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客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设计说明书.doc

黄海客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设计【汽车类】【10张CAD图纸】【优秀】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46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32061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40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4-09-16 上传人:上*** IP属地:江苏
50
积分
关 键 词:
黄海客车 制动能量 回收系统 设计 汽车 cad图纸
资源描述:

黄海客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设计

44页 18000字数+说明书+任务书+开题报告+10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中期检查表.doc

任务书.doc

变量柱塞泵装配图.dwg

封皮.doc

弹性联轴器.dwg

成绩评定表.doc

指导教师评分表.doc

推荐表.doc

摘要.doc

支架.dwg

放油嘴.dwg

法兰.dwg

液压油箱.dwg

液压系统整车布置图.dwg

液压缸装配图.dwg

清洗盖.dwg

目录.doc

答辩评分表.doc

联轴器.dwg

评阅人评分表.doc

过程管理封皮.doc

题目审定表.doc

黄海客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doc

黄海客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设计说明书.doc

目    录

摘要I

AbstractII

第1章 绪论4

1.1课题研究现状4

1.2研究的主要目的5

第2章 新型电控液驱汽车工作原理及分析6

2.1新型电控液驱汽车的工作原理6

2.2与混合动力车的比较6

2.2.1 节能,环保性能比较分析6

2.2.2 动力性分析8

2.2.3结论9

2.3新型电控液驱客车特点10

2.4本章小结10

第3章 电控液驱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方案设计12

3.1主方案的选择12

3.2本章小结13

第4章 液压系统的主要部件设计15

4.1液压系统压力的确定16

4.2液压马达的选择16

4.2.1 根据最高车速要求16

4.3液压泵的选择及零部件的设计18

4.3.1液压泵的选择18

4.3.2法兰和弹性联轴器的设计19

4.4液压油的选择19

4.5管件的选择19

4.6液压蓄能器的选择20

4.6.1 蓄能器类型的选择20

4.6.2 蓄能器参数确定20

4.7油箱的设计21

4.7.1 液压油箱有效容积的确定21

4.7.2  液压油箱的外形尺寸设计22

4.8液压缸的设计24

4.8.1液压缸的工作压力确定24

4.8.2液压缸内径D和活塞杆直径d的确定24

4.8.3 液压缸壁厚和外径的计算24

4.8.4 液压缸工作行程的确定24

4.8.5缸盖厚度的确定25

4.8.6 最小导向长度的确定25

4.8.7 缸体长度的确定25

4.8.8 液压缸强度校核25

4.9液压阀的选择25

4.9本章小结26

第5章 电控液驱客车的动力性分析27

5.1 行驶阻力特性分析27

5.2动力性分析27

5.2.1 加速过程的性能分析27

5.2.2制动过程的性能分析30

5.2.3最大爬坡度分析32

5.3方案分析33

5.4本章小结33

第6章 电控液驱客车的经济性分析34

6.1 ?采用变量泵的燃油经济性分析35

6.1.1加速工况燃油消耗量计算35

6.1.2等速工况燃油消耗量计算37

6.1.3减速工况燃油消耗量计算37

6.1.4怠速工况燃油消耗量计算38

6.1.5四工况循环百公里燃油消耗量计算39

6.2本章小结39

结  论40

参考文献41

致    谢42

摘  要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电控液驱汽车的总体方案与液压系统设计。新型电控液驱汽车能够显著提髙车辆经济性、排放性和主动安全性等多方面的性能,是对常规汽车有较大变革的、 机电液一体化的髙新技术产品。随着对车辆节能环保性能的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具有良好 节能环保性能的新型电控液驱汽车显然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与良好的发展前景。

   本文所作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 1.电控液驱客车底盘布置方案设计、分析与优化。 2.液压系统的设计与相关部件的设计与计算。3.对新型电控液驱汽车的动力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增加变速器改善了起动转矩不足的问题。4.对新型电控液驱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进行了分析。根据国家标准中规定的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对变量泵的客车进行燃油经济性的计算和对比研究,分析了其节能原理。5.将新型电控液驱汽车和节能机理相似的混合动力车进行研究。

   通过设计,完成了新型电控液驱客车的总体方案与液压系统设计。

关键词;电控;液压驱动;客车;设计;能量回收;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new technical scheme of vehicle with electronic control and hydrostatic drive is researched and its hydraulic system is designed.The new vehicle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fuel economy and active safety,reduce emission and so on.It is an innovational product with high techniques.As the increasing requirement .

   The research work of this paper primarily includes;The arrangement of thechassis is analyzed and optimized;The hydraulic system is designed.The acceler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new vehicle is simulated and the starting torque is improved byinserting a transmission;The fuel economy of the new vehicle is simnulated.According to the testing methods of the fueling consumption of our nation,thefueling consumption of the new vehicle installing the constant displacement pump or the variable displacement pump is calculated independently,and the cause og its fuel saving is analuzed.The basic performance between the new vehicle and the hybrid electric is studiedThrough research.

   Thought the design.Finshed the new technical scheme of vehicle hydrostatic drive is researched and its hydraulic system is designed.  

Keywords:HydrauliDriving;PassengerCar;Designing;PerformanceSimulation;

      EnergyReceive;

1.1课题研究现状

   液压传动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高功率重量比,体积小且能进行无级调速等特点,使得液压传动具有在汽车、工程机械、拖拉机及军事车辆等中运用的潜力。    在国外,70年代由于能源危机的出现,以节能为目的的研究工作相继开,通过对二次调节系统施以不同的控制策略,可使车辆的燃油经济性提高,节省燃油可达30%。瑞典对二次调节系统在牵引机车和叉车上的应用进行了理论研究,得出结论:在这两个领域,二次调节系统比飞轮储能复合传动系统更有效。美国烕斯康星大学也对蓄能器储能复合传动进行了研究,并于1985年在德国礼公司的公共汽车上得到实现。通过推算,得出结论:将公共汽车的传 动系统改成二次调节系统后,三年内车辆节省的开支就可以回收改装成本,而且 同时还有降低发动机废气排放的好处。最近几年加拿大、日本一些学者仍在继 续进行此方面的研究,并将成果申请了专利。    在国内,对该方面的硏究还不多,主要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东北农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主要是对液压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方面的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对二次调节系统也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但是尚无样车的试验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提出了一种电控液压复合驱动系统,并对其进行了理论研究。    与二次调节系统节能原理相似的是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目前,从事该方面研究的人也越来越多。具有代表性的是1997年丰田公司在车上使用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则。该系统在减小排放,提髙燃油经济性方面是比较明显,目前已有数种车型投放市场井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作为该系统的重要组成元件之一的蓄电池的造价较高,使用寿命也较低。    而对于二次调节系统,随着液压元件性能的提高和价格的降低,电子技术的飞越,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并在未来将电控液驱汽车 推向市场,实现商品化,使电控液驱汽车真正进入百姓生活。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压传动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高功率重量比,体积小且能进行无级调速等特点,使得液压传动具有在汽车、工程机械、拖拉机及军事车辆等中运用的潜力。在国外,70年代由于能源危机的出现,以节能为目的的研究工作相继开,通过对二次调节系统施

以不地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家园,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自从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人们倍加意识到能源的有限性。与此同时,地球环境也遭受多种产业及交通工具污染的威胁,汽车工业及汽车对环境的污染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而交通事故造成很多人员的伤亡及巨大经济损失,已是社会的公害则。因此发展节能、环保、安全型汽车是汽车行业的主要研究方向。 汽车在制动时,其动能通过制动器的摩擦片和制动鼓的摩擦作用产生热能而 被浪费掉,不能加以利用。本课题综合考虑了上述多种因素设计了新型电控液驱汽车。它能很好满足汽车节能、环保、安全等方面的要求。通过电控液驱客车 的设计研究,可以掌握电控液驱汽车的关键技术,促进定压网络液压马达控制系 统(二次调节系统)理论的发展,并使二次调节系统尽快应用于车辆中。同时, 也为今后电控液驱汽车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新型电控液驱汽车降低燃油消耗 量和减少有害排放的效果是很明显的。这对于当前我国石化燃料不足,其它代替 能源尚未完全幵发利用的现状以及缓解城市空气污染状况来说具有很深远的意义。 新型电控液驱汽车能够显著提高车辆经济性、排放性能和主动安全性等多方面的性能,是对常规汽车有较大变革的、机电液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产品。随着对车辆节能环保性能的重视与要求的与日提高,具有良好节能环保性能的新型电控液驱客车。

   设计一种新型电控液驱汽车液压系统。能够相助提高车辆经济性,排放性和主动安全性等多方面的性能。确定液压系统的总体组成,进行各个相关部件的设计与计算。

电控液驱客车底盘布置方案设计,分析与优化。

液压系统的设计与相关部件的设计与计算。

重点是液压元件的设计与计算。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质量和体积。

对新型电控液驱汽车进行经济性和动力性分析

    新型电控液驱汽车的工作原理:由电控单元1控制发动机2间歇工作于最佳经性区域,发动机直接驱动液压泵。给液压系统和液压蓄能器7提供恒定高压油。压力油的作用下 二次元件(变量马达)8通过减速器9驱动车辆的驱动轮10,实现车辆的加速和匀速行驶。当车辆在制动过程中,二次元件在电控单元1的控制下,使二次元件处于液压泵工作状态,所输出的液压油送入液压蓄能器,将车辆的动能以液压能的形式存储在液压蓄能器中。在起动和加速过程中液压蓄能器中的压力能又通过工作于液压马达工况的二次元件转变为汽车的动能。这样,使得发动机工作与否和汽车的行驶工况基本无关,而只取决于液压蓄能器的压力。发动机可以最大限度地工作在最佳经

2.2与混合动力车的比较

2.2.1 节能,环保性能比较分析

   以混合动力汽车相同的整车有关参数及相同的发动机进行车辆的性能仿真计算。其主要技术参数见表2.1。其中旋转质量换算系数是指由混合动力汽车改为电控液驱汽车后的数值。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万有特性图见图2.2。

