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2 8卷 第 4期 2 0 1 6年 4月 电力 系 统 及 其 自动 化 学 报 P r o ce e d in g s o f t h e C S U E P S A Vo 1 2 8 No 4 Ap r 2 0 1 6 规模化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提供调节服务能力评估 刘宣 , 韩亮 , 高琛 。 , 张海龙 , 王丹 , 王守相 ( 1 国网计量中心,北京 1 0 0 1 9 2 ; 2 天津大学智能电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 3 0 0 0 7 2 ; 3 国网福建省 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福州 3 5 0 0 1 2) 摘 要: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P H E V ( p l u g - in h y b r i d e l e ct r i c v e h icl e ) 可视为电网中的移动储能装置 , 大量的成规模的 P HE V引入电网可以为电网提供额外的调节服务能力。首先阐述了单个 P HE V并网充电的基本原理, 然后建立 了规模化 P H E V的充电功率模型, 接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满足系统和用户用电满意度的双 目标的规模化 P HE V 充电管理需求响应控制策略。最后通过仿真算例表明规模化 P H E V能够实现系统辅助服务。并分析了用户用 电满意度、 系统控制起始时刻, 两个重要参数的设置对于 P H E V调节辅助服务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P H E V) ; 辅助服务; 充电模型; 充电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 T M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3 8 9 3 O ( 2 0 1 6 ) 0 4 0 0 8 5 0 6 D O I : 1 0 3 9 6 9 i s s n 1 0 0 3 8 9 3 0 2 0 1 6 0 4 0 1 5 Ca pa bilit y Ev a lua t io n o f t he S ca le d Plug - - in Hy br id Ele ct r ic Ve hicle s f o r Pr o v iding Re g ula t io n Se r v ice L I U Xu a n , HAN L ia n g , GAO C h e n , Z HANG Ha ilo n g , WANG Da n ,WANG S h o u x ia n g (1 S t a t e G r id Me t e ri n g C e n t e r , B e i j in g 1 0 0 0 9 2 , C h i n a ; 2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S ma r t G ri d o f M in i s t ry o f E d u ca t io n , T ia n j i n U n iv e r s it y , T i a n j in 3 0 0 0 7 2 , C h i n a ; 3 E le ct ri c R e s e a r ch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t a t e G r id F u j ia n E le ct ri c C o m p a n y , F u z h o u 3 5 0 0 1 2 , C h in a) Ab s t r a ct :P l u g i n h y b ri d e l e ct r i c v e h icle s( P HE Vs )ca n b e t r e a t e d a s mo b i le d is t r i b u t e d e n e r g y s t o r a g e u n it s in a p o w e r g r i d Wh e n la r g e a mo u n t o f P HE Vs o r s ca le d P HEVs a r e i n t r o d u ce d in t o t h e d, t h e y ca n p r o v id e t h e r e g u la t io n s e r v i ce ca p a b il it y T h is p a p e r fi r s t d e s cri b e s t h e b a s ic p r i n c i p le s a b o u t t h e mo d e l o f P HE V ch a r g i n g