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纳溪区新乐小学 关于写字 刘小伟 2016年3月16日 1 纳溪区新乐小学 请欣赏 晋王羲之 兰亭序 2 纳溪区新乐小学 粉笔短而粗 无弹性 易折断 磨损快 属于硬笔 用笔要点如下 利用指力 腕力书写 书写时保持写速稳定 适当用力 写速快慢 用力大小决定点画的大小和粗细 书写过程中 适时转动粉笔 使笔头保持圆弧状 以求得线条均匀 粉笔的特性及用笔要领 3 纳溪区新乐小学 黑板是竖立固定在墙上的 因此 粉笔字就只能站在黑板前 采用 站立悬臂 的姿势书写 书写时要注意做到 头平 身正 臂曲 足稳 体态自然大方 身体舒展灵活 写粉笔字正确的执笔方法是 用拇指 食指和中指捏笔 其位置贴近笔头 且三指虚握 指节外凸 呈斜卧式 与板面成45 50 夹角 书写及执笔方法 4 一年级学习用铅笔写字 写得正确 工整 干净 要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二年级继续练习用铅笔写字 要写得正确 端正 整洁 下学期开始练习描红 学习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运笔方法 学会使用和保管写字用具 三年级能比较熟练地写铅笔字 开始练习用钢笔写字 要求写得正确 端正 整洁 继续学习正确的执笔 运笔方法 培养使用 爱惜写字用具的习惯 可以发现 大纲对各年级的书写要求不断提高 分层要求 逐步提高 对于教师 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写字教学不是一朝一暮的事 应该静下心来 根据学生实际制定合理可行的目标要求 一步一步扎实地进行教学 5 纳溪区新乐小学 一 小学生写字十大缺陷 一 执笔方法不对 6 纳溪区新乐小学 首先 先统计一下错误的执笔姿势 1 横搭型 儿童写字缓慢 写字太用力 容易疲倦 7 纳溪区新乐小学 2 埋头型 把拇指藏在食指后面 是第二多儿童犯的执笔手势 8 纳溪区新乐小学 3 扭曲型 拇指扭曲 以食指顶著笔杆 9 纳溪区新乐小学 4 扭转型 很多儿童写字时会把整个手腕扭转 笔向自己 这种执笔方法会影响脊骨 10 纳溪区新乐小学 5 直线型 拇指和食指成直执笔 11 纳溪区新乐小学 6 错位型 以拇指 食指和中指握笔 较多女孩子犯此类型 12 纳溪区新乐小学 7 睡觉型 写字时手腕和手边会贴着桌面 遮著自已的视线 13 纳溪区新乐小学 8 拳头型 执笔时好像握著一个拳头一样 14 纳溪区新乐小学 以上八种的错误执笔手势可能导致儿童坐姿有问题 手形扭曲 骨骼变形 容易疲倦 做功课的速度慢 字体亦不美观 连锁反应下使儿童不喜欢语文 15 纳溪区新乐小学 16 纳溪区新乐小学 正确的握笔方法 捏 拇指 食指的第一节相对捏住笔杆 离笔尖约一寸 托 中指第一节由下向上托住笔杆 垫 无名指和小指垫在中指下 起支柱作用 靠 笔杆斜向右后方 靠在虎口上 17 纳溪区新乐小学 18 纳溪区新乐小学 正确的写字姿势 写字姿势非常重要 正确的写字姿势 不仅能保证书写自如 充分发挥书写技能 提高书写水平 而且还能促进青少年身体的正常发育 预防近视 脊锥弯曲等疾病的发生 有益健康 这也是写字最基本的要求 有些学书者虽有写钢笔字的基础 但写字姿势还不够正确 必须注意纠正 正确的写字姿势是 身直 头正 臂开 足开 身坐端正 两肩摆平 腰背自然伸直 并略向前倾 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 