   NEDC工况是欧洲使用的一种用于测试轻型车辆及轿车的燃油经济性的车辆试验

           表2.1 混合动力汽车的整车有关参数  

参数数值

车辆总质量(kg)1000

车辆迎风面积A1.9

发动机最大功率(kw)50

空气阻力系数0.25

旋转质量换算系数1.01  本设计提出了一种新型电控液驱汽车底盘的总体方案。以城市客车的底盘为基础进行设计研究,给出了其液压系统和主要部件的选择和设计方法。对新型控液驱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给出了计算动力性和经济性的方法。分析了新型电控液驱汽车的驱动方案,通过增加变速器改善了起动转矩不足的问题。以国家规定的模拟城市四工况循环的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为基础,计算了新型电控液驱汽车的城市四工况循环的百公里燃油消耗量。

   新型电控液驱汽车能够显著提高客车经济性、排放性能和主动安全性等多方面的性能,是对常规汽车有较大变革的、机电液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产品。随着对客车节能环保性能的重视与要求的日益提高,具有良好节能环保性能的新型电控液驱汽车显然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与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国内外大量研究集中在研制混合动力汽车上。新型电控液驱汽车与其相比较,在节能机理上有相似之处,在性能、主要元器件的技术成熟程度以及制造成本等方面均有着较强的竞争力,值得深入的研究。  本设计提出了一种新型电控液驱汽车底盘的总体方案。以城市客车的底盘为基础进行设计研究,给出了其液压系统和主要部件的选择和设计方法。对新型控液驱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给出了计算动力性和经济性的方法。分析了新型电控液驱汽车的驱动方案,通过增加变速器改善了起动转矩不足的问题。以国家规定的模拟城市四工况循环的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为基础,计算了新型电控液驱汽车的城市四工况循环的百公里燃油消耗量。

   新型电控液驱汽车能够显著提高客车经济性、排放性能和主动安全性等多方面的性能,是对常规汽车有较大变革的、机电液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产品。随着对客车节能环保性能的重视与要求的日益提高,具有良好节能环保性能的新型电控液驱汽车显然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与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国内外大量研究集中在研制混合动力汽车上。新型电控液驱汽车与其相比较,在节能机理上有相似之处,在性能、主要元器件的技术成熟程度以及制造成本等方面均有着较强的竞争力,值得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工程机械液压与液力传动. [J]吉林工业大学等校编写.机械工业出版社.

[2]孙永忠.联体泵马达系统特性计算机仿真. [J]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7.

[3]张利平.液压控制系统及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4]路甬祥.液压启动技术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5]徐安 陈德阳,汽车底盘. [J]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6]姚怀新,行走机械液压传动与控制. [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7]曾祥荣.液压传动. [J]国防工业出版社,1980.

[8]周有强 崔学良 董志峰,机械无级变速器发展概述

[9]李春明.汽车底盘电控技术. [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0]常思勤.关于一种新型电控液驱车辆的探讨. [M]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02.

[11]常思勤 易纲.一种新型电控液驱车辆性能仿真. [M]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

[12]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M].科学出版社,2001.

[13]韩文.新型电控液驱车关键技术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2005

[14]胡纪滨.高效液压机械连续无级传动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15]雷天觉.新编液压工程手册.[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16]Krshan V Mohan,Oner Ariel, Song.Lin Yang,and John H Johnson. A Computer Simulation of the turbocharged Vehicle Engine Cooling System Simulation.SAE Paler971 804,1997.

[17]曹清泽.液压系统的故障判断重在分析.工程机械与维修[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18]扬玉坤.液压系统的维护[M]。机械管理开发出版社,1987.

[19]王兴才.液压系统的冲击.建筑机械化出版社,1998.

[20]拂晓.液压系统的基本设计及原理,黑河科技出版社,1997.

