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我国体育舞蹈裁判员评分公正性影响因素分析及竞赛规则的研究.pdf_第1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我国体育舞蹈裁判员评分公正性影响因素分析及竞赛规则的研究.pdf_第2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我国体育舞蹈裁判员评分公正性影响因素分析及竞赛规则的研究.pdf_第3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我国体育舞蹈裁判员评分公正性影响因素分析及竞赛规则的研究.pdf_第4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我国体育舞蹈裁判员评分公正性影响因素分析及竞赛规则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摘 要要 体育舞蹈在我国的开展已有几十年的时间, 逐渐成为我国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项目 之一。经过长时间的推广和发展,体育舞蹈吸收了广大的爱好者,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 础,同时也逐渐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开展模式。同时在国际上体育舞蹈也受到越来越多人 的关注。在体育舞蹈比赛中,选手名次的确定是由体育舞蹈裁判员通过体育舞蹈选手在 比赛中的表现以及对手在比赛中的竞技水平发挥做出的综合评定, 也就是对选手进行比 较评定,而不是对一个规定的量化标准进行评定。与其他表现难美性评分项目相比,体 育舞蹈没有科学、完善的评分规则和评分方法,这就导致了体育舞蹈裁判员在评判中出 现主观性较强的现象。随着体育舞蹈运动的不断发展,idsf(国际舞蹈运动联合会)的 不断壮大,体育舞蹈曾申请成为 2008 年夏季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遗憾的是没有得 到国际奥委会的批准。评判规则与评判方法的不科学、不规范是体育舞蹈没有进入奥运 会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 idsf 已经在致力于建立一个具有高透明度、公平、公正并且 有效的体育舞蹈裁判方法和道德准则。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 方法,通过对执裁 2009“塘沽杯”第一届国际标准舞(全国)锦标赛暨 isda(世界华人) 国际公开赛的全体裁判员进行调查以及部分比赛项目的评判结果进行客观性分析, 试图 对影响裁判员客观评判的主要因素进行探究, 旨在寻求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合理竞赛方 式和评判方法,促进我国体育舞蹈竞赛裁判工作向着更加科学化、公正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体育舞蹈,裁判员,评分公正性,影响因素,体育舞蹈竞赛规则 ii abstract dance sport has been developed for several decades in china, and it has gradually becom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sport items in our country. after a long period of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dance sport has absorbed numerous enthusiasts, laid a solid mass foundation and formed a quite stable pattern. at the same time, dance sport has also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on international lever. the rank of the dancers is determined by judges who will make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through the performance as well as the competitive level. that is, the assessment is based on comparison instead of standard. compared with other events which perform difficulty and beauty, dance sport has no detailed rules and scoring methods, which make the final score mainly decided by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referee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dance sport and the fast growing of idsf (international dance sport federation), ds had applied to become a former event in 2008 summer olympics. unfortunately, the