付的保险赔偿为 限。理由如下: 1 代位求偿权的本质属性是债权的法定转让。当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价值 低于实际价值时,或者在不足额保险或足额保险但保险人未完全理赔的情况下, 被保险人就保险标的遭受的实际损失不能从保险人处获得充分赔偿。如果要求被 保险人将对第三人的全部债权转移给保险人这将造成法律上权利、义务的不对 等,对被保险人而言有失公平。 虽然海商法第2 5 4 条第2 款规定了保险人从第三人处取得的焙偿超过其 支付的,保险赔偿的应将超过部分退还给被保险人,但这并不能充分保护被保险 人的利益。如广州海事法院审理的“大顺”轮货损索赔案。货主就价值l o 万元 的水泥向保险人投保,保险合同约定保险价值l o 万元,保险金额8 力元,属不 足额保险。本案货物的实际损失5 力元,保险人依据保险合同向货主支付了保险 赔偿4 万元。之后保险人根据海商法的规定起诉承运人认为其可以就5 万元的全部货损向承运人行使代位求偿权。本案的承运人对货损负有赔偿责任。 庭审后在法院的主持下,保险人、承运人调解达成一致意见,承运人赔偿保险人 4 万元。因为保险人从承运人处获得的赔偿并未超过其支付的保险蜡偿,自然不 用也没有超过部分退还货主。而货主从保险人处未能获得赔偿的l 万元的货损又 不能再向承运人索赔,因为海商法第2 5 4 条第2 款已将货主埘承延人的全部 债权交侏险 、代似仃使。这对货卜显然4 i 公平。;f j j 5 么如粜按j : 海。i 诉讼特别 榭序浊、保险法的舰定,保险人仪在其保险赔偿范围内享有代位求偿卡义,保 险人仪能阳乐逗人索赔4 j ,州保险人与承运人无论调解还足法院作j f 协;样的 判决,! 实体处理结粜j l - j 保险人自身的利益相关,1 i 影i 翻被保险人就术扶衔赔 偿的l 力元的货损向承运人索赔。7 2 从诉权角度分析,保险人在理赔时,对未赔付给被保险人的那部分金额 没有损失,即他对该部分金额没有诉因。如果保险人行使代位求偿权的范围包括 其未赔付给被保险人的那部分金额,这将在诉讼原则上产生矛盾。 ( 二) 对保险法“赔偿范围内”的分析 保险人代位求偿权的范围包括保险人支付的保险赔偿金额和相应的利息两 项。 既然是基于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的赔偿,便只限于第三人对保险单所承保的被 保险标的的利益的损害赔偿责任。 根据上面的分析,保险人只能在赔偿会额范围内行使代位求偿权,由于存在 向第三方索赔所得的不确定性,使得法律规定的“赔偿范围内”的代位求偿权变 得不易确定,而且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对追偿所得的分摊更是难以操作。在此,就 以下几种情况傲些分析。 1 保险人追偿所得不超过保险赔偿金 在海上保险合同中,保险人行使代位求偿权,多数时候追偿所得少于其所付 出的保险赔款,但也有个别时候保险人的追偿收入高于其支付的保险赔额数额, 根据英国的判例实践在著名的案例“y o r k s h i r ei n s c o l t d v n i s b e ts h i p p i n gc o l i d ,”案中,被告所属的船舶于1 9 4 6 年被加拿大军舰撞后,原告依保险合同 赔付7 2 万英镑后取得代位求偿权。此案例1 9 5 5 年爿由加拿大法院作出判决, 加拿大军舰按事故发生时的船价焙付3 3 万加元。由于当时英镑贬值,所获3 3 力加元远远超过当时的7 2 万英镑。那么,保险人是否应将超出部分退还给被保 险人昵? 答案应陔是肯定的。因为保险人代位求偿权的基础是保单中的保险会 额,即使碰撞事故发生在1 9 5 5 年,保险人所付的赔偿余额也是7 2 万英镑,不 管英镑足升值还足贬值,代位求偿权的j 二i 竹前1 :防i f :被保险人通过保险米营利。 所以刈j 二定值保l n 的保险人术酏,通货 l f ;胀j 什,物价涨趺1 - j 域外汜1 1 j 场变 化j r 阳:代位求偿权中的意义珥;人。 