p o w e r d e ma n d a n d t h e n b u i l d s t h e s t a t is t i c p o w e r d e ma n d mo d e l f o r ch a r g in g p r o ce s s o f s ca le d P HE Vs B a s e d o n t h i s p r in ci p le ,t h e l a r g e s ca l e P HEVs ch a r g in g ma n a g e me n t wi t h d e ma n d r e s p o n s e s t r a t e gy is p r o p o s e d,w h i ch s a t is f i e s b o t h t h e r e q u i r e me n t s o f t h e s y s t e m a n d cu s t o me r s T h is p a p e r h e lp s t o v e r if y t h e f e a s ib ilit y o f a ch ie v in g s y s t e m a n cilla ry s e r v ice s wit h la r g e s ca le PHE V in t e g r a t io n Th e imp a ct o f cu s t o me r s s a t is f a ct io n d e g r e e a n d s t a r t in g t ime o f s y s t e m co n t r o l o n P HEV S a b il i t y t o a d j u s t t h e a u x i li a r y s e r v i ce s is s t u d ie d v i a s o me ca s e s K e y w o r d s : p lu g - in h y b ri d e le ct r i c v e h i cle( P H E V) ; a n cil la ry s e r v ice ; ch a r g in g m o d e l; d e ma n d r e s p o n s e s t r a t e g y 根据我国 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 2 0 1 l一2 0 2 0 年) , 到2 0 2 0 年, 纯电动汽车E V( e l e c t r ic v e h icle ) 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 H E V市场保有 量要达到5 0 0 万辆。按每辆车充电功率 4 k W计算 , 则总容量为 2 0 0 0 万 k W。可见 , 电动汽车规模化应 用后其总体充电功率十分庞大I 。大规模P H E V 集中并网将导致电网负荷高峰增加, 进而增加电网 在 发 、 输 、 配 电各 个 环 节 的运 行 成 本 和 操 作 压 力 。文献 6 利用统计学方法提出大量E V电池充 电模型, 并研究了4 种充电模式对配电网最大负荷 的影响。在电动车 1 0 的市场渗透率下, 电网最大 负荷会增长1 7 9 ; 在2 0 的市场渗透率下, 电网最 大负荷会增长3 5 8 。文献 7 1 利用蒙特卡洛方法, 收稿日期: 2 0 1 5 0 8 1 7 ; 修回日 期 : 2 0 1 5 1 卜 0 9 给出单台电动车一天内的功率需求曲线, 结合上海 及北京地区的负荷实际情况 , 分析出大量电动车接 人会使 电网最大负荷发生增长。 P H E V的动力 电池与其他负荷不 同, 它可 以视 为电网中一个 移动 的分布式储能装置 , 通过制定 合理的负荷控制策略, 可以充分利用P H E V电池资 源, 当P H E V接人电网时, 可以根据电网的调度信 息来决定电池充电状态 , 从而响应电网的电价信号 或激励机制 。国外对于负荷控制开展了很多研 究工作 , 主要集中在利用可控的热力学装置( 热水 器、 空调等) 实现负荷控制。文献 1 1 提出了状态排 序模型( s t a t e q u e u i n g m o d e 1 ) , 在此模型下热力学负 荷能够动态响应电价信号。文献 1 2 1 提出, 通过集 8 6 电力 系 统 及 其 自动 化 学 报 第 4期 中管理和控制, 热力学负荷可视为虚拟储能设备 , 从而热力学负荷可以响应风机或其他新能源发电 装置的出力波动 。利用 P HE V实现负荷控制 , 既可 以解决 电动汽车大规模 发展 带来 的充 电峰荷压力 问题, 又可将电动汽车作为移动的、 分布式储能单元 接人电网, 用于调节、 削峰填谷、 应急安保, 旋转备用 等辅助服务操作。在提高电网供电灵活性、 可靠性 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 有利于推迟发、 输、 配电等 基础设施的升级建设。文献 1 3 1 提出了一种 V 2 G充 放电管理策略, 策略包括电池当前可用容量计算、 电 网负荷削峰填谷实现方法、 电池使用约束条件等, 文 献算例证 明应用合理的充放电策略可以减少系统负 荷峰谷差 。