内容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填表日期2011年 4月20 日迄今已进行 8 周剩余 9 周学生姓名姜保罗院系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车辆工程B07-10指导教师姓名纪峻岭职称副教授从事专业车辆工程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黄海客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设计学生填写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已完成主要内容待完成主要内容 (1)基本方案的确定;(2)进行了初步的计算;(3)完成零件草图。(1)将草图完善,绘制出完整装备图; (2)绘制液压系统原理图; (3)完成设计说明书。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在设计的过程中,对液压系统总体设计布局不够合理,对装配图的画法不够清晰。在以后的设计中将明确目标,理清思路,认真学习研究将毕业设计完成。学生签字:姜保罗 指导教师意 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教研室意 见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SY-025-BY-5SY-025-BY-2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姜保罗院系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车辆工程B07-10班指导教师姓名纪峻岭职称副教授从事专业车辆工程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黄海客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设计一、设计(论文)目的、意义汽车在制动时,其动能通过制动器的摩擦片和制动鼓的摩擦作用产生热能而被浪费掉,不能加以利用,本课题综合考虑了上述多种因素设计了新型电控液驱汽车。它能很好满足汽车的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要求。通过电控液驱客车的设计研究,可以掌握电控液驱汽车的关键技术。促进定压网络液压马达控制系统。理论的发展,并使二次调节系统尽快应用于车辆中。同时,也为今后电控液驱汽车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新型电控液驱汽车降低燃油消耗量和减少有害排放效果是很明显的。这对于我国石化燃料不足,其他代替品尚未开发利用的现状以及环节城市空气污染状况来说有深远意义。新型电控液驱客车能够显著提高车辆经济性,排放性,和主动安全性等多方面性能,是对常规契合就较大变革的,机电液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产品。随着对车辆节能环保性能的重视与要求日益提高,具有良好节能环保性能的新型电控液驱客车显然具有很大市场需求与发展前景。二、设计(论文)内容、技术要求(研究方法)1.设计内容:设计一种新型电控液驱汽车液压系统。能够提高车辆的经济性,排放性。确定液压系统总成,进行各个相关零部件的设计与计算。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电控液驱客车底盘布置方案设计,分析与优化。(2)液压系统的设计与相关部件的设计和计算(3)重点是液压元件的设计与计算。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质量和体积。(4)对新型电控液压汽车的动力性进行仿真分析三、设计(论文)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1、设计说明部分: (1)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15000字)2、设计图纸:图纸(折合零号图至少三张)四、进度安排(1)资料收集、调研,完成开题报告 第12周 (2月28日3月15日)(2)熟悉掌握新型电控液驱汽车特点 第 3 周 (3月16日3月24日)(3)能量回收系统方案设计 第45周 (3月25日4月 7 日)(4)设计参数的选择、设计、计算 第610周( 4月8日5月12日 )(5)设计说明书定稿,完成图纸绘制 第1114周(5月13日6月16日)(6)设计审核、修改 第1516周( 6月17日7月1日 )(7)准备答辩 第 17 周( 7月27月3日 )五、主要参考资料1 工程机械液压与液力传动。吉林工业大学等校编写.机械工业出版社2 孙永忠.联体泵马达系统特性计算机仿真。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9973 张利平.液压控制系统及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4常思勤,易纲.一种新型电控叶浅予车辆的性能仿真与分析.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45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M】 科学出版社 20016韩文.新型电控液驱车关键技术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2005 7胡纪滨.高效液压机械连续无级传动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 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8雷天觉.新编液压工程手册(上)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9 Krshna V Mohan,Oner Ariel,Song-Lin Yang,and John H JohnsonA ComputerSimulation of the turbocharged Vehicle Engine Cooling System SimulationSAE Paler97l 804,1997六、备注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 日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本科学生毕业设计 黄海客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设计系部名称: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B07-10班 学生姓名: 姜保罗 指导教师: 纪峻岭 职 称: 副教授 黑 龙 江 工 程 学 院 二一一年六月The Graduation Design for Bachelors DegreeThe Design of HuangHai BrakeEnergy Recoverg System Candidate:Jiang BaoLuoSpecialty:Vehicle Engineering Class:B07-10Supervisor:Associate Professor.Ji Junling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1-06HarbinSY-025-BY-9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学生姓名姜保罗性别男院系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车辆工程班级07-10班设计(论文)题目黄海客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设计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指导教师评分(X)评阅教师姓名职称评阅教师评分(Y)答辩组组长职称答辩组评分(Z)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百分制五级分制答辩委员会评语: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盖章): 系部公章: 年 月 日注:1、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组评分按百分制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百分制=0.3X+0.2Y+0.5Z 2、评语中应当包括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质量、能力水平、设计(论文)水平、设计(论文)撰写质量、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实施或写作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及学生答辩情况等内容的评价。SY-025-BY-6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分表学生姓名姜保罗院系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车辆工程07-10班指导教师姓名纪峻岭职称副教授从事专业车辆工程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黄海客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设计序号评 价 项 目满分得分1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102题目工作量;题目与生产、科研、实验室建设等实际的结合程度103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设计涉及学科范围,内容深广度及问题难易度);应用文献资料能力154设计(实验)能力;计算能力(数据运算与处理能力);外文应用能力205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技术经济分析能力)106插图(图纸)质量;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设计的实用性与科学性;创新性207设计规范化程度(设计栏目齐全合理、SI制的使用等)58科学素养、学习态度、纪律表现;毕业论文进度10得 分 X= 评 语:(参照上述评价项目给出评语,注意反映该论文的特点)工作态度: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研究能力或设计能力:强 较强 一般 较弱 很弱工作量: 大 较大 适中 较少 很少说明书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图纸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成果质量(设计方案、设计方法、正确性)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其他: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SY-025-BY-10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题 目黄海客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设计类别毕业设计学生姓名姜保罗院(系)、专业、班级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车辆工程07-10班指导教师纪峻岭职 称副教授设计成果明细:答辩委员会评语: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盖章): 院、系公章: 年 月 日备 注: 注:“类别”栏填写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其他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摘 要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电控液驱汽车的总体方案与液压系统设计。新型电控液驱汽车能够显著提髙车辆经济性、排放性和主动安全性等多方面的性能,是对常规汽车有较大变革的、 机电液一体化的髙新技术产品。随着对车辆节能环保性能的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具有良好 节能环保性能的新型电控液驱汽车显然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与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所作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 1.电控液驱客车底盘布置方案设计、分析与优化。 2.液压系统的设计与相关部件的设计与计算。3.对新型电控液驱汽车的动力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增加变速器改善了起动转矩不足的问题。4.对新型电控液驱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进行了分析。根据国家标准中规定的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对变量泵的客车进行燃油经济性的计算和对比研究,分析了其节能原理。5.将新型电控液驱汽车和节能机理相似的混合动力车进行研究。通过设计,完成了新型电控液驱客车的总体方案与液压系统设计。