2 4 i 足额侏t f l 吁追偻所得的分配 橄训英川1 9 0 6q - :海i :保f ;= : 法,f 1 :4 - 足额保险的情况p 。,埘术足_ ;! i i 保险的 7j , j c ) 他采似所涉的赞物价仃f 、货牧荆! 曾。j 斗a , 孵小 已经过! 埘惟 j 部分,被保险人被视为是“自己的保险人”。因此,根据不足额保单而发生的代 位求偿权所得应在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按比例分享。例如一艘船舶,其保险价 值1 0 0 万元,被保险人投保7 0 万元,因第三方的单方过失使船舶全损,保险人 全额赔付后,与被保险人一起就事故的全部损失共同向第三方追偿。由于第三方 享有海事赔偿责任限制,追偿所得仅为4 0 力元,那么4 0 万元是全部归保险人, 还是其中7 0 归保险人呢? 笔者认为,对保险标的而言,向保险人投保部分与 被保险人自保部分是一个整体,是不可分的。保险人向第三方主张的也是保险标 的全部损失,尽管追偿所得少于保险焙偿金额但保险人与被保险人还是应当按比 例分摊追偿回来的款项,即保险人取得2 8 万元其余1 2 万元应当归被保险人。 我国海商法第2 5 6 条虽然对不足额保险情况有所规范,“在不足额保险 的情况下,保险人按照保险余额与保险价值的比例取得对保险标的的部分权利”。 但是该条款是针对保险人物权代位而言,并非对债权代位的规范。所以说海商 法第2 5 6 条的规定不够详尽,有待完善。 3 免蜡额与追偿所得分配 在保单中有免赔额条件下,若损失未达到免赔额的数额,保险人免予赔付: 超过免焙额的数额,保险人扣除免赔额部分再行赔付。为了避免因免赔额的约定 而引起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之间的争议,英国协会船舶定期保险条款第1 2 条第3 款规定:“除利息外,任何有上述免赔额的条款,其追偿所得应全部归于保险人 直至达到保险人所付的赔款的总额为限”;如果船东因海损事救支付修理费1 0 0 万元,免赔额为3 0 万元,赔付7 0 万元。根据上述英国i t c 条款,被保险人无 权分摊,应全部归保险人。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或保险条款关于免焙额对代位求偿权的影响的规范还是 空白。但是笔者认为,上述英国的规定不符合公平原则,因为免赔额的意义在于 被保险人认为他是免赔额部分的自保人,他应该有权就该部分损失向第三方请求 赔偿,也f j 然享有分摊追偿所得n q 权利j l 所拥j _ f ;j 。的范嘲以免9 * 额为限。m f 保险 人的权利范圈以支付的赔款为限,这与我圈保险法第4 4 条筇l 款f | ,j 规定的 定法意图也是吻合的。 4 追偿所得的利息分配 英国协会定期船舶保险条款第l2 条第4 款舰定:“有关迅偿数的利息收入, 应该按照保险人已付的保险赔偿会额和赔偿r 期,在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按比 例分配,即使连同利息所得保险人的所得,金额超过了其赔付金额,也属无妨。” 也就是说被保险人可以取得保险人焙付之前的利息,而保险人可以取得赔付之后 的利息。 ( 三) 求偿权原则是否适用人身保险合同的分析 1 保险代位求偿原则的适用范围 代位求偿原则适用于补偿性合同。所谓补偿性合同是合同双方以补偿为目的 而签订的合同。其涵义包括:只有保险事故发生,造成损失,才给予赔偿;补偿 会额不能超过损失的额度。在补偿性保险合同中,保险人承诺被保险人对其遭遇 保险危险所致损失或支出的合理费用给予补偿。这部分费用可以从财务数字上体 现出来。 这是相对于给付性保险合同而占。所谓给付性保险合同,是指按事先约定金 额给付保险金如人寿保险。其涵义包括:只要保险事故发生,不论是否造成损 失,均给予双方约定的会额( 例如满期给付) ;给付会额与损失情况无必然的联 系( 例如同是死亡给付,给付金额各不相同) 。给付性保险合同不适用代位求偿 原则。