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论文)环境伦理视野下的森林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研究.pdf_第1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论文)环境伦理视野下的森林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研究.pdf_第2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论文)环境伦理视野下的森林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研究.pdf_第3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论文)环境伦理视野下的森林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研究.pdf_第4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论文)环境伦理视野下的森林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research on legislation of forest resource protection under the view of environment ethics a thesis submit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law by lai wenli supervisor: prof. luo shirong major: environmental law college of law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china april 2008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i 摘 要 森林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自然资 源,也是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但随着地球人口的增加和人类活动的加 剧,人类对森林资源的需求和开发利用越来越多,森林资源问题日益突出,森林 资源的保护已成为人类所面临的迫切任务。目前,我国已经颁布了森林资源保护 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立法的思想主要以“人类中心主义” 为指导,倾向于森林资源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忽视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因而存 在一定欠缺,森林资源保护的效果也不明显。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保 护法律制度,以适应森林生态建设的需要。 本文以环境伦理为视角,综合运用法理学、环境法学、伦理学等学科中的相 关知识进行分析论证。立足我国国情,结合我国森林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具体情 况,充分考虑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并借鉴国外理论,对我国的森林资源立 法进行研究,以从环境伦理学的角度为我国森林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参 考,以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全文共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环境伦理和森林资源保护的逻辑关系。在这部分,介绍了环境伦 理的内涵,并对森林资源的概念和界定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环境伦理思想在森林 资源法制中的意义。 第二部分是我国古代和西方现代森林资源保护的环境伦理思想。首先介绍了 我国古代森林资源保护的情况以及古代森林环境伦理的主要思想,并概括了我国 古代森林资源保护环境伦理的特点;其次介绍了现代西方的生命中心主义、大地 伦理学和深层生态学、动物权利论、有限主义论四个主要的森林资源环境伦理思 想。 第三部分是对我国现行森林资源保护法制的评介。在这部分,介绍了我国现 行的森林资源保护法律制度,在此基础上,以环境伦理思想为视角,分析了我国 现行森林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缺陷,主要包括生态理念与森林资源的整体属性、 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公平价值与公众参与几方面。 第四部分是以环境伦理为指导完善我国森林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议。这部 分是全文的重点内容,也是以环境伦理为指导研究我国现行森林资源保护法律制 度的关键所在。该部分首先分析了森林资源法制建设以环境伦理为指导的必要性, 然后指出了以环境伦理为指导完善森林法制的主要原则。生态效益优先、森林资 源的分类经营管理、市场机制的充分发挥与政府适度调控相结合、公正公平,是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ii 以环境伦理为指导森林资源立法的重点内容。在次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法 律制度建立和完善的建议,包括森林分类经营制度,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林 业资源产权制度等。 关键词:关键词:环境伦理 森林保护 法制建设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 iii abstract the forest resources are the main body of land ecosystemits not only the essential natural resource of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s,but also the important condition which the economic society enterprise develops along with earth populations increasing and human activitys aggravating, the humanity are getting more and more to forest resources,and the forest resources question is prominent day by dayforest resources protection