文献 1 4 对 比了传统的系统控制方法和 负荷控制方法 , 并描述了负荷控制策略框架 , 提 出了 P H E V双目标控制方法以及完成控制所需的通信框 架 。此外 , 针对 P HE V接人电网后 的需求响应能力 , 也有文献从不同角度进行建模分析n 。 本文 目的是探 讨利用 P HE V实 现系统调节辅 助 服务的可行性 。首先描述 了单 台 P HE V电池充 电模型和主要观测和控制参数 , 然后根据此模型提 出了一种适合规模化 P H E V实现调节辅助服务充 电管理策略, 最后结合算例给出结论。 l 实现电网辅助服务的 P HE V充电模型 1 1 单台 P HE V充电过程和功率需求模型 目前上市 P H E V的电池主要采用锂 电池 , 其 电 池充电的起始和结束过程相对整个过程较短 , 可以 忽略, 可用图l中的简化充电过程代替实际充电过 程 。此时 P H E V电池简化充 电过程 可以视为一个 为恒功率特性负荷。 充电时间 min 图 1 单台 P HE V实际充电过程及简化充电过程 F ig 1 Pr o ce s s o f ch a r g in g f o r P HEV 荷电状态S O C ( s ta t e o f ch a r g e ) 是电池当前容量 与其完全充电状态的容量的比值 , 常用百分数表 示。其取值范围为 0 1 , 当S O C=0 时表示电池放 电完全 , 当S O C=1 时表示电池完全充满。 锂电池充电过程中充电功率与电池的荷电状 态之间的关 系如 图 1 所示 。若 P HE V电池充 电功 率为 P , 记录充电状态的采样周期是 l m i n , 则电 池S O C随时间呈线性增长的规律由下式决定 , 即 P s o c( t) 蒜 1 0 0 ( 1 ) 或写成递推形式为 P s o c( t + A t ) = s o c( t) + 蒜 1 0 0 ( 2 ) 式中 : t 为 P HE V接人 电网的时间, min ; P 为 P H E V 充电功率, k W; A t =1 ra i n为采样周期; E为电池容 量 , k W h 。 1 2 规模化 P HE V充电过程假设和数量评估 本文 主要针对 规模化 P HE V充 电过程形成 的 功率需求模型进行研究 , 实现相应的需求响应控 制。一般而言, 大规模 P H E V聚合充电负荷功率主 要取决于3 个方面因素: P H E V接入电网时刻; P H E V 在充电开始时刻的S O C ; ( ) P H E V 数量。 对于第 1 和第2 因素, 本文对规模化P H E V充 电过程做如下假设 : ( 1 ) 每辆 P H E V在接人 电网后立 即开始充 电 , 不考虑充电启动延时情况; ( 2 ) 所有车辆采取额定功率充电 ; ( 3 ) 开始充电时刻, 每辆 P H E V的电池电量为0 ; ( 4 ) 每次充电都充至满电量; ( 5 ) P H E V接人 电网时刻满足正态分布 , 概率密 度函数 为 = 唧 _ ) 南唧 - j 根据文献 7 对家用车辆的统计分析 , 式 中 为均数, 取 1 7 6 ; o r 为标准差, 取3 4 , r 为电动车接 人 电网时刻。 取0 6 : 0 0 为参考起始时刻 , 根据式( 3 ) 通过数 值仿真可获得一定规模的P H E V接人电网时刻概 率密度如图2 所示 , 仿真中P H E V 数 目设为1 0 0 0 0 台。接入电网时刻可看为最后一次出行返回时刻, 由于出行习惯的不同, 接人时刻也有所不同, 一般 下午 l7 : o 0 一 l8 : 0 0 , 大部分车主结束一天的工作返 回家中, 将车接人电网进行充电, 这时会形成P H E V 第 2 8 卷 刘宣等: 规模化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提供调节服务能力评估 8 7 目 级 充电时I 司 rain 图 2 P HE V接入电网时刻概率密 度 F ig 2 P r o b a b ilit y d e n s it y o f ch a r g in g t im e 对应的用 电高峰。 对于第 3 点 , 调节辅助服务 的有效性依赖于适 合 的设备数量 ” , 根据式 ( 1 ) ( 3 ) 可模拟不 同规模 P H E V充电过程的日平均充电功率曲线 , 其 日 平均 充电功率曲线为 ( 4 ) 式中: 为P H E V的总数量; P 为第 i台P H E V 的充电功率。 由图3 可看出, 当P H E V数量 取 1 0 、 1 0 0 、 1 0 0 0 时 , 仿真的 日平均充 电功率曲线波动大 、 变化没有 规律性 , P H E V数量不足以提供有效 的调节容量 , 本 文中取 n=1 0 0 0 0 时进行研究 , 讨论其可控性 。 时间 min 图 3 不 同数 目的 P HE V 负荷 曲线 Fig 3 P HEV lo a d p r o fi le s in d iffe r e n t s ca le s 2 P H E V充电管理需求响应控制策略 2 1 P HE V充电管理框架 由1 2 的分析可知, 只有当P H E V数量足够大 时( n=1 0 o o o ) , 平均功率曲线才有一定的规律性 , 所以P H E V控制的有效性依赖于庞大的P H E V数 量 , 但是在实际工程 中, 大量 P H E V与电网控制进 行直接交互是不可行的。 