原因在于:投保方对应于保险标的( 如人的身体或寿命) 的保险利益难以 用货币衡量,即由于人的身体和寿命没有价值标准,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 的身体或寿命的损失无法从经济上予以确定,不能表现在财务利益上,导致保险 人任何金额的赔付均难以从数字上确定投保方是否获得超过其实际损失的额外 利益。保险事故本身仅仅是赔付的条件,而不能决定赔付的额度,保险入的赔付 与被保险人的实际损失的数字之间不存在类比关系。所以给付性保险合同不适用 代位求偿原则。 2 保险法中关于保险代位求偿原则的应用 财,。保险是以财产及其相关利益作为保险标的,投保方对应1 二保鼢标的( 财 产) 的侏险利& 存在个客脱旧价值标河i i ,j 。以删货币进彳衡量,所以财,。保险 合f 日槭j ,补偿性傈险合同,适用j :代似求偿原! 】3 1 j ,j 保险法第4 4 条的舰定 十h 符合。 人身保险址以人的身体或寿命为保险标的,是指在被保险入因为意外求救或 疾痫i 阿敛伤钱、死1 :、照失i :作能力或年老退休或保i 硷期满时,保险人按合州规 定赔付保险会或医疗赞是针对财产保险合同的规定,第6 7 条是针对人身保险合 同的规定。 关于代位求偿权的适用范围,第“条规定:“( 财产保险合同中) 因第三者 对保险标的的损害而造成保险事故,保险人自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会之只起在 赔偿会额范围内代为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第6 7 条又 舰定:“人身保险的被保险人因第三者的行为而发生死亡、伤残或肯疾病等保险 事故的,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给付保险会后,不得享有向第一者追偿的 权利。”简单地说,即按照保险法的规定,在财产保险中适用代位求偿权, 而在人身保险中并不适用代位求偿权。 3 代位求偿条款存在的问题 ( 1 ) 理论分析 从规定代位求偿原则的目的来看,代位求偿原则适用于补偿性保险合同,而 不适用于给付性保险合同。 而补偿性保险合同与给付性保险合同的业务范围和人身保险合同与财产保 险合同的业务范围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人身保险一般包括人寿保险、意外保险 和健康保险。从上述定义可知,人身保险的赔付包括伤残死亡生存保险会和医疗 费保险会两种方式。伤残死亡生存保险会的赔付有死亡保险令、生存保险会、伤 残傈险会和养老年会等方式,这种赔付方式主要是发尘于人寿保险中,焙付金额 是事先约定的,对被保险人而言,起到保障生活水平的目的,而无补偿作用,保 险人的赔付,无论会额多少,都不能抵消被保险人在身体和寿命方面的损失。医 疗费保险会的赔付包括意外伤害医疗费和疾病医疗费等方式,这部份是根据医 疗费h 1 的实际发生额,按保险合同的规定支付。这种赔付方式主要应用于意外保 险和健康保险中。对被保险人医疗费用的损失,其保险利益可以用货币衡量,能 够 j 财务数字测定,其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会额的多少即为其在保险利益方面的 坝,i 。保| j 令人的蝣付怂对被保险人所戈甜队_ j ? 徙h 的补偿。 ( 2 ) 。英务分目i 丈务一h 意外伤j 辱阪,j ? f 求险用l 健康阪,f * 险、f k 务也必颁规定代f 求偿原则, 仃m i j t 保险人将会遭邋剑通德m 险,衙挫昧力i ,】扶榭额外利 & 。例如,假i 艾某人 队l 筇二矗呐j _ = = 错导敛意外伤。占或痪锅住院治j ,5 0 火,缚天殁乍医,赞刚2 0 0 元, 共计支付l o ,0 0 0 元。若按现行保险法的规定,不实行代位求偿原则,则被 保险人可从第三者得到1 0 0 0 0 元的损害赔偿,又能按保险合同规定从保险公司 得到相应的医疗费用赔付,其得到的全部赔偿总额超过了l o ,0 0 0 元的实际损失, 并且还会产生道德风险,由于住院时问越长,被保险人所获得的额外利益越多, 他就会故意延长住院治疗时间,这是保险人所不能控制的。 