has become the urgent task which the humanity must facesat present, our country had already promulgated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forest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has made much progressbut legislates mainly take “the human center principle” as the instruction, favoring in the economy and the social value of forest resources, neglecting the ecological value of forest such legislations have more or less defective, and the effect is not obvious. therefore, we must establish and consummate the legal regime of forest resources protection this paper takes the environment ethics as the angle of view, synthesis utilization of jurisprudence, environmental law, ethics, to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proof. in order to research on legislates of forest resources,its bases on the country national condition, unifies the legal regimes special details of forest resources protection, considered the social economy cultural element, and profits from the overseas theory so the paper take provides the reference from the angle of environment ethics,to the effect that consummation the legal regime of forest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also realiz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st resources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majo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logical relation of environment ethics and the forest resources protectionthis part introduced the connotation of environment ethics,analysis the concept and the limits of forest resourcesand it elaborated the significance of environment ethics of forest resources legal system the second part is the environment ethics of forest resources protection in ancient times of china and the modern western at first,it introduced the forest resources protection situation and the main idea of forest environment ethics in ancient china, and summarized the characteristicthe second,it introduced the four environment ethics ideal of forest resources protection in modern west word the third part is about the basicproblems of the present forest resources protection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 iv legal systemthis part introduced the forest resources protection of legal regime our country present nowadays it takes the environment ethics thought as an angle of view, analyzing the problems of forest resources protection legal regimeit mainly includes the ecology idea,the overall attribute of forest resources, the market mechanism, the government function, the fair value,and the public participates in several aspects the fourth part is how to consummate the legal regime of forest resources protection which takes the environment ethics as the instruction. it is the main innovation and the keystone of the paper, and is also the key of legisla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protection as the i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 ethicsthis part has first analyzed the necessity of forest resources legislative work which takes the environment ethics as the instructionthen it has pointed out main principle,including the ecological benefit first principle,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principle, market mechanisms full display unifies