application was not approved. and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is the unscientific and non-standard assessment. so far, idsf has tried to establish a series of transparent, fair, impartial and effective judge rules and moral codes for ds methodologies as questionnaire survey, documentation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re used in this paper. though the survey on the registered referees of dance sport federation in china, the subjective analysis on several judge results of the 2009 tanggu cup the first ses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dance sports championship and isda international open tournament and the inquiry on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t the referees subjective judge, reasonable competition style and evaluation method in line with chinas actual situation are sought to promote the referee work of our dance sport to develop more scientific and more equitable. key words: dance sport,referee,evaluation fairness,influencing factor,dance sport rules 武汉体育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武汉体育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 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 学校有权保存并向国家有关 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允 许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学位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 提下,学校可以公开学位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第一节 绪论 1 1.绪论 1.1 选题依据 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 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 这一评定既包括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 水平,也包括比赛的胜负或者名次。1在项群训练理论上来说,体育舞蹈是属于技能主 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根据运动训练学理论,表现难美性项群比赛成绩的决定因素中有 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那就是裁判的评分和裁判的公正、准确与否。体育舞蹈裁判员是 体育舞蹈比赛的评判者和裁决者,体育舞蹈裁判员能否公正、准确的裁决对于体育舞蹈 比赛、体育舞蹈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影响。但是体育舞蹈裁判员对体育舞蹈运动员所做 的是名次的裁定, 也就是对选手进行比较评定, 而不是对一个规定的量化标准进行评定。 与其他评分项目相比,体育舞蹈没有科学、完善的评分规则和评分方法,这就导致了体 育舞蹈裁判员在评判过程中出现主观性较强的现象。随着体育舞蹈运动的不断发展, idsf(国际舞蹈运动联合会)的不断壮大,体育舞蹈曾试图申请成为 2008 年夏季奥运 会的正式比赛项目。遗憾的是这个申请最后没有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批准。评判规则与评 判方法的不科学、不规范是体育舞蹈没有进入奥运会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 idsf 已经 在致力于寻找个普遍可以接受的确保有高透明度、公平、公正并且有效的体育舞蹈裁 判方法和道德准则。2 随着体育舞蹈项目在我国的发展与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这项运动中。加上 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水平体育舞蹈运动员参加国际体育舞蹈比赛的增多和交流, 使得我国 的体育舞蹈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同时国内的体育舞蹈比赛的场次也逐年增多,越来越多 的人正在融入到这个年轻而富有朝气的新兴项目。 