关键词;电控;液压驱动;客车;设计;能量回收;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new technical scheme of vehicle with electronic control and hydrostatic drive is researched and its hydraulic system is designed.The new vehicle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fuel economy and active safety,reduce emission and so on.It is an innovational product with high techniques.As the increasing requirement .The research work of this paper primarily includes;The arrangement of thechassis is analyzed and optimized;The hydraulic system is designed.The acceler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new vehicle is simulated and the starting torque is improved byinserting a transmission;The fuel economy of the new vehicle is simnulated.According to the testing methods of the fueling consumption of our nation,thefueling consumption of the new vehicle installing the constant displacement pump or the variable displacement pump is calculated independently,and the cause og its fuel saving is analuzed.The basic performance between the new vehicle and the hybrid electric is studiedThrough research.Thought the design.Finshed the new technical scheme of vehicle hydrostatic drive is researched and its hydraulic system is designed. Keywords:HydrauliDriving;PassengerCar;Designing;PerformanceSimulation;EnergyReceive;II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目 录摘要IAbstractII第1章 绪论41.1课题研究现状41.2研究的主要目的5第2章 新型电控液驱汽车工作原理及分析62.1新型电控液驱汽车的工作原理62.2与混合动力车的比较62.2.1 节能,环保性能比较分析62.2.2 动力性分析82.2.3结论92.3新型电控液驱客车特点102.4本章小结10第3章 电控液驱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方案设计123.1主方案的选择123.2本章小结13第4章 液压系统的主要部件设计154.1液压系统压力的确定164.2液压马达的选择164.2.1 根据最高车速要求164.3液压泵的选择及零部件的设计184.3.1液压泵的选择184.3.2法兰和弹性联轴器的设计194.4液压油的选择194.5管件的选择194.6液压蓄能器的选择204.6.1 蓄能器类型的选择204.6.2 蓄能器参数确定204.7油箱的设计214.7.1 液压油箱有效容积的确定214.7.2 液压油箱的外形尺寸设计224.8液压缸的设计244.8.1液压缸的工作压力确定244.8.2液压缸内径D和活塞杆直径d的确定244.8.3 液压缸壁厚和外径的计算244.8.4 液压缸工作行程的确定244.8.5缸盖厚度的确定254.8.6 最小导向长度的确定254.8.7 缸体长度的确定254.8.8 液压缸强度校核254.9液压阀的选择254.9本章小结26第5章 电控液驱客车的动力性分析275.1 行驶阻力特性分析275.2动力性分析275.2.1 加速过程的性能分析275.2.2制动过程的性能分析305.2.3最大爬坡度分析325.3方案分析335.4本章小结33第6章 电控液驱客车的经济性分析346.1 采用变量泵的燃油经济性分析356.1.1加速工况燃油消耗量计算356.1.2等速工况燃油消耗量计算376.1.3减速工况燃油消耗量计算376.1.4怠速工况燃油消耗量计算386.1.5四工况循环百公里燃油消耗量计算396.2本章小结39结 论40参考文献41致 谢42附录A 外文文献43附录B外文文献的中文译文49SY-025-BY-8毕业设计答辩评分表学生姓名姜保罗专业班级车辆工程07-10指导教师纪峻岭职 称副教授题目黄海客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设计答辩时间6月20日答辩组成员姓名安永东、石美玉、王瑛璞、王悦新、王强出席人数5序号评 审 指 标满分得分1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工作量、与实际的结合程度102设计(实验)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103应用文献资料、计算机、外文的能力104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图纸质量,设计的规范化程度(设计栏目齐全合理、SI制的使用等)、实用性、科学性和创新性155毕业设计答辩准备情况56毕业设计自述情况207毕业设计答辩回答问题情况30总 分 Z= 答辩过程记录、评语:自述思路与表达能力: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回答问题: 正确 基本正确 基本不正确 不能回答所提问题研究能力或设计能力:强 较强 一般 较弱 很弱工作量: 大 较大 适中 较少 很少说明书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图纸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成果质量(设计方案、设计方法、正确性)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其他: 答辩组长签字: 年 月 日SY-025-BY-7 毕业设计评阅人评分表学生姓名姜保罗专业班级车辆工程07-10指导教师姓名纪峻岭职称副教授题目黄海客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设计评阅组或预答辩组成员姓名第二答辩组出席人数5序号评 价 项 目满分得分1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102题目工作量;题目与工程实践、社会实际、科研与实验室建设等的结合程度103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设计涉及学科范围,内容深广度及问题难易度);应用文献资料能力154设计(实验)能力;计算能力(数据运算与处理能力);外文应用能力255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技术经济分析能力)156插图(图纸)质量;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设计的实用性与科学性;创新性207设计规范化程度(设计栏目齐全合理、SI制的使用等)5得 分 Y= 评 语:(参照上述评价项目给出评语,注意反映该论文的特点)回答问题: 正确 基本正确 基本不正确 不能回答所提问题研究能力或设计能力:强 较强 一般 较弱 很弱工作量: 大 较大 适中 较少 很少说明书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图纸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成果质量(设计方案、设计方法、正确性)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其他: 评阅人或预答辩组长签字: 年 月 日注:毕业设计(论文)评阅可以采用2名评阅教师评阅或集体评阅或预答辩等形式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材料题 目黄海客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设计学生姓名姜保罗系部名称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车辆工程BW07-10指导教师纪峻岭职 称副教授教研室车辆工程起止时间2010年2月28日2010年6月24日教 务 处 制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审定表指导教师姓名纪峻岭职称副教授从事专业车辆工程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黄海客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设计课题适用专业车辆工程课题类型Y 课题简介(主要内容、意义、现有条件、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一、 主要研究内容:设计一种新型电控液驱汽车液压系统。能够提高车辆的经济性,排放性。确定液压系统总体组成,进行各个相关部件的设计与计算。1. 电控液驱客车底盘布置方案设计,分析与优化。2. 液压系统的设计与相关部件的设计与计算。3. 重点是液压元件的设计与计算。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质量和体积。4. 对新型电控液驱汽车进行经济性和动力性分析二、 研究的意义设计一种新型电控液驱汽车液压系统。能够相助提高车辆经济性,排放性和主动安全性等多方面的性能。确定液压系统的总体组成,进行各个相关部件的设计与计算。三、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1、设计说明书(15000字)。2、设计图纸(折合零号图纸3张)。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教研室意见1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度好较好一般较差2对学生能力培养及全面训练的程度好较好一般较差3选题与生产、科研、实验室建设等实际的结合程度好较好一般较差4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好较好一般较差5课题预计工作量较大适中较小6课题预计难易程度较难一般较易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系(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注:课题类型填写 W.科研项目;X.生产(社会)实际;Y.实验室建设;Z.其它。SY-025-BY-1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论文)题目:黄海客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设计 院 系 名 称: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 业 班 级: 车辆B07-10班 学 生 姓 名: 姜保罗 导 师 姓 名: 纪峻岭 开 题 时 间: 2011年3月14日 指导委员会审查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开题报告撰写要求一、“开题报告”参考提纲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2. 文献综述(课题研究现状及分析);3. 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4. 技术路线或研究方法;5. 进度安排;6. 主要参考文献。二、“开题报告”撰写规范请参照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及毕业论文撰写规范要求。字数应在4000字以上,文字要精练通顺,条理分明,文字图表要工整清楚。 SY-025-BY-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姜保罗院系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车辆工程B07-10班指导教师姓名纪峻岭职称副教授从事专业车辆工程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黄海客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设计一、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目的和意义1、课题研究现状 在国外,70年代由于能源危机的出现,以节能为目的的研究工作相继展开在丹麦,P.Buchwald等学者在城市公共汽车上装备了二次调节系统,通过对二次调节系统施以不同的控制策略,可使车辆的燃油经济性提高,课节省燃油高达30%。瑞典对二次调节系统在牵引车和叉车上的应用进行了理论研究,得出结论:在这两个区域,二次调节系统比飞轮储能符合传动系统更有效。没过威斯康星大学也对蓄能器储能复合传动进行了研究,并于1958年在德国M.A.N.公司的公共汽车上得到实现。通过推算StefenMartini得出结论:将公共汽车的传动系统改成二次调节系统后,三年内车辆节省的开始就可以收回改装成本,而且同时还有降低发动机废气排放的好处。最近几年加拿大,日本一些学者仍在继续进行此方面的研究,并将成果申请了专利。日本早在混合动力车量产化之前,包括丰田、本田、日产等汽车公司都已申请多项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专利。近年来有关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的专利申请继续增加,对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研究进一步深入。液压传动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高功率重量比,体积小且能进行无级调速等特点,使得液压传动具有在汽车,工程机械,拖拉机及军事车辆等中运用的潜力 在国内,对该方面的研究还不多,主要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主要是对液压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方面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对二次调节系统也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但是尚无样车的试验研究。