本文采用分层管理框架, 根据地理位置将电网 分为不 同的区域 , 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 如 : 居 民小 区、 办公楼等) 设置一个充电负荷管理中心, 每个充 电负荷管理中心管理一定数量的P H E V, 并且提供 P H E V 与调度中心的通信接口。充电负荷管理中心 获取该区域内每台P H E V信息, 并利用这些信息建 立一个群体响应模型, 用来描述此群体对系统控制 信号做 出反应的能力。 调度 中心根据 系统控制要求 向充 电负荷管理 中心发送控制信号, 要求其增加( 减少) 负荷大小 , 充电负荷管理中心会根据第 3 节中叙述的充电管 理策略决定哪些P H E V 进行充电( 停止充电) , 并将 最终实际负荷大小返回到调度中心, 为调度中心下 一 步控制提供参考 。这样可最大限度地满 足电力 供应 的约束 , 同时不影响用户使用 。如图4 所示。 力 。 调度 中心 统 I l l t I : j j l冗电贝何 l 充E 邑 负荷 l l 充电负荷 I答 l管理中心1 l 管珀 目 中 I、 、 , f l 管理中心n l苍 ” 。 lt I t i i ONr i l 且 I oF 簟 : cV P H E , P H E 1 : , 单 元 i l 宣 制 信 甜 p w P , H l P HI : V : n I 中 心 控 制 器 I - 功率流 + 一 一 信息流 图4 P HE V充电管理架构 F ig 4 Fr a me wo r k o f hie r a r c h ica l m a n a g e m e n t 2 2 P H E V充电管理需求响应控制策略 在 P HE V受控后 , 电池充 电状态受电网统一调 度 , 充电过程如图5 所示 , 式 ( 2 ) 可写为 S O C ( t + A t) = S O C (t ) + n eh a rg e P E 1 0 0 ( 5 ) 式 中 , n 。 为 P H E V在时刻 t 的状态 , n 。 。 =1 为 充 电, ri = 为不充电。如图 5 所示 , t 为不充 电c h 0 状态转为充电状态后的累积时间 ; 为充 电状态转 为不充 电状态后的累积时间。 和 可通过智能 电 表和高级量测系统等手段进行记录。 、 U 0 1 0 0 8 7 5 7 5 0 6 2 5 50 O 3 7 , 5 2 5 O 1 2 5 O 冗电时 司 rain 图 5 单台P HE V受控充电过程 Fi g 5 Co n t r o ll e d p r o ce s s o f PHEV ch a r g i n g 控制策略在通过控制负荷来实现系统辅助服 务时, 一方面要满足系统的调节要求, 另一方面也 要满足用户用 电满意度 ( 居民用电舒适度) 的要 求口 。对于P H E V 来说, 用户用电满意度表现为: 8 8 电 力 系 统 及 其 自动 化 学 报 第 4期 保证用户电池的正常使用寿命 ; 在用户规定的 时间内完成充 电。 为保证P H E V电池寿命, 防止P H E V在受控时 充电状态频 繁转变 , 设 置约束条件 : 只有在充电时 长 ( t ) 或不 充 电时长 ( ) 大于 允许 时 间 A T时 , 该 P H E V才接受 电网控制 。充 电时长大于允许 时间 A T 时 , 该 P H E V电池可以由充 电状态转为不充电状 态 , 同理 , 当不充电时长大于允许时间A T 时 , 该 P H E V可 以由不充电状态转为充电状态。为满足在 用户规定时间内完成充电, 用户可根据 自身需求设 置充电结束时刻, 系统会根据当前时刻电池S O C以 及剩余充 电时间决定此 P H E V是否 响应系统调 节 。例如 , 假设一个 P H E V是 l8 : O 0 接入电网 , 最大 充电功率是2 k W, 需要 8 k W h 的电量才能完全充 满 。车主不关心实际充电开始时刻 以及充 电的具 体过程 , 只是要求第2 天早晨0 7 : 0 0 前完成充电。 为满 足系统控 制 目标 , 在 l8 : O 0 接人 电网后 P H E V 的电池充 电状 态会根据控 制信号 的变化而变化 。 由于 P H E V充 电完成 至少需要 4 h , 如果它在凌晨 0 3 : 0 0 前还没有开始充电, 其可控性将减少。到了 凌晨 0 3 : 0 0 , 该 P H E V 必须开始充电以满足用户充 电需求 , 它将不再可控 。随着 P H E V的接人和断 开 , 负荷大小会在 2 k W和0 k W之间变化。 若在t 时刻电网需求功率为 P , 所有P H E V 电池所需功率和为 尸 。为满足电网功率需求 以 及P H E V自 身约束, 对于某个P H E V在时刻t 的充电 状态 由下式确定 , 即 , 、 f l P P ( t A T n e 0 P,r g AT l0 3 算例分析 3 1 算例描述和调节信号的设置 根据雪佛兰公司最新出品的混合动力车型v o lt 数 据 , 电池 充电功率 尸在 3 4 k W范 围内满足均匀 分布 , 电池容量为 1 6 k W 1 1 2 4 1 。根据第 1 2节介绍 , P H E V 数量设置为1 0 0 0 0 。