比赛增多了, 与此同时, 对一个公平、 公正、公开的比赛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裁判的素质要求也由此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中国正努力迈向体育舞蹈世界强国, 这就要求我国体育舞蹈裁判员的水平应有相对应的 提高。为了提高体育舞蹈裁判员水平,就必须对我国体育舞蹈裁判员的现状、评判客观 性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使之得到解决,从而使体育舞蹈裁判体系 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表现难美性体育舞蹈运动员的比赛成绩由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的临场发挥的技术水 平进行评分,再与众多对手得分相比较之后判断名次而决定的。1因此,运动员的成绩 除了取决于自身在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的主观因素,还取决于竞赛条件、对手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 在比赛中所表现的竞技水平以及裁判员评判。1在前三个条件一定的情况下,裁判员评 判的客观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裁判员的业务水平和道德素质直接影响到比赛成绩、 名次的确定、后备人才的选拔以及运动员的积极性。3经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发现,关 于体育舞蹈裁判员的评分客观性的相关文献尚不多见。本文试图通过对参加 2009“塘沽 杯”第一届国际标准舞(全国)锦标赛暨 isda(世界华人)国际公开赛的执裁体育舞蹈 裁判员的基本情况以及影响裁判员评判客观性的影响因素做出调查, 运用数理统计分析 方法,对本次比赛裁判员评分的公正性进行分析,以期为建立高透明度、公平、公正并 且有效的体育舞蹈裁判方法和道德准则提供依据, 并进一步探索体育舞蹈裁判员执裁能 力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我国体育舞蹈裁判员的水平提供依据,并试图寻找新的符合我国 体育舞蹈发展状况的体育舞蹈竞赛方式和评判方法。 1.2 文献综述 通过查阅可知,国内可供本研究参考的体育舞蹈相关专著为数不多,与体育舞蹈裁 判员相关的更是少之又少;从中国知网上以 1979 年-2009 年为年限,以“体育舞蹈”为主 题精确匹配检索到 1897 篇文章, 以“体育舞蹈”为题名精确匹配检索到 957 篇文章, 以“体 育舞蹈”为关键词精确匹配检索到 1626 篇文章,以“体育舞蹈裁判”为主题精确匹配检索 到 2 篇文章。从已检索并查阅到的文献资料来看,关于体育舞蹈裁判的研究涉及很少, 少数研究也只停留在现状等基础研究的层面上。根据本研究需要,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 理,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综述。 1.2.1 关于体育舞蹈裁判员现状的研究 目前国内以体育舞蹈裁判为主题的专著还是空白, 仅仅在少数专著的部分章节提到 体育舞蹈竞赛规则以及相关裁判标准的概况; 另外某些学者已经初步形成体育舞蹈竞赛 规则理论体系雏形,学者本人及后辈仍在不断将其丰富完善。 赵莉在 2004 年的我国体育舞蹈裁判员现状的调查研究得知:2004 年时我国共 有裁判 1178 人,国家级裁判 51 人。体育舞蹈裁判员在我国的分布不均匀,高水平、高 级别裁判员一般分布在我国较为发达的地区和省市, 部分地区和省市还没有体育舞蹈裁 判员。国家级裁判在全国的分布也很不均衡。目前我国只有 19 个省市有国家级裁判, 其他十几个省市目前还没有国家级裁判员。 我国还没有细致规范的裁判员等级评定制度 等,这些都是限制我国体育舞蹈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据调查,全国目前具有国际级 体育舞蹈裁判员 53 人、国家级高水平体育舞蹈裁判员约为 150 人次,裁判人数增长较 第一节 绪论 3 快,与 2004 年相比增加了近两倍。 关于体育舞蹈裁判以及竞赛规则的论述在翟林老师的体育舞蹈教程中,对体育 舞蹈裁判做了详细介绍。 认为体育舞蹈裁判职责主要包括: 体育舞蹈规则和裁判 (规则、 裁判员资格、裁判组的组成及工作、裁判职责) 、评判准则(评判要素、比赛场地与服 装、对选手的规定)等两个大的方面组成,其中在评判要素部分对裁判员进行评判时应 注意的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4同样张清树、陈瑞璋、伏宇军主编的由北京体育大学出 版社出版的 体育舞蹈 同样对体育舞蹈裁判做出了详尽介绍, 但是观点基本保持一致; 5徐雄杰、朱信龙主编的国际体育舞蹈教程对体育舞蹈的评判规则与方法进行了阐 述,他们根据我国舞蹈界的传统,从体育舞蹈评判规则中的基本规则和评判项目出发、 结合体育舞蹈评判方法的特性, 提出建立科学的体育舞蹈裁判体系的构想。 6 李小芬在 北京、武汉、长沙地区少儿体育舞蹈开展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中对教练员队伍现 状、从事体育舞蹈训练的少儿现状、比赛现状和训练设施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指出:我 国各个体育舞蹈协会的比赛规程有差异,尚无较完善的评分细则和评分规则,裁判主观 性较强,裁判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以及训练设施条件有待改进。