头正 微向前倾 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一尺左右 两臂自然向左右张开 小臂平放在桌面上 左手按纸 右手握笔 使笔杆略斜偏向右侧 不是在鼻粱正前方 笔尖却落在鼻梁正前方 两脚自然平放在地上 与肩同宽 19 纳溪区新乐小学 二 写字姿势不当 写字歌头摆正 肩放平 腰挺直 脚踏实 手握笔 一寸间 胸离桌 一拳头 眼看纸 一尺远 一尺一寸又一拳 三个一字记心间 养成习惯最要紧 写字歌拿起笔来坐端正 一尺一拳又一寸 头正肩平背挺直 字字争取得红星 20 纳溪区新乐小学 21 纳溪区新乐小学 胸离课桌太近 22 纳溪区新乐小学 左手要压纸 23 纳溪区新乐小学 胸离课桌太远手也没有压纸 24 纳溪区新乐小学 眼离笔尖太远 25 三 缺乏点画应有的形态 四 写不好部首字 五 结构松弛 不注意组合 六 笔顺写错 七 字形不挺 八 用仿宋体书写 九 阿拉伯数字和符号书写不工整 十 潦草字 错字 别字 不规范简化字 纳溪区新乐小学 26 纳溪区新乐小学 一 硬笔字的运笔技巧 1 起笔 1 切入法 硬笔字最常用的方法 就是沿着与笔画运行方向约成45度角的方向落笔 触板轻而快 使笔形方折劲挺 多用于 横 竖 撇 提 等的起笔 2 顺入法 即落笔方向与行笔方向一致 起笔处笔形尖细 落笔很轻 行笔力量逐渐加大 如 点 捺 左尖横 的起笔 3 逆入法 与毛笔字 逆锋起笔 相似 硬笔从行笔相反方向凌空迅疾落下 使笔圆润 长横 平捺 可用此法 综合运用 切 顺 逆 法 可使笔画富于变化而不呆板 比如 主 字的三横 上横用切入法 写成仰横 中间一横用顺入法 写成左尖横 底横用逆入法 写成上凸横 加之长短 粗细的变化 使这个字显得更加生动 美观 2 行笔 带 提 按 转 折 27 纳溪区新乐小学 一 硬笔字的运笔技巧 3 收笔 1 提收 粉笔运行至笔画末尾处时 靠指 腕的力量 渐渐提笔 使笔画越来越细 多用于撇 捺 提 钩 悬针竖等笔画收笔时 2 顿收 粉笔行笔于笔画末尾时 靠指 腕的转动 让笔停顿或往回带笔 使笔画粗壮浑厚 多用于点 横 垂露竖等笔画的收笔 以上的运笔方法在综合运用时要注意适时调整速度和力量 做到轻 重缓急 保持平衡 写出节奏感和韵律美 28 纳溪区新乐小学 二 硬笔楷书的基本笔画的写法 一 点 点是笔画中最小的形态 但它在汉字中频繁出现 举足轻重 点可以分为基本点和组合点两大类 29 纳溪区新乐小学 30 纳溪区新乐小学 硬笔楷书的基本笔画的写法 1 基本点 1 斜点 侧点 写法是用顺入法向右下斜侧落笔 与水平方向约成45角 先轻后重向下运行 迅速停顿回锋收笔 如 2 竖点 垂点 写法是向左向斜侧落笔 角度要小 先轻后重向下运行 迅速停顿往上收起 如 3 挑点 形如短小的挑画 写法是以纵向落笔稍顿 再提笔向上出锋挑起 动作要快而有力 如 4 撇点 形如短小的撇画 写法是以切入法向斜侧落笔稍顿 再提笔向左下出锋挑起 如 5 长点 写法与斜点写法相同 只是运笔的过程稍长 如 31 纳溪区新乐小学 硬笔楷书的基本笔画的写法 2 组合点 1 左右点 分布于某一笔画的左右两边 由垂点 左点 与斜点组合而成 书写时要笔断意连 如 2 相向点 也叫 羊头点 是斜点与撇点的组合 书写时撇点可拉长 两点不要相交 呈上开下合势 如 3 相背点 撇点与斜点的组合 书写时两点的距离不宜太近或太远 如 4 上 下点 上 下两个斜点组合而成 书写时两点的位置和方向要略有变化才显得生动 如 5 并两点 由斜点和挑点或撇点和斜点组合而成 