而在人寿保险中,由于第j 者责任造成被保险人的死亡或伤残,被保险人的 损失是无法用经济衡量的。保险人按保险合同的规定给付相应的保险会,第三者 按民事法律规定给付相应费用,保险人和第三者的共同给付均不能抵偿被保险人 寿命或肢体功能的丧失所带来的损失。 实际上,在保险法颁前i 实施之前,各保险公司相关的意外保险和健康保 险合同中,均有代位求偿条款的规定,自保险法实施后才废止。但是在实务 中,各保险公司也同时在条款巾规定,投保方在申请医疗费给付时,应提供医疗 费原始凭证,导致投保方无法向第三者索赔( 向第三者的索赔仍应提供原始凭 证) ,以此规避保险法第6 7 条的规定。同时也从另一方面说明该条款确实存 在问题。 ( 3 ) 结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人身保险合同中的意外伤害医疗保险和健康保 险中的医疗保险等险种应适用代位求偿权条款,人寿保险h i 适用于代位求偿权条 款。现行保险法第6 7 条列此没有区别对待太笼统,应予以修改。 ( 4 ) 保险法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 导致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源,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没有区分“伤残死亡生存保险金”和“医疗费保险会”两种不同的赔付 方式。保险法中关于人身保险的赔付均以“保险金”概括,没有区分两种赔 付方式之问存在根本不同的性质内涵。伤钱死亡生存保险会是一种约定给付,无 i h 偿作川。阪,费侏险金址刈实际z 乏牛的坝尖的补偿。 第二保险法的结丰,j 存z l :缺弼。表现为对保险合同的法律分炎馊川了0 i 恰 当的标准。它是按保险标f | 0 的小州将保险合同分为蚶,1 :保险合i ,d 和人身保险合 i 州,f f 廿求偿蟓则的适川范址1 补f _ ;l 喇二保险合川年给付性保险合川平埘j 、i 的, 蚶j 叫朵险和补偿性保险、人身保险剐给付忭保险的内澜j i :无一对啦天系。补偿 性保险合同包含了所有的财产保险及人身保险中的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等 损害保险( 又称非寿险) ,给付性保险合厨指人身保险中的人寿保险( 简称寿险) 。 寿险和非寿险的性质截然不同,实务处理上也存在许多区别,代位求偿原则只是 其中之一。而寿险和补偿性保险、非寿险和给付性保险的内涵是一一对应的。在 一定程度上寿险与非寿险冉勺分类比人身保险与财产保险的分类更科学,所以许 多国家的保险法都将保险业务分为寿险和非寿险8 ,而不使用财产保险和人 身保险的分类标准,这就可以避免产生上述问题和错误。 4 小结和建议 结合上述分析,笔者对现行保险法中关于代位求偿原则的规定提出如下 修改建议: ( 1 ) 改变保豫法的结构体系,即把保险业务分为寿硷和非寿险两大类, 在非寿险合间中适用代位求偿权,而在寿险合同中则不适用。其它条款也依此做 出相应修改。这相当于重新划定保险范畴,不仅对我国的保险法律体系包 括保险理论和保硷实务都将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并可能导致新的问题和矛 詹。这一点需要引起充分的重视。 ( 2 ) 修改人身保险合同中的相应条款即第6 7 条,对人寿保险、意外保险和 健康保险分别做出规定,并将人身保险的给付分为伤拽死亡生存保硷金给付和医 疗费用保险会给付两种方式。建议修改为:人身保险的被保险人因第三者的行为 而发,i i 死亡、伤媛或者疾痫等保险事故,导致被保险人发生医疗费用支出的,i 呆 险人自向被保险人给付医疗费用保险金之闩起,在给付金额范围肉代为行使被保 险人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导致被保险人死亡、协残的保舱人向被保险人 或者受益人给付死亡伤残保险会后,不得享有向第二者追偿的权利。