东北农业大学提出了一种电控液压复合驱动系统,并对其进行了理论研究。 随着汽车工业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的行驶速度不断提高,同时由于高速公路的反战,汽车的运输能力逐渐加大。据1976年统计,在日本的货运量当中,汽车占总运输量的74%。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公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起到主导作用。 然而正式由于个性汽车产量及流量的剧增,给社会带来了许多问题,醉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汽车的保有量增长迅速,能源需求量也将不断增长;同时由于车流密度大,造成交通拥挤,汽车需经常进行减速,起步和加速,制动次数极为频繁,一方面,制动时汽车的能量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制动器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是汽车行驶安全性受到影响。此外,汽车排出的大量废气和制动时的尖锐噪声对环境产生严重危害。所以这些问题使人们开始研究环保和节能汽车。在环保方面,人们正在研究使用天然气,电力,核能等汽车,但是由于天然气在不同地区分布不一样蓄量有限制,电力汽车的电网及道路条件限制,高能蓄电池的研究还未获得实质性突破,燃料电池汽车价格居高不下,氢能及核能的研究技术还不成熟,使得汽车在这方面受到一定限制。 随着液压元件性能的提高和价格的降低,电子技术的飞越,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并在将来将电控液驱汽车推向市场,实现商业化,使电控液驱汽车真正的进入百姓生活。综观现有实用化的不同的混合动力系统,制动能量回收控制在细节上有所不同。一般都采用电子控制的液压制动与制动能量回收的组合方式,也称为电液制动伺服控制系统。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地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家园,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自从1937年石油危机以来,人们倍加意识到能源的有限性。与此同时,地球环境也受到多种产业及交通工具污染的威胁,汽车工业及汽车对环境的污染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交通事故造成很多人员的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已是社会的公害。发展节能,环保,安全型汽车是汽车行业的主要研究方向。随着世界能源的日趋紧张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日趋增强,汽车的节能和环保问题备受世界各国的极大重视。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是徐发展的基础。因此,降低能源消耗,实现能源再利用,降低废气的排放,保护环境,已经成文世界各国科技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中国作为石阶上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为了保障国家的持续性发展,尤其要把资源和环境问题提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位置上来。石阶上的汽车保有量,1960年为1.3亿辆,1970年为2.5亿辆,1980年为4亿辆,1990年突破到6亿辆,至2003年已经超过7.2亿辆。在我国,汽车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1980年为年产量20多万辆,保有量为168万辆;1990年年产量50多万辆,保有量为360多万辆;2000年年产量突破200万辆,保有量1608.9万辆;可见汽车的年产量和保有量的增幅是惊人的,戒指2006年,我国汽车年产量为888多万辆,保有量超过4000万辆。由于汽车庞大的拥有量,因为对能源的消耗是惊人的,对环境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每日石油的消耗量为4000万桶左右,其中用于交通的约为30%50%,而在交通运输的石油消耗中,汽车占整个交通运输石油消耗量的70%80%,即汽车用油占是优良总消耗的30%多。环境污染方面,早晨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有CO.HV.NOX.PM.SO2.在发达国家,交通运输排污在大气污染尤其是城市大气污染中的比例早已上升为第一位。液压传动系统,即将汽车制动时的动能转变为液压能,在汽车加速或者上坡时再利用,即可缩短加速时间,减少气动时的排污问题,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制动能量回收是现代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车重要技术之一,也是它们的重要特点。在一般内燃机汽车上,当车辆减速、制动时,车辆的运动能量通过制动系统而转变为热能,并向大气中释放。而在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车上,这种被浪费掉的运动能量已可通过制动能量回收技术转变为电能并储存于蓄电池中,并进一步转化为驱动能量。例如,当车辆起步或加速时,需要增大驱动力时,电机驱动力成为发动机的辅助动力,使电能获得有效应用。 汽车在制动时,其动能通过制动器的摩擦片和制动鼓的摩擦作用产生热能而被浪费掉,不能加以利用。本课题综合考虑了上述多种因素设计了新型电控液驱汽车。它能很好满足汽车节能环保安全等方面要求。通过电控液驱客车的设计研究,可以掌握电控液驱汽车的关键技术,促进定压网络液压马达控制系统。理论的发展,并使二次调节系统尽快应用于车辆中。同时,也为今后电控液驱汽车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新型电控液驱汽车降低燃油消耗量和减少有害排放的效果是很明显的。这对于当前我国石化燃料不足,其他代替品尚未完全开发利用的现状以及环节城市空气污染状况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 新型电控液驱汽车能够显著提高车辆的经济性,排放性,和主动安全性等多方面性能是对常规契合有较大变革的,机电液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产品。随着对车辆节能环保性能的重视与要求的日益提高,具有良好节能环保性能的新型电控液驱汽车显然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与良好的发展前景。二、设计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本设计的主要内容:设计一种新型电控液驱汽车液压系统。能够小猪提高车辆经济性.排放性.和主动安全性等多方面性能。确定液压系统总体组成,进行各个相关部件的设计与计算。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电控液驱客车底盘布置方案设计,分析与优化。(2)液压系统的设计与相关部件的设计和计算(3)重点是液压元件的设计与计算。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质量和体积。(4)对新型电控液压汽车的动力性进行仿真分析三、技术路线(研究方法)收集相关资料 撰写开题报告 液压系统方案设计 主要零部件设计 液压马达的选择,液压泵的选择,液压油的选择,管件的选择,蓄能器的选择。 油箱的设计,液压缸的主要尺寸确定 动力性分析四、进度安排(1)资料收集、调研,完成开题报告 第12周 (2月28日3月15日)(2)熟悉掌握新型电控液驱汽车特点 第 3 周 (3月16日3月24日)(3)能量回收系统方案设计 第45周 (3月25日4月 7 日)(4)设计参数的选择、设计、计算 第610周( 4月8日5月12日 )(5)设计说明书定稿,完成图纸绘制 第1114周(5月13日6月16日)(6)设计审核、修改 第1516周( 6月17日7月1日 )(7)准备答辩 第 17 周( 7月27月3日 )五、参考文献1 工程机械液压与液力传动。吉林工业大学等校编写.机械工业出版社2 孙永忠.联体泵马达系统特性计算机仿真。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9973 张利平.液压控制系统及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4 备注路甬祥.液压气动技术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5 徐安 陈德阳,汽车底盘。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6 姚怀新.行走机械液压传动与控制。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7 曾祥荣.液压传动.国防工业出版社 19808 周有强.崔学良,董志峰 机械无级变速器发展概述9 李春明.汽车底盘电控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10常思勤.关于一种新型电控液驱车辆的探讨.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0211常思勤,易纲.一种新型电控叶浅予车辆的性能仿真与分析.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412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M】 科学出版社 200113韩文.新型电控液驱车关键技术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2005 14胡纪滨.高效液压机械连续无级传动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 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15雷天觉.新编液压工程手册(上)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16 Krshna V Mohan,Oner Ariel,Song-Lin Yang,and John H JohnsonA ComputerSimulation of the turbocharged Vehicle Engine Cooling System SimulationSAE Paler97l 804,1997六、备注指导教师意见:签字: 年 月 日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目 录摘要IAbstractII第1章 绪论41.1课题研究现状41.2研究的主要目的5第2章 新型电控液驱汽车工作原理及分析62.1新型电控液驱汽车的工作原理62.2与混合动力车的比较62.2.1 节能,环保性能比较分析62.2.2 动力性分析82.2.3结论92.3新型电控液驱客车特点102.4本章小结10第3章 电控液驱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方案设计123.1主方案的选择123.2本章小结13第4章 液压系统的主要部件设计154.1液压系统压力的确定164.2液压马达的选择164.2.1 根据最高车速要求164.3液压泵的选择及零部件的设计184.3.1液压泵的选择184.3.2法兰和弹性联轴器的设计194.4液压油的选择194.5管件的选择194.6液压蓄能器的选择204.6.1 蓄能器类型的选择204.6.2 蓄能器参数确定204.7油箱的设计214.7.1 液压油箱有效容积的确定214.7.2 液压油箱的外形尺寸设计224.8液压缸的设计244.8.1液压缸的工作压力确定244.8.2液压缸内径D和活塞杆直径d的确定244.8.3 液压缸壁厚和外径的计算244.8.4 液压缸工作行程的确定244.8.5缸盖厚度的确定254.8.6 最小导向长度的确定254.8.7 缸体长度的确定254.8.8 液压缸强度校核254.9液压阀的选择254.9本章小结26第5章 电控液驱客车的动力性分析275.1 行驶阻力特性分析275.2动力性分析275.2.1 加速过程的性能分析275.2.2制动过程的性能分析305.2.3最大爬坡度分析325.3方案分析335.4本章小结33第6章 电控液驱客车的经济性分析346.1 采用变量泵的燃油经济性分析356.1.1加速工况燃油消耗量计算356.1.2等速工况燃油消耗量计算376.1.3减速工况燃油消耗量计算376.1.4怠速工况燃油消耗量计算386.1.5四工况循环百公里燃油消耗量计算396.2本章小结39结 论40参考文献41致 谢42摘 要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电控液驱汽车的总体方案与液压系统设计。新型电控液驱汽车能够显著提髙车辆经济性、排放性和主动安全性等多方面的性能,是对常规汽车有较大变革的、 机电液一体化的髙新技术产品。随着对车辆节能环保性能的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具有良好 节能环保性能的新型电控液驱汽车显然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与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所作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 1.电控液驱客车底盘布置方案设计、分析与优化。 2.液压系统的设计与相关部件的设计与计算。3.对新型电控液驱汽车的动力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增加变速器改善了起动转矩不足的问题。4.对新型电控液驱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进行了分析。根据国家标准中规定的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对变量泵的客车进行燃油经济性的计算和对比研究,分析了其节能原理。5.将新型电控液驱汽车和节能机理相似的混合动力车进行研究。