仿真时间为0 6 : 0 第2 天0 6 : o o ( t = 0 1 4 4 0 ra i n ) , 仿真步长为1 m i n 。 3 2 A T值设置对系统调节的影响 分别取A T= 3 0 、 6 0 、 1 2 0 ra i n , 研究不同A T 值对 实现系统调节的影响, 仿真结果如图6 一 图9 所示。 将全天分为3 个时段 , 考察设置不同A T 值时该时段 内的相对平均误差、 可控P H E V数量 , 计算结果 如表 1 所示。同时, 记录每时刻P H E V负荷的功率 E 下界 。 时间 ra in 图 6 A T=3 0 rai n, 受控 时刻 1 1 4 4 0仿真 结果 F 6 S imu la t io n r e s u lt s b y AT =3 0 min, co n t r o lle d d u r a t i o n i s 1 1 4 4 0 mi n 时间 m in 图 7 AT=3 0min局部放大 F ig 7 D r a w in g o f p a r t i a l e n l a r g e me n t ( AT=3 0 rai n ) 时 间 min 图 8 AT=6 0min 。 受控时刻 1 - 1 4 4 0仿真结果 F ig 8 S imu la t e d r e s u l t s b y AT=6 0 mi n。 co n t r o ll e d d u r a t io n is 1 - 1 44 0 min 时间 rain 图 9 AT=1 2 0mi n。 受控 时刻 1 l 4 4 0仿真结 果 Fig 9 S i mu l a t e d r e s u l ts b y AT =1 2 0 min。 c o n t r o ll e d d u r a t io n is 1 - l 4 4 0 min 表 1 不同AT取值仿真结果对比 Ta b 1 Co m p a r is o n o f s im u la t io n r e s u lts wit h d iffe r e n t AT ( 7 ) 第 2 8 卷 刘宣等: 规模化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提供调节服务能力评估 8 9 可控P H E V 数量 分为两类 : 平均每分钟可 转为不充电状态P H E V数量 ; 平均每分钟可转 为充电状态 P H E V数量 。 P H E V负荷的功率上下界可以为系统调度员提 供调度参考。通过确定负荷功率上下界, 一个充电 负荷管理 中心管理 的 P HE V可 以视 为虚拟 电厂 。 功率上界是实际功率加上可转为充电状态的P H E V 功率值; 功率下界是必须处于充电状态的P H E V的 总功率值 。 由图 6 一 图 9 以及图 1 0 可得出 , 对于固定 的A T , 在不同时间段 内系统的调节误差不 同, 在开始阶段 ( O 4 8 0 m in ) , 由于接人电网的P HE V数量有限 , 可 控 P H E V数量也有 限 , 所 以不能完全响应 系统的调 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 , 在中期( 4 8 1 9 6 0 m i n ) , 有更 多的P HE V接人电网, 可控 P HE V数量逐渐增加 , 系 统调节误差也随之下降; 在后期( 9 6 1 l 4 4 0 ra i n ) , 多数 P H E V完成充 电退出电网 , 可控 P H E V数量逐 渐减少 , 系统可控容量减少 , 调节误差增大。 控 制 时段 rain 图 1 O 不同AT值系统调节误差对比 F ig 1 0 Co mp a r i s o n o f r e g u la t in g e r r o r s wit h d i ffe r e n t AT 对于不 同的A T, 随着 A T的增加用户对用 电满 意度( 用电舒适度, 供电服务质量需求) 要求提高, 可以用于系统控制的P H E V 数量减少 , 目标功率与 实际调节功率之间的误差就会增大 , 从而 同样时间 段 内的相对平均误差会增大。 另外 , 分析图 6 一 图9可以发现 , 当 目标值 大于 不受控时的实际值时 , 系统控制误差会很大。这是 由于 , 为满足控制 目标一方面要有足够 的容量接人 电网, 另一方面要累积足够 的充电时长 。两方面的 约束使得可控容量有限。系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 累积一定的可控容量 , 所以对于 目标值大于实际值 的情况 , 在后半时间段( =7 2 1 1 4 4 0 m i n ) 的控制 结果就优于前半时间段 ( 0 - 7 2 0 mi n ) 。 3 3 控制开始时刻设置对系统调节的影响 在 A T=3 0 ra i n 情况下 , 设控制开始时刻 t = 7 2 1 ra i n , 研究不同系统控制开始时刻对实现系统 调节的影响, 仿真结果如图1 1 所示。 日 寸I min 图 1 1 AT=3 0 mi n。 受控 时刻 t =7 2 1 mi n仿真结果 F ig 1 1 S i mu l a t e d r e s u lt s b y AT=3 0 min。 