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1、挡土墙设计2、边坡稳定性设计3、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4、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学 生 姓 名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题目一: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初始条件:1浆砌片石重力式仰斜路堤墙,墙顶填土边坡1:1.5,墙身纵向分段长度为10m;路基宽度26m,路肩宽度3.0m;2基底倾斜角:tan0.190,取汽车荷载边缘距路肩边缘=0.5m;3设计车辆荷载标准值按公路I级汽车荷载采用,即相当于汽车超20级、挂车120(验算荷载);4墙后填料砂性土容重=18,填料与墙背的外摩擦角=0.5;粘性土地基与浆砌片石基底的摩擦系数=0.30,地基容许承载力=250;5墙身采用2.5号砂浆砌25号片石,圬工容重=22,容许压应力,容许剪应力,容许拉应力;6. 以下设计参数区别为每人一题,根据指导教师的安排指定采用(所采用的参数值打标记): 墙后砂性土填料内摩擦角: 33墙面与墙背平行,墙背仰斜坡度: 1:0.25墙高H: 4m墙顶填土高: 1.5m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车辆荷载换算; 1. 计算墙后主动土压力及其作用点位置; 绘图的该角度满足要求2. 设计挡土墙截面,墙顶宽度和基础埋置深度应符合规范要求。进行抗滑动稳定性验算及抗倾覆稳定性验算;计算主动土压力Ea 计算主动土压力的合力作用点位置 墙体前的被动土压力忽略不计,偏于安全。只对荷载组合进行计算。进计算,取挡土墙顶宽b1=1.95m墙身体积计算 墙面与墙背平行,截面最大应力位于接近基底处。由基底应力计算结果知墙身正应力满足墙体材料强度要求。墙身剪应力及弯拉应力很小,计算从略。题目二: 边坡稳定性设计 初始条件:路线经过区域路基填土为粘土,边坡为梯形边坡,分两级,土力学的指标:塑限14%,液限27%,含水量19%,天然容重18KN/m3,粘聚力19KPa,内摩擦角27,公路按一级公路标准,双向四车道,设计车速为80Km/h,路基宽度为24.5m,荷载为车辆重力标准值550KN,中间护坡道取2m,车道宽度3.75m,硬路肩2.5m,土路肩0.75m,进行最不利布载时对左右各布3辆车。H1取值分别为: 6m H2取值分别为: 6m I1取值分别为:1:1 I2取值分别为:1:1.25 可见第一条曲线为极限的滑动面, 因此本设计采用的边坡稳定性偏安全,符合要求。故此设计坡面稳定三: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1. 第一套设计资料(13)题:广东IV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广东IV区新建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拟采用沥青路面,路基土为高液限粘土,地下水位为0.8m,路基填土高度0.5m,预计通车初年的交通量如下:车型黄河JN163江淮AL6600东风EQ140东风SP9250北京BJ130交通量(辆/d)8801200300110100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10,沿线可开采碎石、砂砾,并有粉煤灰、石灰、水泥等材料供应。以设计弯沉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时轴载小于40KN的轴重忽略不计。车型Pi(KN)C1C2ni(次/日)C1*C2*()黄河JN163前轴58.616.4880550.8后轴114111556江淮AL6600前轴1716.41200/后轴26.5113.7东风EQ140前轴23.616.4300/后轴69.31160.9东风SP9250前轴50.716.411036.7后轴113.331189.4北京BJ130前轴13.416.4100/后轴27.4110.42502.8高速公路的设计年限为15年,双向四车道的车道系数 =0.35,则设计使用期累计当量轴次为: 当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时:车型Pi(KN)C2ni(次/日)C1*C2*()黄河JN163前轴58.611880226.4后轴114112510.3江淮AL6600前轴17111100/后轴26.511/东风EQ140前轴23.611300/后轴69.31116东风SP9250前轴50.7111108.9后轴113.331298.7北京BJ130前轴13.411100/后轴27.411/3060.3各级轴载(轴载小于40KN的轴重忽略不计)。则用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的累计当量轴次为:一 确定路面等级和面层类型 根据“沥规”并结合上面的计算,确定路面等级为高级路面;面层类型为沥青混凝土。2)确定土基的回弹模量1. 确定路基的干湿类型:该路处于7区,路槽底距地下水位高度平均为0.5+0.8=1.3m得此高度在H2和H3之间,属于潮湿路基。2. 确定路基的平均稠度w:查表可知路基平均稠度介于0.80和0.95之间。取w=0.92。3. 查表可得土基的回弹模量=32.5MPa。二 路面结构组合设计1. 拟定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方案 经计算,路基设计使用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标准轴载次为12421557次左右,查表可得路面为高级路面,面层选用沥青混凝土,又由于该路为高速公路,因此采用三层沥青面层结构。2. 拟定路面结构层的厚度表面层采用4cm细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中面层采用5cm中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采用6cm粗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由于沿线可开采碎石,砂砾,并有粉煤灰,石灰,水泥等材料供应,基层和底基层分别采用刚度较高,水稳定性较好的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厚20cm)和石灰稳定土层基层。3. 各层材料设计参数四 根据设计弯沉值计算路面厚度1. 