通过设计,完成了新型电控液驱客车的总体方案与液压系统设计。关键词;电控;液压驱动;客车;设计;能量回收;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new technical scheme of vehicle with electronic control and hydrostatic drive is researched and its hydraulic system is designed.The new vehicle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fuel economy and active safety,reduce emission and so on.It is an innovational product with high techniques.As the increasing requirement .The research work of this paper primarily includes;The arrangement of thechassis is analyzed and optimized;The hydraulic system is designed.The acceler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new vehicle is simulated and the starting torque is improved byinserting a transmission;The fuel economy of the new vehicle is simnulated.According to the testing methods of the fueling consumption of our nation,thefueling consumption of the new vehicle installing the constant displacement pump or the variable displacement pump is calculated independently,and the cause og its fuel saving is analuzed.The basic performance between the new vehicle and the hybrid electric is studiedThrough research.Thought the design.Finshed the new technical scheme of vehicle hydrostatic drive is researched and its hydraulic system is designed. Keywords:HydrauliDriving;PassengerCar;Designing;PerformanceSimulation;EnergyReceive;第1章 绪 论1.1课题研究现状液压传动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高功率重量比,体积小且能进行无级调速等特点,使得液压传动具有在汽车、工程机械、拖拉机及军事车辆等中运用的潜力。 在国外,70年代由于能源危机的出现,以节能为目的的研究工作相继开,通过对二次调节系统施以不同的控制策略,可使车辆的燃油经济性提高,节省燃油可达30%。瑞典对二次调节系统在牵引机车和叉车上的应用进行了理论研究,得出结论:在这两个领域,二次调节系统比飞轮储能复合传动系统更有效。美国烕斯康星大学也对蓄能器储能复合传动进行了研究,并于1985年在德国礼公司的公共汽车上得到实现。通过推算,得出结论:将公共汽车的传 动系统改成二次调节系统后,三年内车辆节省的开支就可以回收改装成本,而且 同时还有降低发动机废气排放的好处。最近几年加拿大、日本一些学者仍在继 续进行此方面的研究,并将成果申请了专利。 在国内,对该方面的硏究还不多,主要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东北农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主要是对液压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方面的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对二次调节系统也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但是尚无样车的试验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提出了一种电控液压复合驱动系统,并对其进行了理论研究。 与二次调节系统节能原理相似的是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目前,从事该方面研究的人也越来越多。具有代表性的是1997年丰田公司在车上使用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则。该系统在减小排放,提髙燃油经济性方面是比较明显,目前已有数种车型投放市场井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作为该系统的重要组成元件之一的蓄电池的造价较高,使用寿命也较低。 而对于二次调节系统,随着液压元件性能的提高和价格的降低,电子技术的飞越,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并在未来将电控液驱汽车 推向市场,实现商品化,使电控液驱汽车真正进入百姓生活。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压传动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高功率重量比,体积小且能进行无级调速等特点,使得液压传动具有在汽车、工程机械、拖拉机及军事车辆等中运用的潜力。在国外,70年代由于能源危机的出现,以节能为目的的研究工作相继开,通过对二次调节系统施以不地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家园,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自从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人们倍加意识到能源的有限性。与此同时,地球环境也遭受多种产业及交通工具污染的威胁,汽车工业及汽车对环境的污染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而交通事故造成很多人员的伤亡及巨大经济损失,已是社会的公害则。因此发展节能、环保、安全型汽车是汽车行业的主要研究方向。 汽车在制动时,其动能通过制动器的摩擦片和制动鼓的摩擦作用产生热能而 被浪费掉,不能加以利用。本课题综合考虑了上述多种因素设计了新型电控液驱汽车。它能很好满足汽车节能、环保、安全等方面的要求。通过电控液驱客车 的设计研究,可以掌握电控液驱汽车的关键技术,促进定压网络液压马达控制系 统(二次调节系统)理论的发展,并使二次调节系统尽快应用于车辆中。同时, 也为今后电控液驱汽车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新型电控液驱汽车降低燃油消耗 量和减少有害排放的效果是很明显的。这对于当前我国石化燃料不足,其它代替 能源尚未完全幵发利用的现状以及缓解城市空气污染状况来说具有很深远的意义。 新型电控液驱汽车能够显著提高车辆经济性、排放性能和主动安全性等多方面的性能,是对常规汽车有较大变革的、机电液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产品。随着对车辆节能环保性能的重视与要求的与日提高,具有良好节能环保性能的新型电控液驱客车。 设计一种新型电控液驱汽车液压系统。能够相助提高车辆经济性,排放性和主动安全性等多方面的性能。确定液压系统的总体组成,进行各个相关部件的设计与计算。1. 电控液驱客车底盘布置方案设计,分析与优化。2. 液压系统的设计与相关部件的设计与计算。3. 重点是液压元件的设计与计算。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质量和体积。4. 对新型电控液驱汽车进行经济性和动力性分析第2章 新型电控液驱汽车工作原理及分析2.1新型电控液驱汽车的工作原理电控液驱汽车具有节能、环保、操纵方便等优点。其液压系统的基本方案见图2.1。1、电控单元2、发动机3、溢流阀4、单向阀5、液压泵6、开关阀7、 液压蓄能器8、二次元件液压泵丨马达)9、减速器10、驱动车轮图2.1新型电控液驱汽车的基本方案 新型电控液驱汽车的工作原理:由电控单元1控制发动机2间歇工作于最佳经性区域,发动机直接驱动液压泵。给液压系统和液压蓄能器7提供恒定高压油。压力油的作用下 二次元件(变量马达)8通过减速器9驱动车辆的驱动轮10,实现车辆的加速和匀速行驶。当车辆在制动过程中,二次元件在电控单元1的控制下,使二次元件处于液压泵工作状态,所输出的液压油送入液压蓄能器,将车辆的动能以液压能的形式存储在液压蓄能器中。在起动和加速过程中液压蓄能器中的压力能又通过工作于液压马达工况的二次元件转变为汽车的动能。这样,使得发动机工作与否和汽车的行驶工况基本无关,而只取决于液压蓄能器的压力。发动机可以最大限度地工作在最佳经2.2与混合动力车的比较2.2.1 节能,环保性能比较分析以混合动力汽车相同的整车有关参数及相同的发动机进行车辆的性能仿真计算。其主要技术参数见表2.1。其中旋转质量换算系数是指由混合动力汽车改为电控液驱汽车后的数值。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万有特性图见图2.2。NEDC工况是欧洲使用的一种用于测试轻型车辆及轿车的燃油经济性的车辆试验 表2.1 混合动力汽车的整车有关参数 参数数值车辆总质量(kg)1000车辆迎风面积A1.9发动机最大功率(kw)50空气阻力系数0.25旋转质量换算系数1.01图2.2 Insight混合动力车的发动机万有特性图标准。图2.3是NEDC工况图。从图中可以看出,NEDC工况分为若干个加速、等速、减速和怠速工况。假设车辆在水平的路面上按NEDC工况的要求行驶,直至行驶100公里。每一个NEDE工况结束的蓄能器压力即为下一个工况蓄能器的初始压力。车辆釆用的是变量泵。发动机所釆用的控制策略:发动机工作与否完全取决于蓄能器的压力而与车辆的行驶情况无关,当蓄能器的压力低于其最低压力,则发动机工作在燃油消耗率最低的区域,也即发动机工作在最佳经济区。发动机提供的能量一部分用来驱动车辆行驶,一部分存储在蓄能器中。当蓄能器的眼里达到最大值时,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车辆行驶所需的能量完全由蓄能器提供。此时,蓄能器开始释放液压能,待蓄能器的压力低于其最低压力值时发动机才再次工作。若发动机工作在最佳经济区内所提供的功率无法满足车辆行驶要求时,就逐步提高发动机与转速,直至满足车辆行驶要求为止。当车辆减速行驶或制动时,发动机也处于怠速状态,车辆所有的动能通过变量玛法储存在蓄能器中,进行能量回收。表2.2是电控液驱车在不同的蓄能器体积和初始压力下的NEDC工况的百公里 燃油消耗量和能量回收率。其中,能量回收率是蓄能器回收的总能量和车辆按NEDC工况图2.3 NEDC工况图行驶时所能回收的总能量的比值。这里所能回收的总能量是指所有减速工况车辆所具有的动能的总和。蓄能器的体积为40L时,其对应的NEDC工况的能量回收率最髙,而NEDC工况的百公里燃油消耗量最低。其平均百公里燃油消耗量为3.87 L/KM蓄能器的体积减小时,因其能量回收率降低,使得其NEDC工况的百公里燃油消耗量有所增大。表2.2 NDEC工况的百公里燃油消耗率及能量回收率蓄能器体积(L)初始压力(MPa)最终压力(MPa)燃油消耗率(L/KM)能量回收率(%)402030.73.8856.24025.7530.73.8756.24031.530.73.8656.2252031.53.9647.82525.7531.53.9547.82531.531.53.9447.8162031.54.0637.61625.7531.54.0537.61631.531.54.0437.62.2.2 动力性分析1.加速性能分析:表2.3是Insingt混合动力汽车与电控液驱汽车的加速性能比较。在车辆从0加速到100km/h的过程中,Insing混合动力汽车的性能与电控液驱汽车的性能差不多。但是在车辆从100km/h加速到最高车速时,Insingt混合动力汽车的性能显然比电控液驱汽车的性能要好一些。这主要是因为Insingt混合动力汽车的传动效率较高,而电控液驱汽车的功率从发动机经变量(定量泵和变量马达及主减速器传递到车轮上的效率较低,一般只有0.8左右。这样使得相同功率的发动机所达到的车辆的最髙车速是不一样的。Insingt混合动力汽车的最高车速 要比电控液驱汽车的最髙车速大,且在高速情况下的加速性能要好一些。比较项目Insight混合动力车Insight参数下的电控液驱车0-100km/h所用时间(s)12.512.9100-150km/所用时间(S)17.330.70-150km/h所用时间(S)29.843.6最大加速度(4.53.65秒所行驶的距离(m)44.444.80-400m所用时间(s)18.718.6表2.3 Insight混合动力车与电控液驱客车的加速度比较2.爬坡能力分析图2.5车辆的最大爬坡度与行驶速度关系假设车辆以给定的车速匀速爬坡。车辆的最大爬坡度与爬坡时蓄能器的压力有关。蓄能器的压力越大,最 大爬坡度越大。在给定蓄能器的初始压力下,当车辆行驶的速度小于44km/h时, 变量马达的转速较低,由于变量马达的最大排量限制,变量马达所能提供的功率 要小于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因此在这一速度区间内车辆的最大爬坡度受到变量马达的最大排量的限制,没有完全利用发动机的功率。这时通过增大变量马达的排 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最大爬坡度的数值。同时也能改善车辆在低速时的加速性能。车辆行驶的速度等于或大于44km/h时,正好是变量马达所能提供的功率等 于或大于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这时最大爬坡度就与变量马达的最大排量无关了,而与发动机的最大功率有关。2.3新型电控液驱客车特点釆用二次调节系统,发动机的工作情况与负荷基本无关,可以保证发动机绝大部分时间工作于最佳经济性区域,同时实现制动能量的回收,将显著提高车辆经济性。而且在提高经济性的同时,可显著减少有害排放物。由于该种车辆中存在高压恒定液压源,“电控液驱”可进一步扩展到车辆的其他子系统中,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髙车辆性能,而且也对简化结构与降低制造成本有益。 例如,转向系统可实现电控液驱且各车轮独立控制与调节的动力转向;在悬架系 统中,可利用电控液驱实现主动悬架的功能。