7 1.2.2 关于体育舞蹈裁判评判影响因素的研究 1986 年 11 月体育舞蹈(国际标准舞)正式传入我国,至今只不过 20 多年的历史, 属于“舶来品”。我国于 1991 年制定的第一部体育舞蹈竞赛规则草案均依照国际规 则,其中大多数机制和体系来源于国外的研究成果,中国的体育舞蹈裁判从制度上、理 论上都相对比较落后。8国内相关学者们的理念和研究成果较少。相关论文亦是少数体 育舞蹈研究者、学者的学术探讨,并未形成体系。郭树清、陶子成影响体育舞蹈裁判 员执裁能力因素的分析认为影响体育舞蹈裁判员的因素主要有裁判员的职业道德水 平、业务水平、身体状况、判罚角度、心理因素及裁判规则等,提出了裁判员的监督管 理机制,培养和提高裁判员的体育舞蹈文化素养,改革体育舞蹈竞赛办法和构建科学的 量化评分标准等建议;9夏尚群影响体育舞蹈裁判员执裁能力因素分析提出中国体 育舞蹈评判制度的不足, 提出了建立裁判员监督机制, 逐步修改和完善竞赛规则的意见。 以体育舞蹈裁判评判方法本体为核心的方法来探讨及对国内外体育舞蹈裁判进行比较 的手段具有重大意义,各类成果都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10 黄宽柔、姜桂萍主编的于 2007 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健美操 体育舞蹈 中对体育舞蹈裁判员准则,裁判员应具备的素质、纪律及要求做出了明确规定。文中强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4 调了体育舞蹈裁判员在比赛过程中要保持一致性、客观性、中立性,带有偏见的评判将 会破坏竞赛的全部意义;裁判员应该通过参加专题研讨会来提高自身裁判水平,并不断 了解舞蹈技术、风格、音乐评判标准的发展状况。11王轲、王家彬主编的由西北工业大 学出版社于 2007 年出版的体育舞蹈12,黄淑萍、刘凯主编的由甘肃教育出版社于 2008 年出版的 大学生体育舞蹈教程 等几篇著作都从体育舞蹈裁判的评判要素做出了 详细解释。13 笔者查阅到了 9篇关于体育舞蹈的著作和检索到的 4篇相关涉及体育舞蹈裁判的文 章都指出,体育舞蹈裁判评判的要素,要从基本技术、音乐表现力、舞蹈风格、动作编 排、临场表现和赛场效果等多方面来综合考虑,同时对于评判要素下的评判要求有具体 的规定,但是它们的外延都非常宽,无法具体到细节,使得裁判员在评判时出现一定的 偏差和随机误差。同时指出我国体育舞蹈裁判制度仍然存在较大问题,期待得到进一步 的改进和完善。 1.2.3 关于体育舞蹈竞赛规则的研究 体育舞蹈在中国的发展迅速,国内的体育舞蹈比赛也日益增多,选手的水平也在不 断提高,今年我国选手在国际比赛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现在我国每年都会举行数十 场大规模的国内外体育舞蹈比赛,参赛选手每场可达几千人次,同样许多高水平的国际 比赛也逐步放到了中国举办。这样对我国体育舞蹈裁判体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14夏尚 群在影响体育舞蹈裁判员制裁能力因素分析中认为:体育竞争中的规则是竞赛得以 公平、公正进行的保证。我国现行的体育舞蹈竞赛规则草案是由中国体育舞蹈运动 协会(2002 年 8 月后更名为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于 1991 年在参考英国皇家舞蹈协会 竞赛规则的基础上制定的行草案,它是我国唯一一部有关体育舞蹈的竞赛规则,一直沿 用至今。规则中列出了 6 条评判标准,即基本技术、音乐的表现力、舞蹈风格的体现、 舞蹈的编排、临场表现和赛场效果。这些标准的外延极为宽泛,且没有量化的指标,导 致不同裁判员对竞赛规则的理解和运用存在着差异。 10但是目前我国体育舞蹈竞赛规则 体系的相关研究仍然比较空缺。 综上所述,现有的研究内容少而精,体育舞蹈裁判员现状的研究相对比较深入,为 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但是体育舞蹈裁判员评判标准的研究还是浅尝辄止; 目前很少有人去具体研究创建适合我国体育舞蹈发展状况的体育舞蹈竞赛规则体系, 这 就使得本研究值得深入下去。 第一节 绪论 5 1.3 研究目的意义 本文以 2009“塘沽杯”第一届国际标准舞(全国)锦标赛暨 isda(世界华人)国际 公开赛的裁判员评判的公正性和影响因素为出发点,总结当前体育舞蹈裁判的现状,综 述正在完善和不断发展的体育舞蹈裁判制度的结构框架;针对体育舞蹈长期发展的目 标,综合比较当前体育舞蹈裁判员现状及现有体育舞蹈裁判制度,通过调查访问专家, 对体育舞蹈裁判的评判标准及体系和体育舞蹈竞赛规则的完善进行探讨; 结合中国本土 特色,在国内体育舞蹈发展过程中不断研究与完善相关制度和标准,并基于这一理念反 思我国现行的体育舞蹈裁判员培养方式,进而提出体育舞蹈裁判体系发展的建议,促进 我国体育舞蹈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为我国体育舞蹈事业朝自主化、多样化发展提供 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3.1 理论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索能提高体育舞蹈比赛公正性的竞赛方式以及评判方法的研究。 体育 舞蹈竞赛规则和裁判体系的研究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 对于我国体育舞蹈裁判人才的培 养的研究也正处于探究阶段,并未形成成熟的体系,处于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再加以 完善的状态。因此在探讨体育舞蹈裁判方向上如何科学合理培养高品质的裁判员,对于 丰富体育舞蹈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1.3.2 实践意义 本研究对于建立符合我国体育舞蹈现状的体育舞蹈竞赛规则和裁判体系的构建、 完 善有一定参考价值。