with the government moderate regulation principle, and fairly fair principle on the inferior foundation, it proposed some concrete establishment and consummation suggestion of legal regime, including forest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forest ecological benefit compensatory regime, forestry resources property system and so on keywords:environment ethics,forest protection,legislation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v 目 录 中文摘中文摘要要 . i 英文摘要英文摘要 . iii 引引 言言 . 1 1 环境伦理与森林资源保护的逻辑关系环境伦理与森林资源保护的逻辑关系 . 2 1.1 环境伦理的内涵环境伦理的内涵 . 2 1.2 森林资源的界定森林资源的界定 . 3 1.3 环境伦理在森林资源法制中的意义环境伦理在森林资源法制中的意义 . 4 1.3.1 环境伦理为森林资源立法提供新的思考模式 . 4 1.3.2 环境伦理为森林资源执法指明方向 . 4 1.3.3 环境伦理有助于提高公众的森林资源保护意识 . 4 2 古今森林资源保护的环境伦理思想古今森林资源保护的环境伦理思想 . 6 2.1 我国古代森林资源保护的环境伦理思想我国古代森林资源保护的环境伦理思想 . 6 2.1.1 我国古代森林资源保护概述 . 6 2.1.2 我国古代森林资源保护的环境伦理思想 . 7 2.1.3 我国古代森林资源保护环境伦理思想的特点 . 8 2.2 现代西方森林资源保护的环境伦理思想现代西方森林资源保护的环境伦理思想 . 9 2.2.1 生命中心主义:尊重自然和敬畏生命的森林资源保护思想 . 9 2.2.2 大地伦理学和深层生态学:维护森林资源系统的完整性 . 11 2.2.3 动物权利论:重视森林资源的权利和发挥其内在价值. 12 2.2.4 有限主义论: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13 3 我国现行森林资源保护法制的评介我国现行森林资源保护法制的评介 . 15 3.1 我国现行森林资源保护法律制度我国现行森林资源保护法律制度 . 15 3.1.1 环境伦理缺乏的森林资源保护法制阶段 . 15 3.1.2 环境伦理逐步建立的森林资源保护法制阶段 . 15 3.2 我国现行森林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缺陷我国现行森林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缺陷 . 17 3.2.1 生态理念与森林资源的整体性 . 17 3.2.2 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 . 18 3.2.3 公平价值与公众参与 . 20 4 以环境伦理为指导完善我国森林资源保护法制以环境伦理为指导完善我国森林资源保护法制的建议的建议 . 22 4.1 森林资源保护法制要以环境伦理为指导森林资源保护法制要以环境伦理为指导 . 22 4.1.1 有利于维护森林资源的完整性 . 22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vi 4.1.2 有利于更好发挥森林资源的自身价值 . 23 4.1.3 有利于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23 4.2 以环境伦理为指导完善我国森林保护法制的基本原则以环境伦理为指导完善我国森林保护法制的基本原则 . 24 4.2.1 生态效益优先,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24 4.2.2 森林资源的分类经营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 25 4.2.3 市场机制的充分发挥与政府适度调控相结合 . 25 4.2.4 公正公平原则 . 26 4.3 以环境伦理为指导完善我国森林保护法制的建议以环境伦理为指导完善我国森林保护法制的建议 . 27 4.3.1 建立森林分类经营制度,实现森林多效益利用 . 27 4.3.2 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强调公平公正 . 28 4.3.3 深化林业产权制度,在政府适当调控下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 . 30 4.3.4 健全植树造林制度,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 31 5 结束语结束语 . 32 致致 谢谢 . 33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34 附附 录录 . 36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 言 1 引 言 森林作为地球上一类重要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森林 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如蓄水保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大气及养育生物、 美化环境等,除此之外,它还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给人们带来经 济收入,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好处。森林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自然 资源,但随着地球人口的增加和人类活动的加剧,人类对森林资源的需求和开发 利用越来越多。地球上的森林,特别是原始森林和热带雨林的砍伐和破坏甚至对 全球气候和生物多样性都构成了威胁,森林资源的保护已成为人类所面临的迫切 任务。 环境伦理思想由来已久,有着深厚的社会和文化基础,它作为调节人与自然 关系的一种伦理, 不同于传统的人际伦理, 因而不是从“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出发 来制定的行为道德原则和规范,而是把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和利益纳入 整个生物圈共同体的生存和进化之中,是在有利于生物圈整体的健康和繁荣的前 提下来追求人类长远的根本利益,是在坚持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价值取向,同时 也承认人类价值与非人类生命价值的区别的前提下,主张地球生物圈的整体稳定 性优先于人类的利益,人类的基本生存利益优先于其他物种的生存利益。