此外,目前已在一些车型中得到应用的电控液驱冷却风扇等也可实现一体化的设计与控制。车辆的特点表明其特别适用于频繁刹车、起动的城市公交车辆、越野车辆、清扫车辆、起重车辆、矿用挖掘车辆等。 二次调节系统是一种压力耦联系统,通过调节完全可逆的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广 马达(二次元件)的斜盘倾角来适应外负载的变化。二次调节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 二次调节系统中液压泵和二次元件的配合使用,可以使二次元件的输出轴 上转速进行无级调节,能够实现传动系的无级变速,可使发动机在任何车辆行驶速度下都能充分发挥其功率,从而大大改善车辆的动力性,起步平稳,操纵方便。由于系统是压力耦联系统,在系统的主要能量传输管路中没有会产生节流损失的液压元件(如减压阀、节流阀等彡,从而提髙了系统效率。二次调节系统通过控制马达排量的方向来控制马达的转向,通过改变马达 的排量来改变输出转矩的大小,从而得到所需的转向与转速。由于釆用了完全可逆的液压马达,所以系统可以将负载的制动能量回收储存起来并再加以重新利用。由于系统中具有液压蓄能器,当负载突然加大时,蓄能器可短期提供一部 分能量,起到平衡峰值功率的作用,从而可适当减小通常须按峰值功率选用的发动机与液压泵,提高系统效率。二次调节系统是在近似恒压的系统中传递能量的,系统网络中可连接多个互不相关的负载,这使多个车轮独立驱动、制动成为可能。同时也为今后进一步实现转向、悬架等子系统的一体化控制与调节提供了前提条件。这些特点都表明了二次调节静液储能传动系统在节约能源、环境保护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有极大的优势和潜力。2.4本章小结本章把电控压驱动汽车与insinght混合动力汽车在性能各方面进行粗略的比较,同时简要概括了其特点,分析得出其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与混合电动汽车相当。但由于其元件系列化成都与控制技术相对成熟,使得电控液驱汽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与混合动力汽车相比,新型电控液驱汽车在车辆性能、主要部件的技术成熟 程度、制造成本等方面均有着较强的竞争力,不存在像蓄电池(可靠性与寿命,自重以及成本等)这类仍在进行研究与短期内较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同时产品化后制造成本不会有大幅度的提高。由于其优越的性能(显著的节能效果及与之相关的低污染性能,车辆动力学特性的提高带来的高机动性、可控性以及主动安全性)及高性价比,而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完全可以发展成为一类有特色、有优势、有市场的汽车。第3章 电控液驱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方案设计3.1主方案的选择 新型电控液驱汽车的驱动和制动可以采用多种方案来实现。每一种方案有其自己的特点和有点。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来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案。下面给出三种主要的实现方案。方案1可以在客车的前后左右四个车轮各装一个变量马达。其基本方案见图3. 1。1、 电控单元 2、液压马达 3、车轮 4、发动机 5、液压泵 6、液压蓄能器7、液压管路 8、车架图3.1 在客车四个车轮上各装一个变量马达的基本方案图该种方案中四个变量马达可以同时或单独地进行工作。这主要取决于车辆的行驶工况需要,通过电控单元控制。车辆的驱动和制动由四个变量马达来实现。 由于四个变量马达可以单独地进行工作,因此,该种方案可以大大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通过性和制动性等。如车辆在加速行驶过程,左右车轮的地面附着系数不同的情况下(如在冰雪路面上,车辆的一边车轮在雪地上行驶而另一边的车轮在沥青路面上行驶,两边车轮上的地面附着系数是不同的,且相差甚大,可以通过调节左右车轮上变量马达的排量,从而调节左右车轮上的驱动转矩最大。限度地利用地面所能提供的附着力,使车轮不至于出现打滑现象。同样,在车辆 制动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调节变量马达的排量来调节车轮上制动转矩的大小,防止车轮抱死。而且由于釆用了四个变量马达,由四个变量马达共同完成车辆的驱 动行驶,因此,在相对于釆用两个变量马达的车辆来说,其变量马达的排量可以降低一倍。这样可以减小变量马达的体积,方便其在客车上的安装布置,这对于车轮上有限的空间来说是很有意义的。不过,由于在每个车轮上都装了一个变量马达,因此车辆的造价较高,且需要专门的轮边变量马达。实现车辆底盘的整体控制也较为复杂。方案2也可以只在客车的后桥上,左右车轮各装一个变量马达。其基本技术方案见下图。1、 电控单元 2、发动机 3、液压泵 4、液压蓄能器 5、管路 6、车轮 7、液压马达8、车架图3.2 在客车左右后轮上各装一个变量马达的基本方案图两个变量马达可以同时或单独地进行工作,车辆的驱动由这两个变量马达来实现。当进行常规制动时,可以由这两个变量马达来完成。而在紧急制动时,责由前轮的常规制动装置和后轮的两个变量马达同时来完成。方案3还有一种方案是在车辆的驱动桥上主减速器前装一变量马达。由这个变量马 达来实现车辆的驱动和常规制动。当需要紧急制动时,可以由前轮的常规制动装 置来辅助完成。这是一种比较简化的方案,在原有客车底盘的基础上进行改装设计较为方便,且车辆底盘的一体化控制比釆用四个或两个变量马达的车辆的控制要简单一些。本课题所设计的新型电控液驱客车就是釆用这种方案。其总体方案 见图3.3。它是对图2.1的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发动机、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蓄能器、液压阀等元件间的协调工作通过电控单元的合理控制来实现。课题以DD6840S09客车的底盘为基础进行改装设计。原客车的主要参数和预期改装设计 后客车的主要参数见表3.1。1、 发动机 2、液压泵 3、20、25单向阀 4、滤清器 5、8溢流阀 6、蓄能器 7、液压单向阀 9、卸荷阀 10、液压缸 11、14高速开关阀 15、液压马达 16、变速器17、后桥 18、发动机转速传感器 19、21油温传感器 22、24油箱 26、车轮叫速度传感器图3.3 新型电控液驱客车总体方案图这里假设改装设计后客车的整车总质量不变,客车的轮胎半径、空气阻力系数和迎风面积也不变。由于变量马达的最高转速限制,为了使改装设计后客车的 最高车速达到82km/h,客车的主减速器速比改为4.86。对于电控液驱汽车来说, 发动机的工作情况基本上和汽车负荷无关,因此,在保证改装设计后的客车和原客车有相同动力性的前提下,可以减小发动机的排量。这里发动机由原来的直列六缸柴油发动机以CA6110/125Z改为四缸柴油发动机以CA4DF2-14。发动机的最大功率由147KW改为103KW。表3.1 新型电控液驱客车主要参数原客车参数整车总质量(kg)12200主减速比6.25轮胎半径(m)0.505空气阻力系数0.6质量换算系数1.03迎风面积(m)3.3945发动机最大功(kw)率147最高车速(km/h)90最大爬坡度(度)16百公里油耗(l)23发动机型号CA6110/125Z预期改装后客车主要参数整车总质量(kg)12200主减速比4.86轮胎半径(m)0.505空气阻力系数0.6质量换算系数1.03迎风面积(m)3.3945发动机最大功率(kw)103最高车速(km/h)82最大爬坡度(度)16百公里油耗(l)19发动机型号CA4DF2-143.2本章小结 通过对三种方案的分析,通过对经济性,动力性等方面。选择出底盘布置方案,并画出系统原理图。第4章 液压系统的主要部件设计4.1液压系统压力的确定系统工作压力的选择范围要适中。系统工作压力低,势必加大液压的结构尺寸,而由于客车的布置空间限制,不允许过低的工作压力,同时,从材料消耗角度讲也是不经济的。反之,压力选得过高,对液压元件密封、制造精度要求 就高,必然加大了制造成本。综合考虑客车的工作条件,系统工作压力初选为 20-31.5MPa。4.2液压马达的选择4.2.1 根据最高车速要求 参考原车型的性能要求,确定电控液驱客车的预期动力性能要求,即的最髙车速、最大爬坡度及测试加速性能的方法。其中用以下两种方法之试车辆的加速性能:(1)车辆从0km/h加速到50km/h所需的时间;(2)车辆从0m加速到400m所需的时间;根据最高车速要求,由: (4.1)式中:可以求得为了达到预期最高车速要求,液压马达所需的理论功率。根据最大爬坡度要求,由: (4.2)式中:根据加速性能要求: (4.3) 1. 车辆从0km/h加速到50km/h所用时间t (4.4) (4.5)2. 车辆从0m-400m所需时间 (4.6)(4.7)式中s-加速了时间t后车辆所行驶的距离可以求得为了达到预期加速性能要求,液压马达所需的理论转矩。根据以上分析计算可以选出三种分别符合各自条件的马达,然后从三者当中选出排量最大的,作为客车马达。客车的主减速比为6.25在以上三个约束条件 下,若要求客车的爬坡度为16度,则客车的排量要求达到622.7ml/r由于随着变量马达排量的提高,一般,马达的最髙转速将随之下降。此时的变量马达的最高转速只有100r/min左右。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初选变量马达的排量为180ml/r。 其最高转速为2100r/min。4.3液压泵的选择及零部件的设计4.3.1液压泵的选择发动机最高转速: 由: (4.8)发动机最大转矩: 由: (4.9)根据发动机最大转矩: 由: (4.10)求得液压泵理论排量。根据发动机最大功率: 由: (4.11)可求得液压泵的理论流量: 由: (4.12)初选变量泵排量为100ml/r。最高转速在2700r/min左右。查手册选取sundstrand液压泵。4.3.2法兰和弹性联轴器的设计本设计采用法兰支架式联接。同时考虑本设计中的电动机与液压泵的联接在安装时产生同轴度误差带来的不良影响,常用带有弹性的联轴器。为了增加电动机与液压泵的联接刚性,避免产生共振,本设计把液压泵和电动机先装在刚性较好的底板上使其成为一体,然后底板加垫再装到液压油箱盖上。根据电机输出轴直径和柱塞泵输入轴直径无法选用标准的联轴器,所以自行设计梅花型弹性联轴器。4.4液压油的选择汽车的工作环境恶劣变化很大。在选择液压油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液压系统的环境条件 液压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热量,使得液压油的温度升髙。因此要 求液压油要有髙的抗燃性,即有高的闪点和自燃点。为了保证汽车有良好的乘坐舒适性要求液压油要有消除噪声的能力(空气溶解度、消泡性。同时要求液压浊对环境污染要小,没有毒性与气味。2.液压系统的工作条件液压系统工作在高压状态下压力达31.5Mpa,要求液压油有高的极压承载力,高压下的润滑性能要好。汽车的工作温度随季节和地区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对液压油的粘度、粘一温特性、热稳定性和低温流动性要求较髙。3.工作介质的质量考虑液压油的物理化学指标,对金属和密封件的适应性,防锈和防腐蚀能力, 抗氧化稳定性和剪切稳定性。4.经济性要求液压油的价格低廉,使用寿命长,易维护与保养。综合考虑液压系统的工作条件及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要求,选择YA-32液压油。4.5管件的选择 由于液压系统工作在高压状态下,因此选用耐高压钢管作为液压系统的管道。 道内油液的流量可以根据液压马达的最大流量来计算。管子内径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 (4.13)式中d-管子的内径q-油液的流量v-管内油液的油量,按规定的推荐流速选取 由于管道较短,取v=7.6m/s。液压马达最大流量q=324L/min、计算得管子内径d=30mm,查手册取d=32mm钢管。 4.6液压蓄能器的选择 4.6.1 蓄能器类型的选择 蓄能器在液压系统中的主要功能是储存能量、吸收脉动压力、吸收冲击压力 以及短时大量供油等。从能量回收和液压系统对外界突发工况的适应能力来讲, 蓄能器的容积应尽可能的大。但是蓄能器的容积大带来的后果是结构尺寸大,重量大。因此蓄能器的容积受到了客车的布置空间及自身重量的限制。蓄能器在本 系统中要求有较强的能量储存与释放功能,以及反应灵敏,工作平稳可靠,使用方便寿命长等。综合比较弹簧式、气瓶式、活塞式和气囊式蓄能器的特点,选择容积100L的气囊式蓄能器NXQ-L100。其结构示意图见图4.1。 图4.1 NXQ型气囊式蓄能器结构图、4.6.2 蓄能器参数确定选择蓄能器的初始充气压力为18MPa,由: (4.14)式中: 由于蓄能器工作过程大多术语多变过程,在贮油时,气体压缩为等温过程,放油时气体 膨胀为绝热过程,多变指数N取1.2,可以计算出: (4.15)4.7油箱的设计液压油箱的作用是贮存液压油、充分供给液压系统一定温度范围的清洁油液,并对回油进行冷却,分离出所含的杂质和气泡。4.7.1 液压油箱有效容积的确定液压油箱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影响散热的条件很多,通常按压力范围来考虑。液压油箱的有效容量可概略地确定为: (4.16)表4-1 液压油箱压力范围表系统类型低压系统()中压系统()中高压或大功率系统()2457612根据实际设计需要,选择的,所以此系统属于中高压系统,所以取: (4.17)式中:液压油箱有效容量;液压泵额定流量。参照机械设计手册成大先P20-767锻压机械的油箱容积通常取为每分钟流量的6-12倍。即: 应当注意:设备停止运转后,设备中的那部分油液会因重力作用而流回液压油箱。为了防止液压油从油箱中溢出,油箱中的液压油位不能太高,一般不应超过液压油箱高度的80%。所以,实际油箱的体积为:4.7.2 液压油箱的外形尺寸设计 液压油箱的有效面积确定后,需设计液压油箱的外形尺寸,一般设计尺寸比(长:宽:高)为1:1:11:2:3。但有时为了提高冷却效率,在安装位置不受限制时,可将液压油箱的容量予以增大,本设计中的油箱根据液压泵与电动机的联接方式的需要以及安装其它液压元件需要,选择长为1.5m,宽为1.1m,高为1.0m。4.7.3 液压油箱的结构设计一般的开式油箱是用钢板焊接而成的,大型的油箱则是用型钢作为骨架的,再在外表焊接钢板。油箱的形状一般是正方形或长方形,为了便于清洗油箱内壁及箱内滤油器,油箱盖板一般都是可拆装的。设计油箱时应考虑的几点要求:1. 壁板:壁板厚度一般是34mm;容量大的油箱一般取46mm。本设计中取油箱的壁厚为6mm。对于大容量的油箱,为了清洗方便,也可以在油箱侧壁开较大的窗口,并用侧盖板紧密封闭。2. 底板与底脚:底板应比侧板稍厚一些,底板应有适当倾斜以便排净存油和清洗,液压油箱底部应做成倾斜式箱底,并将放油塞安放在最低处。