对于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体育舞蹈裁判员,在有效配合现阶段我国体 育舞蹈的强势发展,为我国体育舞蹈竞赛规则和裁判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提供科学化、合 理化的依据和建议。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7 2.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我国体育舞蹈比赛裁判员评分客观性影响因素及体育舞蹈竞赛 规则。 2.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问卷调查法,数理分析法,经过系统分析 研究完成。 2.2.1 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在研究的过程中必须查阅关于表现难美性项目裁判规 则、体育舞蹈等方面的著作;期刊论文、博硕士论文以及各种网络资料也为本文的研究 提供了很多可资借鉴和引人思考的想法或观念。 另外各个项目的裁判规则也是本文研究 的一个重要参考文本,在对体育舞蹈项目的裁判规则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时,特别研究 结合中国体育舞蹈比赛特色的竞赛规则。 2.2.2 专家咨询法 由于有关体育舞蹈裁判的著作和研究比较少, 作者首先咨询了大量的专家和资深体 育舞蹈裁判员,通过他们了解和分析得到体育舞蹈裁判的相关内容和建议,制定高效度 和高信度的问卷, 为体育舞蹈裁判员的基本现状和评分标准选择正确有效的指标打下良 好基础。集中搜集各专家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专家看法的总结和分析对本文结论的形 成起着决定性作用。 2.2.3 问卷调查法 2.2.3.1 调查问卷的设计 本文的调查对象是参加 2009“塘沽杯”第一届国际标准舞 (全国) 锦标赛暨 isda (世 界华人)国际公开赛的全体裁判员,共 36 人。 在制定调查问卷之前根据研究的内容与目的,按照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了问 卷。本问卷征求了一些现役体育舞蹈裁判员、体育舞蹈专家以及部分体育舞蹈选手的意 见,经过反复修改才最终设定,主要针对参加比赛裁判工作的裁判员,以封闭型选择题 为主, 问卷内容主要围绕裁判员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 运动等级、 参加裁判工作时间等,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8 侧重于裁判员的个人基本情况。 关于体育舞蹈裁判员评判客观性的影响因素相关部分的 问卷引用了郭树清于 2007 年制作的体育舞蹈裁判员评判客观性影响因素分析调查问 卷 ,9本问卷侧重于对体育舞蹈裁判评判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设计。 2.2.3.2 问卷的效度检验 为了确保问卷的有效性,本文采用表面效度检验。 “请对本课题熟悉的有关专家、 学者全面审核,评价问卷的内容性能,进行逻辑有效性分析。 ” “按照专家调查法的一 般要求,拟请评审数量一般在 1015 人左右,以提高评价检测的可靠性与客观性。 ” 发放问卷之前,将问卷分别呈送给 10 位专家、学者,专家根据他们的专业知识和 经验,通过逻辑推理,对问卷设计的评价结果见表 2-1: 表2-1:专家对问卷设计的评价 (n=10人) 选 项 非常合适 比较合适 一般 不太合适 很不合适 问卷总体设计 0 8 1 1 0 问卷量度设计 0 7 2 1 0 问卷调查内容 0 7 3 0 0 本次调查总共发放问卷 36 份,回收 36 份,回收率为 100%,有效问卷 36 份,有效 率 100%。具体见表 2-2: 表 2-2: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统计 实发数 36 回收数 36 回收率 100% 有效样本数 36 有效率 100% 2.2.3.3 问卷的信度检验 在问卷回收 20 天之内,用“二次”检测法对其中部分裁判员进行复测,经检验这 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呈高度相关,可见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见表 2-3: 表 2-3:问卷“二次”检测信度结果统计表 检验数 间隔天数 相关系数 查表 8 20 t=0.964 p0.01 2.2.3.4 数理统计法 通过收集问卷结果、比赛结果和裁判员评判等有效资料数据,将数据用 spss13.0 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所需要的有效数据。 第三节 研究结果与讨论 9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3.1 执裁本次比赛的体育舞蹈裁判员基本现状分析 3.1.1 体育舞蹈裁判员人数及等级情况 目前我国的体育舞蹈裁判员等级有按照国际惯例设立的国际级、国家级、一级、二 级、三级,另设荣誉裁判员六个级别。15本文调查的对象是:申请授予体育舞蹈裁判员 专业技术等级称号者、参加并通过相应级别的体育舞蹈裁判等级达标、通过参加体育舞 蹈裁判员培训班,经考试合格并被我国体育舞蹈联合会等级在官方能得到承认的裁判 员。