书写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变化 如 32 纳溪区新乐小学 硬笔楷书的基本笔画的写法 2 组合点 6 合三点 由左 中两个斜点与右边一撇点组合而成 书写时注意中间斜点位置略高 使三点呈弧线形 撇点要衬在斜点下面 呈上开下合势 如 7 三点水 这是由两个斜点和一个挑点组合而成 书写时 中间的斜点向外略突出 如 8 四点底 由一个垂点和三个斜点组成 书写时中间两点要直一些且略小 左点要斜一点且略大 四点要撒开以托住整个字的上部为好 第一点和第四点呼应呈开合之势 如 9 对点 由左上斜点 左下挑点 右上撇点和右下斜点组合而成 注意呼应和形态的变化 如 33 纳溪区新乐小学 硬笔楷书的基本笔画的写法 1 长横 最能体现 起 行 收 的运笔过程 可用切入法或逆入法起笔 略顿 轻快向右滑行 收笔往右下顿 注意点是左低右稍高 中间向上微凸 如 2 短横 又可分为仰横和左尖横 仰横以切入法起笔 行笔稍重 短而粗壮 如 左尖横以顺入法起笔 行笔略轻 短而俊秀 如 3 斜横 左低右高 斜度大 收笔稍重 如 二 横 分为长横 短横和斜横三种主要形态 34 纳溪区新乐小学 35 纳溪区新乐小学 硬笔楷书的基本笔画的写法 三 竖 竖画有悬针竖和垂露竖两种形态 悬针竖的写法是 切入法起笔后向右下顿成点状 然后向下行笔 速度稍快 形成针尖状 悬针竖通常用于某字居中或末笔 如 垂露竖的写法是 起笔同悬针竖 行笔均匀用力 收笔时向右下或左下略顿 圆锋提收 如 竖画要写得不偏不歪 坚挺有力 36 纳溪区新乐小学 37 纳溪区新乐小学 硬笔楷书的基本笔画的写法 四 撇 撇画的写法是 切入法起笔 顿笔后向左下行笔并逐渐提笔 快速而带弧势 顺势而出锋 撇的形态有四种 1 竖撇 起笔稍顿 形成点状后轻轻提笔再按下运行 用力不要过猛 向下运笔至三分之二处 顺势撇出 因竖撇上部较直 下部有弯度 书写时要平稳有力并注意撇画的长短 如 2 斜撇 切入法起笔后稍顿 向左下轻快撇出 斜撇多与捺相配 对字的平衡 匀称 美观起着重要作用 书写斜撇时应注意倾斜方向 有的斜撇挺直 有的弯度很大 要注意区别 如 38 纳溪区新乐小学 39 纳溪区新乐小学 硬笔楷书的基本笔画的写法 3 平撇 大多用于字的上部 起笔稍顿 向左平势撇出 速度较快 短且挺直 忌过长 过弯 如 4 短撇 与平撇书写方法一样 只是倾斜方向不一样 如 40 纳溪区新乐小学 硬笔楷书的基本笔画的写法 五 捺捺画在一个字中往往充当主笔 是比较难写的笔画之一 其形态主要有 斜捺 平捺 反捺1 斜捺 入笔较轻 行笔时逐渐下按 快要出锋时略顿 提笔由重到轻 快速向右下出锋 如 2 平捺 逆入法轻起笔 然后向右下运笔 渐行渐按并留意线条的波折 到捺脚处稍停 顺平势提笔向右出锋 如 3 反捺 形状如长斜点 顺入法轻起笔 向右下运笔 渐渐用力 顿笔回收 多用于一字之内两捺同时出现时 其一用反捺避免雷同 或字与字之间 笔画与笔画之间的避让变化 如 41 纳溪区新乐小学 六 提 提又称挑 切入法起笔 落笔稍顿后向右上方挑出 速度稍快 果断有力 使笔画下粗上尖 有平提和斜提两种 只是在斜度上略有不同 平提 斜提 硬笔楷书的基本笔画的写法 42 纳溪区新乐小学 七 折 折画在汉字中出现非常多 是构成汉字方方正正的主要笔画 书写时关键在折处顿笔 并注意构成折画线条的夹角和相互关系 有横折 竖折 撇折 横撇折等形态 1 横折 由横 竖两个笔画组合而成 注意在书写转角时要顿笔 然后向左上轻回调整 再向下运笔完成笔画 转角不能顿笔过重 