co n t r o l le d d ur a t io n is 7 2 1 m in 由表 2 可知 , 若受控开始 时刻 晚 , 在 每个 时间 段 内可控 P H E V的数量将减少 , 系统可用的调节容 量受到限制 , 调节误差会增大。仿 真结果表 明, 在 A T值相同的情 况下 , 相 同时刻 的系统 可控容 量与 截止到该时刻的受控 时长有关 , 受控 时长越长 , 系 统可控容量越大 。 表 2 AT=3 0 mi n, 不 同受控开始 时刻仿真 结果对 比 Ta b 2 Co m p a r is o n o f s imu la t io n r e s u lts wit h d iffe r e n t co n t r o lle d d u r a t io n wit h AT = 3 0 m in 开始 时段 时刻 可控数量 ( 7 2 1 9 6 0 ) ( 9 6 1 1 2 0 0 )( 1 2 0 1 1 4 4 0 ) min min min min 4 结论 提出 了一种利用 P H E V负荷参与 系统 辅助服 务的概念框架。对于P H E V负荷控制实现系统辅 助服务的主要挑战在于在满足系统调节要求的同 时还要确保用户用电满意度( 如保证电池寿命 、 按 时达到电池充满状态等) 。所提出的P H E V 充电管 理策略为实现这些要求提供了参考。 通过算例仿真可以得出系统调节效果最终由 可控 P H E V数量决定。某时刻可控P HE V数量受多 方面的影响, 例如: 用户用电满意的设置, P H E V接 人电网的时刻等 。 本文仅对 P H E V充 电过程 的需求响应技术 进 行了研究 , 接下来将进一步考虑以下问题的研究 : ( 1 ) 考虑到大量间歇式的可再生能源接人微网 中, 采用P H E V的控制响应风能 、 太阳能的间歇波 动, 作为缓冲器( b u f f e r ) 模型来调节系统有功平衡, 减低传统机组的备用, 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 2 ) 考虑 P H E V充放 电过程 的配合控制 , 即 V 2 G ( v e h i cl e t o g r i d ) 技术。在分布式发电装置停 止工作或者备用容量不足的情况下, 利用P H E V提 博 m8642O 一 0 一 、 僻唇 9 0 电 力 系 统 及 其 自动 化 学 报 第 4期 供电力支持, 作为等效储能装置减轻分布式发电对 电网的间歇性影响。 参考 文献 : 【 1 】 D o w L , Ma r s h a ll M, L e X u , e t a 1 A n o v e l a p p r o a ch f o r e v al u a t in g t h e imp a ct o f e le ct r ic v e h icle s o n t h e p o we r d is - t r ib u t io n s y s t e m C I E E E P o w e r &E n e r g y S o ci e t y G e n e r a l Me e t in g Min n e a p o lis , US A, 2 0 1 0 2 】 刘 文霞 , 张 敏 , 张 建华 , 等 ( L iu We n x i a , Z h a n g Mi n , Z h a n g J i a n h u a , e t a 1 ) 电动汽车负荷对配电网可靠性影 响 的量 化 分 析 ( R e li a b i li t y mo d e li n g a n d q u a n t it a t i v e a n a ly s is o f d is t ri b u t io n n e t wo r k co n s id e r in g e le ct r ic v e h i cle ch a r g i n g a n d d is ch a r g i n g ) J 电 力 系 统 及 其 自 动 化 学 报( P r o ce e d in g s o f t h e C S U E P S A) , 2 0 1 3 , 2 5 ( 4 ) : 1 6 【 3 】 艾学勇 , 顾 洁 , 解 大 , 等( A i X u e y o n g , G u J i e , Xi e D a , e t 0 f ) 电动汽车 日充电曲线预测方法( F o r e ca s t in g m e t h o d for e le ct r i c v e h icl e d a i l y ch a r g in g cu r v e ) J 电力 系统 及其 自动化学报( P r o ce e d i n g s o f t h e C S U E P S A) , 2 0 1 3 , 2 5 ( 6 ) : 2 5 3 O 【 4 1 L i u R, D o w L , L i u E A s u rve y o f P E V im p a ct s o n e le ct ric u t il i t i e s C , I E E E P E S I n n o v a t i v e S ma r t G rid T e ch n o lo g ies