根明显,第 二项建议更具操作性,但从长远来看,第一项建议将是今后必然的选择。 三代位求偿权的行使的相关问题 ( 一) 对保险人的效力 海i 保险代位求偿权对保险人的效力t 要足指保险人j 如、j 以准的粥义仃使 代傅求偿枞。侏险人依倮险台州的约定好付被保险人仙:险事故造成的损失厉圳 代傅求偿权。侏险人依保险合同的约定腑f _ j 被保险人闪仙! 险事故造成的捌失厉l ! | 】 8 并p l l :念:幡n 小德i 訇枸:斗州一珀:陆干 杼仙:舱:戈用分沁埘产。心仆班j 、奸和世聩你恃 4 、肌分山j ,剌几舟f * 嚣9 6 年新删lj 帆似险业“ 杯为打瞳目圩诗。 可取得并行使代位求偿权。那么,保险入应以自己的名义还是以被保险人的名义 向第三人求偿? 各国立法对此规定不一 1 代位求偿权行使名义的三种观点 ( i ) 第一种观点认为,代位求偿权应当出保险人以被保险人的名义行使。 因为代位求偿权是被保险入对第三人债权的转移,债权是特定人之问的民事法律 关系,保险人与第三人之间没有直接的法律关系,不能就特定的债向债务入主张 权利。英国普通法的作法与此相同。普通法认为,在诉讼时,保险人应为名义上 的原告,并可请求法院强制被保险人允许保险人以被保险人的名义向第三人主张 权利,例如请求法院强制被保险人给保险人指定的律师签发“授权委托书”等9 。 英国最早的有关代位求偿权的判例m a s o n v s a i n s b u s y ( 1 7 8 2 ) 旧一案中,保险人 就是以被保险人的名义进行追偿的。此外,英国的立法也有类似的规定,如英国 财产法第1 3 6 条规定:被保险人对第三人的请求权以法定形式转让给保险人的, 保险人在赔偿被保险人的损失后,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诉请第三人而行使代位求偿 权:被保险人对第三人的赔偿请求权没有依照法定形式转让的,保险人不得以自 己的名义而仅能以拔保险人的名义诉请第三人而行使代位求偿权。“ ( 2 ) 第二种观点认为,代位求偿权只能以保险人的名义行使。因为代位求 偿权是一种法定的权利,保险人于赔偿后当然发生债权移转豹效果n ,保险人当 然取得被保险入对第三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无需以被保险入豹名义向第三人求 偿。r 本法的规定采此观点。如同本商法典第6 6 1 、6 6 2 条规定:保险人在保险 赔偿范围内自动取得被保险人对于第三人的权利权利的行使以保险人的名义为 之。我国台湾地区的学者也在他们的论著中表明了与此观点一致的看法b 他们 认为,根据台湾保险法第5 3 条豹规定,保险人于给付保险赔偿后代位取得 被保险人对第三人的请求权,具有法定债权移转的效果,保险人以支付保险赔偿 而取得的代位求偿权是保险人的权利,所以保险人应以自己的名义行使。 ( 3 ) 第三利一观点认为,保险人既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也可以以被保险人的 名义行使代位求偿权。因为不管以准的名义求偿其目的均是通过向保险事故责 9 t :鹏南:海l :保险含i 川法详论人连海事人学般n 1 9 9 9 年版,第1 6 3 瓤。 i o 芈熹牛:涉外保险, 土障f f l 版扎,1 9 9 9 年罐3 版第6 2 负。 1 1h o w a m nb e w n c t t :t i , e l a w o f m a r l n e i n s u r a n c e o x f o r d ,1 9 9 6 ( p 1 3 8 ) 1 2 栉讲:保险泣三民书局1 9 8 1 年敝第15 3 蜓 1 3 荆;旺波:保险法三民书局1 9 7 6 年籀i 敝,第12 6 虹。 任入求偿以补偿自己业已赔付的损失,而且这种做法在实践中也已得到保险公司 的普遍接受,如平安保险公司赔款收据及权益转让书 格式中对此就表述为: 立书人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