也不能写成一个圆弧 应劲挺刚健 轮廓分明 转折自然 夹角一般小于90度 如 2 竖折 在即将完成竖画时稍顿 再向右写横画 然后轻轻回笔 完成笔画 竖折的竖画可以是竖直的 也可以稍微向左或向右弯曲适当的弧度 以增加力感 如 3 撇折 先写短撇 再顿笔向右上挑出 夹角约45度 如 硬笔楷书的基本笔画的写法 43 纳溪区新乐小学 44 纳溪区新乐小学 八 钩 钩画常常依附在其他笔画上 与其共同构成笔画形态 运笔出钩前一定要顿挫蓄势 这样钩锋才显得稳健有力 1 竖钩 先写竖画 运笔向下 中上部稍向左挺直 至竖的末端稍向右下驻笔 用手臂带动腕指 向左上钩出 如 2 弯钩 弯钩的运笔方法与竖钩近似 只不过将直竖向右适当弯曲 并注意收笔处与起笔处几乎在同一条垂线上 如 3 横钩 多用于宝盖头 秃宝盖 常字头 虎字头等偏旁部首中 运笔方法是先写一横画 至末端稍顿 轻提然后向左下方钩出 横与钩的夹角约45度 如 4 斜钩 又叫 戈钩 起笔稍顿 轻轻提笔 再向右下运笔 至末端驻笔 轻微转动粉笔后向下一个笔画方向钩出 书写时注意倾斜的方向 长短和弧度 不可太弯而显得无力 可大胆拉长 通体自然舒展 强劲有力 如 硬笔楷书的基本笔画的写法 45 纳溪区新乐小学 46 纳溪区新乐小学 硬笔楷书的基本笔画的写法 5 坚弯钩 起笔稍顿 轻提写竖弯 要有适度的弧度 圆转自然 至末端放慢速度很自然地向上方钩出 如 6 卧钩 顺入法轻轻起笔 运笔沿着一定的弧度渐渐用力 形不易太展 最后稍停顿 向左上钩出 如 7 横折钩 起笔后写成横折向下运笔 至末端稍顿 然后向左上钩出 书写时要注意横折中竖画部分的倾斜度和长短 如 8 竖折折钩 参照竖折和横折钩 书写时注意把两个折角交待清楚 并一笔写出 注意整体的宽窄 长短和倾斜角度 如 9 横折弯钩 先写横画 于横画的结尾处折向内弯 曲如画圆 收笔时向上轻快挑出 注意斜弯有几种形态 如 47 纳溪区新乐小学 三 硬笔楷书基本笔画写法顺口溜 一 笔画虽繁 主要八种 点必顿写 横贵斜平 竖垂针悬 撇势含风 捺随波走 钩对心空 提尖宜巧 折角忌弓 二 轻起重收是斜点 一横左低右稍高 垂露悬针异在收 折画角度要写好 撇如象牙左下走 捺如金刀右下跑 提如反撇不弯腰 钩短有力像踢脚 48 纳溪区新乐小学 笔顺 一 基本规则1 先横后竖如 十 于 丰 干2 先撇后捺如 人 八 入 木3 从上到下如 丁 立 李 昌4 从左到右如 州 旧 构 部5 先外后里如 风 用 虱 氢6 先外后里再封口如 田 目 国 圆 面7 先中间后两边如 小 水 办 承 业 49 纳溪区新乐小学 笔顺 二 补充规则1 点在上边或左上 先点如 门 斗 为2 点在右上或字里 后写点如 术 书 发 叉 凡3 两面包围结构的字 1 上右和上左包围结构 先外后里如 司 讯 厅 2 左下包围结构 先里后外如 远 建4 三面包围结构的字 1 缺口朝上的 先里后外如 山 击 画 2 缺口朝下的 先外后里如 同 内 3 缺口朝右的 先上后里再左下如 区 医 三 笔顺说明 1 汉字大多数都是多笔画字 所以在写一个字的时候往往同时用到几条规则 综合应用 2 笔顺的规则不是绝对的 由于人们书写汉字的习惯不同 笔顺有些差异是正常的 只要不违反基本规则就可以 50 纳溪区新乐小学 四 间架结构基本法则 一 中正稳定楷书以端庄为美 字正平稳 踏实安祥 中心有中竖的 竖要正直 中心没有中竖的 要做到左右均衡 重心稳定 1 中心中正有中竖的字 字的中心就在中竖上 中竖要像字的脊梁 中正挺拔 写出力度和骨感 如 2 上下对正字的上方中心要和下方中心上下对正 形成一条中心线 