因此, 环境伦理在森林资源的保护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因此,本文以环境伦理为视角,立足我国国情,结合我国森林资源保护法律 制度的具体情况,充分考虑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并借鉴国外理论,对我国 的森林资源立法进行研究,为我国森林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环境伦理与森林资源保护的逻辑关系 2 1 环境伦理与森林资源保护的逻辑关系 1.1 环境伦理的内涵 伦理学本是研究个人应当做什么的学问,其所讨论的基本核心问题是道德与 利益的关系问题。在西方,伦理思想的主要讨论包括对什么是“善”或者“至善”的探 讨以及对什么样的行为是“正当”的探讨, 前者称也善论或道德价值论, 后者由于与 义务相关所以也称德论或义务论 。伦理学的善恶观是法律价值的基本来源之一。 但是,影响法律价值观的传统伦理学均以人与人的关系为本位,即善恶只相对于 人与人的关系而言,从而使法律的价值成分中缺少了自然界的其他生命物质。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向宏观方向发展,环境科学研究揭示了人类对生 态系统的影响,以及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破坏给人类和所有生命物质及其生存环 境地球带来严重危机等问题,从而出现了人和周围的自然环境、地球、宇宙 关系的道德问题,相应地产生了以自然的固有权利作为价值观、以人类与自然的 道德以及对自然的责任等问题位对象进行研究的环境伦理学。因此,环境伦理学 是关于自然界价值与人类对自然界义务的理论与实践。现代环境伦理学家那什在 自然的权利一书中论述该书的意图时写道:“在道德中,应当包括人类与自然 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始终将自然观、认识观、人生观和伦理观融为 一体,例如“天人相应”、“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等儒家和道家思想都丰富地包涵 着浓厚的环境伦理观。环境伦理学自产生以来,就试图为环境保护提供一个坚实 的、超越单纯的审慎考虑的道德基础,从而系统地阐释有关人类和自然环境间的 道德关系。 因此,环境伦理是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一种利益分配和善意和解的紧密相关 的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关系。对人类与环境关系的环境伦理价值观是 在融合生态学、环境经济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从思想上引导人 类对过去的行为和善恶观的反思,要求人类转变以往以人类利益为本位的功利的 价值观,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倡导以生态利益中心主义取代人类利益中心主义, 注重人类对自然和环境的责任和世代间的公平,强调动植物的权利以及人类与自 然生命的平等性。伦理学家那什在自然的权利一书中曾指出,现代伦理学的 进展经历了如下三个时期,即在伦理以前的时代是以自己为中心;在过去的伦理 时代扩大到家族、部族、地域;而在现在的伦理时代又扩大到国家、人种、人类 兼顾动物。在将来的伦理学中,则还要扩大到动物、植物、生物、岩石、生态系 统、地球、宇宙等。所有这些变化都将直接影响到人类的行为规范的改变,并且 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年,第 518519 页。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环境伦理与森林资源保护的逻辑关系 3 为公共政策所反映。 1.2 森林资源的界定 在自然资源体系中,森林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以乔木(包括竹子) 为主体,包括灌木、草被、动物、菌类等具有一定面积和密度的植被群落,并与 包括土、气、水等周围环境有机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生态系 统。构成森林的生态实物包括立木资源、林内动物、林内植物、林内微生物、林 地及森林环境产品等。日本林业百科事典将森林资源解释为:“森林资源和土 地、地下资源、森林林产资源、森林资源等都属于天然资源。森林资源不同于这 些天然资源的特征有三条:第一,森林资源可以通过适当管理达到永续利用, 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资源;第二,自然力在再生产中作用很大,生长时间长达 几十年或者更长时间;第三,反映在森林资源的效用上,森林作为林产资源,可 以直接利用其林产品”。由此可见,从狭义来看,森林资源是提供林产品的生产性 的资源,从广义来看,森林资源属于生产、保安、卫生方面的资源。”前苏联苏 联林业经济学对森林资源的解释为:“森林资源,作为经营活动的对象,是指己 被森林占据和按规定程序划归林业经营,指定造林,发挥森林多种效益的地域。” 我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 2 条第 1 款明确规定:“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 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存的野生动 物、植物和微生物。”从中可以看出,我国森林资源立法是采纳了广义的森林资源 概念。 本文认为,森林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内一切被人所认知并可利用的资源的总 称,包括森林、散生竹木、林地及林区内其他野生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多种资 源。森林是指林地及其群生竹、木的总称,它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陆地上 面积最大、结构最复杂、生物量最大、初级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其特殊功能 决定了森林在维持生态安全、维护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中起着决定性和不可 替代的作用。林木是生长在林地上的树木、竹子及灌木。应当指出的是,树木或 者竹子采伐后形成的材料不再是森林资源中的林木,而是成为动产物权客体的木 材或者竹材,即成为民法上的一种物,是现行立法上的一种限制流通物。林地即 指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编为林业用地的土地。 转引自胡嘉滨: 论中国森林资源产权法律制度 , 东北林业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2003 年硕士学位论文, 第 25 页。