油箱的底部应装设底脚,底脚高度一般为150200mm,以利于通风散热及排出箱内油液。一般采用型钢来加工底脚。本设计中用的是槽钢加工的。3. 顶板:顶板一般取得厚一些,为610mm,因为本设计把泵、阀和电动机安装在油箱顶部上时,顶板厚度选最大值10mm。顶板上的元件和部件的安装面应该经过机械加工,以保证安装精度,同时为了减少机加工工作量,安装面应该用形状和尺寸适当的厚钢板焊接。4. 隔板:油箱内一般设有隔板,隔板的作用是使回油区与泵的吸油区隔开,增大油液循环的路径,降低油液的循环速度,有利于降温散热、气泡析出和杂质沉淀。隔板的安装型式有多种,隔板一般沿油箱的纵向布置,其高度一般为最低液面高度的2/33/4。有时隔板可以设计成高出液压油面,使液压油从隔板侧面流过;在中部开有较大的窗口并配上适当面积的滤网,对油液进行粗滤。5. 侧板:侧板厚度一般为3-4mm,侧板四周顶部应该加工成高出油箱顶板34mm,为了使液压元件的在工作等的情况下泄漏出来的油不至于洒落在地面上或操作者的身上,同时可以防止液压油箱的顶板在潮湿的气候中腐蚀。回油管及吸油管为了防止出现吸空和回油冲击油面形成泡沫,油泵的吸油管和回油管应布置在油箱最低液面50100mm以下,管口与箱底距离不应小于2倍的管径,防止吸入沉淀物。管口应切成,切口面向箱壁,与箱壁之距离为3倍管径。回油管的出口绝对不允许放在液面以上。本设计的管口与箱底的距离为160mm,切口与箱壁的距离为250mm。6. 回油集管的考虑:单独设置回油管当然是理想的,但不得已时则应使用回油集管。对溢流阀、顺序阀等,应注意合理设计回油集管,不要人为地施以背压。7. 吸油管: 吸油管前一般应该设置滤油器,其精度为100200目的网式或线式隙式滤油器。滤油器要有足够大的容量,避免阻力太大。滤油器与箱底间的距离应不小于20mm。吸油管应插入液压油面以下,防止吸油时卷吸空气或因流入液压油箱的液压油搅动油面,致使油中混入气泡。8. 泄油油管的配置: 管子直径和长度要适当,管口应该在液面之上,以避免产生背压。泄漏油管以单独配管为最好,尽量避免与回油管集流配管的方法。 9. 过滤网的配置:过滤网可以设计成液压油箱内部一分为二,使吸油管与回油管隔开,这样液压油可以经过一次过滤。过滤网通常使用50100目左右的金属网。10. 滤油器: 滤油器的作用及过滤精度 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油经常混有杂质,如空气中的尘埃、氧化皮、铁屑、金属粉末。密封材料碎片、油漆皮和 纱纤维。这些杂质是造成液压元件故障的额重要原因,它们会造成油泵、油马达及阀类元件内运动件和密封件的磨损和划伤,阀芯卡死,小孔堵塞等故障,影响液压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近年来对液压油的污染控制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极大重视。为了便于随时检查和观察箱内液体液位的情况,应该在油箱壁板的侧面安装液面指示器,指示最高、最低油位。液面指示器一般选用带有温度计的液面指示器。油箱顶板需要装设空气滤清器,对进入油箱的空气进行过滤,防止大气中的杂质污染液压油。空气滤清器的过滤能力一般为油泵流量的两倍,其过滤精度应与液压系统中最细的滤油器的精度相同。油箱内部应刷浅色的耐油油漆。以防止锈蚀。4.8液压缸的设计4.8.1液压缸的工作压力确定工作压力与系统压力一致为31.5MPa4.8.2液压缸内径D和活塞杆直径d的确定单活塞杆液压缸计算如下: (4.18)式中: 由上式可得: (4.19) 查手册D=50mm d=0.7D=32mm4.8.3 液压缸壁厚和外径的计算 按薄壁圆筒公式计算: (4.20) 查手册 则液压缸外径4.8.4 液压缸工作行程的确定由于在液压缸工作时要完成如下动作如图4-2图4-2 液压缸行程图即可根据执行机构实际工作的最大长度而确定。由上述动作可知工作行程为200mm。4.8.5缸盖厚度的确定一般液压缸多为平底缸盖,其有效厚度按强度要求可用下式进行近似计算。 (4.21) (4.22) 可分别取14mm和23mm4.8.6 最小导向长度的确定 (4.23)活塞杆宽度为B,一般取B=(0.6-1.0)D缸盖滑支撑面长度。根据液压缸内径D而定。当。4.8.7 缸体长度的确定液压缸缸体内部的长度应等于活塞的行程与活塞宽度的和。缸体外部尺寸还要考虑到两端端盖的厚度。一般液压缸缸体长度不应大于缸体内径D的20-30倍。即:缸体内部长度200+50=250mm即取缸体长度为290mm4.8.8 液压缸强度校核(1)缸筒壁厚校核:一般情况下,液压缸钢筒壁厚由结构确定,必要时进行强度校核。因为, 由:= (4.24)(2)活塞杆强度校核 由:25 (4.25)根据以上计算得出,所设计的液压缸符合强度标准。 4.9液压阀的选择本液压系统中采用了多种液压阀以实现不同的功能。主要用到的液压阀有:单向阀,溢流阀,电磁二通阀,卸荷阀,减压阀等。在选择液压阀时要考虑:液压阀的允许通过的最大流量要大于或等于系统所要求的最大流量;阀的额定工作压力应大于或等于系统的最高工作压力;阀的压降在允许范围 ;尽可能减小液压阀的体积和质量。关于液压阀的具体选择要求和使用细节可以在液压工作手册和液压产品使用说明书中查询。4.9本章小结根据液压系统的各项要求,设计了所需的液压元件。使液压系统能够顺利的进行工作。通过计算,令本液压系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尽量的减小元件体积。第5章 电控液驱客车的动力性分析5.1 行驶阻力特性分析 假设汽车匀速行驶,即Ff=0,在行驶过程中受到滚动阻力Ff,空气阻力Fw与坡度阻力Fi的作用: (5.1)根据客车参数,可以作出行驶阻力特性图。如图5-1,由图可知车辆的行驶阻力随车速和坡度的升高而增大。图5-1 车辆行驶阻力特性图5.2动力性分析5.2.1 加速过程的性能分析在客车加速性能分析时,不考虑客车的经济性,而是分析客车所能达到的最大加速性能。因此客车所能达到最大的加速性能与客车选用的是变量泵或定量泵无关。假定客车在水平的路面上从速度0开始加速行驶,客车行驶所需的高压油由液压泵提供,客车以其所能达到的最大加速度加速行驶。由: (5.2)可求得变量马达所能提供最大转矩。 由: (5.3)式中:。可以求得客车行驶过程中所需克服的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矩。由: (5.4)可以求得客车在t时刻加速度。在增加了dt时间后,客车的速度有下式求得。 (5.5)式中 :由: (5.6)可以求得变量马达在时刻由: (5.7)可以求得变量马达在时刻的流量(L/min)由: (5.8)可以得出变量马达的排量(ml/r)在:由: (5.9)在时刻由: (5.10) 式中: 在初始压力下,蓄能器的初始体积 (5.11) 由: 式中: 可以求得发动机转速。根据客车的参数可以仿真出客车加速过程中,液压泵和变量马达的排量、流量、转速以及蓄能器压力、发动机的转速、转矩和燃油消耗率的变化情况。在仿真过程中,对于变量马达和液压泵给定了一个简单的控制模式。即,在蓄能器初始压力低于31.5Mpa时液压泵以最大流量工作。且当变量马达所需流 量超过液压泵所能提供的最大流量的0.9倍时,若蓄能器的压力还没有达到最大 值,则控制马达的流量,使它等于液压泵的流量的0.9倍。等到蓄能器的压力达 到31.5Mpa时,再让马达的流量等于泵的最大流量。这样虽然在短时间内使客车的加速度有所下降,但是可以使蓄能器的压力继续上升,对接下来的客车加速有利。而且可以保证客车的最高车速不下降。客车的最高车速和蓄能器的最终压力 有关。在变量马达的最高转速允许的情况下,蓄能器的最终压力越大,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变量马达所提供的转矩也越大,其所能克服的车辆行驶阻力也越大,车辆的最高车速也越高。5.2.2制动过程的性能分析客车制动过程中,由于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因此不管客车釆用的是定量泵还是变量泵其制动性能是一样的。假设客车在水平的路面上以一定的初始车速开始制动。变量马达所能提供的最大制动转矩:由: (5.12)制动减速度: (5.13)变量马达的转速可由(5-9)式求得。蓄能器的体积变化量:由: (5.14)而蓄能器的压力由上式求得。制动过程中,客车的饿行驶速度:由: 式中: 客车的制动距离:由: 式中: 在仿真过程中假设客车在水平的路面上从50km/h的速度开制动减速,车轮上无装备其它的辅助制动装置,客车制动所需的制动力完全由变量马达提供,客车以变量马达所能提供的最大的制动转矩进行制动。图5-1是客车制动过程中,客车制动减速度、行驶速度和行驶距离、蓄能器压力和制动时间的关系图。在相同的初始车速下,客车制动时蓄能器的初始压力对客车的制动减速度影响较大。蓄能器的初始压力为31.5Mpa时,客车的制动减速度最大,客车制动距离最短相应地从幵始制动到停车所用的时间也最短。由: (5.15)可知,当蓄能器的初始压力低于31.5Mpa时,制动过程中客车所拥有的动能通过 变量马达给蓄能器充压。此时变量马达作为液压泵使用。蓄能器内的压力随之升高,同时变量马达所提供的制动转矩也随之增大,从而制动减速度也有所增大。当蓄能器的压力达到最大时,变量马达所提供的制动转矩也达到最大,因此制动减速度也达到最大。蓄能器的压力达到最大后,从变量马达出来的高压油将全部通过溢流阀流掉。此后客车所具有的能量将无法进行回收。在制动过程中随着客 车速度的减小,空气阻力和滚动阻力也随之减小,客车的制动减速度也会随之有 所减小。蓄能器的初始压力对客车的制动性能有较大的影响。蓄能器的初始压力 髙的,其制动性能好(这里假设没有用其它的制动辅助装置。但是蓄能器的初始压力对客车制动过程中的能量回收效率影响很大。在制动时,一般蓄能器的初始压力低的,能量回收率高压力低的,能量回收率高。如图5-2中,蓄能器的初始压力为20Mpa,可以全部回收客车在制动时所具有的所有动能。而蓄能器的初始压力为25.75Mpa时候。只能回收部分动能。对于蓄能器的初始压力为31.5Mpa的,不能回收任何能量。从能量回收角度来讲,希望在制动时蓄能器的初始压力尽可能低一些,以提高蓄能器的能量回收率。图5-2 加速过程性能分析图5.2.3最大爬坡度分析假设客车以一定的车速匀速爬坡。变量马达转速: 由: (5.16)式中:u-客车爬坡时的速度当马达的流量等于泵的最大流量时马达的排量: 由: (5.17)变量马达所能提供的最大转矩: 由: (5.18)客车的最大爬坡度: 由: (5.19)图5-3 客车最大爬坡度与行驶速度的关系 图5.3是客车的最大爬坡度与行驶速度的关系图。客车的最大爬坡度与爬坡时蓄能器的压力有关。蓄能器的压力越大,最大爬坡度越大。在给定蓄能器的初始压力下,当客车行驶的速度小于30km/h时,由于变量马达的最大排量限制,变量马达所能提供的最大功率要小于发动机所能提供的最大功率,因此在这一速度区间内客车的最大爬坡度受到变量马达的最大排量的限制,无法完全利用发动机所能提供的最大功率。当然,可以通过增大变量马达的最大排量来提高最大爬坡度的数值。客车行驶的速度等于或大于30km/h时,正好是变量马达所能提供的最大功率等于发动机所能提供的最大这时最大爬坡度就与变量马达的最大排量无关了。 从图中可以看出客车的爬坡性能较差,最大爬坡度只有4度。因此,需要釆用其他的方案来改善客车的爬坡性能。5.3方案分析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客车的动力性较差,最大爬坡度在2.3-4度之间(车速为5km/h时),客车从0加速到50km/h作所需时间为3137.2s之间。由于客车的总质量较大为12200kg。若只在原客车的主减速器前装一变量马达,则为了不降低原客车的动力性需要马达的排量很大。这使得变量马达的质量和体积变得很大,在客车底盘上难以布置。并且变量马达的排量增大导致其最高转速降低,使得客车的最高车速降低。从经济上考虑也是不合适的。因此,必须寻求其他的方案。以下给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在客车的前后四个车轮上都各自装上一个变量马达,或是在后桥的两个车轮上各装一个变量马达,而取消主减速器。这样可以降低对变量马达最高转速的要求,选择排量较大的变量马达,提高客车的最高车速并且由于釆用两个或四个变量马达及加大了变量马达的排量,变量马达总的排量加大了很多,可以满足客车的动力性要求。另一种方案是在主减速器前装入一个两级的变速器。在客车爬坡或低速加速时,可以釆用较大的传动比,这样可以增大变量马达加在车轮上的驱动转矩,提高客车的低速动力性。而在客车高速行驶时则釆用较小的传动比,保证客车的最髙车速不降低。5.4本章小结对系统进行动力性仿真分析,通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加速,制动,与最大爬坡度的动力性分析。经过分析,发现客车不能达到所需爬坡度。所以对之建立解决方案。选择了在主减速器前加一个二级变速器,通过变量马达来调节变速器自动换挡。当客车在高速行驶时采用较小的传动比。高速时采用较大的传动比。保证客车的车速不降低。这样可以在马达排量较低的情况下满足客车的动力要求。第6章 电控液驱客车的经济性分析汽车的经济性主要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模拟城市工况循环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进行仿真分析。对于城市客车,采用四工况循环试验方法进行计算分析。一个四工况循环分若干个加速、等速、减速及怠速工况。先求出各分工况的燃油消耗量, 再把其相加,便可以得到一个四工况的燃油消耗量。让客车按四工况重复循环行驶,直至行驶100公里把各个四工况的燃油消耗量相加,便可以得到整个四工况循环的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城市四工况循环见图6.1,具体说明见表6.1。在分折汽车的经济性的同时,也可以分析变量马达、变量泵、蓄能器及发动机等的主要参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采用发动机万有特性图。图6-1 城市客车四工况循环表6-1 城市四工况循环说明工况序号运转状态(km/h)行程(m)累积行程(m)时间(s)1025 换挡加速5.55.55.624.5308.8508011.87015011.422512027017.23254016043017.74减速行驶27070024.36.1 采用变量泵的燃油经济性分析釆用变量泵的四工况循环燃油经济性分析的方法与釆用定量泵的四工况循环燃油经济性分析的方法相仿。也是分别计算各加速、等速、减速和怠速的燃油消耗量。然后把他们相加,得到一个四工况的燃油消耗量。让客车按四工况重复循环行驶,直至行驶100公里,把各个四工况的燃油消耗量相加,便可以得到四工况的百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黄海客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设计【汽车类】【10张CAD图纸】【优秀】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320617.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