不要上下扭错 如同人的脊柱弯曲 例 3 调位均衡字中心线的左右应保持均衡 当左边和右边的笔画多少 轻重不同时 要在右下方适当挪移位置以保持重心稳定 例 51 纳溪区新乐小学 四 间架结构基本法则 二 疏密均匀楷书以匀称为美 间距均匀 空白舒服 不论是横之间 竖之间还是撇之间 都要基本等距 不要忽大忽小 变化突然 1 横间均匀横与横之间的距离要相等 横的间距大小要根据字的笔画多少而定 横多的字 间距要密而匀 横少的字 间距要大而匀 例 2 竖间均匀竖与竖之间的距离也要基本相等 间距大小根据字的宽窄而定 竖多的字 间距要密集而均匀 竖少的字 间距要疏而均匀 例 3 斜画均匀撇与撇之间的距离要基本相等 一般上方的撇 间距要密一些 下方的撇 要稀疏一些 多撇组合时 要上短下长 斜度适当 例 52 纳溪区新乐小学 四 间架结构基本法则 三 突出主笔楷书的字形方正之中 要有伸展突出的一个笔画或一部分 以体现字的个性姿态 突出主笔是写好一个字的关键 1 展横作为伸展主笔的横 有时在字上方 有时在字中 有时在字下方 例 2 展竖竖作为字的主笔 有时在字中间 有时在字右侧 若有两个以上的竖画 左竖一般收缩 例 3 展撇作主笔的撇 向字的左下方伸展 使左重 右下部分右移 求得平衡 例 4 展捺作为主笔的捺 往往伸展开放 使这个字舒展 潇洒 例 5 展钩作为主笔的钩向右或右下伸展 使字显得开阔大方 例 6 展折肩右侧的折肩往往向外突出 钩脚向内收缩 展肩收脚有精神 例 53 纳溪区新乐小学 四 间架结构基本法则 四 中宫紧收汉字的中心要紧凑 紧凑的位置集中在中部或左上方 外围比较松展 形成一种内紧外松的对比 更突出了凝聚核心的力量 1 中紧外展字的中部紧凑 外围伸展 从视觉上使人感觉中心坚实团结 外围舒展飘逸 例 2 上紧下松 字的上方先写 要紧凑安排 给后写的下方留出更大的空间 就像人的身体外形也是重心稍高 腰位于中上部 下部腿长 疏朗 符合日常人们的视觉审美习惯 例 3 左紧右松字的左方先写 要紧凑安排 给后写的右方留下更大的空间 先紧后松 感觉轻松 先松后紧 感觉局促 这也符合人们的工作和学习习惯 例 54 纳溪区新乐小学 四 间架结构基本法则 五 左右对应楷书以对称为美 正如人体的外形左右对称一样 这种平衡使人看上去很舒服 如不对称或不平衡则使人有一种缺憾之感 1 撇捺对应 左撇右捺 像鸟的翅膀 平衡对应 在汉字中 相对应的撇和捺的下端基本在一条直线上 例 2 撇点对应 左边撇下端稍平 右边点稍微拉长 要有支撑力 例 3 斜度对应左竖向内斜收 右竖也向内斜收 左右对应视觉平衡 例 55 纳溪区新乐小学 四 间架结构基本法则 六 主次分明汉字看似方块字 但大多数的字不是左右或上下等分的 或左宽 或右宽 或上宽 或下宽 主次分明 各具形态 1 上展下收 上方宽展 盖住下方 作为支撑住这个字的 天 下方收缩 不必伸展 安居其下 例 2 上收下展 下方宽展 作为稳托这个字的 地 上方收缩其宽 不必伸展 稍向右上倾斜 安安稳稳地立在上面 例 3 中展上下收 中间有适合宽展的笔画 如 撇 捺 长横 四点等 任其宽展 尽显优势 上下收缩 突出中间宽展之美 例 4 展右收左 汉字有左紧右松的特点 左边笔画排列紧密 右边笔画宽松自在 视觉上会更舒服些 例 56 纳溪区新乐小学 四 间架结构基本法则 七 轻重平衡汉字的左右部分 笔画有多有少 体积有大有小 造成视觉上的轻重不平衡感 我们可以利用左右部分高低位置的调整 来尽量达到视觉上的平衡 1 左小上升 左边笔画少 字形小的部分 要写在左上方 依靠右侧 以右为主 不可写大 下垂 