16 通过对 2009“塘沽杯”第一届国际标准舞(全国)锦标赛暨 isda(世界华人)国际 公开赛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如表 3-1: 表 3-1:体育舞蹈裁判员人数与等级统计表 级级 别别 人人 数数 国际级 8 国家级 10 其 他 18 总 计 36 从上表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参加本次比赛的执裁裁判员有 8 位具有 wdc 国际执 裁资格,10 位国家级裁判员,其他级别里面包括国家一级裁判员 12 位,国家二级裁判 员 6 位。通过对执裁本次比赛的裁判员的等级调查分析显示出,本次比赛为本文提供的 数据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3.1.2 体育舞蹈裁判员年龄结构分析 体育舞蹈裁判员的年龄结构是裁判员群体各年龄段人数的比例关系, 结构是否合理 决定和反映了裁判员群体存在的科学性,它对体育舞蹈项目发展的可持续性有重大意 义。本文对执裁本次比赛的裁判员年龄进行统计,关于年龄的分布参见表 3-2: 表 3-2:体育舞蹈裁判员年龄统计表 年龄阶段年龄阶段 20-30 岁岁 31-40 岁岁 41-50 岁岁 51 岁以上岁以上 人人 数数 2 10 14 10 从表 3-2 可见在执裁本次比赛的裁判员当中 51 岁以上的有 10 人, (此 10 人当中有 7 位国际级裁判员,3 位国家级裁判员) ,20-30 岁年龄阶段的裁判员仅有 2 人(此 2 人 均为国家二级裁判员) ,据统计数据显示执裁本次比赛的体育舞蹈裁判员的平均年龄约 为 39.41 岁。所有这些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裁判员的老龄化比较明显,并缺少年轻一代的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0 高水平裁判员,应该注重对青年裁判员的培养,以防止断档现象。同时应该制定相关措 施促进我国体育舞蹈裁判员队伍的新老交替,尽快建立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的裁判员队 伍。 3.1.3 体育舞蹈裁判员文化程度现状分析 文化程度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它不仅是衡量一个人知识水平的标 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训练、科研、评判能力的标志。国际上对体育舞蹈教师的文化程 度要求比较高,在国际上只有达到定级别的教师才有资格申请相应级别的裁判员,可 见裁判员应该具有更高的文化素质。 通过访谈得知我国体育舞蹈裁判员的整体文化程度 已经得到了比较大的提高,但是仍处于一个有待发展提高阶段。随着我国的体育舞蹈不 断发展以及与世界的接轨,日后对裁判员的文化程度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本次比赛的 执裁裁判员的文化程度调查见表 3-3: 表 3-3 体育舞蹈裁判员文化程度统计表 学学 历历 研究生研究生 本本 科科 专专 科科 其其 他他 人人 数数 0 7 25 4 从表 3-3 可知:执裁本次比赛的裁判员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体育舞蹈裁判员为 0,本 科学历的裁判员为 7 人,占总数的 19.44%,专科与其他情况 29 人,占总数的 80.56%, 这间接说明目前我国体育舞蹈裁判员队伍的文化水平还有待提高。 文化素质是一切素质 的基础,加强文化素质,有利于使体育舞蹈裁判员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 陶、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锻炼,以及人文精神的感染,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有利于 体育舞蹈裁判员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激发创新灵感,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文 化基础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有利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体育舞 蹈裁判员。因此,提高体育舞蹈裁判员文化素质,是新形势下体育舞蹈裁判员得到全面 发展的重要举措。 前面本文已经提到过, 在国际上对运动员的文化素质要求在不断提高, 我国体育舞蹈项目正不断和世界接轨, 今后对体育舞蹈运动员的文化素质要求将会不断 提高。 3.1.4 执裁本次比赛体育舞蹈裁判员的执裁经历情况 体育舞蹈裁判员的执裁经历跟其执裁能力具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说执裁经历越多, 积累的执裁经验相对越丰富。根据对本次比赛的追踪调查显示,执裁本次比赛的裁判员 的执裁经历具体情况见表 3-4: 第三节 研究结果与讨论 11 表 3-4 裁判员的执裁经历情况 执裁次数执裁次数 人人 数数 从未执裁任何比赛 0 1-2 次 5 3-5 次 12 6 次或更多 19 由表 3-4 可见,参加本次比赛的执裁裁判员都拥有执裁经历,其中 52.78%的裁判员 拥有 6 次或更多的执裁经历, 一半以上的裁判员具有相对丰富的执裁经验。 据调查得知, 其中有 2 名裁判员参加过国际级比赛的裁判工作, 86.11%的裁判员执裁过国家级体育舞 蹈比赛。一个裁判员是否具有执裁经历对其在执裁过程中有很大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 的情况下,执裁经历多的裁判员比执裁经历少的裁判员给出的评判结果相对更客观。 