An a he im , USA, 2011 5 冯艾 , 刘继春 , 吴磊 , 等( F e n g Ai, L iu J ich u n , wu L e i, e t n z ) 基于前景理论的电动汽车多模式充电行为分析 ( An a ly s is o n mu lt i p le mo d e s ch a r g in g b e h a v i o r o f e le ct ri c v e h icle b a s e d o n p r o s p e ct t h e o r y ) 电 力 系 统 及 其 自动 化 学 报( P r o ce e d in g s o f t h e C S U E P S A) , 2 0 1 3 , 2 5 ( 2 ) : 5 8 6 4 6 Q ia n K e j u n , Z h o u C h e n g k e , A ll a n Ma l co lm, e t a 1 Mo d e l i n g o f lo a d d e ma n d d u e t o EV b a t t e r y ch a r g in g i n d is t r ib u t io n s y s t e m s J I E E E T r a n s o n P o w e r S y s t e m s , 2 0 1 l, 2 6 ( 2 ) : 8 0 2 8 1 0 7 】 田立亭 , 史双龙 , 贾卓 ( T i a n L i t i n g , S h i S h u a n g l o n g , J i a Z h u o ) 电动汽车充电功率需求的统计学建模方法( A s t a t is t i ca l mo d e l f o r ch a r g in g p o we r d e ma n d o f e l e ct r i c v e h i cl e s ) J 电网技术( P o w e r S y s t e m T e ch n o l o g y ) , 2 0 1 0 , 3 4 ( 1 1 ) : 1 2 6 1 3 0 【 8 】 S e n a rt A, K u r t h S , L e R o u x G A s s e s s m e n t f r a me w o r k o f p lu g i n e le ct ric v e h icl e s s t r a t e g ie s C 1 s t I E E E I n t e r n a t io n a l C o n f e r e n ce o n S ma rt Gr id Co mmu n ica t i o n s Ga i t h e r s b u r g, US A, 2 01 0: 1 5 5 1 6 0 9 陈加盛 , 张建华, 林建业 , 等( C h e n J ia s h e n g , Z h a n g J ia n h u a , L in J ia n y e , e t a 1 ) 以降低电网损耗为 目标的电动 汽 车充 电策 略 ( S t r a t e g i e s f o r e l e ct ric v e h i cle ch a r g i n g w i t h a im in g a t r e d u ci n g n e t w o r k l o s s e s ) J 】 电 力 系 统 及其 自动化 学报( P r o ce e d in g s o f t h e C S U E P S A ) , 2 0 1 2 , 2 4 ( 3 ) : 1 3 9 1 4 4 1 0 】戴欣 , 袁越 , 王敏 , 等( D a i Xi n , Y u a n Y u e , Wa n g Mi n , e t a t ) 配 网中电动 汽车调度策 略及 其经济效益评 估 ( S ch e d u li n g s t r a t e g y a n d e co n o mi c b e n e fi t s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e le ct ri c v e h icl e s i n d i s t r ib u t io n n e t w o r k ) J 】 电力系统及 其 自动化学报( P r o ce e d i n g s o f t h e C S U E P S A) , 2 0 1 5 , 2 7 ( 3 ) : 4 2 4 7 【 1 1 N i n g L u , C h a s s i n D P A s t a t e q u e u i n g m o d e l o f t h e r mo s t a t i ca ll y co n t r o ll e d a p p l ia n ce s J I E E E T r a n s o n P o w e r S y s t e ms , 2 0 0 4 , 1 9 ( 3 ) : 1 6 6 6 1 6 7 3 1 2 】C a l la w a y D S T a p p i n g t h e e n e r g y s t o r a g e p o t e n t ial i n e l e c t r