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环境伦理与森林资源保护的逻辑关系 4 1.3 环境伦理在森林资源法制中的意义 1.3.1 环境伦理为森林资源立法提供新的思考模式 长期以来,统治人类的主导价值观是人类中心主义,而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 表明,观念的更新和思维模式的转变是解决问题的动力之源。森林问题是发展中 的问题,环境论理的发展提出了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如何对待环境 的问题,其思想能够为森林资源立法提供重要前提。反思过去的价值观念,那种 以人类为中心主义,把自然仅仅看作被改造对象的观点显然是片面的。它错误地 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立起来,忽视了人类所无法改变的自然生态发展变化的内在 本性,因而也忽视了自然环境存在的道德价值,但日趋恶劣的全球性环境问题表 明,这些价值观其实并不是那么值得我们效仿。我们必须要有环境意识和生态意 识,转变人对自然环境的态度,树立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观念,重建人与自然 的关系。在具体的森林资源立法中,我们要认识到,森林本身是包含价值的,生 态价值及其道德关怀同样是人类生存的最高价值,人应该善待森林,人同样对森 林及组成森林的生物负有责任。 1.3.2 环境伦理为森林资源执法指明方向 环境伦理观只有转化为实际的行动,才能焕发出生命力。把环境伦理观及其 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爱护纳入到政治、法律和文化等体系中,才能 真正实现对自然资源及环境的保护。森林资源的保护也不另外,我国已确立了依 法治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对退耕还林这项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家生态安全 的基础性工作,也迫切需要依法持续推进。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除了退耕还林 工作应遵循的原则、管理体制、规划和计划的内容、制定程序、实施、造林、管 护、检查验收、资金和粮食补助、保障性措施和法律责任等方面外,还应在具体 实施过程中贯彻生态优先原则,以生态移民推进退耕还林。转变发展的方式,注 重林业发展的质量,实施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积极 开展生态恢复和建设。总之,环境伦理作为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一种利益分配和 善意和解的紧密相关的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关系,能够为具体的森林 资源法律的贯彻实施指明方向。 1.3.3 环境伦理有助于提高公众的森林资源保护意识 环境伦理学是关于自然界价值与人类对自然界义务的理论与实践,将这种思 想贯彻于具体的森林资源和环境的的保护中,贯彻于森林资源的立法、执法和守 法中,能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首先,我国有着几千年的生态伦理传统。作为具 有悠久的农业文明传统的中国,以“天人合一”为基调的生态伦理思想一直绵延至 今,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其次,我国现代森林资源本身存在的问题,要求对森 林资源法律价值观进行反思。由过去只强调经济效益、以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环境伦理与森林资源保护的逻辑关系 5 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并重,走生态优先、生态建设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因此,对传统环境伦理价值的挖掘,以及对现代森林资源问题的思考,并将其体 现为法律的形式,都有利于环境伦理思想的宣传和深入人心,从而提高社会大众 的森林资源保护意识。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古今森林资源保护的环境伦理思想 6 2 古今森林资源保护的环境伦理思想 2.1 我国古代森林资源保护的环境伦理思想 我国古代关于森林资源保护的环境伦理思想非常丰富, 主要体现于我国古代的 哲学中,尤其以诸子百家,如儒家、法家、道家、佛家等为代表。在中国古代哲 学中,始终将自然观、认识论、人生观和伦理观融为一体,如“天人合一”、“天人 和谐”等环境伦理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对实践产生了积极的 作用,并呈现出独特的色彩。 2.1.1 我国古代森林资源保护概述 在四大古代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的是中华文明,这一结果形成的原因无疑是 非常多的,但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是对资源利用的相对合理性或有节制性, 在中国,古人一直视森林资源为重要的自然资源,有关森林资源保护的思想和实 践活动早在数千年前就出现,且爱林、植树传统由来已久。在早期人们对森林资 源保护的重点是采伐利用。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了“三宜(时宜、土宜、物宜)说”, 即人们在林事活动中,不违林时,适时种植、适时抚育、适时采伐。相传黄帝时 即“时播百谷草木”、 “节用水火材物”: 夏禹时“春三月山林不登斧, 以成草木之长”。 春秋时期,已提出保护森林之政策在于防止火灾和滥伐。“君子所务者五,一曰山 泽不救于火,草本不植成,国之贫也,故曰山泽救于火,草木植成、国之富也”。 而且,森林资源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内的森林、林木、 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循 环系统,这个循环系统内的任何一个个体的失恒都将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平衡, 所以对森林生态整体循环系统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点上,我国古代一向 较重视,如在我国宋代已注重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禁止滥捕滥猎。据松大诏令 集记载,松建隆二年(961 年) ,太祖诏令:“气禁民无得采捕虫鱼,弹射飞鸟。 仍永为定式,每岁幼司其申明之。”宋真宗在天禧三年(1019 年)诏令:“不得采 捕山鹧,所在长吏,长加禁察。“以后宋仁宗还禁止捕猎野鹿,浙江等地还禁止捕 青蛙。元代的狩猎管理比宋代有进一步的发展,不仅规定了禁猎时间,并划定了 一些禁猎地区和禁猎鸟兽的种类,如元代禁猎的动物有孕兽、天鹅等。 另外,我国古代统治阶级注重制定一些森林资源保护政策和法律,虽然比较 零星和散碎,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发展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秦朝时期,为 保护和合理利用山林(包括野生动物)资源就制定了法律。