3.2 裁判员评判的公正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使用的体育舞蹈竞赛规则是国际现行规则,由当时的中国体育舞蹈运动协会在 1991 年依据英国皇家教师会比赛规则判定出的我国第一个体育舞蹈竞赛规则草案 , 一直延用至今。 体育舞蹈选手的比赛成绩除了取决于自身在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竞技水 平之外,还取决于对手在比赛中的竞技水平以及裁判员的评判。由于体育舞蹈规则的模 糊性, 体育舞蹈裁判员成为了体育舞蹈比赛中体育舞蹈选手成绩的关键。 本文以 2009“塘 沽杯”第一届国际标准舞(全国)锦标赛暨 isda(世界华人)国际公开赛为例对我国裁 判员的公正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3.2.1 裁判员评判结果裁判员评判结果准确准确性研究性研究 体育舞蹈属于表现难美性项目,比赛结果的评判没有可操作性的量化指标,它是 通过场上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的综合表现进行比较和评判,直接打出各队选手的名次,这 种评判易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了体育舞蹈竞赛评判的公正与公平。本 文依据量化的评价方法计算, 通过对体育舞蹈比赛中收集裁判员在本次比赛中的具体评 分数据以及比赛的最后结果来进行客观性检验, 以检验结果来评价体育舞蹈比赛中裁判 员评分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通过 spss13.0 对摩登职业组、拉丁职业组、摩登业余少年 a 组、拉丁业余少年 b 组等四组的比赛成绩进行肯德尔和谐系数(即一致性系数 w= 12s/m2(m3-n))检测,从而反映裁判员评判的一致性程度。 从 2009“塘沽杯”第一届国际标准舞(全国)锦标赛暨 isda(世界华人)国际公开 赛决赛中随机抽取四个组别中任一支舞蹈的比赛数据作分析,具体如下: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2 表 3-5:2009“塘沽杯”第一届国际标准舞(全国)锦标赛 暨 isda(世界华人)国际公开赛摩登职业组决赛华尔兹舞成绩表 裁判员裁判员 运动员运动员 1 2 3 4 5 6 7 名名 次次 1 5 4 4 3 4 5 4 4 2 3 2 3 4 3 3 3 3 3 6 5 5 6 5 6 5 5 4 1 3 1 1 2 1 1 1 5 4 6 6 5 6 4 6 6 6 2 1 2 2 1 2 2 2 表 3-6:2009“塘沽杯”第一届国际标准舞(全国)锦标赛 暨 isda(世界华人)国际公开赛拉丁职业组决赛恰恰舞成绩表 表 3-7:2009“塘沽杯”第一届国际标准舞(全国)锦标赛 暨 isda(世界华人)国际公开赛摩登业余少年 a 组探戈舞成绩表 裁判员裁判员 运动员运动员 1 2 3 4 5 6 7 名名 次次 1 4 5 4 3 4 5 4 4 2 5 6 6 5 5 4 6 5 3 1 1 3 2 1 1 2 1 4 3 2 5 1 2 3 1 2 5 6 4 7 7 6 6 7 6 6 7 7 2 4 7 7 5 7 7 2 3 1 6 3 2 3 3 裁判员裁判员 运动员运动员 1 2 3 4 5 6 7 名名 次次 1 3 4 3 2 3 4 3 3 2 4 6 6 5 4 5 5 5 3 1 2 1 1 2 1 2 1 4 5 3 4 4 5 3 4 4 5 6 5 5 6 6 6 6 6 6 2 1 2 3 1 2 1 2 第三节 研究结果与讨论 13 表 3-8:2009“塘沽杯”第一届国际标准舞(全国)锦标赛 暨 isda(世界华人)国际公开赛拉丁业余少年 b 组桑巴舞成绩表 裁判员裁判员 运动员运动员 1 2 3 4 5 6 7 名名 次次 1 1 5 4 2 3 6 6 6 2 2 6 2 6 1 3 4 2 3 3 4 1 3 6 2 5 3 4 4 2 6 4 2 1 3 1 5 5 3 5 1 4 5 1 4 6 6 1 3 5 5 4 2 5 对 2009“塘沽杯”第一届国际标准舞(全国)锦标赛暨 isda(世界华人)国际公开 赛决赛随机抽取四个组别的四支舞蹈的评判名次通过 spss13.0 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一 致性系数计算,得到结果见表 3-9: 表 3-9:2009“塘沽杯”第一届国际标准舞(全国)锦标赛暨 isda (世界华人)国际公开赛四个组别决赛中一支舞名次的一致性系数表 项项 目目 一致性系数一致性系数 摩登职业组 0.857 拉丁职业组 0.765 摩登业余少年 a 组 0.437 拉丁业余少年 b 组 0.498 3.2.1.1 裁判员评判结果一致性分析 由表 3-9 可见:在职业组的两个决赛的评判中,一致性系数较高,即客观性较高, 而在摩登业余少年 a 组、拉丁业余少年 b 组的决赛中,裁判员评判结果的一致性系数 均低于职业组,且呈现出组别越低一致性越低的情况。这说明组别不同裁判员的评判标 准有着较大的差异,裁判员评判尺度的不一致,使评定结果有失公正性和准确性。 3.2.1.2 裁判员评定名次极差分析 从以上表 3-4、表 3-5、表 3-6、表 3-7 中可以看出,每个组别每个裁判员之间的名 次评判基本都存在一定极差。比赛中,极差在 2-3 之间的情况普遍存在,其中极差达 4 的有 18 次,最大时达到了最大值 5,每支舞蹈每个选手都存在极差。由此说明,裁判员 在评判时存在较大的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的来源主要是裁判员对于选手的评判标准侧重 点不一致,而且规则规定的评判标准较为笼统。任何一个裁判都可以根据六大评判标准 将自己的评判标准进行延伸,导致评判结果出现较大的随机误差。 