ic lo a d s t o d e liv e r lo a d f o llo win g a n d r e g u la t io n,w it h a p p li ca t i o n t o w in d e n e r g y J E n e r gy C o n v e r s io n a n d Ma n a g e m e n t , 2 0 0 9 , 5 0 ( 5 ) : 1 3 8 9 - 1 4 0 0 1 3 】张丽, 王媚 , 杜成刚, 等( Z h a n g L i, Wa n g Me i, D u C h e n g g a n g , e t a Z ) 一种 V 2 G充放电控制策略算法应用( A p p li ca t i o n o f a n a l g o r it h m o f co n t r o l s t r a t e g y for ch a r g in g d is ch a r g i n g s y s t e m b a s e d o n V 2 G) f J 1 华 东 电力 ( E a s t C h i n a E le ct ri c P o w e r ) , 2 0 1 1 , 3 8 ( 1 1 ) : 1 6 7 5 1 6 7 7 【 1 4 Hi s k e n s I , C a l la w a y D A ch i e v in g co n t r o lla b i lit y o f p l u g i n e le ct ri c v e h icl e s 【 C 】 I E E E Ve h icle P o w e r a n d P r o p u l s io n C o n f e r e n ce De a r b o m , US A, 2 0 0 9: 1 2 1 5 1 2 2 0 1 5 】S o r t o m me E, C h e u n g K W I n t e l li g e n t d i s p a t ch o f e l e ct r i c v e h i cle s p e rf o r mi n g v e h i cle 。 t o 。 g r id r e g u la t i o n C I E E E I n t e r n a t io n a l E le ct ri c Ve h icle C o n f e F e n ce Gr e e n v ille , US A, 2 0 1 2 【 1 6 H a n S e k y u n g , H a n S o o h e e , S e z a k i K a o r u D e v e lo p m e n t o f a n o p t ima l v e h icle 。 t o 一 d a g g r e g a t o r for fr e q u e n cy r e g u la t i o n J I E E E T r a n s o n S m a rt G rid , 2 0 1 0 , 1 ( 1 ) : 6 5 7 2 1 7 】C le me n t N y n s K, H a e s e n E, D r i e s e n J T h e i m p a ct o f ch a r g i n g p l u g in h y b r id e le ct ri c v e h i cl e s o n a r e s id e n t ia l d is t r i b u t i o n g r id J I E E E T r a n s o n P o w e r S y s t e m s , 2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法学概论考试研究方法探讨与试题及答案
- 2025租赁合同印花税税率是多少
- 2025年网络管理员职业现状分析试题及答案
- 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评估计划
- 体育赛事安保工作总结与经验分享计划
- 2025上海市粮食批发市场粮油交易合同
- 软件设计师考试目标规划方法试题及答案
- 风雨同行共创生活部美好未来计划
- 行政管理法中的重要理论概念试题及答案
- 学期活动安排的综合统筹计划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武汉四调)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创新情境卷(含答案)
- 无锡保安考试题型及答案
- 延迟退休合同协议
-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课件
- 课后托管服务的岗位职责与管理
- 技术合作协议范本
- DB32-T 5082-2025 建筑工程消防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 2025年度建筑施工安全演练计划
- 生产车间6S培训
- 托幼机构十项卫生保健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