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18狼》学案(无答案) 长春版.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18狼》学案(无答案) 长春版.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18狼》学案(无答案) 长春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狼学案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 熟读古文,积累文言词汇,正确理解、背诵、翻译课文。2、 了解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3、 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领悟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体会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能力目标 1、 生动形象地复述故事情节,领悟课文意味深长的寓意及其现实意义,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 学习本文语言简练生动,在记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知识导航1、关于作者蒲松龄(1864-1715),字留仙、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清代文学家。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热衷于功名,十九岁时接连考取县、府、道的第一名,名震一时,但后来屡试不第,直到七十一岁时才做了贡生。他一生穷困潦倒,使其有机会接近劳动人民。据说,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文思枯竭,难以下笔。他知道自己缺乏写作素材,便变卖家产,在路口摆下席子,煮绿豆汤、茶水供路人歇息、解渴。他不收分文,只求路人讲一则故事。之后,他把这些路人口述的故事,整理成篇,写成小说。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2、关于聊斋志异聊斋志异是他的代表作,文言短篇小说集,主要写鬼狐精怪的故事,也收录一些奇特的事。共收集了短篇小说四百九十一篇,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也是他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构思奇妙,语言生动。“聊斋”是他书屋的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现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为其书房“聊斋”所题的对联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郭沫若自主学习1、注音 屠 缀 窘 眈 瞑 薪 隧 苫 蔽 弛 寐 尻 黠 诈2、释词实词意义 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缀,原意是连结,文中的意思是紧跟。 并驱如故: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顾:看到。 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 奔 倚 :奔过去倚靠。 眈眈相向:瞪眼朝着屠户。耽耽,注视的样子。 意 暇 甚:神情很悠闲。 意将隧入:想要钻过去。 假 寐 :原意是不脱衣服小睡,这里是假装睡觉的意思。 变 诈 :作假、欺骗。虚词用法 而 连词,表转折。但,可是。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其 代词,文中指代柴草堆。例:屠乃奔倚其下。 以 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例: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介词,在。例:盖以诱敌。 之 代词。例:又数刀毙之。(代狼) 助词,的。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助词,调节音节,没有实在意义。例: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词类活用 恐前后受其敌。(敌:原是名词,现作动词,译为“攻击”。) 狼不敢前。(前:原是方位名词,现为动词,译为“上前”。) 一狼洞其中。(洞:原是名词,现作动词,译为“打洞”。)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原是名词,现作副词,译为“从所打隧洞”。) 其一犬坐于前。(犬:原是名词,现作状语,译为“像狗那样”。)3、请用原文回答: (1)两狼的计谋: (2)前狼假寐的姿势: (3)前狼假寐的神态: (4)前狼假寐的目的: (5)后狼径去的目的: 问题研究1、 这篇文章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2、 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狼的贪婪凶恶、狡诈阴险的本性的?3、 文章是如何来刻画屠户的形象的?4、 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5、 本文从整体倾向看,主要写的是人呢,还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