1975 年在湖北省云梦 县睡虎地秦代墓葬中出土的竹简上记有田律 ,其中有一段文字的意思是:春季 二月,不准进山伐木和堵塞水道。不到夏季不准烧草木灰作肥料,不准采取刚发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古今森林资源保护的环境伦理思想 7 芽的植物、幼兽、鸟卵、幼鸟,不准毒杀鱼鳖,不准设置捕捉鸟兽的陷阱和网罟, 到七月接触禁令。 2.1.2 我国古代森林资源保护的环境伦理思想 在人与环境的整体关系上,古代诸子学说有着许多论说,其中尤其是以“天人 合一”为代表的论说,深深影响着中国千百年来的环境理论和实践。道家和儒家都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的状态,即“天人合一”境界,中国佛教也追求人与自然的一体 性,即“依正不二”状态。儒家的和强调通过人发挥参赞化育的作用,使天地万物将 其自然属性和潜力充分实现,从而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为满足 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对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需求。 中国佛教强调“依正不二”, 即环境 与生命主体的一体性,表达了生命之间、生命与环境之间价值关系的相互依存性 和转换性,也间接地表达了维护环境与维护人类生存价值的伦理意义。 中国古代的这些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诸子学说也同样反映在森林资源的开 发、利用和保护方面。在人与森林资源的关系上,古人们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根源 有着许多丰富的论述,充分体现了环境伦理的思想和实践。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源 泉,是人类生命的摇篮,它哺育了人类文明,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重要的 生态条件,也是人们重要的物质及财富的来源。我国古代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实 践活动中,逐渐认识到林业在整个生产活动中的重要性,故在生产活动中自觉地 坚持合理利用与积极保护的原则,而且较早地制定了环境保护的法规和保护机构。 据传黄帝教导人民,要大家“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及日月星辰水波, 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财物” 这里已经提出了按照季节变化,植树 造林,种植五谷蔬菜,适时收采、捕猎等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思想。 逸 周书 大聚篇载有夏代的禁令:“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入 夏三月川泽不网罟, 以成鱼鳖之长。 ”周代更有严峻的涉及有关林木生态保护的 崇 法令的规定:“毋填井,毋伐树,毋动六畜。有不如法令者,死不赦。”即对随意 填埋水井、毁坏房屋、砍伐树木、猎杀动物的人必须处以死刑且不得赦免。而且 周代还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环境保护的管理机构,在森林资源方面设置了专门的 管理职位“山虞”、 “林衡”, “山虞”之意为掌管山林, “林衡”之意为掌管森林。 据 周 礼 地官记载:“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物为之厉,而为之守禁。仲冬斩阳木,仲夏 斩阴木令万民时斩材,有期日。”“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以时计林 麓而赏罚之。若斩木材则受法于山虞,而掌其政令。” 可见,周代对森林资源的 保护比较完善,也比较完整,目的性很强,从而使得森林资源得到了合理的开发 利用和保护。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也同样注重森林资源的保护,并颁布了 摘引自史记五帝本纪 。 曲格平: 环境与资源法律读本 ,解放军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3 页。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古今森林资源保护的环境伦理思想 8 一系列的法令、禁令等。例如,齐国宰相管仲非常重视森林的保护,并采取严厉 的立法和执法措施来实现这一目的, 他提出“以时禁发”的思想, 反对过度开发森林 资源, 以便使之得到永续利用, “山林虽近, 草木虽美, 宫室必有度, 禁发必以时。 ” 而且, 他还要求建立“夏禁”和“冬禁”的防火制度, 对破坏山林资源者要加以严惩罚, “有动封山者,罪死而不赦。有犯令者,左足入,左足断;右足入,右足断。” 在 当时的生产技术条件下, 荀子也比较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以时禁发”的思想, 在有 关森林资源保护方面,他提出“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 不绝其长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右余材也。” 荀子要求人 们按照草木的生态特性曲利用和养护森林,就能提供更多的林木为人们所用,就 会使人民的财物足用而国家富强。荀子的这一要求人们按照生物成长养育的时间 去利用与保护森林资源使之得到长期利用的观点,深深地影响了后世,如吕氏 春秋中就有关于四时之禁的记载,并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环境的保护提出了非 常具体的要求。 2.1.3 我国古代森林资源保护环境伦理思想的特点 综观中国古代历代王朝,都比较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始终将伦 理观、自然观、认识论和人生观融为一体,并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首先,中国 古代的森林资源保护具有浓厚的环境伦理色彩。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思想,是中 国生态伦理传统的独特价值之一,这个思想建立在人类与天地万物的同源性,生 命本质的统一性,人类与自己生存环境的一体性直觉意识的基础之上。中国古代 的森林资源保护始终以“天人相应”(correspondence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天 人合一”、“天人和谐”(harmony of hu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