造成左右不稳之感 例 2 右小下降右边笔画少 字形小的部分 要写在右下方 压住字的阵脚 下垂位置往往能增加重量感 使字不显得左重右轻 例 3 右钩伸展 左横下降凡是字的右下有伸展的钩 右下加重分量时 字左上的横都要左低右抬 加重左边的视觉重量 形成左右平衡的视觉效果 例 57 纳溪区新乐小学 四 间架结构基本法则 八 穿插补空汉字的中心要紧凑 抱成一团 上下左右之间要穿宽插虚 笔画与笔画相避让 笔画于空白间穿插 虚实相交 无懈可击 1 上下穿插 字的上部和下部需靠近而穿插 上方留空 下方穿插 意在笔先 使上下即不分离 也不拥挤 上下一体 融合均匀 例 2 左右穿插 左侧部分留位置给右侧部分 右侧笔画穿插左侧空白 交错融合 既不要左右独立 又不要左右相撞 例 3 空处穿插 字的左边短小而居上时 左下往往产生空白 右边的笔画可以向左下穿插 即补空又亲密 侧 58 纳溪区新乐小学 四 间架结构基本法则 九 同形变化1 同形异态 左右同形的字往往左小右大 左收右放 上下同形的字往往上小下大 上收下放 上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元市宝轮中学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股票行情预测AI模型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药品管理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签名技术规范与设备性能提升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计算机视觉缺陷检测技术:纺织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报告
- 2025年老年教育课程改革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前景
- 2025年康复医疗器械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创新产品与市场竞争力报告
- 湖北省三市联考2026届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河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
- 营养师考试冲刺押题 2025年实操技能与基础理论模拟试卷
- 《电动航空器电推进系统技术规范》
- 结肠造瘘还纳术手术配合
- 2024年山东省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A类考试题库及答案(典型题)
- 特种设备目录新旧对照表
- 2024年初一英语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及答案
- 陪诊师与公司签订协议书范文
- 喀什德力克油田科技有限公司30万立方米-日油田伴生放空天然气回收利用项目
- PICC穿刺点感染个案护理课件
- 《动眼神经解剖》课件
- 2023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
- 2023-2024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