计算设计弯沉值高速公路,取=1,面层为沥青混凝土面层,取=1.0,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总厚度大于20cm,取=1.0; 设计弯沉:公路等级:高速公路新建路面层数:5路面设计弯沉值:22.87路面设计层位:5设计最小厚度:15材料名称厚度抗压回弹模量容许拉应力20c15c细粒式密集配混凝土4140020000.43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120018000.31粗粒式沥青混凝土6100014000.22两灰碎石2215000.31石灰土235500.08土基27采用HPDS2003A公路路面设计程序计算结果 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 : LD= 22.87(0.01mm) H( 5 )= 350 mm LS=23.7(0.01mm) H( 5 )= 400 mm LS= 22(0.01mm) H( 5 )= 374 mm(仅考虑弯沉) 按容许拉应力计算设计层厚度 : H( 5 )= 374 mm(第 1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 5 )=374mm(第 2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 5 )= 374 mm(第 3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 5 )= 374 mm(第 4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 5 )= 374 mm(第 5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路面设计层厚度 : H( 5 )= 374 mm(仅考虑弯沉) H( 5 )= 374 m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及路基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 第 1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28.9(0.01mm) 第 2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32.2(0.01mm) 第 3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37 (0.01mm) 第 4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43.2(0.01mm) 第 5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130.3(0.01mm) 路基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286.6 (0.01mm)(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公式计算) LS= 355.4 (0.01mm)( 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公式计算) 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未考虑综合影响系数) 第 1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 1 )=-0.235(MPa) 第 2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 2 )=-0.088(MPa) 第 3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 3 )=-0.035(MPa) 第 4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 4 )=0.139(MPa) 第 5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 5 )=0.086 (MPa)4. 验算沥青混凝土各面层及半刚性基层,底基层的层底拉应力由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各结构层容许拉应力均大于底面最大拉应力,故应力满足要求。四: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公路自然区划III区拟新建一条二级公路,路基为粘质土,采用普通混凝土路面,路面宽9米,经交通调查得知,设计车道使用初期标准轴载日作用次数为5500,试设计该路面厚度。(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6%,自然区划按III划分)1. 交通分析右表16-1,一级公路的设计基准期为30年,安全等级为二,由表16-3,车辆轮迹分配系数取0.22。设计车道使用初期标准轴载日作用次数为5500,试设计该路面厚度。(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6%,自然区划按III划分。 属于特重交通等级2. 初拟路面结构由表16-20可知,安全等级为二级的道路对应的变异水平为中级。查表16-17,初拟普通混凝土路面厚度为0.25m。基层选用水泥稳定粒料(水泥用量5%),厚0.18m。垫层为0.15m低剂量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普通混凝土的尺寸宽为7.5m,长为5.0m。纵缝为设拉杆平缝,横缝为设传力杆的假缝。3. 路面参数的确定查表取普通混凝土面层的弯拉强度标准值为5.0MPa,相应弯拉弹性模量标准值为31GPa。路基回弹模量取30MPa。低剂量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垫层回弹模量取600MPa,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回弹模量取1300MPa。计算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如下 4 荷载疲劳应力按式,标准轴载在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应力计算为 因纵缝为设拉杆平缝,接缝传荷能力的应力折减系数 ,考虑设计基准期内荷载应力累计疲劳应力系数 。根据公路等级,由表可得,考虑偏载和动载等因素对路面疲劳损坏影响的综合系数,荷载疲劳应力计算为 5.温度疲劳应力查表,区的最大温度梯度取95,板长5m,l/r=5/0.74=6.76,由图查得普通混凝土板厚h=0.25,=0.52。按公式,最大温度梯度时混凝土板的温度翘曲应力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