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我爱这土地》教案 语文版.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我爱这土地》教案 语文版.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我爱这土地》教案 语文版.doc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我爱这土地》教案 语文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选点说明】现代诗歌自由、灵巧,便于抒发情感。它善用意象,易于增强表达效果。以感情真挚、富于哲理著称的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是一首在现代诗歌史上广泛传诵的名篇。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者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这首诗意象内涵丰富,抒情方式巧妙。今年,正值抗战胜利70周年,我国举办了盛大的纪念阅兵庆典活动。这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趁此背景,抚今追昔,我们走进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以“赏析字句”、“体味意象”为切入点来领略这片土地的风景,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探索现代诗歌教学的新路。【策略说明】为了让学生领略我爱这土地的风景,我们主要运用了如下策略:1、运用今年我国举办的盛大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庆典活动的视频,介绍写作背景与作者。通过“阅兵掠影”,营造氛围;通过“回眸抗战”,结识作者。这样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易于让学生把握诗歌的主题。2、重视朗读,读品结合。教案中以读为主线,设计有“听读诗歌”、“品读诗歌”、“竞听诗歌”和“仿读诗歌”四个主要环节,而且注重读品结合,读中有品,品中有读。让学生真正理解作者的用意以及作品所表现的境界、传递的信息。3、每一个有独创性的诗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意象:在这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观察与认识,凝聚着诗人独特的思想与情感。艾青诗歌中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把这种感情表现得最为动人的,是他的我爱这土地。因此,我们注重抓住这一特点来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内涵丰富的意象,让学生深入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真挚的爱国情感。【过程设想】教学目标:1、熟读诗歌,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3、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教学难点: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设备。教学过程:序幕:阅兵掠影 营造氛围1、播放我国今年九月三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中的抗战老兵视频片段,营造氛围。2、导入新课:同学们,看到这威严的方阵、英武的军人、恢弘的气势;听到这惊天的口号、动地的脚步、褒扬的解说。抚今追昔,我们深感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自豪。更感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无数革命先辈为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有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有的以笔为枪,歌唱土地,助阵抗战。前者如抗战老兵,后者如艾青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着艾青走进我爱这土地。(多媒体展示课题、作者)穿越时空,共同回眸一段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一、回眸抗战,结识作者1、播放反映日寇暴行与人民反抗的视频、图片,介绍背景。2、结识作者。(多媒体展示:艾青,现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作品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其诗歌以“土地”和“太阳”为主要意象,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情感。)二、听读诗歌,整体感知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受诗情画意。2、朗读指导。(多媒体展示:注意语调、重音和节奏。)3、学生初读。三、品读诗歌,领略诗情(一)明确品读要求,阅读品读材料1、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与全诗理解:诗歌首句中,诗人为什么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形容鸟的歌喉一般用“清脆”、“嘹亮”、“圆润”等词,能否换成这些词,说说你的理由。2、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与整句诗理解:鸟歌唱的“土地”、“河流”、“风”和“黎明”各象征了什么?应该怎样读这几句诗呢?(比如哪些词语应该重读,用怎样的语调情感)请你亲自读一读。3、“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句诗中的“也”字有什么深意?全句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土地什么样的情感?4、第二节诗中“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中的“泪水”包含了哪几种情形?“常含泪水”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二)分配品读任务,合作探究完成(按照学习小组分配品读任务。)(三)交流展示品读成果参考答案:1、在当时的背景下,中国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遭受苦难,鸟儿虽然力量弱小,声音嘶哑,却还在奋力歌唱,急于抒发自己对祖国的感情,同时表达了作者与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深情。2、土地象征祖国大地 暴风雨象征日军侵略 河流和风满腔悲愤、人民反抗黎明美好未来3、鸟生要为祖国歌唱,死也要肥沃土地,为土地贡献最后的力量。诗句中的“也”字用得巧妙,把自然现象变成了鸟的主动追求,就好像中国人民拼死抵抗到底的牺牲精神。至此诗人对祖国至死不渝的爱得到升华。4、被侵略悲伤、激怒的泪水;看到人民的反抗悲愤的泪水;抗战胜利喜悦激动的泪水。诗人自问自答,至此,诗人的爱国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四)朗读强化(全班齐读,感受诗人对祖国深沉的挚爱之情。)四、竞读诗歌,激发豪情1、导入竞读。2、朗读竞赛。(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朗读比赛。)3、朗读竞赛小结。五、仿读诗歌,歌唱祖国(一)看图抒情:根据画面意境,用“我爱这土地,因为”的句式即席抒情。看哪个组说得又快又好。1、教师示范。(多媒体展示图片;教师举例:我爱这土地因为它山水秀丽。)2、开展比赛:多媒体展示图片,学生按学习小组依次轮流进行。参考示例:(1)我爱这土地因为它美丽富饶。(2)我爱这土地因为它历史悠久。(3)我爱这土地因为它文化灿烂。(二)想象抒情:多媒体展示空白图片,学生想象抒情。1、教师提示:毛主席说:“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某老师说:“一张白图,好抒最真最美的情怀。请听:我爱这土地因为它与世俱进!我爱这土地因为它前程似锦!”2、学生想象抒情。参考示例:(1)我爱这土地因为它团结共进。 (2)我爱这土地因为它强大无比。(3)我爱这土地因为它繁荣昌盛。六、拓展迁移,尝试创作仿写诗歌:假如你是一只鸟,在这和平的年代,你可以为祖国作出怎样的贡献。写作时注意用意象。(课外完成)尾声:课堂小结,激励奋斗 同学们,艾青不愧是土地的歌者。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