3.2.2 影响裁判员评判公正性的主要因素 本文采用郭树清于 2007 年设计的影响体育舞蹈裁判员制裁能力因素调查问卷 ,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4 对参加 2009“塘沽杯”第一届国际标准舞(全国)锦标赛暨 isda(世界华人)国际公开 赛的 36 名裁判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裁判员在执裁过程中受到了各种不同因素的 影响,因此评判的公正性也会发生改变。根据调查,具体情况见表 3-10: 表 3-10:影响裁判员评判公正性因素统计表(n=36) 问题问题(q) 因因 素素 影响影响在在较较大大及以上的及以上的频数频数 1 来自上外界(如本单位、赛会领导等)干扰 32 2 来自下外界(如熟知运动员等)干扰 29 3 裁判员对竞赛规则的理解与掌握的熟练程度 28 4 裁判员对体育舞蹈风格和发展方向的了解 21 5 裁判员的临场执裁经验 22 6 裁判员的体育舞蹈文化素养 17 7 裁判员的体育舞蹈理论水平 23 8 裁判员的历练水平 18 9 裁判员之间的水平差异 15 10 对裁判法的阐释与界定 21 11 竞赛规则的可操作程度 18 12 裁判员的健康状况 31 13 裁判员临场执裁时间过长造成的注意力下降 13 14 裁判员的判罚角度 10 15 运动员的知名度 7 16 比赛级别与组别高低 5 17 赛场氛围 3 18 知名教练员旗下运动员 6 19 裁判员注意力的稳定性 9 20 裁判员的专门性记忆能力 16 注:根据问卷对选项的定义可知:第 1 因素为裁判员的职业道德因素,包括 q1、 q2;第 2 因素为裁判员的专业水平因素,包括 q3、q4、q5、q6、q7、q8、q9;第 3 因素为裁判规则因素,包括 q10、q11;第 4 因素为裁判员的身体状况与判罚角度因素, 包括 q12、q13、q14;第 5 因素为裁判员心理素质因素,包括 q15、q16、q17、q18、 q19、q20。9 由表 3-10 可知,对裁判员评判影响较大的前几位是裁判员的道德因素、裁判员的专 业水平因素、裁判规则因素等。 3.2.2.1 裁判员的职业道德因素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 88.9%的裁判员认为,裁判的职业道德水平对裁判员执裁能 力的影响最大。 上外界因素和下外界因素是影响体育舞蹈裁判员职业道德水平的主要因 素。上外界干扰主要是指来自本单位、裁判员之间、赛会领导等的影响,下外界干扰则 是指来自于熟识运动员的干扰。9不可否认,在体育舞蹈竞赛中,裁判员具有良好的职 第三节 研究结果与讨论 15 业道德水平是做好裁判工作的首要前提,体育舞蹈裁判员是体育舞蹈竞赛公平、合理进 行的综合体现者和执法者。裁判员应该避免评判自己的选手,如果无法避免,应采取客 观态度去评判,对于评判不再是自己学生的选手,也不应怀有门派偏见。10在评判中, 裁判员不能存有利他、利己的心态,要时刻谨遵裁判员基本准则,“严肃、认真、公正、 准确”应运用在执裁任何级别和组别的赛事。因此,裁判员的道德水平是影响裁判员评 判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3.2.2.2 裁判员的专业水平因素 体育舞蹈裁判员的业务能力包括:裁判员自身技术水平、临场执裁经验、对舞蹈风 格和发展趋势的理解、临场执裁的心态、对规则的理解程度等。9具有较好的业务能力 是体育舞蹈裁判员做好竞赛裁判工作的关键。从前文可以得知,我国体育舞蹈裁判的年 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培训体制尚不完善,不同年龄、学历层次的裁判员业务水平和执裁 经验有较大的差别。我国大多数体育舞蹈裁判员基本上是业余转向专业化的,而且职业 化程度相对不高。很多裁判员都是体育舞蹈的兴趣爱好者,基本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 训练过程,只是通过业余时间的学习和训练,最后慢慢转入体育舞蹈裁判员这个行业。 很多对于担任裁判的业务训练都很欠缺, 其文化程度和与裁判工作相关的理论知识的掌 握程度也很不理想。再加上我国的体育舞蹈裁判员培训体制尚不完善。全国体育舞蹈裁 判、教师培训班,对于裁判的培训仍然是以技术教学为主,进行套路考核。对于目前我 国体育舞蹈裁判员迫切需要掌握的竞赛规则,执裁方法等问题仍然很少涉及。体育舞蹈 运动属于“泊来品”, 由于经济条件、外语水平等各种条件的限制,国内裁判很少有机 会出国学习和到国外执裁比赛,缺乏与国外优秀裁判员的交流与沟通,因而在体育舞蹈 竞赛的评判中出现对规则理解的不同和裁判员各自评判标准的不一, 影响了体育舞蹈裁 判的执裁能力及评判结果。 3.2.2.3 裁判规则因素 裁判规则因素主要包括对裁判法的阐释与界定以及竞赛规则的可操作程度。根据调 查显示,有 58.33%的裁判员认为裁判法的阐释与界定对裁判员的评判影响比较大,50% 的裁判员认为竞赛规则的可操作程度对执裁结果的影响较大。体育舞蹈比赛时,多对运 动员同场竞技,裁判员要在短时间内同时给运动员进行名次判定比较困难,因为,体育 舞蹈的竞赛办法制约了裁判员对每对运动员进行全面考察的可能性, 只能了解到运动员 在某个区域的片断表演。 评判时, 裁判员依据自己在判罚角度观察到情况进行名次评判, 很难依据评定标准规定的评分比例进行客观、科学地评定,更无法给运动员进行细化评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6 分比较。可见,要提高体育舞蹈竞赛评判的科学性,使评判更为客观,必须建构科学的 评分量化标准。 3.2.2.4 其他因素 裁判员的身体状况与判罚角度的影响,裁判员心理素质的影响,以及现场观众的影 响等因素也都是影响裁判员评判客观性的重要因素。调查中发现,由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